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阴盛阳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阴盛阳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甘国孙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7期
广西武鸣甘圩镇中心学校(530103)甘国孙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已得到大家的认同,教
师总希望每个学生能学有所成,均衡发展,共同进步。
然而事与愿违,事情不会总是朝着人们
的美好愿望发展,学生总是在不断地分化,其中阴盛阳衰的性别分化尤为严重,据本人了解,
不少农村小学、初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校园“阴盛阳衰”的现状
男生的学习成绩不如女生。
经过对几个乡镇的调查了解,笔者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从小学到初中,如果对每个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排列,排在班里前10名的男生只有2—3人。
其
他多数男生都是在“后面”的那一部分,就连体育成绩也是如此,且不少男生的学习态度不行,属于“混日子”的那一类。
这几年来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学校都能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颁奖,结果能到台上领奖的男生最多的一次就有2人,有一次竟然一个男生都没有,教师感慨
万千,男子汉们到底怎么了?
男生的文艺、绘画等各方面的特长表现不如女生。
不管是镇级还是县级的文艺表演,能上
台表演的男生总是寥寥无几,本来女生的表演天赋比男生好,但参加表演的男生也少得可怜了。
学校举行的卡拉OK比赛也好,艺术作品展也好,尽管事先教师再三动员,但参与的男生总是很少。
二、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是造成阴盛阳衰的根源。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人心,目前,农村家庭的小孩也越来越少,大部分家庭由四个大人和两个小孩组成,由于劳动力多,孩
子少,因此长辈对小孩也比较宠爱,对能传宗接代的男孩更是疼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尽量
满足,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而对他们的要求却几乎没有,劳动也不需要他们去参加。
据调查,
男生在周末、假期期间参加做农活的只占10%左右,而女生的比例却高达95%左右。
可以说,大部分的男孩从小到大都处在养尊处优的地位,娇生惯养,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这就很容易造
成男孩养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不知体谅宽容别人的习惯和性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身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古人从无数事例中总
结出的规律。
试想:我们的男生从小没经历过劳动的艰辛,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来到学校,怎
么能克服重重困难去攻克学习上的难关,用功读书呢?勤学好问的良好思想品德从何而来?笔
者认为,这也正是我们的男生为什么学习松散,学习成绩差的真正原因,是学校出现“阴盛阳衰”的家庭根源。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上,游手好闲的、在树底下打牌的、赌博的几乎清一色是男的,
很少有女的能这么清闲。
如今,在农村妇女就是勤劳的象征,而男人总是与懒惰、松散相提并论,“近墨者黑”,男孩子见到自己的“父亲”“哥哥”尚且如此,自己理所当然也会这样。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同化”了。
这就是所谓的“5+2=0”,教师在校辛辛苦苦对学生教育五天,学生周末两天在社会上受到影响后,教师的教育就等于白费了。
3.学校教育的误区。
“女生平时成绩再好,到最后中考的时候肯定不如男生”这是不少教
师所持的观点。
正是由于这个观点作怪,不少教师对“阴盛阳衰”的现象才熟视无睹。
起初,
有些男生可能还比较勤奋,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周围的男同学却那么逍遥,如果碰上调皮捣蛋的同学再讽刺挖苦一两句,那么积极分子就会越来越少。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当初就能引起教师的重视,能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也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阴盛阳衰”的现象了。
三、解决“阴盛阳衰”问题的对策
1.家长必须彻底消除“重男轻女”的思想。
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从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劳动、做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农活,让他们懂得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艰难,总之,不能让男孩有“不劳动也得食”这样的优越感。
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只有如此,男生到了学校以后才不会被学习上的困难所压倒,才会像女生一样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校园“阴盛阳衰”的现象才有希望得到解决。
要不然,如果男孩从小都没参加过劳动,没吃过一点苦头,到了学校想让他自觉地勤奋学习,那只能是白日做梦。
2.全社会都来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阴盛阳衰”的问题。
身为长辈的男子汉们应多为自己的后代着想,不要因为自己惰性,因为自己的贪图享受而影响下一代的小男子汉们。
政府部门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让那些长辈也为我们的青少年树立好的榜样。
3.学校对“阴盛阳衰”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环境的影响已使得我们的男生误入歧途。
我们的学校若再不重视这一问题,那只会愈演愈烈。
学校只有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当成扭转校风、学风的大事来抓,才能不断引导家长、学生来正视这一问题,不断地缩小男女生之间的差距。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