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设计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年级:五年级主备教师:XX 页码:P10教学目标: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及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准备:PPT预习提纲:预习课本第10页,计算并圈出表中3的倍数,再观察这些倍数的特征,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解答。
导学过程:课前3分钟: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是2和5的倍数。
18 25 46 85 100 325 180一、导入揭题复习:说说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和5的倍数又有什么样的特征?揭题:我们已经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三、预习反馈检查学生勾画3的倍数的情况。
四、师生活动学习活动(一)1.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找一找:找出10个3的倍数写在纸上;3.看一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都是3的倍数呢?(同桌合作)学习活动(二)1.试一试: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议一议: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小组合作)【学后反思】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巩固练习】58、72、69是3的倍数吗?【练后反思】怎样准确的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五、当堂训练1.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探索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学具:多媒体、计数器、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一说2、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2.师:3的倍数会有怎样的特征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1.师: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100以内3的倍数,再和你刚才的.猜想对比一下,你想说点什么?2.师:看来,3的倍数个位上没什么规律,那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出示表格算珠的颗数算珠的颗数是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5711486951798432169思考:算珠的颗数和这个数有什么关系?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师:请同学们看57,先用计数器拨出来,看一共用了几颗算珠?再判断一下算珠的颗数是不是3的倍数?然后用计算器算一算,57是不是3的倍数?(生边回答师边填写)明白怎样填写了吗?请大家同位合作边操作边填写边思考。
(学生操作,同位合作、交流)(2)师:谁来把你们小组填写的表格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集体订正表格)(3)师:同学们看,算珠的颗数和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回答)师小结:实际上算珠的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
(表格中“算珠颗数”变为“各个数位上数的和”)(4)师:再来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同位互说,再汇报)师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板书发现)(5)师:“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什么意思?3.师: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学生思考后回答)(1)出示百数表中3的倍师:利用这些3的倍数来验证一下。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引言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有趣的数字特征。
本教学案例将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的一些特征,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定义;2.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特征,并能通过数学推理进行解释;3.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概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倍数的概念。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倍数? 2. 怎么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个数的倍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3的倍数的定义:如果一个数能被3整除,那么它就是3的倍数。
步骤二:通过实例观察特征教师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如:3、6、9、12、15、18等等。
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2. 这些数可以被3整除吗?学生可以发现,这些数字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3整除,因此它们都是3的倍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是可以被3整除的数。
步骤三:进一步观察接下来,教师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如:1、2、4、5、7、8等等。
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2. 这些数可以被3整除吗?学生可以发现,这些数字中的每一个都不能被3整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是每一个数都是3的倍数。
步骤四:探索规律教师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如:30、33、36、39、42等等。
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2. 这些数可以被3整除吗?学生可以发现,这些数字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3整除,并且每一个数字的个位数之和也是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一个数字的个位数之和也是3呢?学生可以通过列举更多的例子进行验证,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释。
步骤五:运用数学推理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 如果一个数的每一位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这个数是否一定是3的倍数? 2. 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之差能够被3整除,这个数是否一定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通过列举例子和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并总结他们的结论。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模板(精选10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模板(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4、比一比。
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
看谁的数度快!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揭示课题)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1)交流猜想。
(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2)整理认识。
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
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
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3)全班交流。
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4)问题启发: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精选)[修改版]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精选)[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a9fe2526fff705cd170a7a.png)
第一篇:《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精选)《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小棒等。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猜想验证。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三、体验新知。
《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3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 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列举一些3的倍数,然后引导他们观察这些数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一个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一规律。
2. 教师可以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
(三)实践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例如,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找出在一定范围内所有的3的倍数等。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并强调这个规律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和体验“3的倍数的特征”的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感知3的倍数特征的原理。
2、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较迅速地判断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3、初步体会到初等数论的抽象性、严密性和逻辑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把24、35、75、120、345、780、276、434填入相应的集合圈中。
为什么2、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字就可以了?2、猜想特征你认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1)个位上是3、6、9的数(2)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3、导入新课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一)百以内3的倍数的特征1、圈一圈,想一想。
2、交流(二)拓展与验证(三)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原理四、练习拓展1、把复习题8个数中3的倍数填在相应的圈内。
2、判断各数是否是3的倍数?332 666 876 264 111 222。
3、判断各数是否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96332、24153、56093。
4、综合应用(1)一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2)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又是多少?《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过程与方法:2、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新1、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怎样摆出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呢?2、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看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

关于3的倍数特征教案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学的。
在教学时,也是先圈出百数表中3的倍数进行观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中关于3的倍数特征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3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使学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在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 复习1、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用2、3、5这三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2的倍数吗?学生摆,摆好后交流。
(有两种摆法:352、532)教师追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你能用这三张数字卡片再摆出一个5的倍数吗?学生摆,摆好后交流。
(有两种摆法:235、325)【设计意图:用数字卡片摆数,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设疑”环节作了铺垫。
】(二)设疑1、这节课我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用2、3、5这三张卡片能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学生受前面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可能会摆出253、523这两个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摆呢?你猜想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3、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请你检验一下。
(学生通过检验发现这两个数不是3的倍数)4、换一种摆法,看看能不能摆出3的倍数来。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摆都摆不出3的倍数来。
教师追问:为什么呢?5、老师把三张卡片换成3、4、5三个数字,让学生摆3的倍数。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教师追问:为什么呢?6、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呢?【设计意图:学生肯定会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干扰,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因此设计了用2、3、5这三张卡片摆数,发现摆出的253、523不是3的倍数,让学生初步消除看个位的思维定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验证、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各位上数的和的含义
一、通过游戏,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
谁能随便说一个数,这个数要能被3整除。
(例如学生说3、6、9、33我板书)当学生说12时,老师说“停”
21,成不成,接着说,(学生说完两后,老师说)老师也说一个数,你能像老师那样快速跟着说吗?(板书:123)132、231、213、312、321这些数统统都能被3整除!不信请除一除看。
为什么会有如此结果呢?因为能被3整除的数也有一定的特征,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
二、通过操作,共同探究特征
1、明确研究所借助的工具:(由老师介绍)
今天我们借助于数位表和小棒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
怎样研究呢?拿起来看看,用小棒往数位表里摆,组成几位数都成,看一看摆出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如果你们组有4根小棒,我就要提出新的要求,先用3根小棒摆数,再用4根摆数填表;如果你们组有6根小棒,我也要有新的要求,先用5根小棒摆数,再用6根摆数填表。
如果摆出的数比较大,可以用计算器来算一算。
要想快,就需要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
看那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准确又快的填好表。
填完表的组想一想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开始。
2、汇报:哪一个组说一说你们组填的结果?其他组有摆的不一样的数吗?
3、提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大表,我们知道了用3根和6根小棒不管摆几位的数都能被3整除,而用4根和5根小棒不管摆几位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
那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监控:引导时可以提问:这时的3、4、5、6除了表示摆的根数,还在表示什么
呢?(他与你所摆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是这样想的,别的组看一看有什么想法?一样也可以说一说。
(多叫几个学生)
4、反馈:为什么刚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说12,我马上说2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因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没变)
5、概括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看一看书上是怎样说的?看来同学们真的很棒。
那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关键要看什么?
6、练习巩固:
(1)判断练习:手势判断。
说理由(课件)
59、78、307、7002、14567、
(2)填空:只填一个数字 2 6。
(每人写一写,交流)
三、课件演示,明确算理
刚才通过摆小棒,我们发现了只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就能知道这个数能被3整除,那你们知道大数学家们是怎样证明这一点的吗?要想证明这一点是有一定难度的,连我们书上都不介绍,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数学家们来证明12为什么能被3整除(课件)
讲解:我们先来看12为什么能被3整除,这里有十二根小棒,一捆零两根, 因为在10里面被3整除的最大是9,我们先把一捆10根小棒分成1个9和1两部分,那20呢?可以把它看成……(9×2)和2两部分,30呢? 9肯定能被3整除,无需再研究,只考虑剩下的一根和另外零散的2根合在一起,是否可以被3整除就可以了。
回顾一下思考过程。
我们的大数学家多聪明,小组内试着也像数学家这样证明一下42能被3整除,写一写。
有问题吗?两位数我们证明得很好,那我们看一下三位数的。
(课件)
114为什么能被3整除,这里有100根一大捆和一捆零4根小棒,我们先把一捆100根小棒分成1个99和1两部分, 那200呢?300呢?1000呢?把一捆10根小棒分成9和1两部分,99和9肯定能被3整除,无需再研究,只考虑百位上剩下的一根和十位上剩下的一根与另外零散的4根合在一起,是否可以被3整除就可以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思考过程。
课下可以自己试着证明三位数、四位数等等。
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都清楚了,下面我们就运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1、小明做了一组计算题106×3=318 78×3=234
1058×3=3164 4617×3=13851 243×3=739老师没计算,马上就说小明一定有两道是错的,你知道原因吗?
2、判断:下面的数能被3整除吗?
39623170283493
问:这么大的数,这么快就判断出来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能不能更巧妙些?谁愿意说一个自己熟悉的号码让大家来判断一下它能否被3整除。
3、用0、1、2、
4、5中的三个数,组成同时能被2、
5、3整除的三位数。
30秒内看那一组组得又对又多。
(评选)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还想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