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概要:

第一章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和实验方法的发展,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3、人的心理活动内容。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4、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可得的行为,其神经联系时暂时的。

5、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6、学习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1)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

(2)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个办法好的师生关系

(3)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促进我们的职业成熟

第二章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七个等级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支配着人们的行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大。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3)马斯洛虽然看到了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的区别,认为高级需要发展的比较晚一些,而且是在低级需要被满足的前提下才能被满足,但他并没有把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完全对立起来。也就是说,高级需要并非绝对的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前提。

2、动机。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

7、引起动机条件。

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斯认为成就动机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需要高,对失败恐惧低者,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成就需要高,对失败恐惧强者,只对容易的任务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一个成就需要高的的人,并不是在所有任务面前都表现出高的成就动机。事实上,当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时,高成就需要的人会很快放弃。

5、三维归因理论。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3、兴趣: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第三章

1、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

2、注意的功能。

(1)注意具有选择功能,是我们从众多的事物中选定对我们有价值,有意义,符合自己兴趣或需要,与当前活动任务和目的相一致的有关事物;

(2)注意具有保持功能,是感觉向知觉分析转化,进而向信息储存转化,并为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奠定信息基础;(3)注意具有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还能够协调,控制盒监督心理活动沿着特定的方向和目标正常运行。

3、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心。

(1)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主动地把注意转移到新的对象上,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是一个人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2)注意的分散是由于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使自己的注意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而不自觉地转移到无关活动上。

4、注意的起伏。

在集中注意感知某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不变。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这种不能直接控制的感受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

5、注意的种类。

按照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付出与否的差异,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6、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章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是指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

2、韦伯定律。

3、各种感觉的适宜刺激。

4、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联觉: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6、知觉的特征。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社会知觉中的心理现象判断。

8、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9、感觉与知觉的规律在组织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章

1、记忆。就是人们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2、记忆的环节: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

3、内隐记忆:我们除了自己所意识到的记忆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记忆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内隐记忆。是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

4、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1)在学完之后一小时内,人类将遗忘所学内容的55%以上,这就是所谓的“先快”

(2)在接下来的第二个小时直至第六天为止,信息量也不过从44减少到25,时间越久,遗忘得越慢,甚至到了学习以后的第31天,人类的信息量仍可以维持在21以上,所以说遗忘是“后慢”。

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7、有效组织复习。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动员多种感官进行多样化复习,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六章

1、思维的根本属性。

(1)间接性:以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为中介,进行推理判断来理解和把我那些没有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被感知的事物的本质。思维的间接性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无法感知的事物的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2)概括性:在分析研究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提炼,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这种概括促使人对客观事物内在关系和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助于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控制和改造。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1)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

(4)思维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概括过程和抽象过程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吧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是指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5、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

(1)实践的要求和个人创造的需要;

(2)表象的积累和储备;

(3)思维的积极活动;

(4)原型启发。

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七章

1、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适应功能、感染功能动机功能组织或调解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