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婚丧喜庆习俗

永定客家婚丧喜庆习俗

永定客家风俗,即沿袭不少古代中原文化遗风,又逐渐形成多姿多彩的风尚习俗。客家先民辗转南迁,身无长物,傍无凭籍,所到之处,多是乡曲荒丘。

为适应新环境,他们建造土楼合族聚居,男立家创业,女勤耕苦织,团结互助,坚忍不拔,创造生活,保持了传统的民族美德。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人们道德观念的更新,民风民俗也发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就永定客家人的婚丧喜庆习俗,作一些简略介绍。

婚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配,在封建社会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还把“门当户对”和“生肖相合”列为重要条件。婚后家庭夫妻间的分工,一般为男主外,女主内,而妇女的职责更为繁杂,她们“日未出而操作,日已入而未息”。除生育子女外,诸如“园头地尾”、“灶头锅尾”、“针头线尾”、“柴担水桶”、“推砻踏碓”和“洗洗荡荡”等一系列的繁杂家务,都被认为是妇女的分内活。客家妇女向来天足,是强劳力,具有勤俭持家,刻苦守业的本色。

以前,农村多是买卖婚姻,身价低者数百元,高者上千元(银元)。有钱之人,可以娶三妻四妾,而贫寒人家,娶妻难的现象又相当普遍。于是,有的父母极早为幼儿收养幼女,以便长大后与儿子成婚,因此形成养童养媳的风气。

以往婚俗,基本保留古代中原的“六礼”遗风。男女成亲要经过如下程序:议婚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务要互不相冲,经彼此家长同意,始行议婚。

纳吉男家以饰物、银币送往女家,俗称“送定”。

纳征男家备礼仪、聘金送往女家,而女家备婚书回聘(一式两分),两家签名,各执其一,俗称“结合同”。

请期男家把择定的婚嫁日期,具“请期贴”送女家征求意见,而女家回以“允期贴”表示赞同,俗称“送日子”。

担席婚嫁前一天,男家备猪、牛肉及有关礼品和鼓乐队随轿往女家迎亲。

俗称“去轿”。

出阁婚嫁之日,新娘哭别亲属乘轿到男家(嫁妆随行),由新郎引新娘入门,先拜田地,次拜翁姑(一般只设虚席),然后夫妻交拜而送如洞房,男女丧偶或离异而再婚时,他们的地位,景况迥然不同。男子再娶叫续弦,一切都可按旧礼正常进行。而女子再嫁,则被称作“二婚亲”而低人一等,既不准乘新娘轿,也不得在娘家的住所出大门。

1950年颁布《婚姻法》后,提倡男女平等,实行婚姻自主和一夫一妻制,反对父母包办的买卖婚姻和禁止养童养媳,从而逐步扭转男尊女卑的观念。

男女结婚的礼仪也有很大的改变,凡具备结婚条件的男女,在资源原则下,经向政府部门登记取得结婚证书后,金婚形式,一般也尽量去繁就简,特别在机关职工中,大多只举行小型茶话会或旅行结婚。农村结婚,注重聘金,追求高档设备,讲排场摆阔气,大摆筵席,收受贺礼之风仍然存在。

生育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间普遍有“多子多福”的说法,但也有些人感到“多子多牵连,少子似神仙”。尽管看法不一,而中难请女的观念却是一致的。

人们有子无女并不着急,会以“生女陪钱货,无女也得过”做自慰;要是有女无子,就产生“无后”之忧,感到家门不幸,总是想方设法弥补这一缺陷。于是有花钱抱养子的,有过继侄子为子的,也有招女婿为嗣的。目的是为了承宗接代,死后有人祭祀。现在,提倡优生优育,男女同工同酬,子女既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妇女还享受分娩假的优待。因而逐步扭转男尊女卑的旧意识,人口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特别在职工中,不分生子生女,“只生一胎”渐成风气,各乡还相继创办“敬老院”,逐渐实现“老有所养”。

妇女分娩称“做月”,生男称“添丁”,生女称“添口”。不论严寒酷暑,产妇在一个月内额部要扎上头巾,以防风寒。沐浴之水,要加入布荆并煮沸。佐餐的肉食或禽蛋等营养品,概须配上麻油、炒姜和家酿酒,而忌青菜和凉性食物。

婴孩出生后三天须沐浴,称“洗三朝”;一个月称弥月,要备牲仪酬神,“喊鹞婆”。襁褓中,婴儿上身穿和尚衫,下裳用围裙,4个月才穿裤,周岁才穿鞋,教以学步。

男孩出生,有许多习俗:满月时,要设席宴客,请首宾为之开斋(每动用一食物,要念一句吉利语做祝词),并请长辈命名;周岁室,备文房四宝和算盘银元等物,摆在婴儿面前提供选择,以他第一次拿的物品来卜测他未来的前程。

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要备新丁酒酬谢祖宗的“灵荫”和宴请族人,以示喜庆。

寿诞

永定各地的春联,到处有“福寿康宁”、“人寿年丰”一类的吉祥语。一般对常年的生日不甚在意,即使有“过生日”,也只是象征性地备一些忌惮、面食而已。要是“做寿”则看承重要的喜庆活动。亲友应备寿礼为之祝寿。

一般要60岁以上的人才有祝寿活动,其规模大小、仪式简繁因人而异。永定人祝寿有“男做齐头,女做一”的习俗,即男人60岁,女人61岁(余类推)。

另外,也有人非别于31岁、51岁做身,可是41岁却不做此活动,因“四”与“死”有谐音之忌。

近年实行计划生育,出于钟爱,不少年轻父母都为自己的独生子女做生日,不过只是吃吃蛋糕、面条而已。

通常的祝寿活动为“酬神”,把长寿看作是天地所赐,所以要酬谢“神恩”。

而酬神祝寿,均以子女的名义进行,借以表达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晚辈对长辈祝寿又称拜寿,一般只向厅堂正中摆设的“寿”字下拜而已。富裕人家还设宴待客,甚至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寿仪必备面条,取其象征长寿之意。主家的回礼,要有一束()丝,寓意根本稳固。

丧葬

“人死土归”是永定民众的传统习俗,不分贫富贵贱,死后的遗体一律殓棺土葬,不少人客死他乡,也要运回故土安葬。因此,老人生前便备制棺材待用。

远居海外的华侨,出于对故土的一连,暮年坚持还乡谢世者不少。人死后一般还立碑筑坟纪念。

人们一向对丧家具有同情心和热诚相助的责任感,做到亲帮亲邻帮邻,主动上门助理丧事,不讲任何报酬。因而闽书盛赞“永人吊死问疾,有相关之谊”。

办理丧事,男女有别,讣告中男死称正寝用青纸,女死称内寝用黄纸,寓意于“天青地黄”。终年在60岁以上称“享寿”,未满60岁称“享年”。其中有后裔者,用黑棺材,享寿70岁以上的,可用红漆棺材。产妇要是在分娩40天内亡故,出殡时要沿途牵线到坟地,有防止“落月鬼作祟”的迷信说法。

为妇女治丧,其娘家享有特殊的权威,往往有其决定丧事的规模。他们来去都得接受孝子孝孙伏地接送。要是娘家未到达,不得举行大殓(即盖棺)。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同时不得梳洗和入席就餐。在周年内不宜探亲访友,端午节不裹粽,春节不贴红纸春联,不蒸糖粄,以示哀悼。

民间有“孝友会”(或“老人会”)的传统组织。它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取入股形式建立建立的,为丧家提供一定物力人力,具有储备作用,至今仍有部分地方沿用。

受儒家“死则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影响,永定办理丧事教为费时费力。

其治丧基本程序为妆、追、葬、祭。

妆为遗体梳头,洗抹和穿寿衣、鞋、帽、袜的,然后小殓(入棺)。

追延请僧道为死者“追荐亡魂”,富裕户通宵达旦,有关亲戚友则备牲仪为之堂奠。

葬出殡前夕开始行大殓。大殓前,儿孙要跪请房长或娘家题写“溢法”。

出殡仪仗除鼓乐外,有幢幡、花圈、挽联甚至有纸扎的金山、银山、金童玉女等。

入土安葬后,还要“合火”(俗称送香火入祠堂)。

祭子孙定期上坟,分三朝、设七做周年。只有作完“周年”后,丧礼才告结束。在农村,许多人把丧事办得是否排场,当作儿孙是否孝顺的标准之一。

近年来,为改革丧葬习俗,创建文明新风,各地已逐渐接受“丧事简办”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