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介入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介入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总则为确保介入科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和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的急危重症、设备故障、药品缺失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介入科主任: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进行审批。

2. 介入科护士长: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监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维护。

3. 抢救小组:由介入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等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4. 医疗设备保障小组:负责应急设备、药品的储备、维护和供应。

四、应急预案及流程1. 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急危重症(1)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抢救小组。

(2)抢救小组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迅速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b. 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进行快速补液。

c. 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d. 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协助抢救。

e. 如有必要,立即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2. 设备故障(1)发现设备故障,立即通知设备维护人员。

(2)设备维护人员迅速进行故障排查,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在设备故障期间,采取以下措施:a. 使用备用设备进行诊疗。

b. 如无备用设备,立即向相关部门申请支援。

3. 药品缺失(1)发现药品缺失,立即通知医疗设备保障小组。

(2)医疗设备保障小组迅速进行药品补充。

(3)在药品缺失期间,采取以下措施:a. 使用其他同类药品进行替代治疗。

b. 如无替代药品,立即向相关部门申请支援。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急危重症、设备故障、药品缺失等。

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应急预案及流程。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为使一旦发生的介入诊疗技术损害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立即消除致害因素。

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首先发现者应当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呼叫上级医护人员指导处理,不可迟疑拖延。

二、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千方百计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降低技术损害后果,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三、尽快报告有关领导。

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都必须立即如实报告。

首先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情节严重者应当同时报告医务科、主管院领导或者总值班,重大技术损害必须同时报告院长,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瞒报。

四、组织会诊协同抢救。

患者损害较轻、不致造成严重后果时,立即暂停原医疗技术操作,酌情组织科内会诊,妥善处理(由科主任或现场高年资医师主持)并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采取适宜应急补救措施。

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护性医疗措施,防止再次或继续发生医疗技术损害。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十五分钟内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会诊讨论,研究进一步的补救处理对策和是否继续进行原医疗技术操作。

科室选派技术骨干根据补救对策及时处理患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其他并发症。

操作后,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及时按规定整理材料,上报医务科和业务院长。

患者当时有生命危险时,医疗技术操作立即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

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及业务院长。

科室上级医师、技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事发地点组织相关技术专家抢救患者生命,同时讨论和采取补救处理对策。

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后,再进一步会诊讨论、研究详细补救处理对策。

补救对策应防止发生患者的进一步损害,尽量减少损害和避免发生其他损害后果。

技术操作完毕后,必须派专人严密监护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及时按规定整理材料、保留标本报医务科及业务院长。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处置与救援
资源调配
根据救援方案,协调和调配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场处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如现场隔离、人 员疏散、工程抢险等。
救援实施
根据救援方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实施,确保救援工作的有 效性。
事后处理与总结
清理现场
在救援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 现场秩序。
经验总结
汲取国内外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救 援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预案编 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组织架构及职责
1 2
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制定救援 方案,对应急救援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应急救援专家组
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援建议和指导,对应急救援 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握预案内容。
培训内容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培训 内容,以适应新情况和新需求

培训内容及方式
理论教学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参训人员掌握预案的 基本原则和应对措施。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实际紧急情况,让参训人员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 应对技能。
培训方式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参训人员的兴 趣和学习效果。
适用对象
该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及其所属医护人员、物资储备和运输单位、相关 科研机构和专家等。
编制依据
国家法规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 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 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
行业标准
参照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编制指 南》、《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实施 指南》等行业标准。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演练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介入诊疗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介入诊疗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为了提高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我院特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介入诊疗风险的认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2. 规范介入诊疗流程,提高介入诊疗质量。

3. 增强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提高医院应急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等症状。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者异常情况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立即报告医生。

(2)医生评估病情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启动应急预案医生启动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4)实施救治措施1)建立静脉通路:迅速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给药,一条用于补液。

2)药物抢救: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抢救,如抗凝、升压、纠正心律失常等。

3)调整介入设备: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介入设备,确保介入操作顺利进行。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病情稳定后,继续进行介入诊疗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继续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6)术后观察与护理患者术后,医护人员进行术后观察与护理,确保患者安全。

四、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组织参演人员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2. 评估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

3. 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介入诊疗安全水平。

五、演练总结通过本次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介入诊疗风险的认知,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介入诊疗流程,提高了介入诊疗质量;增强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患者生命安全。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2023-10-29CATALOGUE目录•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救援队伍与装备•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估与修订01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实施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确保患者安全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增强应急能力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增强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目的和意义适用于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应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作配合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注重预防,通过加强培训、定期演练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应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

预案的实施需要医院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02应急组织与职责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配备专业应急指挥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

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成立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紧急救治和转运伤员,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成立护理救治组,负责为伤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救治等。

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联络与信息通报机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和救援工作情况。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消除不实传言和恐慌情绪。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介入诊疗质量,确保介入室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室开展的各类介入诊疗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冠脉介入、起搏器安置、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检查设备、器械是否完好,确保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行。

(2)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

(3)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流程、抢救技术及药品使用方法。

2. 术中应急处理(1)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启动应急预案。

(2)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抢救药物等。

(4)如抢救无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邀请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患者病情突变、抢救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如遇重大变化,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 如有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介入诊疗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

二、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小组:由介入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实施。

三、应急流程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

(2)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3)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风险、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术前准备抢救药品、器械及设备,确保其完好备用。

2. 术中应急(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如发生急性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血管破裂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 术后应急(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1. 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硝苯地平等。

2. 抢救器械:心脏除颤器、呼吸机、心电图机、血压计、吸痰器等。

3. 介入设备:冠状动脉介入导管、球囊、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

五、应急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

3.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

六、应急总结与改进1. 应急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急工作的有效性。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含五篇)第一篇: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一、血压升高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等)【应急预案】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4.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二、血压下降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多巴胺泵入→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三、躁动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应急预案】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四、心率减慢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备好除颤器。

介入诊疗技术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技术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介入诊疗技术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妇产科等领域。

然而,由于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明确介入诊疗技术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3.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预案内容1. 风险识别与评估(1)术前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手术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2)术中风险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异常情况;(3)术后风险评估:关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术中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必要时进行除颤;(2)心律失常: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电复律;(3)出血:立即止血,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4)血管破裂:立即进行血管修复或吻合,必要时进行血管移植;(5)导管断裂:立即取出断裂导管,必要时进行血管修复或吻合;(6)药物过敏:立即停用过敏药物,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7)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扩散。

3. 抢救流程(1)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通知相关人员;(2)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内容,迅速采取抢救措施;(3)沟通协调: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抢救情况,争取家属理解与支持;(4)记录抢救过程:详细记录抢救过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介入诊疗技术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五、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2.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2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2篇)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文1.住院病人由病房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并送介入科导管室,接诊医师到病房查看病人后决定诊疗时间;2.介入科接到病房要求介入诊疗的会诊单后,由住院总医师或值班医师尽快到病房会诊,并在会诊单上写明会诊意见,对适合介入诊疗的病人由主管医生写介入诊疗申请单到导管室约定诊疗时间;3.门诊病人须行介入诊疗时,由介入科接诊医师检查是否有介入诊疗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检查和预约诊疗时间;4.对确认可以接受介入诊疗的病人,由介入科主管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详细介绍介入诊疗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预期的效果、术中所用的介入材料及其费用,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

肿瘤介入治疗的病人应提前确定化疗方案,并将化疗药物及其他术中用药写在预约通知单上,再由病房主管医生下医嘱生药;对各种需放置支架的病人,由介入科主管医生根据精确测量情况提前预定合适的支架;5.住院病人由病房医生携带病历陪同护送到导管室,病情严重或手术复杂时病房医生应全程陪同监护,并待手术结束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每天早晨上班后由总住院医师将当天的手术安排表送到检查室,并按照事先的安排顺序叫病人,急症病人优先。

6.病人到达导管室后,由当班技师详细登记病人的信息,并将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放在病历中;由当班护士安排病人上检查床,接心电监护,打开手术包准备手术,其间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7.手术中医生、护士和技师均应坚守岗位,各事其责;8.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医生或助手压迫血,并向病人详细交代注意事项,由护士协助包扎止血,非危重和复杂病人介入诊疗结束后可由介入科医生护送病人回病房。

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让病人自己来、自己回病房;手术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象、刻录光盘或照片,急症病人应尽快将胶片交给病人;护士应及时结算手术费用、整理房间并安排下一个病人上检查床;9.对单纯接受介入造影检查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在____小时内将诊断报告写出由病人家属取回交病房放病历保管;10.对保留导管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定期到病房查看,并根据情况及时拔管和包扎止血。

介入治疗的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1.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介入治疗中心所有介入治疗项目。

2. 预案旨在提高介入治疗中心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预案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救治、密切协作。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治疗中心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2)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

(3)设备保障组:负责介入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障。

(4)信息联络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和家属的沟通与协调。

三、应急响应流程1. 突发情况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医疗救治组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救治方案。

3. 护理组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设备保障组确保介入治疗设备正常运行。

5.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

6. 应急指挥部根据患者病情和救治进展,调整救治方案。

7. 病情稳定后,转入常规治疗。

四、具体措施1. 医疗救治组:(1)根据患者病情,迅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必要时,请求其他科室协助抢救。

2. 护理组:(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

(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3. 设备保障组:(1)确保介入治疗设备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设备,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3)备足备用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 信息联络组:(1)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和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做好抢救工作的记录和总结。

五、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2.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确保介入治疗中心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1. 介入治疗科室应建立健全介入治疗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2. 介入治疗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理。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手术风险;(2)做好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手术;(3)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4)准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应急使用。

2. 术中应急处理(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2)若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情况,立即进行抢救;(3)若发生导管滑脱、血管破裂等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医师,配合进行抢救;(4)术中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2)若出现发热、疼痛、出血等情况,及时处理;(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三、应急预案实施步骤1. 紧急情况发生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抢救,同时通知科主任和医务处;2. 科主任和医务处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抢救小组,协调各部门资源,全力抢救患者;3. 抢救过程中,密切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和用药情况;4. 抢救结束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2. 通过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3.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应急预案,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用。

总之,介入治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其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

介入治疗应急预案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如同任何医疗操作一样,介入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介入治疗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应急组织与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由介入治疗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及相关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应急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包括:全面负责介入治疗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决策,调配资源,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二)医疗救治小组由介入治疗医生、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实施急救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生命体征等。

(三)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配,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水电供应等。

(四)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与医院其他科室、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传递信息。

二、常见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措施(一)心血管并发症1、心律失常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给予心肺复苏,同时准备除颤仪进行除颤。

若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2、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心电图改变等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

(二)出血并发症1、穿刺部位出血发现穿刺部位出血时,应立即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 15 2 厘米处的动脉,同时抬高患肢。

若出血不止,应进行局部缝合止血,并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

2、内脏出血如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内脏出血症状,应立即停止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给予止血药物,如止血敏、止血芳酸等。

同时进行输血、补液,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介入科_应急预案

介入科_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确保介入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响应1. 发现患者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4.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5.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确保应急使用。

2.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及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制定应急物资及设备的采购、储存、使用和报废制度。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使其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信息报告与沟通1. 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2.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和抢救情况。

3. 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确保信息畅通。

八、总结与改进1. 对应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确保其有效性。

九、附则1. 本预案由介入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本预案将相应修订。

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的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救治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介入诊疗中心所有介入诊疗操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介入诊疗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为成员。

2. 应急小组职责:(1)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调配;(4)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5)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突发事件分类及应对措施1. 术中突发事件(1)出血: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患者止血、输血等治疗。

如出现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进行手术止血。

(2)心律失常: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或心脏起搏。

(3)血管栓塞:立即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取栓。

(4)器官功能衰竭:立即给予相应的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2. 术后突发事件(1)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止血、输血等治疗。

如出现活动性出血,应立即进行手术止血。

(2)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扩散。

(3)器官功能衰竭:给予相应的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四、应急物资及设备1. 常用抢救药品:止血药、抗凝药、溶栓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2. 介入器械: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

3. 生命支持设备:呼吸机、心脏起搏器、除颤仪等。

4. 其他应急物资:急救包、氧气、生理盐水、葡萄糖等。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出血、心律失常、血管栓塞、器官功能衰竭等。

六、信息上报1. 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向上级领导、医务处等部门报告。

3. 如有需要,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七、总结与改进1.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 定期修订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2023-10-28contents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概述•介入诊疗风险识别与评估•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编制•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实施•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附录: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范例目录01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概述定义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事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

目的确保介入诊疗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降低风险和损失,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定义与目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以及医院实际情况编制。

编制依据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以人为本,科学高效。

编制原则编制依据与原则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内科等涉及介入诊疗的科室。

适用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适用范围与对象02介入诊疗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及借助医疗设备进行影像学检查,从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流程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应从患者入院开始,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记录潜在的风险因素。

常见介入诊疗风险由于介入诊疗通常涉及血管穿刺等操作,因此容易造成血管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

血管损伤介入导管可能在血管内造成栓塞或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栓塞或血栓形成由于介入诊疗涉及到侵入性操作,因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对介入诊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植入物等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每个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程度和可能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应急预案,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治疗计划等。

风险评估结果与应用VS0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编制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确保预案与实际介入诊疗需求相符合。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3)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3)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应急预案】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行腹部CT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5.如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长时间压迫也不能终止出血,可考虑放带膜支架以封闭出血点。

6.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脑出血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神经功能等情况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去肝素化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应急预案】1.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等)时,做好急救准备;3. 一旦确诊脑出血,立即给予中和肝素药物如鱼精蛋白,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控制血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5.给予快速滴入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7.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可应用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给予机械通气;8.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症处理;9.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抢救记录。

介入诊疗风险及应急预案

介入诊疗风险及应急预案

一、引言介入诊疗是一种通过导管等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诊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介入诊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介入诊疗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探讨。

二、介入诊疗风险1. 血管并发症:介入诊疗过程中,导管等器械可能引起血管损伤、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 组织器官损伤:介入诊疗过程中,器械可能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

3. 感染:介入诊疗过程中,器械与人体组织接触,可能导致感染。

4. 术后并发症:介入诊疗术后,可能出现出血、血栓形成、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5. 心理压力:患者对介入诊疗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手术效果不佳。

三、应急预案1. 血管并发症(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2)出现血管损伤、出血等情况时,立即给予止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3)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了解损伤情况,进行介入治疗。

2. 组织器官损伤(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现组织器官损伤,立即停止手术,进行相应处理。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 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感染风险。

(2)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发现感染迹象,立即隔离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4. 术后并发症(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止血、抗凝、抗感染等。

5. 心理压力(1)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

(2)术后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

四、总结介入诊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介入诊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了解介入诊疗的风险及应急预案,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临床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风险意识,确保患者安全。

介入科应急预案流程

介入科应急预案流程

一、总则1. 介入科应急预案旨在确保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 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所有医护人员及患者。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确定各岗位的应急职责,明确责任分工。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患者进入介入科(1)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患者沟通、知情同意、药物准备、设备调试等。

2. 介入诊疗过程中(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如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紧急情况处理(1)立即停止介入操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3)通知值班医师和护士,启动紧急抢救。

(4)遵医嘱给予患者抢救药物。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结束(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如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继续进行介入诊疗。

(3)如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转入ICU或相关科室进行治疗。

(4)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抢救情况及后续治疗方案。

5. 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3)加强医护人员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物资储备1. 心肺复苏设备:心脏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器、吸氧设备等。

2. 抢救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

3. 其他应急物资:急救包、血压计、听诊器、氧气袋等。

五、总结介入科应急预案流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介入诊疗安全性、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

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

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应急预案】
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
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

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

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抢救流程】
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行腹部CT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4.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三)介入诊疗过程血压下降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

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适当补液、扩容,必要时多巴胺泵入

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 咪达唑仑等。
(五)介入诊疗过程心率减慢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

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

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

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
3. 假性动脉瘤请外科会诊;
4.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
5.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七)介入诊疗腹膜后出血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

相关检查(腹部CT等)

酌情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取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2.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部。
3.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4.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
5.抢救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6.处理完后,对发生严重意外的病历需要进行讨论,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经验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记录备案。
【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 ;
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
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补液、扩容治疗,依据心率和血压恢复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并密切监测压力变化。
(六)介入诊疗穿刺处血肿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采用指压止血方法

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

假性动脉瘤请血管外科会诊

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

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抢救流程】
1.观察穿刺失败后按压是否正确,采用指压止血方法;
2.在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
6.患者可能对造影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按照相应预案,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推。
(二)介入诊疗过程血压升高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实施细则
(一)冠脉介入应急预案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会向家属做好知情告知。
(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
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
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或植入临时起搏器,同时备好除颤器。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脑栓塞或其他部位器官的栓塞缺血,情况危急时应考虑中断手术。
5.介入手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二、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接受介入诊疗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特殊物品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1.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患者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手术。
(四)介入诊疗过程躁动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
【应急预案】
1.给予心安抚,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
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