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个案护理
一例肺部感染伴休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个案
一例肺部感染伴休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个案摘要总结1例应用中医护理知识及技术在肺部感染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
通过落实重要脏器监测、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西药联合中药制剂)、营养支持、中医护理技术等,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康复出院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多功能脏器监测;呼吸道管理;中西医护理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SS)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伴其所致的低血压,在液体复苏后,低血压仍未能被纠正,仍然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
其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者人数超过1900万,死亡率超过25%(约600万),存活的患者中约有50%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及正确的处理可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1]。
2019年08月26日我院收治了1例肺部感染伴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治愈出院。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0余天于2019年8月27日由急诊收至我科,中医诊断:咳嗽,痰热郁肺;西医诊断:肺部感染、休克、脑内出血后遗症、帕金森氏病。
既往有帕金森综合征、脑梗、遗留失语、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有青霉素过敏史、入科时T:37.4℃、P:98次/分、R:20次/分、BP:116/69mmHg(多巴胺8ug/kg.min维持),SPO2:98%(氧气6升/分面罩吸入中)、随机末梢血糖:6.3mmol/L 。
胸部CT平扫:左肺下叶炎症;血压监测最低为62/42mmHg;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血气分析:PH:7.44,二氧化碳分压24mmHg,氧分压63mmHg,乳酸5.5mmol/L;血常规:白细胞21.05×10^9/L,中性粒细胞91.50%,CRP25.33mg/L。
予抗炎化痰扩容升压等治疗,湿化吸痰,监测重要脏器功能,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应用中西医护理促进肺康复,患者于第25天康复出院。
2.护理2.1重要脏器功能监测(1)生命体征的监测:遵医嘱监测P、R、BP、T、SPO2、24hHR,严密观察神志等;(2)呼吸系统:患者血气分析示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严重程度需要随时气管插管,但家属签字拒绝,继续予氧气6升/分面罩吸入,氧饱和度96%,以血气分析的结果为指导及时调整吸氧方式及流量。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1、补充血容量。
通知医师,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尿量及意识状况,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血浆或全血,以恢复循环血量。
2、控制感染。
应用抗感染药物,及时处理原发病灶,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敏感抗生素。
3、纠正酸碱失衡。
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可静滴5% 碳酸氢钠。
4、药物治疗。
血压较低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5、另外还需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情况,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皮肤出现花斑、瘀斑等。
1例白血病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个案护理
1例白血病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个案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感染性休克之后的临床特点, 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措施,以期为以后的白血病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
方法:对在实习期间护理的1例白血病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详细记录其各个阶段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心情也有所好转。
结论:对白血病患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治疗,并在心理、皮肤、感染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化和针对性的护理, 是白血病患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小儿白血病化疗骨髓抑制期感染性休克目录前言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一般资料 (3)1.2 基础治疗 (3)1.3 记录方法 (3)1.3 统计学处理 (3)2结果 (4)3 基础护理 (4)3.1 心理护理 (4)3.2 口腔护理 (4)3. 3 皮肤护理 (4)3.4 饮食护理 (5)4 急救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5)4.1认真做好感染性休克急救准备工作 (5)4.2 严密准确地观察病情 (5)4.3 输液(补充血溶量)的护理 (5)4.4 应用调整血压药物的护理 (6)4.5 应用抗菌素的护理 (6)4.6 应用激素的护理 (7)4.7 应用抗凝血药物的护理 (7)讨论 (7)文献资料 (8)前言白血病(Leukemia)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目前应用大剂量联合化疗是提高生存率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化疗后很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在出现感染性休克之后,对其进行周全的护理是控制其病情的重要手段。
为探讨白血病患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对实习期间护理的1例白血病患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周密的护理,并对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 女,14岁,在白血病病发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感染者休克护理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感染性休克是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护理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患者,迅速进行抢救;2. 减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存率;3. 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水平。
三、预案内容1. 抢救准备(1)备齐抢救物品:心电监护仪、吸氧设备、急救药物、注射器、输液器、无菌敷料等;(2)建立抢救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医生、护士、护工等组成;(3)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性休克抢救知识的培训,提高抢救技能。
2. 抢救流程(1)接诊:接诊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评估患者病情;(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畅通;(3)吸氧:给予患者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4)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血压、尿量、尿比重等指标,及时补充血容量;(5)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6)纠正酸碱平衡:根据患者酸碱平衡情况,给予碳酸氢钠等药物;(7)监测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尿比重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8)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2)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床单位整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4)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需求;(5)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四、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实施预案:医护人员按照预案内容,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2. 评估效果: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总结抢救经验,不断优化护理措施;3.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成功率。
五、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感染性休克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感染者休克护理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流程、应急措施及职责分工。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感染性休克护理应急预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预案的执行。
2. 休克抢救小组:负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工作,包括评估、监测、治疗及护理等。
3. 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按照预案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措施。
四、护理流程1. 评估(1)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病情及治疗情况。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色泽、尿量等。
2. 监测(1)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
(2)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了解患者的血容量及心脏功能。
(3)监测患者的尿量,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
3. 治疗及护理(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快速补液治疗。
(2)根据病情调整补液种类及速度,确保有效循环血量。
(3)给予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4)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维持血压稳定。
(5)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机辅助呼吸。
(7)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五、应急措施1. 休克抢救小组接到患者病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
2. 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 加强与医生、医技部门的沟通,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 按时上报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
六、职责分工1. 护理部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
2. 休克抢救小组负责患者的抢救工作。
3. 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及应急处理。
4. 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感染性休克护理应急预案的培训。
2.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精选五篇)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精选五篇)第一篇: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时间:2013-1 地点: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全科护士学习内容:教学查房题目: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主讲:王丹丹休克概述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病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休克的分类• 1 低血容量性休克• 2 心源性休克• 3 分配性(血管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定义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或败血症性休克,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与真菌等)及其代谢产物(内毒素、外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机体内引起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与器官代谢和功能损害的全身反应性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病因主要原因• G-杆菌:临床最为多见(LPS),冷休克• G+球菌:暖休克常见病:暴发性流脑、中毒性痢疾、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化脓性梗阻性胆管和肺炎等易并发休克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 感染的表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感染的表现感染源或病灶的表现 2 发热或低体温 3 HR快、呼吸快WBC升高或下降、CRP升高5 病原体检查阳性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皮肤:苍白、花纹,唇甲发绀意识情况:意识和精神状态(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流量)经初期的躁动后转为抑郁淡漠、甚至昏迷,表明神经细胞的反应性兴奋转抑制,病情由轻转重。
尿量情况:尿量少,尿比重升高。
心率血压: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降低。
脉搏在休克早期血压尚未下降之前,脉搏多已见细速、甚至摸不清。
随着休克好转,脉搏强度往往较血压先恢复。
5 血气:PaO2降低;PaCO2升高 6 乳酸:明显升高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循环障碍综合征,由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关键。
•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脑水肿• 心功能障碍• 肾功能衰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例:患者黄某,男性,89岁,因头晕、乏力伴畏寒1天来我院就诊,急诊测血压75/45mmHg,血常规:WBC19.1×10^9/L,N0.91,于2012-1-21由急诊拟“感染性休克”收入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状况,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就跟您唠唠感染性休克的护理那些事儿。
我曾经在医院里遇到过一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哥。
他被送来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特别不好,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这一幕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给患者带去希望和勇气的关键。
首先,咱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这就像是时刻盯着“警报器”,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一个都不能放过。
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得量一量、记一记,稍有异常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比如说血压突然下降了,那得赶紧找医生商量对策,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尿量也特别重要。
因为尿量能反映肾脏的灌注情况,就像一个“小窗口”,让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循环状态。
如果尿量明显减少,那可能意味着病情在加重,得赶紧想办法改善。
在护理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必须的。
要及时清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让他们能顺畅地呼吸。
我还记得那位大哥,因为呼吸急促,分泌物特别多,我们护士就得不停地帮他清理,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再说说给患者的体位护理。
一般会让他们采取中凹卧位,也就是头胸部抬高 20°-30°,下肢抬高 15°-20°。
这样能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还有啊,要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心里肯定特别害怕和焦虑。
我们得耐心地跟他们解释病情,给他们加油打气。
就像那位大哥,一开始特别紧张,我们护士就经常陪他聊天,告诉他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好起来。
慢慢地,他的心情也放松了一些,更有信心面对疾病了。
营养支持也不能忽视。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给他们提供营养。
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或者如果胃肠道功能还可以,就从胃肠道少量进食。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给患者换药、打针的时候,都得保证操作规范,避免再次感染。
感染性休克护理
复苏液体选择2004/2008
推荐用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某种液体优于其他液体(1B)
复苏液体选择
1.推荐严重Sepsis的初始复苏用晶体液(1B) 2.推荐不使用羟乙基淀粉酶进行液体复苏(1B) 3.建议对于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加用白蛋白(2C)
Question3:抗生素医嘱如何执行?
√ 腔留着其他用途 监测CVP
补液速度
补液速度: 前半小时:20~30ml/kg补液量
3小时补液量:>30ml/kg补液量
体重(kg) 50
60
70
80
前半小时补 1000~1500 1200~1800 1400~2100 1600~2400 液量
3小时补液 >1500 量
>1800
>2100
不能有效判断左心功能和肺水肿的程度。 干扰因素较多,强调连续、动态监测。 联合血压、尿量,综合判断。
必须结合临床,不能完全依赖。
评价
MAP(mean artery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 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正常平均动脉压为70~105mmHg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压差
血培养采集要求
采血量: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采集要求
• 操作中注意事项: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运送要求
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5月第9卷第9期
血培养采集总结
评价指标
初期复苏目标: 1、CVP:8~12mmHg 2、MAP≥65mmHg 3、尿量≥0.5ml/kg/h 4、ScvO2 ≥70%或ScvO2≥65%
一例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个案分享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相关检查,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如备 皮、导尿等。
术中护理配合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协助手术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 进行相关操作,如传递器 械、调整灯光等。
防止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情况,预防 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如出 血、感染等。
03
通过参与科研和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完善医院感染控制体系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对易感部位和高危科室进行重点 监控。
提高护理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01
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02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标准
和评价指标。
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和临床实践
心理护理与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和康复效果。
对未来类似病例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 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和护理方 法。
发现并处理。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白细胞计数、血培养、C 反应蛋白等指标有助于
诊断感染性休克。
X线胸片、超声等检查可 协助诊断感染性休克。
03 护理过程与措施
术前护理准备
01
《1 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个案护理》
《1 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也称为脓毒性休克。
它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当患者同时患有感染性休克和泌尿系感染时,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和严重,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常见的感染源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如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感染部位可以是肺部、腹部、泌尿系统、血液等。
发病机制:当机体受到感染时,病原体及其毒素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
这些炎症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分布异常,从而出现低血压、组织灌注不足等休克表现。
此外,感染还可以导致心肌抑制、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进一步加重休克的程度。
2. 泌尿系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主要是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其他因素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也容易诱发泌尿系感染。
发病机制:细菌通过尿道口进入尿道,然后上行至膀胱、输尿管和肾脏,在泌尿系统内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细菌可以释放毒素,破坏尿路黏膜,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细菌可以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1.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神经系统: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
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护理个案分享ppt课件
目录
01. 病例介绍 02. 护理措施 03. 护理效果 04. 经验总结
患者基本信息
1 姓名:李女士
2 年龄:35岁
3 职业:教师
4 婚姻状况:已婚
5
手术原因:宫腔镜手术
6
术后感染性休克症状:发热、寒战、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
手术过程
01
术前准备:患者签署知情同 意书,进行常规检查,排除 手术禁忌症
意识模糊:出现 意识障碍,反应 迟钝,甚至昏迷
皮肤湿冷:皮肤 湿冷,苍白,四 肢末梢发绀
抗感染治疗
01
选用敏感抗 生素,如头 孢类、青霉 素类等
02
静脉滴注, 保证药物浓 度和剂量
03
监测体温、 血压、心率 等生命体征
04
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预防并发症, 如脓毒血症、 多器官功能 衰竭等
者免疫力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
防感染发生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 保持病室整洁,减少
病原体传播风险
体温监测:密切监测 患者体温,及时发现
感染征象
休克缓解
监测生命体征:密 切观察患者的血压、 心率、呼吸等指标,
确保稳定
加强护理:加强患 者的生活护理,保 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预防感染
补充血容量:根据 患者情况,及时补 充血容量,维持有
交叉感染。
休克护理要点
01
严密监测生命 体征,及时发
现休克症状
02
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呼吸
衰竭
03
维持有效循环 血量,改善微
循环
04
预防和控制感 染,加强抗感
染治疗
一例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个案分享PPT
纠正酸碱平衡
监测患者酸碱平衡状况,及时纠正酸 中毒或碱中毒。
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 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提高免疫力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04
护理效果与反思
03
感染性休克护理
休克识别与评估
早期识别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心 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判断 是否出现休克。
评估病情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 等手段,评估休克程度和病情状 况,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急救护理措施
补充血容量
抗感染治疗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维 持血压稳定。
根据感染源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出血等,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确保患者安全。
术后护理
监测病情变化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 取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缓解患者疼痛。
预防并发症
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如感染、出血、静脉 血栓等,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确保患者康复。
病史
2
患者因子宫肌瘤入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术后出现高热、腹
痛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案
给予患者抗感染、补液、抗休克等治疗措施,同时进行护理 干预。
02 护理过程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手术史、过敏史,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一例宫腔镜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个案分享
3.观察病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 心率105次/
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黏膜、
分 转ICU继续
周围静脉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尿量。
治疗
4.给予氧气吸入3L/分,指导患者作有效呼
吸。
二、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结局
时间
依据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局评价
胸片提示不
1.术后遵医嘱给予静脉补钾
全性肠梗阻
6月6日 9.5 3.01 83↓ 155 91.4 14.3 56 32
2.76↓ 11.38 210↑ 20.51↑
6月9日 12.9 3.96 111 171 81.3 13.6
6月15日 11 4.1 112 429 76
17.37 0.191
一、病史介绍
超声检查
日期
6月4日 6月6日 6月7日 6月11日
29.51↑
6月3日 16↑ 3.11 82↓ 192 83.4 16.5
0.52
0.093
6月4日 11.5 3.18 86 170 91.6 16.8 48.1 27.3 3.12 4.26
6月5日 16.1↑ 3.04
89 153 94.1 17.3 51.6 31.6 3.05 9.76 197↑ 35.54↑
内膜以及宫颈管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
4、对于年龄较大或者子宫体积较大的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发生术后感
染的可能性较高。
➢ 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宫腔感染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包括:
•
1、.......
•
2、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操作前1d做好阴道清洗,保证阴道清洁度,减
少致病菌被动移位感染的可能性。
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危重症专科护士3B小组【摘要】该患者感染性休克合并心源性休克,并行PlCCO监测,CRRT治疗,IABP 治疗。
本文就这个案护理进行探讨,护理要点:感染控制,液体管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上腹痛两月,加重四天,突发胸闷气喘12小时•”于11月6日19:30就诊我科。
既往“高血压”病史三年余,具体控制不详;“糖尿病”病史两年余。
入科基本情况::神志清双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T:37.3°CHR:146次/分R:15次/分BP:153∕115mmHg(无任何药物使用)SPO2:96%(面罩吸氧5L∕min)o体格检查:球结膜水肿,腹软,全腹叩诊呈鼓音,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肠鸣音约4次/分。
实验室检查:胸腹部CT示胆囊壁水肿,胰周脂肪间隙模糊。
生化检查:WBC:12.6*109∕L,转氨酶:400u∕L,总胆红素:50ummol∕L,肌酊:180ummol∕Lo 入科诊断:胆总管结石,急性胆源型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高血压,糖尿病。
入科处理:予心电监护,面罩吸氧,一级护理,禁食,胃肠减压,立即开放深静脉通路,予去甲肾上腺素应用。
2治疗经过于11月7日09:00神志模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HR:139次/分,R:29次/分,SPO2:90%,予以气管插管,后为评估心功能及指导补液,予PICCo监测。
于11月7日12:30乳酸水平持续9-1Ommo]∕L,无尿,且转氨酶400u∕L,予床边CRRT治疗。
于11月7日18:40心排量差,感染性休克抑制心肌,导致合并心源性休克,有反搏指征,排除禁忌症后予IABP治疗。
于11月9日09:00持续床边CRRT治疗,乳酸水平较前下降,尿量能维持在20-30ml∕h,持续主动脉球囊反搏,比例1:1,心率维持在80-90次/分。
于11月12日11:00CRRT无脱水情况下,尿量在50ml∕h以上,超过两天,乳酸V1.0mmol∕L,予停床边CRRT治疗,并拔除血透导管,并调整主动脉球囊反搏,比例1:2。
感染性休克患者个案护理
感染性休克患者个案护理——应用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E-mail:实习单位:导师:内容1、前言 (3)2、病例 (3)3、发病及其处理 (5)4、从头到脚的评估方式 (6)5、本个案应用从头到脚评估方式进行评估 (7)6、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并诊断出其问题 (7)7、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 (9)8、评价在ICU中实施从头到脚评估法的优缺点 (11)9、总结 (12)10、参考资料 (13)11、附录附录一感染性休克的发病过程及治疗 (14)附录二肺癌 (19)附录三重症肺炎 (24)一、前言19世纪中叶,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Engel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评估的内容发展为对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评估,即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既是执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又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评估阶段为实施高质量的个体化护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有标准、完整的评估来推进人类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从头到脚评估法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常用的一种标准评估方法,指护士纵向从病人头部开始向脚部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全面评估,确保一名护士,能全面有逻辑的彻底的评估患者,以更好地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护理评估的有效实践对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感染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和慢性病恶化导致死亡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
据报道美国(包括成人和小儿)住院病人中休克发生率为2%,病死率为20%~50%,在以下的个案护理中,我将应用头到脚评估法对感染性休克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将对病人疾病及此评估法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评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应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选择和实施护理措施、评价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在最后,将对选择此评估法的积极面及消极面进行讨论。
二、病例摘要1、病史患者罗XX,男,64岁9月16 日因“肺癌化疗后6天,伴腹泻、血小板低下3天”于入住我院呼吸科,入院诊断:①左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②急性胃肠炎;③血小板低下;④心律失常;⑤脑梗塞;⑥前列腺增生9月24日转入心血管内管,心电图显示:房扑,心率次/分,10月14日因血氧低转入ICU,转入诊断::①重症肺炎;②感染性休克;③左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④心律失常:房扑;⑤脑梗塞;⑥前列腺增生⑦左肾囊肿转入时,患者神志清,T 36.6℃;R 24 次/分;P155 次/分;BP:96/46mmHg(多巴胺10ug/kg.min); SpO2 80%;呈突眼征,双侧球结膜水肿,经口气管插管下吸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粗湿罗音及中小水泡音。
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P/F:106.4mmHg
尿量:10ml/h
转入诊断
重症肺炎 ARDS 感染性休克
转入后主要处理
扩容,充分液体复苏
去甲肾上腺素10-15ug/min维持循环
呼吸机机械通气
纤支镜肺泡灌洗
气道护理:湿化、雾化、翻身拍背
解痉、平喘、抗感染(泰能)
病情演变过程
补液2300ml后(5小时后)
0
D23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第三天
P8
有误吸的危险 保证胃管在位、通畅,胃内无潴留,肠鸣音正常 抬高床头30° 持续声门下吸引,定时监测囊内压 根据病情调节营养液泵入速度 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 予经皮胃空肠造瘘置管置入术 D22无误吸发生
I
0
第五天
P9
自理能力下降
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将常用物品置于患者伸手可及处 床边备简易呼叫器 鼓励并指导从事部分主动运动 D22生活所需得到满足
据药敏结果加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
疗
病情演变过程—D15
T 36.8℃, WBC:15.82*109/L,N: 81.3%,肺部
啰音减少
去甲肾上腺素减量至5ug/min,BP124/66mmHg,
尿量60-80ml/h
为防止误吸,行胃空肠造瘘置管置入术
病情演变过程—D22
T 36.8℃,WBC 13.54*109/L
I
0
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第二天
P6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使用防压疮床垫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受压处予水枕减压 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无渣屑 加强营养 D23患者皮肤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休克患者个案护理——应用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E-mail:实习单位:导师:内容1、前言 (3)2、病例 (3)3、发病及其处理 (5)4、从头到脚的评估方式 (6)5、本个案应用从头到脚评估方式进行评估 (7)6、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并诊断出其问题 (7)7、建立护理计划(目标、措施、评价) (9)8、评价在ICU中实施从头到脚评估法的优缺点 (11)9、总结 (12)10、参考资料 (13)11、附录附录一感染性休克的发病过程及治疗 (14)附录二肺癌 (19)附录三重症肺炎 (24)一、前言19世纪中叶,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Engel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评估的内容发展为对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评估,即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既是执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又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评估阶段为实施高质量的个体化护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需要有标准、完整的评估来推进人类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从头到脚评估法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常用的一种标准评估方法,指护士纵向从病人头部开始向脚部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全面评估,确保一名护士,能全面有逻辑的彻底的评估患者,以更好地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护理评估的有效实践对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感染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和慢性病恶化导致死亡最常见的病理过程之一。
据报道美国(包括成人和小儿)住院病人中休克发生率为2%,病死率为20%~50%,在以下的个案护理中,我将应用头到脚评估法对感染性休克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将对病人疾病及此评估法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评估病人的刺激及行为,应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选择和实施护理措施、评价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在最后,将对选择此评估法的积极面及消极面进行讨论。
二、病例摘要1、病史患者罗XX,男,64岁9月16 日因“肺癌化疗后6天,伴腹泻、血小板低下3天”于入住我院呼吸科,入院诊断:①左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②急性胃肠炎;③血小板低下;④心律失常;⑤脑梗塞;⑥前列腺增生9月24日转入心血管内管,心电图显示:房扑,心率次/分,10月14日因血氧低转入ICU,转入诊断::①重症肺炎;②感染性休克;③左肺非小细胞癌非特殊型;④心律失常:房扑;⑤脑梗塞;⑥前列腺增生⑦左肾囊肿转入时,患者神志清,T 36.6℃;R 24 次/分;P155 次/分;BP:96/46mmHg(多巴胺10ug/kg.min); SpO2 80%;呈突眼征,双侧球结膜水肿,经口气管插管下吸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量粗湿罗音及中小水泡音。
心律不齐。
治疗: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留置右腔闭式引流管引出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抗炎、营养、增强抵抗力,抗心律失常、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
既往史:膀胱结石手术史,前列腺增生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个人史:吸烟史30多年,每天10支婚育史:已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现有1子1女。
辅助检查:血常规项目10-15 10-16 10-17 10-18白细胞40.53 37.33 25.74 19.56中性粒细胞96.1 93.9 92.1 92.9红细胞 2.43 2.48 2.32 2.45Hb 71 72 66 71血小板159 120 56 54血气分析项目10-15 10-16 10-17 10-18FiO2 100 75 80 60PH 7.38 7.384 7.35 7.31PaCO2 54.2 55.80 57.5 51.1PaO2 65.1 64.3 93.2 69.6SB 5.4 7.5 5.6 -0.5氧合指数65 85 117 99.4肾功能项目10-15 10-16 10-17 10-18BUN 11.2 7.5 19.6 39Cr 98.6 108 91 153④影像学检查10月16(左边)结果:两肺多发渗出病变较前减少,右胸腔积液较前减少10月17(右边)结果:两肺多发渗出病变较前稍增多,右胸腔积液较前稍增多三、发病机制及其处理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志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
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
上述临床征象又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又称为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
发病机理: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学说┌- ──致病因素――→应激激素分泌︳↓↓︳组织缺血缺氧←――血管收缩炎症细胞↓←――儿茶酚胺刺激、内啡肽抑制︳肾上腺能受体敏感性下降︳↓︳内脏血管重新开放(再灌注)︳↓└→炎症介质(TNF、血小板活化因子)产生、黏附分子合成↓↘SIRS 瀑布效应→微循环障碍、休克→MODS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感染灶;2、有全身炎症反应存在;3、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来基础值下降40mmHg,经液体复苏后1小时不能恢复或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4、伴有器官组织的低灌注;5、血培养可能有致病微生物生长。
治疗1、感染的集束化治疗(sepsis bundle)(1)6h内达到复苏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②平均动脉压>65mmHg;③尿量>0.5ml/kg/h;④ScvO2或SvO2>70%。
确诊严重感染后立即开始并在6小时内必须完成的治疗措施:⑴血清乳酸水平测定;⑵抗生素使用前留取病原学标本;⑶急诊在3小时内,ICU在1小时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⑷如果有低血压或血乳酸>4mmol/L,立即给予液体复苏(20ml/kg),如果低血压不能纠正,加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⑸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4mmol/L,液体复苏使CVP>8mmHg,ScvO2>70%。
时间紧迫,尽可能在1~2小时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CVP和ScvO2,开始液体复苏,6小时内达到以上目标,“黄金6小时”(2)“白银24小时”24小时集束化治疗内容:⑴积极的血糖控制,<150mg/dl;⑵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⑶机械通气患者的平台压<30cmH2O;⑷重组活化蛋白C的使用。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输液过程的护理迅速扩容、纠酸是抗休克的关键。
(3)积极控制感染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按时雾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新的感染;有创面的部位按时换药,促进愈合。
(4)心理护理四、解释从头到脚评估方式身体评估是指评估者用自己的感观或简单的工具对护理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检查,以认识正常人体应有的身体特征,发现异常体征的评估方法。
从头到脚评估法指护士纵向从病人头部开始向脚部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全面评估。
利用从头到脚评估法为病者进行体查、并按其所诊断出的结果,建立护理计划. 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的整体护理模式。
五、本个案选择从头到脚评估法的原因从头到脚评估法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常用的一种标准评估方法,因为:从头到脚评估法能提高护理质量,从头到脚评估法要求护士首先了解病人的病情,结合病情进行评估,查看病人时很直观、很自然地顺着病人的身体,由上而下、定位明确、思路顺畅地查看、杜绝因为护士未评估到病人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提高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
接班者在交班者陈述的同时,思路、眼光也随着病人从头到脚移动,达到同步评估,这样不但可节省护士交接时间,也可以及时发现交班者交代内容的不足以及安全问题的存在,对病人潜在危险很快地实施防范对策,使病人的安全系数达到最高。
从头到脚系统性的护理评估,可避免病人资料的遗漏、伪造、不真实。
特别是危重症的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比较多,各个系统都可能有相关问题存在,容易漏检查某些内容,应用从头到脚评估法为危重症病人进行评估,可以有逻辑地、全面彻底进行评估、检查所有的异常系统,避免错过病人的任何存在的护理问题。
六、为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并诊断出其问题组织灌注量不足②气体交换受损③清理呼吸道无效④体温过高⑤营养失调⑥预感性悲哀⑦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下面详细介绍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
八、评价在ICU中实施从头到脚评估的优缺点优点1、首先,从头到脚评估模式提供了一个有系统的指引,让护士懂得如何全面地确认病者之生理点在ICU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大部份的ICU病者都患有严重生理失调(例:血缺氧) 。
进行头部到脚趾评估,确保一名护士,她是彻底的评估患者。
从开始的头,她一路下跌到脚,检查所有的系统异常,这意味着她将不会错过任何事情。
这意味着病人将是安全的。
2、头部到脚趾评估遵循的逻辑顺序。
它的头部和颈部开始,移动到胸部,然后在腹部。
这是很容易记住,是有道理的,一名护士才刚刚开始。
评估是那些已经多年护士的第二天性。
其连锁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可以保持一个护士的轨道上,使她没有忘记她的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这种形式的评估有助于保持组织结构和一名护士不要忘记的东西,她的评价。
它帮助她不会错过重要的数据,甚至帮她写她的笔记。
如果护士写下评估数据,在头部到脚趾的方式,她不会忘记,记录任何东西。
头部到脚趾的评估就像是一台便携式的文件柜。
该技术可以帮助一名护士让事情在她的头上组织和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流程。
而且评估病人每次以同样的方式确保准确性。
不足之处1、国内很多护士但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比如疾病的病理),临床思维不够活跃,虽然掌握了从头到脚的评估方法,导致到评估后没有进行分析,没有更好地护理病人,达不到应用评估法的最终目的。
2、每一次,进行完善的评估时间会有点长,特别是在交接班使用时有会困难,在国内ICU护士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是有一定的限制。
九、总结懂得及有能力去向病者施行全面之健康评估包括体格检查)是一个高级护理或先进护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亦是用以分辨一个“只懂执行医嘱及没有决断力的护士” 和“一个懂得独立评估病者情况及懂得用问题解决方式处事的护士” 的一个重要区别。
在临床上应用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提供护士一个清晰的方向,让护士知道如何按病者之需要提供最适当之护理。
这个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亦可应用在每日的护理查房中,每班的交接班中,应用从头到脚的护理评估模式能有效引导ICU护士如何有系统地向病者施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在一个强调高科技的ICU环境中,让护士能提供一个科技及关怀兼备的高素质护理,提高病人康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