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听课记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1八、桂林山水课前谈话:课前咱们先来做个小游戏。
(出示)知道这是个什么字吗?(生十),不对,特别像此刻汉字的十,但这是一个甲骨文,再猜。
(出示)它在篆书里是这么写的。
(生田),特别像,但也不是,再猜。
(出示)它在隶书里是这么写的,这次猜到了吗?恭喜你,答对了。
这就是一个“甲”字。
知道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吗?是指动植物外面坚硬的外壳。
老师考考你,知道乌龟背上的壳叫什么吗?恩龟甲。
后来,人们在战争中为了保护自己就发明了——铠甲。
因为“甲”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记数年月日的时候,人们把甲排在在天干第一名,知道第二位是什么吗?第三位,第四位呢?因为甲排在第一名,因此也就引申为第一的意思。
咱们班念书最好的是谁?恩你念书是甲。
跑步最快的是谁?你跑步是甲?……那你以为咱们桓台的风光哪里属第一。
(生红莲湖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真是红莲湖水甲桓台)(生:芦苇飘荡荷花摇曳马踏湖景甲桓台),那你以为哪里的风光甲山东?()那你又知道哪里的山水风光甲天下吗?(桂林)有句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课,咱们就去欣赏那里的美景。
上课。
一、检查预习出示第一组:(汹涌彭湃水平如镜峰峦宏伟红叶似火)师:一般这样的词语都是和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搭配利用的,比如,出示:(汹涌彭湃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宏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出示第二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师:这组词语都是形容桂林的山的,比较难理解,谁能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课前检查同窗们作业的时候啊,发现攀登的攀字错得比较多,咱们一路来写一写。
攀要想写好上面的部首必然要写的扁,离横中线要有一段距离,大的撇捺要放开,撑住上面,盖住下面。
同学们在课堂收获一栏里写一写。
二、设境激趣、整体感知师:字词预习的真不错,想不想此刻就起身去欣赏桂林的山水呢?可是有话在先,回来后可要告知我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演示《桂林山水》风光片)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讲一说你对桂林山水的感受?生:(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绿如翡翠、波平浪静、晶莹透亮)师:用一句话说。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精选13篇)《桂林山水》及评析篇1欸乃一声山水绿——《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王文丽评析:钱正权《小学语文教师》20101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都散发着一种芬芳你们知道它位于哪个省或者是自治区吗?生:在广西师: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课文已经读过了,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指名读两组词语,第一组为地名,第二组为形容词,读后让学生两组词搭配起来学)师:搭配得非常准确,说明你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想一想:“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生:很有气势的样子师:是说什么有气势啊?生:波浪师:你们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澜”呢?(生答不出来)“澜”这个字也是三点水旁,看来和水有关系,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生: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壮观,有气势师:说得真准确,表达得真清楚我们知道有的词语是极富有情意的,你能读出这个短语背后的情意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什么叫“峰峦雄伟”呢?“峰”——生:山峰师:“峦”呢?生:山峦师:那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边做动作边说:峦,就是一座挨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词语:(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谁会读?(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现在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试试还会读吗?(出示句子并指导学生读准确)师:朗读是要找感觉的,其实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变音,摸索到一点规律后自然就读好了我们再来看这组词语,你自己试试能不能读好(生练习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词语和句子)师:接下来我想再来了解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师: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生:因为第二、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讲了桂林山水的特点生:这样一来就把课文分成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第四自然段为一段师:你能给大家说说依据是什么吗?生:第一自然段是总结师:上来就总结吗?生:不是,是总述生:接着是具体的叙述师:与总起相对的应该是什么?生:分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师:说得好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把课文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别是总起、分述、总结这样课文的结构咱们就理清楚了(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点评]课上到这儿是一个板块,主要任务是课文初读,读好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结构怎样整体把握?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重点落在理清课文结构上这一点很重要,而一般高段老师容易疏忽为什么不单独安排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特点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一分段落,内容自然也就明白理清课文内容与结构几乎做到了丝丝入扣、步步为营先是从课题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再是交流预习中学到的词语学词语有特色,词语分了组,一组地名,一组是四个字的形容词,形容词重点抓“澜”“峦”,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基础,扣住已有词语积淀的“陌生化现象”接着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读准字音,包括变调的字音最后有意识地请三位学生读四段课文,一箭双雕,既理清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又发现了课文重点,下面过渡到精读阶段也就顺理成章板块二: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师: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刚才有同学说它讲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谁能来简单地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什么特点?生: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师:你真会概括,仅用三个字就概括了漓江水的特点 (板书:静、清、绿),谁能概括桂林山的特点?生:桂林山的特点是:奇、秀、险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指名一人读第二自然段)师:作者在讲漓江水静的时候,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到底是不是在流动呢?生:是在流动,只是感觉不到而已师:你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吗?生:(读)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教师指导读好这句话)师: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在水里嬉戏、玩耍师:这个句子不光写出了水清,还好有意境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倒影师:可以看见谁的倒影?生:自己的倒影生:山的倒影生:山上的树的倒影师:哦,我们抬头看看天空,再低头看看水中,你又看到了谁的倒影?生:蓝天白云的倒影师:要是天空中偶尔飞过美丽的鸟呢?生:那就可以看见美丽的鸟的倒影师:这时候你再往水里仔细看,你又有发现了——生:清得可以看见绿色的水草师:它们随着微波轻轻地摇着,那是在干什么呢?生:跳舞生:和游人打招呼呢!师:现在谁能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师:万事万物交相辉映在一起,就显得漓江的水更清了,更美了,清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谁再来读一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再来读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谁知道“无瑕”是什么意思?生:没有斑点,没有瑕疵师:请你们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师:谁能够把漓江水三个特点连起来读?让我们随着你的朗读去感受漓江的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师: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师:作者说桂林的山“奇”,奇在哪里?生: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什么叫“拔地而起”?生:好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似的师:形态万千呢?生:就是各种各样,像什么的都有师: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既读出山的形状,又读出自己的感受呢?(通过和学生对比读,引导学生要读出个性的理解,既可以读出看到多姿多态的山的一种惊喜,也可以读出边看边回味边思考的悠然的感觉)师:作者说桂林山“奇”,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主要说它的什么美?(生无人举手)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你会发现,作者在说“奇”的时候,直接说“像老人,像巨象……”而在这里,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生:这是说桂林的山很绿,而且是嫩绿师:结合你说的这句话,回过头来看刚才的问题:“秀”指什么美呢?生:色彩美师:说得好!谁还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验证他说的是对的生:“色彩明丽,倒映水中”(请一位同学完整朗读这句话,体会桂林山的色彩美)师:桂林的山不仅“奇”“秀”,还“险”呢,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描写“险”的句子,学生读得人情人境;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以及桂林山的奇、秀、险,你们现在能把相关的句子背诵下来了吗?(集体背诵相关句子)师:同学们背诵得真好,很出乎我的意料谁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绝招吗?生:我是抓关键词,一想到桂林山水的那几个特点就背下来了生:我觉得必须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背得快,死记硬背肯定不行生:我觉得背诵的时候,仿佛我自己就站在漓江边上,看着静、清、绿的水,看着奇、秀、险的山师:说得多好啊,使自己身临其境,把作者的文字和情感,都内化为了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其实,还有一种非常朴素也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读,熟读成诵生:我刚想说,就被您说了(听课老师笑)师:那说明咱俩想到一块去了,心有灵犀啊!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生:不是作者是为了把漓江的水和西湖、大海作对比,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作对比师:你这样说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作对比呢?生:这样才更能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师:哦,原来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点评]这个阶段是引领学生细读课文,以致熟读成诵,可谓精彩!最值得欣赏的是:对漓江水和桂林山的“感悟”,直接从“怎样写”的角度切入,并且与积累、运用语言结合,让学生“感”的是山水景物的“独特之美”;“悟”的是语言表达和自己的体会“悟”有重点漓江水清,重点落在具有想象空间的“清”字上文中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老师说,假设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还可以看见什么呢?能用作者的表达句式来说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在移情体验中,学得灵动,想象丰富且诗情画意接着老师进而要求把想象的事物用排比句表达: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领悟语言形式与熟读背诵紧紧结合,并相机提炼记忆方法“第二、第三两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这一问,使之豁然开朗,作者运用对比才能显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笑”板块三:创编传说,拓展研读,感受文化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验证作者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播放:配乐播放一组图片,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节选,学生见到后,自觉有感情地跟着老师朗读起来:)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师: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为了奖励大家,我再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出示课件——象鼻山的图片)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那座像“巨象”的山,它叫象鼻山,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这头大象原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坐骑有一年,玉皇大帝骑着它来到桂林这一带巡游不巧,这头大象生病了,实在走不动了玉皇大帝见此就遗弃了它,自己返回到天上去了当地的百姓积极地为这头大象寻医问药,没过多久,它的病被治好了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关心和爱护,它决定留在这里和当地的百姓一起耕种,一起生活玉皇大帝听说了,非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大象大象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天兵天将从后背刺人了一把宝剑,从此,就化作一座石头山屹立在漓江边上师:人们为什么要创编这样的故事啊?生:因为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增加收入(众人笑)师:从商家的角度看,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呢?生:为了更加突出山水的神奇师:如果你喜欢旅游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山水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往往借助这些故事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倾诉着人性的美好!现在,你们再来看—— (出示课件——骆驼山的图片)生:(叫起来)骆驼山师:是啊,这就是骆驼山接下来就请你想象一个故事,讲讲它的来历为了让你讲起来更流畅,王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写出这个故事的关键词例如,我刚才讲“象鼻山的来历”的时候,脑海里就想着这样几个词语——玉皇大帝、大象、生病、救治、捉拿、石头山下面给大家三四分钟的时间,来想象关于骆驼山来历的故事,可以在纸上写下故事的几个关键词,提示自己讲好这个故事的内容(生思考,动笔写,教师巡视四分钟后,指名汇报,汇报过程略) 师:作者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周遭的风景,想象着它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怎么能不感慨,怎么能不由衷地赞叹呢?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师:记得刚一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就说这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你们来看看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生:这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话师:说得对,这是一种修辞方法,就叫“引用”(板书:引用)可是自己写文章,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啊?生:因为引用别人的话能显得这个地方更美师:呵呵,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说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你在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没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板书:王正功)此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桂林市的市长当时,有11个举子要进京赶考,考取功名,王正功作为地方官员设宴为这些举子送行宴席中,他作了一首七律诗,其中就有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面上意思是说桂林的风景之美是天下第一的,其实也是希望这些举子进京考试能够考个——生:天下第一!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你们看,在桂林的云湖公园里还矗立着王正功的塑像,而他写的那首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句的七律诗就镌刻在阳朔的独秀峰石壁上课文并没有说“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是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知道都有谁在这样说吗?生:作者在说师:你真会思考,他引用了王正功的话,说明两个人想到一起去了,所以作者在说 (板书:作者)还有谁在说呢?生:我们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也会这样说师:那也就是说读者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读者)你们这些读者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桂林,可是你们也会这样说,这说明——生:没去过的人会这样说听说过的人会这样说去过的人就更会这样说了我觉得当地的老百姓一定会这样说师:(板书:当地)与“当地的百姓”相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人呢?生:外地的游客师:(板书:外地)刚才我们欣赏桂林风景的时候,读到了诗人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其实歌颂桂林山水之美的还大有人在(出示课件,学生朗读诗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杜甫(唐)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刘克庄(宋)青山簇簇水中生,船在青山顶上行——袁枚(清)师:阅读了这样的诗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你想说什么?生:诗人也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人在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我在去年十月,有幸去了一趟桂林在那里,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很多外国人,他们似乎不是到桂林去旅游,而是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游走于大街小巷和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着桂林山水带给他们的美和幸福生:(恍然大悟)外国人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生:古今中外的人都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冲其竖起大拇指)是啊,这就真是作者在开篇所说的“人们都说——”牛: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到了晚上,桂林的山就成为天然的幕布,而漓江的水则成了人们展现美的舞台当地的百姓,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点评]拓展文本内容和小练笔是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重点从形式来说,这样设计与一般教师的家常课并无差别值得探讨的是它的实效性内容拓展有多处:一是引用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诗句诗句是直接赞美桂林山水的,与“漓江的水真静啊……”的咏叹,赞叹之情完全一致;当然,如果两相对照着朗读,对作者在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将会体会得更深二是引用唐、宋、清历代诗人的诗句“思接千载”,丰富了课文的人文内涵,这些名句对已知者是唤醒,未知者是积淀三是象鼻山的神话故事它给桂林的山平添了神秘色彩,使眼前的景物变得空灵,又为下面的小练笔作了铺垫小练笔可贵处在于展开教学过程这是一项想象性练笔,文中比喻词“像骆驼”是想象展翅的起点(在文中找准想象点很重要),怎样写的方法有“象鼻山”的故事举例在前,写时有抓住关键性词语的提示,写后有交流有指导和矫正,练习得扎实有效,可以说为此类练习树立了榜样四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的来历:这使学生懂得桂林山水,除了正面描写以外,还可以引用人们如阿盛赞来侧面烘托(执教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总评】发现“陌生的秘密这堂语文课质朴自然,简约高效,教风—扫以往某些公开课的浮华与矫饰可圈点处甚多,这里仅就本课引人人胜、扣人心弦作点剖析,谈点启示善教者必然从学生出发,活用教材,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桂林山水》学生需求什么?需求的是知识、能力范畴中陌生的未知的东西,而不是相反,本课正是瞄准了这个根本性的着力点,唤醒学生潜在的本能的求知欲望桂林山水有什么独特的美,有什么体悟,这种美是用怎样的词语、句式、段式等形式表达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既是提高语文能力最需要、而目前的语文课有所缺失的,也是—个“陌生的秘密”在细读文本的路上迤逦走来,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取、舍、增补着学习内容不断创造新的思维冲击力你看,初读课文内容新、词语多,需多花时间读好课文精读只抓桂林山水两个点,以及与之对比的句子,深人体悟,凸显其“独特之美”拓展是对文本的增补,使读写内容更为丰富当然,须有度,文本是本,过多必然影响“本”的细读;写的形式用想象延伸文本内容是其中之—,更多的可取其表达形式,如叶老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举其一而反三每一篇课文都以字词句的面貌呈现,学生似曾相识,少有兴奋点本课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在貌似已知中揭示末知,然后在求索中消解未知这,就是本课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的功力所在《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篇2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3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3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评析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以及课文的语言美,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并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和运用对比、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手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策略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2、图文并茂,学习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修辞的妙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入情入境的去读,去体会山水的自然之美。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不同的课文彩图、影视彩图及资料。
2、朗读录音。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一谈自己都游览过哪些地方?感受如何?(学生各自畅谈)教师评价小结:从各位同学的谈论中得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景十分优美。
可是,在我国南方有一个游览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它就是桂林。
(播放录音并放映多媒体课件)2、教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玩一番。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坐好了,开车出发!(学生做坐车样子)各位同学,桂林游览胜地到了,请下车!让我们好好游览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谈感受。
a:看啊,景色真美呀!b:真是山青水秀,优美动人!c:有山有水,山水辉映,千姿百态,美不胜收!4、教师肯定学生评价并引导,桂林到底有多美,不妨亲身去体会。
二、指导学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一句。
学生读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教师引导:都说明桂林山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这句话中也知道桂林以山水而闻名。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学生:天下第一。
2、教师:桂林山水真是天下第一吗?让我们乘木舟来欣赏一下。
学生:集体读第一自然段。
桂林山水听课记录
我们的教室里真静。我们的教室里______啊,静的____________。
●自学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桂林山的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板书特点:奇、秀、险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教师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语文味足。
单位
德慧希望小学
授课人
戚燕
年级
四2
授课时间
2013.3.15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课题
《桂林山水》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
反思
▲师生对话:说一说泰山的感受
▲喜欢听故事吗?教师讲嫦娥的故事:(教师讲的事情并茂,不过开始有点紧张)
▲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识词语:点名读、齐读、同桌识词(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记住的)
桂林山水听课记录
★听课文,看视频,要求应更明确一些
★每一次读课文,必须给学生留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读出桂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抓哪一段话?我们的目的是想指导哪段话?
★可以直接出示一个问题:作者是怎么写漓江水的特点的?怎么才能读出漓江水的美?
★读的方式灵活多样
★拓练习不错,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
★桂林山美,特点明显,处理起来着急了点。
板书设计
整堂课反思
教师课堂语言很富有诗意,凝练、生动、形象,很有语文味;课堂设计紧凑,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学法指导灵活;很重视学生读的指导和评价;不足之处:读的指导方法要明确,设计课文问题时要以点带面,问题要大;学生的每一次读课文都要有问题引领,以便于学生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桂林山水》课堂篇1教学《桂林山水》,通常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读,读出情感。
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这些特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任务,通过指导读,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
第二课时,主要是师生通过互动合作,进行读、议、勾划,在已经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一步: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师: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文章。
师: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根本的特点呢?(学生有点茫然,很明显,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根本特点”)师:大家想想看,静、清、绿这三个特点,哪一个如果没有了,另外两个也就不存在了?下面我们再将第二自然段细读一下,再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读)(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师: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生:“静”是漓江水的根本特点。
因为如果水不静,就不可能清,也不可能绿。
师:为什么?生:因为静,说明水流不急,水流得慢,那江中泥沙就都沉下去了,江水就变得清了。
像黄河,滚滚翻腾,一路奔来,卷起了泥沙,就不清了。
师:那绿又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水清,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水草,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就变得绿了。
师:好极了。
漓江水静静地流淌,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所以清行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如果也像黄河那样奔腾咆哮起来,漓江就会变得不清也不绿了,只能是泥沙翻卷的一条浊水了。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还是那问题,大家再讨论一下:桂林山的奇、秀、险三个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标本的特点。
也就是说,哪一个特点决定着另外两个特点。
(学生细读,四人小组讨论,汇报)生:我认为“险”是最根本的特点。
因为山很险,必然是形状奇特的。
师: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是因为险才奇呢?还是因为奇才险呢?生:我认为因为奇,形状奇特,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才觉得险,从地上突然冒出来,互相不挨着,孤零零的同山峰,才会让人觉得“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评课记录
《桂林山水》评课记录
王雪民老师评课意见:
教学流程十分清晰,紧凑。
紧紧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尤其在指导学生朗读漓江水“清”的特点时,教师点拨十分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漓江水的清,学生朗读感情投入,十分动情。
王新华老师评课意见:
这节课真正做到了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给足了时间,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及时点拨,语言简洁明快。
如:在读漓江水的“静”时,学生读过一遍后,感情较平淡,教师问:“谁还想读?”学生再读,较有感情。
教师点拨:“看到这么静的水,你心里舒服吗?”学生再读,感情投入。
教师认为感情还没有完全释放,此时教师适时范读,学生再读,感情充沛,而且完全是自然流露。
梁忠礼老师评课意见:
整节课重难点突出,从漓江的水到桂林的山,再到桂林山水整体的美,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再现美丽画面,感悟到桂林山水是整体的美,不可分割的独特的美。
学法多样,学生兴趣盎然,整节课不觉疲倦。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精选5篇)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精选5篇)“桂林山水” 篇1(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师:昨天晚上,陆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看着,读着课文,感觉桂林山水确实风光旖旎。
越读越有味。
不知你们看后、听后会有什么感受?(放课文录音,同步演示课件——《桂林山水》风光片)师:能不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对漓江水的感受?生:静生:清生:绿生:秀师:用一个词说。
生:水平如镜生:清澈见底生:绿如翡翠生:波平浪静生:晶莹透亮师:用一句话说。
生:漓江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生:漓江的水秀丽无比。
生: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很清,也很绿。
生:漓江的水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
师:那漓江的水怎么样呢?句子不完整,老师给你一个关联词“虽然~~~但是”,把句子补充完整。
生:漓江的水虽然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但是给人梦幻般的柔和。
师:了不起!下面我们能不能同样也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呢?生:奇生:秀生:险生:怪生:形态各异生:连绵不断生:怪石嶙峋生:危峰兀立生:形态万千生:绚丽多姿生:奇峰夹岸生:峰峦叠嶂生:桂林的山看上去像是神秘的仙境。
生:桂林的山奇丽独特。
生:桂林的山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生:桂林的山峰峦叠嶂,引人入胜。
生:桂林的山,一时孤峰直树,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
(评:通过听课文朗读,欣赏风光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诱发学生对山、水的固有体验,体味课文的节奏韵味,学生不仅获得了视觉美,领略到自然美,更感受到生活美。
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审美情感,有关的心理活动也随之活跃。
)(二)、潜心品读,品味生活,体验情感。
师:同学们,作者荡舟漓江,领略了秀丽的山水,旖旎的风光后,发出了一句赞叹。
打开书找一找,然后读一读。
师:谁想读就站起来读。
(三名学生读,教师与学生一同评价)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生: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航行,人好象在画中游览一样。
生:小船在碧绿的漓江上滑行,人就好象在画中游览。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优秀9篇】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优秀9篇】《桂林山水》教学实录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
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
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
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语文课 桂林山水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怎么教
语文课应该是锻炼学生阅读、默读、朗读的水平,锻炼学生会将标准普通话,所以该老师的语文课应该增强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标准普通话的朗读课文的水平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综合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老师能基本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比如老师提问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即时反馈回授?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预先自习,能够把本课生字新词与重点词句很快的找出,并坐上记号等待老师讲解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能够切中要害,讲清楚重点难点,加以举例,使学生学得更加深刻
3.课堂提问:启发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老师多为启发式提问,比如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老师能够当堂就检测学习效果,老师提出了本节课几个相关主题思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老师基本能够做到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比如课堂上,老师先把课本详细讲解,再提出问题,间接并启发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然后得出合理的答案
补充视点:
老师讲课过程中能够向学生多提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独立回答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集中精力听课。
老师基本能够做到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比如课堂上老师先把课本详细讲解再提出问题间接并启发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然后得出合理的答案补充视点
语文课桂林山水课堂观察记录表单———怎么教
学 校
一小学
学科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篇1《桂林山水》听课记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桂林山水景色,吸引学生兴趣。
二.授新课1.提出问题:喜欢山还是水?引出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
并思考桂林的水的特点。
3.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水的特点(清静绿)。
4.出示关于水的图片,然后齐读课文。
5.提问(本段作用)老师总结。
6.再齐读一遍课文并思考修辞方法7.课堂练习:展示公园花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本课的修辞方法仿照写句子。
9.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课文第三段(写作方法、修辞方法等。
)10.赏析图片,然后读课文,并思考山还能像什么。
三、总结课文学生齐读课文,并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6桂林山水甲奇、秀、险画天中下静、清、绿游六、听课反思: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通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非常好。
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能力;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教研活动的听课情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听课、评课、研讨为主题,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听课情况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四节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
以下是听课情况的详细记录:1. 语文课《桂林山水》授课教师:张老师听课教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听课情况:张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比较等方式,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
此外,张老师还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数学课《分数的加减法》授课教师:王老师听课教师:李老师、刘老师、赵老师听课情况:王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同时,王老师还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
3. 英语课《My Family》授课教师:刘老师听课教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听课情况:刘老师以活泼的教学风格,带领学生走进英语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刘老师还注重词汇积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忆、运用等方式,提高英语水平。
4. 科学课《植物的生长》授课教师:赵老师听课教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听课情况:赵老师以生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掌握植物生长的原理。
此外,赵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5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桂林山水。
学习第一段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一;生:桂林山水的美真的甲天下吗(师在题目下板书:甲天下)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漓江的水,它是那么的那么的那么的生:静、清、绿。
(师逐一板书)师:让我们看着美丽的漓江,深情地赞赞它!(多媒体映示漓江美景)生:(深情吟诵第二自然段)师: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漓江,我们不由得赞叹;一;;一;桂林的水生:甲天下!师:这时,我们心中一半的疑问已解除了。
(顺势擦去半个问号)那么,桂林的山是否也同样甲天下呢请大家学习第三自然段。
首先回忆一下上节课中第二自然段的学法。
生:初读,找出特点;精读,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或印象最深的那个特点,圈圈划划,写写体会;朗读表达。
二、导学第三自然段。
师:用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快速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师:开始交流。
课文写了桂林山的那些特点呢生:奇、秀、险。
(师板书)师:你对哪个特点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谈谈体会。
生:桂林山的险留给我印象最深。
因为它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真是太险了!师: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矗立着,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一;生:危峰兀立!师:看,这就是危峰兀立!(多媒体映示独秀峰高高矗立的画面)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山顶!生:危峰;一;;一;兀立!(读得很到位)师:这危就是;一;;一;生:险!师:多险生: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师: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生:生读得入情入境。
生:桂林山的奇给我的印象最深。
它奇在拔地而起,而且各不相连;奇在它的形态千奇百怪。
师:体会得非常全面!生:我们平时见到的山峰往往都是连绵起伏的,而这里的山峰却是一座座独立的。
很少见,很独特!师: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多媒体映示相关画面)能把它读好吗(生读词语)生:这里的山峰形状很多,而且十分奇特!师:课文中好像就写了三种形状呀(作怀疑状)生:不,还有好多好多!师:好!那就请大家联系我们在课间看过的录象,或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来把形态说具体些!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示意学生一一说下去)生:像苹果,像神笔,像羊角,像骏马,像竹笋,像猴子,像紫金冠,像童子拜观音师:许许多多的形状,数不尽,说不完,这就是;一;;一;生:形态万千!师: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这就是;一;;一;生:奇峰罗列!师:哪些同学对这奇感兴趣了把这句话读好。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1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采被誉为天下第一。
那里山清水美,似一幅锦绣的画卷。
到底是怎样的画卷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品读《桂林山水》,再次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
好吗?板书课题:2 桂林山水师:桂林美,描绘那里山水的词更美。
你还记得她们吗?快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波澜壮阔无暇攀登峰峦雄伟泰山奇峰罗列屏障危峰兀立连绵持续翡翠)师:这些词语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不但我们读得朗朗上口,在作者的妙笔下也闪闪生辉。
初读课文后,桂林哪些景色给你的印象最深?生:桂林水美,桂林山美。
生:在上节课学习中,桂林山水最美。
像一幅连绵持续的画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说说这节课你想学会什么?怎样学?生:我想亲眼看看桂林山水。
生:我想知道桂林山水美在哪?有什么特点?生:我想知道作者怎样把桂林山水写得很美丽?生:我想用边读边想,画出重点词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生:我想多读、大声读来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请老师和同学们多给我一些评价。
师:多好的想法啊,没问题。
老师希望你们在与伙伴合作学习中不但完成自己的目标,还要互相学习,多方面来提升和锻炼自己,好不好?二、品读感悟1、感受漓江水之美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下面就让我们踏上作者的.游船一起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
(播放漓江水的录象)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生:好美啊!生:水面可真平啊,就像一面镜子。
生:漓江的水太美了。
师:这么美的漓江水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打开书,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课文中漓江水有哪些特点。
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然后同桌讨论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开始吧!生:自学师: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谁找到了?生:我找到漓江水的特点是静,(读句子)我从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看出漓江的水静。
生:你说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个好头。
谁接着说?生:老师,我还找到漓江水的特点是清,书上是这样写的:(读句子)江底的沙石都能够看见,水那得多清啊!(师板书;清)生:老师,他们说得不完整,漓江的水不光静,清,还特别绿,你看!(读句子)翡翠是绿色的,把水比作翡翠,可见漓江的水很绿很绿。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教案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
2.桂林山水图片。
3.写作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4.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教师选取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
三、写作实践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家乡美景”。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学生完成写作,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课后写作练习。
课堂实录:一、导入1.教师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这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1:这是桂林的山水。
师:很好!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呢?生2:桂林的山水很美,有山有水,还有很多的绿树。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桂林山水美在哪里?生3:桂林山水美在山水的融合,美在绿树的点缀。
生4:桂林山水美在清澈的江水,美在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二、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师: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师: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桂林山水》课堂实录《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之一佚名第一课时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
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
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好。
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
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
(生自学课文)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生: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板书: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写桂林的水。
师:(板书:水)第三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
师:(板书:山)第四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板书: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
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
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
它像美丽的图画。
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
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
难忘的一课《桂林山水》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课《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走进了四年级(3)班的教室,准备为孩子们讲授一篇经典的课文——《桂林山水》。
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迅速回到座位上,眼中充满了期待。
我微笑着走上讲台,开始了这难忘的一课。
“同学们,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去过什么特别美丽的地方?”孩子们纷纷举手,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好啦,那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桂林。
让我们一起走进《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去领略那里独特的风光。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己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安静地读着课文,教室里只有翻书的声音。
几分钟后,我问道:“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一位小手举得高高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桂林山水太美了,简直就像一幅画。
”“说得好!那课文是怎么描写桂林山水的美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带领着孩子们逐段分析课文。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我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这一段,孩子们也跟着轻轻读起来。
“同学们,你们从这几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了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一个孩子回答道。
“那作者是怎么把这种特点写得这么生动形象的呢?”我追问。
“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把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
”另一个孩子抢着说。
“非常棒!大家再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种美。
”接着,我们又学习了描写桂林山的段落。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桂林山的奇特、秀丽和险峻。
“谁能说说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观课记录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观课记录
1、李梅老师: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的特点,抓住总分总的结构,排比句的比较,体会汉字的魅力。
2、刘英飞老师:把握第二学段的特点,词语教学颇具特色。
第一、对“无瑕”的教学,不是简单孤立的,而是通过与“无暇”这个容易混淆的同音词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并找出形声字的形旁表意的特点。
其实,通过这个词的教学,学生受益不止是掌握了两个词,而是掌握了一类词,因为他掌握了一种学词方法。
3、于水花老师:对“危峰兀立”一词的教学颇具智慧:一是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样就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也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让学生教育学生,当学生解疑之后,老师询问她怎么知道这么多,孩子回答预习时上网查资料的,老师肯定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三是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在学生解疑之后并没有一代而过,而是引导抓“兀”和“危”这两个关键字来把握词语的意思。
4、高爱芹老师:顺势而导,以读促悟。
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以后,让学生试背,效果较好。
通过学生的读来体会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体会桂林“甲天下”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5、孙淑芳老师: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指导学生关注排比句,并指导仿写。
另外还让学生有空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用自己的笔把美景记录下来,丰富学生语文生活。
6、王华强老师:学生的读书只有个别读和齐读,形式比较单调。
可以采用学生想像读、同学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读,效果会更好。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桂林山水》教学实录及教后感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板书课题:齐读。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生读,后齐读。
二、初读感知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⑴ 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
2、交流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板书)说说对此句的理解。
3、师小结过渡:样子,也可开展朗读比赛等。
2、交流:(媒体出示该段内容)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读: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
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
推荐读,齐读。
五、小结升华1、师引读4小节。
后接着引读: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问:这幅画是谁画的?3、小结:大自然用它那绝妙的彩笔为我们描绘了这么美妙的一幅画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4、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老师和同学一起随着音乐朗读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1、你出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办成小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教后感】让“美”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桂林山水》已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精典文章,其一原因是在于它的文质兼美。
教学此文时,我努力为学生营造成出美的意境。
一、结构美这篇文章的教学结构我是这样安排的,上课一开始,就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
然后就请学生交流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接着整体感知,抓文章最后一小节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再由这句话,去感受漓江水的神韵,领略桂林山的风姿。
最后在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得以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桂林山水景色,吸引学生兴趣。
二.授新课
1.提出问题:喜欢山还是水?引出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
并思考桂林的水的特点。
3.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水的特点(清静绿)。
4.出示关于水的图片,然后齐读课文。
5.提问(本段作用)老师总结。
6.再齐读一遍课文并思考修辞方法
7.课堂练习:展示公园花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本课的修辞方法仿照写句子。
8.分析作者感情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段。
9.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课文第三段(写作方法、修辞方法等。
)
10.赏析图片,然后读课文,并思考山还能像什么。
三、总结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并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
6桂林山水
甲奇、秀、险画
天中
下静、清、绿游
六、听课反思:
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通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非常好。
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能力;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