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重点中学科目二易错题50道(珍藏)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辨析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根据教育的概念可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教育,要满足:第一,有目的;第二,增进知识和技能或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题干中的说法,没满足“有目的”,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2】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题干中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所以是不全面的。

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3】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题干中的说法混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4】教育形态一定会跟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该表述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力发展,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落后于较为先进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种是生产力落后,但受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内容、方法等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辨析题答题模板+56道精选真题试炼,附解析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辨析题答题模板+56道精选真题试炼,附解析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辨析题答题模板+56道精选真题试炼,附解析一、辨析题答题模板+6个示例评分标准辨析题8分的分值,在答案中的分布如下:1.判断正误——2分(若判断有误,则接下来的解释全不得分哦!)2.说明理由——5分此环节一般来说,无法得到全分,各种得分情况如下:①字迹工整,解释清晰有条理——4分②字迹潦草,解释不准确——2~3分③解释偏少,只有一句话——1分④无解释——0分3.总结观点——1分答题模板第一步:表明观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

”,“以上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

”,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回答。

第二步:分析观点。

这是整道题的核心要点。

需要做到充实、有理有据。

(一)若观点错误:1.概括指明错在哪里。

例如:“违背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是对素质教育要求买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

”2.指明观点提出的背景/确定分析题干所处的环境/解释概念/理论阐述。

例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

”“专家”是指在本学科领域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杂家”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师。

3. 详细分析错误之处。

结合基础理论详细分析理论,几种作答方式可选:①阐述正确的理论应该是什么;②错误理论详解。

例如:在一道否认纪律约束的题目里,就要详细阐述纪律约束的概念、作用、重要意义、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与正面引导相互结配合,共同发挥作用;4. 提出策略。

结合题干中错误的观点、做法,提出正确的做法。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因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做到……“教师应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有……。

”(二)若观点正确:与 A 部分结构相同,稍作变动即可,具体模板如下:1.概括对在哪里;2.指明观点提出的背景/确定分析题干所处的环境/解释概念/理论阐述;3.详细分析错误之处;4.提出策略。

辨析题答题示例:示例1:【辨析】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答:此观点错误(判断正误)。

教学评价不等同于学生成绩评价。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常见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常见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C.参加课外活动的出席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学生每学期总评分的名次
选D【解析】对学生名次进行竞赛容易形成分数第一的旧应试观念。
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 )。
A.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参与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选D【解析】《教师法》第七条关于教师的六项基本权利中的第三条: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明确了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
8.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系统性 B.客观性 C.能动性 D.主观性
选C【解析】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9.研究表明,有些任务适合开展竞赛,有些任务则不适合竞赛。指出下列不适合开展竞赛的任务( )。
A.卫生大扫除
B.学一门新的难度大的学科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常见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A.绝对独立性 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 D.生产性
选C【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其表现之一就是具有历史继承性。容易混淆的答案是B,但题中很清晰地指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之一历史继承性。

驾考易错题

驾考易错题

一、判断题1、装有 ABS 系统的机动车在冰雪路面上会最大限度缩短制动距离。

答案: 错误ABS 是防抱死制动装置。

防止侧滑,就是当它发现有轮胎抱死后,会松开刹车。

以后再刹再松,直到车停下。

肯定增加了制动距离。

2、夜间通过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不得变换远、近光灯。

答案: 错误换远近光灯是为了让来车认识到前方有车,应注意减速慢性注意安全。

3、绿灯亮表示前方路口允许机动车通行。

答案: 正确 红灯停,绿灯行。

4、在交叉路口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在红灯亮以前加速通过路口。

答案: 错误 黄灯亮了,车身没过白线,请停车等待。

5、驾驶机动车在这种信号灯亮的路口,可以右转弯。

6、在这种环境里行车使用近光灯。

7、驾驶人驾驶有达到报废标准嫌疑机动车上路的,交通警察依法予以拘留。

8、驾驶机动车在前方路口不能右转弯。

答案: 错误 交警只能扣留车辆。

9、驾驶人一边驾车,一边打手持电话是违法行为。

答案: 正确 以前所有驾车违规行为简称“违章”行为, 2004 年 5 月 1 日, 上升为道路交通安全法。

所有“违章“行为变成“违法”行为。

10、驾驶人的驾驶证损毁后不得驾驶机动车。

答案: 正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 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 12 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答案: 错误 没有指示牌和带箭头的交通灯时,红灯亦可右转。

但遇到有指示牌(红灯不能右转)或交通灯右向箭头系红灯时,则不能右转!答案: 正确 没有问题,在红灯为圆圈,而不是方向箭头和红叉时候,右转弯的车辆只要安全的情况下就可以右转。

11、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人应当每两年提交一次身体条件证明 .答案:错误2013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公安部123 号令,已明确规定,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每年参加审验,申报身体条件情况。

12、车辆驶入匝道后,迅速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 60 公里以上。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易错题集锦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易错题集锦

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易错题集锦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盐酸除铁锈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正确答案:B2、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是()A.泰山核电站B.岭澳核电站C.大亚湾核电站D.田湾核电站正确答案:C3、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四大洋中还会不断扩张的是( )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正确答案:C4、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的机构是A.卫生行政部门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D.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正确答案:D5、对于鲁迅《风筝》的导人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

A.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B.多媒体显示清代高鼎的《村居》,导入新课C.让学生讨论风筝的相关话题,先激发其兴趣,进而导入新课D.直接讲授有关风筝的知识,接着进入正课正确答案:D6、人身体上最接近15毫米长度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正确答案:A7、“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这是()中规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确答案:B8、对某一数学题,小李用不同于教师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老师看到后大发雷霆。

当众训斥小李,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A.关注学科的教育理念B.关注人的教学理念C.教会学生知识的教育理念D.教育者为中心正确答案:B9、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亚硫酸氢钠可作为A.抗氧剂B.pH调节剂C.金属离子络合剂D.着色剂E.矫味剂正确答案:A10、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愈了。

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

A.叶酸B.维生素C.谷氨酸D.维生素正确答案:B11、《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法典,其中包括了诉论、财产、家庭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50道易错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50道易错题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2016—10—26 俺要考教师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得现有水平与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得评价称之为( ).ﻩ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C【解析】题目中考查得就是配置性评价得含义.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得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得学生所作得评价,多半就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ﻩﻩﻩﻩﻩﻩ2、人得身心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得发展,心理得发展包括认知得发展与( )A、意向得发展B、情感得发展C、意志得发展D、思维得发展【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意向两方面得发展,认知得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得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得发展.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ﻩﻩﻩ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得而制定得有关课程设置得文件就是( )ﻩ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ﻩ【答案】Bﻩ【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得而制定得有关课程设置得文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与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得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得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得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就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得人,学生发展得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得条件就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得结合B、个体与环境得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得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得统一ﻩ【答案】Bﻩ【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得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与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得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得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得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得主观能动性就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得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得相互作用就是学生发展得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得条件。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混淆知识点,内容详解+考题演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混淆知识点,内容详解+考题演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易混淆知识点,内容详解+考题演练一、教育学部分01.历史性与历史继承性【内容详解】1.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2.历史继承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一笔点睛】历史性强调古今不同;历史继承性强调古今相同。

【模拟演练】1.我国现在中小学依然学习唐朝的诗词歌赋,体现了教育的()。

A.历史性B.历史继承性答案:B。

2.旧中国学制,由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再到壬子癸丑学制、最后以壬戌学制结束,旧中国学制的转变,反映出教育具有()。

A.历史性B.历史继承性答案:A。

02.演示法与实验法【内容详解】1.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一笔点睛】演示法强调老师做,学生看;实验法强调老师指导,学生做。

【模拟演练】1.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演示法答案:B。

2.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演示法答案:A。

03.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内容详解】1.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2.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

【一笔点睛】绝对性评价强调通过分数进行评价;相对性评价强调通过排名进行评价。

【模拟演练】1.小明期末考试考了100分,这属于()。

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答案:A。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简答题高频考点归纳55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简答题高频考点归纳55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简答题高频考点归纳55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简答题高频考点归纳55题1.请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二部分真题整理含答案(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二部分真题整理含答案(打印版)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试题(中学)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

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

A.教育行政机关B.纪检部门C.公安机关D.物价部门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8.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
【最新版】
目录
1.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介
2.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技巧
3.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
正文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介】
教师资格证是我国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全名为“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学教育工作的理解能力。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在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多项选择题则是在备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对于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备选项,找出与题干相关的选项。

3.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对于多项选择题,解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备选项,找出与题干相关的选项。

3.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判断哪些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4.注意排除干扰项,避免误选。

【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
1.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掌握考试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

3.及时总结和归纳,整理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参加培训课程或请教有经验的教师,获取更多备考经验和指导。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辨析题、简答题必背汇总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辨析题、简答题必背汇总

科目二辨析题、简答题必背二、辨析题答题模板辨析题又叫判断说明题,是一种先判断正误再做判断解释的题型.它有一个答题套路:第一步:先判断题目观点对错;第二步:联想题目涉及到哪个所学考点;第三步:结合题目,把相关知识点写上,并做简要分析.辨析题不仅要考察你的踏实度(是否认真学过大部分知识并且吃透),还要检测你的灵活度(融会贯通会分析).学会方法,万题不难!辨析题1: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涉及考点: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参考答案:这句话是错误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说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以分为有目的的活动和无目的的活动,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才是教育,无目的的影响人的活动就不是教育.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有目的的培养人才是教育.辨析题2: 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涉及考点: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参考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一定的影响,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教育可能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但不能直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三、必背23道辨析题1、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就只能是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1)说法错误(2)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目的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如果只参考人的发展需求确定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是错误观点.指定教育目的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下因素: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②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而重要依据③教育目的指定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3)综上,说法错误,教育目的的制定需要同时参考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2、课程就是学科.(1)说法错误.(2)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进程安排,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3)因此题干说法错误.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1)说法错误(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说明学生的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一般来说,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3)综上,说法错误.德育过程可以根据情况有多种开端.4、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1)说法错误.(2)学习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是比较短暂的.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身不忘,这才是学习的特征.(3)综上,说法错误.5、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1)说法错误.(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3)综上,说法错误.6、信息进入工作记忆会持久保存.(1)说法错误(2)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只有经过加工处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才能保持持久.(3)综上,题干说法错误,只有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才能保持持久.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1)题目说法错误(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德育过程并不一定以知为开端.8、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1)说法错误(2)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 1 分钟左右,容量为 5 ~ 9 个组块的记忆;长时记忆是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上,甚至是终身且容量无限的记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要经过复述,而非想象.(3)故表述错误.9、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1)说法错误(2)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指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包括道德教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3)因此题目说法是错误的.10、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上的心理特征,所以它是有好坏之分的.(1)说法错误(2)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势的一面,但是也都有消极的一面,所以没有办法比较其好坏.(3)故表述错误.1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1)题目说法错误(2)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特点.但是教育的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3)综上所述,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受到社会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制约,题目说法错误.12、知识越多,能力越强.(1)题目说法错误(2)知识不等于智力,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能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教给学生的科学规律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智力.(3)可见智力的高低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题目说法错误.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1)题目说法错误(2)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不同的.(3)故题目说法错误.1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1)题目说法错误(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自发形成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主体上来说,德育过程是双边的,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单边的;2、从影响上来说,德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而品德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3、从结果上说,德育过程的结果与社会要求一致,而品德形成过程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因此,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2)故该说法错误.15、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1)题目说法错误(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当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时,这种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如果学生接受学习是死记硬背式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机械的接受学习.(3)综上所述,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题目说法错误.16、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1)题目说法错误(2)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认为道德发展水平的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逾越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推理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大多都处于习俗水平;但是只有少数人会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3)因此,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虽然顺序固定,但发展速度及水平因人而异,题目说法错误.17、惩罚就是负强化(1)题目说法错误(2)惩罚是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负强化是有机体摆脱厌恶刺激(即通过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的出现的概率.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而负强化是通过摆脱厌恶刺激来增加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因此,惩罚与负强化不是同一概念.(3)故题目说法错误.18、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1)题目说法错误(2)非正式群体指的是没有正式档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助于班级管理与建设,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起着阻碍作用.因此,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3)故题目说法错误.19、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题目说法错误(2)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因此,教学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3)故题目说法错误.20、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1)题目说法错误(2)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人总是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因素时,就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3)因此,习得性无力感与个体的失败归因有关.故题干说法正确.21、某人从光线明亮的地方进入暗室,开始什么都看不见,慢慢能看见一些物体了,这种变化就是由学习导致的.(1)题目说法错误(2)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是一种感觉上的暗适应.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改变.因此题干的描述不属于学习现象.(3)故题干说法错误.22、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1)题目说法错误(2)做事先做人,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应该树立""的理念.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德育,教学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3)故题目说法错误.23、治理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1)说法错误(2)智力是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会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只有在学习动机强且学习行为良好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才会好.(3)综上,智力高学习成绩不一定高.(3)故题目说法错误.辨析题历年真题(40):1、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说法错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确定教育目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等,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韩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说法错误.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最后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故说法错误.3、信息进入人工记忆就会持久保存.说法错误.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不能持久保存,工作记忆是指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中起作用的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时间很短,一般是30秒,如信息得不到重复,将会被迅速忘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持久保存的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4、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说法错误.并不是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但研究也显示,智力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决定作用,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除了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师的指导等.5、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说法错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把全面发展看成是平均发展这种认识是非常机械的,实质上,全面发展甚至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它意味着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质量、审美情趣、智力发展以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结合,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美和谐,使人的身与心、灵与肉、情与理、才与德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健康发展.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法正确.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因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认识过程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7、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说法错误.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学教学性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其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许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动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8、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说法错误.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对学习迁移有着重要的影响.前后两次学习材料包括所学知识和技能之间有无共同性,是影响学习迁移能否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正迁移.如果两种学习材料之间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会产生正迁移,如果产生的是消极的影响,就会产生负迁移.在学习中,辨别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条件.这样,既有助于正迁移的发生,也能克服由于学习材料的相似而可能带来的负迁移.9、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说法正确.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或训练,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都必定可以得到实现.人的生活经验证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也会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或推迟或提前.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10、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错误.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传授系统的学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的任务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等.11、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说法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形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首先,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等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等,不能称为学习.其次,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因此行为的改变不一定都是学习的结果,只有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才是学习的结果.12、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说法错误.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焦虑指学生担心不能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和担忧的感觉,焦虑程度影响着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大量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焦虑程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焦虑程度过低则学习动力不足,焦虑程度过高则会导致神经病,过度紧张、失眠导致产生恐惧等不良反应,从而给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13、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说法错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然是其根本的特性,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14、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说法错误.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能力,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一定都与能力发展水平成正比,有的人知识越多,但能力越差越多,知识越少,能力却越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有关,而且与掌握知识的质量、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运用等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不是同步发展的.15、接受学习一定有意义学习.说法错误.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而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接受学习即有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学习,关键看新旧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有意义学习,也可能是机械学习.16、根据课外补课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简答题应对整理资料五十题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简答题应对整理资料五十题

1、班级管理的功能(简答题)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班主任的工作分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个别教育工作、班会活动的组织。

(1)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内容:(必考,选择题)①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②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③建立学生档案④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⑤操行评定⑥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⑦偶发事件的处理⑧学习指导、学习生活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⑨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活动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简)①共同的奋斗目标②有力的领导③健全的规章制度④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⑤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口诀:领导个性影响是否按规章制度与班风奋斗4、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培养班集体的方法)(简、材)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共同的规章制度;共同的准则;一定的生活规律)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学习策略(★必考)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一)认知策略(必考,选择题)①复述策略: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强调过度复习;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多感官协同、画线等)②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图形、图像、表格与图解);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③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和符号)二)元认知策略(简答题)①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②监视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③调节策略:如调查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三)资源管理策略(简答题)①时间监督:(统筹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最佳实践;灵活利用零碎时间)②学习环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地方。

③努力管理:如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自我强化等。

④学业求助:如寻求教师或伙伴帮助、小组学习等6、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简答题,材料分析题)①有明确的记忆目标和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2016湖北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科目二辨析题考点分析

2016湖北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科目二辨析题考点分析

2016湖北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科目二辨析题考点分析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资格笔试、面试资料。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面试资料。

中学科目二整张卷面包含四大类题型,主要是单选题21题,每题两分,共42分;辨析题4题,每题8分,共32分;简答题4题,每题10分;材料分析题两题,每题18分。

所以,每一类题型都不容小觑。

根据考试大纲和往年真题,辨析题可以重点把握以下考点作为重点突击。

1.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教育者居于主导者的作用;受教育者居于主体地位。

3.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动物界存在学习不存在教育,只有人类社会才有教育。

教育具有社会性。

4.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具有可塑性。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几个方面。

其中遗传给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 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6.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吐血整理-科目二易错题目大全

吐血整理-科目二易错题目大全

高速公路60~120进入高速公路匝道应当开辟左转向灯(因为进高速公路都是从右侧进入)在匝道上不准超车、掉头、停车和倒车。

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应适时向右侧变更车道。

距出口500m处,开启右转向灯,适当调整车速,平顺地驶入减速车道。

经减速车道减速后进入匝道。

(驶出)要降低车速。

进入匝道之前,应关闭转向灯,控制车速,使车速降到标志规定值以下。

在匝道上,注意其他车道的合流车辆,礼让行车,不得争道抢行。

.最低:90 10074.开启左转向灯直行的车辆看见你的灯会减速避免两车在路口处相撞74.高速公路能见度(M):50 100 200最高车速车速(KM/H):20 40 6075.故障警告标志:道路:50-100米高速公路:150米1、驾驶机动车在狭窄坡道上会车时,上坡车让下坡车先行。

错下坡的让上坡的。

理由是:1从安全角度来讲,下坡的时候,刹车好踩。

2 、如图所示路口中心黄色标线内为非机动车禁驶区,用于告示驾驶人禁止在该区域内临时停车错非机动车禁驶区means 禁止驶入3、交通事故仅造成重伤且驾驶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的,可自行协商处理。

错4、夜间汽灯光照射距离由近变远,表明机动车可能已进入下坡道。

正确下坡道,有弧度5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依法___。

扣留驾驶证6 自动挡汽车起动发动机时,应将变速器操纵杆放在P挡位置。

自动挡汽车只有P挡和N挡才能启动发动机(P是停车挡N是空挡)建议你最好放在P挡上启动车。

7 下长坡连续使用行车制动会使制动器温度升高而使制动效果急剧下降8 必须鸣喇叭此标志设在公路的急转弯处、陡坡等视线不良路段的起点。

9 徒步,旅游标志行人注意行人10 夜间行车时,全车灯光突然熄灭,应如何处置?立即制动立即制动,并非紧急制动11 停车让行12 两侧通行13 当机动车转向失控行驶方向偏离,事故已经无可避免时,要采取什么措施?紧急制动14 驾驶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隧道前需要注意什么?开启近光灯相当于夜间行驶15左边的带直线的是远光灯的标志,斜向下线条的右侧图标就是近光灯的标志。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易混淆点解析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易混淆点解析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易混淆点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资格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易混淆点解析教师资格中学教育与能力知识易混淆点解析一、单选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教资科目二试题题库

教资科目二试题题库

教资科目二试题题库教资考试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一环,而其中科目二更是对于考生的考试能力和教育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行一系列的考核。

在考前的备考阶段,科目二的题库对于考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素材。

下面就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教资科目二试题题库,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法律法规(共8题)1. 教育三法包括《教育法》、《教师法》和()。

A.《民办教育促进法》B.《义务教育法》C.《学校办学许可证实施办法》D.《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 在我国,国家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由()制定。

A.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B.国家教育部C.中小学校长会议D.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3. 《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贯彻()的方针。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B.三个文明建设C.以德育为先D.素质教育4. 学校办学需要先取得()。

A.法人资格B.贷款C.办学资格D.募集资金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

A.基础教育B.素质教育C.平等教育D.多元化发展教育6. 教育部发布了《2018年国家中小学教材目录》,其中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和()课程教材。

A.幼儿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职业教育7. 《教育督导条例》规定,教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执行职责,受()的检查、监督。

A.公众B.学生C.家长D.领导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和设施设备维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校舍每年至少开展1次校舍安全“大检查”,每个校舍每两个月至少开展1次设施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应当进行及时整改。

(对/错)二、教育哲学(共6题)1.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劳动教育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注重()的培养。

”A.科学素养B.人文素质C.国家意识D.社会责任感3. 孟子提出“善为师者,先自其心起”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是告诫教师()。

A.具备专业素养B.有卓越的业绩C.注重心态修养D.遵循纪律原则4. 20世纪初,俄国教育学家们提出的“综合教育学说”,主张从()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50道易错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50道易错题

【中学科目二】 50 道易错题2016-10-26 俺要考教师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CA.意向的发展【解析】题目中考查的是配置性评价的含义。

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 ( )A.意向的发展B.情感的发展C.意志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答案】 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 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 )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 B【解析】课程方案 (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答案】 B【解析】 ( 一 )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B【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B.表现性评价?C.概念图?D.档案袋评价法【答案】A【解析】替代性评价最初是针对传统纸笔标准化测验评价方式的不足而提出的。

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

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概念图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替代性评价方法。

6.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大教学论》?8.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原本难懂的理论知识。

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

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强调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

故选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重点,讲最关键的部分,促进学生的理解,体现了()原则。

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生编纂发表.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他认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11.“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B.疏导性?C.一致性?13.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A.所接受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答案】C【解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本题选C。

14.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1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提高道德认识?B.陶冶道德情感?C.培养道德行为?D.组织活动和交往【答案】DC.加强实践性?D.加强弹性【答案】B【解析】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是:(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

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B项突出科学性不属于,本题选B。

19.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自我教育?21.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知识,发挥()的作用,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A.复习B.积极遗忘?C.过度学习D.精细加工【答案】B【解析】积极遗忘,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忘记了作为例证的事实与细节,记住的是概括性高的概念与原理。

这种遗忘所失去的是细节,对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损失。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习的知识,发挥积极遗忘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C.过度学习。

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

D.精细加工。

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2.课堂教学的本质是(?)D.立体感觉能力【答案】C【解析】深度感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

差别感受性是感受物体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选项ABD均属于感觉范畴。

2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面向全体学生?C.强调创新教育?D.取消应试教育【答案】B【解析】全体性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26.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B.负强化?C.给予惩罚?D.消退【答案】A【解析】从胡老师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每次胡老师对学生大吵大闹之后,学生的违反纪律的行为增加,这个可以用行为主义的不良刺激正强化来解释,即施加一个刺激,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27.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一会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

D.形象性【答案】D【解析】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特点:(1)有鲜明的形象性;(2)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3)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不超过2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

因此,题干中问的是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的方式特点,即形象性。

而A选项暂时性是瞬时记忆的存储的时间特点,不符合题意。

B、C选项明显不符合瞬时记忆特点。

所以答案选D。

2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A.再认?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31.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是()A.营养B.遗传?C.教育?D.环境【答案】D【解析】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遗传、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也要把握。

遗传的作用是为个体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胜利前提,学校是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决定作用。

32.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

A.列宁B.加里宁?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

本题中,题干问的是阶段性规律的要求,因此应选B。

34.在人的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前,生殖系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之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个反应了个体身心发展的(?)B.不平衡性?C.顺序性?D.阶段性【答案】B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6.对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的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D.语义记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种类,选D。

A选项中的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与题意不合,不选。

选项B中的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

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与题意不合,排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答案】D【解析】选项中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四个表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不难选出教学过程是“有领导的认识”,领导即是教师。

认识的间接性是指教学过程主要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学生大量的间接经验。

认识的交往性是指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认识的教育性是指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通过认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认识也能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39.儿童发展中的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答案】D【解析】A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

B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C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D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

题目中李兴解出复杂的题目,认为自己的能力符合自己的标准,感到满意,属于自我体验,故此题选D。

41.班杜拉提出动机发展四个过程是注意、保持、动作生成和()A.动作再现?B.动机?C.反馈?D.结果再现【答案】BC.言语命题?D.图式【答案】B【解析】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借助于词与句子来实现的。

所以本题选B。

命题是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图式是主体已有的一种内部认知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将相互联系的概念、命题和表象组织起来的认知结构。

44.老师在黑板上演算的过程是属于()A.原型操作?B.原型内化?C.原型定向?D.原型整合【答案】C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