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免疫系统组织器官与细胞
免疫系统的器官与细胞
免疫系统的器官与细胞1.免疫系统的五道防线人体的外表人体对于抗原的第一道防卫网,就是我们很少会去注意到的皮肤。
虽没有什么复杂的构造,看起来也毫不起眼,但却是机体最重要的防卫网。
一般的病毒与细菌,都没有办法直接穿透皮肤,我们也之所以能安然地在充满各种病毒与细菌的环境中继续生息。
对于病毒而言,如果我们跟受到感染的病人接触,身上沾到了病毒,大多数不会引起感染。
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手上沾到病毒,然后我们用手去摸眼睛、鼻子、嘴巴等这些没有皮肤保护的地方,手上的病毒就可能会开始作怪,在这些黏膜组织里面开始繁殖,甚至引起疾病。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洗手,除了要预防将手上的抗原传染给别人以外,也是在保护自己。
人身体上没有被皮肤保护的地方,其外表都是湿湿的黏膜组织,这些地方也就是人体防御系统的罩门所在。
这些罩门的存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我们不能将眼睛、鼻子、嘴巴都用皮肤盖住,否则我们虽然可免除各种抗原的侵袭,但是同时也会变成一个无法与外界沟通的石像。
为了加强这些罩门的防御能力,这些黏膜组织都有分泌液体的功能。
这些液体可以不断地冲刷不小心掉在上面的抗原,让它们没有很多机会侵入组织内部。
因为某些特殊病毒有穿透防卫在罩门旁边组织的一些特殊机制,所以要预防某些特殊病毒感染,不能只靠我们身体自身的防卫系统,必须想办法阻断其进入罩门的可能途径。
肠胃道我们的呼吸道可以藉由表面的黏液与纤毛的运动,不断地将外来抗原排出。
尽管如此,我们的肠胃道也在不停地吃下外来抗原。
所以,我们的肠胃道也需要具有抵抗外侵的后备能力,否则就会一天到晚生病。
构成这第二道防卫网的第一道防线,是存在于胃部的胃酸。
胃酸的这一道屏障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对于特殊病毒没有压制的能力,所以特殊病毒可以轻易地通过这一道关卡。
我们的肠道细胞下面还有一些淋巴细胞,它们可以将一种称为A型免疫球蛋白的抗体(IgA)分泌到肠道的表面。
A型免疫球蛋白拥有抗拒肠道酵素的作用,也可以辨认特殊的病原,是属于人体特异性防御系统的一员。
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了解:1.自然免疫:是指各种形式的免疫功能在感染时主动发挥作用,并且不随以前某种病原体而改变。
2. 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的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自身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反应。
3.免疫学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章抗原掌握: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包括抗原抗体或效应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阳性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
故通过载体把特异的T-B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使B细胞分泌抗体。
这就是载体效应。
3.半抗原:又称为不完全抗原指只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即:只具有与相应的免半抗原疫应答产物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应答产物的物质。
如:多为一些小分子单糖、类脂和药物(PG)等。
4.佐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后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5.内源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和靶细胞胞内产生的抗原。
其与HLA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并被提呈给CD8阳性细胞毒性T细胞。
6.外源性抗原:非抗原提呈细胞自身所产生的抗原。
须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以与HLA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被提呈给CD4阳性T辅助细胞。
7.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异物性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8.抗原的基本分类1、天然抗原;2、人工抗原;3、合成抗原了解:超抗原:指那些只需要极低浓度就可激活大量 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超抗原答的抗原物质。
多由细菌外毒素及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
抗原组学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型领域,他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热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
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
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高中生物疑问,关注101答疑网…)保护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
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
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
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焦点就在于如何藉着适当的营养滋养身体,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而使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强健。
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您介绍这些,人体免疫系统是人的一道自然屏障,可以与疾病斗争。
免疫学基础--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原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5
免疫系统--其他免疫细胞
➢ K细胞:即杀伤细胞(killer cell),专一的杀伤被IgG抗体所覆盖的靶细胞;IgG抗体的Fc
片段可与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ADCC:抗体依
赖
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属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脏,具有不须事先致敏,不须其它辅助细胞或分子的参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功
能;
✔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细胞可成为NK细胞的靶细胞,而且NK细胞活性
较
其它杀伤细胞更早出现,因此在抗肿瘤抗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2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一切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粒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 免疫活性细胞:仅指能特异的识别抗原,即能接受抗原的刺激,并随后进行分化、增殖和 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T细胞、B细胞 是最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 胸腺:是T细胞成熟和发育的主要器官;未成熟的T细胞前体从骨髓迁移到胸腺, 95%的细胞凋亡,5%的细胞发育、分化成为成熟的T细胞,释放到外周免疫器官;
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 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居住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
➢ 淋巴结:人体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清除各个组织器官中的抗原物质,淋巴结内主 要 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嗜细胞;
微生物学基础
单元九 免疫学基础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抗肿瘤、抗感染;移植排斥反应、超敏反应等
*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 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 释放细胞因子,如TNF等; * ADCC作用
CD16-IgG1/IgG3 Fc段
免疫调节
精品课件
42
2、ADC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7
小结
B淋巴细胞来源、发育于骨髓。
B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包括: BCR-Igα(CD79a)/Igβ(CD79b)复合物、 CD19\CD21\CD81复合物、CD20、CD40、CD80/CD86。
B细胞的主要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
精品课件
48
小结
NK细胞的表面标志:CD3-Ig- CD16+CD56+CD57+。 NK细胞可直接杀伤靶细胞(自然杀伤作用)。
精品课件
31
Antigen-dependent differentiation
Antigen-independent stage
of B cell differentiation
精品课件
32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抗原受体
B细胞抗原受体(B-cell antigen receptor, BCR)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 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表现为胞体 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加
作用特点: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精品课件
22
5.MHC抗原: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 人T细胞激活后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简明免疫学原理
简明免疫学原理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生物科学。
2、先天性免疫:机体接触外来的侵染物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免疫性。
获得性免疫:机体在接触外了的侵染物之后才具有的免疫性3、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功能: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性异物侵袭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反应过分强烈会引发超敏反应。
反应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2)免疫监视功能:清除机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功能。
3)免疫耐受功能:区别自我和非我的功能。
4)免疫稳定功能: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5)免疫调节功能:调节免疫系统本身和机体的整体的功能。
第2章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主要指形成特异免疫应答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分子。
2、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
按功能分为免疫活性细胞、APC和炎症反应细胞。
3、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胸腺和骨髓(人和哺乳动物)、法氏囊(禽类)4、周免疫器官及组织—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
5、淋巴结功能:过滤和清除异物;产生免疫应答:淋巴结是针对淋巴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
6、脾脏功能:血液过滤作用;产生免疫应答:脾脏是针对来自血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也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8、单核吞噬细胞主要免疫学功能: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抗原递呈作用;免疫调节作用9、中性粒细胞主要免疫学功能: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10、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细胞杀伤作用:直接接触杀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2)免疫调节作用: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B、APC等功能,促进或抑制造血细胞发育11、抗原提呈细胞:指能摄取处理抗原,将蛋白质降解成肽片段,并同MHC分子结合,一同表达在细胞膜表面,提供给 T 细胞识别活化的一类高度专门化的细胞。
免疫学 小题
第二章、抗原填空:1. 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亦称表位。
2. 位于抗原表面的AD能直接被相应的淋巴细胞所识别,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的AD无激发免疫应答的功能,称(隐蔽)决定簇。
3.从化学组成来看,凡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较强。
4.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5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进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
判断: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错误)A.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质。
B.抗原性又称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2.半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正确)3.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正确)4.特异性是免疫原性的核心。
(异物性是免疫原性的核心)。
5.半抗原决定簇又称T细胞决定簇。
(错误)A.半抗原决定簇又称B细胞决定簇;B.载体决定簇又称T细胞决定簇。
6.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错误)A.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
B.无种属关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7.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正确)8. TD-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辅助,由多个重复B表位组成。
(错误)A.TD-Ag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及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由B表位和T表位组成。
B.TI-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辅助,由多个重复B表位组成。
9. 费式佐剂主要用于动物实验,不适宜于人类使用,而且动物多次注射后也常会发生佐剂病。
(正确)选择:1.以下免疫原进入的途径中,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水平依次降低的是:(C )(A)皮下、皮内、肌肉、静脉、腹腔、呼吸道、口服(B)皮内、皮下、肌肉、腹腔、静脉、呼吸道、口服(C)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呼吸道、口服(D)皮内、皮下、静脉、肌肉、腹腔、呼吸道、口服2.以下关于佐剂的作用机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抗原免疫反应性(B)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停留时间(C)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加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D)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3.佐剂的条件:作为一种良好的佐剂,所具备的条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 增加抗原的表面积,并改变抗原的活性基团构型,从而增强抗原的免疫原型B 佐剂与抗原混合能延长抗原在局部组织的存留时间,加快抗原的提呈速度,使抗原尽快分节(减低抗原的分解速度,是抗原缓慢释放至淋巴系统中),持续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体C 佐剂可以直接或间接激活免疫性细胞并使之增生,从而增强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D 良好的佐剂应具有无毒性或副作用低的特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
它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协同工作以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其背后的功能机制。
一、免疫系统的器官免疫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器官:1. 胸腺:胸腺位于胸骨后方,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
它在胚胎发育时起源于背两侧的上胚叶,成人时位于胸腺切割面与心脏之间。
胸腺负责生成和成熟T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识别和杀死病原体的能力。
2. 脾脏:脾脏位于腹腔内上腹部左侧,是免疫系统中最大的器官。
脾脏起到过滤血液、清除老旧红细胞和细菌等病原体的作用,同时也产生和存储淋巴细胞,以应对疾病的威胁。
3. 淋巴结:淋巴结是分布于全身的小型器官,主要位于淋巴通道交汇处和大血管旁边。
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的重要聚集地,它们在这里与病原体发生相互作用,启动免疫反应。
4. 骨髓:骨髓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造血器官。
它位于骨骼中,负责生成和成熟各类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NK细胞和部分T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细胞,它们在识别和抵御病原体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免疫系统中主要的细胞类型:1. B细胞:B细胞是一种产生抗体的细胞。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B细胞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并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消灭它们。
2. T细胞:T细胞分为多个亚群,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协调和控制免疫反应的过程。
3.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NK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能够直接识别并杀伤感染病原体或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4.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些细胞是体内吞噬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主要细胞类型。
它们通过吞噬和分解病原体来清除感染。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机制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保护机体免受疾病的侵袭。
下面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机制:1. 免疫识别:免疫系统可以识别自身细胞和非自身细胞。
免疫系统
引发过敏性反应 [5]
嗜碱性粒细胞胞核呈分叶但 不清楚,胞浆中布满深蓝色 细胞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是过敏性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当受到过敏原刺激时,嗜 碱性粒细胞发生活化,释放炎性介质,引起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如引发哮喘:肺组织内大量的嗜碱性粒细胞通过细胞可贮存并释放大量的组 织胺,引起支气管收缩、支气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还可作为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剂等。嗜碱性粒细胞还可释放IL一4和IL一3,以及大量的白三烯 C4(LTC4)及LTB4致支气管强烈收缩。
• 免疫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约占白细胞总数的0.2%,颗粒内含 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与机体过敏性反应有关。
细 胞
引发炎症反应
组胺使嗜碱性粒细胞附近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其渗透性增强。受伤的嗜碱性 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会释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处的血液流动。上述两过程将凝 血物质运至感染处,阻止微生物进入身体并开始恢复过程。血管渗透性增强还令 更多吞噬细胞进入感染处吞噬微生物。
免疫系统的发展
[1]
免疫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 过程,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发展为脊椎动物 以至于人,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演化和发展。
专司吞噬的细胞 体液非特异性防御 白细胞 分化 淋巴小结 生成
发 展
吞噬消毁 排斥异物
排斥异己 包围保护
无脊椎 动物
单细胞
不完善的胸腺和脾 B细胞初步形成
多细胞 软骨鱼和 硬骨鱼类
胸腺除提供T细胞分化、成熟的微 环境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以及诱导 胸腺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功能。
• 免疫器官 | 胸腺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
中 枢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双阴性 被膜下区
第五章免疫系统ppt课件
破坏抗原物质,完成体液免疫作用。
(二)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死带抗原的细胞(如各种 靶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以扩大免疫反应的过程,称细胞免 疫(或细胞介导免疫)。其效应机理包括两个方面: 1.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 效应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 地结合,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发生变化,最后导致靶细胞肿胀和崩解。效应T细胞杀 伤一个靶细胞后还可攻击另一靶细胞。 2. 产生淋巴因子扩大免疫反应 淋巴因子是T细胞被抗原(刺 激)或促分裂素刺激后而产生释放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肽类)的总称。已知20余种,现已发现有多种类型的效应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也能产生少量淋巴因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 巴结、牌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借助血液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而组成的 功能系统。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1.清除人侵的抗原,如微生物及其产物,异体细胞等。
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抗微生物物质 指正常体液,特别是血清中含有的各种抗微 生物物质,如补体、溶菌酶,干拢素等。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指专门对某一种病菌有 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其特点是:①有特异性;②是后天 获得的,故又称获得性免疫,医学上预防注射疫苗就是此原 理。人体感染过某种病菌或者预防注射过某种菌亩以后,可 获得对某种病菌持有的防御功能,如患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 杆菌有终生免疫力。特异性免疫按其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 体液免疫和细用免疫两种(见本章第二节)。
免疫学导论复习知识点07040133
免疫学导论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免疫(Immunity):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功能的学科。
固有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特点:(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获得性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的抵抗性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个体差异大(5)具有记忆性中枢免疫器官 : 骨髓, 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皮肤相关的淋巴组织(SALT)、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MALT)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抗感染(immunologic defense)2.免疫稳定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immunologic homeostasis)3.免疫监视控制癌变细胞(immunologic surveillance)第二章抗原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免疫原(immunogen):免疫原性完全抗原(complete Ag):两种特性半抗原(hapten):免疫反应性耐受原(tolerogen):免疫耐受变应原(allergen):Ⅰ型超敏抗原决定族(Antigen Determinant,AD: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
AD的数目、性质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特异性;抗原以AD与相应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位于表面的、易被淋巴细胞识别的、可启动免疫应答的决定簇隐蔽性抗原决定簇:为于分子内部的,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的决定簇顺序决定簇(线性决定簇):1.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形成2.多在抗原分子内3.主要由T识别,B也可识别构象决定簇:1.序列上不相连,由天然构象形成2.位于分子内部3.由B识别抗原的结合价: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AD的数目共同抗原: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存在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称为共同抗原。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T细胞表面最重要、最特征的标志
TCR1:、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5-10%的T细胞表达TCR1 主要在粘膜局部发挥作用 TCR2:、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外周血大部分的T细胞表达TCR2(主要)
TCR:是T细胞完成对抗原识别和结合的分子基础
结构:
分为V区、C区、跨膜区
和胞浆区
胞内段仅含1-6个氨基酸
E花环形成试验
(4) 促分裂原受体
促分裂原:能非特异性刺激T或B细胞发生有 丝分裂的物质。
促分裂原 促分裂原受体
植物血凝素(PHA) 刀豆蛋白A(ConA) 美洲商陆(PWM)
PHA-R ConA-R PWM-R T细胞
(5) MHC抗原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T细胞活化后 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B 细 胞 表 面 标志
IL-5 CD28 IgM B7-2 补体 (C3b,C4b ) FcmR IL-2 CD40 CD40-L CD23
CD32 IgG
IgE
CD21
IL-4 补体 (C3bi )
CD8+ T细胞
T细胞分类
Th1
CD4+ T细胞
细胞免疫
Th2 TC
CD8+ T细胞 TS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抑制免疫
正常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8-2:1 AIDS人血液中 CD4T细胞:CD8T细胞为1:2
(二)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的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经历了祖B细胞、前B细胞、 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等几个阶段。
残基,无传导活化信号的 功能
(2) CD3分子
胞内段很长(50-155个氨基酸残基)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防御机制,它能够识别和抵御外来的病原体,维护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其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骨髓骨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骨骼内部,主要负责造血和免疫细胞的生成。
在骨髓中,干细胞经过分化和成熟过程,最终形成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2. 胸腺胸腺位于胸腔内,是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场所。
在胸腺中,T细胞经过选择和教育,形成具有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力。
胸腺还能够产生一些调节性T细胞,用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3.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的聚集地,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淋巴结是淋巴组织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过滤淋巴液,清除其中的病原体和废物。
4.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异性,能够识别和消灭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B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而T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5.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病原体并协助其清除。
细胞因子是一类信号分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补体是一组蛋白质,能够直接杀伤病原体或促进其清除。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识别和记忆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即它能够辨别出哪些是病原体并对其做出反应。
一旦免疫系统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它就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并在之后对同一种病原体做出更快更强的反应。
2. 清除病原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清除感染的病原体。
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抗体能够结合病原体并标记其为靶标,从而促使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它。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免疫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A. 皮肤和粘膜B. 骨髓C. 脾脏D. 肝脏2.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消化食物B. 调节体温C.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D. 维持血压3. 抗体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4. 以下哪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哨兵”?A. 巨噬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神经细胞5. 下列哪项是体液免疫反应的第二阶段?A. 抗原呈递B. 抗体产生C. 细胞介导免疫D. 免疫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免疫反应?A. 年龄B. 性别C. 营养状况D. 遗传因素2. 以下哪些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A. 皮肤和粘膜B. 体液中的抗菌物质C. 巨噬细胞D. 抗体3.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包括哪些?A. 抗体B. 细胞毒性T细胞C. 记忆B细胞D. 记忆T细胞4. 下列哪些是抗体的功能?A. 中和毒素B. 标记病原体C. 促进吞噬D. 促进细胞凋亡5. 以下哪些是免疫耐受的类型?A. 中枢耐受B. 外周耐受C. 自身耐受D. 异体耐受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免疫系统可以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
(对)2. 所有的免疫反应都是有益的。
(错)3.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
(对)4. 免疫记忆是免疫系统对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的快速反应。
(对)5.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错)6.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对)7.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无反应状态。
(对)8. 体液免疫反应比细胞免疫反应更快。
(错)9. 抗体在体内可以永久存在。
(错)10.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 描述抗体的结构特点。
3.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4. 解释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2021年免疫终极知识点
实验某些(10分)1、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公式:单位mg/10 g胸腺指数=胸腺重量/(小鼠体重×10)脾脏指数=脾脏重量/(小鼠体重×10)2、(1)白细胞(WBC)计数公式:X/4×10 ×20 ×106/L=白细胞/LX: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2)计数办法:自小鼠尾静脉采血0.02mL将其插入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放出,混匀。
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匀细胞悬液1滴,充入计数池与盖片缝隙中,静置2-3min,使白细胞下沉。
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10×)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白细胞总数。
注意事项:①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原则计数。
②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以为细胞。
③冲池前要摇匀,要注意,冲池时不可气泡,否则应重新冲池。
(3)血液稀释液用是3%稀乙酸3、腹腔巨噬细胞实验(1)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重要构成某些,可非特异吞噬较大颗位性异物如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等,称为大吞噬现象。
将鸡红细胞注入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由于具备趋化性,便向鸡红细胞处汇集,将之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然后在胞内与溶酶体融合,将鸡红细胞消化分解一段时间后取巨噬细胞,运用巨噬细胞贴壁特性观测吞噬现象,作为鉴定其吞噬活性指标。
(2)染料及染色办法:Giemsa(姬姆萨应用液)染色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晾干(3)淀粉肉汤作用:诱导腹腔内产生较多巨噬细胞4、肝脏DNA提取实验,(1)研磨抽提各步所用试剂:研磨肝脏先用冰冷生理盐水水洗3次再置于加入2ml匀浆液研钵中,研磨至无明显组织块存在。
离心弃上清加消化液55℃水浴酶解过夜,沉淀加Rna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ecific cell-cell contacts between stromal cells and developing B cells
Secretion of cytokines by stromal cells Cell-cell contact
淋巴结 脾
APC处理提呈抗原 T 淋巴细胞 T 细胞增 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粘膜进入的抗原
MALT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 原 增殖分化成浆
细胞 特异性抗体
外周免疫5%,B细胞约占25%。 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被膜 浅皮质区---
主要由淋巴滤泡构成,B细胞区; 深皮质区(副皮质区)---
巨噬细胞:散在表达低水平的MHC-Ⅱ 类分子。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简单发育过程:来自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 通过胸腺被膜下区进入皮质区 (成为胸腺细 胞),向皮髓质交界处移行,再向髓质区移行, 在移行过程中逐渐成熟。
在移行中胸腺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见下 图。
细 标胞 志主 的要 变表 化面 阴阳 性性 选选 择择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发育部位 表面标志
被膜下区
CD4- CD8-
细胞类型 “双阴性”
皮质区
CD4+ CD8+
皮质、髓质 CD4+或CD8+ 交界处
髓质区
“双阳性” “单阳性” 成熟T细胞
二、次级淋巴器官的组成与结构
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是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 所;是免疫应答的发生的部位。
组织进入的抗原 血液进入的抗原
B
Secreted Factors - CYTOKINES
Stromal cell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nurture developing B cells
neu ery pl
mφ nk
CD8+ CD4+
CTL
mye lym
thy
TH1
TH2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ocyte in bone marrow
1.骨髓
骨髓(bone marrow)在出 生前后,主要承担造血功能, 是各类免疫细胞以及T细胞的 前体细胞的发生场所。
骨髓是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发育的 组织部位,造血干细胞(hematopietic stem cells) 可分化为各种免疫细胞。
骨髓组成:主要为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
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小梁 皮质淋巴窦
髓质淋巴窦
毛细血管
生发中心
被膜 髓质
输入淋巴管
HEV 静脉 输出淋巴管 动脉
髓索
淋巴结结构示意图
浅皮质区含有滤泡,由B细胞聚集而成的 不带生发中心的为初级滤泡。带有生发中心 的为次级滤泡。
在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便会活化增殖, 初级滤泡发育成次级滤泡。
生发中心是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进行抗 原依赖期分化发育的场所,主要由增殖的B 细胞组成,还有抗原特异性T细胞、滤泡树 突状细胞(FDC)和Th细胞。B细胞在此经历类 别转换和亲和力成熟,进入髓质发育成为浆 细胞。
HEV 是T、B淋巴细胞离开血液循环进入淋 巴结的特殊结构,其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柱状 不紧密连接。
2. 脾
微环境构成
胸腺基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成分
胸腺小叶结构示意图
胸腺小叶中靠近边缘的皮质区密集地布满了胸腺细胞, 靠近中心的髓质区则细胞稀少。胸腺为胸腺细胞的发 育、成熟提供微环境。
胸腺上皮细胞:影响胸腺细胞分化的两 种方式:① 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② 分泌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较集中存在于皮质-髓质交 界处,表达高水平的MHC-Ⅱ类分子。
2. 胸腺
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在胸腺分 化成熟的T细胞主要是αβT细胞,此外尚有γδT 细胞和NKT细胞。如果没有特别强调,胸腺T 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是专指αβT细胞。
分泌多种激素,促进胸腺细胞分化。
新生儿胸腺相对较大,至青春期达30-40克, 此后胸腺开始萎缩。
胸腺(thymus)
位于前纵隔、胸骨后、 心脏的上方
浅皮质区与髓质之间的为深皮质区,也称 为副皮质区,为T细胞定居的场所。
副皮质区有许多由内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 管后微静脉,称为高内皮细胞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s, HEV)。HEV允许淋巴细 胞穿过,是沟通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的重要通 路。
•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高 内皮毛细血管后微 静脉)
种类 发生
中枢淋巴器官
外周淋巴器官
胸腺,骨髓(哺乳类),腔上囊 淋巴结,脾,扁桃体,
(鸟类)
血结,血淋巴结
发生早,性成熟后逐渐退化
发生迟,终身存在
支架
淋巴细胞 功能
上皮性网状细胞(上皮细胞, 胸腺与腔上囊) 来源于骨髓淋巴干细胞
培育淋巴细胞
网状组织
来源于初级淋巴器 官 免疫应答场所
一、初级淋巴器官的组成与结构
主要含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细胞区。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构成。
淋巴结的功能
滤过、清除抗原异物
进行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淋巴小结增多,增大,髓索 浆细胞增多。
细胞免疫,副皮质区扩大。 免疫反应剧烈时,淋巴结肿大出血,是 临床与检疫常检器官。
淋巴细胞定居和再循环基地
淋巴结 淋巴结被膜外侧有数条输入淋巴管,门处有动、静脉神经和输出 淋巴管。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靠近被膜的浅层皮质区有生发中心。右图 显示生发中心的显微结构。
青春期时最大,随年 龄增长而逐渐萎缩
胸腺由胸腺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胸腺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组成胸腺基质细胞;由胶原蛋 白、网状蛋白纤维、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组成细胞 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成分。以上组分共同 构成T细胞发育的微环境,影响胸腺内T细胞的增殖、 分化和选择性发育。
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组织、 器官与细胞
外
中
周
枢
免
免
疫
疫
器
器
官
官
免疫器官的分布
第一节 淋巴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由胸腺、骨髓(人和 哺乳动物,而禽类则是法氏囊) 、淋巴结、 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所组成。
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 疫器官及组织。
中枢淋巴器官与外周淋巴器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