磁共振成像伪影

合集下载

1.5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探讨

1.5T磁共振成像伪影的探讨
使 用 螺旋 桨扫 描技术 。 2 2 卷褶 伪影 . 卷 褶 伪 影 ( 2 是 指 扫 描视 野 外 图 ) 解 剖 结构 的部 分影像 移 位或 翻转 后重 叠 于扫描视 野 内 的图像 上 l 。产 生 卷 褶 伪 影 的原 因是 由于 机 器 2 J 不 能识 别带 宽 以外 的频 率 , 何 超 出范 围外 的频 率 任 将 同带宽 内 的一 个 频 率 相 “ 叠 ” 混 。伪 影 特 点 是 频 率 、 位方 向均 可 出现 , 野 一侧 F V 以外 的信 号 相 视 O 叠 加在 另一 侧 的 F V 内。解决 办法 : 加 大 扫描 视 O ①

讨论
2 1 运 动伪 影 .
运 动 伪 影 ( 1 是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图 )
有 高组织 分 辨力 和无 放射 损 伤 等 优 点 , 时在 不 用 同
对 比剂 的条 件下 , 可显 示 血 管 和 心 脏 血 流 变 化 。磁
共振 成像 已经广 泛应 用 于 临床 , 在人 类 疾 病 的诊 正
部2 8例 , 脊柱 2 5例 , 部 6例 , 腔 1 腹 盆 3例 。在 7 2
例伪影 中 , 按照 伪影 的表 现 形 式 以及 伪 影 的 图 像 特 征进行 分类 , 它们 分 为 卷褶 伪 影 1 将 6例 , 学 位 移 化 伪影 1 0例 , 运动 伪影 1 8例 , 叉伪 影 1 交 5例 , 属 伪 金
1 临床 资料
在相 位 编码方 向。伪 影 特 点 是 所 成 图像 较 模 糊 , 同 时也 可 能在相 位 编码 方 向上 出现很 多平行 条带 。解 决办 法 主要有 以下 几 种 : 患 者制 动 、 静 、 痛 ; ① 镇 止
② 可 以采用 呼吸补偿 ; 采用 更 快速 的检查 序列 ; ③ ④

磁共振勾边效应

磁共振勾边效应

磁共振勾边效应磁共振勾边效应(MRI edge artefact)是指在磁共振成像中因局部磁场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图像边缘伪影。

这种伪影常见于体腔中由不同组织结构界面形成的锐利过渡区域,如脑脊液与脑组织、骨骼与软组织之间的区域等。

这些区域的信号明暗差异大,易受局部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从而出现勾边伪影。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和高频电磁波来对人体组织进行非侵入性的成像,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磁共振成像中所使用的磁场通常是由主磁场和线圈磁场组成的。

主磁场由超导磁体产生,线圈磁场则是由梯度线圈产生的。

在成像过程中,通过调节线圈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扫描不同的切面,从而获得图像信息。

然而,由于图像的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磁场不均匀性是导致图像伪影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下,出现信号勾边伪影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组织的晶格结构和分子运动方式不同,导致对磁场的响应也不同。

在强磁场的作用下,通过观察诱导出的磁化强度信号,就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

然而,在锐利过渡区域,由于分子的密度和分布的差异,会造成磁场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导致勾边伪影的出现。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减少勾边伪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扫描参数,降低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

在扫描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梯度线圈扫描方式、调整参数、控制扫描速度等方式,来尽可能地降低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

2. 应用磁场均匀化技术。

目前,通过磁场均匀化技术,可以使磁场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减少勾边伪影的出现。

3. 提高磁场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成像质量,需要在成像前对磁场进行精确的校准,并且保持其稳定性。

可以通过使用延迟扫描等方法来减少磁场的不稳定性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之,磁共振勾边效应是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伪影之一。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生们需要注意这种伪影的出现,并对成像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

同时,对磁场均匀化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也能有效减少勾边伪影的出现,提高成像质量。

轻松掌握各种磁共振伪影(必点收藏)

轻松掌握各种磁共振伪影(必点收藏)

轻松掌握各种磁共振伪影(必点收藏)展开全文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MRI是出现伪影最多的一种影像技术。

所谓伪影是指在磁共振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某种或几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人体本身不存在的图像信息,可以表现为图像变形、重叠、缺失、模糊等,致使图像质量下降的影像,也称假影或鬼影(ghost)。

识别和设法消除/减小这些伪影非常造重要,从而也要求我们对MRI的物理原理和基本硬件构造有所了解。

MRI图像中每个点的信息,都由频率和相位编码决定。

当接收信息的频率和相位编码受到外界干扰时,将导致图像伪影的出现。

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MRI是出现伪影最多的一种影像技术。

所谓伪影是指在磁共振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由于某种或几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人体本身不存在的图像信息,可以表现为图像变形、重叠、缺失、模糊等,致使图像质量下降的影像,也称假影或鬼影(ghost)。

识别和设法消除/减小这些伪影非常造重要,从而也要求我们对MRI的物理原理和基本硬件构造有所了解。

MRI图像中每个点的信息,都由频率和相位编码决定。

当接收信息的频率和相位编码受到外界干扰时,将导致图像伪影的出现。

1、卷褶伪影原因:扫描视野FOV小于解剖结构,则会发生“卷折”伪影,表现为一侧FOV之外的图像卷折到对侧FOV之内。

原理:射频接收装置,不能识别带宽以外的频率,任何超出范围外的频率将同带宽内的一个频率相“混叠”。

卷折总发生在相位编码FOV方向,因为频率编码方向默认使用两倍FOV大小的频率编码。

卷褶伪影具有以下特点:由于FOV小于受检部位所致;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表现为FOV外一侧的组织信号卷褶并重叠到图像另一侧。

分类:•2D卷折•3D卷折对策:•增大扫描视野FOV•改变频率编码方向•添加FOV之外的饱和带•3D卷折,自动删除最上下的图像2、化学位移伪影原因: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以稍微不同的共振频率进动,在梯度场内,所有的氢质子被激励后,脂肪氢质子信号来源的位置将会被错误记录。

名词解释磁共振成像的伪影是什么

名词解释磁共振成像的伪影是什么

名词解释磁共振成像的伪影是什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对人体内部的氢核进行磁共振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得到高质量的人体结构和功能图像。

尽管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图像生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伪影。

那么,名词解释磁共振成像的伪影是什么?伪影是指在医学成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图像显示异常或失真的现象。

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主要包括硬件伪影、运动伪影和化学位移伪影。

硬件伪影是指由于磁共振成像设备本身的特点或缺陷引起的图像失真。

例如,磁共振成像中使用的线圈可能存在不均匀磁场分布,导致图像中出现明暗不均或重影的现象。

此外,线圈的信号接收效果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或电磁波的影响,进而产生噪声和干扰,造成图像的伪影。

运动伪影是由于患者的运动在图像扫描过程中引起的图像模糊或畸变。

在磁共振成像中,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身体相对静止,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然而,任何微小的运动都可能导致图像的伪影。

例如,呼吸运动、心跳引起的血流变化,甚至是患者的不自觉的细微动作,都可能对图像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化学位移伪影主要是由于组织中不同类型的原子对磁共振频率的不同响应引起的。

在磁共振成像中,信号是通过检测氢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获得的。

然而,不同类型的组织中氢原子核的化学位移频率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导致图像中的伪影。

例如,脂肪和水的共振频率之间存在差异,当脂肪和水同时存在于图像中时,可能会出现化学位移伪影。

为了解决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问题,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硬件来减少硬件伪影的产生,优化线圈设计、提高磁场均匀性等。

另外,通过引入运动校正技术或采用更快的扫描方式来减少或修复运动伪影。

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成像序列或优化扫描参数来解决。

总之,磁共振成像的伪影是在图像生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失真,主要包括硬件伪影、运动伪影和化学位移伪影。

磁共振成像伪影原因及检查与抑制方法

磁共振成像伪影原因及检查与抑制方法

1 材料与方法BDM-1型剂量仪是对X-辐射、 -辐射及电子线进行现场测试的专用仪器,它能根据用户设定的压强、温度、修正因子自动完成示值修正。

其原理为:吸收剂量真值=仪器示值×温度压力修正因子kpt×修正因子CF。

其中: kpt=(273.2+t) (273.2+20)1013p t-摄氏温度,P-现场大气压,修正因子CF=N D (S W/S a)P u P cel 其中:N D=N x(W/e)K att K m N D-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 x-照射量校准因子,P u-扰动修正因子,P cel-电离室中心收集极空气等效不完全的校正因子,S W/S a-水与空气的组织本领比,W/e-电子的平均电离能,K att-电离室材料对光子的衰减与散射修正因子,K m-电离室材料非空气等效修正因子。

BJ-6B型加速器是单光子、出束为6m v的X线,采用等中心方法治疗,在水下5cm处检测标定,再反推到最大剂量点。

所以,修正因子CF应除一个5cm处组织最大剂量比TM R5。

2 实际检测下面以2001年检测情况为例:N x=2.58×10-4(计量院检定给出的参数)。

W/E在ICRU方法中取33.7J・C-1,新规程I-AEA中取33.97J・C-1,我们采用新规程IAEA取W/E=33.97J・C-1。

K att K m根据电离室型号确定。

BDM-1型性能参数相当于NE0.6m32571型(带保护极),所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测规程》取K att K m=0.985,电离室9601校准因子在量程HIGH档为101.8。

N D=N x(W/e)K att K m=2.58×10-4×101.8×33.97×0.985≈0.8788根据TPR20/T PR10=T M R20/TM R10=0.481/0.751=0.64,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测规程》,S W/S a= 1.123。

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及消除对策分析

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及消除对策分析
致生理性运动伪影 ; 查 中, 检 由于 人 体 运 动 如 颈 部 检 查 时 的吞
磁共振 ( MR) 以其 高 分 辨 力 、 对 比 度 、 骨 性 伪 影 、 行 高 无 可 任 意 层 面 的 扫 描 。 来 越 显 示 出它 无 以伦 比的 优越 性 。但 其 成 越 像 受 诸 多 因素 影 响 , 其 易 出 现 伪 影 , 成 图 像 质 量 下 降 , 极 造 给
和 流 动 补 偿 技术 加 以 消 除 。
特 点 :在 相 位 编 码 方 向 上 产 生 间 断 的 条 形 或 半 弧 形 伪 影
及 由 于人 体 在 检 查 过 程 中 自主运 动 在 图 像 上 产 生 各 种 不 同 形 状 的伪 影 。 原 因 : 于 呼 吸运 动 、 脏 跳 动 、 血 管 搏 动 、 由 心 大 以及 血 流 和
s ie h w d s tes np a t sns n igS soi rv r e eq at fmae t b o dfrcekn u ei c bs o t aj th a a me r i c nn a t mpoef t rt u i o gs o ego h ci o th l r o u c r e a O uh h ly i , o g t l -
重 视 。本 文 对 伪 影 产 生 的原 因 、 图像 特 点 以及 处 理 对策 进 行 分
析, 以期 有 效 地 限 制 、 制 以 至消 除伪 影 , 抑 提高 图像 质 量 。
合 理 选 择 扫描 参 数 和脉 冲 序 列 。利 用 呼 吸 和 心 电 门控 可 分 别 消 除 呼 吸 和心 跳 的伪 影 , 相 应 检 查 时 间 要 延 长 (— ) 。血 但 2 4倍 液 流 动 产 生 的 伪 影 可 通 过 相 位 编 码/ 率 编 码 方 向交 换 .使 伪 频

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二):信号采集和处理相关伪影——卷折伪影

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二):信号采集和处理相关伪影——卷折伪影

磁共振成像中的伪影(二):信号采集和处理相关伪影——卷折伪影张中伟【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年(卷),期】2018(027)002【总页数】3页(P170-172)【作者】张中伟【作者单位】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本期介绍卷折伪影(aliasing,wraparound or fold-over)。

物理学基础影像学上常将视野(field of view,FOV)定义为被成像解剖区域的尺寸,用厘米或毫米表示。

MRI的FOV为采集矩阵和像素尺寸的数学乘积。

如对于256个相位和频率编码步数且像素尺寸为0.9×0.9 mm的成像序列,沿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方向的FOV则分别为256×0.9 mm或约230 mm。

当被成像物体的尺寸超出事先定义的视野时,就会发生卷折伪影。

多数情况下,该伪影易于识别,常表现为FOV外部的解剖结构叠加在FOV内部,且位于图像的对侧。

FOV由最小空间频率的倒数决定,且严格遵循Nyquist采样定理,即模数字转换器(ADC)的采样频率需至少为信号中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方可完整保留原始信号信息,采样频率的一半称为Nyquist频率。

当采样频率小于2倍的信号频率时,高频信号可被采样成低频信号,出现混叠伪影。

因此当MR信号含有高于Nyquist频率的频率分量时,高频信号的采样不能如实反映其频率分量,并产生与低频信号相似的波形。

由于采样是一个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过程,当波形相似时,傅里叶变换无法区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图1)。

因此,它们被分配反相极性值,导致混叠。

卷折伪影常见于小FOV成像,此时物体中的进动频率增加而没有相应地增加相位编码步数或频率采样,违反了Nyquist 采样定理的要求。

卷折伪影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轻度卷折不会影响诊断,但严重的卷折则造成图像解释困难。

卷折伪影可发生于频率编码方向和相位编码方向,但沿相位编码方向的卷折伪影通常更为严重。

MRI常见伪影分析与对策

MRI常见伪影分析与对策

MRI常见伪影分析与对策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来获取人体或动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影像技术。

然而,在MRI图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伪影,这些伪影可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干扰。

因此,对常见的MRI伪影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非常重要。

1. 磁化传递伪影(Magnetization Transfer Effects)磁化传递伪影是由于组织之间的磁化传递所引起的,会导致图像的对比度降低。

对策可以使用磁化恢复序列,其中包括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和反转恢复(IR),以改善对比度。

2. 金属伪影(Metallic Artifacts)金属伪影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植入金属物体(如人工关节或牙填充物)所引起的。

这些金属物体会产生局部磁性畸变,导致伪影的产生。

对策可以使用短暂瞬时回波(STE)序列或化学抑制技术来减少或抑制金属伪影。

3. 运动伪影(Motion Artifacts)运动伪影是由于患者的呼吸、心跳或其他运动而引起的图像模糊或变形。

减少运动伪影的方法包括使用呼吸抑制技术、绑定患者以减少运动、延长扫描时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等。

4. 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Artifacts)化学位移伪影是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磁共振频率而引起的。

这种伪影通常出现在脂肪和水之间的界面上,导致界面区域的图像模糊。

对策可以使用相移技术来减少化学位移伪影。

5. 波纹伪影(Aliasing Artifacts)波纹伪影是由于采样不足或持有时间不足而引起的,导致图像中出现波纹状伪影。

对策可以增加采样频率或使用平行成像技术来减少波纹伪影。

6. 部分饱和伪影(Partial Volume Artifacts)部分饱和伪影是由于扫描平面并未完全覆盖目标组织而引起的,导致图像中出现部分饱和的区域。

对策可以使用多个扫描平面或利用局部放大技术来减少部分饱和伪影。

总之,对常见的MRI伪影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提高MRI图像质量,减少对诊断结果的干扰。

MR伪影ppt课件

MR伪影ppt课件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32
部分容积效应:
3 mm slice
10 mm slice
伪影特点:
同一像素中显示 多种组织,易对 临床诊断造成混 淆
床诊断水平非常重要。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3
分类:
MR伪影主要分类
设备伪影 运动伪影 磁化率伪影 其他伪影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4
一、设备伪影
指与MR成像设备及技术相关的伪影。 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质量、安装调试、成像参
数的选择和设置等多种因素。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25
截断伪影 :
低分辨率
高分辨率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26
原因:
MRI图像是由多个像素构成,数字图 像要想真实展示实际解剖结构,其像 素数量应该无穷大;
但实际上像素的大小是有限的,因此 图像与实际解剖存在差别,这种差别 实际上就是截断差别。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27
截断伪影:
磁共振伪影
MR Artifact
1
定义:
指MR图像中与实际解剖结构不相符的信 号,可以表现为图像变形、重叠、缺失 、模糊等。
每一幅MR图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伪影。
题目:磁共振伪影 2020/5/2
2
影响:
MRI检查伪影主要造成三个方面的问题: (1)使图像质量下降,甚至无法分析; (2)掩盖病灶,造成漏诊; (3)出现假病灶,造成误诊。 正确的认识伪影及其对策对于提高MRI临
(1)由FOV小于受检部位所致 (2)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 (3)表现为FOV外一侧的组织信号卷

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磁共振成像检查图像出现伪影的病例5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设备为GE optima360 1.5T磁共振扫描仪,产生磁共振图像伪影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设备仪器因素、操作技术人员因素及环境因素等。

结果:53例病例磁共振图像伪影中运动伪影30例,化学位移伪影12例,主磁场不均匀导致的伪影5例,卷摺伪影、射频伪影及梯度场故障产生伪影各2例。

结论: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伪影的产生,提高检查图像的质量。

【关键词】磁共振;伪影;产生原因;解决方法磁共振成像(MRI)是以不同的射频脉冲序列对人体组织进行激励,应用线圈技术进行检测其弛豫时间和质子密度信息所得到的磁共振图像。

其软组织分辨率高、成像参数多以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磁共振检查时间长,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伪影,影响了磁共振图像的质量[1]。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磁共振成像检查图像出现伪影病例5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1.2 方法:本次研究的设备为GE optima360 1.5T磁共振扫描仪,出现磁共振图像伪影的影响因素分为患者因素、设备仪器因素、操作技术人员因素及环境因素等。

磁共振图像伪影主要包括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射频伪影、主磁场不均匀出现的伪影、梯度场故障产生伪影、射频场不均匀出现的伪影及卷摺伪影。

2结果53例病例磁共振图像伪影中运动伪影30例,化学位移伪影12例,主磁场不均匀出现的伪影5例,卷摺伪影、射频伪影及梯度场故障产生伪影各2例。

3讨论常见核磁共振伪影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⑴、运动伪影。

运动伪影主要为生理性运动伪影和自主性运动伪影。

MR检查中伪影的识别和校正

MR检查中伪影的识别和校正

图像处理伪影
卷褶伪影
解决办法:
(3)使用过扫描技术或NPW技术。相位编码方向超范围编码,是指对相 位编码方向上超出FOV范围的组织也进行相位编码,不同的MR设备生产厂 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超范围相位编码。如西门子公司采用的过度采样( over sample)技术,根据被检组织在相位编码方向上超出FOV的多少来决 定过度编码的范围,可以1%到100%范围内随意选择,采集时间随所选的 范围成比例增加。GE公司采用去相位卷褶(no phase wrap,NPW)技术 ,通常用于2个NEX或4个NEX的序列,如果是2个NEX,施加NPW技术后 实际上只执行1个NEX,但相位编码范围增大1倍,采集的总相位编码线( MR信号)数目没有改变,因此不增加采集时间;如果是1个NEX的序列则 需要增加采集时间,与西门子公司过度采样技术相仿,但过度编码的范围 不能随意选择。 (4)3D重建时舍弃开始与最后几个层面。
(3)表现为多条明暗相间的弧线或条带。
图像处理伪影
截断伪影
解决方法:
(1)增加采样时间,进而减低带宽,以减小波纹。 (2)通过增加相位编码数或减小FOV来降低像素大小,减 少象素间的不连续性,减少尾波震荡。 (3)使用原始数据滤过。
图像处理伪影
截断伪影
没有滤过
弱滤过
中等滤过
强滤过
注意:伪影减少的同时会有锐利度的损失!
图像处理伪影
化学位移伪影
原因:
不同分子中氢质子以稍有不 同的频率进动。在梯度场内, 这些氢质子的位置将会被错误 记录。--水内的质子相对向 更高频率编码方向运动,而脂 肪则相反。位移导致在较低频 率发生重叠,而较高频率处信 号衰减。
亮 脂肪 暗
Gx
图像处理伪影

三种金属修复体磁共振成像伪影范围的研究

三种金属修复体磁共振成像伪影范围的研究

三种金属修复体磁共振成像伪影范围的研究目的:研究3种合金单颌固定义齿磁共振成像伪影大小。

方法:制取志愿者上颌牙列模型,在模型上分别用钴铬、镍铬、钛合金制作做3套大小形状相同的铸造7-7联冠。

将3套联冠按材料不同分成3组。

将志愿者不戴义齿在philips 1.5T 下进行磁共振头颈部扫描作为对照组,志愿者分别戴3种义齿重复上述检查作为实验组,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伪影大小及影响范围,测量伪影影响的宽度、高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3种义齿均形成了与义齿形状相近的伪影,并对邻近组织观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局限,均未影响到脑部及颈椎的影像。

结论:钛合金伪影最小,3种金属义齿均不影响脑部等重要部位的观察。

标签:金属义齿;磁共振成像;伪影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头颈部病变及软组织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及头部软组织肿物发病率较高[1]。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病及其引起的牙列缺损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他们经常需要戴用固定义齿,甚至单颌固定桥[2]。

而金属义齿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磁共振影像的观察,使其形成了大小形状不同的伪影[3]。

本实验主要通过临床模拟单颌联冠成像伪影大小来评估多单位联冠或单颌固定义齿对磁共振影像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1名牙列完整、牙齿健康的志愿者,口内无修复体及充填体[4]。

取上颌印模,灌注石膏模型,修整模型至无倒凹,用同一模型做3组大小相同、规格一致、材料不同的与正畸用透明保持器外形相似的7-7联冠,材料分别使用烤瓷用钴铬合金、烤瓷用镍铬合金和烤瓷用钛合金。

1.2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机对志愿者进行不同序列、不同参数的扫描[5],将头部磁共振整体扫描作为空白对照组,并分为矢状向、冠状向和水平向3种扫描平面。

1.3选取序列有DWI_HR_E SENSE;eSTIR_longTE CLEAR;eT1W_FFE+C CLEAR;eT2W_FLAIR SENSE;eT2W_TSE SENSE;eTW_SE;T2W_TSE SENSE;STIR_longTE CLEAR;T2W_FLAIR SENSE;T1W_FFE SENSE;T1W_SE CLEAR;T1W_SE-AP CLEAR等[6]。

伪影名词解释医学影像

伪影名词解释医学影像

伪影名词解释医学影像
伪影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出现
的一种看似异常但实际上并非真实存在的影像特征。

这些伪影可能
是由于技术因素、解剖结构的重叠或者影像伪像等原因引起的。

首先,伪影可能是由于影像技术本身的限制而产生的。

比如,X
射线、CT、MRI等影像技术在成像过程中可能受到伪影的干扰,这
些干扰可能来自于设备故障、辐射穿透不均匀等因素,导致影像中
出现一些不真实的影像特征。

其次,解剖结构的重叠也可能导致伪影的出现。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组织结构的重叠可能在影像上呈现出一些虚假的影像特征,使
医生难以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此外,影像伪像也是导致伪影的一个重要原因。

影像伪像是指
在影像采集、处理或显示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真实的影像特征,
这些特征并不反映实际的解剖结构或病变情况,而是由于影像采集
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因素引起的。

总的来说,伪影在医学影像学中是一个常见但需要引起重视的
现象,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伪影的存在,并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以避免因伪影而对疾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诊断。

因此,对伪影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成像金属伪影及其序列设计矫正PPT【30页】

磁共振成像金属伪影及其序列设计矫正PPT【30页】
FSE序列采用多重180度重聚脉冲,可以在一个重复时间内获得 多个信息(K空间数据),比一般的自旋回波成更快间隔的自旋回聚, 从而减少散射相关的信号丢失。
同一场强下GRE产生伪影比FSE序列伪影较小,原因是:GRE对金 属极其敏感,体素内失相位是GRE图像信号丢失的主要原因,它没有 运用180°聚相位脉冲,对于磁场不均匀带来的相位离散特别敏感。 除外磁场不均带来的相位离散。
2024/8/30
四、金属伪影矫正的方法
8、用增加带宽的方式扫描
运用增加带宽来抑制金属伪影的原理是:当增加频 率编码的带宽时,也就是每个像素的共振频率范围增大, 从而降低了频率编码方向上由于频率改变所致错误编码 的幅度,进而降低图像的畸变。
缺点:图像信噪比下降
2024/8/30
四、金属伪影矫正的方法
2024/8/30
二、金属伪影的形成
1、物质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可以理解为物质在外在磁场环境下所产 生的与外在磁场相关的磁场特性。
物质的磁性主要分为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等。
2024/8/30
二、金属伪影的形成
2、磁敏感伪影
磁场的均匀性是磁共振(MR)成像的基本条件,磁场 环境不稳定都会引起磁场均匀性的破坏。临床把MR成像 过程中主磁场受磁化干扰而形成的几何变形和信号失真 的影像称为磁敏感伪影。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rtifact MSA )
但是对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要考 虑金属植入物在图像上的伪影问题。异常伪影信号使图像 变形,影响其观察和诊断,这会降低图像的诊断性能。
2024/8/30
一、研究背景
医用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1)医用不锈钢:有铁素体、奥式体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奥式体不锈 钢无磁性,抗腐蚀性能好,广泛用于人工关节,骨折内固定器械、 各种齿冠,固定支架人工心脏瓣膜等。

磁化率伪影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磁化率伪影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磁化率伪影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磁化率伪影是磁共振成像中一种常见的图像伪影现象。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被检体施加恒定磁场并加以调制的射频脉冲来产生磁共振信号,进而获取图像信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图像异常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磁化率伪影。

磁化率伪影是由于组织间磁化率不匹配所导致的图像伪影,其机制来源于不同组织间的磁化率差异。

磁化率是物质的磁化程度与外加磁场的关系,它是描述物质响应外加磁场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

在磁共振成像中,我们将被检体置于强磁场中,不同组织的磁化率会因其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存在磁化率不匹配的情况时,不同组织的磁化率在磁场中会产生不同的局部磁场强度。

这些局部磁场的差异会导致MR信号相位的变化,进而在图像中出现明显的伪影。

磁化率伪影通常呈现为图像中亮或暗的条状或斑点状信号,严重时可能会干扰医生对图像的解读和诊断。

磁化率伪影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带来一定的干扰,但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注意和处理来减轻其影响。

同时,磁化率伪影的产生机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磁共振成像中组织的磁化特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成像技术和提升影像质量。

本文将对磁化率伪影的产生机制、影响和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总结磁化率伪影机制的相关内容。

此外,我们还将从磁共振成像的角度出发,探讨磁化率伪影对成像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磁化率伪影的机制,我们有望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使读者能够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第一部分是引言。

该部分首先提供了对磁化率伪影机制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和意义。

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即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最后,解释本文的目的,即探讨磁化率伪影机制的产生、影响和应用。

探讨腹部MR呼吸伪影的控制方法及效果

探讨腹部MR呼吸伪影的控制方法及效果

探讨腹部MR呼吸伪影的控制方法及效果腹部MR(磁共振成像)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诊断腹部疾病和病变。

在进行腹部MR检查时,常常会出现呼吸伪影的情况,这会影响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那么,如何控制腹部MR呼吸伪影,提高影像质量和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呢?本文就探讨腹部MR呼吸伪影的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讨论。

一、腹部MR呼吸伪影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在腹部MR检查中,呼吸伪影是指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导致的腹部器官的移动,从而产生的影像模糊或伪影现象。

腹部器官的移动会导致影像的模糊、失真或变形,从而影响医生对病变的准确诊断和评估。

呼吸伪影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患者呼吸过程中腹部器官的位置移动;2.呼气和吸气过程中腹部器官的体积变化;3.呼吸过程中腹壁的运动和变形;4.呼吸过程中膈肌的上下移动。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腹部器官在呼吸过程中位置的变化,从而产生呼吸伪影。

呼吸伪影的出现会降低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断。

二、腹部MR呼吸伪影的控制方法为了有效控制腹部MR呼吸伪影,提高影像的质量和临床应用的准确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方法:1. 呼吸指导和协调:在进行腹部MR检查时,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呼吸指导和协调,要求患者在呼气或吸气时保持固定的位置和体积。

通过呼吸指导和协调,可以减少腹部器官的位置移动和体积变化,从而降低呼吸伪影的产生。

2. 呼吸暂停技术:呼吸暂停技术是指在进行腹部MR检查时,通过患者自主呼吸暂停或人工呼吸暂停的方式,使腹部器官在呼吸暂停期间保持固定位置和体积。

呼吸暂停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呼吸伪影,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智能呼吸校准技术:智能呼吸校准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呼吸过程进行监测和识别,然后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对呼吸过程进行校准和同步。

通过智能呼吸校准技术,可以实现对呼吸伪影的实时控制和补偿,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MRI常见伪影及其定制化讲解

MRI常见伪影及其定制化讲解

MRI常见伪影及其定制化讲解在磁共振成像(MRI)中,伪影是指不应存在的图像扭曲或伪影。

这些伪影可以降低图像质量,影响诊断准确性。

本文将定制化讲解MRI中常见的七种伪影,包括运动伪影、截断伪影、化学位移伪影、磁敏感伪影、卷褶伪影、失真伪影和交叉成像伪影。

1.运动伪影运动伪影是由于扫描过程中患者或扫描设备移动而产生的。

为了减少运动伪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嘱咐患者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对于无法配合的患者可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

•采用快速扫描序列,缩短扫描时间,从而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

•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使其适应扫描过程。

2.截断伪影截断伪影是由于信号被截断而产生的。

在MRI中,当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会被截断为零,从而导致图像中出现黑色区域。

为了减少截断伪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适当调整图像重建的阈值,使其更适应实际的信号分布。

•采用饱和带技术,将信号强度过高的区域进行饱和处理,从而避免截断伪影的产生。

3.化学位移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是由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微小移动而产生的。

这种微小移动会导致图像中像素位置的偏移,从而产生伪影。

为了减少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校准线圈来校正磁场不均匀性。

•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对图像进行校正,抵消化学位移伪影的影响。

4.磁敏感伪影磁敏感伪影是由于组织对磁场的敏感度不同而产生的。

在MRI中,磁敏感差异会导致图像失真和变形。

为了减少磁敏感伪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避免磁场敏感度差异的影响。

•采用快速扫描序列,缩短扫描时间,从而降低磁敏感伪影的发生率。

•采用校正算法对图像进行校正,抵消磁敏感伪影的影响。

5.卷褶伪影卷褶伪影是由于信号重叠而产生的。

在MRI中,相邻组织的信号会相互干扰,导致图像中出现虚假轮廓和纹理。

为了减少卷褶伪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避免组织间的相对移动。

•采用傅里叶变换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消除信号重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位移伪影(Chemical shift)
原因--不同分子中的氢质子进 动频率略有不同 例:脂肪--水(3.5 ppm) 1.5 T 220 Hz 场强越高越明显 位置--眼眶、椎体终板、肾 特点--信号位置相对、相反 T1WI,PD,FSE-T2WI明显 SE-T2WI 不明显 (?)
位置的判断采用水的共振特定 由于水、脂肪共振频率的差异 (水中氢质子高于脂肪中H) 二者共同导致脂肪位置错误, 在1.5 T彼此相差2个象素 较低频率处频率重叠--信号 较高频率处频率分离--信号
With distortion correction
Let images talk...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图像处理伪影
1、混叠(Aliasing)-卷折(Wraparound) Aliasing--假名 原因--采样不足 例:快速行驶的车轮--倒转 时机--FOV小于感兴趣区 特点--出现在正常位置的对侧
• •
••

••
• •

复习:MRI的定位
• 在视野以外,仍然有磁场 • 在视野边缘,梯度没有停止 • 由此视野外结构将会产生一个超过视 野内最大(小)频率的频率 • 计算机不能识别超大(小)频率,误 认为带宽以内频率 • 较高频率误被识别为所选择带宽内较 低频率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Spectroscopy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Spectroscopy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47
Syngo Multichannel spectroscopy
-- excellent spectra using 3D CSI for prostate
48
49
Without distortion correction
频率编码方向
相位编码方向
对 策
• 表面线圈:包绕整个身体 • 增加FOV • 过采样:频率过采样 相位过采样 • 饱和脉冲 • 3D成像:层面选择方向出现, 放弃开始及最后几层即可
过采集后(频率方向)
多个方向伪影
频率方向过采集后
相位方向过采集后
频率、相位方向过采集后
图像处理伪影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Argus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磁共振成像伪影及其对策 MRI ARTIFACTS
Preface
• 伪影是图像中与相应断层组织的 空间分布不相对应的信号强度 • 通常有生理和技术因素引起
Category
• 边缘伪影: 幻影、化学位移、环状 伪影 • 失真 • 包绕伪影 • 流动伪影
Category
图像处理伪影 病人相关伪影 射频相关伪影 外磁场伪影 磁化率伪影 梯度相关伪影 数据错误 流动相关伪影 混叠、化学位移、截断、部分容积 运动伪影、魔角 层间交叉、拉链伪影、射频馈通、射频噪音 磁场不均匀 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金属 涡流、非线性、几何变形
Spectroscopy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Let images talk...
Spectroscopy results.
syngo
MagicView 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