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练习题(一)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四级,下面不属于这四级的是(D)。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卫生标准2.下列标准代号属于国家商业部颁布的推荐性标准是( B )。
A、SH/TB、SB/TC、QB/TD、DB/T3.下列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 D )。
A、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B、密度瓶测酒精的比重C、斐林试剂法测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D、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重量分析法主要有沉淀法(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气化法(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电解法(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4.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B )。
A、GRB、ARC、CPD、LR5.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绿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 )。
A、GRB、ARC、CPD、LR6.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 )。
A、0.1mlB、0.01mlC、1mlD、0.02ml7.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的水最低要求为( C )。
A、一级水B、二级水C、三级水D、四级水8.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B )。
A、氢氧化钾B、碘化钾C、氯化钾D、硫酸钾9.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C )。
A、20℃B、10℃C、30℃D、0℃10.配制0.2mol/L 的H2SO4溶液,应选用( A )量取浓酸。
A、量筒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移液管11.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之( B )。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12.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C )。
A、检验样品B、平均样品C、原始样品D、仲裁样品1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A )。
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1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B )。
A、随机性B、代表性C、典型性D、适时性15.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剂是( C )。
典型例题解析(化学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典型例题解析(化学分析部分)例 1. 分析某药物的含氮量,测定数据如下:37.45%,37.20%,37.50%,37.30%,37.25%。
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如果真实含量为37.38%,求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题分析]该题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掌握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解题演示]5%25.37%30.37%50.37%20.37%45.37++++=∑=n x x i 每一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 1=x 1-x =37.45%-37.34%=+0.11% 相同的计算方法得d 2= -0.14% d 3=+0.16% d 4= -0.04% d 5=-0.09% 平均偏差 5%09.0%04.0%16.0%14.0%11.0++++=∑=nd d i =0.11%相对平均偏差%29.0%100%34.37%11.0%100=⨯=⨯=x d r d 标准偏差15%)09.0(%)04.0(%)16.0()14.0(%)11.0(1222222--+-++-+=-∑=n d s i 相对标准偏差 %35.0%100%34.37%13.0%100=⨯=⨯=x s s r 绝对误差 %04.0%38.37%34.37=-=-=真实T x E a 相对误差%1.0%100%38.37%04.0%100=⨯=⨯=真实T E a [解题评注] 计算此类习题,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清楚。
该类型的习题是加深理解误差基本概念的较好的题型。
例2 某试样甲乙二人的分析结果分别为甲:40.15%,40.15%,40.14%,40.16% 乙:40.25%,40.01%,40.01%,40.26%问:谁的结果可靠,为什么?[解题分析] 该题目的目的是比较甲、乙两个人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由于题目并未知试题的真实值,故该题目只能从精密度的角度来考核结果。
分析化学答案解析_(上册)_第四版_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章 绪论1.1 30.0mL 0.150mol ·L -1的HCl 溶液和20.0mL 0.150mol ·L -1的Ba(OH)2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计算过量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12L 0.015m ol 230.0)(20.030.00.15020.00.1502)过)((Ba(OH)-⋅=⨯+⨯-⨯⨯=量c 1.2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计算c (Zn 2+)。
答案:132L 0.01988m ol 250.065.39100.3250)(Zn -+⋅=⨯⨯=⋅=V M m c1.3 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标定KMnO 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已知14L 0.10mol KMnO 51-⋅≈⎪⎭⎫ ⎝⎛c ,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c )的Na 2C 2O 4溶液?要配制100mL 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 答案:O 8H 10CO 2Mn 16HO 5C 2MnO 2222424++=++++--⎪⎭⎫ ⎝⎛=⎪⎭⎫ ⎝⎛4224O C Na 21KMnO 51n n ()()42242244O C Na O C Na 21KMnO KMnO 51V c V c ⋅⎪⎭⎫⎝⎛=⋅⎪⎭⎫ ⎝⎛ 若:)O C Na ()KMnO (4224V V ≈ 则:14422L 0.050mol KMnO 5121)O C (Na -⋅=⎪⎭⎫⎝⎛=c c g 67.00.134********.0)O C Na (3422=⨯⨯⨯=-m1.4 用KMnO 4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见例1.6),若试样中CaO 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0.020mol ·L -1KMnO 4溶液约30mL ,问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答案:()g21.0 %10010208.5630020.05%40 10CaO21K MnO K MnO 51CaO)(3344=⨯⨯⨯⨯⨯=⨯ ⎝⎛⋅⋅⎪⎭⎫ ⎝⎛=s s s m m m M V c 1.5 某铁厂化验室常需要分析铁矿中铁的含量。
分析化学练习题和答案[1]
分析化学练习题和答案[1]分析化学综合练习题答案⼀.误差、有效数字、数据处理、滴定基础和实验常识1、测定某样品中A 物质的平均含量是25.13%,相对标准偏差为0.15%。
在测定报告中表达 W A %=25.13%±0.15%2、分析化学中常⽤误差 / 准确度表⽰分析结果的好与差。
3、指出标定下列标准溶液时常选⽤的基准物质:NaOH :邻苯⼆甲酸氢钾; EDTA : CaCO 3 / ZnO / Zn ; HCl :硼砂 / Na 2CO 3 ; AgNO 3: NaCl ; KMnO 4:Na 2C 2O 4 ; Fe 2+: K 2Cr 2O 7 。
4、化学计量点是:滴定剂与待测物按化学反应式完全反应的点。
滴定误差是: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致造成的误差。
滴定终点:指⽰剂变⾊的点。
5、写出H 2P 2O 72-的共轭酸 H 3P 2O 7- 和共轭碱 HP 2O 73- 。
反应NH 3·H 2O→NH 4++OH -中的酸是 H 2O ;碱是 NH 3·H 2O 。
6 pH -V H + ( O H - ) 变化。
(⾦属离⼦浓度)pM -V ED T A 变化。
(溶液的电极电位)φ-V O X ( R e d ) 变化。
7、已知C(HNO 3)=0.1000mol/L ,该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为:(M CaO = 56g/mol )(A) 0.005600 g /mL/mL ;(C) 0.0112 g /mL ; (D) 0.0028 g /mL 。
① CaO → Ca(OH)2;② 2HNO 3 + Ca(OH)2 → Ca(NO 3) 2 + 2H 2O③ )/(../mL g 00280001000256100001000M C 21T CaO HNO CaOHNO 33=??=??= 8、已知K 2Cr 2O 7标准溶液浓度为0.01683 mol/L ,该溶液对Fe 2O 3的滴定度为 0.008063 g /mL 。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离子可产生沉淀反应?A. Na+B. NO3–C. Cl–D. SO4^2–答案:C. Cl–解析:Cl–是氯离子,多数氯盐都可产生沉淀反应。
2. 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氮含量?A. 滴定法B. 煅烧法C. 燃烧法D. 色谱法答案:C. 燃烧法解析:燃烧法适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氮含量,通过将样品完全燃烧,将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无机氮化物,然后进行测定。
3. 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6,化合物B分子式为C6H12O11,它们的化学式类型分别是:A. 同分异构体B. 序列异构体C. 构造异构体D. 立体异构体答案:C. 构造异构体解析:化合物A为葡萄糖,化合物B为蔗糖,它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是结构不同,因此属于构造异构体。
2. 填空题1.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_______。
答案:molar mass2.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被称为 _______。
答案:色谱法3. 酸性溶液中,指示剂酚酞的颜色是 _______。
答案:红色3. 简答题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
答案:分析化学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火焰试验、沉淀反应、气体的颜色反应。
火焰试验通过对物质在火焰中的着色反应来进行定性分析,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沉淀反应通过两种溶液混合产生可见的沉淀来鉴定阳离子的存在;气体的颜色反应则通过观察气体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分析。
2. 请简要描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红外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化学物质中不同化学键的振动和伸缩会吸收特定的红外辐射,形成红外吸收光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广泛应用于无机物、有机物和生物分子的结构鉴定、质量控制等领域。
总结:本文分析了一些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通过回答这些试题,读者可以加深对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应用。
分析化学试题1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 砝码被腐蚀;(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6) 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
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4)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
减免的方法:多读几次取平均值。
(7)过失误差。
(8)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 ,拟分别称取试样0.1g 和1g 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mg 2.0±。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g a 0002.0±=E根据%100⨯TE =E ar可得 %2.0%1001000.00002.01.0±=⨯±=E g gg r%02.0%1000000.10002.01±=⨯±=E ggg r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 .摩尔是一物质的量C .摩尔就是摩尔质量D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E .1摩尔等于6.023×1023个基本单元2. 用0.1mol/L HCl 溶液滴定0.16g 纯Na 2CO 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 HCl ( )A.10ml B.20ml C .30ml D.40ml E. 16ml 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E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4.已知mL g T SO HNaO H /0100.042/=, 则c NaOH 应为多少mol/L ( )A.0.1020 B.0.2039 C.0.05100 D.0.10 E.0.20 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
分析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用K2Cr2O7滴定Fe2+时,常用H2SO4—H3PO4混合酸作介质,加入H3PO4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溶液的酸度B、增大滴定的突跃范围C、保护Fe2+免被空气氧化D、可以形成缓冲溶液正确答案:B2、当Al3+和Zn2+共存时,要用EDTA滴定Zn2+,使Al3+不干扰,最简便的处理方法是()。
A、调节溶液至适宜的酸度B、加入适量的NaF作掩蔽剂C、加入氨水生成Al(OH)3沉淀D、调节强碱性生成AlO2.正确答案:B3、用同一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一元弱酸,对Ka较大的一元弱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NaOH溶液多B、化学计量点的pH较高C、突跃范围大D、指示剂变色不敏锐正确答案:C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NaOHB、HClC、KMnO4D、K2Cr2O7正确答案:D5、下列因素中,()引起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
A、电源波动频繁使天平的零点和停点测定不够准确B、天平不等臂C、滴定管的刻度不够准确D、蒸馏水中含有微量干扰物质6、在pH=10.0时,用0.02mol·L.1的EDTA滴定20.00mL0.02mol·L.1的Ca2.溶液,计量点的pCa值是()。
A、4.1B、10.7C、5.95D、6.1正确答案:D7、下列滴定法中,不用另外加指示剂的是()。
A、碘量法B、高锰酸钾法C、甲醛法D、重铬酸钾法正确答案:B8、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CuSO4·5H2O)中的铜含量时,加入过量KI前常常加入NaF(或NH4HF2),其目的是()。
A、与Cu2+定量作用B、减少CuI对I2的吸附C、掩蔽Fe3+D、使淀粉的变色变得比较锐敏正确答案:C9、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不能用HCl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
A、CaCO3难溶于水与HCl反应速度慢B、CaCO3与HCl反应不完全C、CaCO3与HCl不反应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正确答案:A10、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NaHCO3,则THCl/Na2CO3表示CHCl的表达式为()。
分析化学部分-习题及典型例题分析一
解:反应方程式为:
由反应可知:
则:
= =0.0008541mol
=0.02345mol/L
例2.已知一盐酸标准溶液的滴定度 /ml,试计算:
(1)相当于NaOH的滴定度,即
(2)相当于CaO的滴定度,即
(已知: , , )
解: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1.010-5;pH=8.00;lgK=12.3。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D 6.A 7.C 8.B
二、填空题
1.误差偏差2.0.01% 3.-0.0043% 5.2位4位5位2位2位1位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
一、滴定分析法概论
典型例题解析
例1.用纯 标定 浓度。若02112g 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
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
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6.对 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含量为25.14%,其中某个测定值25.10%与此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为()
A.0.16% B.0.04%
C.0.08% D.0.14%
7.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HCl+NaOH===NaCl+H2O
2HCl+CaO===CaCl2+H2O
(1)
= g/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ml
例3:称取分析纯试剂 14.709g,配成5001mL溶液,试计算 溶液对Fe2O3和Fe3O4的滴定度(已知: , , )
解: 标准溶液滴定Fe2+的反应为: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与Fe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与Fe2O3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与Fe3O4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即:
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用0.1mol/L的NaOH滴定0.1mol/L的HAc(pKa=4.7)时的pH突跃范围为7.7~9.7。
由此可以推断,用0.1mol/L的NaOH滴定pKa=3.7的0.1mol/L的某弱酸的pH突跃范围为()。
A、6.7~8.7B、6.7~9.7C、8.7~10.7D、8.7~9.7正确答案:B2、在pH=5.0的条件下,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时,测得的是()。
A、Al3+、Zn2+、Mg2+总量B、Zn2+和Mg2+总量C、Mg2+的含量D、Zn2+的含量正确答案:D3、含Ca2+和Mg2+离子的溶液,调pH=12后用EDTA滴定,可被准确滴定的是()。
A、Ca2+和Mg2+B、Ca2+C、Mg2+D、Ca2+和Mg2+都不能正确答案:B4、用减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克分析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为10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
A、小于0.1000mol/LB、等于0.1000mol/LC、大于0.1000mol/LD、上述A.B.C都有可能正确答案:A5、分光光度法中,以1cm比色皿测得某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若溶液的浓度减半,则其吸光度为()。
A、-lgTB、-T21C、-lgTD、2·lgT正确答案:A6、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H2C2O4·2H2O·作基准物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KMnO4溶液的浓度与真实浓度相比将()。
A、偏高B、偏低C、一致D、无法确定是偏高或是偏低正确答案:B7、配位滴定中,若K.fMIn>K.fMY,会出现()。
A、指示剂的僵化现象B、指示剂的封闭现象C、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D、终点提前现象正确答案:B8、含Ca2+和Mg2+离子的溶液,调pH=10后用EDTA滴定,可被准确滴定的是()。
化学分析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Chap 1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 _分析。
3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
[A r(Cl)=35.5] (71/35.5)×1.0×10-3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 为__100__μg/g。
[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9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 C )(A) 0.5 (B) 2.5 (C) 5.0 (D) 25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10海水平均含 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A) 4.79×10-5, 2.87×10-6 (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 (D) 4.79×10-2, 2.87×10-3Na:1.08×103/1000/23.0/1.0211 海水平均含 1.08×103 μg/g Na+和 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复习题化学分析部分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A、NaOH;√B、硼砂;C、金属铜;D、邻苯二甲酸氢钾;E、NaCl2、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p K a2=6.3 p K a3=11.6H2In-HIn2-In3-紫红色蓝色橙色pH < 6 pH = 8~11 pH > 12A、pH < 6;B、pH > 12;√C、pH = 8~11;D、pH = 11~ 123、当TE%≤0.1%、△PM=0.2时,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要求lgCKˊMY值A、≥106;B≥108; C ≥8; √D、≥64、KMnO4滴定C2O42-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作: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诱导反应;D、副反应.5、如果氧化还原滴定,其化学计量点位于滴定突跃中点,则两电对的所转移的电子数n1与n2之间的关系为:√A、n1= n2B、n1> n2 C、n1 < n2 D、n1= 2 n2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硝酸的酸性条件下进行,若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滴定,则:A、AgCl沉淀不完全;B、Ag2CrO4 沉淀不易生成;C、AgCl 无法吸附指示剂√D、Fe3+会形成Fe(OH)3↓7、莫尔法所使用的滴定剂为:A、NH4SCN;B、NaCl;√C、AgNO3;D、EDTA。
8、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大小的主要相关因素是:A、物质的性质B、溶液的浓度C、过饱和度√D、相对过饱和度9、有色配合物的吸光度与下述因素无关的是:A、入射光的波长B、比色皿的厚度C、有色配合物的浓度√D、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10、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A、一般选蒸馏水B、一般选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选择D、一般选择褪色溶液。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化学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试题。
下面,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分析化学试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
一、硫酸铜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答:硫酸铜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SO4 + 5H2O → CuSO4·5H2O其中,CuSO4代表硫酸铜,CuSO4·5H2O代表结晶水合物。
这是一种常规的水解反应,也可以被称为盐的晶体水合物的形成反应。
二、苯酚可以通过哪些化学反应转化为苯胺?答:苯酚可以通过氢化反应、氨化反应和偶氮化反应转化为苯胺。
其中氢化反应是苯酚转化为苯胺的最基本的方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酚减少一个氧原子,同时吸收一个氢原子,形成苯胺。
氨化反应则是在氨气和氢气的存在下,苯酚与氨气和氢气反应,生成苯胺。
偶氮化反应则是先把苯酚与硝基苯偶氮化反应生成偶氮苯酚,然后再经过还原反应生成苯胺。
三、酸度度数是什么?答:酸度度数是酸性溶液中的酸性程度的量度值。
酸度度数越高,说明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越高,酸性强度也相应地越大。
一般来说,酸度度数的计算基于溶液的pH值。
pH值是指溶液的负对数谷物溶液的正负离子浓度之比例如$Fe(CN)_6^{4-}$及Na$^{+}$一样。
pH值越低,酸度度数就越高。
四、测定酸度的方法有哪些?答:测定酸度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直接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等。
直接滴定法是通过滴加一种碱性溶液至酸性溶液中,并用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来确定酸度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则是通过读取滴定液电位变化来确定酸度的方法。
指示剂法则是通过在酸性溶液中加入一种特定的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酸度的方法。
1~9章分析化学习题课答案解析
17
3 、 六 次 甲 基 四 胺 的 pKb=8.85 , 用 它 配 制 缓 冲 溶 液 时 的 pH 缓 冲 范 围 是 4.15~6.15 ,NH3的pKb=4.74,其pH缓冲范围是 8.26~10.26 。
4、用0.100mol· L-1 HCl滴定同浓度NH3溶液(pKb=4.74)时,pH突跃范围为 6.3~4.3。若0.100mol· L-1HCl滴定同浓度的某碱B(pKb=3.74)时,pH突 跃范围是 7.3~4.3 。 5、在下列物质中, NH4Cl( NH3 pKb=4.74 ) 、 苯 酚 ( pKa=9.96 ) 、 Na2CO3( H2CO3 pKa1=6.38、pKa2=10.25)、NaAc( HAc pKa=4.74)、HCOOH(pKa=3.74) 其中能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 其中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 HCOOH Na2CO3 。 。
21
8、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0.1mol/L 的HCl-H3PO4
混合液,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
8.由计算器算得
D.2.1 (二位) )
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A.0.016445 C.0.01644
11
9.25 0.21334 的结果为0.0164449。按有效数字运 1.200 100
D
B.0.01645 D.0.0164
9.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是均等的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0.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表述( A ) A.置信水平愈高,测定的可靠性愈高
(B) c(FeSO4) = 2c(H2C2O2) (D) c(FeSO4) = 4c(H2C2O2)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 (C)0.05g (D)0.5g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4.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报告结果为(25.25±0.1348)%.该报告的结果是否合理。
分析化学常见题型及答案解析
分析化学常见题型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D.分布曲线以x=μ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27.33%,27.35%,27.42%,27.45%,27.30%,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A. 0.15B. 0.05C. 0.09D. 0.07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A. F检验B. t检验C. Q检验D. 格鲁布斯法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A. F检验B. t检验C. 方差分析D. 格鲁布斯法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选择哪种方法(C ) A. u 检验 B. t 检验 C. F+t 检验 D. F检验9. 下列数据不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 A. pH=11.26 B. [H+]=0.1020 ; C. Cu%=10.26D. [Pb2+]=12.28×10-410. 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a 为12.35,其Ka 值应表示为(C ) A. 4.467?10-13 B. 4.47?10-13 C. 4.5?10-13 D. 4?10-1311. 已知某溶液的pH 为11.02,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表示为(C )A. 9.550?10-12 mol ?L -1B. 9.55?10-12 mol ?L -1C. 9.5?10-12 mol ?L -1D. 1?10-11 mol ?L -112. 以0.01000 mol ?L -1的K 2Cr 2O 7溶液滴定25.00 mL 的Fe 2+溶液,消耗试液25.00ml ,则722O Cr K /Fe T 应为(C )(M Fe =55.85)A. 0.0003351 g ?mL -1B. 0.005585 g ?mL -1C. 0.003351 g ?mL -1D. 0.01676 g ?mL -113. 滴定度是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式之一,其表达式为(A 为标准溶液,B 为被测组分)(B )A. T A/B = m A /V BB. T B/A = m B /V AC. T A/B = V B / m AD. T A/B = V B / m A14. 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等当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D ) A. 等当点B.化学剂量点C. 滴定误差D. 滴定终点15. 用同一浓度的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和H 2C 2O 4溶液,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相等,则FeSO 4和H 2C 2O 4两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B ) A. 2c(FeSO 4)=c(H 2C 2O 4) B. c(FeSO 4)=2c(H 2C 2O 4) C. c(FeSO 4)=c(H 2C 2O 4)D. 5c(FeSO 4)=c(H 2C 2O 4)16. 以下能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是(D ) A. 优级纯的NaOHB. 光谱纯的Co 2O 3C. 100?C 干燥过的CaOD. 99.99%的纯Zn17.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 --2332CO CO HB. -+-OH O H 3C. ---3424PO H POD. -+-COO CH NH COOH CH NH 222318. H 3PO 4的pKa 1~pKa 3分别为2.12,7.20,12.4。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 )A. 掩蔽干扰离子;B. 防止AgCl凝聚;C. 防止AgCl沉淀转化D. 防止AgCl感光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D )A. 1.94;B. 2.87;C. 5.00;D. 9.62。
4. 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C )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高E(Fe3+/Fe2+);D.降低E(Fe3+/Fe2+)。
5.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 A )A. SO42-和Ca2+;B. Ba2+和CO32-;C. CO32-和Ca2+;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A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分析化学习题解析
分析化学习题解析分析化学习题解析1 分析质量的保证题1.1 计算下列结果:(1)3(2.7760.0050)(6.710)(0.0360.0271)-⨯-⨯+⨯;(2)5.00(27.8024.39)0.11671.3241⨯-⨯解 (1)008.0)0271.0036.0()107.6()0050.0776.2(3=⨯+⨯-⨯- (2) 0.153241.11167.0)39.2480.27(00.5=⨯-⨯题1.2 测定某铜合金中铜含量,五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 27.22%;27.20%;27.24%;27.25%;27.15%,计算:(1)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2)若已知铜的标准含量为27.20%,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1)平均值为:%21.27==∑n x x i 中位数为:27.22% 平均偏差为:n x xd i∑-=)(=%03.05%15.0=相对平均偏差为:%100⨯x d=%12.0%100%21.27%03.0=⨯标准偏差为:%04.01/)(22=--=∑∑n n x xS i相对标准偏差为:%100⨯=x SS r =%15.0%100%21.27%04.0=⨯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02.05%04.0===n S S x(2) 绝对误差%01.0%20.27%21.27=-=-=μx相对误差%04.0%10020.27%20.27%21.27%100=⨯-=⨯-=μμxn S t x 5,05.0±=μ(%)39.068.51637.057.280.51±=⨯±=题1.5 某取自月球的试样由七块拼成,设每次称重的标准偏差为3mg ,求该合成样总量的标准偏差。
解 设取自月球上的试样重为m ,每块每为i m ,故7654321m m m m m m m m ++++++=而每块称重的标准偏差相同,都为3mg ,即mg S i m 3= 根据(1.23)随机误差传递公式,得2272222212721m m m m S mm S m m S m m S ⎪⎪⎭⎫ ⎝⎛∂∂++⎪⎪⎭⎫ ⎝⎛∂∂+⎪⎪⎭⎫ ⎝⎛∂∂==222721m m m S S S +++ =6337722=⨯=im SmgSm8=题1.6 设)(1),,,(2121n n x x x nx x x f x +++== ,试由随机误差的传递公式证明nS Sx x/=。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习题解析
武大习题解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准确度的高低用( )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 )之间 的差异;精密度的高低用( )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 ( )之间的差异。
4.误差按性Βιβλιοθήκη 可分为( )误差和( )误差。5.减免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 )、( )、
( )等。减小随机误差的有效方法是(
)。
6. 在分析工作中,(
)得到的数字称有效数字。指出下
列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0.1000( ),1.00×10-5
( ),pH4.30( )。
7. 9.3×2.456×0.354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保留( )位。
8. 平行四次测定某溶液的浓度,结果分别为0.2041mol/L、 0.2049mol/L、0.2039mol/L、0.2043mol/L、则其测定的平均 值等于( ),标准偏差等于( ),相对标准偏差等
(A)10% (B)10.1% (C)10.08% (D)10.077%
14.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 C)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
15.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B ) 甲组:0.19%,0.19%,0.20%, 0.21%, 0.21% 乙组:0.18%,0.20%,0.20%, 0.21%, 0.22%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
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D) (A)<0.1% (B)>0.1% (C)<1% (D)>1% 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 B ) (A)微量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
半微量分析 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D ) (A)精密数字 (B)准确数字 (C)可靠数字 (D)有
(2)0.0223×21.78×2.05631=? 3.电光分析天平的分度值为0.1mg/格,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
1.0‰的准确度,问称取试样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如果称取50 mg和100 mg,相对误差各是多少?
4.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1mg,称样量分别为0.05g、0.02g、 1.0g时可能引起相对误差是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8.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如下数据:37.45%、.37.20%、 37.50%、37.30%、37.25%,求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中位值、 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 0.04099%,0.04201%。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四、计算题 1.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4.149、1.352、6.3612、
22.5101、25.5、14.5。 2.计算 (1)0.213+31.24+3.06162=?
6.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 (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7.偶然误差具有( C )
(A)可测性 (B)重复性 (C)非单向性 (D)可校正 性
8.下列( D)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效数字
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
前提 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D )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高 (D)无法判别 16.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
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B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平行试验 (D)预试
验
二、填空题
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 ( )、( )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
2.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按测定原 理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5.对某一样品进行分析,A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6.96%,标准偏差 为0.03;B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7.10%,标准偏差为0.05。其真 值为7.02%。试比较A的测定结果与B的测定结果的好坏。
6.用沉淀滴定法测得NaCl试剂中氯的理论含量为60.53%,计算绝 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7.用沉淀滴定法测定NaCl中氯的质量分数(ω),得到以下结果: 0.6056、0.6046、0.6070、0.6065、0.6069。试计算:(1)平均 结果;(2)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3)相对误差;(4)中 位数;(5)平均偏差;(6)相对平均偏差。
(C)仪器校正
(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9.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 是属于(B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操作误差
10.下列(D )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
(A)滴定管未经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
于( )。
三、判断题 1.(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
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2.( )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来减免。 3.( )将7.633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7.634。 4.( )标准偏差可以使大偏差能更显著地反映出来。 5.( )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
12.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A)
(A)ωCaO=25.30% (B)pH=11.50
(C)π
(D)1000
13.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 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