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张籍) 优秀教案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秋思》。
(2)了解唐代诗人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古诗词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秋思》的意境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秋思》。
(2)了解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秋思》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特点。
2. 教学难点:(1)把握《秋思》的意境和主题。
(2)欣赏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秋思》的内容,了解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3)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准备:(1)预习《秋思》,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介绍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秋思》,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分析《秋思》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特点。
(2)解读《秋思》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会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运用《秋思》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秋思》的背诵情况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能力提升:评估学生在欣赏古代诗词、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提升情况。
《秋思》教案优秀5篇
《秋思》教案优秀5篇《秋思》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
4、通过主题拓展,积累诗句提升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
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出示月夜图。
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
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
(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齐读)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
(板书:秋思)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1、读诗题。
师:请读诗题。
(生读)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
(再读)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
2、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
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饱满。
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
3、解诗题。
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
我发现不少同学是水平很高了。
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秋思。
你们读懂题目了吗?(“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
)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
4、初读设疑。
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情愫。
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
读诗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
(请一位学生读。
)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
5、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
秋思教案张籍诗眼
秋思教案张籍《秋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张籍的《秋思》。
(2)了解唐代诗人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分析并掌握《秋思》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升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提升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秋思》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诗人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分析与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秋思》全文、诗人张籍的简介、相关文学鉴赏知识。
2.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温婉的古典音乐,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秋思》,理解诗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秋思》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应用拓展(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组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秋思》的艺术手法。
5. 课堂小结(2)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分享创作心得。
6. 作业布置(1)背诵《秋思》。
(2)写一篇关于《秋思》的读后感。
7. 板书设计《秋思》意象:秋日、秋风、洛阳城、砧杵声意境:凄凉、孤寂、思乡艺术特色:白描手法、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六、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秋思》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评估学生的背诵情况和读后感写作水平。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对《秋思》艺术手法的运用。
《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秋思》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课时设计:一课时。
设计理念:“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
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
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
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
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
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
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
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见秋生情。
在咱们国家有一个节日与月亮有关,是(中秋节),同样在唐朝有一个特别喜欢月亮的诗人,曾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也写过《静夜思》,睹一轮明月寄满怀思乡之情。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秋思》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秋思》的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秋思》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秋思》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秋思》的朗读录音。
(2)相关生字词的卡片。
(3)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秋思》。
(2)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诗歌。
(2)教师播放《秋思》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3. 理解内容(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秋思》课文,加强记忆。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内容,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思念家乡?(2)讨论如何关心家人和朋友,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秋思》的意境和作者的思乡之情。
七、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秋思》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秋思》教案
《秋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秋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者张籍的基本信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歌的字词解析3. 诗歌的情感分析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2. 诗歌韵律的把握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学生课本3. 参考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秋思吗?b. 讲解:秋思就是秋天的时候,人们因为气候的转变、景物的变化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秋思》,就是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季节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2. 介绍作者a. 讲解: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君美,河南洛阳人。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创作的吗?3. 朗读诗歌a. 学生齐读诗歌b. 教师指导: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人的情感。
4. 解析字词a.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b. 学生跟读并理解5. 分析诗歌意象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b.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6. 总结情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表达的情感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7.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b. 学生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8. 布置作业a. 让学生背诵这首诗歌b. 写一篇关于这首诗歌的感受和启示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邀请学生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秋兴八首》等,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各自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秋天的诗歌,可以是对家乡的思念,也可以是对亲人的关怀,以此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秋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者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秋思》,使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作者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张籍的生平介绍、《秋思》的全文、诗歌的意象分析等。
2. 学生准备《秋思》的全文,提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张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齐读《秋思》,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深入感受诗歌的意象。
6.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8. 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秋思》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歌意象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拓展1. 比较《秋思》与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如杜牧的《秋夕》,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探讨不同诗人对秋天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七、课堂小结2. 强调诗歌的学习对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秋思》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歌意象的感受和理解。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秋思》意象:洛阳城、秋风、尼奥、黄河、雁情感:思乡、愁绪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学生的反馈,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教学目标:1. 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 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 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诗。
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秋思),谁来读?(2-3人)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也可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诗)2.差不多了吗?(差不多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师评: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
刚才他把诗中的一个多音字读准了,你听出来是哪一个吗?(重)为什么这个字读chóng,而不读另一个读音呢,有什么好办法?(查字典)确实,老师把字典上的意思整理在ppt上,现在你能准确判断吗?谁还想来读一读?师评: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3.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
起。
4.读完后,你知道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诗中的话来说吗?(作家书。
)(板书:作家书)5.作家书是什么意思?(写家书。
)三、再读故事,品悟诗情。
1. 这首诗的题目是《秋思》,可整首诗中都没有出现一个“思”字,那么作者把这份思念藏在哪句诗里?(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秋风看得见吗?(看不见)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此时的张籍已在洛阳城里漂泊了许多年,这时,诗人看见这瑟瑟秋风会想起谁?(父母、妻儿)(3)是呀,那么他可能会问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会牵挂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会叮嘱儿子些什么呢?他想告诉家里哪些事情?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
(交流)(4)我们有没有把张籍想说的都写下来?(没有)(5)你是怎么知道的?(欲作家书意万重)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5篇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5篇《秋思》教案篇一情景创设,引入乡愁一曲相思,就是王安石笔下的那一轮明月引诵《泊船瓜洲》;一曲相思,就是李白笔下的那三千丈的秋思引诵《秋浦歌》一曲相思一曲情,曲曲相思愁煞人,,在张籍的笔下,乡思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自读自悟,体会情感1)学生读四遍以下的诗,要求,前两遍读准字音,后两遍读出韵味。
2)检查朗读,交流体会情感。
对话文本,入情入境1)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对比: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引读(厚重悲凉的背景音乐):1.秋风之中,萧杀之气,怎不让客居他乡的游子倍生思念之情洛阳城里见秋风;2.秋风之中,木叶凋落,远居他乡的游子啊,多想回到故乡洛阳城里见秋风2)想意之万重。
想象意的内涵1.远在他乡,惟有家书以慰藉思乡之情。
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简介:张籍出身寒微。
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
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
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2.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生写(背景音乐《流泪》)3.生在音乐中诵读。
结语: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引读):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3)品开之内涵1.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2.亲爱的孩子,在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体会内容复杂的情感复恐匆匆说不尽)引读:落红遍地,你秋思满腹,打开了信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会写些什么呢?(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秋思》的优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秋思》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
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1、制作《秋思》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拓展的古诗:《归信吟》、《天净沙秋思》、《秋风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诵读入境1、以学过的思乡诗句引出新课。
板题,读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诗句,读懂诗意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读古诗,要求读顺。
3、三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4、引导学生回顾读懂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三、展开想象,读通诗心(一)品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抓住见秋风,通过移情体验,穿插诗人简介,理解诗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万重,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创设情境,感悟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
2、从《归信吟》一诗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又开封包含的深切思乡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1、配乐读,读出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对张籍《秋思》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情境,背诵诗句。
五、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以《天净沙秋思》、《秋风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探究思乡诗句的兴趣。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
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张籍《秋思》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能够背诵并默写《秋思》。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2.1 诗句的意义和主题:《秋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2.2 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秋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3 背诵和默写:《秋思》的背诵和默写,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教学难点3.1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通过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2 诗人的情感表达:通过解读诗中的情感线索,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诗歌文本、注释资料等。
4.2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秋思》,了解诗人张籍的背景和作品风格。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引入秋天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5.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秋思》,理解诗文的意义和主题。
5.3 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5.4 背诵与默写:组织学生进行《秋思》的背诵和默写,巩固学习成果。
5.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分析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6.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文意义和主题的理解,以及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6.3 背诵与默写: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文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
《秋思》的优秀教案《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思》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思》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诗句的大意,并能讲述诗句的大意。
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教学难点: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课前准备:课文的教学插图,古诗的配乐,搜集拓展的思乡古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回顾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2、揭题,板书题目。
3、释题。
二、初读古诗,理解大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反馈。
(特别是“重”。
)2、自由读古诗,把诗句读通顺→点名读、齐读以作反馈。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节奏→点名读以作反馈。
4、教师范读,学生读,强化知识。
5、引导学生回顾以往读懂古诗的方法,进行诗意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汇报学习结果。
)三、展开想像,品读诗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
配乐读诗,边读边感受诗情。
五、拓展。
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古诗,师作补充。
《秋思》的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
2、通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即兴表达,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
3、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曲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
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
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
张籍《秋思》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秋思》的诗意,体会作者张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亲情和祖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秋思》。
(2)理解《秋思》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秋思》全文及其注释、翻译。
2. 学生准备:预习《秋思》,熟悉诗歌内容。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秋季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诗歌?”(3)教师简要介绍张籍及其作品《秋思》。
2. 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秋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
3. 解析诗歌(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洛阳城”、“秋风”、“故园”等。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讨论诗歌表达的情感。
4. 默写诗歌(1)学生独立默写《秋思》。
(2)教师检查默写情况,纠正错误。
5. 朗读巩固(1)学生分组朗读《秋思》。
(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秋思》。
2. 运用《秋思》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秋季景色。
3. 讨论:《秋思》中的思乡之情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体会家乡的重要性。
1. 介绍张籍的其他作品,如《江南曲》、《塞上曲》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
2. 对比学习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如杜牧的《秋夕》、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分析各自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七、课堂小结: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秋思》的情感内涵及对家乡的思念。
初中课文秋思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
初中课文秋思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诗词曲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每一个诗词曲作品,都是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秋思》的作者张籍是借助给家人写信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无比思念。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秋思的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三、教学设想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
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
(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
)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放第2框)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秋思教案张籍诗眼
秋思教案张籍《诗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张籍《秋思》的诗意、诗意和诗境,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悟《秋思》的诗意、诗意和诗境。
2.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 朗读:让学生多次朗读《秋思》,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感。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5. 小结:总结诗的主题和意境,强调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通过朗读、感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理解与感悟: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3.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的表现。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比较学习:将《秋思》与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进行对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夕》等,让学生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特色。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秋思》为灵感,创作自己的秋思诗,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诗文、图片、音效等多媒体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
2. 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古诗文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引用。
八、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5分钟。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4篇)
秋思教学设计(优秀4篇)《秋思》教学设计篇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生:自由读诗。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来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生:读诗。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
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
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课件出示古诗)(讲解字音)生再读。
师:很好。
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
起。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师: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准备起。
现在老师想调换一下,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半句,敢吗?好准备起。
师:真不错。
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读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生:1.我读懂了词语的意思。
生:2.我知道这是诗的意思。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师:哦,作者想家了。
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乡情呢?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点击课件出示诗句)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
那他看不见什么?生: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上还有个典故呢。
晋代张翰(点击课件出示诗句)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孟郊曾在《归信吟》中写下这样一句诗 ,点击课件: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学生齐诗。 师:魂随信去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瑟瑟的秋 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齐读诗。 师:看到秋风刮起,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作者是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秋风)。 五、拓展升华。 1.师:其实,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 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我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谁来读读? 2.一片落叶、一阵凉风告诉我们秋天已来到,一封家书向我们诉说了张籍深沉而无奈的 切切思乡之情,有这相思之情的又何止张籍啊!而现在祖国大地上依然有许许多多离乡外出 学习、打工等,这当中也会包含我们的亲人,在外的日子也会有对家的彻骨思念,几千里的 回家的路艰辛啊! 结合我们搜集的诗词或幻灯片里的图片也一起利用下面的格式尝试小组写一首小诗: 1.假 如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愿将每一片落叶画成一艘艘船儿, 让远方的游子乘着它回家!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1/6
心中。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 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见秋生情。 在咱们国家有一个节日与月亮有关,是(中秋节),同样在唐朝有一个特别喜欢月亮的诗
人,曾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也写过《静夜思》,睹一轮明月寄满怀思乡之情。 这种方式叫做“借景抒情”。
示幻灯片:看,他把信交给了送信的人。谁来读读这两句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又开封。”有谁读懂了这两句?真的假的啊,我想考验一下!大家看,这就是张籍写好的家 书。(拿出准备好的信)哪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张籍是怎样寄信的?我就吃点亏,为张籍当 一回信使吧!
师演送信人,生演张籍。 你为什么把信拆开?(我担心匆忙中写漏了什么)你加点什么吧!同学们,哪个字写出 了张籍此时的心情?(板书:恐)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着急):写好了没有呢?快点把信给我,我要赶路。又被张籍拦住了,师:哎哟, 张大人,你还有完没完啊?好好好,真服你了!同学们,张大人这样几次拆开信用诗中的话 叫做:又开封。对,又表示不止一次。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句诗?(嗯,听出了一丝担心,不错,读出了诗人的担 忧。)全班齐读这两句。张籍这样拆了写,写了拆,写得完吗?是,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也 写不完的。 四、配乐读,深化情感。 师: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亲情呢!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张籍的《秋思》 。 1.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2.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幻灯片出示诗歌),看看通过《秋思》又 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张籍。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听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边跟读古诗 3 遍,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复沓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 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师:是啊,作者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出示课件: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见?) 生:看不见。师:那作者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他是在骗我们吗?那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大雁往南飞…… 师:是呀,焜黄华叶衰,秋天是衰败的季节,同时又是感伤的季节,落叶归根了,大雁 南飞了,而张籍只能孤零零地站在秋风中,望着家乡的方向暗然神伤,他也想家了啊。板书 :思乡。他会想起家里的哪些亲人呢? 生:父母、孩子、妻子……尽管如此思念他们,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 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啊)齐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啊,他想了很多很多,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说
给大家听。 可以引导一下:对父母说些什么?对孩子说些什么?对妻子说些什么?对兄弟姐妹说些
什么?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师: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张籍左思右想,经过反复的琢磨,信终于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出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 2.学生准备:搜集表现思想之情的古诗词,并多读几遍。
【课时安排】
1 课时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 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 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 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 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 以下几个措施: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 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 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课堂 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 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
2/6
张籍:点击出现张籍的资料,指名读。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告诉自己的
亲人呢? 生:写家书。 师:对,他决定写一封家书。出示幻灯片:看,张籍坐在桌前准备写家书了,可他迟迟
没有动笔?他到底在想什么?哪个词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板书:意万重)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形容思绪万千)。 你来读出他此时的心情吧?(有几点想法)再读(有几十种想法)再读(真是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