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动脉穿刺术桡动脉和股动脉
股动脉穿刺术
股动脉定位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 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
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 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
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 次排列为:股神经、股动 脉、股静脉及股管;
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 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 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 脉穿刺点。
穿刺点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 腹壁下动脉分支,下方有股 深动脉分支;
1.股动脉在股骨头内侧,股动脉通常斜行跨过腹股沟韧带中点,穿刺在 腹股沟韧带下2cm,可避免形成腹膜内血肿,术后拔鞘也好压迫包扎。
2.局麻时先打一1cm皮丘,然后浸润股动脉两侧及上方,注意避免穿刺 股动脉,打麻药时要回抽,以肯定针尖不在血管内。
禁忌症
局部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动脉近端梗阻 雷诺现象 脉管炎 Allen试验阳性
穿刺途径
常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其次是尺动脉、肱动脉。
穿刺途径
桡动脉(最常用左侧)部位表浅,侧支循环丰富,为首选,其次为足背动脉 和股动脉。
股动脉较粗大,成功率较高,但进针点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以下,以免误伤髂 动脉引起腹膜后血肿,足背动脉是股前动脉的延续,比较表浅易摸到,成功 率也较高。
直接穿刺法:
摸准动脉的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 点,在局麻下(或诱导后)用20G留 置针进行动脉穿刺。针尖指向与血 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据 病人胖瘦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 对准动脉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 回血时,再向前推进1~2mm,固 定针芯而向前推送外套管,后撤出 针芯,这时套管尾部应向外喷血, 说明穿刺成功。
ARTERIAL PUNCTURE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顾颖红
目录
动脉穿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动脉穿刺途径 桡动脉穿刺术 股动脉穿刺术
股动脉穿刺及其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出血与血肿
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小的出血点 可局部加压包扎,出血量大时应立即缝合 伤口并输血。
如发现股动脉局部搏动性肿块,应考虑形 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需及时行超声检查 确诊并加压包扎。
血栓形成与栓塞
腹膜后血肿
下肢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如出现下肢疼 痛、皮肤苍白、感觉异常等症状,应立即 行血管造影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
如出现腹膜后血肿的症状,如腹痛、腹胀 、腰背部疼痛等,应及时行腹部超声或CT 检查确诊,必要时手术治疗。
04 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与 展望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性应用
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冠心病、心 肌梗死等疾病。
治疗性应用
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如球囊扩 张、支架植入等,以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
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机器人辅助
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股 动脉穿刺有望实现机器人辅助操作, 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血管缝合技术
目前,血管缝合技术正在研究发展 中,有望替代传统的压迫止血方法, 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3. 穿刺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 处,用穿刺针刺入股动脉。
4. 插入导管
将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股 动脉,并推进至所需位置。
5. 操作完成
完成诊断或治疗操作后, 拔出导管,对穿刺点进行 压迫止血。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 避免反复穿刺和损伤血管。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动脉穿刺抽血法操作并发症一、感染(一)发生原因1感染多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置管时间过长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
3.动脉穿刺点未完全结痂前,有污染的液体渗入针眼。
(二)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症:高热。
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
(三)预防及处理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所使用的穿刺针、导丝、导管均应严格消毒,确保无菌;穿刺时怀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更换无菌敷料。
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3.动脉插管的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4.拔除导管时,穿刺部位严格消毒,切实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包扎。
5.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二、皮下血肿(一)发生原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二)临床表现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觉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鲜血。
桡动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及并发症
1.改良Allen试验阴性者。 2. 穿刺部位或附近存在感染、外伤者。 3. 凝血功能障碍或机体高凝状态者。 4. 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者。 5. 合并血管疾患如脉管炎等的患者。 6.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范围部位的患者。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进1~2mm左右(撤出针芯无回血即可)。
• 然后撤出针芯,将套管缓慢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
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送入时无阻力感且持续喷 血,说明穿刺成功。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 (2)穿透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发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 时可手术探查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四、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及处理
1. 血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会。 2. 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穿刺置管成功后拔除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
3min~5min。 3. 感染 一般保留3d~4d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有炎症表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 (2)穿透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
1. 穿刺前应评估近端动脉搏动以证实没有血栓形成。 2. 确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
部位。 3. 注意无菌操作,管理好动脉通道,尽量减轻动脉损伤,经常用无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股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手术治疗
• 下列情况首先手术治疗:①有活动性出血;②有神经压 迫症状;③有局部感染;④有远端肢体缺血症状。超声 引导下加压治疗及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失败者仍 需手术治疗。据文献报道最大直径<2cm的假性动脉瘤 80%可以自发血栓形成,但需卧床及腹股沟弹力绷带加 压固定。成功率约94%~100%
假性动脉瘤原因
• ①穿刺技术不规范:穿刺角度太小、穿刺点偏低、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 等;
• ②动脉鞘管型号太大,血管损伤大; • ③压迫因素:术后压迫止血不彻底,如拔针后压迫时间短,压迫时用力
不均匀,频繁松手观察压迫效果,绷带过松及位置不正确等; • ④使用抗栓药物:脑血管病患者很多术前双抗血小板聚集、术后需抗凝,
Seldinger穿刺法
改良Seldinger穿刺技 术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
• 穿刺针喷血,但导丝放不进去的原因: 1.穿刺针进入过深,触及股动脉后壁。 2.穿刺进入过浅,没有完全穿透动脉前壁。 3.穿刺针的角度过大,导丝难以进入。 4.穿刺方向向下,导丝不能进入。 5.血管近心端狭窄。 6.穿刺针进入股动脉分支。 7.斑块阻挡。
处理方法:
• 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可适当下压穿刺针尾端; • 旋转穿刺针的方向,使穿刺针的针尖斜面向上; • 可用较软的泥鳅导丝进入; • 进入困难时,可嘱助手旋转导丝进入(但要防止进入夹
层) • 如确定穿刺进入血管分支,应拔除导丝从新穿刺。
股动脉穿刺主要并发症
• 1.出血、血肿 • 2.假性动脉瘤 • 3.动静脉瘘 • 4.股动脉血栓 • 5.迷走神经反射 • 6.动脉夹层 • 7.腹膜后血肿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考点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考点动脉穿刺是一种用于获取动脉血液样本或进行某些特定治疗的医学操作。
然而,这种操作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脉穿刺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1. 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所致。
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穿刺部位的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能会有脓肿形成。
预防和处理感染的方法包括在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进行穿刺,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2. 出血和血肿:出血和血肿是由于穿刺过程中损伤动脉或周围组织所致。
症状可能包括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和瘀斑。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局部压迫止血,抬高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必要时可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
3. 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穿刺后,血管壁的破损导致血液从动脉内流出并在周围组织中形成瘤状血肿。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超声检查确诊,并在瘤体形成早期进行压迫或手术修复。
4. 血栓形成:动脉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肢体远端缺血或坏死。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取栓或血管重建。
5. 神经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动脉穿刺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肢体麻木、疼痛或肌肉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理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进行治疗。
对于上述并发症,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动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技术,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发生并发症,应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动脉穿刺知识点
动脉穿刺知识点动脉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常用于采集动脉血样、监测动脉压力、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等。
在进行动脉穿刺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准确和有效。
本文将为您介绍动脉穿刺的知识点,并逐步解释操作的步骤。
动脉穿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穿刺的适应症:动脉穿刺常用于需要频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心脏手术后的患者等。
2.动脉穿刺的禁忌症:动脉穿刺有一定的风险,不适合所有患者。
一些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局部感染、动脉瘤等。
3.动脉穿刺所需材料:进行动脉穿刺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如穿刺针、注射器、消毒剂、手套等。
4.动脉穿刺的操作步骤:(1)确定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2)准备工具和材料:确保所有材料已经准备齐全,并进行消毒处理;(3)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4)消毒皮肤: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穿刺部位;(5)穿刺操作:将穿刺针插入动脉,确保进针方向正确,并抽取血样或连接监测设备;(6)操作后处理:取出穿刺针,进行局部止血和消毒。
5.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动脉穿刺虽然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
动脉穿刺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医疗操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动脉穿刺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知识点,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巧。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该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之,动脉穿刺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对于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测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在进行动脉穿刺操作时,应该熟悉相关的知识点,并遵循严格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该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应急预案
一、概述动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感染、动脉痉挛等。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1. 出血(1)原因:穿刺针损伤动脉血管、术后压迫不当、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
(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操作,观察出血情况;②局部按压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止血带;③如出血量大,可给予止血药物;④必要时进行血管缝合或血管介入治疗。
2. 血肿(1)原因:穿刺针损伤动脉血管、术后压迫不当、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
(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操作,观察血肿情况;②局部冷敷,减少出血;③如血肿较大,可给予止血药物;④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3. 感染(1)原因:无菌操作不严格、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操作,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②给予抗生素治疗;③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指标,防止感染扩散。
4. 动脉痉挛(1)原因:穿刺部位疼痛、患者紧张等。
(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操作,给予患者安慰;②使用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缓解痉挛;③必要时给予解痉药物。
5.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1)原因: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等。
(2)处理措施:①立即停止操作,拔除导管;②给予抗凝治疗;③密切观察患者血栓形成情况,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无菌操作技能;2.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安全;3. 对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4. 定期检查患者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5. 优化穿刺部位选择,减少穿刺次数。
四、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动脉穿刺并发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五、总结动脉穿刺并发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并发症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股动脉穿刺及并发症
一.操作方法和程序1.基本操作方法(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2.动脉穿刺和置管(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①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
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
如果股动脉在1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
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
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
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②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
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
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③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
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2)经桡动脉穿刺置管①适应证: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
Allen试验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
同时压迫同侧手掌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
松开后10s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更为客观的动脉循环评价可以通过改良的Allen试验获得:采用示指或拇指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来代替手颜色的恢复,可以持续评价桡-尺循环的完整性。
尺动脉压力释放后如果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则表明反应异常,不能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动脉穿刺并发症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器材
穿刺部位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动脉穿刺目的,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如桡动脉、股动脉等。避开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器材选择
选用质量可靠、规格合适的动脉穿刺器材,包括穿刺针、 导管等。确保器材与患者血管相匹配,降低操作难度和并 发症风险。
个体化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动脉穿刺方案,综合考虑患者 年龄、病情、血管条件等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压迫症状
假性动脉瘤增大时可压迫 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相 应症状。
动静脉瘘
动脉与静脉异常交通
心力衰竭
动脉穿刺时误穿静脉或损伤动静脉壁 ,导致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形成动 静脉瘘。
长期动静脉瘘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局部肿胀与疼痛
动静脉瘘可引起穿刺部位局部肿胀和 疼痛,伴有皮肤温度升高和颜色改变 。
凝血酶注射
通过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至假性动脉瘤内,促使其血栓形成和闭合 。
手术治疗
对于难以闭合的假性动脉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动脉修补或切 除。
动静脉瘘处理
1 2
超声引导下压迫
在超声引导下对动静脉瘘进行压迫,减少血流动 力学的异常。
介入栓塞
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动静脉瘘内,阻断异常血 流通道。
3
手术治疗
低并发症发生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穿刺辅助系统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开 发智能化穿刺辅助系统,提高穿刺成 功率和安全性。
新型穿刺器械研发
研发具有更高安全性、更低并发症发 生率的新型动脉穿刺器械,满足临床 需求。
远程医疗与动脉穿刺结合
探索远程医疗在动脉穿刺领域的应用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 服务。
桡动脉穿刺技巧、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2)
●桡动脉发生痉挛:桡动脉的搏动减弱甚至消 失,选择盲目穿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桡动脉 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 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也可皮下给予硝 酸甘油有助于缩短桡动脉痉挛后的恢复时间
●穿刺局部形成血肿:应避开血肿部位后重新 选择穿刺点
穿刺针刺入桡动脉,穿刺针尾部血 流不畅
如对于较硬易于滚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但难以刺中,这 种情况下选择裸针穿刺更具优势,穿刺时适当加大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常 有助于刺中桡动脉;相反对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弱的患者,选择套管 针穿刺进入真腔的成功率较高,这种情况下应小角度穿刺,同时缓慢进 针常有利于穿刺成功)
●穿刺部位桡动脉走行迂曲:需要更换穿刺点至桡动 脉走行较直部位后再行穿刺。
●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 后再重新穿刺
送入导丝
●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
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手送入导丝, 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 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旋转 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 导丝顺利前送。
●桡动脉严重迂曲:沿送鞘管确保鞘管位于血管真腔 后,换送长的超滑导丝,常有利于通过迂曲血管段
穿刺针回血良好,送入导丝时阻力
较大(2)
●导丝顶在桡动脉壁上:前送导丝不久即感阻 力,可回撤导丝,通过旋转穿刺针方向调整 导丝的前进方向或改变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后 再次送入导丝常能获得成功
●桡动脉严重弯曲:透视下调整导丝的前进方 向后再试行通过弯曲段血管,必要时可能需 要更换穿刺部位。
●鞘管穿破血管壁:送入鞘管后经鞘管侧管不能顺利 回抽血液,可在保持持续回抽状态的同时回撤鞘管, 一旦能够顺利回抽血液说明鞘管已进入桡动脉管腔, 此时沿送长导丝顺利前送至远端后,再沿送鞘管
桡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桡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与处理1992年,荷兰医生Kiemenij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1]。
此后,随着此项技术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更新,并且以其对穿刺部位损伤小、不必强制绝对卧床、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在全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诊疗中。
但由于桡动脉路径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局限性,穿刺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切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下面简单讲述一下穿刺并发症及一般常规的处理办法:1、桡动脉痉挛国内报道男性桡动脉平均直径为(3.1±0.6)mm,女性为(2.8±0.6)mm,完全可以通过6F(约折合直径为 2.0mm)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
但由于桡动脉血管壁薄、直径相对细小,对血中儿茶酚胺极度敏感。
因此,在术中穿刺针或导丝直接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时容易出现血管痉挛。
女性桡动脉较男性更细小,手术操作程中更易发生痉挛[2]。
并且,有些患者血管变异、术者动作不熟练等因素也会诱发桡动脉痉挛。
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剧烈,同时术者导丝导管操作不畅,如应用造影剂造影可发现桡动脉细小。
针对性处理措施:术前对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术者动作熟练,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桡动脉的刺激;也可鞘管内给予解痉、扩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维拉帕米、硝酸甘油等。
以上各种措施均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不可强行拔管,以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
可暂时终止此穿刺点的操作,保留导管,选用其他穿刺途径,如肱动脉或股动脉。
2、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穿刺动脉血管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穿刺压力较大的大动脉。
相对股动脉而言,穿刺桡动脉,因其表浅,易于按压,故发生假性动脉瘤较少见,但由于术中、术后大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及提前松解加压包扎,可能会增加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预防及处理假性动脉瘤的方法:①酌情增加穿刺点压迫时间。
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治疗的患者,若无明显肢体肿胀及疼痛,可延长压迫时间12h。
动脉采血并发症及处理
穿刺部位、注意患者凝血功能等
血肿
原因:动脉穿刺时损 伤血管壁,导致血液 渗出
处理方法:冷敷、加 压包扎、抬高患肢
症状:局部肿胀、疼 痛、皮肤青紫
预防措施:选择合适 的穿刺部位,避免反 复穿刺同一部位
感染
01 02 03 04
01
原因:操作不当、消毒不彻底、 皮肤破损等
02
症状:红肿、疼痛、发热、寒战 等
洁,避免污染
毒,避免感染
30% 10%
55%
5%
定期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 员进行动脉采血 操作培训,提高
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医护人 员学习动脉采血 并发症的预防和
处理知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 员进行模拟操作 练习,提高实际
操作能力
定期组织医护人 员进行考核,确 保操作技能和理
论知识的掌握
谢谢
03
处理:立即停止采血,进行局部 消毒,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04
预防: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 采血部位清洁,避免皮肤破损
动脉采血并发症的 处理
2
出血的处理
1 压迫止血:在出血部位施加压力,帮助止血 2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出血 3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帮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4 包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防止感染和进一步出血 5 及时就医:如果出血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预防动脉采血并发 症的方法
3
规范操作
01
严格遵循无菌 操作原则,防
止感染
02
熟练掌握动脉 采血技术,避
免操作失误
03
采血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 反应,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04
采血后,正确 按压穿刺部位, 防止出血和血
动脉血液采样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动脉血液采样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引言动脉血液采样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血液样本以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
然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本文将讨论动脉血液采样操作的常见并发症,并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1. 血肿:动脉穿刺时出血未能凝结形成血肿,可能导致疼痛和局部不适,严重时还可影响血流。
2. 血栓形成:穿刺后,动脉内出现凝块,可能堵塞血管,导致血流不畅或阻断。
3. 动脉损伤:无意中伤及动脉壁,可能导致出血、动脉瘤形成或血管闭塞。
4. 感染:穿刺操作可能引起感染,导致局部红肿、发热和全身感染症状。
预防措施1. 严格消毒:在进行动脉血液采样之前,务必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2. 规范操作:采用无菌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3. 观察血液凝结:动脉穿刺后,观察是否有血液凝块形成,及时处理。
4. 控制穿刺深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控制穿刺深度,避免伤及动脉壁。
5. 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动脉血液采样操作技术。
处理措施1. 血肿处理:轻度血肿可热敷促进吸收,重度血肿可能需要手术处理。
2. 血栓处理:根据血栓的位置和程度,可能需要溶栓治疗或手术清除。
3. 动脉损伤处理:轻微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如休息和止血,严重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4. 感染处理: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适当的伤口护理和消毒。
结论动脉血液采样操作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预防和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动脉穿刺置管术及IBP
谢谢
人体位时始终保持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一致。 3、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用1%肝素盐水定时冲洗,加压气袋的压力要大于300mmHg.
4、当动脉波形出现异常、低钝、消失时,考虑动脉穿刺针处有打折或血栓堵塞现象。处 理:揭开皮肤保护膜,若有打折调至正常,若有堵塞应先抽回血再进行冲洗,防止凝血块 冲入动脉内,并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贴上皮肤保护膜。 5、动脉测压管内严禁进气,应定时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 6、定时观察穿刺肢体的血运情况(肢体有无肿胀、颜色、温度异常、局部不宜包扎过紧, 以免发生肢端坏死)。
IBP
【优点】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 靠,随时取值。 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3、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的突然变化。 4、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患者痛苦
动脉波形图
动脉波形解读
正常压力波形分为升支,降支,重搏波。 升支: 表示心室快速摄血进入主动脉,到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 降支: 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
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 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形成舒张压,正常值为60-90mmHg.
压力向外周动脉的传导比血流快,压力传播速率为10m/s,而血流速率为0.5m/s,故身体各部的 动脉波形有差别,越远端的动脉压力脉冲到达越迟,上升支越陡,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
动脉波形之异常波形
NIBP与IBP测量值比较
动脉穿刺置管术及IBP
动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证】 1、各类危重病人和复杂的大手术及有大出血的手术(经静脉快速输血后境况未见改善,需经动 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3、需行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4、严重低血压、休克等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手术 5、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等测量的病人 6、需要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 7、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8、不能行无创测压者 9、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选择性血管造影或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
动脉穿刺技术适应症
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 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 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 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1
并发症(皮下血肿)
4.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 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 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 形成血肿;
5. 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 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精选课件
12
并发症(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false aneurysm):很多危重患者或呼吸 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数次抽取动脉血进行 血气分析,大部分患者经过反复的、多次桡动脉或足 背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 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 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2
动脉穿刺技术禁忌症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 3.有出血倾向者。
精选课件
3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 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精选课件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用部位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6
穿刺定位
精选课件
7
桡动脉定位
精选课件
8
肱动脉定位
精选课件
9
股动脉定位
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触摸动脉搏动,在腹 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厘米处,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 点。
精选课件
10
并发症(皮下血肿)
1.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 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 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 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 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
精选课件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