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区域经济论文

合集下载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路径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路径

5、整治内湾海域,内湾养殖户洗 脚上岸,发展二三产业
2020/7/21
2020/7/21
2020/7/21
三、着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 1、法治环境 • 2、政策环境 • 3、人居环境
2020/7/21
1、法治环境
• 人们的守法习惯 • 法治的文化氛围 • 和谐的社会秩序
2020/7/21
2、政策环境
2020/7/21
3、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小农村, 发展农村;发展工业,带动农业
• 对农业的认识 • 区域农业的互补 • 郊区化农村发展战略 • 制造业移往岛外
2020/7/21
4、厦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推行“ 四化”
• 居住社区化 • 就业非农化 • 资产股份化 • 福利社保化
2020/7/21
年份 GDP增速 2019年——15.5% 2019年——17.2% 2019年——16% 2019年——16% 2019年——16.7% 2019年——16.1% 2019年——11.1%
投资 212 245 305 402 662 927 928
2020/7/21
• 环东海域开发 • 集美大桥 • 杏林大桥 • 翔安隧道
2020/7/21
再见
2020/7/21
2020/7/21
2、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促进第三 产业,带动第一产业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再证明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019年厦门三次产业结构 1.4 ∶ 52.4 ∶ 46.2
2020/7/21
厦门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019年
2.6∶ 58.4 ∶ 39.0 2.3 ∶ 59.3 ∶ 38.4 2.0 ∶ 55.6 ∶ 42.4 1.6 ∶ 54.0 ∶ 44.4 1.3 ∶ 53.5 ∶ 45.2 1.4 ∶ 52.4 ∶ 46.2

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厦门市创意产业经济为例

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厦门市创意产业经济为例

艺 术 价值 相 联 系 的 ,受 知 识 产 权 法保 护 的 ,凝 结
着人类创造力的 ,以艺术和审美 为形式的 ,并传
递 象征 性 意 义 的创 造 性 产 品 和服 务 的 ,可 以创 造
峡西岸 建设 中 ,创意产 业也 将起着重 大作用 。
创 意产 业 ,又称 创 意 工 业 、创 造性 产业 、创 意经济 等 。经济 理论 家理 查德 ・ 凯 夫斯对 创 意产 E・
[ 关键词 ]海峡 西岸 ;创新体 系;厦 门市;创意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 分 类号 :F 2 1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5 3 2 1 )l0 8 —4 0 8 86 (0 00 一0 6 0
厦 门作 为 中国最早 发 展创 意 产业 的城市 之 一 , 在 海 西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建 设 中应该 继 续 发 挥 特 区
业 和创 造 性 经 济 ” 2总 结 上 述 对 创 意 产 业 的 定 。『 1
义 ,本 文作 者 将 创 意 产业 的概 念 定 为 :与 文 化 和
优势 ,为海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产业升级探
索 发 展道 路 。在 厦 门努 力 实 现新 一 轮 的跨 越 式 发
展 中 ,创 意 产业 正 作 为 新 的 契机 和 突 破 口 ;在海
创 意 产 业经 济 为例 ,对 厦 门创 意产 业 经 济 的必 要 性 和 可行 性 进行 分析 ,并且 阐述 了 目前 厦 门创 意 产 业经 济 遭遇 的瓶 颈 ,而后
针对现状和 问 题提 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试 图从厦门的经验 出 ,为海峡 西岸 区域创 新体 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发

厦 门市 创 意 产 业 经 济 的 必要 性 和 可 行性

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区域空间经济影响力的比较分析

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区域空间经济影响力的比较分析
最早 的 四个经济 特 区之一 , 福建省 委 、 省 政府 在 2 O世纪 9 O年代 就将厦 门定位 为福 建经 济发 展
的龙 头 , 其 经济 属于先 行发 展 , 如 今它仍 然是 海峡西 岸城 市群 中经济 增长最 快 的城市 。福 建省 “ 十二 五 ” 规划提 出 , 着 力发 展福州 大都 市 区和 厦漳 泉 大都 市 区 。福 建 省关 于厦 漳 泉经 济 区同 城化 工作 方案提 到 , 进 一步 发挥厦 门经 济特 区龙 头带 动 作用 和 泉州 创 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城 市 的支 撑 带动 作
《 东南学术} 2 0 1 3年第 5期
福州 市 、 泉 州市 、 厦 门市 区域 空 问经济影 响 力的 比较分析
梁新 潮 胡 志 勇 陈彼 得
摘要 : 我国 区域 经济发展 已逐渐从竞争 阶段 向融合转变。福 州市、 泉州市和厦门市作 为福建省重要城 市, 它们 能否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 中发挥 中心城 市应 有作用?这可 以从城 市的 区域 空间经 济影响力做简单 的 考量 。文章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福州市、 泉州市和厦 门市周边 县域 经济 的人均 G D P及 其与 中心城 市距 离进 行 回归。结果显示 , 在 三个城 市中, 厦 门市对漳州 市和龙岩 市的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影响 力, 其他 两个城 市 则不然。笔者采用人均 G D P指标及 经济地理 学的中心 一外 围结构理论 对 实证 分析结果进 行 阐释 , 并提 出相
体 系” ( 项 目编 号 : X S K 2 0 1 3 4 2) 。
作者简介 : 梁新潮,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院长 、 教授 , 集美大学海西经济运行效率 与风险测评研究 中心主任;
胡志勇 , 经 济 学博 士 , 集美 大 学财 经 学 院 副教 授 ;

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维普资讯
— 1 灭

存 在 的
周 清
在福 建省 建设 海峡 西岸 经济 区 的战略 中 , 门 厦 定位 为 重要 中心城 市 . 为厦 门经 济发 展迎 来 了重要 契机 。为实现 这 一定位 , 如何 充 分发挥 海 峡 西岸 经 济 区 中心 城 市 的龙 头 作 用 , 进 经济 健 康 、 续发 促 持 展 . 强 城 市发 展 竞 争 力 . 文就 厦 门经 济 增 长存 增 本 在 的 问题及对 策 进行思 考 、 探讨 。
著 . 乏专业 化分 工 的特 色 工业 区 。 缺 同时 , 对厦 门 市
存 在 的 问题
1 经济结 构缺 乏竞 争 力 、

税 收 、 业和 出 口等贡 献极 大 的轻型 工业 并 没 有得 就
到很好 的扶持 2 发 展空 间受 到制约 、

是 三次 产 业 结构 不尽 合 理 2 0 0 4年三 次 产
应区 域经 济发 展 的要求 . 结构 也 有待升 级 。就 第三 产业 内部 构 成来 看 .现 代服 务 业 部 门所 占比 重过
维普资讯
,、 — —
影 响发展 3 增 长方 式仍 较粗放 、

是 工 业 仍 以加 工 业 为主 .生 产 方 式 比较 粗
用规划 . 目前能 够 用于建 设 土地 指标 又 只有 14平 5
键 问题就在 于 我们还 处 于工业 化 中期阶 段 。 二是 各次产 业 内部 的结构 不尽合 理 。 第一 产业 中 , 优农 业 所 占 的比 重 不高 . 上土 地 规模 的制 高 加
约 ,农 业 的发 展 前 景 非常 有 限 。 第二 产 业 虽然 在
低, 关键 性 的第三 产 业部 门 ( 融 、 金 科研 ) 发展 滞 后 。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区域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区域经济学论⽂范⽂3篇区域经济学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厦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坚持新型⼯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着⼒提升第⼀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型⼯业化;产业结构;厦门[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产率得到迅速提⾼⼀、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

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产⼿段的制造业,⼀般说来,其具有三⼤特征:⼀是科技含量⾼;⼆是⽣产效率⾼;三是创新能⼒强。

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先是适应了先进⽣产⼒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业、推进新型⼯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没有强⼤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城市。

1、做⼤做强三⼤⽀柱产业。

厦门特区经过⼗⼏年的发展,⽬前已基本形成了电⼦、机械、化⼯三⼤⽀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

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的明显优势:⼀是较强的⽐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外资⽔平较⾼、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达的海陆空⽴体交通运输⽹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整体竞争⼒较强。

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批制造业⾻⼲企业,如戴尔电⼦、⾦龙汽车、翔鹭⽯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

厦门研究

厦门研究

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产业结构发展成果一、摘要及关键词厦门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厦门的实践充分证明,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厦门实际、又好又快建设经济特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从四个阶段逐步改革,从而逐渐成为了沿海的发达城市。

在改革之中,产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着。

从第一产业为主导的落后小镇逐渐变为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推动的先进城市。

关键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产业结构二、序言2018年6月,我校到厦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学习,我们小组针对今年海南建特区40周年,综合近年来国家的一列经济制度改革、完善,以及所学“改革开放”等内容,选择了“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开模与缩影——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为本次研究主题。

本文将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历程、厦门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变化、厦门相对于其他城市发展的比较来进行论述。

重点论述厦门第二产业的发展及变化。

三、研究方法1、资料搜集2、采访及听专家讲座四、经济发展1、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程厦门的经济特区建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1984年初。

这一阶段上主要任务分为解放思想、、外资吸收及人才培养建设当时的特区家底很薄,几乎是白手起家。

市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办好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来抓。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改革,冲破“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全市性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学习讨论,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有效统一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试办经济特区的认识。

二是吸收外资,做基础设施建设。

为解决特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厦门在全国率先由地方利用科威特政府贷款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了举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还先后利用世界银行和日本协力基金会等提供的贷款,建设东渡码头二期,建设万门程控电话,建设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燃气电厂和跨海进岛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高殿水厂一期工程和穿越厦鼓海底的输水管道等。

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厦门港与闽台经贸发展关系分析

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厦门港与闽台经贸发展关系分析
经 济 与社 会

基 于 区域极化 理论 的厦 门港 与 闽台经 贸发展关 系分析
温政实 刘雨桐
青岛 2 6 0) 6 1 0 ( 中国海 洋大 学经 济学 院 山东
[ 摘 要 ] 口是区 域经 济增 长最 活 跃 的部分 , 文将 厦 门港 口的 发展 纳入 闽台两 岸 的经 贸发 展之 中, 过 对厦 门港 与 闽 台贸易 额之 间 的定量 分析 研 究, 港 本 通 在 现有 的区 域发 展 理 论基 础 上 , 运用 区域 极 化理 论 解 释这 种 特 殊地 理环 境 下 “ 济 圈一 一 极 化 效应 ”产 生 的作 用 。 经 [ 关键 词 ] 化 理论 厦 门港 闽台 经贸 极 中图分 类号 :Q 3 . T36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94 (00 1— 2 30 10 — 1X 2 1) 30 0 —2
Rta 删 su
91 8 8 9g
e ^ e a d 埘md m 姻 r e
^ 蜘《 谢u
4 障d
09 ' 8O 咖 e 曲 嫩 婚 f 7 8 n
25 0 ' 2 g 3 盎 i i『 9 胁 nom n n O ∞ e n 孽 S h a oa r n 2 2 cw 亿 " i e o -5 ̄ 6 5 H n a 卜 in 啦e 3 3 3 a n rOun 0 3 43 3 D {・ 姆硼 s 8 80 u n 皤l O o 00 0 00
随 着 两岸 关系 的缓 和 , 别 是两 岸 “ 三通 ”以来 , 台两地 同胞 的经 特 大 闽 济、 贸易往 来 日益 密切 。厦 门港 作 为海 峡西 岸地 区 的枢 纽港 , 在 带动 地 区 其 经济增 长 、促进 对 台贸 易方 面, 演着 一 个十 分重 要 的角 色 。海峡 西岸 经 济 扮 区的建设 有必要 依托 厦 门港 进一 步加强和 深化 闽 台经贸各领 域 的合作 交流, 最 终带 动海 峡两 岸 的 共 同繁 荣 。 本文试 图将 区域极化 理论 应用于 厦 门港和 海 峡这个特 殊的 区域, 以瑞 典 并 经济 学 家 缪 尔 达 尔 的 “ 散 效 应 ”和 “ 化 效 应 ”理 论 为 基础 对 厦 门 港 扩 极 和 闽 台经 贸 发展 的 关系 作 出详 细 的 论述 。 1厦 门港 现状 厦 门港地 处厦 门湾 , 深 浪小 、不 冻少淤 。进 港航 道全 长 约 4 水 2公里 , 水 深 达到 一 1 米 , 4 现有 生产 性泊 位 15个 , 4 目前 由东渡 、海沧 、 嵩屿、刘五 店 、 客运 、后石 、石码 、招银八个 港 区构成 。 20 年, 年港 口货物吞 吐量 106 2 万吨 , 09 全 19 .8 增长 l.% 港 口集装箱 吞 吐 44: 量 48 0 万标 箱, 降 7O : 6 .4 下 .% 新增 泊位 5 新增 货物 吞吐 能力 12 万 吨 , 增 个, 00 新 集装 箱吞 吐能力 6 O万标箱 。目前, 港集 装箱班 轮航 线有 1 7 , 台航 线 2 全 3条 港 O 条, 月航班 数达 到 7 7班 。厦金航 线累 计旅 客吞 吐量突 破 4 5 1 5 万人 次, 日航班 数达 到 3 2班, 全年 厦金航 线旅 客吞 吐量 完成 1 9 5 万人 次, .2 1 比上 年增 长 3 . 2 5 。台湾 航线 直航 集装 箱吞 吐量 完 成 2 . 万 标箱 , % 97 比上年 下 降 1 . %。 08 2闽 台经 贸现 状 福 建省 实施海 峡西岸经 济区 发展战 略以来, 闽台经 贸开 始呈现 良好发 展势 头 。从 数量 规模上 看, 闽台 贸易额 19 年 以来保持 着 良好 的增 长势头 , 93 年均 增长超 过 8 ,0 8年 闽 台贸易额 达 7. 亿美 元, 比增 长 50 % 20 年 受全 %20 26 同 .7 ,0 9 球金 融危 机影 响 闽台贸 易额 有所 回落 , 到 6 . 达 9 6亿 美元 。 从 质 量结 构 上来 看,闽台进 出 口贸易 以机 电产 品为 主, 装 、鞋类 、塑 服 料制 品 、家具等 商 品进 出 口增 长缓 慢, 明闽 台贸 易结 构加 速优 化 。台商投 表 资 一直 是 闽台经贸 关系 的主线 , 2 0 年 底 , 建省共 引进 台资 企业 9 1 家, 一 至 08 福 78 合 同台资 1 6亿美 元 。2 0 6 0 9年 , 建 省积 极吸 引台湾 石 化 、钢 铁 、机 械 等 福 重化 工业 项 目和信 息 、生 物 制药 、环 保 等新 兴 产 业及 生 产 性服 务 业 、金 融 服务业 等 来 闽投 资, 推动 了一 批 闽台产 业 合作 重大 项 目的落 地 。 3厦门 港对 闽台 经 贸发展 的 定量 分析 本文 选取厦 门港 19 0 9 集装箱 吞吐量 (E) 94 20年 T U和货物 吞 吐量 (T ) T L 以及 闽 台贸易额 (T 作为研 究 数据 进行 定量 分 析 。 M) 3 1 相关性 分析 对于 两个 变量 之 间是 否存 在 因果关 系一般 是 采用格 兰杰 提 出的 因果关 系 检 验 。利用 E i w 6 0软件 进行 格兰 杰 因果分 析检 验, 果如 下 : ve s. 结 表 1 口集 装 箱吞吐 量 ( E ) 闽台 贸易额 (T 的格 兰杰 因果检 验 港 TU 与 M)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区域一体化是20世纪以来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现象,也是塑造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阶段背景下,积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8篇“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范文”,以供参考和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最新范文8篇)之第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摘要:微观层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遵循。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走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当前,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内涵,然后就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完善策略当前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都历经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较有典型代表的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并最终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了区域失衡发展问题的较好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历经强调“均衡”“先富带后富”到当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深入和不断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以及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阶段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探讨区域发展突出问题,找到完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解析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EconomyIntegration)根据“区域经济”界定不同,其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

本文以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对经济区域三个层次即微观国内经济合作区域、中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和宏观的经济合作区域的划分为依据,探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微观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长株潭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73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厦漳泉同城化优势问题及对策曾坤升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摘要: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厦漳泉都市圈概念。

2011年厦漳泉同城化建设首次纳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厦漳泉同城化规划获得了国务院批准。

至此,厦漳泉同城化成为一项重大战略,厦门也面临发展新机遇。

本文通过对目前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探讨同城化给厦门的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问题;建议;机遇一、前言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融合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成为世界新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厦漳泉同城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闽南金三角乃至整个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全国区域合作树立了范本。

而厦门也在这轮新战略实施过程中临着发展新机遇,也将迎来新发展。

二、厦漳泉同城化概况同城化是指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条件,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城市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各城市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最终达到同城效应。

“同城化”并不是“大吃小”、简单的“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盲目的扩大规模,而是要形成具有辐射力、带动力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的经济板块,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多方。

三、厦漳泉同城化的优势闽南金三角闻名全国,厦漳泉在同城化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在推进区域同城化和经济一体化大有可为。

首先是地理优势。

三地位于福建省最南部,北连浙江以及长三角经济带,南接珠三角经济带,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

厦漳泉同城化以后,构成的新经济带可以很好的与两地对接,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也可以加大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流。

浅谈厦门当前形势与发展

浅谈厦门当前形势与发展

浅谈厦门当前形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厦门获准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大手笔建设杏林大桥、集美大桥、BRT、成功大道等贯通岛内外交通的基础设施,中国内地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也已建成并通车在即,为厦门城市建设重点全面由岛内转向岛外、实施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宏伟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以,厦门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岛内外一体化已经势在必行.厦门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形成了岛内城市和岛外农村的二元结构,经过新中国60年来的建设和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岛内建设已臻成熟,发展空间已趋饱和,而岛外广大区域亟待新的发展。

厦门实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提升岛内,保持风貌、特色,降低开发强度、建设密度,提升环境品质、城市功能;就是要拓展岛外,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地规划建设集美、翔安、同安、海沧四大新城区,通过持续奋斗,逐步建成岛外240平方公里的一流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新城,使厦门市建成区扩大到330平方公里,这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规模宏大的历史工程。

厦门党政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真正实现规划和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把厦门建造成一座风格独特的魅力之城,融闽南特色、中外文化之精华,集历史传承、现代气派之大成,开放包容、内涵深厚、人文荟萃,成为令人向往的理想境地,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颗璀璨明珠。

从当今厦门的形势来看,要统筹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必须着手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竞争意识.到今天为止,厦门总面积达1565平方公里,主岛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主岛人口80万.但我们是否发现一个问题?厦门的私家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挤.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厦门市人口的平均素质也普遍降低了.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相差甚远.就拿同为环海城市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来说,香港总占地面积1110平方公里,主岛面积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主岛人口126万.相对于香港来说,厦门的人口密度是较小的,而较厦门人口密度大的香港,是否出现同厦门类似的问题呢?在香港,你见不到像我们大陆那么宽的马路,香港平均每20家人就有一辆私家车,但是在大街上开车车速有时可以达到60公里每小时.在大陆你敢吗?为什么在香港的大街上能这样畅通无阻, 不拓宽马路怎样能够实现车辆畅通无阻?香港节奏快速、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保持秩序井然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因为他们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具有良好的素质.交通并不是一个马路宽不宽的问题,而是人慢慢自觉性和素质的问题.在香港的机场,你会发现,持港澳通行证和外国护照通过的窗口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而供香港居民通过的窗口几乎没有人,因为香港居民走这个通道特别快速.可见,在香港,人们的生活节奏是非常快的,竞争意识非常强烈.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二.加强法制观念在香港,想请法官吃饭是不可能的,香港有廉政公署,如果要差贪污案,可以查任何事.请人吃饭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贪污受贿.违反交通规则,会被交警拦下来,不光罚款,还要开庭,把条例一条条念给你听,直到你认罪为止.香港的法制观念是非常强的,而在大陆,违反交通规则只要交罚款,一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大陆的街道永远没有香港的畅通,人们的法制观念也远没有香港的强,贪污受贿随处可见,这就是大陆发展不快速的原因之一,经济繁荣的背后,法制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性保障.三.减小工资差距,稳定房价和房产税。

厦门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特色经济未来规划与展望作文

厦门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特色经济未来规划与展望作文

厦门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特色经济未来规划与展望作文幸福思明——美丽厦门名片,幸福都市典范
市级政治、经济、文体中心顺应城市规律,城市定位与职能清晰;打造高端总部、旅游目的地发挥区位优势,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山水园林、海上明珠落实中央要求,凸显城市特色;幸福思明、小康社会先行区落实美丽厦门战略,体现人文关怀。

创新湖里——美丽厦门现代化中心城区
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城区;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协调发展城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城区;客商云集、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城区;共有共享、安定稳定的和谐幸福城区。

海沧——现代化国际港,创新型活力城
重点通过海沧港区的核心功能补全、基础设施完善、临港产业壮大,实现发展创新突破;以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产业的强力推进,实现三产提质增效;以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形成宜居宜业环境;以两岸融合、城乡协调发展,营造温馨家园;以创新治理路径推进改革深化、绿色低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海沧区成为厦门港口城市的建设核心、产业转型的示范区域、两岸合作的窗口新城、健康生态的和美家园。

人文集美——美丽厦门示范区
人文精神彰显,塑造人文精神,发展特色文化;经济发展转型,发挥人文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遵循人文理念,建设宜居城区;着眼人文和谐,创新社会治理,民生福祉增
进。

富美同安——全市“五大发展示范区”
市域生态屏障区、都市农业基地;丰富多样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基于传统面向未来的制造业基地;新兴现代服务和商贸物流基地;发展共享、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路径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路径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路径厦门特区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经济枢纽和对外开放窗口。

近年来,厦门特区经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就厦门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1.地理位置优势厦门特区地处闽南地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面对台湾,背靠福州,与金门县相隔仅20多公里。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厦门特区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也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外贸和外资吸引力厦门特区是中国重要的经贸港口之一,也是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厦门特区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合作,拓展了对外贸易市场。

同时,厦门特区的良好投资环境和政府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投资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资体系。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厦门特区的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特别是近年来,厦门特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厦门特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二、厦门特区经济发展路径1.加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窗口,厦门特区应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拓展贸易渠道和市场份额。

可以通过加强两岸资源的互补,深化产业链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2.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厦门特区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可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鼓励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培育现代服务业厦门特区应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加强对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的支持,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和改革,提高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增强特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

4.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特区应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优秀的企业来厦门发展。

厦门蓝色经济

厦门蓝色经济

蓝色厦门,拥抱海西一.关于厦门似乎一提起厦门,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浪漫的沙滩,拍打在礁石上的浪花,静谧的棕榈树,口吐各色乡音的侨乡侨胞,还有搁浅在对岸的浓浓的乡愁……不错,关于厦门风景的美丽无需过多言语来赘述,诗人郭小川就曾这样描述他对厦门的感受:“真像海底一般的奥秘啊,真像龙宫一般的晶莹”,“真像山林一般的幽美啊,真像仙境一般的明静”;“凤凰木开花红了一城,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

但是,厦门首先是一座综合性的城市,其次才是一座旅游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厦门的城市发展重新做一下定位,既能找到厦门区域发展的新方向,又能使人们对中国大陆滨海城市同质化的诟病有根本性的改观。

二.厦门的困惑根据2010年厦门统计学的数据显示,其当年GDP为2053.74亿元,而同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连、青岛同年GDP分别为5150亿元和5666.19亿元,差距显而易见。

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在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三座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厦门为何掉队如此严重?其实从城市发展的定位上我们不难找到原因,就青岛而言,其携成功举办奥运会帆船类比赛之余威,坚定不移的打造“帆船之都”“品牌之都”,一举奠定其半山东半岛龙头城市的地位;而大连则抓住日韩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大陆软件服务外包方面做得风生水起……反观厦门,似乎除了她优美的风光我们很难找到其他鲜明的城市印象,而即便是在旅游方面,具有相同优势的海滨城市也比比皆是,并非厦门独有,厦门,出路在何方?三.厦门的优势要想找到厦门的城市发展定位,必须先要找到厦门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

首先,厦门拥有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

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

厦门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是大陆对外开放的咽喉,对外航空中转站。

厦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在历史和文化上颇有渊源,可以进一步承接海峡对岸的产业转移。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路径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路径

厦门金门工业化不同带来的差异
厦金合作缺乏工业化的基础
厦门
2008年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560亿元 人均GDP62651元,折合9017美元 财政收入410亿,地方财政220亿 工业产值3042.33亿 存款余额2727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75元
七匹狼、柒牌、九牧王 劲霸、利郎 安踏、 特布 鸿星尔克 361°、匹克 雅克 安尔乐 心相印
1993----1997 14.0 13.1 10.9 10.0 9.3
1998----2002 7.8 7.6 8.4 8.3 9.1
2003----2007 10.0 10.1 10.4 11.1 11.9
二、创造性地统筹城乡发展
1、集中征地,建立工业集中区,以工业 集中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集中区 指挥部 龙头项目 产业区
2、推广“金包银” 模式,引导农 村资本转换,推进农村城市化
资金--资产--资本 城市化的一种模式 防止“城中村”重演 综合补偿
3、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缩小农村, 发展农村;发展工业,带动农业
一、以加速工业化为发展主线
工业化水平决定着区域间竞争合作的优势 比较
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产业链条与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的利益交合点是区域合作的基础 在拉长完善产业链的过程中积极招商引资
1、经济资源状况要求厦门具有强 大的工业经济推动力
人口:249万(户籍人口173.67万) 面积:1569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缺乏,经济腹地小 五口通商口岸
厦门特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路径
厦门市委党校副校长 彭心安教授
厦门的城市名片
特区城市 计划单列市 联合国人居奖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最具风情的城市 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 中国最温馨的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区域经济论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厦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第一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正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应当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优先、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一、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一般说来,其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生产效率高;三是创新能力强。

对于厦门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是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其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快速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再次,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厦门制造”、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就失去了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就难以提前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就难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

1、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

厦门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结构体系。

综观厦门制造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利用外资水平较高、对外贸易活跃,加上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使落户厦门的企业发展空间较大,整体竞争力较强。

同时,经过这些年快速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戴尔电子、金龙汽车、翔鹭石化等,也形成了较强的后发优势。

二是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

厦门地方不大,面积仅1569.3平方公里,但高等院校密集,尤其是厦门大学享誉海内外,每万人中大学生比例高居全国前列,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九位。

三是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已经和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了相互开放、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厦门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集中体现在产业整体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链条较短,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以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

2、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厦门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就必须依靠高新技术,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例如光电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产业。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

发展先进制造业,宜采取“点上突破,面上提升”的发展思路,督促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使其能够满足原先不能达到的市场需求,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促使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从而推动制造业结构高级化。

为此,首先要通过实施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装备,并推进企业产品标准化,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是传统产业接纳高新技术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当今世界信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契机,全面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高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最后,坚持投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

要继续坚持实施投资带动战略,抓住扩大投资不放松,着力引导各种资金投入主导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重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

同时,搞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提高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为城市现代化拓宽多元化就业空间,为“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产业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增长方式,为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全面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均服务业占有量比重较大,但是,随着gdp的增长,第三产业产值虽然有所增长,但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因此,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厦门经济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充分认识厦门发展服务业存在的差距、潜力和目标任务,要像重视发展制造业一样重视发展服务业,以抓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来抓服务业。

1、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一是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是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组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

厦门有港口、交通、产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前景广阔。

为此,我们要以打造国际中转港、赶超高雄港为目标,加快港口开发开放步伐,积极扩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深化“大通关”建设,推进区港联动、厦漳港口组合和海铁联运等三项工作,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力争把厦门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二是科技服务业。

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要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

要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社会共享程度。

三是金融服务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厦门发展金融业要以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精心培育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特别要充分利用好与台湾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五缘”优势,抓住四大对台基地(即祖国大陆对台通商基地、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基地、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基地和农业合作基地)建设的契机,勇挑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重任,大力引进台湾金融资源,吸引台资金融机构入驻,力争使厦门成为台资金融机构汇集地,并最终实现从经济特区向金融特区的转变。

四是会展服务业。

会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厦门充分发挥沿海城市、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为会展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要继续以“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重点,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会展,把厦门培植成海峡西岸的高层次会议、展览中心。

要着力整合会展资源,扶持发展会展企业,加快会展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争创厦门会展业的品牌优势。

要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延伸会展业产业链,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大力培育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一是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

党的十六大把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为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坚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鼓励扩大信息消费相结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能力。

要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发展基于数字平台、移动通讯平台、宽带多媒体平台的信息增值业务,不断拓展网络增值服务,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

二是旅游业。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城市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大关联带动作用。

2006年厦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712.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93亿元人民币。

今后要围绕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东南沿海的重要旅游口岸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

要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发展与邻近的漳州、泉州、龙岩的旅游互动,开辟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

要积极争取国台办的政策支持,将现有的厦金旅游审批权下放至厦门,并开放大陆居民走厦金航线赴台旅游。

要抓住厦门成为台胞包机新增航点的契机,加大厦门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台胞、国际游客在厦通关、登陆。

三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建设海峡西岸和东南沿海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尽力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产业集团。

要充分利用厦门的环境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音乐、艺术、舞蹈等特色教育,特别要发挥厦门作为全球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的优势,从政策引导、产业规划、环境营造、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油画产业的层次,做大做强油画产业。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厦门与台湾有着很密切的文化渊源,对台交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厦门作为闽南文化的汇聚地,闽南的各种文化都能够在厦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因此,我们要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先锋和主力作用,充分利用与台湾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理位置毗邻的优势,狠抓有闽南特色(如歌仔戏)的文艺精品创作,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全方位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工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全面提升直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消费性服务业一是现代商贸业。

一方面,要从“扬长”出发,依托厦门的人文优势、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服务配套设施较完善等优势,以推进流通现代化为主线,加快商贸零售业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代理制等多种现代流通方式,努力构建聚散能力强、辐射面广、高效益、高容量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三大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商贸中心的基本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