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

合集下载

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桩底沉渣会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底端阻力,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桩基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钻孔灌注桩沉渣问题对桩基承载力的危害性,对沉渣厚度精准检测属于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分析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其次探讨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施工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沉渣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深基础;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测量引言我国对于基础工程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钻孔灌注桩技术在不同类型的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主要是由于这种施工技术的施工速度,承载力以及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建筑基础结构所用到的灌注桩的数量比较多,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很容易出现孔底清理不彻底的现象,桩底的沉渣会直接影响到状体的承载力。

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艺流程首先完成测量的准备工作,平整场地。

各种相关材料应该准备到位。

开工前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使所有参与测量的施工人员明确具体技术要求。

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测绳,其上设有刻度,刻度精度为0.1mm。

还包括吊环、螺旋杆身、测板和测针。

吊环为圆形连接环。

吊环连接在测绳的底部。

螺旋杆身连接在吊环的底部,螺旋杆身上设有外螺纹。

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调节环,调节环与螺旋杆身螺纹连接。

测板与支撑架和调节环焊接成为整体。

测针连接在螺旋杆身的底部。

测针的底部呈圆锥形。

测绳的顶部设有转动手柄。

利用上述钻孔灌注桩基底沉渣厚度测量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沉渣厚度,具体分两步进行。

先将测针安装在螺旋杆身的底部,拧紧螺旋丝扣帽,下放测绳,直到测针底部接触孔底,记下测绳的刻度h1。

然后取下测针,装上测板,下放测绳,直到测板的下表面接触沉渣表面,记录测绳的刻度h2。

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的检测流程

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的检测流程

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的检测流程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是常见的尿液检测方法,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以下是尿干化学和尿沉渣检查的检测流程。

尿干化学检查尿干化学检查是通过尿液中的化学反应来检测其成分和物质的含量。

检测流程如下:1.采集尿液样本:收集清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作为样本。

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并尽可能避免污染或接触外界环境。

2.检测pH值:使用试纸或电极测量尿液的pH值。

正常尿液的pH 值为5.0至7.0。

3.检测蛋白质:常规尿液检查中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和数量。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或仅含微量的蛋白质。

4.检测糖类:糖类检测可用于诊断糖尿病。

采用尿糖试纸或化学方法来测定尿糖的存在和含量。

5.检测酮体:检测酮体可用于检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尿液中酮体含量可用尿酮试纸或其他化学方法测定。

6.检测潜血:尿液中的潜血可用于诊断结石、感染和肾脏疾病等问题。

检测潜血的常用方法是用尿潜血试纸。

7.宏观检查:使用肉眼或显微镜检查尿液的外观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为黄色或琥珀色。

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是通过检查尿液中的沉淀颗粒来分析尿液中的细胞、细菌、晶体和其他物质的存在状况。

检测流程如下:1.采集尿液样本:与尿干化学检查相同,收集清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作为样本。

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并尽可能避免污染或接触外界环境。

2.离心:将尿液放入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或更长时间。

离心可分离出尿沉渣,其颗粒含量取决于尿液中的物质。

3.拍干:用干净的纸巾轻轻地拍干离心管,以除去多余的液体。

注意不要碰到尿沉渣或使用不同的纸巾,以避免污染。

4.检验:使用显微镜对尿沉渣进行检查。

检查尿沉渣中颗粒的存在,数量,形态和位置,以评估细胞,细菌,晶体和其他物质的存在和状况。

总结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检查是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正确的收集样本,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

对于尿干化学检查,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pH值、蛋白质、糖类、酮体和潜血。

尿沉渣法的检验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沉渣法的检验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尿沉渣法的检验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尿沉渣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沉淀物来获取有关疾病信息。

它是一种简单、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尿沉渣法的检验原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测方法的应用和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尿沉渣法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尿沉渣法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小结,探讨尿沉渣法的意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全面的讨论,读者能够对尿沉渣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尿沉渣法的检验原理,通过对尿样进行离心沉淀处理,从而分离出其中的固体成分,进一步分析尿液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通过了解尿沉渣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尿液检测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为医学实践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对尿液中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增进对尿沉渣法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尿沉渣法的定义:尿沉渣法是一种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沉淀物来进行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测的方法。

尿沉渣是指尿液中沉淀在底部的固体物质,包括细胞、蛋白质、细菌、结晶、红细胞和白细胞等。

通过对尿液进行离心、显微镜观察或化学分析,可以得到尿沉渣中不同组分的信息,从而了解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尿沉渣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尿液检验方法,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尿沉渣中的形态、数量和化学成分,可以判断肾功能、泌尿系疾病、代谢疾病、感染疾病等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尿沉渣法既可以在临床实验室中进行常规检测,也可以作为个人健康监测的一种手段。

通过定期检测尿液中的沉淀物,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促进个体健康管理和预防维护。

尿沉渣检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沉渣检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沉渣检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沉渣检测的方法包括非染色尿沉渣镜检和染色尿沉渣镜检。

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非染色尿沉渣镜检:
1. 取刻度离心管,倒入混合后的新鲜尿液10ml,500r/min离心5min。

2. 待离心停止后,取出离心管,弃去上层清液,留下沉渣,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

3. 取尿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18mm′18mm的盖玻片覆盖。

4. 用10′10镜头观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及管型,用10′40镜头观察鉴定细胞成分和计数,应观察10个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值,记录结果。

红细胞0-3/HP,白细胞0-5/HP。

5. 管形(透明):每低倍镜视野平均值0-1/全片。

6. 尿结晶和盐类数量以每一高倍视野+,2+,3+,4+报告。

染色尿沉渣镜检:
溶液II:沙黄、95%乙醇、蒸馏水,将意识哪个两种溶液分别置冰箱保存。

在沉渣中加入1滴染色液,混合,覆盖盖薄片,3min后镜检。

注意事项:
1. 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

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 送检尿量:一般5-10ml,如要测尿比重则不能少于50ml。

3. 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弃去,以冲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4. 应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带入尿内: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带及月经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钻孔灌注桩如何测量沉渣厚度?

钻孔灌注桩如何测量沉渣厚度?

钻孔灌注桩如何测量沉渣厚度?在各类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承载结构,被广泛应用。

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沉渣厚度控制,对于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准确测量沉渣厚度,能有效保障灌注桩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沉渣。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钻头在钻进过程中会扰动孔底的土体,同时钻孔内的泥浆也会携带一部分钻渣沉淀在孔底。

这些沉淀在孔底的物质就被称为沉渣。

沉渣主要由钻渣、泥浆中的固体颗粒以及孔底被扰动的松软土层组成。

沉渣厚度过大会严重影响灌注桩的承载能力。

这是因为沉渣的压缩性大,强度低,在桩身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从而降低桩的承载力。

同时,过厚的沉渣还可能导致桩底与持力层之间的接触不良,影响桩的端承力。

因此,严格控制沉渣厚度是保证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那么,如何测量钻孔灌注桩的沉渣厚度呢?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重锤法重锤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直观的测量方法。

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制作一个重量适中的重锤,重锤的底部通常为圆锥形。

在测量时,将重锤缓慢放入孔内,直到重锤触及孔底。

然后,测量重锤从孔口到泥浆液面的长度,以及从孔口到重锤触及孔底时的长度。

两者之差即为沉渣厚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

但缺点也比较明显,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泥浆比重和粘度的影响,而且对于较厚的沉渣测量精度有限。

二、测绳法测绳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测绳的长度变化来测量沉渣厚度。

具体操作时,先将测绳的一端系上一个重物,确保重物能够顺利沉入孔底。

然后将测绳缓慢放入孔内,当重物触及孔底时,记录测绳在孔口的刻度。

接着,提起测绳,使重物刚好穿过沉渣层,再次记录测绳在孔口的刻度。

两次刻度之差即为沉渣厚度。

测绳法相对重锤法来说,测量精度有所提高,但同样容易受到泥浆性能的影响,而且对于沉渣的性质和分布情况难以准确判断。

三、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基于电学原理的测量方法。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监测与控制【最新版】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监测与控制【最新版】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监测与控制摘要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超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标准、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间隔,控制孔底沉渣厚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检测;控制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噪音低、振动小及单价低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到广泛应用。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其承载力受施工中的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孔底沉渣层严重影响桩承载力的发挥。

因此,施工过程中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和桩基承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1.孔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桩的竖向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受,对于采用泥浆护壁的钻孔灌注桩,在清孔后至混凝土灌注前,孔底将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该沉渣层强度低、压缩性高。

单桩竖向静力荷载试验表明,对桩端有一定沉渣的钻孔灌注桩,其端部一般呈刺入性剪切破坏,接近于纯摩擦桩,σ-S(荷载一沉降)曲线呈陡降型,破坏特征点明显(见图1)。

根据一些公路、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实测资料,桩的端部承载力均发挥较少。

为此,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B50202-2002》规定,钻孔灌注桩孔底最大沉渣厚度允许值为: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

而《GBJ202-83》和《JGJ94-94》规范对摩擦桩孔底最大沉渣厚度允许值均为300mm。

2、导致孔底沉渣过厚的主要原因(1)清孔方式选用不当钻孔灌注桩常用的清孔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空压机喷射和砂浆置换等,应根据现场具体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方法等合理选用。

方法选用不当,将不能有效清除孔底钻渣和置换孔内泥浆,无法控制孔底沉渣层厚度。

(2)清孔不彻底清孔不彻底或持续时间不够,未能将孔底钻渣清除干净,或孔内泥浆置换不充分,均会造成孔底沉渣厚度过大。

桩基施工沉渣检测的技术

桩基施工沉渣检测的技术

桩基施工沉渣检测的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灌注桩沉渣厚度存在争议的三方面内容:沉渣的定义、沉渣控制的标准和沉渣的测量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中暗含的线索,得到一个清晰的关系结构。

关键词:灌注桩;沉渣;沉渣厚度允许值;沉渣测量灌注桩优点众多,应用广泛,但因为其施工过程隐蔽,也存在许多争议之处,缺乏统一的标准,其中有关沉渣的问题尤为典型,包括沉渣的定义、控制、测量等。

本文不作关于沉渣如何控制的讨论,而是致力于澄清在沉渣的定义、控制标准、测量三个方向上所存在的混淆和它们之间所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1.何为沉渣:定义1:使用正反循环钻机进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被切削的岩土碎屑以及松散土层塌落的块体与泥浆混合在一起,沉淀于孔底部,虽经反循环清洗孔底,但仍未能全部清除而残落在孔底部的物质即为沉渣。

定义2:桩孔底部未被完全破碎的土块,及含砂量大、胶体率差的泥浆被大量沉淀在孔底的物质。

定义3:是成孔后钻深和和灌注混凝土前测深的差。

看上去这三种定义没有本质区别,但分别隐含在其中的内核却并不相同,将其显化出来后,得到如下三个定义:定义1:孔底沉淀分为砂沉淀和泥浆沉淀两种,孔底沉渣只包括砂沉淀。

定义2:孔底沉渣包括泥浆沉淀。

定义3:孔底沉渣厚度以现场测量方法为准。

严格地来说,孔中物质的结构组成从下到上如图1所示。

图1 灌注桩中成分构成示意图依据图1,问题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提出来:孔底沉渣与泥浆的分界线是分界线1还是分界线2?或者在这两者之间?对“沉渣”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不应该是我们所采取的分析手段,应该关注的是,在工程实践中,结合沉渣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最后在混凝土桩底与天然土层之间距离等各方面因素来考虑沉渣厚度究竟应该如何定义。

假如在分界线1和分界线2之间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以和分界线1以上的泥浆一样被混凝土顶起排出,那我们自然可以采用分界线1为标准,反之我们则以分界线2为标准。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在分界线1和2之间存在一个渐变的过渡,这样一来,从理论意义上的物质构成来定义产生于工程实践中的沉渣厚度的概念就是不可取的。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与定量检测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与定量检测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正常, 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 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化。
o肾小球性血尿:>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 o非肾小球性血尿:>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 一型红细胞。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参考值 直接镜检法:0~偶见/HPF 离心镜检法:0~3/HPF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临床意义:引起血尿的疾病很多,可 以归纳为三类原因:
▪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 ▪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二 、 白细胞(WBC)
➢白细胞形态:见图2 ▪完整白细胞 ▪闪光细胞 ▪脓细胞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三、 质量控制
➢宜用新鲜(2h内完成检查),随机中段尿液。 ➢使用标准器材,如尿液沉渣定量分析板。 ➢采用可靠的尿沉渣质控物。 ➢尿沉渣检查标准化。 ➢应用各种细胞化学,免疫化学染色新技术。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尿液细胞检查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一 、红细胞(RBC)
➢红细胞形态:见图1
▪正常红细胞:淡黄色,双凹圆盘状,直径大 约8um。 ▪异形红细胞: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 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皱缩红 细胞及影红细胞。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图1 红细胞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血尿
*镜下血尿:>3个RBC/HPF,而尿液 外观变化不明显。 *肉眼血尿:>1ml血/1L尿,尿液外观 呈淡红色。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和定量检测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在钻孔灌注桩沉渣上设置标志,然后测量标志的高度变化来确定沉渣的体积。

具体步骤如下:1.在钻孔灌注桩的顶部设置一个固定标志,可以使用铁钉或其他固定材料,保证其稳定不被移动。

2.等待一段时间,让沉渣充分沉降。

3.使用测量仪器,如测量尺或测量水平仪,测量标志的高度。

初始测量值可以用作基准。

4.定期测量标志的高度,记录下各个时间点的测量值。

5.根据不同时间点的测量值计算沉渣的体积变化。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其他参数的测量结果,来估计沉渣的体积。

常用的间接测量法有超声波测量法和测量液体密度法。

超声波测量法是利用超声波穿过液体时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测量液体的浓度和密度。

具体步骤如下:1.在钻孔灌注桩附近设置一个超声波测量设备,确保其与液体有一个固定的距离。

2.开始测量,并记录下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强度。

3.根据超声波传播时间和强度的变化,来估计沉渣的体积。

测量液体密度法是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变化来间接估计沉渣的体积。

1.收集一定体积的液体样品,可以通过倒入容器中,并使用相关仪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2.根据密度变化推测沉渣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沉渣通常含有较高的固体颗粒,测量时需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例如使用过滤器来去除颗粒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无论是直接测量法还是间接测量法,都需要清洁和维护测量仪器,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

三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比较作者:郑瑞卿陈德东林丽珍【摘要】目的比较IQ200尿沉渣分析仪、AX 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方法的尿沉渣检测结果。

方法分别检测已确诊为肿瘤患者的新鲜尿液1 080份,对尿液中RBC、WB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与尿干化学法无显著差异(P>0.05),与显微镜镜检法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镜检。

【关键词】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对比经典的尿沉渣检测方法为显微镜镜检,由于它的不足为速度慢,目前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

我院引进了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一套使整个尿液分析过程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系统,具有检测快速、准确、直观的优点。

我们将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方法及尿干化学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对该仪器的性能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美国IRIS公司的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IRIS公司,美国),AX 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尼康电光学显微镜。

1.2 标本采集随机抽取2006年1~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胃、肝、肺等肿瘤患者1 080例,采集新鲜晨尿,分别进行3种方法的检测。

1 080例中男性678例,女性402例,年龄30~70岁,平均52.8岁。

用一次性无菌尿样采集杯收集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为二管,每管10 ml,一管用于AX 4280尿干化学法和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另一管用尿常规沉渣显微镜镜检。

1.3 方法每日工作前对IQ200分析仪进行清洗,调焦并进行高低两种质控检测,确保其在控后,进行标本检测,全部标本必须在收到后2 h内完成。

显微镜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方法操作,取尿10 ml,1 500转/min,相对离心力400 g,离心5 min,吸弃上清液,沉渣残留量为0.2 ml,轻轻摇动,混匀后镜检。

沉渣分析显微镜操作规程

沉渣分析显微镜操作规程

沉渣分析显微镜操作规程1.检验目的:规范尿液沉渣操作,了解尿液有形成分的量。

2.方法原理:对尿液离心的沉渣用显微镜进行放大,通过操作人员进行辨认识别,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告知临床医生。

3.方法认可4.标本类型:4.1.晨尿:适用于病房病人尿液常规检查4.2.随机尿:适用于门诊病人尿液常规检查4.3.尿液标本要求新鲜,检测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5.仪器和器材5.1仪器:离心机、显微镜。

5.2器材:专用离心试管、载玻片6.校准程序: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考核上岗,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7.操作步骤:7.1 取待检混匀尿液10ml 于刻度离心管中,1500r/min 离心5min ,弃上清液,保留0.2ml 残留液备用。

7.2 将沉淀物混匀后,取50μl 滴人载玻片上,用18mm ×18mm (或22mm ×22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20 个低倍视野(LP)的管型数。

再用高倍镜(10 ×40)计数10 个高倍视野(HP)的细胞数。

8.干扰因素:9.结果判定9.1报告形式细胞:以10 个视野中的最少数到最多数(××~××个细胞/HP)报告。

管型:以20 个视野的平均数(××个/LP)报告。

结晶:以每一高倍视野+、++、+++、++++等的半定量方式报告。

9.2注意事项9.2.1美国NCCLS 文件推荐使用一次性尿沉渣专用检测板,并以“××/μl”形式报告。

有条件的实验室应逐步实行尿沉渣专用检测板计数,并以“××/μl”的形式报告。

9.2.2无一次性尿沉渣专用检测板的实验室,可将显微镜检查结果换算为“××/μl”形式报告,其换算公式为:××/μl=××个/LP ×1350 (或2016)。

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山 西 省 中 医 学 院
2 结
李爱香
朱 保 忠 刘俊 英 岳 晓 华

尿沉渣检验是 临床实验室常作 的检验 ,对于泌尿系统疾 病 的诊 断 和鉴别诊 断 有重 要 的参考价 值_ 1 J 研究 采用 直 。本 接 定 量 计 数 板 镜 检 法 、F _0 u _ l0型 尿 流 式 细 胞 分 析 仪 和 A E 6 A型全 自动智能 尿沉渣分析仪 3种方法对尿 中的 v 一7 3
09 , 和 检 验 U 21 ,> . 。 . 秩 4 = .2P 00 5 3 讨 论
1 . 分析 仪测 定 法 :严 格 按 仪 器 说 明 书操 作 步 骤 对 每份 充 .2 3
31 显 微 镜 检 测 技 术 : 红 细 胞 、 . 尿 白细 胞 的 显 微 镜 检 测 技术 ,
1 统计 学处 理 . 4 采 用 C IS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秩 和 检 验 和 相 关 分 析 ,以 P HS <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
有形成分定量分析的理想方法 ,但在现实中因效率低下和人
工误 差 而 不 实 用 。
3 全 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u — l0检测技术 : 自动尿沉渣 . 2 F o 全 分析仪 u . 10检测原理是直接对尿液标本染色后 , F.0 利用流
1 . 定量计数板镜检法 : .3 3 不离心标本 : 用一 次性塑料移液管 吸取 混匀尿液 , 滴入 2个 J S 次性 专用尿沉渣计数板 内 , A T一 稍待片刻 , 首先用低 倍镜 观察尿液 细胞分 布情况 , 再用 高倍 镜计 数 1 0大方格内红 细胞 、 白细胞数 。所有试验均在取样后 2h内完成 , 镜检结果脂肪滴等 因素导致 U 一 10尿液分析仪测定尿 白细胞 结 F o 果偏高。因此 , 虽然 u 一 10全 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 液 F 0 定量分析具有快速 、 简单等优 势 , 但对 于“ 报警 ” 信息 的标 本 ,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测沉渣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仍为“测绳法”。

但同为测绳,具体方法却不尽相同。

1、对沉渣厚度定义理解的不同沉渣指钻孔和清空过程中沉淀或塌孔留下的,未被循环泥浆带走的沉淀物。

一般是较粗颗粒。

但也有人认为,沉渣厚度就是一清测得孔深与下导管后测得孔深之差。

或者说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对钻孔深度与沉淀后实际孔深的不同理解。

2、具体方法的不同:(1)方法1:同一种吊锤、同一种吊法,某两次测得孔深之差。

这里“某两次”还真不好说具体是哪两次,操作中清孔前、一清、二清、下导管后、下导管后再清,这其中任两次都有可能。

实在不晓得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坛中若有人用过,请解释一下您的想法。

(2)方法2:量取钻具下到地面以下长度作为孔底深度(注:钻头长度一般取其2/3计算),测绳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

(3)方法3:“测针测饼法”:下放测针,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下放测饼,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

二个数据之差为沉渣厚度。

(ps:所谓测针,就是二根25钢筋,长度约20cm,上面焊一个小提把,然后在测绳(细钢丝绳,上面适当做些长度记号)的底部固定一个可活动的螺栓活动扣与测针连接,测绳长度根据桩底到地面长度+2m左右;测饼:一个厚约1cm,直径约12cm的钢板,钢板中心开一直径约5cm的孔,钢板上焊一个高15cm的由三根钢筋组成的等边三角形锥体,在锥体上方也焊上一个小圈子作提把.)引自:/bbs/thread-186810-1-1.html(4)方法4:同一种吊锤。

先轻轻下放,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

再抖动下放,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

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

请大家谈谈您用的哪种方法。

为何?如果您用了仪器测量,也请您说明仪器判定沉渣顶面和孔底的原理。

ps:有人对上述方法2的评价:(1)钻杆间有间隙,这个量累计后是不小的数字。

(2)用两种工具(我们这都用的绳测,沉渣太厚就有断桩可能,多清清,差不多就行啊,不一定要多准,哈哈,,,我以前也搞过钻孔桩施工,谈谈我本人对沉渣厚度的理解,所谓沉渣厚度就是钻孔桩成孔后测得的孔深与钻孔桩灌注前测得的孔深之差,两次量取的孔深都参照同一个基准点,量孔深时一般靠近孔壁量取,中心位置是钻尖处孔深相对比较深,一般提钻时钻头带动的泥很可能把钻尖位置填平。

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

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

灌注桩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的方法:重锤法、测锥测盘法、沉渣仪等;
一、重锤检测法
1、测量转(钻)干平台的高程;
2、计算转杆的总长;
3、用绳尺扣一个0.5KG左右的铁杆件;
4、把绳尺徐徐放到孔中到底后用手上下掂几下,确保铁件确实到底;
5、计算长度用转杆总长减去绳尺的读数就是沉渣厚度。

注意钻头的椎体高。

二、测锥测盘法
用1kg重的测锥及测盘,系着标准水文测绳测量,测锥与测盘测得度数之差即沉渣厚度。

1、在导管中用测锥测量得出长度。

2、导管提起1米、静止5分钟后用测盘测量得出长度。

3、测针减去测盘计算出沉渣厚度
三、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的允许沉渣厚度值: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100,摩擦桩≦300.。

水下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的测量方法

水下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的测量方法

水下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的测量方法张忠照【摘要】对于如何测量水下钻孔灌注桩孔底的沉渣,介绍了一种切实可靠又简单易行的方法.【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年(卷),期】2011(018)008【总页数】1页(P103)【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平均值【作者】张忠照【作者单位】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水下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也更普遍。

桩底沉渣厚度是影响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能可靠地测出桩孔底部沉渣的厚度一直困扰着现场施工及监理人员。

因为沉渣位于水下十几甚至几十米,虽然有技术非常先进的沉渣测定仪,但价格高昂,只用在重要工程中进行抽检,还无法得到普及。

目前多用“测绳+重锤”来进行测量,但测量数值常有出入。

本文将介绍一种切实可靠又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

1 测量方法(1)采用正循环清孔,估计清渣达到要求后,调节泥浆浓度,经检测使其符合要求(比重大于1.15)。

(2)在桩孔正上方平放一根方木或钢管并临时固定起来。

(3)在泥浆泵开动的情况下,上下提拉导管(轻轻触至孔底)数次,使流动的泥浆尽量冲动并浮起沉渣,保持下端管口距孔底30 cm左右,然后让测绳紧靠方木落入孔内。

(4)重锤着底、测绳拉直时,在绳与方木接触处分别做标记,重锤提起约1 m后停泵,待渣沉淀(约5~10 min),将测绳沿着方木上的标记处缓缓下落,重锤着底后测出前后两次测绳与方木或钢管接触处的高差,此值可视为沉渣厚度。

(5)换几个位置,重复上述作法,取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沉渣厚度值。

图1 传统沉渣测量方法示意图图2 改进测量沉渣方法示意图2 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查看泥浆泵是否正常工作,送浆软管是否被压瘪或弯折以致泥浆流速降低,从而无法冲浮起全部沉渣。

(2)如果测出的沉渣厚度值时大时小且相差悬殊,可能测点离导管太近,泥浆从导管下口流出时冲移了重锤。

有时重锤落入钻头尖孔内,沉渣厚度值为负数,也属此情况。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

(总)工程质量2008.No.6(A)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噪音低、振动小及单价低等优点,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其承载力受施工中的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孔底沉渣层严重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发挥。

因此,施工过程中加强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与控制,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和桩基承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1孔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桩的竖向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受,对于采用泥浆护壁的钻孔灌注桩,在清孔后至混凝土灌注前,孔底将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该沉渣层强度低、压缩性高。

单桩竖向静力荷载试验表明,对桩端有一定沉渣的钻孔灌注桩,其端部一般呈刺入性剪切破坏,接近于纯摩擦桩,Q—s(荷载—沉降)曲线呈陡降型,破坏特征点明显(见图1)。

根据一些公路、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的实测资料,桩的端部承载力均发挥较少。

图1单桩静载试验的Q—s曲线文章编号:1671-3702(2008)06(A)-0033-03的353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检测与控制张志华丁杰(通州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通州226300)【摘要】分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导致孔底沉渣过厚的主要因素,介绍沉渣厚度的检测方法,提出选择合适的清孔方法、严格控制清孔泥浆指标、有效固孔及尽量缩短清孔至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减小和控制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检测;控制【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BDeterminationandControlofThePrecipitationThicknessatTheBottomofBoredCast-in-PlacePileZHANGZhi-huaDINGJie(TongzhouMunicipalFoundationEngineeringCo.,Ltd.,Tongzhou,Jiangsu226300)AbstractAnalysisthereasonofprecipitationthicknessinthepileconstruction,Introducethetestmethodofprecipitationthickness,Proposedtheappropriatemethodofcleaningprecipitationandcontrolindexofslurryandreinforcingtheboredwall,andshorteningthetimeintervalbetweenborecleaningandboreperfusionandsoon.Keywordboredcast-in-placepile;precipitation;thickness;testing;control33(总)工程质量2008.No.6(A)为此,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对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

四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

四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
白垚;程大林;刘劲松
【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32)5
【摘要】目的:对DiaSys(R/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法、Fast Read_(102)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改良牛鲍氏血细胞计数池法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四种尿沉渣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方法:尿液标本经标准化方法处理后,分别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定量计数分析,并比较结果。

结果:四种方法重复性均较好;以Fast Read_(102)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为标准,仅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的参考范围也与其余3组不同。

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于尿沉渣检测的筛检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

【总页数】3页(P518-520)
【关键词】尿液;尿沉渣分析;尿沉渣分析仪
【作者】白垚;程大林;刘劲松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相关文献】
1.尿沉渣检查方法的不同及结果比较 [J], 应超军
2.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评价分析 [J], 罗远忠
3.四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的比较 [J], 钟瑞红;台虹;曹研;孙武;牛华
4.三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J], 李爱香;朱保忠;刘俊英;岳晓华
5.3种尿沉渣检查方法测定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比较 [J], 石青峰;罗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

测量钻孔灌注桩沉渣的方法一、测量方法1. 用正循环泥浆清孔,待估计达到要求后,调节泥浆浓度,使其符合要求(相对密度大于1.15)。

2。

在桩孔正上方钻机平台上平放一根方木并临时固定.3.在泥浆泵开动的情况下,上下提拉导管(轻触孔底)数次,使浆流尽量冲动浮起沉渣,保持管口离孔底10CM左右,然后让测绳靠着方木落下。

4.待锤着地、绳拉直时,在绳与方木接触处分别做记号,提起重锤,停泵,待渣沉淀(约5~10min),将测绳沿着方木上的记号处落下,锤着地,量出前后两次绳与方木接触处的高差,该值可视为沉渣厚度.5.接着可对该点复测一次,具体作法是,开动浆泵并上下提拉导管,测绳立即下沉,下沉值为沉渣厚度。

6.换几个位置,重复上述作法,取平均值,作为沉渣厚度。

二、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前应查看泥浆泵工作是否正常,送浆软管是否被压扁或折堵,以至泥浆流速降低,冲浮不起全部沉渣。

2.测出的沉渣厚度值时大时小且相差悬殊。

这可能是测点离导管太近,浆流冲移了重锤。

有时重锤落入钻头尖孔里,沉渣厚度值出现负数,就属这种情况。

3.由于导管中有空气,停泵时管中出现负压,沉渣被吸入导管中,其标志是桩孔中的水位会明显下降。

处理方法是先将导管提升一定高度,然后停泵,让导管中吸入的是较轻的泥浆,便可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三、作法分析1.该方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施工实践上都是切实可行的。

沉渣在孔底的大致分布情况是上薄下厚的趋势,并不是完全沉淀在最低处,因而测量孔底锥上几点后取平均值是比较合理的。

测量结果与重锤着地点的地势高度无关。

每次测出的只是沉渣浮起和沉淀两种状态下同一地点的相对高度.测绳每次所处的状态几乎完全一样,因而不存在状态误差.2.由于测量的是相对高度,因而误差与孔深及测绳的绝对长度无关,只与沉渣分布有关,且泵开绳沉,沉渣多少非常直观.该法适用于桩径为700~1400mm的正循环清渣。

3.正循环清渣是在放入钢筋笼和导管以后开始,沉渣清除和测量,既方便又可靠,一旦测量合格可立即浇灌混凝土,避免了反循环存在的上述问题,由于测量可靠,清渣的最终效果完全可达到预期的要求,只是时间稍长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最常用的仍为“测绳法”。

但同为测绳,具体方法却不尽相同。

1、对沉渣厚度定义理解的不同沉渣指钻孔和清空过程中沉淀或塌孔留下的,未被循环泥浆带走的沉淀物。

一般是较粗颗粒。

但也有人认为,沉渣厚度就是一清测得孔深与下导管后测得孔深之差。

或者说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对钻孔深度与沉淀后实际孔深的不同理解。

2、具体方法的不同:(1)方法1:同一种吊锤、同一种吊法,某两次测得孔深之差。

这里“某两次”还真不好说具体是哪两次,操作中清孔前、一清、二清、下导管后、下导管后再清,这其中任两次都有可能。

实在不晓得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坛中若有人用过,请解释一下您的想法。

(2)方法2:量取钻具下到地面以下长度作为孔底深度(注:钻头长度一般取其2/3计算),测绳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

(3)方法3:“测针测饼法”:下放测针,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下放测饼,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

二个数据之差为沉渣厚度。

(ps:所谓测针,就是二根25钢筋,长度约20cm,上面焊一个小提把,然后在测绳(细钢丝绳,上面适当做些长度记号)的底部固定一个可活动的螺栓活动扣与测针连接,测绳长度根据桩底到地面长度+2m左右;测饼:一个厚约1cm,直径约12cm的钢板,钢板中心开一直径约5cm的孔,钢板上焊一个高15cm的由三根钢筋组成的等边三角形锥体,在锥体上方也焊上一个小圈子作提把.)引自:/bbs/thread-186810-1-1.html(4)方法4:同一种吊锤。

先轻轻下放,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

再抖动下放,测得深度作为孔底深度。

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

请大家谈谈您用的哪种方法。

为何?如果您用了仪器测量,也请您说明仪器判定沉渣顶面和孔底的原理。

ps:有人对上述方法2的评价:(1)钻杆间有间隙,这个量累计后是不小的数字。

(2)用两种工具(我们这都用的绳测,沉渣太厚就有断桩可能,多清清,差不多就行啊,不一定要多准,哈哈,,,我以前也搞过钻孔桩施工,谈谈我本人对沉渣厚度的理解,所谓沉渣厚度就是钻孔桩成孔后测得的孔深与钻孔桩灌注前测得的孔深之差,两次量取的孔深都参照同一个基准点,量孔深时一般靠近孔壁量取,中心位置是钻尖处孔深相对比较深,一般提钻时钻头带动的泥很可能把钻尖位置填平。

测孔深时一般采取测砣就是你所说的用钢板焊接成的三角锥测饼(叫法不同),底板是平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既不容易下沉,自重相对又比较大些,量取的孔深又比较准。

你所说的测针我以前也用过,测的不是太准,它比较细,接触面积小,自重也小,很容易下沉的。

测孔深时不要用力往下撴,如果用力大不管什么测具测得的孔深都不准,因为它们很容易沉入沉渣里面。

清孔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成孔后因为钻掉的泥巴及其他颗粒等浮渣还没有被泥浆带动清出孔,所以要把钻头向上提起几十厘米让钻头空钻(回旋钻机)进行清孔,冲击钻也提起进行清孔,把浮渣清走;第二次清孔,就是导管下到位后测得的孔深与第一次测得的孔深差值比较大,就是孔底有沉渣并且厚度超标,所以要对钻孔桩进行二次清孔,直到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您的做法,(1)测成孔后的孔深。

(或者说刚成孔时的孔深,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2)测灌注前的孔深。

(或者说下完钢筋笼和导管后的孔深。

)按您的意思,是否是(1)代表了真实的孔深,此时测锤能落到原状地层的开挖面。

(2)代表了沉渣后的孔深,此时测锤落到沉渣表面??请明示以前我也搞过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一般我们也是测两次。

当成孔后,钻头提起50cm 后进行清孔处理。

但是我们采用的是泥浆循环法(将水管直通孔底,先通同比重泥浆后通水,表层泥浆自然排出)。

当泥浆比重降至在1.5~1.9之间时(一般都是采用泥浆比重仪检测,有经验的老工人甚至只用手感即知)。

此时即进行第一次测量孔深,一般多是选择测绳(皮尺伸缩量大,钢尺不易操作),测锤一般多选择比较平扁的重物(基本基于帅哥zhangwei740520的原理)。

检测合格之后继续进行t同比重的泥浆循环(为了保持泥浆悬浮)直到钢筋笼就位。

再次采用同一测绳、测锤进行检测孔深。

此时的孔深差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偏差就应该是沉渣厚度。

一般如果泥浆比重控制的好,沉渣厚度都不会超过30cm。

在灌注时应时刻关注是否有砼突然上升或者不上升的变化,还要注意钢筋笼骨架顶面高程有无变换。

小弟的一点拙见,不知对否,请指示。

请问:1、刚成孔时,真的无沉渣么?沉渣是在清孔过程中沉淀而成?2、若如此,清孔的目的是什么?端承桩是否还需要有清孔这道工序?就我个人认为,刚成孔时存在沉渣的,但是因为之前一直是钻孔状态,泥浆比重近似认为均匀不变的,所以沉渣很少。

之后进行了清空处理才第一次测孔深,此时认为没有沉渣。

不管如何处理最后孔底都是有一定量的沉渣的,只是看沉渣的多少是否影响浇筑的质量。

但是如果不进行清孔处理,那么由于泥浆比重过大直接浇筑很难浇筑成功很可能发生断桩。

所以要进行清孔换浆,由于泥浆比重的变化又有沉渣的出现楼主提出的问题也有道理:1、刚成孔后清过孔,此时沉渣厚度是比较小,为什么此时不下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呢?原因是:清过孔后需要现场监理工程师验孔,合格后方能提钻,这个工序大概需要1-2个小时(孔深时时间稍微又长些,冲击钻孔提钻时间短些),下钢筋笼大概3-4个小时,然后下导管需要1-2个小时,加在一起10个小时左右,就是再快这三道工序也要7-8个小时,并且相对技术水平熟练的操作工人(上述施工过程相对于桩长在60米左右),从成孔到灌注水下混凝土中间停留那么长时间,多少会有沉渣的。

端承桩沉渣厚度规范要求比较小50mm,而此桩施工采用冲击钻孔,反循环清孔,钻渣很容易清走,所以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沉渣也少,也很容易清到位。

2、沉渣厚度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但到最后会趋向稳定,这是指正常施工工序条件下(如果停留的时间过程还有可能引起塌孔呢),沉渣厚度大小也跟泥浆比重大小有很大关系,比重合适有利于护壁及悬浮沉渣颗粒,所以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泥浆的作用非常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本人认为:所谓沉渣厚度就是钻孔桩成孔后测得的孔深与钻孔桩灌注前测得的孔深之差,具体到准确程度,只是在于灌注桩在灌注前的一个指标,按照要求来做,对成桩质量就有保证。

根据经验来说,桩越深既桩长越长,沉淀随时间就会越多,所以在成孔后就要求我们抓紧工序衔接,保证桩的质量。

具体的讨论准确与否没有实际意义。

只是手段而已。

关于孔底沉渣基本与16#得说得差不多,他说的意思也基本符合施工现实关键看你用的是什么样得钻机,一般反循环钻机,带2个泵,孔底很干净,但是一旦成孔了,到下笼子之前有一定得时间的,监理检查了,挪钻机了,吊车就位了,等等,灌注前需要检查一下孔底,看和成孔时差多少。

这个值就是孔底沉渣,如果不超过一定的厚度(有要求的,我忘了),就可以继续浇注,如果厚度比较大,沉渣多,就得进行清空,一般反循环钻机有反循环泵,可以利用导管直接进行清空,如果没有泵了,我们一般采用气举反循环法,用空压机清空,这个方法清的非常干净,但是要注意时间,清孔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塌孔。

清完后马上灌注。

本人的一些经验。

现在施工中主要还是利用测绳测定沉淀层厚度,主要还是靠经验和感觉。

这个方法对测锤有要求,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测量时,将测锤放入孔中,快到桩底时慢慢下放,因为沉淀一般为细粉沙,再测锤防止沉淀层顶时,应该是有感觉的,此时记录深度。

然后用再下放测锤,同时上下抖动,使测锤完全沉至孔底,再次记录深度。

两次深度相减即为沉淀厚度。

目前在北京主要运用的是旋挖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检测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测锤的,测锤重量不超过0.5KG,关于沉渣厚度的具体数值确实是根据经验的成分多!其实测量沉渣厚度主要是检测成孔的质量!控制因素主要在于钻机手还有就是桩第的土质情况!沉渣厚度的多少还与泥浆比重有关,当发现沉渣厚度过大时,可以用吹洗法把桩底的砂性粘泥从导管从沉渣底部吹到地面来在补充新泥浆,直到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为止!旋挖桩的沉渣厚度只要不超过50mm,其实多一点影响也不是很大,主要考虑的是桩底后压浆受到影响!刚施工完136根泥浆护壁钻孔桩。

无奈全是砂土,加膨润土后,泥浆比重比规范大的多<说是砂比重更准些>,否则就是塌孔和沉渣过大<原来开泵与停泵相差有1M多>.每次测孔也是用测绳进行测量的,先记一下开泵时泥浆循环时的孔深,再测一下停泵后少许时间的孔深,我认为相减就是直接沉渣,还要加上停泵后测绳上下抽动的高度<凭感觉>.就是总沉渣.规范上说用沉渣仪来测沉渣,我没用过,听说要建设单位委托专业资质的单位才行.我认为沉渣是指沉入孔底的沙粒或细石颗粒,沉浆厚度不能算为沉渣厚度,通常使用测绳依靠感应测得的深度差值是沉浆厚度值,而不是沉渣厚度值,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玻璃试管很直观的看到这一现象,要准确测量孔底沉渣厚度,首先需准确测量桩的终孔深度,(终孔深度应采用丈量钻杆长度的方法测定较为准确),从理论上将终孔深度是最大孔深值,这点我觉得需要再强调一下,所谓终孔:就是指孔深终止增加或者说是终止钻孔进尺(孔底基岩标高保持在一个定值)。

我们经常会出现清孔后孔深比终孔深度值更大的现象,那是因为我们对终孔深度测量不准确造成的。

换种思维:如果说清孔都能使基岩迅速进尺的话,那还用钻头做什么!所以我认为沉渣厚度是终孔深度减去清孔后灌注砼前的孔深。

如果这个值超过设计或规范要求,则需要继续清孔。

根据浙江省的钻孔桩标准中明确说明:清孔深度是从钻头锥体高度的一半起算的。

另外孔深一般现场是根据钻头(锥体)中直径等于孔径处起算,根据钻头现场一般情况,起算点位于第二排或第一排合金头处,所以在测沉渣的时候,实际测量的孔深(用测绳)应该大于理论孔深10-20cm左右比较合理(根据钻头尺寸)。

我们现场打的600、700、800正循环钻孔桩在操作中,从来就没用过沉渣测定仪(主要是没配,现在的工地绝大多数没有),测的时候,先将泵开起清孔时,保证导管到底,然后停泵,将测绳放入导管内(700、800的应该放外侧,我们一般都放内侧),测量孔深,此孔深应大于孔深10-20cm或更多,然后,提高测绳及导管一定高度(约1M-1.5M)时间约一分钟左右,然后放下导管,观测导管是否下沉到原来的高度,测量两次测绳差值即为沉渣(浆)厚度,至于是渣是浆,主要看手感了。

对了泥浆比重一般也不用比重计测,因为所测的泥浆要从孔底50cm取样的,所以一般也是靠手感来判断的,另外从孔口溢出的泥浆经验判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