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课文解读

合集下载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江山残照。

落落舒清眺。

漳壑风来号万穷。

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

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译文放眼远望,江山映一抹残阳。

分明莽莽苍苍。

深涧幽壑风来,万千孔穴呜呜作响,汇入松涛声悲壮。

如井蛙面临大海云涛观赏,似醯鸡看到了日远天长。

在这千峰顶上,醉眼朦胧微张;见世间多少事务,原来不过与秋毫相当。

注释词作于金亡后二年(1236),时作者与友人游泰山。

太山,即泰山。

井蛙:作者谦称。

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

醯鸡:醋瓮中一种小虫(即蠛蠓)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为词人谦称。

赏析:蒙古灭金之后,元好问感慨故国沦亡,不愿为官。

公元1236年3月,他与一位友人赴泰安旅行,在三十天的行程中,他游览了东岳泰山并写下了《清平乐》等词。

在词中,元问好表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时世事得失的闲淡心情。

词一开篇,便展现了一派苍莽景象。

夕阳的余晖照遍了眼前的山峦河流,词人在泰山上极目远望,四周景物历历在目。

此句全从杜甫《次容灵岸》诗中的“落落展清眺”一句来,概括了能见到的总印象,给人以开阔而清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另起一笔,从视觉范围转入对听觉形象的描写,以盛声来表现虎山的壮伟气势。

作者借用《庄子·齐物论》中描绘的“作则万窍怒号”。

来形容峡谷间山风吹来,大小洞穴齐声作响的动态美。

下句进一步加强风声效果,风入松林,林间响起阵阵悲壮的呼啸声。

两句一从山谷中写风,一从松林间写风。

风不可见,借物可知,一“号”一“啸”,表现生动。

“悲”字又具有词人的主观色彩,同时开启后片的抒情。

泰山以其高耸特立,视野开阔,历来为登临的人们的赞叹。

词人登泰山而纵览,白比于井蛙见到了大海上的云的波涛,醯鸡见到了遥远处的太阳、高高的天,大开了眼界。

“井蛙”出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读者,拘于虚也。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②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③【注释】①这句说,春天的消逝没有留下一点踪影。

②唤取:唤来。

取,语助辞。

③因风:乘着风势。

【译文】春天到哪里去了呢?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一点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就应把它召唤回来住在一起。

春天无影无踪,有谁能知道它的去向?除非问取枝头的黄鹂。

可是,黄鹂宛转地啼叫着,它顺着风势,飞过了蔷薇。

【集评】宋·胡仔;“《复斋漫录》云:“王逐客送鲍浩然之浙东长短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用其意以为诗,断章曰:‘明日一杯愁送春,后日一杯愁送君。

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记归路。

’苕溪渔隐曰:山谷词云:‘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王逐客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体山谷语也。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赏析】这首词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爱、留恋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精神。

古典诗词中以惜春为主题者比比皆是,作者立意新颖,构思曲折。

以丰富新奇的想象,把对春光的眷恋、珍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黄鹂掠过蔷薇作结,余味无穷。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清平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清平乐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翻译回忆起年轻时曾在这里狂饮一场,酒醒了眼前是奔流的吴淞江。

团团明月投下了桂树的身影,十里之外都散发着桂花的幽香。

桂花只不过有一点点宫黄之色,却给人间送来这样的芬芳。

也许是她要借着秋天的风露,让香气飘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

注释清平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叔良:即余叔良,作者友人。

木犀(xī):即木樨,桂树学名,又名崖桂。

因其树木纹理如犀,故名。

痛饮:尽情喝酒。

吴江:即吴淞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

团团:圆形。

水沉:即沉香。

一作“蔷薇”。

大都:不过。

宫黄:指古代宫中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是一种淡妆,这里指桂花。

直恁:竟然如此。

创作背景辛弃疾自隆兴二年(1164)冬或乾道元年(1165)春,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

此词当作于辛弃疾献《美芹十论》之后,这正是他希望一展宏图的时候。

赏析这首词写桂花,并非只是咏物,词人身世之感,隐然其中。

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写得别有情趣。

上片忆昔。

起笔回顾痛饮吴江,酒酣沉醉,醉而复醒的情景。

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

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

桂花虽身世如断梗飘蓬,而意气不衰。

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

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

“少年痛饮”,实有“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之意。

“明月”句,“团团”语意双关,既指月,又指地上高大的桂树,影像丰富而优美,也符合酔中奇妙的观赏状态。

清平乐古诗原文解释

清平乐古诗原文解释

清平乐古诗原文解释
清平乐,古诗原文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表现了诗人对美丽的女子的向往,希望能够拥有如花般的容颜和如云般的衣裳。

接着,“春风拂槛露华浓”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春风拂过栏杆,露水凝结在花朵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如果不能在人间寻觅,就希望在仙境或者梦境中遇见。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清平乐》

赏析《清平乐》

赏析《清平乐》赏析《清平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饶)附近的名胜之处鹅湖、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等地游览。

一个清秋的夜晚,作者来到博山脚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

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屋),屋后是一片松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

词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上阕描绘环境,渲染气氛。

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夜幕刚刚降临,一群群饥饿的老鼠便窜出洞外,来到床下,奔驰追逐,寻觅食物。

蝙蝠也闯进屋中,围着昏暗的灯光上下飞舞。

接着两句写耳中所闻:松林里寒风呼啸,夹着雨点,不断向茅屋袭来。

窗户纸被风吹破,发出呜呜的响声,好像有人在低声悲泣、自言自语一样。

这四句以动态的景物、喧闹的词语,反衬环境的孤寂冷清,写得心事沸腾,为下阕中的抒情及刻画心理活动,作了有力的铺垫。

下阕头两句,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辛弃疾出生在北方沦陷区,少年时代曾“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美芹十论》),准备乘机起义。

完颜亮南侵时在家乡济南附近,组织领导农民义军,和金兵进行过浴血奋战。

率众南归之后,足迹遍及吴楚,积极为抗金救国奔走呼号。

“平生塞北江南”,即为词人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

“归来华发苍颜”,是就目前的境遇而言。

如今被弹劾罢官,退居农村,闲着双手,抱负难以实现,不知不觉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已经快到暮年了。

这两句自叙生平遭遇,语气是舒缓平静的,笔端却凝聚着无比深沉的愤慨。

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发出这样的质问: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志在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英雄豪杰,为什么要把他们闲置山林,不让其发挥自己的才智呢?这层意思虽未明言,但读者是不难体会到的。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词作最后两句为全篇思想的核心,充分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大抱负。

深秋的夜里,作者从梦中醒来,眼前还展现着祖国壮丽的.万里河山。

清平乐原文赏析

清平乐原文赏析

清平乐原文赏析清平乐原文赏析15篇清平乐原文赏析1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朝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年年雪里》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

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

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挼(ruó):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

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是观察的意思。

观察自然界的“风势”。

故应:还应。

《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

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晚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华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华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晚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

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晚与群花比。

”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第二层“挼尽梅花无好苍,赢得满衣清泪。

”写丧偶之后。

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的《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的《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的《蝶恋花》)。

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晚同,物是人非,怎晚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

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

清平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优秀3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优秀3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优秀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清平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优秀3篇)。

清平乐的诗词篇一辛弃疾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有名词作,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

语言清新平白,充满诗情画意。

在描写手法上,用纯粹白描手法,描绘农村某人家的环境和一个老少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在艺术结构上,全词围绕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

该词的艺术构思巧妙,颇为新颖。

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一般化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就显得格有清新优美。

这是写景。

在写人方面,写一对翁媪,身边有大、中、小三子。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充满着一片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真是诗情画意,清新悦目。

这样的构思,不仅颇为巧妙,而且色彩也显得和协而鲜明,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审美观点。

《清平乐》宋词篇二原文:《清平乐·黄金殿里》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

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赏析/鉴赏词中以谐谑的语气,对帝王的享乐生活进行了描述,客观上相当大程度上暴露了帝王的淫佚、庸俗与丑恶,打掉了笼罩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头上的神圣光环,暴露了他们的本来面貌。

词的上片,一开始就描绘皇帝与一嫔妃宴乐的情形。

“金殿”是皇帝住的地方,从宴乐的情形推测,它应属宫中的便殿。

作者不去正面描写皇帝与嫔妃的狎昵状态,而是侧面写殿里烛光辉煌,有人烛影下为其相戏。

皇帝贵为天子,俗称官家,据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记载:宋真宗问:“何故谓天子为官家?”李侍读仲容对曰:“臣尝记蒋济《万机论》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9]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起归来同住 [20]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21] ,因风飞过蔷薇 [22] 。

注释:[19]无行路:没有留下回去的行踪。

[20]唤起归来:唤了回来。

[21]百啭:鸟鸣声宛转,形容鸣声美妙。

[22]因风:随风。

“飞”,《汲古阁本》作“吹”。

译文:春天将归向何处?现在的我却找不到春的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请叫它仍旧回来和我同住。

可是又有谁会知道春天离开的踪迹呢?除非你问一问黄鹂鸟。

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它迂回婉转的啼鸣声。

看吧,它已经趁着风势飞过了那片蔷薇。

评析: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赶上”“和春住”,“唤起归来同住”,千古一对情痴,可思而不可解。

通体精譬,意境清逸。

结语暗喻身世,大有佳人空谷、自伤幽独之感。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治平四平(1067)进士。

因苏轼荐而知名。

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哲宗亲政,复行新法,大逐元祐党人。

庭坚累遭贬逐,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庭坚多才艺,精书法,尤长于诗,能以奇崛瘦硬之笔,以矫轻熟圆弱之习,开一代宗风,为江西派宗主。

词作约二百首,格调亦不尽一致,大体早期近柳,多写艳情;晚年近苏,深于感慨,镕清壮冶艳于一炉。

有《山谷词》,今存二百首左右。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7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词句注释】1、寂寞:清静,寂静。

2、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3、唤取:呼唤。

取,语气助词,无实义。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

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

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

益鸟。

7、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

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10、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

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白话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那黄鹂千白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

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

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

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

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责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两句,转而询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

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惜春的程度。

使词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下片过头两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既然无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平乐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唐代]李白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

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

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译文及注释:译文无边烟水把你我隔开,些须音信早巳断绝。

唯有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

整天感怀往事伤心,愁眉象铁锁难以打开。

夜夜留着半边锦被,等待你的梦魂归来。

注释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后用作词牌。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通常以李煜词为准。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悬悬:遥远。

《易林-晋之坎》:“悬悬南海,去家万里。

”尽日:整天。

被:棉被。

待:等候,逗留,迟延。

赏析:《清平乐》“词语浅薄”,甚而疑为后人伪托。

这首词表面上抒写了一位思妇离别之心,实际上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描写,塑造出一位热情、大胆,对生活充满强烈追求的可爱的妇女形象。

诗人借梦中相聚,一方面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思妇的这种不可扼杀的爱情的歌颂和赞美。

上阕用环境衬托写愁心心情。

“烟深水阔”,音信也无;碧天明月,乐景哀情,一个“偏”字,迁愁于月,烦心之至,愁心之至。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与此同。

窦娥临刑,怨地怨天,都是怨极的表现。

“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唯碧天云边明月,偏照着我俩遥遥的离别。

“悬悬”惦记昼夜悬悬思恋。

下阕用表情行动写愁心与盼归。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1、《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注释(1)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2)因风:顺着风势。

(3)唤取:唤来。

取,语助辞。

翻译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春归何处?4、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

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

哲宗立,召为秘书郎。

元佑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

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

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学士当中,秦观和黄庭坚两个人的成就最高,秦观是词苑圣手,黄庭坚是诗坛宗匠。

黄庭坚不仅与苏轼并称“苏黄”,而且他还是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首。

他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着有《山谷内集》30卷、《外集》14卷、《别集》20卷等。

这首词写惜春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珍爱,留恋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精神。

全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及多屋转折,将恋春之情表现和新颖而清婉,曲折而微妙,读来饶有情味。

清平乐宋黄庭坚赏析

清平乐宋黄庭坚赏析

清平乐宋黄庭坚赏析一、原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二、词意解析1. 上阕-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 开篇词人以问句起笔,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春天离去后,四周一片寂寞,没有留下它的行踪。

这里将春天拟人化,仿佛春天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它的离去让人感到惆怅和失落。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 词人进一步展开想象,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就把春天叫回来,和自己住在一起。

这种想法天真而又充满诗意,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希望春天能永驻人间。

2. 下阕-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春天的踪迹谁也不知道,除非去问那黄鹂鸟。

黄鹂鸟常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它的歌声似乎能带来春天的消息。

词人在这里把寻找春天的希望寄托在黄鹂身上,从侧面反映出词人对春天的执着追寻。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黄鹂鸟婉转地啼叫着,但是没有人能听懂它的歌声,它就趁着风势飞过了蔷薇花丛。

蔷薇花开,意味着夏天即将到来,春天已经远去。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试图从黄鹂那里寻找春天踪迹却最终失败的无奈,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

三、艺术特色1. 拟人手法的运用- 全词将春天当作一个有情感、有行踪的人来写。

如“春归何处”“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春天具有了生命,同时也更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对春天的深情。

2. 以景结情- 结尾“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以黄鹂飞过蔷薇的景象作结。

在词意上,蔷薇花开表示春去夏来,黄鹂的飞走也暗示着春天的消逝,词人的情感在这一景象中得到了含蓄的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3. 词风清新自然- 黄庭坚的这首词语言浅近直白,没有过多的雕琢。

词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消失、寻找春天的过程等,都如同口语般自然流畅,却又富有诗意。

例如“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简单的话语就营造出一种孤寂、怅惘的氛围。

六年级课文清平乐

六年级课文清平乐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3、拓展: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该词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的《诗刊》,1961年9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该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晏殊《清平乐》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晏殊《清平乐》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清平乐晏殊(宋代)春来秋去。

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译文春来秋去,往事该到哪里重寻?天气渐寒,燕子南归飞去,兰草上也沾满露珠,如在悲啼。

时光啊,千留万留也留不住。

饮酒过后,客人已散,我满怀忧伤,无聊的来到阶前,独自倚着梧桐树。

回想起去年今日,同样是西风萧瑟,黄叶乱舞。

注释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春来秋去:春天过去,秋天到来。

形容时光流逝。

兰泣露:兰花在露中哭泣。

泣露:兰花上露水滴下来像哭泣的泪水。

光景:风光景色。

千留:千百遍地挽留。

酒阑:饮酒结束。

阑:阑珊,将尽。

忡忡(chōng):忧愁的样子。

闲阶:犹言空阶。

梧桐:梧桐树,落叶乔木。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

晏殊词多表现因时序变换的伤感情绪,这实际上正是封建社会从中晚唐以来“迟暮黄昏”的时代心理的反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晏殊词,认为晏词“但一洒落,一悲壮耳”,这正点明了晏词表现了时代心理之悲。

在这首《清平乐》中也表达了此种感受。

赏析上片感慨“往事”千留不住。

集中表现主人公对于时光流逝、好景美事永远消泯的无奈和怅恨。

首二句,言季节变换如此之快,春来又秋去,“往事”却不知到何处寻觅。

叹日月不居,时序循环,时间流逝,前事难寻。

“往事”(从下片所述可知,这是指去年今日黄叶西风之中与情人在酒宴上的欢会)不可追,伊人不再来。

这已经暗伏本篇的抒情主旨在内。

后二句,承“春来秋去”而来,言秋光将逝,眼见燕子往南飞,幽兰带露,像是因悲秋而哭泣,主人公也黯然神伤,从心底无数次地发出挽留秋光的呼唤,但是毫无用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燕子于秋而飞归了,兰叶上凝聚露珠如泣泪,美好的光景即使千百次的挽留也牵不住,主人公深切地怀念“往事”,或许是佳人见不得,“燕子归飞”形象的比喻;深情地挽留秋光,时光更是留不得。

李清照《清平乐》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清平乐》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清平乐》全词翻译赏析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襟。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

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再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评点】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为词人南渡后的词作。

这首词依次描写词人在少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少年时痴迷赏梅、中年时对梅垂泪和晚年时无心赏梅。

上片回忆往昔词人两个生活阶段的赏梅生活。

首两句写少女时期赏梅的`情景和兴致: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表现了词人少女时代生活的欢乐和闲适。

“挼尽”二句写词人婚后的赏梅情景,心绪转为悲伤: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襟。

”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二人志同道合,生活美满幸福。

但却常有短暂离别让她识尽离愁别苦。

婚后六七年的时间中,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然后就开始了长期流离失所的生活。

人生的意外和坎坷,让她屡处忧患,尝尽人间的辛酸和哀愁,自然也没有了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

下片写“今年”赏梅的情景,此处的“今年”是指词人的晚年。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里面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

丈夫去世后,李清照独自一人漂泊江南,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萧萧两鬓生华”,哪里还有赏梅的兴致?独自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经过一夜的风霜,梅花明天就会凋零了,即使想看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二句,并不是单单写梅花,还寄托了词人深深的忧国之情。

“风势”二字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的风,又有政治“风势”的意思,即国势,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怀。

“梅花”喻美好的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遭难,已经岌岌可危了。

清平乐原文解析

清平乐原文解析

《清平乐原文解析》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一首词,叫《清平乐》。

比如说这首《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咱们一句句来看哈。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就是说有个小小的房子,屋檐很低,房子旁边有条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草。

是不是能想象出那个画面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有两个头发白白的老人,喝了点酒,说着好听的话,特别温馨。

再看“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地里锄豆子,二儿子在织鸡笼,都在帮忙干活呢。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最喜欢小儿子啦,他特别调皮可爱,躺在溪边剥莲蓬吃。

小朋友们,这样一解释,是不是觉得这首词很有趣呀?《清平乐原文解析》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解析《清平乐》。

就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一句,想象一下,那个小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很温暖。

门口的小溪流着,小草青青的,多美的景色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两个老人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咱们爷爷奶奶聊天一样亲切。

“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干活可认真啦,满头大汗也不停下来。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手巧得很,不一会儿鸡笼就快织好了。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子躺在那里,一边剥莲蓬一边嘻嘻哈哈地笑,可自在啦。

小朋友们,这一家人的生活是不是很让人羡慕呀?《清平乐原文解析》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解析《清平乐》。

“茅檐低小”,那个小房子虽然简陋,但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溪上青青草”,小草在微风中摇摇晃晃,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醉里吴音相媚好”,老人的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白发谁家翁媪”,咱们猜猜他们在说什么好玩的事儿呢?“大儿锄豆溪东”,太阳晒得他脸红红的,但是他一点都不怕累。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专心地织着,心里想着要给小鸡们一个舒服的家。

“最喜小儿亡赖”,小儿子嘴里吃着莲蓬,脸上沾满了汁水,太可爱啦。

清平乐 解析

清平乐 解析

《清平乐》是王安国的一首代表作品,词牌名为清平乐,顾名思义,这首词的主题与清平乐这个曲牌紧密相关。

这首词的译文是:“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感。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从内容上看,词中描述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地上散落着凋零的花瓣,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风雨对花的摧残。

然后通过引出黄莺的啼唱,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场景中。

此外,这首词的每句话都是一个完整的景点或者事物,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将它们一一描绘出来,形成了一幅难得的风情画。

通过这幅画面,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凄苦心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总的来说,《清平乐》是一首非常成功的诗词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将风雨中花的凋零和黄莺的啼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清平乐》翻译赏析

《清平乐》翻译赏析

《清平乐》翻译赏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

[译文]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体态。

[出自]南宋刘克庄《清平乐》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注释:蟾:蟾蜍,这里指代月亮。

姮娥:奔月之嫦娥。

粉黛:妇女的装饰品。

素面原无粉黛:嫦娥的面貌本来洁白,不搽脂粉。

积气蒙蒙:层层云雾迷迷茫茫。

桂树:此指月中桂树。

译文:耳畔风声呼呼作响,浪花飞快退去,万里飞行入月宫,原本认识嫦娥的真面目,容貌洁白不施粉黛。

我在月宫四处游览,俯看人间云雾迷蒙。

醉后偶摇桂花树,人间便刮起阵阵凉风。

赏析:刘克庄这首《清平乐》,是充满浪漫主义**的作品。

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遨游月宫的情景。

开头“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二句,是写万里飞行,前往月宫。

“风高浪快”,形容飞行之速。

“蟾背”点出月宫。

《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张衡《灵宪浑仪》:“羿请无死之*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是为蟾蜍。

”后人就以蟾蜍为月的代称。

“曾识姮娥真体态”,“曾”字好。

意思是说,我原是从天上来的,与姮娥本来相识。

这与苏轼《水调歌头》“多欲乘风归去””的“归”写得同妙。

“素面原无粉黛”,暗用唐人“却嫌脂粉污颜*”诗意。

这句是写月光皎洁,用美人的素面比月,形象*特强。

下片写身到月宫。

“俯看积气蒙蒙”句,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有人告诉他说:“天积气耳。

”从“俯看积气蒙蒙”句,表示他离开人间已很遥远。

末了“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二句,是全首词的命意所在。

用“醉”字、“偶”字好。

这里所描写的只是醉中偶然摇动月中的桂树,便对人间产生意外的好影响。

这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天上,一举一动都对人间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既可造福人间,也能贻害人间。

北宋王令有一首《暑旱苦热》诗,末二句说:“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辛弃疾《清平乐》诗意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诗意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诗意及赏析辛弃疾《清平乐》诗意及赏析《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清平乐》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平乐·村居》原文茅檐低小⑵,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⑶,白发谁家翁媪⑷?大儿锄豆溪东⑸,中儿正织鸡笼⑹。

最喜小儿亡赖⑺,溪头卧剥莲蓬⑻。

注释⑴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后用作词牌名。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⑶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⑷翁媪(ǎo):老翁、老妇。

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⑺亡(wú)赖:《汉书·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

”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亡,通“无”。

⑻卧:趴。

译文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

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清平乐·村居》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赏析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
一、文本内容:
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版块的第二篇课文,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美,整个板块围绕劳动这一主题安排三篇文章,其中《乡村四月》《清平乐村居》同属诗词,《父亲的菜园》是一篇叙事文章。

有的描写江南农村繁忙的插秧蚕桑的场面,有的描写农家的其乐融融,有的记叙了父亲开荒种田之事。

尽管作者不同、体裁不同和视觉感受不同,但同样升华了劳动这一主题,使孩子们感受着劳动的快乐的,是崇高而伟大的。

二、教育价值:
这首词在艺术上颇有特色。

首先就画面的营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

作者将这一条腹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的中心,如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从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

低下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涨势喜人的豆田和谐排列两旁,普通的农家老小在他的两岸修养生息,平安度日。

老人闲适的晚年,青年的勤劳耕作、少年的顽皮淘气都显示出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

清新的景致、宁静的心境、一如这缓缓流淌的一弯溪水,任务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象交织成一片和谐自然的村居美景,此时此刻作者的心境无疑置身其间陶醉其中了。

语言艺术来讲通篇采用通俗评议的口语犹如韵味十足的散文。

词人善于运用典故,但这首词却一改他以往的风格,以清新自然的面貌出现。

一方面可以增强故事的连贯性语言的形象性,既没有丧失词的音律,又保持之醇厚的诗意;另一方面,这种通俗平实的语言恰与整首词清新自然的情景相吻合。

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读起来轻松快意,同时也让我们在心灵上受到陶冶,美感上获得满足
三、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

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
便写人。

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

先写老俩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

全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

整首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

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四、地位作用:
这篇文章处于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编者把这首词安排在这里的原因我想是通过本首词了解“词”这种题材,通过和前一篇《乡村四月》的比较,进而明确诗词的不同点。

让孩子在品词析句朗读背诵中感悟词的写作特点,积累语言,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调动学生的劳动兴致。

五、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难点:学会剥在不同时候的读法。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六、方法策略:
(一)在古乐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诗词。

(读对读通)
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教学伊始,在揭示课题前教师先出示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画,让学生在古筝乐曲的相伴中欣赏这幅画面,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伴着悠扬的古琴曲,在一份恬静的田园氛围中,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激起,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

揭示课题之后,指导学生进入“赏韵读文”下的“美文诵读”边听课文范读边借助课后的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词,运用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

在学生读书过程中,“剥”的读音孩子们各持己见,于是讲解这个字的读法,落实这个教学难点。

同时借机把课后的读一读中的词语读正确,把词读通。

(二)在吴音中“走入村居”,悠闲走进诗词。

(自己读懂)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带着感受,对照图画读这首词。

这里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音乐作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

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课下注释”、“配乐演绎”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

通过这些动画结合词的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多边互动,形成多维度的良性循环,有力的突破了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欣赏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词意。

(读好读出来)
在学生能读出意思的基础上,又该如何使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融为一体呢?一首诗词不但要读懂而且要读好,这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放进去,进入“诵读尝试”再读这首词,谈自己的感受。

使同学们感受到了这安宁、悠闲的乡村田园生活,也充满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通过字字到位的读、读出图意、读出韵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读练习,理解了词意,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了情感的熏
陶。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的恬静、和谐,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在积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进词海。

(读宽读下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前布置学生文字资料,课上指导进入“宋词简介”、“词人介绍”、“田园佳句”等链接进行搜索查找有关江南、村居的诗词,再纵向回忆低年段阅读过的《江南》、《忆江南》、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展示,学生通过这样的拓展学习,能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课上自己有选择的点击媒体所得到知识的进行整合,外化成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魅力。

以上就是《清平乐·村居》教材解读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