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合集下载

动脉穿刺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动脉穿刺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动脉血气针采集标液面上升达到设定血量 时,拔出针头,加压止血
单手垂直将针尖插入针塞中,将动脉血气 针置于双手掌心搓动1分钟
标本及时送验
拔针后处理
取血后立即拔针,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内,以 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若注射器内有气泡,应尽 快排出。将注射器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 混合,防止凝血。
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点5~10分钟用干棉签按压穿 刺部位5-10分钟。
患者平卧或静坐20分钟。 血标本采取后,应记录采血时间、吸氧条件等,
做为参照指标,以便于正确的临床分析。不考虑 吸入氧条件而做的血气分析诊断是没有意义的
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并发症
感染 皮下血肿 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假性动脉瘤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穿刺口大出血 穿刺困难
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穿刺的 进针与皮肤成45°~60° 角。
股动脉穿刺
优点:股动脉管腔粗 大,搏动感强,易于 采取
弊端:临床中一些清 醒患者,不愿宽衣解 带配合护士采血
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需要遮挡病人,脱去内裤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股沟,将穿 刺一侧大腿稍向外展外旋,小腿屈曲成 90度角,成蛙式。
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 者有休克表现。
皮下血肿
原因
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形成多 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穿刺用力过大,扎穿血管
2、穿刺后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 3、护士没有仔细交待按压要点,未有效按压;半
小时内下床活动 4、老年人血管脆、弹性差,穿刺前未全面了解病
动脉穿刺技术操作 及并发症处理
呼吸科 李旭
动脉穿刺的目的
抽取动脉血液标本 作血液气体分析 协助诊断 观察疗效。
血气分析的目的

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

一动脉穿刺插管术(—)适应证1、重度休克及危重病人需经动脉输液或输血,以争取时间,提高血压,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2、危重及大手术病人需直接作动脉血压监测。

3、需动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浓度的测定等。

4、经动脉穿刺施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或注射抗肿瘤药物,行区域性化疗。

(二)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桡动脉穿刺前应进行A11en试验,阳性者不应做穿刺(A1len试验方法为:嘱病人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

如5s内手掌由苍白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环良好,Allen试验阴性;如长于5s手掌的颜色仍不变红,提示桡动脉侧支循环不佳,Allen试验阳性)。

(三)操作技术1、穿刺径路(1)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2)肱动脉:病人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

(3)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2、步骤(以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1)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

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

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图6-83)。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

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

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

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

(2)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

股动脉穿刺及其并发症

股动脉穿刺及其并发症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出血与血肿
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小的出血点 可局部加压包扎,出血量大时应立即缝合 伤口并输血。
如发现股动脉局部搏动性肿块,应考虑形 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需及时行超声检查 确诊并加压包扎。
血栓形成与栓塞
腹膜后血肿
下肢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如出现下肢疼 痛、皮肤苍白、感觉异常等症状,应立即 行血管造影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
如出现腹膜后血肿的症状,如腹痛、腹胀 、腰背部疼痛等,应及时行腹部超声或CT 检查确诊,必要时手术治疗。
04 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与 展望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性应用
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冠心病、心 肌梗死等疾病。
治疗性应用
通过股动脉穿刺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如球囊扩 张、支架植入等,以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
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机器人辅助
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股 动脉穿刺有望实现机器人辅助操作, 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血管缝合技术
目前,血管缝合技术正在研究发展 中,有望替代传统的压迫止血方法, 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3. 穿刺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 处,用穿刺针刺入股动脉。
4. 插入导管
将导管通过穿刺针插入股 动脉,并推进至所需位置。
5. 操作完成
完成诊断或治疗操作后, 拔出导管,对穿刺点进行 压迫止血。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 避免反复穿刺和损伤血管。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动脉穿刺抽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皮下血肿1、原因分析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2、临床表现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觉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鲜血。

3、预防及处理(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

掌握进针的深度和角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散,若肿胀局限,不影响回流时,可暂不进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小于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使患者疼痛减轻,感到舒服。

桡动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及并发症

桡动脉穿刺的操作流程及并发症
二、桡动脉穿刺禁忌证
1.改良Allen试验阴性者。 2. 穿刺部位或附近存在感染、外伤者。 3. 凝血功能障碍或机体高凝状态者。 4. 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者。 5. 合并血管疾患如脉管炎等的患者。 6.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范围部位的患者。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进1~2mm左右(撤出针芯无回血即可)。
• 然后撤出针芯,将套管缓慢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
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送入时无阻力感且持续喷 血,说明穿刺成功。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 (2)穿透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发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 时可手术探查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四、桡动脉穿刺的并发症及处理
1. 血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会。 2. 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穿刺置管成功后拔除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
3min~5min。 3. 感染 一般保留3d~4d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有炎症表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 (2)穿透法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
1. 穿刺前应评估近端动脉搏动以证实没有血栓形成。 2. 确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
部位。 3. 注意无菌操作,管理好动脉通道,尽量减轻动脉损伤,经常用无
二、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 2. 穿刺方法

股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股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 因此,穿刺针针尖必须远离假性动脉瘤颈部,且需超声实时 监测下注射凝血酶。较宽的瘤颈部是凝血酶栓塞治疗假性动 脉瘤的禁忌症,因为血栓容易进入载瘤动脉导致动脉栓塞。 栓塞治疗后必须密切监测远段动脉的通畅情况,以便及时早 期发现动脉栓塞。
手术治疗
• 下列情况首先手术治疗:①有活动性出血;②有神经压 迫症状;③有局部感染;④有远端肢体缺血症状。超声 引导下加压治疗及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失败者仍 需手术治疗。据文献报道最大直径<2cm的假性动脉瘤 80%可以自发血栓形成,但需卧床及腹股沟弹力绷带加 压固定。成功率约94%~100%
假性动脉瘤原因
• ①穿刺技术不规范:穿刺角度太小、穿刺点偏低、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 等;
• ②动脉鞘管型号太大,血管损伤大; • ③压迫因素:术后压迫止血不彻底,如拔针后压迫时间短,压迫时用力
不均匀,频繁松手观察压迫效果,绷带过松及位置不正确等; • ④使用抗栓药物:脑血管病患者很多术前双抗血小板聚集、术后需抗凝,
Seldinger穿刺法
改良Seldinger穿刺技 术
股动脉穿刺注意事项
• 穿刺针喷血,但导丝放不进去的原因: 1.穿刺针进入过深,触及股动脉后壁。 2.穿刺进入过浅,没有完全穿透动脉前壁。 3.穿刺针的角度过大,导丝难以进入。 4.穿刺方向向下,导丝不能进入。 5.血管近心端狭窄。 6.穿刺针进入股动脉分支。 7.斑块阻挡。
处理方法:
• 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可适当下压穿刺针尾端; • 旋转穿刺针的方向,使穿刺针的针尖斜面向上; • 可用较软的泥鳅导丝进入; • 进入困难时,可嘱助手旋转导丝进入(但要防止进入夹
层) • 如确定穿刺进入血管分支,应拔除导丝从新穿刺。
股动脉穿刺主要并发症
• 1.出血、血肿 • 2.假性动脉瘤 • 3.动静脉瘘 • 4.股动脉血栓 • 5.迷走神经反射 • 6.动脉夹层 • 7.腹膜后血肿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考点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考点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考点动脉穿刺是一种用于获取动脉血液样本或进行某些特定治疗的医学操作。

然而,这种操作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脉穿刺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1. 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或动脉导管留置期间未作有效消毒所致。

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穿刺部位的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能会有脓肿形成。

预防和处理感染的方法包括在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刺点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进行穿刺,病情稳定后应尽快拔出动脉插管,如怀疑存在导管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送检。

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2. 出血和血肿:出血和血肿是由于穿刺过程中损伤动脉或周围组织所致。

症状可能包括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和瘀斑。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局部压迫止血,抬高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必要时可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

3. 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穿刺后,血管壁的破损导致血液从动脉内流出并在周围组织中形成瘤状血肿。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超声检查确诊,并在瘤体形成早期进行压迫或手术修复。

4. 血栓形成:动脉穿刺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肢体远端缺血或坏死。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取栓或血管重建。

5. 神经损伤:在某些情况下,动脉穿刺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肢体麻木、疼痛或肌肉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理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段进行治疗。

对于上述并发症,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动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技术,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发生并发症,应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桡动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
• 症状: • 前臂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 • 手指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皮肤表面略红、温度稍高、 肿胀、有严重压痛。 • 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 缺血性肌痉挛。
骨筋膜室综合征
• 处理: • 勤观察、早诊断、早治疗,松解加压止血带,前臂皮肤 切口减压。 • 停用抗凝药。 • 甘露醇脱水,硫酸镁持续冷敷。 • 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
出血及血肿
• 症状: • 穿刺点处出现渗血;穿刺点周围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活动受限等症状。
• 处理 •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压力在数分钟内自 行止血。
出血及血肿
• 处理 • 对于较小的血肿,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通过保持 局部休息、应用冷敷等方法缓解症状。 • 对于较大的血肿或有明显症状的血肿,可能需要进行引 流或手术处理。
• 诊断: • 可经血管超声检查明确诊断。ຫໍສະໝຸດ 桡动脉痉挛及闭塞(RAO)
• 处理: • 选择适合管径的导管鞘及相关器械。 • 足量抗凝:推荐使用 2000~5000 U 的普通肝素,对于 多次穿刺、较长时间留置导管(>12 h)、 血管纤细 (<1.6 mm)等RAO高危患者,术后短期使用抗凝药 物可能进一步降低 RAO 的发生。
桡动脉痉挛及闭塞(RAO)
• 处理: • 通畅性压迫:在压迫止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桡动脉的前 向血流,能够减少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发生。 • 减少桡动脉压迫时间。 • 使用扩血管药物。
出血及血肿
• 原因: • 常见于反复穿刺导致桡动脉损伤。 • 导丝或导管进入细小分支,或穿破动脉。 • 部分患者术后穿刺点压迫不当,穿刺点渗血进入皮下。 • 术者操纵导管、导丝粗暴,导致桡动脉损伤甚至撕裂。 • 先天性桡动脉细小或发育不良的患者。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3 日星期 日上午 5时25 分54秒0 5:25:54 20.12.1 3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5时25 分20.12. 1305:2 5December 13, 2020
并发症(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false aneurysm):很多危重患者或呼吸 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数次抽取动脉血进行 血气分析,大部分患者经过反复的、多次桡动脉或足 背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 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 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3. 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 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 小时内下床活动。
并发症(皮下血肿)
4.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 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 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 形成血肿;
5. 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 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5:2 5:5405: 25:5405 :2512/ 13/2020 5:25:54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305:25: 5405:2 5Dec-20 13-Dec-20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 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动脉穿刺并发症

动脉穿刺并发症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和器材
穿刺部位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动脉穿刺目的,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如桡动脉、股动脉等。避开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器材选择
选用质量可靠、规格合适的动脉穿刺器材,包括穿刺针、 导管等。确保器材与患者血管相匹配,降低操作难度和并 发症风险。
个体化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动脉穿刺方案,综合考虑患者 年龄、病情、血管条件等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压迫症状
假性动脉瘤增大时可压迫 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相 应症状。
动静脉瘘
动脉与静脉异常交通
心力衰竭
动脉穿刺时误穿静脉或损伤动静脉壁 ,导致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形成动 静脉瘘。
长期动静脉瘘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局部肿胀与疼痛
动静脉瘘可引起穿刺部位局部肿胀和 疼痛,伴有皮肤温度升高和颜色改变 。
凝血酶注射
通过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至假性动脉瘤内,促使其血栓形成和闭合 。
手术治疗
对于难以闭合的假性动脉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动脉修补或切 除。
动静脉瘘处理
1 2
超声引导下压迫
在超声引导下对动静脉瘘进行压迫,减少血流动 力学的异常。
介入栓塞
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动静脉瘘内,阻断异常血 流通道。
3
手术治疗
低并发症发生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穿刺辅助系统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开 发智能化穿刺辅助系统,提高穿刺成 功率和安全性。
新型穿刺器械研发
研发具有更高安全性、更低并发症发 生率的新型动脉穿刺器械,满足临床 需求。
远程医疗与动脉穿刺结合
探索远程医疗在动脉穿刺领域的应用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 服务。

桡动脉穿刺技巧、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

桡动脉穿刺技巧、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2)
●桡动脉发生痉挛:桡动脉的搏动减弱甚至消 失,选择盲目穿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桡动脉 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 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也可皮下给予硝 酸甘油有助于缩短桡动脉痉挛后的恢复时间
●穿刺局部形成血肿:应避开血肿部位后重新 选择穿刺点
穿刺针刺入桡动脉,穿刺针尾部血 流不畅
如对于较硬易于滚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但难以刺中,这 种情况下选择裸针穿刺更具优势,穿刺时适当加大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常 有助于刺中桡动脉;相反对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弱的患者,选择套管 针穿刺进入真腔的成功率较高,这种情况下应小角度穿刺,同时缓慢进 针常有利于穿刺成功)
●穿刺部位桡动脉走行迂曲:需要更换穿刺点至桡动 脉走行较直部位后再行穿刺。
●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 后再重新穿刺
送入导丝
●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
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手送入导丝, 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 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旋转 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 导丝顺利前送。
●桡动脉严重迂曲:沿送鞘管确保鞘管位于血管真腔 后,换送长的超滑导丝,常有利于通过迂曲血管段
穿刺针回血良好,送入导丝时阻力
较大(2)
●导丝顶在桡动脉壁上:前送导丝不久即感阻 力,可回撤导丝,通过旋转穿刺针方向调整 导丝的前进方向或改变穿刺针的进针深度后 再次送入导丝常能获得成功
●桡动脉严重弯曲:透视下调整导丝的前进方 向后再试行通过弯曲段血管,必要时可能需 要更换穿刺部位。
●鞘管穿破血管壁:送入鞘管后经鞘管侧管不能顺利 回抽血液,可在保持持续回抽状态的同时回撤鞘管, 一旦能够顺利回抽血液说明鞘管已进入桡动脉管腔, 此时沿送长导丝顺利前送至远端后,再沿送鞘管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024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感染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

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预防措施: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

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处理措施: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

临床表现: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

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

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

预防措施: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

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

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假性动脉瘤形成临床表现: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面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

因此,假性动脉瘤是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

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股动脉穿刺及并发症

股动脉穿刺及并发症

一.操作方法和程序1.基本操作方法(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2.动脉穿刺和置管(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①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

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

如果股动脉在1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

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

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

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②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

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

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③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

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2)经桡动脉穿刺置管①适应证: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

Allen试验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

同时压迫同侧手掌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

松开后10s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更为客观的动脉循环评价可以通过改良的Allen试验获得:采用示指或拇指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来代替手颜色的恢复,可以持续评价桡-尺循环的完整性。

尺动脉压力释放后如果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则表明反应异常,不能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 确按压,引动脉瘤(false aneurysm):很多危重患者或呼吸 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数次抽取动脉血进行 血气分析,大部分患者经过反复的、多次桡动脉或足 背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 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 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常用部位
穿刺定位
桡动脉定位
肱动脉定位
股动脉定位
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触摸动脉搏动,在腹 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厘米处,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 点。
并发症(皮下血肿)
1.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 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 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 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动脉穿刺技术禁忌症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 3.有出血倾向者。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 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2. 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 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 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3. 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 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 小时内下床活动。
并发症(皮下血肿)
4. 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 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 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 形成血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