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谈疾病的“成因”与“诉求”

合集下载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加突出,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社会、亲情、生活等种种压力,加上对未来更加不确定,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困扰和障碍。

那么,大学生心理障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应该如何防范和治疗呢?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1. 压力过大大学生生活中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社交、生活等多方面。

课业繁重,大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面临考试、评估等有压力的情境;社交生活需要调整和适应,与陌生人建立关系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生活则需要自理和独立生活。

这些不适应或无法适应的情况容易带来压力。

2. 不良情绪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爆发是因为长期压抑的情绪积累和感情受挫。

比如,父母离婚、家庭变故、恋爱失败、不良环境等情况,很容易导致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抑郁、易怒等等。

3. 无心理准备大学生进入大学前,一般不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后,却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和新的环境,无法适应这样突然的转变。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考1. 掌握压力管理的技能要缓解压力,要先学会管理压力,掌握相关的技能:例如,锻炼放松技能,了解如何放松身体和大脑,学习减轻和避免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2. 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我国现在有很多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相关心理方面的专业服务,通过咨询解决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给予安全、支持和鼓励。

3.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大学生有朋友、家人、同学等等的支持系统,需要了解和支持彼此,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快乐。

同时,学校也设有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和社会工作者,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服务,缓解心理问题。

4. 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适应新的环境。

通过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追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

总结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学与病理心理揭示心理异常的原因与症状

心理学与病理心理揭示心理异常的原因与症状

心理学与病理心理揭示心理异常的原因与症状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病理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异常、心理疾病以及其原因和症状的分支学科。

通过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异常的原因和表现,以便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一、心理异常的原因心理异常的原因复杂多样,可以涉及个体的遗传因素、环境压力、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1. 遗传因素:许多心理异常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基因有关。

例如,某些精神疾病在家族中的发病率较高,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 环境压力:环境对于人的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所处的环境可能存在消极的压力因素,如家庭暴力、工作压力等,这些压力可能是导致心理异常的重要因素。

3. 人际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可能对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

亲密关系的破裂、社交网络的缺失等都可能导致心理异常的发生。

二、心理异常的症状心理异常的症状各具特点,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个体表现会有所不同。

1. 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是个体对于压力和危机的心理反应,表现出躯体、情绪和认知上的多种症状。

例如,焦虑症患者可能表现出焦虑、疑虑、不安等症状。

2. 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等,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极端疲倦等症状。

3. 强迫症和恐惧症:强迫症患者常常表现出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整理东西等,而恐惧症患者则经常出现过度的恐惧和回避特定事物或场景的行为。

4.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功能和日常生活。

总结起来,心理异常的症状各异,但都会对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干预与治疗针对心理异常,提供合适的干预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方法。

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患者了解自身问题、调整不良情绪和解决困扰的方法。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与健康、疾病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研究,探索心理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一、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疾病是由生物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而忽略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然而,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恢复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强烈的情绪和压力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激素分泌增加、免疫力下降等,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二、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能不能满足所有的疾病治疗需求,而心理治疗则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强调,病人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治疗的有效性,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建立正向的信念和行为,提高治疗的效果。

例如,在心脏病患者中,情绪调节和心理干预能够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

三、心理因素对健康的促进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例如,乐观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

此外,积极的情绪也能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四、心理因素对疾病的管理许多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

医学心理学强调,疾病管理和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情绪障碍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和并发症风险增加。

因此,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疾病。

总之,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是全面的。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恢复有重要的影响,在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积极的心理状态也能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因此,将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预防率,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疾病的成因

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疾病的成因

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疾病的成因心理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了解心理疾病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疾病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将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一些精神疾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比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这意味着这些疾病可能与个体遗传基因有关。

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可以增加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

例如,突触蛋白质基因的变异与抑郁症有关,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变异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通过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负面环境的影响,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其次,生物因素也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传递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它在心理疾病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都与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较低,而焦虑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儿茶酚胺水平异常增高。

这些生物因素的异常会改变神经递质系统的平衡,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心理疾病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环境中的艰难条件和创伤性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忽视经常与心理疾病的发展有关。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负面经历会改变个体的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增加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另外,社会支持也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社会支持和孤立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最后,个体因素也在心理疾病的成因中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的性格特征、应对方式和认知风格等都与心理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对于易焦虑的个体而言,他们更容易遇到应激事件时产生过度担忧的情况。

而认知风格偏向消极的个体容易将负面事件解释为个人失败,从而加重了负面情绪。

此外,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是否有良好的应对方式也会影响心理疾病的发展。

有效的应对方式能够减轻个体的压力,而无效的应对方式可能加剧个体的心理负担。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焦虑、抑郁到压力相关的障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升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遗传因素遗传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这些疾病,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2、生物化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也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3、早期经历童年时期的负面经历,如虐待、忽视、家庭冲突等,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早期的创伤可能导致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低自尊、情绪调节困难等。

4、生活压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持续的压力源,如失业、离婚、长期的工作压力、经济困难等,都可能成为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导火索。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反应机制可能会失衡。

5、社交隔离缺乏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和孤独感会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和情感连接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6、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睡眠障碍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7、性格因素某些性格特征,如过度敏感、完美主义、消极思维模式等,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挑战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扭曲,帮助患者建立更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

(2)人际治疗(IPT)侧重于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技巧,处理人际冲突,增强社会支持,从而缓解心理症状。

心理学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和治疗

心理学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和治疗

心理学与心理疾病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和治疗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一直致力于探索和理解心理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进行探讨。

一、精神疾病的病因精神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1. 遗传因素许多精神疾病存在遗传倾向。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例如,帕金森病与突触相关蛋白基因的突变相关,而抑郁症与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的变异相关。

遗传因素的病因机制复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早年的心理创伤、家庭环境、药物滥用、社交压力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引发或诱发精神疾病。

例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忽视经常与成人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相关。

3. 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也对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创伤、个体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心理压力等都可能对精神疾病的发生起推动作用。

例如,长期的工作压力和情绪压抑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症状,常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例如,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抗精神病药物则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进行调整,同时结合心理治疗等综合性干预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问题,调整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治疗常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社会支持和康复措施精神疾病的治疗还需要社会支持和康复措施的配合。

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康复措施包括职业康复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心理学通过对精神疾病病因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心理学中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中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中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人类在心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失调,导致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心理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困扰,还对其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并探讨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消极情绪、对事物失去兴趣和欲望、自我价值感下降等。

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等因素有关。

症状方面,患者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不集中、失眠或睡眠过多等。

治疗抑郁症常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常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惊恐感。

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可能与生活压力、基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症状方面,患者常表现出不安、易激惹、肌肉紧张、心慌等。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

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类长期存在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个体固定且刻板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的病因主要与遗传、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等。

治疗人格障碍常常采用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四、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据研究,遗传、生物化学和环境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治疗精神分裂症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

五、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强迫性思维和行为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频繁出现的顽固而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

强迫症的病因主要与基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生物化学等因素有关。

症状方面,患者常常出现反复检查、洗手、计数等强迫行为。

治疗强迫症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在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及时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外,亲友的支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也至关重要。

同时,心理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专业的帮助,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心理健康研究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理健康研究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理健康研究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健康研究: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疾病是指在心理方面出现了异常的功能退化或者功能障碍,导致了个体情绪、认知以及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

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从遗传因素、神经化学物质以及心理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遗传因素的作用心理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那么他自己患病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异常等都可能与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关。

二、神经化学物质的调节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病与神经化学物质的异常有关。

例如,抑郁症往往与血清素水平的降低有关,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的重要神经递质。

而精神分裂症则与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神经化学物质的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所处的心理社会环境也会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在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方面出现困难,从而增加了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例如,童年时期的虐待和忽视经历可能增加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概率。

心理社会环境对于心理疾病的发生是一个重要的促发因素。

四、综合因素的作用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上述的遗传因素、神经化学物质的调节以及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都可能同时起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个体心理健康的稳定。

任何一个因素的异常变化都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因此,了解并探索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探索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理疾病的本质。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探索心理疾病的原因与治疗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探索心理疾病的原因与治疗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探索心理疾病的原因与治疗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探索心理疾病的原因与治疗心理疾病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专门致力于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心理疾病的原因以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心理疾病的原因1.1 遗传因素许多心理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

例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家族中的发病率较高。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容易患上这些心理疾病。

1.2 生物化学因素人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可能是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人们患上抑郁症时,脑内的一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异常。

这种不平衡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1.3 生活事件和创伤心理疾病与生活事件和创伤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严重的童年虐待、亲密关系的破裂或失业等都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触发因素。

这些不良事件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

1.4 心理社会因素人们的心理健康还受到文化、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文化角色定位、社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在个人对接纳和承认度较低的文化中,社交焦虑可能更为普遍。

二、心理学在心理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1 心理疾病评估与诊断心理学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临床访谈、测验和观察,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心理疾病。

这些评估结果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2.2 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心理学为治疗心理疾病提供了多种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2.2.1 谈话疗法谈话疗法是心理治疗的核心。

通过与心理专家交流,患者可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谈话疗法中,心理专家会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

2.2.2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以促进积极心理健康。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实验,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疾病与治疗

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疾病与治疗

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疾病与治疗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出现异常,以致于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的一类疾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疾病的成因以及其治疗方法。

一、心理疾病的成因1. 遗传因素:心理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心理疾病在家族中会存在聚集现象,这说明个体患病的风险与其家族史有关。

2. 社会环境因素: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心理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经济萧条、家庭不和睦、职场压力等负面社会环境都可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理疾病。

3. 生活事件的积累: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在面临重大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例如,失去亲人、离婚、被解雇等负性生活事件会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4. 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的个性特征、认知方式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都与发展心理疾病相关。

例如,性格孤僻、自卑、焦虑等心理因素都可能成为心理疾病产生的触发点。

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心理疾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心理疾病类型,医生会针对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抗焦虑药物可用于治疗焦虑症,抗抑郁药物可用于治疗抑郁症。

2.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主要通过与心理学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引导,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扰。

常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和家庭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减轻心理疾病的症状。

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刺激个体的神经系统,改变脑部的神经传导方式,缓解心理疾病的症状。

4.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他人的交流、获得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和焦虑,促进病情康复。

三、心理疾病治疗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心理学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心理疾病是一类涉及个体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的疾病,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

心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旨在探究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介绍一些常见心理疾病的研究成果。

一、心理疾病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心理疾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临床观察、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是常用的研究手段。

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行为和生活情况,研究者可以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二、压力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压力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因素,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长期或过度的压力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压力会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

另外,长期的压力还可能改变大脑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诱发心理疾病。

三、遗传因素与心理疾病除了压力,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心理疾病在家族中有较高的遗传风险。

通过对家系和双生子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心理疾病与特定基因的变异有关。

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的信号传导,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环境因素与心理疾病除了遗传和压力,环境因素也对心理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

研究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创伤性事件和社会压力等都与心理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反应,使其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五、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针对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

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药物可以减轻精神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

此外,心理疗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心理学对身心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心理学对身心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心理学对身心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引言:身心疾病是指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对身心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身心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一、心理因素对身心疾病的影响1.1 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心理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承受高强度的压力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身体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机制,为身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情绪与身心疾病情绪是人们内心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与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疾病。

因此,心理学家通过情绪调节、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减少身心疾病的风险。

二、心理学在身心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1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是心理学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它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身心疾病。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等是常见的心理疗法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其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心理动力疗法则通过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和困扰。

2.2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利用仪器检测和反馈个体生理指标的方法,帮助患者自我调节身体功能。

通过生物反馈仪器,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状态,如心率、血压等,并学习通过心理训练来改善自身的生理反应。

生物反馈治疗在慢性疼痛、焦虑症等身心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心理教育与干预心理教育与干预是心理学在身心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其了解身心疾病的原因和机制,并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

心理教育与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预防身心疾病的再次发作。

心理学角度剖析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

心理学角度剖析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

心理学角度剖析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探讨抑郁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来剖析抑郁症的病因,并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认知方面的病因抑郁症患者在认知方面存在特定的心理偏差,这是抑郁症病因的重要方面。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存在过度一致性、过度概括和自我归因偏差等认知错误。

过度一致性指患者将一次消极的经历普遍化,将这种消极情绪扩展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过度概括是将一个否定的事件扩大成对整个生活的否定,患者对负面事件的反应往往超过了实际情况。

自我归因偏差则表现为患者将失败或消极事件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足所导致的。

二、情绪方面的病因情绪是抑郁症的核心特点,情绪调节出现失调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抑郁症患者常常出现负性情绪的过度增强和积累,例如悲伤、愤怒等。

情绪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社会支持等。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变异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此外,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和人际关系问题对情绪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行为方面的病因行为模式与抑郁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缺乏积极主动的行为,经常感到疲倦、无精打采。

他们往往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逐渐陷入固定的消极循环。

行为活动减少会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状,形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抑郁症患者常常有自杀倾向,这种行为模式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治疗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它包括认知重构和行为干预两个方面。

认知重构旨在帮助患者纠正认知偏差,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提升自我评价等。

行为干预则通过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的行为模式,增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知行为疗法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选择。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愈之道的深入理解一千五百字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愈之道的深入理解一千五百字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愈之道的深入理解一千五百字一、学业压力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后,有不少大一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出现了失落、空虚、焦虑、失眠等综合症。

心理学家将此种现象称为“大一综合症”。

当年,大多数人都是身经百战,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他们能在众多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表明他们是很优秀的。

在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有的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彻底“解放”了,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还要复习、巩固。

于是,有的学生生活失去了重心,上课不认真听讲,旷课、迷恋网络,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不知道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作为学生,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知道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大家是因为学习而来到校园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不能顾此失彼。

然而,大学与高中时代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调整、适应。

上高中时,你不懂老师还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你讲解,而且你与老师几乎天天都能打照面,有不会的也能及时答疑解惑。

大学则不同,完全靠个人自学。

老师讲授的内容非常多,你要认真听,不能走神,有时一个课时就把书中的一章内容讲完了。

老师下课就走,也不可能有太多时间与你交流。

另外,老师课后还会留大量的作业,有的从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但大部分还需要学生们从互联网或图书馆的书籍中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分析后,最终整理好变成自己的东西。

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

所以大学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学生不学会自学,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还停留在中学时的应试教育中,就会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使得上课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考试自然一塌糊涂。

就这样恶性循环,结果一学期高挂了好几门课,学校对挂了几门课以上的学生会进行留级或是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的处理,让他们觉得颜面无存,心理上也难以承受。

除了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公共课之外,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整天忙于各种各样资格证书的考试,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造价师、建筑师、会计师等各类考试。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治疗方法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的挑战,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掌握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维护我们的心灵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遗传因素在某些心理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亲人患有此类疾病,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加。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原因。

像是失去亲人、失业、离婚、遭受暴力或虐待等,这些重大的挫折和创伤可能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沉重的打击。

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些负面事件,就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等。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状态下,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疲劳和不适,从而增加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应对方式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人可能性格较为敏感、内向、悲观,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想法。

而如果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如逃避、自责等,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持续和加重。

对于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也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是常见且重要的手段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心理状态。

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治疗师会引导他们识别并挑战那些导致焦虑的不合理信念,学习放松技巧,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人际关系疗法则注重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增强社会支持系统,以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对于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药物可以有效地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精神医学中的心理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精神医学中的心理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精神医学中的心理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心理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个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心理疾病在家族中有明显遗传倾向,如双生子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双胞胎患有精神疾病,那么另一个双胞胎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其次,生物化学因素也对心理疾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抑郁症患者体内的血清素水平较低,而焦虑症患者则存在着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异常。

此外,心理社会因素也对心理疾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压力、创伤、社交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心理疾病的诱因。

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两种。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心理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心理疾病类型,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都是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便秘、口干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心理疗法心理疗法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和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家庭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思维和行为习惯,帮助其调整情绪和行为。

心理动力疗法则通过解析患者的潜意识,帮助其认识到隐藏在潜意识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疗法则注重家庭系统的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持续性和个体化,能够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己,改变不良的心理模式。

三、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康复除了治疗,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疾病发生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人类疾病发生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人类疾病发生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虽然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是有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将就人类疾病发生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展开探讨。

一、压力对身体的影响人们经常说“一切疾病的来源都是心理的”。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但是,心理因素确实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压力是导致很多身体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和社会压力能够增加人体的生物化学反应,导致内分泌紊乱和自主神经系统失调,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建议,减轻压力和焦虑是预防身体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影响情感和心理问题同样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常见的情感和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恐慌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长期抑郁会影响人身心健康。

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上的沉重感、愤怒、乏力和自卑感。

同时,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和身体上的疼痛。

抑郁症不仅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社交和生活能力。

焦虑和恐慌症是另外两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它们也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焦虑症能够导致心律不齐,恐慌症会引起多汗、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长期的焦虑和恐慌还会增加身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三、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健康心态的培养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会正确的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保持平稳的心态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例如,不要把负面情绪积攒在心中,及时寻求适当的方法宣泄,比如找朋友聊天、做健身运动、听音乐等等都是愉悦心情的好方法。

此外,多参加社交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四、总结人类疾病的发生不仅与生理因素相关,也与心理因素密切关联。

压力、情感和心理问题、健康心态等都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的应对情绪问题和压力,保持平稳的心态,从而预防和治疗身体疾病。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疾病的“成因”与“诉求”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疾病的“成因”与“诉求”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某些疾病的“成因”与“诉求”崔建美(原创文章)前言:“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它往往不服从人们的意志控制,在这个问题面前人们往往束手无策……,当疾病临到自己的时候,人们或求助于医生、医药,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在万般无耐的时候甚至会求助于“神灵”的庇护。

生理的病变属于现代西医医治的范畴,功能性病变中医比较擅长,然而,也有些疾病西医、中医都束手无策!此种疾病往往是反反复复的“慢性”病,虽然死不了人,但却痛苦不堪,此文所探讨的正是这一类疾病!特别声明:本文不属于精准的科学研究,读者在阅读本文的时候,对于所有的判断和结论性语句结构都要加上一个“好像如此”来理解它才是正确的。

症状也许是潜意识内容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对于有症状无病变的疾病,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它?如何能够消除症状从而使我们的感觉好一些呢?我这里借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博士解梦的理论和方法试着给予一些解读,即,把具体的症状作为一个“象征”,再把象征“拟人化”。

荣格的梦理论认为“梦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性表达,既有原因,也有目的”。

那么,可否把只有症状没有病变的疾病也看作是潜意识内容的象征性表达呢?如果是,我们就可以试着分析它的成因和目的,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跟自己的潜意识建立连接和沟通,试着完成那些在心理层面“未完成且携带有情绪能量的过往事件”,即,消除“情结”的自主表达。

知道了症状产生的原因,并尽可能让症状的目的达成,有些症状是可以消除的,本人经过这些年的体验和心理咨询实践,有了一些认识和感悟,分述如下:病症的成因和目的一、痛苦与控诉因痛苦产生的“恨意”是一种有“指向”的心理能量,由于不能表达而产生了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种疾病状态,此类病症往往由摆脱不掉的伤害引发,比如,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孩子,或者夫妻关系中弱势的一方,经常性地遭遇“言语暴力”而无法反抗,也无法靠“逃跑”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因伤害产生的恐惧和愤怒、仇恨情绪存储于体内,积累到心理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就会以疾病和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此类疾病是一种“控诉”,好像在说:“我都痛苦成这样了你怎么还不停下来!”,隐含的心理冲突好像是“我要报仇—但是我害怕伤着她/他”。

大学生心理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心理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心理疾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总结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

具体方法如下:在心理咨询记录或事后相关人员访谈中,每涉及1个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就记录和编码为1个影响因素。

根据对59例个案的编码结果,共总结出家庭成员关系不良、家庭期待过高、家庭贫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人际关系不良、敏感、追求完美、内向、情绪冲动、创伤应激、童年创伤、新生适应、身体疾病等15个诱因,出现频次排序如表1所示。

以上15个诱因可以进一步进行维度划分,将15个诱因总结为5个维度。

如下页表2所示。

三、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根据以上诱因分析及平时心理咨询中的结果,可以认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个体原因。

大学阶段的个体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状态的过渡时期,很多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自身价值和自身角色确立等各种问题上极易发生各种心理上的冲突。

从上文的诱因分析来看,学业压力、恋爱困扰、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同为心理疾病产生的最常见的诱因。

从学业上来看,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缺乏适当的学习时间管理方法;从恋爱心理上来看,存在各种不成熟的恋爱观,恋爱失败时,缺乏有效的疏导和成熟的抗压方式;从性格特征上看,有很多可能会导致自身心理冲突的不良个性等;从就业上来看,缺乏积极地就业准备工作和就业心理调适策略;从人际关系上来看,缺乏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平等交流的意识等。

这些心理冲突,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指导,缺少调适的方法,则会日积月累,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从而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爆发。

此外,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创伤性事件,虽然事件本身已经淡忘,但是负面情绪一直积压在内心,在特定情况下会以心理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2.家庭和成长经历原因。

从上文的诱因分析可以发现,“家庭关系不良”为心理疾病发生的排名第3的诱因;在心理咨询中也可以发现,如果家庭成员曾经出现过心理疾病或心理危机,甚至有过自杀的倾向,那么个体出现相同问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身体疾病的心理成因

身体疾病的心理成因

身体疾病的心理成因
人吃五谷生百病,但其实人的身体有了疾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在作怪!以下这十二种常见的疾病,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心理原因。

一、头部疾病的心理成因
当一个人的头部有了问题,比如常常头痛,那代表现在有很多事情困扰着他,有困惑的事情想不开,所以导致他的头痛。

那么,也就是说头痛的成因,并非是头真的在痛,而是心灵的问题,是心理的状态的外部反映。

只是可能目前工作压力或很多事件涌进来,让你想不
神病、躁狂症,他肉体根本没有问题,只是心灵的问题,所以吃药根本没有帮助,只是缓和而已,其实很多的药只是暂时控制住,根本没有根除。

以上,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些发现都是从专业沟通师所做的成千上万个个案里面所观察到的,从很多共同现象所总结出来的。

我们说很多疾病都有心理的成因,今生今世的心理成因,及可能造成的肉体的现象,但不是绝对。

因为,有的疾病是来自于前世的问题,或来自于小时候父母家庭的影响。

不能说一定都是我们讲的这些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某些疾病的“成因”与“诉求”
崔建美(原创文章)
前言:“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它往往不服从人们的意志控制,在这个问题面前人们往往束手无策……,当疾病临到自己的时候,人们或求助于医生、医药,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在万般无耐的时候甚至会求助于“神灵”的庇护。

生理的病变属于现代西医医治的范畴,功能性病变中医比较擅长,然而,也有些疾病西医、中医都束手无策!此种疾病往往是反反复复的“慢性”病,虽然死不了人,但却痛苦不堪,此文所探讨的正是这一类疾病!
特别声明:本文不属于精准的科学研究,读者在阅读本文的时候,对于所有的判断和结论性语句结构都要加上一个“好像如此”来理解它才是正确的。

症状也许是潜意识内容表达自己的一种途径
对于有症状无病变的疾病,我们该如何去解读它?如何能够消除症状从而使我们的感觉好一些呢?我这里借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博士解梦的理论和方法试着给予一些解读,即,把具体的症状作为一个“象征”,再把象征“拟人化”。

荣格的梦理论认为“梦是个人潜意识的象征性表达,既有原因,也有目的”。

那么,可否把只有症状没有病变的疾病也看作是潜意识内容的象征性表达呢?如果是,我们就可以试着分析它的成因和目的,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跟自己的潜意识建立连接和沟通,试着完成那些在心理层面“未完成且携带有情绪能量的过往事件”,即,消除“情结”的自主表达。

知道了症状产生的原因,并尽可能让症状的目的达成,有些症状是可以消除的,本人经过这些年的体验和心理咨询实践,有了一些认识和感悟,分述如下:病症的成因和目的
一、痛苦与控诉
因痛苦产生的“恨意”是一种有“指向”的心理能量,由于不能表达而产生了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由此导致了一种疾病状态,此类病症往往由摆脱不掉的伤害引发,比如,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孩子,或者夫妻关系中弱势的一方,经常性地遭遇“言语暴力”而无法反抗,也无法靠“逃跑”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因伤害产生的恐惧和愤
怒、仇恨情绪存储于体内,积累到心理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就会以疾病和症状的形式表达出来,此类疾病是一种“控诉”,好像在说:“我都痛苦成这样了你怎么还不停下来!”,隐含的心理冲突好像是“我要报仇—但是我害怕伤着她/他”。

症状轻一些的人,一旦脱离被伤害的环境,症状就不会进一步加剧,但也不会很快就好转,需要时间和境遇来呈现出心理冲突的内容并释放“恨”的情感!症状重一些的,就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治疗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来释放心中的恨意,从而完成那些“未完成的情绪事件”。

从象征层面来解读的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哮喘——“她/他在家里无法呼吸(恨意)”;多动症—“我的反抗无效(无奈感)”;拖延—“我不敢反抗(恼怒)”;胸闷—“我已经气炸了(恨啊恨)”;便秘—“我的情绪没有出口(你把我憋死算了—恨意)”;尿急尿频——“我快要吓死了(恐惧)”;胃疼—“我吃下了带刺的东西了(听了太多的指责)”;癌症—“我不要活了(以死来抗争)”。

有一些精神或心理疾病也属于“痛苦与控诉”的冲突范畴,比如精神分裂——“我把仇恨和报仇的冲突隔离起来”;抑郁症—“我宁肯伤害自己也不能伤害她/他(恨自己)”;强迫性神经症—“我要报仇—我不能伤着她/他(摇摆于报仇与不可报仇之间)”;恐惧症——“我要逃跑——但我不能丢下她/他(逃跑与不可逃跑)”等等。

二、讨债——我不说你就该知道你欠我的!
此类病症往往产生于“弱小或者隐藏了权力感”的人身上,同时他们的亲人也是有爱心的,属于“我需要——我不敢要”的心理冲突。

她/他们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当她/他处于被忽视的境地时间久了,被关心、被爱的需要就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借助于生病可获得所需要的关心和被爱的情感。

此种现象在儿童身上出现的较为普遍,从她们在生病时父母在身边时所呈现出来的满足神情可以解释这种需要被满足后的状态,只要父母能及时给予儿童所需要的关心和爱护,儿童生病的频次就会减少;此种现象也表现在“灵魂没有长大”的成年人身上,成年人的这种状态我曾经撰文描述为“讨债鬼”现象,她/他的表现就是经常生一些不严重的疾病,借此获得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她/他经常被标注为“身体不好”,由于她/他所讨要的是自己爹娘亏欠的关心和被爱,她/他配偶或者孩子所给的情感呵护满足不了她/他的需要,生病的现象就会重复,久而久之,配偶和孩子们就会厌烦,她/他讨债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强,生病时的病情也会逐渐加重,令人厌烦而无奈!观察她/他的基本情感状态,你会发现一个委屈的孩童隐藏于背后,她/他在关系中往往表现得吝惜付出,渴望收获,给人的感觉
是“欠他/她的”。

三、犯错(犯“罪”)后该受惩罚与恐惧惩罚的冲突
“杀人偿命”,“借债还钱”,类似于这些观念的观念都是人类历史中形成的“原始观念”,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也是维护人与人基本平等、和平共处的强大力量,它不以人的意志而消失,也不因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或者掩饰它而不起作用,它在潜意识中执行审判!
因此,一个人做了错事就当接受与之匹配的惩罚,如果犯错后受到了惩罚,这个事件引发的情绪就算完成了,不会留下后患,然而,总有一些人不愿意面对自己所犯的过错或者“罪”恶,并把它掩盖隐藏或者找很多的理由把它“合理化”,以此在意识层面放过自己,但在潜意识层面永远也不会放过自己,在惩罚的力量作用下就会以病症的形式表现出来,此类现象多见于“疑病性神经症”。

也有一些身体上的神经性疼痛属于此类,比如:神经性头疼,就可能是有预谋的主动犯错(罪)后的心理冲突所引发,属于有意识层面心理冲突的结果。

还有一些错误或者罪孽属于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事件,严格意义上它不是个人的错误或者罪孽,但由于认知的原因或者接受了某人认为它属于罪孽的观念导致了被惩罚与恐惧惩罚的心理冲突,这一类病症一旦真相大白,认知改变,症状就会随之消失。

一些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惊恐发作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被惩罚的需要与恐惧惩罚”的心理冲突。

当一个人犯了“该死”的罪孽之后,拼命掩藏与合理化自己的错误与罪孽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冲突也可能以癌症的形式表达自己,或者以“事故”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罪孽在自己没有面对和忏悔之前,同时也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惩罚之前,“怕死”的现象就会比较容易产生,象征层面的现象比如“怕黑”,睡梦中常常后半夜惊醒而无法再次入睡等等,中年之后的死亡焦虑也会随着死亡的临近而愈加强烈。

四、欲控不能和恐惧失控的冲突
此类冲突往往在“权利欲”十分强大同时又没有足够的“本事”让人俯首听命的人身上表现出来,也可在总是强行侵犯他人“疆界”而遭遇抗拒的人身上表现出来,其后果往往是体现在大脑胀疼,由于恐惧失控而又“想不通”别人为何不听他的,当冲突剧烈的时候往往会有歇斯底里的发作。

欲控不能也意味着能量受阻,躯体症状可能会产生高血压、脑梗、心梗等病变。

五、“原始生命力”与“理想化自我”的冲突。

“原始生命力”的概念是被誉为“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的罗洛▪梅提出来的,它包含爱的驱动力这一完整的动机系统,原始生命力的功能是推动生命肯定自身、确证自身、维护自身、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其中包括性与爱欲,愤怒和狂暴,对力量的渴望等,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表现出不同的力量。

例如,爱,推动人与所爱之人或物相联系,结为一体;而在愤怒中,人怒气冲天,完全失去理智并被一种力量所掌控,这也是原始生命力的表现。

“理想化自我”是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提出的概念,是大脑运算的产物,它的作用是防御个体感受到“自卑”、“敌意”、“无价值”、“不如人”、“不可爱”等等所经由想象幻化出来的自我的“模样”,并真真切切感受到那就是自己的模样!它会排斥一切与这个模样相悖的内在冲动和外来的侵扰,当然也会排斥“原始生命力”呈现自身。

“心”是人体的动力之源,大脑是接收、存储信息,并经过运算发出行动指令的系统,由于理想化自我对原始生命力的排斥,也就排斥了原始的生命能量,然而原始生命力依然会不遗余力的努力表现自己,这个冲突往往隐藏得很深而不容易被发现,由于人体部分失去了“心”的支持,在身体症状方面的表现往往是“大脑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疲惫不堪”、“想干事却深感精力不济”,在心区位置出现揪拽感的疼痛也属于此类冲突的结果,心区正是理想化自我和原始生命力战斗的场所。

以上描述仅仅是象征性表达内心冲突的冰山一角,有心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较为详尽的内容。

最后再强调一次,各位读者切记:本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一定要加上“好像”一词,因为对潜意识中冲突的象征性表达的描述和分析犹如在黑暗中“放枪”,可能击中目标,也可能放了“空枪”,不属于严谨的科学论述,此文的观点仅供了解自己和从多个侧面分析自己时参考,不可贸然用于分析他人,切记,切记!
2017年5月30日于郑州
参考文献:
一、《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荣格文集第五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第一版
二、《自我的挣扎》——【美】卡伦▪霍妮著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十月第一版
三、《爱与意志》——【美】罗▪洛梅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美】马斯洛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