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练习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规律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判断。
教学过程知识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12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相关探究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铝、铜、银的活动性探究: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合作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作用?答: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酸或盐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教师点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就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将锌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反应的是锌和硝酸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K 、Ca 、Na 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跟进训练】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B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重点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已做过镁带、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导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Fe、Al、Cu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 关注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教学难点】金属的活动性。
【教具准备】试管(若干)、铁片、铝片、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小木条、砂纸、试管(若干)等。
【问题情景】黄铜和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讨论分析是否能用上节课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交流回答】1.可利用密度不同测量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2.可利用硬度不同,把它们相互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导入新课】同学们找出了一些合理的鉴别方法,但是都是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那么我们能否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呢?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吧!【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反应1.常温下能反应:镁、铝2. 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反应:Fe、Cu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金、银【提出问题】为什么金属与氧气反应中存在能否反应,及反应剧烈程度不同的差异呢?【交流回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泼程度有关(即金属活动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课堂例题笔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考点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因此,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3)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锌的后面,因此铜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4)。
考点 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解析:只有金属X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只有金属X的活动性位于氢前。
第八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
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那锌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呢?…有什么规律?
1、对比实验:
实验
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
锌粒浸入
硫酸铜溶液
说明___的活动性
强于_____
铜丝浸入
硝酸银溶液
说明___的活动性
强于_____
铜丝浸入
硫酸锌溶液
说明___的活动性
强于_____
2、结论:
①分析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②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两类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课本P12页)
A. 加盐酸 B. 测密度 C. 加硝酸银溶液 D. 看颜色
6、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A. H2SO4B. FeSO4C. HCl D. CuSO4
7、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根据现有的条件,你认为只能测出_______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为了测定该合金的组成,小华称取10 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
初中九年级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地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1课堂讲解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地反应Ø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Ø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思考:为什么不同地金属与酸反应地剧烈程度不同?1知识点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地反应回顾思考】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地现象及反应方程式视频播放】铁跟硫酸铜溶液地反应归 纳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Fe+CuSO4 FeSO4+Cu视频播放】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地反应归 纳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铝丝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化学方程式:2Al+3CuSO4 Al2(SO4)3+3Cu归 纳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化学方程式:Cu+2AgNO3 Cu(NO3)2+2Ag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现象归 纳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新金属化合物1.以上反应类型都属于反应。
2.铝,铜,银三种金属地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
置换Al>Cu>Ag例1】中考•山西】在学习金属地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C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与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导引:铜片与硝酸银反应,可观察到:铜片地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反应后地溶液中一定有生成地硝酸铜,还可能有过量地硝酸银;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银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1.(1)将铁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地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浅绿色Fe +2AgNO3===Fe(NO3)2+2Ag(2)将铁丝放入Zn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
[精品]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精品]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7adbef58f5f61fb73666bd.png)
第二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规律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判断。
教学过程知识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12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相关探究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铝、铜、银的活动性探究: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合作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作用?答: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酸或盐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教师点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就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将锌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反应的是锌和硝酸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K 、Ca 、Na 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跟进训练】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B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案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金B.银C.铜D.铁【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Au、Ag、Cu、Fe、Sn五种金属中铁的位置最靠前,其金属活动性最强,所以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解答】解: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铝丝需要砂纸打磨,除去薄膜的氧化铝薄膜,故选项说法正确.B、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下面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能与其余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是()A.Ag B.Cu C.Al D.Zn【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Al>Zn>Cu>Ag,又因为:“其中一种金属能与其它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可知它为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铝.所以,C 正确,A、B、D错误.故选C.4.如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A.X B.Y C.Z D.W【解答】解:根据漫画中,四种金属的表现可知:Z的最活泼,X次之,W再次之,Y最稳定.故选:B.5.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解答】解:A、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不包含钛,故选项方法不能达到目的.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根据反应是否能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能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方法能达到目的.故选:A.6.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A.ZnSO4溶液B.稀盐酸C.AgNO3溶液D.CuSO4溶液【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都在锌的后面,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此方案不可行;B、试剂中铜、银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铜与银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C、试剂中锌、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金属锌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不可行.D、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故选D.7.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B.硫酸钠溶液C.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能生锈,但所需时间较长,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铁丝、铜丝均不与硫酸钠溶液反应,不能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C、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D、铁丝、铜丝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C.8.现有甲、乙、丙、丁甲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丙>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可推出甲的活泼性大于乙,且都大于丙、丁;由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说明了丙的活泼性大于丁.由此可得出甲、乙、丙、丁四种的金属的活泼性大小是:甲>乙>丙>丁.所以C 正确,A、B、D错误.故选C.9.我国早在古代,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1)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其溶液颜色为蓝色.(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量CuSO4杂质,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DA.NaOH溶液B.Fe C.CuO D.Zn.【解答】解:(1)在硫酸铜中,铜显示+2价,氧显示﹣2价,所以硫元素显示+6价,硫酸铜溶液显蓝色;(2)通过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除杂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量CuSO4杂质是加入过量的锌粉,故选:D.故答案为:(1)+6,蓝色;(2)置换反应;(3)D.10.现有a、b、c三种金属,a、b分别与稀硫酸,c的硝酸盐溶液作用的现象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给的实验结果,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b、a B.a、b、c C.b、a、c D.a、c、b【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与稀硫酸中不反应,b在稀硫酸中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a排在氢之后,b排在氢之前;a和b在c的硝酸盐溶液中都能置换出c,说明a和b都在c之前,综合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a、c,所以,C正确,A、B、D都不正确.故选C.11.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解答】解:A、由实验甲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会有红色物质出现,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故正确;B、由实验乙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会有银白色物质出现,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故正确;C、由实验甲将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无变化,同样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所以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故正确;D、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能完成本实验探究,故错误;故选:D.12.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A.Mg+Sn(NO3)2═Mg(NO3)2+Sn B.Sn+H2SO4═SnSO4+H2↑C.Sn+Hg(NO3)2═Sn(NO3)2+Hg D.Sn+ZnSO4═SnSO4+Zn【解答】解:A、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故A能发生反应;B、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故B 能发生反应;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汞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汞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D、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故D不能发生反应.故选D.13.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Z B.Z>Y>X C.Y>X>Z D.X>Z>Y【解答】解:由题意可知,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了Y排在Z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所以A正确.故选A.14.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M可能是铝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解答】解:A、该反应有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B、如果M是铝,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由于硝酸根﹣1价,铝+3价,所以硝酸铝写为:Al(NO3)3,图示中M是+2价,所以M不能是铝,故说法错误;C、由于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说法正确;D、反应前M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了M(NO3)2M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正确.答案:B.15.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一组试剂是②(填序号)①Ag、FeCl2溶液、AlCl3溶液②Fe、AlCl3溶液、AgNO3溶液③Ag、Fe、AlCl3溶液.【解答】解:(1)将其放入稀盐酸中,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是金,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是铜锌合金.故填:气泡.(2)①把Ag分别伸入FeCl2溶液、AlCl3溶液中时,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银不如铁和铝活泼,但是无法确定铝和铁的活泼性;②把Fe分别伸入AlCl3溶液、AgNO3溶液中时,铁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的是硝酸银溶液,说明铁比银活泼,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铝溶液,说明铁不如铝活泼;③把Ag、Fe分别伸入AlCl3溶液中时,都是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最活泼,无法确定银和铁的活泼性;由以上分析可知,能达到目的一组试剂是Fe、AlCl3溶液、AgNO3溶液.故选:②.16.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镍(NiSO4)、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老师给出信息:硫酸镍溶液呈绿色,硫酸锌溶液呈无色.(1)为探究镍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做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②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仍为无色.请根据实验结果,把锌、铜、镍的元素符号填在图1的相应格中:(2)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如图2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方案:①实验操作Ⅰ和Ⅱ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②X是Zn,M是H2SO,固体Y中含有Cu和Ni.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由于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镍在氢前;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镍的活动性比锌弱,金属的活动顺序是:Zn Ni (H)Cu;所以填图如下:(2)①由于实验操作Ⅰ把固体混合物和硫酸锌溶液分开,因此操作Ⅰ是过滤,而实验操作Ⅱ是从硫酸锌溶液中得到硫酸锌晶体,因此操作Ⅱ是蒸发结晶,故两个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②从图中不难看出,在废水中加入足量的金属X得到的是硫酸锌溶液,说明加入的X应是金属锌,由于锌可以和废水中的硫酸镍、硫酸铜、硫酸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镍、铜,可能还混有过量的锌.由于铜在氢后,不和稀酸反应,而镍和锌都可以和稀酸反应,因此溶液M应是稀硫酸或稀盐酸;锌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Zn+NiSO4═ZnSO4+Ni.故答为:(1)Zn Ni (H)Cu;(2)①玻璃棒;②Zn,H2SO4,Cu和Ni,Zn+CuSO4═ZnSO4+Cu (Zn+NiSO4═ZnSO4+Ni).。
鲁教版九下化学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2)知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特点,会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判断与应用,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和运用。
【教学准备】镊子、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铁、铜、锌、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
一、导入新课李阿姨买了一条金项链,比市场的价格要便宜多了,她既高兴又害怕。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她辨别真假吗?你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其中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方法之一。
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活动1复习巩固【投影】(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1)镁在氧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加热;(4)锌与稀硫酸反应;(5)铁与稀盐酸反应;(6)镁与稀硫酸反应;(7)铝与稀盐酸反应。
2.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活动2:通过金属与盐的溶液反应,进一步感受金属活动性强弱【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许多金属能跟氧气反应,如镁、铁、铝、铜等,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不同金属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活动性不同。
金属也能与稀酸反应,下面我们将一起探究金属在盐溶液中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思考】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现象与化学方程式:【归纳】金属+盐→_____+______此类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课件

13.如图 1 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铁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 用的大致年限。
(1)分析该图的规律,你认为金属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 与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的活动性、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有关。
(2)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 行含量测定,称取 10 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
1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解释的是( B)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 中加以区别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 器
A.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 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7:36:21 PM
A.X>Y>Cu B.Cu>X>Y C.Y>Cu>X D.X>Cu>Y 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 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以下关于该滤渣和滤 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没有气泡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Fe 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不含AgNO3,可能含有 Al(NO3)3 A.①③⑤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⑤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八单元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的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八单元的教案
课题名称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时二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2、能够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教学难点:金属的活动性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铁片、硫酸铜溶液、铜丝、硝酸银溶液、试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问题引入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CuSO4=FeSO4+Cu
上图为镁、锌、铁、铜与盐酸的反应,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Mg> Zn> Fe> Cu 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人教九下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金属的活泼性及其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的过程,学生可以掌握金属氧化的原理。同时,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过程,学生可以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此外,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金属的过程,学生可以掌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采用了讲授法和实验演示法。首先,我向学生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后,我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化学性质。我分别展示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法。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门把手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金属制品的状态。然后,我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铁锅会生锈?铜门把手会腐蚀?”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问题导入,学生可以激发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想法,拓宽思维,促进学习的深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最新学习文档

培养学生掌握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学习方法: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培养学生联想记忆的方法,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正确描述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活
动
探
究
二
【探究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1.阅读教材P1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应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记忆方法(巧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知道并记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断。
过程与方法
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解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备课素材-word文档资料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素材一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你能写出上节课学过的有关金属性质的化学方程式吗?能叙述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现象呢?[多媒体投影] 2Mg +O 2===2MgO (化合反应)2Cu +O 2=====△2CuO (化合反应)Mg +2HCl===MgCl 2+H 2↑ (置换反应)3Fe +2O 2=====点燃Fe 3O 4 (化合反应)Fe +H 2SO 4===FeSO 4+H 2↑ (置换反应)上述Mg 、Fe 、Cu 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有所不同;Mg 、Fe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Cu 不能与酸反应,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其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以上的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镁>铁>铜。
下面我们再来探究铝、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情景导入] 展示一颗“奇异”的金属树。
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原理是什么?制作方法:在一个平底烧瓶内放入半瓶10%的醋酸铅溶液,瓶口用橡皮塞塞住,塞子上吊一根棉线绳,绳的下端绑着一根锌棒,让锌棒的一端浸入醋酸铅溶液之中。
将玻璃瓶静置两天,两天之后,你会看到一幅奇异的景象(自己动手试一试)。
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故事导入] 有一个村叫旮旯村。
一天天气非常炎热,村中一位老爷爷回家路过村前小溪,低头洗脸时发现了一件怪事:他很久前扔掉的一口铁锅变成了“铜锅”。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到这个地方看奇事。
然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眼疾的人在这里洗了脸后,眼睛好了。
人们越传越神,都说神仙下凡来到这里,果真是这样吗?你想帮助他们揭开这个谜底吗?素材二 教学建言[建言1]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处理方法(1)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补充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
(2)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

01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PART ONE
探究实验
探究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的金属与氧气、酸、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有的金属则不反应呢?
学习目标
实验
现象
锌片浸入硫 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锌片表面覆 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 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化学方程式
Zn+CuSO4=== ZnSO4+Cu
为Z、X、Y,则下列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C )
A.Y+Z(NO3)2══Y(NO3)2+Z B.X+H2SO4══XSO4+H2↑ C.X+Y(NO3)2══X(NO3)2+Y D.Z+2HCl══ZCl2+H2↑
随堂练习
4.填写下列表格(“混合物”栏中括号内为杂质)。
混合物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活动性顺序 X>Y>Z。
铜粉 (Fe)
Fe+2HCl===FeCl2+H2↑
FeCl2 溶液 (CuCl2)
Fe+CuCl2===FeCl2+Cu
主要操作步骤
加适量稀盐酸至 无气泡产生,过 滤、洗涤、干燥
加适量无锈铁钉 或铁粉,过滤
随堂练习
5.有X、 Y 、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 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 断X 、Y、 Z的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二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规律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判断。
教学过程知识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12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相关探究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铝、铜、银的活动性探究: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合作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作用?答: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酸或盐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教师点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就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将锌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反应的是锌和硝酸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K 、Ca 、Na 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跟进训练】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B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导学课件:第八单元 课题2 第2课时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
属
的
金属与化
化
合物溶液
学
反应
性
质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表面有紫红色物质出现,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出现,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___蓝_____色
铜的活动 _C_u_+__2A__gN_O__3=_=_=_2_A_g_+_C__u(_N_O_3_)2__ 性比银
____强____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下列溶液中不能与锌反应的是( D )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1)实验中无法比较金属铜和金属银的活动性强弱。(2)根据金属活动 性顺序,应选择中间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与两端金属反应,即可证明三种金属的 活动性强弱,所以可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铜的化合物溶液中。
【方法点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 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或取中间金属的化合物溶 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情景展示]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题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给我们哪些判断的依据?
[思考交流]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总结归纳]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 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PPT课件第8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解析: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浅绿 色,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该反应无气泡产生;Fe+CuSO₄ FeSO₄+Cu, 该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新知探究 想一想
1.为什么要用不活泼的金属制造货币?
可以防止锈蚀。
新知探究 想一想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能否用锡壶装醋?
不能,因为锡能跟酸反应。
新知探究 浪漫的表白
新知探究
典例2 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 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判 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B )
A.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 B.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 C.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D.滤渣中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含有Fe
课堂达标
解析:将铁粉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铁只与硫酸铜溶 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 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证明滤渣中的固体不含铁,硫酸铜可能与铁 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因此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和 FeSO4,可能含有CuSO4;由于滤渣中的固体不含铁,所以滤渣中的 固体只有铜;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 减少。
药品:ZnCl2溶液、AgNO3溶液、铜丝。 操作:将铜丝分别放入ZnCl2溶液、AgNO3溶液中。 判断:根据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方案3:“两单一液和一酸”。
药品:锌片、铜丝、AgNO3溶液、稀盐酸。 操作与判断:取锌片、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验证Zn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材解读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知道并记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探究一【探究一】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
1.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5)把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3.归纳讲解1:铝、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铝、铁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而没有铝活泼。
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铁>铜>银。
4.讲解2: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是置换反应,只要交换成分,正确书写化学式就可以了,但注意:铜、铁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正二价的化合物。
金属钾、钙、钠与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再与化合物反应。
5.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实验现象,上黑板上写化学方程式。
倾听并理解如何通过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2第2课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盐溶液与金属的反应规律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
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判断。
教学过程
知识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1~12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相关探究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铝、铜、银的活动性探究:
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够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铜>银。
2.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合作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作用?
答: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酸或盐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教师点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两金属相隔越远,就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将锌和铜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先发生反应的是锌和硝酸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K 、Ca 、Na 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因为钾、钙、钠的活动性太强,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跟进训练】
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B )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B )
C.丙>甲>乙D.丙>乙>甲
3.三名同学为验证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分别设计方案,所用试剂如下:
甲同学:铜丝、银丝、硫酸铝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乙同学:铝丝、铁丝、银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丙同学:铝丝、铜丝、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1)甲同学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说明原因:不能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也不能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2)乙同学要用稀盐酸验证铝、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稀盐酸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插入铝丝和铁丝,铝丝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证明了铝比铁活泼。
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