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学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4新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光圈,平面镜B.较小光圈,凹面镜C.较大光圈,平面镜D.较大光圈,凹面镜2.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与结果匹配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转动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3.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0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乙是某学生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视野中标注为1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放大400倍的观察,下列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左下方B.①③、右上方C.②③、右上方D.②③、左下方4.小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视野较亮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可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5.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倍B.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C.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②D.欲将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物像模糊——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一①一④一②B.④一③一②一①C.③一①一②一④D.③一④一②一①8.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教案主题: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案目标:1. 了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和结构;2. 学习如何正确采集口腔上皮细胞;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适用年级:中学高中生物课程(11-18岁)所需材料:1. 非刺激性的盐水溶液2. 吸管3. 显微镜4. 牛皮纸5. 口腔刷子或洁面刷6. 无菌试管或玻璃瓶7. 高锌含量漱口水(可选)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提问学生他们是否了解口腔上皮细胞是什么?2. 解释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表面的一层细胞组织,它们负责保护口腔组织免受感染和损伤。
实验步骤(15分钟):1. 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卫生措施,包括洗手和漱口。
2. 将一些盐水溶液倒入无菌试管或玻璃瓶中。
3. 使用吸管轻轻吸取溶液,将其置于口腔中,并轻轻漱口30秒,切忌吞咽溶液。
4. 将漱口后的溶液吐入另一个试管或玻璃瓶中,这个溶液中含有口腔上皮细胞。
5. 取一块牛皮纸,将其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并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的方形。
6. 将牛皮纸湿润,使其稍微粘性,然后将其轻轻贴于试管内的溶液上,以吸附上皮细胞。
7. 将贴有上皮细胞的牛皮纸轻轻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
观察和描绘(15分钟):1. 将玻片放入显微镜下,并使用低倍镜先进行初步观察。
2. 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记录细胞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
3. 按照需要,切换到高倍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4.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特征,绘制一幅观察图或写下描述性的观察结果。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并与正常上皮细胞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提问学生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什么思考和反馈。
延伸实验(可选):1. 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观察是否会对口腔上皮细胞产生影响。
2. 比较使用高锌含量漱口水前后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胞组成。
在人体中,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覆盖在口腔黏膜的表面,起到保护和感知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前,我们从一位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中采集到了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通过简单的刮取,我们得到了一小片黏膜组织。
接下来,我们将样本转移到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特殊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特征。
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的形状,呈现出多边形的外观。
细胞质内充满了细小的颗粒,这是细胞器的存在证明。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通过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健康状态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口腔黏膜免受外界损伤。
通过观察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微绒毛。
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黏膜表面,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除了保护功能,口腔上皮细胞还承担着感知的任务。
在口腔黏膜中,有许多感受器敏感地分布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这些感受器可以感知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这些感受器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食物,同时也是我们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使其成为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口腔上皮细胞在口腔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保护口腔黏膜和感知外界刺激来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效果,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在口腔健康和疾病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生理盐水、酒精、蒸馏水、甲苯、卡尔梅尔染色液、甲醛、噻唑蓝、显微镜载玻片、显微镜封片。
2.实验仪器:显微镜、显微镜刻度尺、吸管、离心机、染色盒。
三、实验步骤1.取得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用吸管轻轻刷取口腔黏膜,并将样本置于含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
2.离心分离:将含有上皮细胞样本的离心管在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使细胞沉积在离心管底部。
3.细胞固定:将离心管中的上皮细胞样本液倒入试管中,加入1%甲醛进行细胞固定,静置15分钟。
4.上皮细胞染色:取一滴卡尔梅尔染色液滴在载玻片上,将固定的细胞在染色液中悬浮3-5秒,然后用蒸馏水洗净。
5.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通过调节镜头焦距和倍率,观察和记录细胞形态特征。
四、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后,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如下特征:1.形态特征:口腔上皮细胞呈多边形、扁平状,其中大多数细胞呈珠状或梭形,细胞边缘呈波浪状或锯齿状,并且与相邻细胞紧密相连,形成较为紧密的组织结构。
2.细胞核特征: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的中央或稍偏一侧,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内含有染色质颗粒丰富,核仁明显可见。
3.染色效果:通过卡尔梅尔染色,口腔上皮细胞呈现粉红色或橙红色,染色效果良好。
五、结果分析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黏膜的重要成分,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效果可以提供有关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信息。
通过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功能状态;同时,细胞核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情况可以提供关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变异程度的信息,对口腔组织的正常与异常进行鉴定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反映出口腔黏膜的健康状况。
如细胞边缘的波浪状或锯齿状的变化可能提示有炎症反应或恶性病变的存在;细胞核的形态变异或聚集性改变可能提示细胞异常增殖或癌变的可能性。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报告的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报告的设计: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实验材料:
-口腔拭子
-盐水
-双面镜
-显微镜
-玻片
-细胞染色剂(如伊红染)
3. 实验步骤:
3.1 取一份口腔拭子,用盐水润湿后轻轻擦拭口腔黏膜表面。
3.2 将擦拭后的口腔拭子放在玻片上,加入少量盐水,用双面镜观察细胞的运动和形态。
3.3 将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4 如果需要,可以用细胞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内部结构。
4.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有核和细胞质,细胞膜光滑,没有明显的细胞器。
口腔上皮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腻的结构和多样的形态。
5.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黏膜的主要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多样,但基本组成和功能相似。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形态,有助于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 认识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载玻片3. 盖玻片4. 吸水纸5. 镊子6. 纱布7. 消毒牙签8. 稀碘液9. 生理盐水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轻轻刮取漱净口腔内侧壁的细胞。
(4)将牙签上的细胞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 显微镜观察(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调整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的倍数。
(3)调试对焦,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胞膜:细胞膜清晰可见,呈透明状,具有一定的弹性。
2. 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细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质呈淡绿色。
3. 细胞核: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位于细胞中央。
4. 细胞突起: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呈放射状排列。
5. 细胞连接:细胞间通过连接蛋白进行联通,使得细胞群体保持一定的结构。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和观察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典型的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突起等。
此外,细胞间通过连接蛋白进行联通,维持细胞群体的稳定。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如何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对焦。
此外,我还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如避免产生气泡、保持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洁等。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我的生物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引言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组成口腔内腔的细胞群体,它们负责覆盖口腔黏膜,起到保护口腔内部结构的作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助于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形状,其外观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口腔上皮细胞的大小约为10-30微米,表面呈现出光滑的特征。
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并具有明显的核和细胞质之间的边界。
口腔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口腔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可以分为表层上皮和基底上皮两个部分。
表层上皮主要由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紧密排列,形成一个连续的细胞层。
基底上皮位于表层上皮下方,由较高的柱状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形态较长,排列松散。
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口腔上皮细胞承担着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们起到了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防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内部。
其次,它们能够分泌唾液,帮助消化食物和维持口腔湿润。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识别和排除病原微生物,起到保护口腔健康的作用。
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理变化口腔上皮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和更新能力。
它们会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和再生,以维持正常的口腔黏膜结构和功能。
然而,一些因素如年龄、疾病和环境刺激等都可能影响口腔上皮细胞的生理状态,导致其代谢和再生能力下降,出现病变和功能异常。
口腔上皮细胞的疾病和病理变化口腔上皮细胞的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白斑、癌变等。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的溃疡性病变,常见于口腔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损伤的区域。
白斑是口腔上皮细胞变性的现象,常见于吸烟者和酗酒者。
口腔癌变是口腔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肿瘤的过程,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结论通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了解其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口腔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口腔上皮细胞也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和疾病的影响,导致病理变化和功能异常。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口腔病变,保持口腔卫生,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探究目的】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
基本结构
【探究器材】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探究过程】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轻轻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物象,将其细胞结构简图画在下面
【交流与评估】
1.在使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前,为什么要漱净口腔?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它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何武
“实验”实验报告单
名称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年级7上学科生物学编号类型实验编写鲜小荣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目的要求1.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 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方法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
胞。
三、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细胞结构简图,并尝试注出各部分
名称。
讨论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
2.为什么要用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注意事项。
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
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来判断人体口腔健康状况的一种技术,下面我们一步步来了解这一技术的观察原理。
首先,需要取得一份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这通常是通过在口腔内拭取粘膜表面细胞来完成的。
在实施采集的时候需要注意卫生条件,以及采样操作方式。
在采集口腔上皮细胞的同时,也要注意采集到足够多的细胞,以便于观察和判断。
接下来就是制备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制备样本液时,首先要将取得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放入药物液体中,进行固定和处理。
样本液的制备通常使用甲醛、琼脂和醋酸染色剂等材料,其中甲醛是最为常用的样本液成分。
使用甲醛对口腔上皮细胞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后,加入其他药物液体,再用玫瑰红或墨绿等染色剂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染色情况等。
制备好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液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了。
将进行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液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再加盖镜,用显微镜进行放大观察。
观察时需利用显微镜,肉眼无法看清口腔上皮细胞的细微结构。
观察时需要使用不同倍数的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口腔上皮细胞的状况。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的数量、形态和染色情况,就能够发现口腔内的一些细胞学变化,比如炎症、癌变等状况的发生和演变。
在医学领域,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出是否患有口腔疾病,协助医生开出更加管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还能够准确地判断口腔口腔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情况,为口腔保健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在此,我们介绍了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具体包括采样、制备、观察等步骤。
这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口腔健康检查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口腔健康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设计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设计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一步练习画细胞结构图的技能。
3、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的谈话互动以及分组实验,正确地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巧以及熟练操作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并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经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总结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重点和难点】重点: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难点: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新课内容;绘图铅笔;上课前漱口。
教师:相关实验材料【课型及课时】实验课、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自然导入新课: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二、整体认定教学目标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探究。
三、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互动1、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师鼓励学生根据上节课积累的制作临时装片的经验,分组设计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方案,并在巡视中对各组出现的疑惑进行及时引导和帮助,然后要求各组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的理由。
最后,师生比较在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所滴液体的异同,分析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道理,并强调安全事项。
(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异同,比直接去做新实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觉探究的欲望。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说课稿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说课稿阳谷实验中学魏春玉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
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2、三维目标知识目标: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②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3、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二.说学情1.学生通过上一节课《观察植物细胞》的学习,基本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有能力通过细心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初一学生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会激发学生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3.班内学生每组2人操作一台显微镜,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说教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验探究法:(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四.说实验创新设计1.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时,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染色,很繁琐,大多染不上色或染色不匀,观察时很难找到物像,并把溶液和水弄得实验桌,载物台,载玻片上到处都是,甚至搞到物镜上。
显微镜细胞练习题
(1)实验中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那么物像的 放大倍数是________。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量比低倍 镜下的要______(多或少);若把视野右上角的物像移至 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方向移动。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 有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6)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 是因为细胞具有[B]______的缘故。 (7)细胞分裂时,首先是图中[C]______分裂成两个。
(1)据图推断,属于菠菜叶肉细胞
结 构模式图的应该是图_________。
其中,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
结构是[ ]_________。
(2)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视野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 [ ]_________中。
叫[A]______。 (3)人体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不一样,但都具有[B] ______、[C]______和[D]______等基本结构,与人 体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殊结构[A]______、[E] ______和[F]______。 (4)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细胞中的[F]______。 (5)被成为遗传信息库的是[C]______,其中含有遗传物 质。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 (填结构名称)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要滴加图乙中的 ____________,滴加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若发现视野中有较多的气泡(如图丙),可能是制作装 片的哪一步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____。
(3)要使丁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____________移 动装片。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人体细胞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口腔上皮细胞作为人体表面上的一种细胞类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征和特性,为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提供参考。
实验开始时,我们从志愿者中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专业处理后,我们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注意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多样,有扁平形、立方形和柱状形等不同形态。
这种多样性可能与细胞所在的位置和功能有关。
进一步观察中,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质则包含了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的存在为细胞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为特殊的特征,例如细胞表面上的纤毛和微绒毛。
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突起结构,它们能够帮助细胞进行运动和物质交换。
而微绒毛则是一种较短的细胞突起,它们能够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和分泌的效率。
在实验的后续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
这意味着这些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和更新,以维持口腔组织的正常功能。
这一特性使得口腔上皮细胞在修复口腔伤口和抵御外部微生物入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对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携带了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这些细胞具有多样的形态、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它们还具有纤毛和微绒毛等特殊结构,以及更新能力和染色体的特征。
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同时,也是每年初中会考必考内容。
所以,制作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
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生较多气泡,在染色时处理不当,在观察时视野过亮或过暗等,都会影响最后的清晰观察。
甚至不成功。
【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4、尝试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注意光线强弱的调节,因为过于明亮或偏暗的视野都不利于寻找以及清晰的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2、使用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刮破口腔。
3、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用清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
4、擦拭盖玻片时注意力度,避免盖玻片损坏。
5、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慢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 、有时由于取样量较少,不容易在显微镜下找到细胞,此时要重申“自上到下,从左到右,认真寻找”,不能放弃寻找的机会。
【实验步骤】一、清点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废液缸、洁净抹布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1、载玻片。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单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标: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能在显微镜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2、复习怎样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玻璃杯、吸管、0.9%生理盐水、0.l%高锰酸钾溶液、稀碘液、吸水纸。
三、实验原理:
1.人和动物的细胞大多非常微小,必须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其结构。
2.用显微镜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处理成薄而透明的
四、实验步骤:
四、实验反思、收获。
1是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是否清除口中的食物碎屑?
3是否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端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
4是否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吸入,使染液将标本全部浸没?
5是否辨别口腔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五、实验评价策略:
本实验利用了评价的主体性策略、全面性策略、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策略,在实验前发给学生,进行实验预习,发挥前置评价的诊断和导向作用,同学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在实验后设置反思、实验的收获。
六、实验技巧及关键(交流、讨论)
1.为什么有的同学制成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清楚?
2.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时,染几次,细胞核才清晰,效果最好?
3.在制作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为什么是生理盐水,而不能是清水?
说明:(评价用A、B、C、D四个等级)。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碘液对标本染色
1分
--4分
-2
得分 得分 得分
1、
2、
3、
4、
5、
--2
-----3
2
2
---2
分 分 分
分
分
得分_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三、观察叶片的结构
正确调整显微镜至能够观察标本(对光一三个转动 得分—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切片3分得分
换高倍目镜观察并在试题卷下方绘出观察到的叶的结构图并注明名称(简单画出上
偏到两旁,并将
.缓缓下降到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1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要求撕取的薄膜大小合适)2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3分
——2分
得分_
得分
得分
1分得分_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镊子
稀碘液 吸水纸 纱布
)
切取叶片 将选取的新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展平
1、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沿着叶片的横向迅速切割
3、每切割一次,刀片蘸水一次,至少切三次
制做切片
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放于载玻片中央水滴中-正确方法盖盖玻片
二、实验要求
1、会制作临时切片。
2、会熟练使用显微镜。
3、画细胞结构的简图。
(三)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1、从镜箱内取出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doc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班级:806 姓名: 郭雨欣实验时间:实验目的: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认识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纱布、滴管消毒牙签、稀碘液、生理盐水方法与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破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
依据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赠送资料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2-1 资产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
主要构成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实验旨在探究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性和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从志愿者的口腔黏膜中采集了上皮细胞样本进行实验。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呈现出多边形的形状,相互之间紧密排列着。
这些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状突起,这有助于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和附着能力。
此外,我们还发现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细胞外基质,这层基质可以保护细胞并提供支撑。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进一步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
首先,我们将细菌溶液加入培养皿中的细胞样本中,并观察了细菌对上皮细胞的附着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口腔上皮细胞能够有效附着并吸附细菌,这说明口腔上皮细胞在维持口腔微生物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通过添加荧光染料,观察了口腔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能够迅速调整形态,并向损伤处移动。
这表明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并能快速对抗感染和损伤。
除了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外,我们还探讨了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口腔上皮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口腔上皮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损伤和疾病。
例如,在牙科领域中,口腔上皮细胞可以用于修复牙齿损伤后的骨组织,提高牙齿种植的成功率。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应用于舌癌、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口腔上皮细胞在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其具有较强的吸收、附着能力以及再生修复能力。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本实验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推动口腔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年班姓名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目的要求
1.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3.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生理盐水,稀碘液(或龙胆紫),吸水纸。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4.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
盖在水滴上。
5.在盖玻片的一侧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用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先想一想怎样使用低倍显微镜?再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所看到的边缘整齐的扁平细胞,就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辨认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实验小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仪器及实验桌卫生、合理存放废品等。
5
整理欠到位,扣3分;未整理本项不得分。
总成绩
10
以上各项操作,一项操作不规范,扣2分,缺少一项操作扣3分。
物像清晰。
10
物像不清晰,扣5分,视野中无物像,本项不得分。
5. 绘图
(20分)
绘制简图
用铅笔正确绘出细胞各部分结构,并用铅笔细点的稀疏程度表示视野中的明暗程度。
10
以上各项,绘错一项扣2分;不用细点表示较暗部分,扣5分。不用铅笔绘图本项不得分。
调试对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用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10
以上各项操作中,一项不规范,扣2分。无明亮视野本项不得分。
观察标本
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使其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左眼注视目镜,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发现物像。必要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
(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过程
评价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1.准备
(5分)
检查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材料器具检查,且齐全。
5
未检查直接做实验,本项不得分。
2.制作
临时
装片
(25分)
擦拭玻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5
未擦拭干净扣2分;无擦片过程本项不得分。
滴加生理盐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实验目的
(一)能够制作临时装片,认识动物细胞的结构。
(二)能够绘制动物细胞结构图。
二、实验材料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
三、实验操作
根据要求完成实验操个细胞,在下面的方框内把它真实地绘制出来,并标注各结构的名称。
标注名称
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名称标注正确。
10
以上各项,缺一项或错一项扣2分。
6.实验态度和习惯
(10分)
整理存放
实验结束时,先提升镜筒后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将两个物镜偏到通光孔的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存放;显微镜外表用纱布擦拭,镜头用擦镜纸擦拭;放回原处。
5
(5分)
碘液染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5
染液未浸润标本全部扣2分;只滴加碘液,未用吸水纸吸引,扣4分。
4.观察
(35分)
取镜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实验桌上的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置,且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
5
以上各项操作中,一项不规范,扣2分;未进行此项操作,本项不得分。
5
生理盐水滴于载玻片边缘等处扣2分。
刮取细胞
用消毒牙签的钝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
5
未漱口清洁口腔内壁,扣2分。
涂平标本
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5
涂平方法不当,扣3分。
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5
若有气泡产生扣2分。
3.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