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3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篇: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一、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状态下生理反应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运动与身体生理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运动生理学对于我们了解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健康状况,改善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运动的能量代谢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产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代谢通路,分别是:ATP-PC系统、乳酸系统和氧化系统。

不同的剧烈程度的运动将依靠不同的能量通路来产生所需的能量。

1. ATP-PC系统ATP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全称是腺苷酸三磷酸腺苷。

在瞬间爆发的高度力量工作中,我们的身体需要瞬间产生大量的能量,此时就会依靠ATP-PC系统。

该系统中的磷酸酸化反应能够非常快速地产生大量能量,并以ATP的形式储存下来,但是该系统的缺点是储存能量少,使用时间短。

2. 乳酸系统当ATP-PC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我们的身体就会转向另一条途径,乳酸系统。

在乳酸系统中,身体分解肌糖原产生乳酸,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ATP,但是这个系统中的产能量比ATP-PC系统产能量少很多。

3. 氧化系统氧化系统是将有氧产能与运动结合起来的主要代谢途径。

虽然运动能开启三种能量代谢通路,但是人体组织细胞内储备的ATP、PC和肌酸燃料仅支持短暂的、瞬间释放的运动活动。

在深奥而优美的有氧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和一些其他废料被完全燃烧,从而以三氧化二碳和水的形式被排放出来,同时释放出生物体可利用的ATP。

三、心血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分配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

在运动的过程中,心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氧和支持我们运动所需的其他物质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在运动时,体内的需氧量会迅速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加。

通过运动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心肺功能,使心肺系统的能力不断提高,以适应更高强度、更大负荷的运动。

四、神经系统的运动生理学人体的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的。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和作用。

3. 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等。

3. 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主要分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体育理论在实际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讲解: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体育理论在实际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五、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评估学生的文章内容是否完整、分析是否深入、观点是否明确。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动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关系。

3.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法:进行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讲解:讲解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实验:进行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五、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评估学生的文章内容是否完整、分析是否深入、观点是否明确。

第三章:运动心理学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2. 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理解运动心理学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1. 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3篇

体育课理论课教案范文通用第一篇:足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足球基本技能,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爆发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足球基本技能和规则介绍;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讲解和演示;3.小组长短传、大面积传接和比赛练习;4.强化体能训练,包括短跑、绕桶、折返跑等。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2.小组合作练习;3.个人练习+教师指导;4.互相比赛,提高竞争意识。

五、学情分析:此次足球技能训练,学生们大部分都对足球比较感兴趣,但是技能方面需要加强。

在规则介绍方面,对于新手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讲解。

在技能训练方面,可能会有些学生因为技能不够好而不愿意参与,需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同时为高水平选手设置困难度更大的练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1.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足球比赛的规则,让学生们明确比赛的基本要求和比赛规则。

2.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技巧讲解和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传球、接球和射门的正确姿势和技巧,同时让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观察,把握每一个细节和感受。

3.小组合作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个人喜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练习传球、接球和射门,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个人练习+教师指导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技能调整和差异化指导,让学生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

5.竞赛提高竞争意识添加小比赛元素,让学生们更有竞技体验,更情真意切地投入其中。

七、教学反思:此次足球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明白了足球比赛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能,并且经过大量的练习和比赛,让他们在充分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习得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协同能力。

同时,这次训练也为后续的足球比赛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

第二篇:篮球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学习篮球基本技能,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的正确姿势和技巧;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耐力和协调力;3.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8篇)

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8篇)体育理论课篇1教学内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怎样合理地安排锻炼教学重点:运动量的测定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运动量的测定,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

学生也能乐意和老师配合。

教学过程:你平时是否注意锻炼的科学性?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注意合理休息。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问: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就能增进健康,因此无须刻苦努力,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非常刻苦,练得非常刻苦,练得越狠锻炼效果越好。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学生回答。

运动负荷过大,会才产生不良的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负荷过小,则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二)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

其次,要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相互制约的特性来确定负荷的强度和量。

另外,还要注意大、小运动负荷的`结合,使大小运动负荷交替出现。

尤其在安排强度大的负荷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的锻炼。

每周大强度的锻炼最多不应超过1—2次。

二、合理安排休息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你知道怎样休息吗?休息的方法分为两种: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两次负荷较大的体育锻炼之间究竟休息多少时间合理?对一般同学来说,休息一天即可。

身体锻炼期足够休息期身体锻炼期三、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一)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全)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全)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体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健康概述:健康的定义、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标准。

2. 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体育的概念、功能、分类、锻炼原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健康的概念、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健康的重要性、体育理论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健康概述、体育理论基础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健康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健康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健康的定义、重要性、标准,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3. 讲解:介绍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的概念、功能、分类、锻炼原则。

4. 案例分析:分析健康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健康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健康的重要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8.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运动营养基础知识,提高运动效果。

七、教学内容:1.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

2. 运动营养基础知识:营养素的分类、作用、食物来源。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运动营养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营养的合理搭配。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运动营养基础知识。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教案标题: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

2.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

3.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

2.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

3.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4.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将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

2.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由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体育理论知识。

4.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讲解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理论。

3.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科目,如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训练理论等。

4.讲解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讲解常用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5.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进行归纳总结等。

6.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体育理论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7.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体育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8.讲解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讲解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课对实践课的指导作用。

9.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或拓展阅读。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教案模板】教案主题: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并明白体育理论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2.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3. 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基本知识,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学习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 发展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1. 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标;2.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3.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4.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难点:1.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2.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班级学生名单和教材;3. 足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5分钟)老师自我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简单介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Step 2 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介绍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并强调体育理论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Step 3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15分钟)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包括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等;Step 4 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古代体育运动和现代体育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等;Step 5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运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训练原则和方法等;Step 6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20分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选择一个体育理论课的相关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发展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Step 7 课堂总结和回顾(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初步了解了体育运动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体育教育实践课教案(精选7篇)

体育教育实践课教案(精选7篇)

体育教育理论课教案〔精选7篇〕体育教育理论课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立正、稍息动作方法及要领。

2、锻炼集中注意力,激发对体育课的兴趣。

3、进步学生的严谨的纪律性,培养磨练人的意志品质。

器材程序内容学与教组织时间1.队列练习:立正和稍息动作要领:当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微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局部落于右脚。

2.老师边讲,学生边做。

3.巡视纠正动作。

腿是否站直,两肩是否后张。

4.学生自练习。

5.听口令,统一练习。

6.小结。

要求:1、认真听看,用心体会。

2、讲解到位,示范准确。

3、积极练习,展示自我。

列横队程序内容学与教组织时间三1.站军姿练习。

方法:全班同学站标准的立正动作,持续15分钟时间。

要求:做到纹丝不动。

2.反口令练习。

方法:老师下立正口令,学生做稍息动作,下稍息口令,做立正动作。

说明:动作出错罚做深蹲两次。

3.反口令男女生PK。

方法:男女生大比赛,看那方笑到最后。

1.老师讲站军姿方法及要求。

2.巡视观察。

3.点评。

4.讲解反口令方法及要求。

5.老师下口令,学生练习。

要求:根据动作要领做,做到纹丝不动。

反口令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三列横队集合队伍。

1.小结点评。

2.师生再见。

3.队伍。

4.回忆本课,小结。

三列横队课堂记录班级春2班春3班春4班春5班春6班春7班春8班春1班完成情况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

较好;因时间缺乏,PK没做教学札记1.多数学生的立正、稍息动作忘却所剩无几,那安排此内容的复习是恰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起源与发展提问、讨论、板书、演示挂图模具、组织学生练习、课堂测验
篮球运动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是由一名学校体育教师名叫詹姆士·奈史密斯的人发明的。因篮球运动本身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很快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于1895年传入我国的天津,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男子篮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篮球项目。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向职业篮球球员敞开了大门篮球运动在中国广为普及,深受人们的喜爱。
1、 圆型的球,双手进行。
2、 队员不可以拿着球跑。
3、 任何队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占据场上的任何位置。
4、 队员之间不应有身体接触。
5、 篮球应水平地置于场地上方。
篮球游戏最初三个条件
1、 不能受时间的影响(白天、晚上、室内、室外)。
2、 各方面的人都能参加(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
3、 要与美式足球(橄榄球)有明显区别。
2、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增加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培养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学会自我锻炼。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
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的慕尼黑。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50年和1963年分别有了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1925年学成回国后所著《篮球术》,成为我国最早的篮球专著。他又编著了《最新篮球术》一书,为推进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因此,篮球的诞生离不开这个人詹姆斯·奈史密斯。他被誉为发明篮球游戏的第一人和现代篮球之父。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1、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对篮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内容分析:
1、篮球运动概述
2、篮球运动的起源
3、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4、篮球场地
5、篮球运动的比赛方法
6、篮球上篮示范
7、NBA赏析
教学步骤:
一、篮球运动概述(讲解NBA和相关球星)课堂常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问:甲在界内跳起,把块要出界的球勾回来(球已经出了边线的垂直面),算不算出界?
4、问:甲在后场发界外球,想把球长传给块攻的队员,却投中篮框,请问这个球算不算得分?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概括重述2)边总结边提问3)提问解答4)简短测验
1、 本次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场地和设备的规格要求,并且详细讲解一些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5、充气后,使球从1.80米的高度(从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场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1.20米,也不得高于1.4 0米(从球的顶部量起);
6、球面的接缝或槽的宽度不得超过0.00635米(6.35毫米)。
四、主要规则
1、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每队有12名队员,1名教练员。
比赛进行时,每队要有五名队员上场,并可按照规则规定进行替换。
4、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举办了CUBA联赛。
以上内容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三、场地与设备(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球的材料、尺寸和重量
1、球是圆形的,为认可的暗橙色;
2、外壳用皮、像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3、圆周不得小于0.749米(74.9厘米),不得大于0.780米(7 8厘米);
4、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体育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
初二年级
授课教师:
杨勇
课的内容:
篮球运动简介
课的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场地以及基本规则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篮球运动。
3、通过讲解以及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篮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重点难点:
1、 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和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美国、俄罗斯、克罗地亚、立陶宛、南联盟等国家篮球水平较高,而众所周知的美国NBA职业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2、 在亚洲我国的篮球水平属一流,男女篮的主要对手是韩国、日本,在亚锦赛、亚运会上我们的男女篮球都获得过冠军。
3、 国内有每年一度的职业俱乐部联赛(CBA),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八一队水平较高连续五年蝉联冠军。女子篮球目前还没有俱乐部联赛。
2、比赛通则
(1)比赛时间
A、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
B、四节,每一节12分钟。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负
在比赛时间内,得分较多的队得胜。一次罚球中篮得1分,一次投篮中篮得2分,在3分投篮区中篮得3分。
3、违例和犯规
常见的违例有:球出皆、非法运球(二次运球)、带球走(走步)、球回后场,干扰球、脚踢球、拳击球、3秒、5秒、8秒、24秒等。
常见的犯规有:推人、拉手、阻挡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五、实例问答
1、问:一名对队员在投三分时脚触及三分线,投中算不算三分?
2、问:进攻队员身体在限制区外面,但一只脚踩在限制区的线上,受三秒规则的约束?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