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基本概念在数轴上的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绝对值。

2. 整数的加减法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号两数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绝对值的概念。

3. 整数的乘除法正整数的乘除、负整数的乘除,零的乘除。

4. 整数的应用温度的表示、海拔的表示、负数的概念、整数的应用问题。

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与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 正数、负数、零正数的概念、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3.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

4.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性质。

5.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性质。

6. 有理数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运算,应用题。

三、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组成、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运算。

2. 代数式的加减法同类项、异类项,代数式的加法、代数式的减法。

3. 代数式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多项式的乘法。

4. 代数式的负数有理数的乘法性质,有理数的除法性质。

5. 代数式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运算,应用题。

四、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步骤。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方程的解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应用题。

五、图形的初步认识1. 点、线、面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概念。

2. 多边形多边形的概念,边、角的关系。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

4.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

5. 圆圆的概念,圆的性质。

六、数学课外拓展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的基本概念,数学游戏的分类。

2. 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

3. 数学趣味知识数学趣味知识的介绍,数学趣味知识的应用。

以上便是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坚实的基础,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并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小数知识基础,对数学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途径,自主探究百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辅导。

3.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 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1~5.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

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观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5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

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

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学期,我将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本学期使我班数学综合成绩在总体水平上有一个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编排成 7 个单元,前 6 个单元是新知教学,第七单元是整理与复习,其中新授知识分属于三个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 5 个单元,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百分数》。

《分数乘法》主要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认识倒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主要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简单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 1 个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体积、容积的意义、单位及进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综合与实践”领域:本册教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和《互联网的普及》。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3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篇一本节课是对本册有关统计知识的系统复习。

重点复习的内容有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和结合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1、谈话回顾,建立联系。

通过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上课伊始,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关键点的有效回顾,帮助学生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务在于激励、唤醒。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组合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倾听能力、组织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升。

在复习中重视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ppt课件。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几种统计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1)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

生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复习用扇形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6题。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xx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2、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①思考:题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无用信息有哪些?②汇报。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

练习一
8、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涂色的面积。
3㎝
3㎝
7㎝
3×7=21( )
练习一
8、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涂色的面积。
4×4=16( )
4㎝
4㎝
4㎝
练习一
9、
(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c厘米,长、宽、高的和 是( )厘米,棱长的和是( )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练一练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4+5×2.5+4×2.5)×2 =42.5×2 =85(平方厘米)
练一练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4×6=96(平方厘米)
表面积公式1
学习重难点
表面积公式2
解决问题
要点讲解
重难点
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350平方厘米
(25×20+25×15+15×20)×2 =1175×2 =2350(平方厘米)
练习二
4、一个正方体铁盒,棱长是20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400平方厘米。
20×20×6=2400(平方厘米)
练习二
5、写出表中的物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再计算表面积。
正方体
长方体
长方体
864
1152
1032
练习二
6、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如图),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答: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1232平方厘米。
(17×22+11×22)×2 =616×2 =1232(平方厘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课时训练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课时训练及参考答案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捷思课堂”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全册教案第一章:分数乘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

3.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解释分数乘法的意义。

2. 演示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4.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的情况,评估其应用能力。

第二章:分数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计算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解释分数除法的意义。

2. 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进行分数除法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4.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除法的情况,评估其应用能力。

第三章:百分数教学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3. 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百分数的概念,解释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演示百分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进行百分数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4.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百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和
化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56~57页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都是存有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填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3÷18==()∶()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 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体温: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
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10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 : 18 (2) (3)1.8 : 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能够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 :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师:把55页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化简,指名板演。

追问:分数比化简,能够怎样变成整数比?小数比化简呢?
3.做练习九第5题
指出: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选择
1、1千米∶20千米=()
(1)1∶20 (2)1000∶20 (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 (2)21∶20 (3)7∶10
5、练习九第7题
6、完成练习九第8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