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讲解
程序设计基础VB实验指导书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书西南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实验说明一、实验文档下载:老师的实验上机文档下载的地址:/~hjp/下的“VB”文件夹拷贝到计算机中。
然后从该文件夹中找到本次实验的文档。
二、个人文件夹建立在实验前,请先在电脑桌面上建立个人自己的文件夹,名称以个人的姓名加学号组成。
如:“20130208001XXX”。
同学们自己个人的VB程序设计实验文档都存放在该文件夹中。
而且要求,每个实验都保存在单独的文件夹中。
如,本次实验有三个例子,那么就需要建立三个文件夹,第一个文件夹的命名可为“实验1-1”,如此类推。
相应的例子程序文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三、实验结果上传给老师实验完成后,同学们需将自己的文件夹上传给老师,以备检查。
上传步骤如下。
1.压缩文件夹。
请将保存有VB实验上机程序的个人文件夹(在之前建立好的,如:“20130208001XXX”)进行压缩处理。
压缩方法如下:选中该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中“添加到“20130208001XXX.rar””。
计算机自动完成生成该文件夹的压缩文件。
2.进入FTP。
上传的地址为:ftp://192.168.1.2(或按任课老师指定的地址),输入地址后进入该FTP网。
打开“XXX”文件(该文件夹以任课老师姓名而命名)下的“上传”文件夹。
3.上传文件。
将第一步中生成的压缩文件拷贝到第二步打开的“上传”文件夹中去。
等待拷贝完成后,才能确认程序上传成功。
四、实验内容说明本实验指导书共包含15次实验上机内容。
每次实验上机内容中包括三种题型:验证题、设计题和选做题。
验证题为教材中的例题,通过参考书上的说明和操作步骤来熟悉相应知识点,一般有1-2道题。
设计题为书上习题或其他来源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不照搬照抄的情况下自己独立思考完成VB程序设计,一般有1-2道。
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一般有1-2道。
每次实验上机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验证题和设计题。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

实验一 Java实验环境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Java编程环境的搭建过程;2.掌握Jcreator pro软件的使用方法;3.能使用Java doc文档。
二、实验内容1.下载并安装JDK1.6,配置JDK环境变量;2.下载Javadoc压缩包并解压在JDK安装路径下;3.下载Jcreator pro 4.0并安装和配置使用环境;4.使用实验环境运行书中实例代码,在屏幕上输出“Hello Java”字符串。
①Java application程序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HelloJava{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②Java applet程序代码如下:import java.awt.*;public class Hello extends java.applet.Applet{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g.drawString("Hello!",30,30);}}三、试验要求1、预习试验内容并写出上机报告。
2、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体会。
实验二 Java语言程序设计训练一、实验目的:1.输入、输出操作实现原理和方法2.掌握程序流程控制的实现方法3.掌握数组的定义和操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计算 Result=1!+2!+3!+ (10)public class TestJie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long result=1;for(int i=1;i<=10;i++){ result=i*result;result+=result;}System.out.println(" "+result);}}2.计算1---50之间所有素数的和。
Java实验

实验一熟悉Java开发环境(验证性2学时)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的开发过程并编写第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2 掌握Java Applet程序的开发过程并编写第一个Java Applet程序。
*3 练习简单的HTML文件配合Java Applet使用。
4 熟悉jdk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在屏幕上显示”This is my first java program!”.*2 编写第一个Java Applet 程序,在屏幕上显示”This is my first Java Applet!”三、实验步骤:1、jdk的使用jdk开发工具包可以从网站下载,jdk不是集成编译环境,须手动运用命令行程序进行编译和解释执行1)编辑.java文件可以在记事本或其他纯文本编辑器中编辑,保存时把文件扩展名定为.java即可,当然要注意文件名命名的要求2)编译生成.class文件进入dos系统进行编译(如图1.1所示),格式如javac MyFirstApplication.java,要注意图1.1进入命令行看javac.exe的路径并且MyFirstApplication.java文件路径和javac.exe路径一样。
编译成功后就能在浏览器中看见多了一个MyFirsApplication.class或更多的.class文件。
如图1.2所示图1.2使用jdk编译MyFirstApplication.java文件3)解释执行Application程序:同样是在dos系统下解释执行,格式如java MyFirstApplication,注意.class后缀别加,如图1.3所示。
图1.3解释执行MyFirstApplication.class程序* applet程序进入dos系统进行编译,格式如javac MyFirstApplet.java,要注意看javac.exe的路径并且MyFirstApplet.java文件路径和javac.exe路径一样。
天津科技大学10级_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数据及表达式应用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使用J2sdk1.5.0(JDK)集成环境;2.熟悉J2sdk集成环境的基本命令、功能和基本用法。
并学会配置path 等环境变量;3.学习并熟练掌握使用J2SDK环境进Java程序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调试、运行和结果查看);4.了解和掌握JCREATOR和Eclipse集成环境的安装,简单应用;5.了解Java Application和Applet程序的基本结构;6.了解Java程序文件名和类名的说明方法;7.掌握char型和int型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了解Unicode字符表;8.掌握使用各种循环和条件分支等表达式解决问题。
9.熟练掌握数组及字符串的用法二、实验内容1.安装Jdk1.5.0集成环境,安装成功后,配置path,classpath路径,让用户在任何目录下均可用到Java的系统资源。
设置环境变量PATH和CLASSPATH(如果在autoexec.bat中没有进行设置)。
进入命令行(MS-DOS)方式,进行如下设置:SET PATH=D:\JDK1.5.0\BIN;%PATH%SET CLASSPATH=.; %CLASSPATH%2.安装Jdk 1.5.0 Doc, 并查看Jdk 1.5.0 Doc 文档中,和课堂教学有关系的部分。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可以参考。
3.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如d:\user。
以后的Java程序和过程文件均放置在此目录下。
4.输入一个Application源程序,学习编辑、编译、运行程序的方法。
//例1-1 文件HelloWorldApp.java如下:// HelloWorldApp.javapublic class HelloWorldApp{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本程序的作用是输出下面一行信息:Hello World!现在我们可以运行该程序。
《V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体系

V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体系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2002目录第一部分基本实验 (4)实验一、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及C++程序的输入、调试和运行 (4)实验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学时,分2次完成) (5)实验三、基本WINDOWS应用程序编程(6学时,分3次完成) (5)第二部分综合实验 (7)实验四、文档/视图结构程序设计(6学时,分3次完成) (7)实验五、对话框应用程序设计(2学时,分2完成) (7)第三部分选作实验 (8)1.图示排序过程(冒泡排序法) (8)2.改进的人事管理系统 (8)3.编写一个公司产量图示程序。
(9)4.简单翻译程序 (9)5.编写一个绘图程序 (10)6.编写一个机械机构的运动仿真程序。
(10)7.编写一个赛车游戏程序。
(11)8.编写一个金鱼游戏程序。
(11)9.编写一个模拟录像机的程序。
(12)10.编写一个模拟时钟程序。
(12)11.设计一个壁球程序。
(13)12.编写一个接金子游戏程序。
(13)13.编写一个爆破人游戏程序。
(13)14.编写一个五子棋游戏程序。
(14)15.编写一个单项选择题的考试系统程序。
(14)16.编写一个猫捉老鼠游戏程序。
(15)17.编写一个改进的吹泡泡程序 (16)18.编写打字练习游戏 (16)19.编写一个赛马游戏程序。
(17)20.编写一个背单词程序。
(17)21.编写一个走迷宫游戏程序。
(18)22.编写一个苹果棋游戏程序。
(18)23.编写一个飞碟射击游戏程序。
(19)24.编写一个飞碟射击游戏程序。
(19)25.编写文本阅读器程序,可以显示文本文件(后缀名为TXT)的内容。
(20)26.编写一个简易俄罗斯方块游戏程序。
(20)27.贪吃的蛇(L V J UN) (21)28.图示梵塔过程 (21)29.人事管理 (22)30.编写简易C程序编辑器 (23)31.加减法判卷程序 (23)《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使用说明教材《VC+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的一个特色就是包含了实验指导书,其中每章的调试技术、程序设计举例、上机练习题目即为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调试技术:介绍Developer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调试、连接和运行Visual C++应用程序项目。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和意义《JAVA语言课程设计》是学完《程序设计语言一JAVA》课程Z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JAVA编稈基础以及应用,进行较大规模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复杂性的软件开发,对理解JAVA稈序设计语言以及应用的精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能够通过实践来巩固、加深对JAVA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和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和增强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通过木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开发的过程,在软件开发的备个过程有切身体会。
二、选题要求选题要符合木课程的教学要求,通常应包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类设计、继承、多态性的应用)、异常处理、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并注重数据结构类的自觉使用,此外,多线程技术、网络编稈技术(Socket编程、基于WEB的JSP开发、Applet开发)可以兼顾。
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 难度要适屮;最好结合软件开发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JAVA的语言特性和应用特点,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软件成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并易于使用,易于理解,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三、任务及要求1.任务%1能够掌握JAVA的基木编程技术,如循环、递推、递归;%1理解面向对彖的思想,熟悉类、对象、继承及多态性概念;%1熟悉异常处理的特点和用法;%1掌握图形界面的设计;%1熟悉数据结构类的应用;%1对于多线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Socket编稈、基于Web的JSP开发、Applet开发)知识根据课程设计课题的需要进行选择。
2.要求%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 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附一、实验报告填写方法附1.1 实验开发环境1.硬件:Intel P42.4G/256M/40G PC机一套;2.软件:Windows XP+j2sdk1.5.0+JCreator Pro3.1.0+(MS Access 2000)附1.2实验过程要求1.在上课的同时,将每个实验预习的每个例题直接完成在实验指导书上;2.在实验之前,将实验要求的程序写在草稿本上;3.每次实验之前需要把实验指导书和写有程序的草稿纸带上,以备检查,否则不能进入实验室。
4.实验过程中,不能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如:打游戏、看其他书籍),否则本次实验成绩记0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举手提问,同学之间交流的声音不可太大。
附1.3实验报告内容填写1.第1页:填写(1)实验目的、(2)实验要求2.第2页~第3页:填写(3)实验程序源代码3.第4页:填写(4)实验运行结果、(5)实验总结实验一:Java基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语言同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一样,具有一些基本特性。
本节实验主要练习Java编程语言的这些基本特性,如Java中的简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这是学习Java语言必须经过的基础阶段。
掌握了本节实验所讲述的内容后,应该能够对Java程序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Java语言提供的各种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学好Java语言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这对后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Java程序通过控制语句来执行程序流,完成一定的任务。
程序流是由若干个语句组成的,语句可以是单一的一条语句,也可以是用大括号{}括起来的一个复合语句。
Java中的控制语句主要有分支语句(if-else,switch).循环语句(while,do-while,for)与程序转移有关的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
本节实验将学习如何控制程序的流程,使程序实现不同功能。
1.1实验目的:1.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
2.掌握Java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Java实验指导书2013版

第一部份绪论 (2)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2)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2)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2)第二部份基本实验指导 (4)实验一:Java基本语法 (4)实验三: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一) (9)实验五:Java常用类 (18)实验七:Java集合 (21)实验九:GUI图形用户界面 (26)第一部份绪论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Java语言基本概念、语法规则及程序结构,熟练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利用Java在网络环境下开发、设计应用程序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悉JDK工具的编程和调试环境;熟练掌握选择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包括系统类的应用和用户自定义类;充分理解类的三种的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特别是通过接口和抽象类理解多态;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特别是事件处理;掌握包的使用;掌握常用的输入输出流类的应用。
最后能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double,char。
Java的数组属于引用类型的数据,是将相同类型的数据按顺序组成的一种符合数据类型。
Java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特别要注意它们的优先级。
Java的控制语句有if语句、switch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
类是组成Java程序的基本要素,类有两个重要的成员:成员变量和方法。
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类将对象的属性和功能封装为一个整体。
成员变量和类变量的区别、实例方法和类方法的区别、方法的重载、成员的访问权限等都是实验课程所依据的重要理论。
继承、多态、接口、包及内部类都是Java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Java使用“流”来读写数据。
Java的输入输出工作是通过FileInputStream类、FileReader 类、BufferedReader类、ByteArrayInputStream类、ByteArrayOutputStream类等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C++开发环境应用入门(2学时)(选做)1、实验目的(1)了解C++开发工具的特点(2)熟悉C++开发环境(3)学习用C++编写标准的C++程序2、实验任务使用C++来建立一个非图形化的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下例程序:#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void){cout<<”Hello!\n”;cout<<”Welcome to C++!\n”;}3、实验步骤(1)启动Visual C++或C++Builder开发环境(2)创建一个项目A)单击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显示示新建对话框B)选择Console Wizard(C++Builder) 或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VC++)。
C)选择项目所在路径及输入项目的名称D)依次按‘下一步’直至完成为止。
(3)至此,C++Builder已经建立好工程相关的文件(请不要随意更改其自动生成的文件),在生成的main函数中写入必要的内容即可。
(4)对于VC,请继续下面的步骤:A)建立C++源程序文件a)选选菜单命令Project|Add to Project|New,弹出New对话框b)在New对话框的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并填入文件名称,单击OK按钮,完成新建C++源程序文件B)编辑C++源程序文件a)在文件编辑窗口中输入代码b)完成后,选择菜单File|Save保存这个文件C)建立并运行可执行程序a)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如果你正确输入了源程序,此时便成功地生成了可执行程序。
如果程序有语法错误,则屏幕下方的状态窗口中会显示错误信息,根据这些错误信息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后,重新选择菜单命令Build建立可执行程序。
b)选择菜单命令Run,运行程序,观察屏幕显示内容。
D)关闭工作空间选择菜单命令File|Colse WorkSpace关闭工作空间。
实验二、简单程序设计(2~4学时)1、实验目的:(1)学会编写简单的C++程序。
(2)练习使用简单的输入输出。
(3)观察头文件的作用。
(4)学会使用VC++ 6.0的DEBUG调试程序。
2、实验任务:(1)输入并运行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例题2-7,即:用do-while语句编程,求自然数1~10之和。
程序正确运行之后,去掉源程序中的#include语句,重新编译,观察会有什么问题。
(2)do-while语句用for语句代替,完成相同的功能。
(3)程计算图形的面积。
程序可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行时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的类型,然后,对圆形要求用户输入半径值,对长方形要求用户输入长和宽的值,对正方形要求用户输入边长的值,计算出面积后将其显示出来。
a)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b)定义一个表示时间的结构体,可以精确表示年、月、日、小时、分、秒;提示用户输入年、月、日、小时、分、秒的值,然后完整地显示出来。
3、实验步骤(1)建立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lab2_1,向其中添加一个C++源文件lab2_1.cpp,输入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中例2-7的代码,检查一下确认没有输入错误,选择菜单命令编译源程序,再选择Execute运行程序,观察输出是否与教材中的答案一致。
(2)程序正确运行之后,在源程序第一行”#include <iostream.h>”前面加注释标记”//”使之成为注释行,重新编译,观察编译的结果。
(3)另建立一个项目lab2_2,包含一个C++源程序lab2_2.cpp,将do-while语句用for语句代替,完成与实验任务1相同的功能。
(4)建立项目lab2_3,计算图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PI*r*r,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a*b,正方形的面积市场计算公式为S=a*a。
程序中定义一个整型变量iType表示图形的类型,用cout语句输出提示信息让用户选择图形的型,用cin读入iType的值,然后,使用switch语句判断图形的类型,分别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的参数值,计算出面积的值后用cout语句显示出来。
最后编译运行程序。
(5)学习简单的debug调试功能,参考程序如下://lab2_3.cpp#include <iostream.h>const float PI=3.1416;void main(){int iType;float radius,a,b,area;cout<<”图形的类型?(1为圆形,2为长方形,3为正方形):”;cin>>iType;switch(iType){case 1:cout << “圆的半径为:”;cin>>radius;area=PI*radius*radius;cout<<”面积为”<<area<<endl;break;case 2:cout<<”矩形的长为:”;cin>>a;cout<<”矩形的宽为:”;cin>>b;area=a*b;cout<<”面积为:”<<area<<endl;break;case 3:cout<<”正方形的边长为:”;cin>>a;area=a*a;cout<<”面积为:”<<area<<endl;break;default:cout<<”不是合法的输入值!”<<endl;}}A)选在第10行处设置调试断点。
用鼠标左键单击源程序第10行左边的空白处,出现一个菜单。
B)择Insert|Remove Breakpoint选项,可看到左边的边框上出现一个褐色的圆点,这代表已经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断点。
C)后选择菜单命令Build|Start Debug|Go,系统统进入Debug状态,程序开发运行,并停在断点处。
D)单步执行,并观察程序中相应变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三、函数的应用(2学时)(选做)1、实验目的:a)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b)练习重载函数使用。
c)练习函数模板的使用d)练习使用系统函数。
2、实验任务:c)编写一个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转换公式为:C=(F-32)*5/9。
d)编写重载函数Max1可分别求取两个整数,三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e)使用重函数模板重新实现上小题中的函数Max1。
f)使用系统函数pow(x,y)计算x y的值,注意包含头文件math.h。
g)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级数,观察递归调用的过程。
3、实验步骤1)编写函数float Convert(float TempFer),参数的返回值都为float类型,实现算法C=(F-32)*5/9,在main()函数中实现输入、输出。
程序名为lab3_1.cpp.2)分别编写四个同名函数max1,实现函数重载,在main()函数中测试函数功能。
程序名:lab3_2.cpp。
3)使用函数模板实现求任意类型数的最大值,针对不同的参数个数,编写两个同名函数模板max1,其参数个数不同,实现函数重载,在main()函数中测试函数的功能。
和序名:lab3_3.cpp。
4)在main()函数中提示输入两个整数x,y,使用cin语句得到x,y的值,调用pow(x,y)函数计算x的y次幂的结果,再显示出来。
程序名:lab3_4.cpp。
5)编写递归函数int fib(int n),在主程序中输入n的值,调用fib函数计算Fibonacci级数。
公式为fib(n)=fib(n-1)+fib(n-2),n>2;fib(1)=fib(2)=1。
使用if语句判断函数的出口,在程序中用cout语句输出提示信息。
程序名:lab3_5.cpp。
6)使用debug中的Step Info追踪到函数的内部,观察函数的调用过程,参考程序如下://lab3_5#include <iostream.h>int fib(int n);int main(){int n,answer;cout<<”Enter number:”;cin>>n;cout <<”\n\n”;answer=fib(n);cout<<answer<<”is the “<<n<<”th Fibonnaci number\n”;return 0;}int fib(int n){if(n<3) return 1;else return fib(n-2)+fib(n-1);}7)调试操作步骤如下:i.选择菜单命令Build|Start Debug |Step In,系统进入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并出现一个DOS窗口,此时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ii.把光标移到语句answer=fib(n)前,从Debug菜单单击Run To Cursor,在程序运行的DOS窗口中按提示输入数字10,这时回到可视界面中,光标停在第11行,观察一下n的值。
iii.从Debug菜单中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fib函数,观察一下n的值,把光标移到语句return(fib(n-2)+fib(n-1))前,从Debug菜单单击Run to Cursor,再单击Step Into,程序递归调用fib 函数,又进入fib函数,观察n的值。
iv.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函数调用和递归调用的理解。
v.再试试Debug菜单栏中的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实验四、类与对象(2学时)1、实验目的:(1)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2)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聚集使用方法。
(6)使用DEBUG来调试程序,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2、实验任务1)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
其中rank为枚举类型CPU_Rank,定义为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frequency 为单位为MHz的整型数,voltage为浮点型的电压值。
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2)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cpu为CPU 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