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散体赋表现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散体大赋的表现特征

说到诗词,第一反应就是唐和宋,因为诗到了唐是顶峰,词到了宋变成了高处不胜寒。于是乎诗和词成为唐和宋独有的文化,也成了这两段历史的文学标志。赋也一样,是汉代的文学标志。汉散体赋更是独具魅力,是整个汉代文学中瑰丽的巨篇。

散体赋在汉代的整个文学发展中,逐渐有章可循,形成独有的特色,就其表现特征而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气势恢宏,言辞华美

众所周知,汉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无论是国家还是文学创作上都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势。这一点我们从“汉”永久的成了一个民族地名字上就可窥见汉代国家的恢弘气度;其次从司马迁的“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惶惶一百三十篇的巨作上,我们也可以窥探到汉代文学作品中纵横捭阖的气势。作为汉代文学创作主体的散体赋,其所表现出的恢弘气势更是不言而喻。如《上林赋》中关于歌舞的描写: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岭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极尽可能的宏伟壮观和极其震撼人心,生动的体现了汉代的恢弘气势,使得后世作品难以追攀。

言辞的华美与赋这种文学体裁有着必然的关系。散体赋基本上是脱胎于战国散文,而辞采繁复就是战国散文最突出的特点。作为它的衍生品,散体赋自然辞采华美。这一点在汉代甚至就有很多作家直接指出,如王充在《论衡》里直言“赋为弘历之文,辞采美丽”,再如皇甫谧在《三都赋序》中也说“然则美丽之文,赋之作也”,以及刘熙载等一大批作家都曾有相关表述。就具体作品而言,如《七发》中描写广陵观涛的一段: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颙颙昂昂,椐椐彊彊,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用刘勰在《文心雕龙》对其评语最合适不过,真是“腴词云构,夸丽风骇”。同样其他作品如《两都赋》,《二京赋》,《甘泉赋》等无一不是辞藻绚丽,言辞华美。

第二尽显铺陈,极力夸张

对于这一点,司马相如在《西京杂记》里谈论赋的创作经验时,就说“合纂组已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径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这段话生动的概括出散体赋就是铺陈和夸张的艺术。散体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极尽可能的想象,天马行空一般,落到纸上就是绵延不绝的铺陈和匪夷所思的夸张。在杨雄的《长杨》,《羽猎》以及张衡的《二京赋》中体现的尤为强烈。

汉代的散体赋作品中,对于铺成和夸张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一是对事物和空间的拉伸。对于事物是把其品类进行穷尽式的罗列,给人映像深刻的当属相如的《子虚赋》那是一位的罗列皇家林苑的应有尽有和繁华奢侈。对于空间是将其无限延伸,尽可能的去表现客观对象的宏伟广阔,不可穷尽。同样还是相如的作品,在《上林赋》中,通过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面面俱到的对皇帝上林苑进行铺叙,使描写的范围层层扩大,最终全景式的立体展现上林苑。上文中出于《上林赋》的一段文字,就是铺陈于宴会描写的冰山一角。

其二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穷形尽相的各种不同形态,以见其变化之丰富。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直言“赋取穷物之变”。还是相如的《子虚赋》,就其对云梦的描写堪称经典,写到“其上......,其下........,其西.......,其北......,其东.......,其南.......”,写出了云雾动态变化中的种种姿态,可谓千罗万象,百态千姿。

尽管后人也曾对此有所诟病,暂且不言,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散体赋中铺陈与夸张的重要性,可以说它们的结合才使得散体赋独具特色,而它们本身也是散体赋作品显著的特征之一。

第三赋尾带讽谏,效果微弱

这也是很多文人骚客的共同特征,无论是短小的诗词,还是长篇累牍的赋,往往会捎上点讽谏。文章带有规谏不足为奇,只是汉代散体赋作品通常是在结尾带有微弱的讽谏。这儿选取两篇代表作品就其进行分析。首先是散体赋形成初期的作品,有着散体赋形成标志美誉之称的《七发》,作品假设楚太子有疾病,吴国客人前去问候,通过客人讲述音乐,饮食,车马,游乐,田猎,观涛,听方士讲解要言妙道七件事,委婉指出太子生活过于安逸,从而规劝他改变生活方式。通篇作品只是在结尾的时候,略微的带上一丁点的讽谏,极其微弱。当然这之后散体赋有着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另外一篇作品当属杨雄的《河东赋》,这时散体赋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了。这篇赋是杨雄跟随成帝去汾阴祭祀返回途径殷周的废墟,思虞唐之风,因此创作了此赋。赋中直接铺叙祭祀以及游览的过程,通篇华美纷呈,只是在赋的结尾勉励皇帝励精图治: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宗,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细细读来,其讽谏效果和前一篇相比,固然言语直白一些,但其依旧微弱。杨雄自己在《法言》中针对散体赋的结尾带讽就点名“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概括起来就是“赋劝而不止”。由此可见,散体赋另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长篇之后,往往捎上一点微弱的讽谏。

综上所述,散体赋具有明显的以上三类表现特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独特性,使得散体赋在汉代发展到了顶峰,成为那个朝代以至于那段文学史上特有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