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时刻:120分钟。

总分:120分。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份,考生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不然视作“未答卷”处置。

考试终止后,考生只交“答题纸”;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纸”。

一、卷面书写(3分)
提示:此题无需作答,阅卷教师会依照你在“答题纸”上的文字书写、卷面等情形综合评分,因此你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呀。

二、积存运用(35分)
1.(3分)读下面的文段,完成⑴~⑷题。

从2020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许诺到期后的后xù方案,就以后应付气候转变的全世界行动签暑新的协议。

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将对地球尔后的气候转变走向产生决定性的重要阻碍,难怪有人把这次会议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遇”。

⑴(1分)给加点的字注音,依照拼音写汉字。

拯.救后xù
⑵(1分)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
..。

改成
..来并订正
...,请找出
⑶(1分)语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
........。

....,请对其提出修改意见
2.(5分)说明加点词语在句中
...的意思。

⑴(1分)那声音可能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但是又自失
..起来。

⑵(1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

⑶(1分)尽管足坛曝出“黑腐大案”,但偌大的中国仍是需要足球,因为中国人从足球里能看到一个淋漓尽致
....的真的自身。

⑷(2分)“①死.海不②死.……那时,死海真的要③死.了。

”①____②____③____
3.(6分)按提示要求默写句子。

⑴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灏《黄鹤楼》)
⑵,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⑶常恐秋节至,。

(《长歌行》汉乐府)
⑷闭之,那么右刻“,”,左刻“,”。

(魏学洢《核舟记》)
⑸自古逢秋悲寂寥, 。

(刘禹锡《秋词》)
⑹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⑺语文是酷爱。

没有一颗对生活灼热的心,怎会有苏轼的“谁道人一辈子无再少? ___”(《浣溪沙》)的烈火浪漫?没有对祖国的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梅尧丞的“霜落熊升树,”(《鲁山山行》)的拳拳诗情?
4.(3分)依照语境
..填空
本学期的语文之旅,“咱们也追‘星’”,荣幸地结识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知耻而后勇令人线人一新的(),“安得广厦万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经磨难仍要“扼住命运咽喉”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走近他们,咱们的精神找到了寄托,取得了升华。

5.(2分)在横线处依次填入适当
...
......的短语(填序号),组成前后连贯
..的排比句
....,合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①;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②;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③;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④;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决
B.事业须旺盛
C.方式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
6. (3分)对联是一组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文字相别的对偶句,《陋室铭》中多有对偶句,值得积存和仿写。

⑴(1分)一同窗读《下棋》后,很有心得,拟出一那么上联,另一同窗又对出一下联,
但嫌下联欠工整相对,请你替他们删改
.........。

..下联,使上下联能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可不能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⑵(1分)对对子(任选一联
....对出上联或下联)
①上联:赞雕刻者精湛技艺下联:_______
②上联:______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魏学洢《核舟记》)
③上联:______下联:观《竹影》摇曳多姿
④上联:说戏曲行当生旦净丑下联:_______(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我选第______联:______
⑶(1分)请你依照生活和学习中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结合下面语段的意思,用一
..
副对联来阐释“低碳生活”
............。

所谓“低碳生活”,确实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关于咱们一般人来讲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咱们应该踊跃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骨气等。

固然,低碳并非意味着就要刻意去俭仆,刻意去舍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一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上联:少一些铺张浪费下联:
7.(2分)结合语境
..句子。

....,在下文的①②两处横线上别离仿写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学着去发觉,生活中
处处蕴藏着美。

昆嵛山是沉静的,黄(渤)海是活泼的;①____,____;②____,____;雪花是轻盈的,雨滴是灵动的……这是生活中的美。

8.(2分)虎年,全国各地频发交通、煤矿、火灾、雪灾、食物中毒等特大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庞大的损失。

面对这些“天灾人祸”,咱们必需引发足够警觉,提高平安防范意识。

现请你拟写
......,提示人们重视人身生命平安。

..有关火灾,交通的警示语各一条
⑴火灾警示语:______ ⑵交通警示语:______
9.(6分)名著导读:
读名著,不仅要有阅读
..
..........的富有
..,有对语言文字和思想精华
..地阅读,精读
..,还要有完整
个性化
...的、深刻
..。

只有如此,咱们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才能从名著阅读中汲取..的试探
营养。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是本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你读了吗?小说中有一段兴奋人心、被千万万万青年人引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填充完整(“___”填文字,“□”填标点符号)。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①□生命关于咱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如此度过②□当他回顾旧事的时候,他不因____,也不因____③□如此,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④□我的整个生命和全数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⑤□
___,__________。

因为意外的疾病或凄惨的事故随时都能够突然终止他的生命。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梅益译
三、阅读思维(32分)
(12分)(一)
10.(4分)读下面古诗,答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2分)颔联中的“感时”和“恨别”别离与上下文
.......?从而能够看
....的哪些内容相照顾
出它们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⑵(2分)尾联表面写白发寥落,事实上是抒发了什么
.....?
(8分)《短文两篇》
[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2分)以下加点词语说明有误
........的一项为哪一项()
A.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D.浑.欲不胜簪(混乱)
12.(2分)译句。

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
⑵(岛)不时引手作推敲之势:_____
13.(2分)简答。

(1) 甲文中统领全文,彰显作者道德的语句是:____
(2) 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其作用是:____
14.(2分)以下句子朗诵节拍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 / 不在高,有/ 仙那么名。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D.可 / 远观 / 而不可 / 亵玩焉。

(12分)(二)
沙漠荒凉的真正缘故
⑴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什么缘故沙漠如此荒凉?依照咱们一贯的明白得是,沙漠地域缺乏生命所需的水,因此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域生存。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觉,很多沙漠地域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

只是,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域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致使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愈来愈少。

⑵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域选了几处实验点,通过周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起落而转变的。

研究发觉,不管有无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情形。

研究人员还发觉,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

因此,随着全世界气候变暖的加重,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愈来愈高,土壤中的氮也将愈来愈少,沙漠会变得愈来愈荒凉和贫瘠。

⑶研究人员还表示,除沙漠地域,活着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址都可能显现类似的情形。

最近几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缘故,他们在干旱地域种植实验田地,尽管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可是土地的出产仍是不尽如人意。

⑷干旱地域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当中。

在气候温和地域,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稳的,本地土壤中的一部份氮尽管也会通过度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可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

但是,干旱地域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

正是因为干旱地域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咱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本钱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咱们能够让沙漠地域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⑸今天若是咱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进展趋势,代表着沙漠以后希望的零星绿色将愈来愈少,
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顾忌。

那样令人失望的以后,并非是咱们所希望看到的!
(选自《青年文摘》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5.(2分)本文以为沙漠荒凉的真正缘故是什么
.....?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16.(1分)第⑶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
....。

...?请简要归纳
17.(3分)第⑷段要紧说明了什么意思
....这层意思的?
....?是如何说明
18.(2分)第⑸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
..。

....?请作简析
......有什么特点
19.(4分)读下面一那么网讯,完成⑴――⑶题。

题目 __________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他详细翻译了霍金所发表的观点原文后,表示,霍金之说更多的不是成立在相关科学依据上,而应该明白得为“霍大师对人类的一个忠告”。

闻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近日在同意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

此消息一出引发坊间热议,也使得网上对霍金之说展开讨论。

有网友以为是“闲扯事”,但大部份的网友“末日情绪”被再次点燃。

张旸表示,尽管时下全世界气候呈现异样,地质灾害增多,但就此以为地球即将终结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霍金所提观点也并非是针对地球寿命而谈的什么学术问题,而是谈及的社会问题。

所谓的地球“终结”说,也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人类现现在的生存方式所表达出的忧虑。

霍金提及了古巴的导弹、政治的争斗和人类无穷掠夺的本性,因此霍金所说的“由
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
..’的遗传密码,人类关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才是毁灭地球的真正灾难。

霍金为人类找出的解决之法确实是向外太空移居。

张旸以为,霍金所说的“人类不该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一个星球上。

希望咱们能够将篮子容量扩大后再将其扔掉。

”是霍金乐观的以为以此刻人类的科学进展水平,在二百年内找到适合移居外太空的方式或类地星球是可能的。

只是张旸同时表示:“尽管科学家都在找寻类地星球和移居外太空的方式,可是不是能在二百年内找
到却不必然。

因此若是人类不正视自已的错误,善待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霍金所说也就不是危言耸
...
听.了。


2020年08月10日 23: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⑴(2分)请从本那么网讯中提取
........:
..出三点有价值的信息
① ______ ②______ ③ ______
⑵(1分)说明以下词语
①贪婪:______ ②危言耸听:______
⑶(1分)给本那么网讯加.一个题目
..。

_________
(12分)(三)阅读短文《乡韵多情》
乡韵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

乡亲们酷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必然想看戏。

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份。

②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

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贺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取,都会搭台唱戏。

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落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

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爱的“角儿”。

③有些戏迷,每一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出名的戏班
到本地来唱戏。

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
....。

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

能看抵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内心别提多得劲儿了!
④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硕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域,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方法呢?那就唱戏。

平常,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敞亮,都直接地、畅快淋离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社会大舞台,人一辈子一台戏。

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汹涌澎湃,
,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

多青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

在戏里,他们熟悉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明白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仁慈,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敦促假恶丑。

⑥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仁慈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

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

在美国,我碰到了一名已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

他牢牢地握着我的手,乃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觉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乡亲乡韵自多情。

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绩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

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20、依照第③节内容,说明“拿堂”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2一、第⑤节中“戏曲琼浆的滋养”,从全文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要紧表此刻哪些方面?(用原文回答(2分)
2二、在第⑤节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2分)
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汹涌澎
湃,,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

23、第⑥节讲述台湾老兵和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2分)
24、从全文看,“乡韵多情”中的“情”能够从哪两个方面明白得?(2分)
①②
2五、我国地址剧种繁多,剧目数以万计,请你列举你熟悉的剧种和它的代表剧目。

(2分)剧种:
代表剧目:。

四、写作表达(50分)
27.任选以下一题,作文。

1.请以“我在中取得欢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⑴请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忙他人”等词语中任选一个
....(也可另选),填在横线处。

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⑵很多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迎接_____(自定补全文题,然后作文)
要求:(1)情感真挚,有新意,语言流畅生动;(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很多于600字。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纸
注意事项:
1.时刻:120分钟。

总分:120分。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份,考生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不然视作“未答卷”处置。

考试终止后,考生只交“答题纸”;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纸”。

一、卷面书写( 2分)
提示:此题无需作答,阅卷教师会依照你在“答题纸”上的文字书写、卷面等情形综合评分,因此你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呀。

二、积存运用(35分)
1.(3分)
⑴(1分)拯.救后xù
⑵(1分)改成_
⑶(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
⑴(1分)_______________⑵(1分)_______________⑶(1分)_________________
⑷(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
⑴⑵ _________

⑷“,”,“, ____”。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3分)填空
(),(),(),(),(),()
5.(2分)①;②;③;④
6. (3分)
⑴(1分)删改后的下联:, ____________
⑵(1分)我选第______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1分)下联: ____
7.(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分)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④□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思维(32分)
(12分)(一)
10.(4分)
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11.(2分)()
12.(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 )
(12分)(二)
1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
⑴(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三)
20.(2分)⑴__________ ___
21.(2分)
2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