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青年与世界.doc

合集下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3 手术安排
确定手术时间,并告知患者应该在手术前几 小时内禁食。
4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停止或调整使用的药物,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期间的医疗护理措施
麻醉管理
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患者的麻醉状态,并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术中监测
通过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确保手术过程顺利。
3 心理支持
护士会与患者进行沟通,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减轻疼痛对其 情绪的影响。
术后卧床休息和活动限制
1 卧床休息
患者需要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以帮助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会确保患者有足够的 休息时间。
2 活动限制
患者需要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限制剧烈运动和重物承载,以避免对心脏起搏器造成 压力。
心脏起搏器术后饮食
1 液体饮食
患者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 内,需要逐渐过渡到液体 饮食,以避免对消化系统 造成过大负担。
2 软食或半流质饮食
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患 者可以逐渐过渡到软食或 半流质饮食,以满足身体 的营养需求。
3 健康饮食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健康 饮食的重要性,包括控制 盐分摄入和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
3 康复计划
护士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慢慢恢复活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
切口伤口护理及感染预防
1 伤口清洁
护士会定期清洁伤口,更换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2 感染预防
护士会教育患者关于感染预防的知识,如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定期随访
护士会安排患者定期随访,检查伤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感染。
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1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护理措施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绝对卧床限制活动有关
① 加强巡视病房,认真患者倾听主诉,及时满足其需要。 ② 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生活自理。 ③ 将常用物品放于患者便于使用的地方。 ④ 把呼叫器放在其伸手可及的地方,留陪护一人。
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及时得到满足。
或者口述
9/5/2019
健康教育
1. 嘱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卡上有患者 的姓名、年龄、起搏器生产厂家、型号、何时安装、 短期寿命及各种参数,以便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2. 教会患者测定、记录脉搏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测1 次脉搏,若比原心率少5次/min以上,感到胸闷、心 悸、头晕等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双腔(DDD)起搏器 心房和心室均放电极 I. 自身心率慢于起搏器的低限频率,呈VVD工作方式(触发心室
起搏) II. 心房自身频率过缓,房室传导功能正常,呈AAI工作方式(起搏
心房,并下传心室)。 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 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能根据机体对心排出
量的要求而自动调节适应,满足机体需要。
3. 指导患者熟记并能观察起搏阈值、起搏功能、电池 耗竭情况。
健康教育
4. 注意保持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 减少摩擦,避免撞击。
5. 凡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进入强磁和高压电区, 如核磁共振、微波炉,禁做热透疗法、电针灸刺激、电按摩 器、电吹风、牙科电钻等,防止引起脉冲停止。一般家用电 器的使用不受限制,手机应在对侧手臂接听,不能放在同侧 上衣口袋内。手臂不宜过度伸展,不宜做重体力劳动。如出 现胸闷、再次晕厥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滞。
(3)有窦房结功能障碍 或房室传导阻滞,必须
用药物控制心率者。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起搏器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如下:
1. 伤口护理: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活动限制:术后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工作。

一般来说,术后24 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3. 饮食护理:术后要注意饮食护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来说,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需要进行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复查内容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总之,起搏器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护理、观察症状和定期复查等方面,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健康。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目的研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方法对我院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伤口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术后监护与护理。

结果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1例出现短阵室上性室速,其余7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病情稳定,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

结论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对伤口的护理,注意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改善日后的生活质量,对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00-01起搏器在临床实际应用40多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和发展,已成为控制及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方法,也可用于控制或终止除颤动以外的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1]。

2011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经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共8例,经术后严密监护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收治的8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有5例,女性有3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75岁。

依据心律失常类型分:其中病窦综合征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慢综合征1例。

术后持续心电监护3天,除1例出现短阵室上速室速,其余7例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

2.术后护理和监护2.1持续心电监护。

严重心律紊乱是心室起搏器安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一些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因此,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平车推入病房,安置好患者,并向相关的主治医师了解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中心脏起搏器的起搏情况,并在植入心室起搏器术后,对病人持续72小时监护,而且需要在CCU 监护系统下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和记录,严密观察自主心律和起搏心律情况,发现起搏器间歇起搏,起搏阈值突然高,感知功能障碍,起搏频率奔放等及时告知主治医师,经口服胺碘酮后得以纠正。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术后切口处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患者应避免在切口处使用香皂或化学物品,定期清洁切口时最好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

在清洗时要轻柔地搓洗,避免用力摩擦或挠抓。

2.避免湿水浸泡:术后切口处需要避免湿水浸泡,患者应避免在手术切口处长时间接触水。

洗澡时可以使用保护套或胶布覆盖切口处,以避免水进入切口。

3.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以避免手术切口处的损伤。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避免进行重型活动,可能需要暂时停止从事需要大量使用手臂和肩膀的活动,比如举重和剧烈运动。

4.定期检查切口:患者应定期检查手术切口,以确保没有任何感染或异常状况。

如果患者注意到切口红肿、有排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5.避免有磁性的物品和电磁干扰: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有磁性的物品,如大功率电磁炉、金属探测仪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对起搏器的功能产生干扰。

另外,避免靠近强磁场和高频电磁辐射的设备,如MRI机和手机等。

6.定期复查和维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和电池寿命。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复查计划。

7.注意异常症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

如果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头晕、昏厥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起搏器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保持手术切口的良好状态,并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并定期进行复查和维护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阐述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阐述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阐述发布时间:2021-01-08T11:09:13.4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作者:陈荣[导读]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能辅助患者进行心肌收缩,实现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

陈荣肥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邮编:231608摘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能辅助患者进行心肌收缩,实现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有效治疗。

本文在阐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用原理的基础上,就术后患者的护理的问题展开综述分析,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命时长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问题;综述步入新时期以来,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疾病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在现代医疗体系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是治疗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疾病的重要方式,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特征,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然而在实际治疗中,该治疗手段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病害做好患者后期的有效护理。

本文就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问题展开综述分析。

1、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工作原理作为当前心功能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要采用心脏起搏器设备来模拟心脏功能,该设备能定时的发出脉冲信号,并对患者产生信号刺激作用,由此存患者心肌收缩,使得患者心脏有节律的进行跳动。

需注意的是,这种方式虽然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然在后期生活中,患者有较多的并发症风险。

对此在手术后,应积极地开展患者术后护理。

黄慧[1]等人研究指出:对患者实施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积极开展康复操锻炼,能减少患者关节疼痛问题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张舒慧[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护理措施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绝对卧床限制活动有关
① 加强巡视病房,认真患者倾听主诉,及时满足其需要。 ② 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生活自理。 ③ 将常用物品放于患者便于使用的地方。 ④ 把呼叫器放在其伸手可及的地方,留陪护一人。
护理评价: 患者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及时得到满足。
护理目标
1. 患者能主动要求活动并主诉耐力增强。 2. 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跌倒的发生。 3. 患者能及时满足生活需要。 4. 患者适应术后体位变化,有效缓解疼痛。 5. 患者能够习惯床上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6. 患者未发生潜在并发症。
9/5/2019
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悸或心肌氧供需失 调有关
滞。
(3)有窦房结功能障碍 或房室传导阻滞,必须
用药物控制心率者。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或房室传导阻滞,有明
显症状或无症状,但心 室率<40次/分,或证实
心脏停搏>3秒;
(5)颈动脉窦过敏性综 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 反复发作的由颈动脉窦 刺激或压迫导致的心室 停搏>3秒所致的晕厥。
(6)药物治疗效果不满 意的顽固性的心力衰竭
或者口述
9/5/2019
健康教育
1. 嘱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卡上有患者 的姓名、年龄、起搏器生产厂家、型号、何时安装、 短期寿命及各种参数,以便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2. 教会患者测定、记录脉搏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测1 次脉搏,若比原心率少5次/min以上,感到胸闷、心 悸、头晕等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病史介绍
BNP示:359pg/nl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予以一级护理,心电监护,监测血压,低盐低脂 饮食;治疗上予以扩管,改善循环,增强心肌功能,利尿等对症处理。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引言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发放电脉冲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起搏器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起搏器术后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术后并发症起搏器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1. 感染由于手术切口或导线插入部位容易感染,因此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征象。

护理措施包括:•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症状。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

2. 血肿手术切口周围可能会形成血肿,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

护理措施包括:•冷敷手术切口,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局部血液循环的加速。

3. 疼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患者的舒适和恢复。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4. 导线脱位或断裂起搏器导线可能会发生脱位或断裂,导致起搏器功能异常。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导线的位置。

•鼓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导线脱位或断裂的风险。

术后护理措施起搏器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恢复和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1. 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并记录相关数据。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 定期更换电池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起搏器的使用时间和电池寿命,定期检查电池电量。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电池更换。

3. 定期检查起搏器功能起搏器的功能检查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护理措施包括:•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起搏器功能检查。

•注意观察起搏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总结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均康复出院。

结论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2],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院安置心脏起搏器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137例,女102例,年龄(±)岁。

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4例,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74例,尖端扭转室速1例,阵发室颤5例,扩心病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其中植入单腔起搏器96例,双腔起搏器132例,ICD 6例,CRT5例。

2.方法患者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起搏电极导线,心室起搏电极头端固定于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心房起搏电极头端固定于右心耳处,CRT左心室起搏电极经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利用起搏器分析仪测试好各种心内参数,固定起搏电极,于胸大肌前制作囊袋,将起搏电极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好埋于皮下囊袋内,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护理 1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焦虑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主要的心理反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起搏器治疗的开展给许多这类患者带来福音。

但它作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致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其病变的性质、起搏器安装的意义,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同时邀请已接受该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从而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术后护理

1 临床资料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13例,临时性起搏器73例,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77例,年龄在28~74岁,平均年龄51岁。

为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208例;高血压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77例;瓣膜置换术后13例;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88例安装埋藏式心脏人工起搏器。

下面对安装心脏人工起搏器的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2 术后护理2.1 平车推入病房,安置好患者,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术后立即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72h,观察起搏器脉冲信号与心电图的规律。

可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相关的或其他的心律失常。

定时测定起搏读数并调整,以免发生起搏及感知障碍[1]。

2.2 术后必须平卧24h,防止电极脱位,第2天可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一般卧床5~7d,可逐步坐起,以免因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术侧上肢不要过度用力、外展或上举,以免影响起搏器的起搏功能。

2.3 饮食方面术后患者宜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充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薯类和豆类,保持大便通畅。

2.4 埋藏式起搏器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8h,确认无出血后及时移去,按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每日换药一次,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一般术后7d拆线[2]。

2.5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术后体温不应超过37.5℃,术后给予抗生素5~7d预防感染。

2.6 心理护理尽量排除引起患者紧张的心理因素,解除其心理压力,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康复意识。

2.7 注意观察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红肿、感染、电极脱位,起搏阈值增高,心脏穿孔及起搏系统本身的故障,要做好监护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出相应的处理[3]。

2.8 一定瞩患者远离磁场和高压线,避免影响起搏效果。

植入性起搏器术后护理

植入性起搏器术后护理
给予专业建议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专业的康复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 恢复身体机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植入性起搏器术后护 理
演讲:
日期:
目录
• 术后护理概述 • 术后伤口及并发症预防 • 起搏器功能监测与调整 •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指导 •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 康复训练与效果评估
01
术后护理概述
植入性起搏器简介
植入性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通过植入电极导线至心脏, 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 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药物副作用观察与处理
01
02
03
04
观察药物过敏反应
如皮疹、呼吸困难等,一旦发 现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监测凝血功能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 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防出血
风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 作用,影响疗效。
及时处理副作用
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 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06
康复训练与效果评估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个性化训练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体能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目标设定
明确康复训练目标,如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生活 质量等。
训练强度与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逐步增加活动量指导
初始活动量设定
01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初始活动量。
用药依从性教育
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对起搏器功能和病情稳定 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保存药物
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保存方法,以防药物受 潮、变质。

如何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如何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如何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一、概述
最近觉得老公很奇怪,老是说头昏头晕,全身没力,还老是捂着胸口,觉得一整天都很累,还眼前发黑,某同事有些担心,赶紧带他去看医生,确诊是心动过缓,要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某同事问了医生一些术后护理,给大家也分享一下。

二、步骤/方法:
1、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以内,都要保持卧床的姿势,平着躺或者侧向左边地躺,不可以太过大弧度地翻动,于是老公特别烦躁,老是想动,于是某同事就开始和他详细讲清楚一些卧床的重要性,还用其他话题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消除烦躁,某同事和他聊着聊着他就开始困了,一睡就睡到大天亮。

2、因为安装了起搏器,某同事有些担心他是否能适应,就要每时每刻都问他的反应。

护士让某同事给他弄了个便盆,让他在床上排便,要让排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3、还要进行进行起搏器的保养和维护,即使有疼痛的感觉,也必须进行按摩的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按摩胸口,就是用双手慢慢揉胸口。

还要就快痊愈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护理了两个月,老公已经完全好了,术后护理效果值得大家拥有!。

浅析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浅析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动, 防 止 肌 肉退化 或是关节硬化情况 出现 。 护理过程 中要注意患者的呼
刺激性 的食 物, 造成患者血压 、 血脂升高 , 不利于恢复 , 且容易造成便秘。
者。 心脏起搏器 的问世 , 对解决部分心律不齐患者的心脏问题 , 对缓解病 患的心脏病人 的身体机能 的恢复 , 促 进患者术后生活效果 的提升有 着显 著效果 。

三、 术 后 健 康 指 导
心脏起 搏器植人手术 与其 他手术存在一定 的差异性 , 起 搏器需要伴 随患者的 日常生活 , 对患者进行 充分 的术 后健 康指导 , 关 系到起搏 器 的 正 常使用和 以及 患者今后 的正 常生活 , 避 免意外情况 出现 时 , 患者毫 无 基本 急救 常识 , 造成治疗延误 。 ( 一) 起搏识别卡 的保管 体 内植入起搏器 的患者在就 医 、安检的过程 中可能 会 出现 ~些麻 烦, 出院前护理人员对 患者 的起搏器识别卡进行详细 、 准确 的填 写 , 患者 要谨记随身携带 , 保证患者在遇到上述情况时 , 能够顺利通过。
适感或不 良反应 , 及早避免不 良反应的出现。 ( 二) 卧位与活动护理
复查 , 保证起搏器 的使用正 常, 以及检查是 否存在 电极移 位 、 脱落现 象 。 出院后一年 内要保持每半年一次 心电图复查 , 此后没一个季度做 一次心 电图复查 , 每年做一次胸片检查。 一旦患者出现胸腔以及心脏的不适感 ,
器电极脱落 。日常要注意观察起搏器植 入处 皮肤情况 ,若 出现红肿 、 发 炎、 出血等异常现象 , 要及时进行就 医。其次 , 起 搏器植入患者需要 避开 高压场 、 高磁场 , 以免起搏器功能受到影 响。接 听电话时 , 电话最好远 离
起搏器 , 以免磁场干扰。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
VVI起搏心电图
起搏信号后紧跟一个QRS波
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相反
QRS波宽大畸形>0.12s ,其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的部位
AAI起搏心电图
起搏信号后有心房起搏图形(P′波)房室传导好时,起搏的P′波后跟随一个下传QRS波
DDD起搏心电图
1
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8h,且每隔2h解除压迫5分钟。
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症 常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血管搏动、头胀、头昏等症状。
肢体功能障碍 由于术后患者对起搏器不习惯,或是切口处疼痛的原因,使患者过度约束肢体活动,长此以往,引起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韧带粘连,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
单和发展已经对心脏性猝死的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ICD能明显降低SCD高危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防止心脏猝死最有效的方法 。
CRTD:起搏治疗(三腔)+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新型起搏
01
02
03
04
VVI(心室按需起搏):只保证心室起搏节律,不能兼顾保持心房与心室收缩的同步、顺序、协调,是非生理性的。是最基本的心脏起搏方式,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可靠。
心脏正常的传导系统
正常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及房间束、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和蒲肯耶纤维网。
当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异常改变或存在异常传导组织时,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的原理
起搏器代替心脏起搏点发放微弱的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导管刺激心脏中仍具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的心肌,引起心房和心室相应的收缩,维持心脏的泵血功能,最终使整个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

浅谈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

浅谈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

浅谈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摘要:通过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的观察,证明术后精心的、恰当的护理,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可提高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主要探讨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在对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能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1]陈新,华伟 .ACC/AHA/NASPE 2002 年植入型心脏起搏器和抗心律失常器械临床应用指南公布 [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41-42。

]我国从 2002 ~2012 年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总数,年平均增长在12% 左右,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

[ [2]王方正,华伟,张澍,等.全国心脏起搏器2000 ~ 2001年临床应用调查[J]. 中华心律失常学志,2003,3: 62-6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亦逐年增加,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也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与发展,起搏器功能和种类如雨后春笋,而永久性起搏器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永久性起搏器是采用电子装置,发射一定频率脉冲维持心脏有效泵血功能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实践表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效果尤佳,但术后因创伤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却客观存在,因此,术后并发症也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尽管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可并发症的发生却没有因为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痛苦备受医护人员高度关注,为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些许参考。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方法及特点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方法及特点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方法及特点摘要】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已是心血管专科的重要治疗措施,本文阐述了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发症的种类,归纳了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措施,指出了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等相关内容,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减少或预防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特性护理特点【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74-01引言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通常采用经静脉心内膜电极法,使埋植于体内的起搏器发送的脉冲电流,经导线和电极的传导,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刺激心肌,最大限度地模拟心脏电活动规律及特点。

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无法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水平,还取决于专科护理的水平。

目前,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医疗上,但是心脏的某些系统功能始终是不能用心脏起搏器代替的,肯定会引起并发症的产生,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因此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一、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并发症的种类很多例如囊袋血肿或出血、囊袋感染气胸或血气胸、心律失常、起搏器综合征、电极脱位等等很多种。

下面我们主要讨论囊袋积血、起搏器综合症、电极移位三个比较常见的种类的原因。

1、囊袋积血原因分析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老年人患者占大多部分。

原因在于老年人患者营养跟不上、手术前又没有及时的停止抗凝药物、凝血功能比较差;在手术中止血不彻底等等导致囊袋积血。

2、起博器综合征原因分析起搏器综合征是心室起搏后引起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改变的一组症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和综合性的,例如房室逆转、传导、扩张等。

3、电极脱位原因分析电极移位是心脏起搏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不同,出现的不适程度也不一样。

①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的患者术后过早的活动术肢,剧烈运动等等都会导致电极移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青年与社会,《青年与社会》:尹海华摘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起搏器的功能日趋完善,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如何使安置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体能和心理上得到更大的恢复,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质量,这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有创性的治疗方法,起搏器并发综合症难以避免。

因单腔起搏器置入后,由于改变心室除极顺序,失去房室的顺序收缩,易引起头晕、胸闷、气短等情况。

一、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2—3天进行起搏器植入术,术后住ICU病房,心电监护72小时,抗感染3—5天转至普通病房,每例患者均由一名受过培训的责任护士负责,从术前宣教、术前准备到术中配合,术后康复训练实行一对一服务,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建立健康档案,并于出院后定期随访。

二、进行相关医学知识指导植入术前向患者介绍起搏器作用及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内容实事求是,避免误导患者认为起搏器可以解决心脏病的所有问题,当术后没有出现患者认为可能出现的治疗奇迹时,便发生心理失衡,术前通过发放起搏器的宣传教育手册,使患者及家属对起搏器的治疗目的、方法、安全性、术后防护小常识在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由一些必要系统的理眭的认识,消除恐惧等心理障碍。

三、功能锻炼指导植入后,让患者了解自己是有参加工作和生活活动的潜能,以积极心态进行康复锻炼,鼓励患者参加必要的体力和社会活动,根据患者年龄和心脏病病情,合理安排康复训练,术后24小时由责任护士为患者做术侧上肢肘、肩关节被动训练,48—72小时进行关节主动锻炼,对于心功能正常患者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

四、康复指导出院前,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心功能基本依赖起搏器,因此制定详细教育计划、指导患者自我保护方法及应急措施,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可以参加不太剧烈的运动,如骑自行车、步行,注意避免接触高电量、强磁场并与之保持1.66米距离,穿较柔软内衣,遇皮囊处发痒,切忌搔抓,如有红肿及时随诊,术侧肢体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术后6周避免抬举重物,术侧肩关节活动要适度。

除了康复知识指导,还教会自我保健方法。

Gershenson指出,在当今变化中的保健环境下,有效的病人和家庭教育已成为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措施。

为了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他们评价并加强了现有的心脏病病人教育计划,以提高病人自我保健的认识和能力。

五、并发症护理(一)心律失常。

安装起搏器前的心律失常在安装起搏器后仍常有发作,这是自身心律与起搏心律不一致所导致的心律失常,是常见现象。

故术后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仪,及时发现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异常情况并立即通知医生。

(二)电极脱位。

发生率约2%—8%,心脏越大、心内膜越光滑越易脱位。

其发生原因除电极位置不当外,术后手术侧上肢活动过度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电极脱位90%发生在术后1周内,因此,在解除病人肩肘关节固定后,仍需嘱病人不得过度外展和上举术侧上肢。

(三)感染。

老年病人及伤口处消毒不彻底时易发生。

对年老病人应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彻底清创、消毒,重新安装起搏器。

起搏器综合征是由心室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副作用引起的一组症状,若病人出现疲乏、眩晕、晕厥和肺癖血时应考虑起搏器综合征。

分别测量自身心律下和起搏器心律下的血压可以协助诊断。

六、出院前健康指导(一)教会病人监测起搏器功能。

(二)避免重体力劳动。

日常生活中不可做大幅度的运动及过度体力劳动(如打网球、举重物)活动以感觉舒适、不过度疲劳为限,可以进行骑车、游泳、洗澡、跳舞等日常生活。

(三)嘱咐病人不得进入高电压和强磁场环境。

医院中多种仪器(如核磁共振、手术电刀、碎石震波、电灼等)均会对起搏器造成一定干扰和影响,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因病到医院就诊时,应事先告诉医务人员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

一般家庭用电不会影响起搏器工作,但注意电吹风不要频繁开关,告诉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并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四)定期门诊随访。

最初半年为每月随访一次,然后3—6月随访一次,电池耗尽前每周随访一次,在电池耗尽前更换起搏器(电池耗尽的表现:脉率比预定频率降低10%,说明电源不足)。

如遇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1、埋植起搏器处皮肤变色疼痛、肿胀及局部皮肤发热。

2、脉搏明显加快。

3、呼吸困难。

4、腿部及脚腕部肿胀。

5、持续感到虚弱或疲劳。

6、胸部不适或胸痛。

7、持续打嗝及头晕、眩晕。

七、小结我国植入起搏器手术需花费相当一笔开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加之对起搏器知识知之甚少,可能会引起患者对起搏器及手术的恐惧感,使得术后正常生活和活动受到阻碍,这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采用护患一对一系统,全程健康宣教,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且该护士对患者病情有全面的了解,患者有疑问及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督促患者出院后进行适当运动,促进其生活自理,术后密切随访,让患者达到最佳体能和最佳心理,使患者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及社会。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引起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术前认真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态、凝血功能及其他合并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起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不良后果。

青年与社会| 张燕| 2012/12/14 13:32:30 | 426 | 学术优秀·互联网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2012/12/14 13:31:02]·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的特征及成因分析[2012/12/14 13:28:43]·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2012/11/27 13:11:17]·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2012/11/27 13:09:48]·关于当前农村存在因教返贫问题的思考[2012/11/27 13:07:06]浅谈中国城市交通与社会文化-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不断增长的城市交通量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分析了我国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城市交管的成功案例,诊断出我国城市交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思路和途径。

1.序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学技术革命影响深远,各国之间不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

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城市地区的工业和商业、居民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整个城市的基本构件。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城市客运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城市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机动车和驾驶员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有的城市高达30%,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远远超过了道路的建设速度。

另外,由于我国城市交通是一种包括行人、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在内的混合交通,从而使交通组织、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而导致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道路超负荷,平均车速下降,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严重等。

因此,在当前不断增加的客流量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实事求是地剖析我国政治制度和文化心理的特色和优势,结合现代先进的交通控制管理技术,用于解决我国现状城市交通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又极其紧迫的。

2.当代中国文化特点3.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政治文化区位之整合通过对我国当代政治文化的剖析,知道我国通过文化重建和思想解放的大文化热潮,形成了以倡导科学与民主为中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氛围。

这对寻求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是很有利的。

然而,在我国城市交通领域,还存在许多与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心理不调合之处,需要不断地对当前的政治文化区位加以调试和整合,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城市交通研究的科学骨架和生长点。

3.1 城市建设中的交通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的症结,政府在制定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宏观对策时,应该从我国城市人口多、客运量大的特点出发,从根本布局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在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很少有像西欧或美国中西部那样的布局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的城市。

此外,我国现又实行劳动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城市客运量大是普遍规律,这是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而且还将长期存在下去。

即使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体系仍将是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从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出发,结合建立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引导城市用地总布局向合理状态转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改变单一中心的布局结构,减少跨区性的交通生成量,缩短出行距离,使交通均衡分布。

九十年代初,广州市通过一系列的城市建设改造,结合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开拓与研究,从根本上治理交通环境,一改过去“出门难,等车烦”的现象,使广州市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是我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有所突破的成功典范之一。

3.2 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与政治文化区位之整合L.W.派伊等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有大批论著。

他认为,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离不开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独特态度。

他着意考察了近代中国独一无二的通商口岸制度。

他认为,这种制度虽然推动了社会多方面的现代化,但同时也加深了地方与内陆的差别[5]。

我国大多数的城市道路系统不完整,交通流过于集中在少数干道上,迂回运输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各种交通工具没有合理地负担各自的运输任务,以及自行车交通量的不合理发展;同时,城市中缺少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各种车辆的乱停乱放及其它堆放物占用道路和人行道的现象十分严重。

加上我国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比较低,发展又极其不平衡,交通工具种类繁多,差异很大。

不同性能和不同功能的交通流在同一平面上混杂在一起,互相干扰,特别是机动车受到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干扰,使得机动车流量的速度降低,带来的是城市道路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城市交通效率大大下降。

在交通管理设施方面,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先进、轻实用的问题。

比如在最容易导致交通冲突、产生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的道路交叉口,许多先进、昂贵的设备和产品都得到了应用,然而在交叉口的交通渠化、标志标线合理设置、信号相位的准确细致设计等等最为基础的方面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