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和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

题目:花旗银行在中国业务的业务发展及意义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2015年6月

花旗银行在中国业务的业务发展及意义

摘要: 通过对花旗银行的业务将“国际惯例”本土化的分析, 指出不能一味推崇“国际惯例”;一些适合中国本土的东西大有必要继续发扬光大; 在花旗银行的客户竞争、资产业务竞争、中间业务竞争、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及其在中国市场的逐步资本渗透等种种行为中分析花旗的业务特色;一方面向读者展示外资银行的全方位市场攻略, 同时, 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强大竞争压力。

关键词: 花旗银行; 国际惯例;商业专利;中国业务

1背景介绍

根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 中国按照WTO 协议准备开放的领域中, 银行业是受保护程度最高、开放后受冲击程度最大的“高危区域”。在2006年12月,中国向世界全面放开了中国的金融市场,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不再受到待遇、业务品种、区域的限制。因此,许多外资银行纷纷把亚洲的发展战略放到了中国市场[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外资银行更是加快了在华金融业务的拓展步伐。

其实竞争早已开始, 从花旗银行首家于1995 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至今, 已经有汇丰、渣打等多家外资银行逐鹿中国, 市场份额已经占到2%。从南京的爱立信倒戈事件到高端客户竞争, 外资银行在暗流涌动中, 无不显示出凌厉攻势。中国兵法讲究“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之一美国花旗银行的中国区行长施瑞德也曾讲过“外资银行究竟是大灰狼还是纸老虎”还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花旗银行的在华业务分析

2.1花旗银行“国际惯例”本土化

“银行存款收取手续费”, 曾被作为“国际惯例”因而在中国的银行界争论一时, 一些商业银行一度酝酿对100万元以下的存款户收取手续费。同样受“国际惯例”影响, 一些中资银行宣布对住房贷款中的提前还贷行为收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而与上述“国际惯例”相反, 花旗银行原来的具体业务收费(收费主要针对境外客户)标准已经数次修改,。对于存款收费方面, 己降低为存款免费, 取

款收取0.25%的手续费。此外, 储户开户满 1 年的还可享受免取款手续费的优惠。不仅如此, 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还有过向客户赠送精美礼品的宣传。从2002年3 月1 日开户存款收费, 到7 月份开户存款免费, 再到9 月份开户赠送纪念品, 花旗银行己经将一些我们认定的“国际惯例”本土化[2]。

花旗银行自己的解释是: 花旗的国际惯例是该行在全球各地均采取收费服务的概念, 而绝非统一标价, 在各地的收费标准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调整。收费的定价和调整是基于四个原则: 商业策略、市场调研、客户反馈、政策法规, 对收费标准作调整属于商业决策。有关专家指出, 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反复实践为众人所共知共用的习惯做法。国际惯例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之间交往形成的习惯做法, 称为公法惯例, 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惯例必须遵照执行。现在一些行业所说的所谓“国际惯例”, 其实是商人与商人之间在长期贸易中形成的习惯做法, 称为商业惯例, 它具有可选择性, 并只对双方有约束力。这类惯例在实行时, 必须置于中国的法律之下。

2.2花旗银行“贵宾理财”服务

在美国, 私人银行业务利润率一直高达35% 至40% , 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3]。在我国, 利率逐渐放开后, 银行的存贷利差已缩至很小, 致使银行的公司业务增长潜力相对减弱, 一直以公司业务为主的中资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 个人理财自然成为银行在个人业务竞争中的新焦点。外资银行由于网点少、运作成本高等原因, 更是将目标客户锁定在高端客户, 不遗余力抢占个人理财市场。花旗银行首先推出“贵宾理财”服务, 并在拉拢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上用足了心思, 从馈赠礼物、邀请观看演出到免费出国游, 凡此种种, 令中资银行的客户经理们紧张不已。

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为高端富裕人士,即高净值客户。根据国际上各大私人银行的调查研究,每个银行的高净值客户资产标准起点是多少,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规模要求,但资产起存金额均在等值100万美元以上。而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财富报告,全球约有1260万户家庭可投资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美国有510万,名列第一;其次是日本,为160万;中国为140万,排名第三。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巨大的潜力,促使中国的高净值客户数量迅速增加。2006年3月花旗银行中国私人银行办事处成立,标志着花旗私人银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7年花旗银行中国法人银行成立, 始提供个金业务;2010年花旗私人银行推出私人银行业务,至此,花旗私人银行始全面向中国的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系列的财富管理和服务。

同时根据《2014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除香港、澳门、

台湾之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千万高净值客户的人数有109万人,亿万高净值客户已经达到6. 7万人,十亿高净值客户人数达到8300人,百亿高净值客户人数为300人,高净值客户的平均财富为5900万人民币,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00万人民币。

表二:中国中外资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起点

2.3金融产品专利申请

面对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 花旗银行重点推出了电子银行业务, 公司业务方面正在升级网络平台, 据称要把世界最尖端的科技运用到服务中,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也已经开通。花旗银行自信已经作了20 多年的网上银行系统, 将是其竞争的强大优势所在。正如施瑞德所说:“依靠分行来分销产品的时代己经结束了, 因为金融产品是以信息为重要驱动的, 而信息传播的最有效途径是互联网和电话”。信息科技的发展, 已经让我们相信施瑞德的断言决不是危言耸听, 果

真如此, 中资银行, 尤其是以机构、网点众多见长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将优势不再。

截至2005年2 月,花旗银行在美国共申请了89 项金融产品专利,其中,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就有57件,是美国拥有最多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金融机构[4]。基础专利拥有最高的价值,因当其被其他专利所引证时就能收取高额的专利使用费。所谓基础专利是指可被多种专利所印证的专利。花旗银行向来都非常重视基础专利的研究,“电子货币系统”就是它所拥有的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基础专利,被引证的次数已高达84 次,为花旗银行带来的了非常庞大的收益。

自1992 年开始,花旗银行便开始在中国提交有关金融产品专利的申请。2002 年,“花旗银行在华抢注19 项专利”事件在中国被报道后,震惊了中国金融业界,触发了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专利的重视。根据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检索数据,可知,花旗银行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达到24 项。其中,电子货币系统(92113147.X)、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方法(96191072.0)、有限域离散对数密码系统的割圆多项式结构(97182092.9)分别于2002年12 月18 日、2003 年1 月1 日及2007 年7 月11日已获得了授权。具体的专利申请如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