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32857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病因、性质、病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这种认识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
3. 辩证施护: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称之为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4. 同病异护:对同一疾病,根据其病程各个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护理,称之为同病异护。
5. 异病同护:对不同的病,由于其病机相同而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则采取同一种护理方法,称之为异病同护。
6.证:又称证候,它既不是症状,也不是病名,而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学概念,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展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7.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8.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或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基本性质标志形象物为一切事物提供识别标准。
9.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相生: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11.相克: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制约的作用。
12.制化:相互制约、生化的意思,是把相生、相克联系起来说的。
13.乘侮:五行中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不正常相克现象。相乘:乘虚侵袭,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恃强凌弱,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克。
14.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宇宙万物的生存或消亡来自于精气的聚散。
15.精气学说:研究精气及其聚散、运动以及宇宙万物生长消亡的客观规律的学说。
16.气化:泛指气作用下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变化。
17.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指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于内,象显于外,故称藏象。
18.藏象学说:指通过对人体外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探求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19.腑脏: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20. 神:(广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五脏的主要功能:
1.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靠心气。
心主神:即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主宰的作用。
2.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指肺通过呼吸,进行着体内外气体交换,呼浊吸清,以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汇聚于胸,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在心气和肺气的共同作用下输布到全身。
肺主治节:治理调节,指肺通过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
3.脾主升清:脾气的运化特点,以上升为主,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4.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5.胃主降浊:指胃气通降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的功能。
26.天癸: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
27.气: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8.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
29. 经络:是人体运行、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0.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31.奇经八脉:“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八脉”为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的总称,故称“奇经八脉”。
32.一源三歧:八脉之中,督脉、任脉、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
1.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
2.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不同情绪的反应
3.淤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组织之中,或体内存留的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
4.三焦: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既是体腔的划分概念,也是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概念。
5.亡阴:阴液在短时间内大量亡失,脏腑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33.诊法:是指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简称四诊。四诊合参,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
1.①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神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与质的变化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有: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皮肤、望舌、
望分泌物及排泄物、望小儿指纹等。
②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喛气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口气、体气及排泄物的气味。
③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病史的一种诊察方法。
④切诊:是指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机体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个部分。
2.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其中眼神最为重要。按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3.色分青赤黄白黑五种,简称为五色。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诊察疾病的方法,成为五色诊或五色主病。
主色:只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佳。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虚证、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痛证、寒证、瘀血、惊风;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