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笔记(11.9)
六年级科学笔记
第一单元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3、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①、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5、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6、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看到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7、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为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8、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是因为放大镜片是凸透镜。
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的倍数就超高。
9、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10、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1、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2、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3、蟋蟀的“耳朵”在足内侧。
蝇眼是复眼。
14、我们在10倍放大镜可以看清蚜虫的肢体。
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开头多种多样,但都是规则的。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17、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中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
18、青苔看起来像绿茸茸的“绿毯”,在显微镜下简直就像一片丛林。
19、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20、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1、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课太阳与人类一、填空: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
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而来,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风能、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的形式实现的。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
二、问答: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答: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太阳的光和热而形成的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于太阳,及时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也都是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于太阳,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和发展。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太阳,植物不会生长,动物也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促进水的循环与空气的流动,人类将没有水和风发电,无法使用电器……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第十二课太阳能热水器一、填空: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如、、、、、、晾晒衣物)、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2、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有、、、、、等几部分组成。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主要与、和有关。
要想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就应考虑选择的金属作材料、材料的颜色以为主、热水器的摆放以为佳。
另外还可以考虑集热管的要尽可能大。
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一、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是生长在地面上的绿色生物体,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根扎在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茎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其他部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花结出果实形成种子,实现植物的繁殖。
二、力的作用和影响力是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摩擦力和重力。
推和拉的力可以使物体移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减速或停止,重力则使物体朝地面下落。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速度。
三、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能量的转化是物质变化过程中 beg仉退的能量转化,常见的有机物发生燃烧时释放出热能,太阳辐射的能量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物质的转化也 beg仉退的物质状态的变化,如水的蒸发与凝结,固体的熔化和凝固等。
四、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生命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的多样性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五、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不仅自转,还公转12个地球月,这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的不同造成了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不同,从而引发了不同的季节变化。
六、水的重要性和循环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具有黏度小、热容大、溶解性强等特点。
水的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运动等过程,形成了水循环。
七、能源与环境保护能源是维持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
八、昆虫的结构和分类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如口器形状的差异和翅膀的有无。
昆虫按照其形态和特征可以分为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
九、医学常识与健康促进医学常识对于个体和社会健康的保护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锻炼方式促进健康。
十、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7,(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8,(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0,(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1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14,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1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16,(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1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第三单元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5,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6,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8,(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1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13,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日食月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上:14,(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1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22,(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5,(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26,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28,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第一篇: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物质的变化)一、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时由物质构成的。
2.易拉罐压扁——改变形状;水结冰——改变形态;火柴燃烧——发光发热;铁生锈——改变颜色……3.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4.木条燃烧和折断所发生的变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沙子和豆子的特点及混合、分离后的状态。
2.白糖加热前后的状态。
3.物质的变换有快有慢。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淀粉遇到碘酒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
2.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米饭是甜的吗小资料。
3.含淀粉和不含淀粉的食物分类。
4.用淀粉书写的语句涂上碘酒后的效果展示。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2.混合后的现象描述。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五、铁生锈了1.铁片与铁锈的比较记录表。
2.铁生锈的原因实验设计。
3.结论: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是一种化学变化。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观察记录。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七、控制铁生锈的速度1.铁钉在不同地方生锈情况的记录。
2.铁钉生锈快慢的观察记录。
3.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如有图片,可以用图片再加以解释)八、物质变化与我们1.物质变化的图表。
(详细如作业本上的表格)2.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
第二篇:八下册课文笔记以及重点复习人教版八下古文系统复习《与朱元思书》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六年级科学笔记(11.9)
六年级科学笔记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一、常见工具
钉锤、剪刀、螺丝刀、开瓶器、起钉锤、小刀、镊子、剥线钳。
二、连线
任务工具作用
油桶上车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清理路障斜面省力
升旗杠杆省力
三、解决问题
1、取图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刀子或剪刀撬;
2、去螺丝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
3、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四、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五、什么叫简单机械?
答: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铁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一、认识杠杆
1、杠杆的定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的三个点:
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二、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2、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3、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三、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
用字母表示就是: F 1 ×L1 = F 2 ×L2
(仪器名称:杠杆尺)。
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对于2023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我为你提供以下建议:
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比如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生物链等等。
掌握实验技能:例如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等实验技巧,以及如何安全
地进行实验。
认识科学工具:例如显微镜、温度计、测力计等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地球和宇宙:例如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星座、宇宙中的星系等。
掌握生物知识:例如生物的分类、生物的习性、生物圈等。
理解环境保护:例如污染的来源、环保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等。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滑 轮 滑轮类型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作用 省力 改用用力的方向 既省力又转变用力方向六年级《科学》上册学问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便利的装置叫作机械。
2. 像撬棍这样的简洁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抑制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 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洁机械叫做斜面。
9.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 各种简洁机械的比较:12. 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3. 自行车上的各局部应用了哪种简洁机械?杠杆 简洁机械举例 省力杠杆 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不省力也不费力 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 盘山大路、大桥引桥、螺丝钉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机械的位置应用机械的类型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轴大齿轮和小齿轮轮轴后架上的弹簧夹杠杆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其次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 (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简洁弯曲和断裂。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4.放大镜因中间凸起且又透明,所以叫它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它还能聚焦取火。
5.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物体,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
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7. 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电视机、电脑的屏幕,不仅图像被放大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而且看到图像都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彩点有红、蓝、绿三种颜色。
8.放大镜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皿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装满水的玻璃怀,装满水的塑料袋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反之,放大倍数小。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10.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的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1.具有放大功能的镜片的形状是:12.放大镜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答:放大镜特点:放大镜的镜片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因为镜片中间向外凸起,这样的镜片又叫凸透镜。
【学习实践】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十一课太阳与人类一、填空:1、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
3、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能量转换)而来,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风能、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4、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能量转换)的形式实现的。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
二、问答:1、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答: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太阳的光和热而形成的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于太阳,及时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也都是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于太阳,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和发展。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太阳,植物不会生长,动物也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促进水的循环与空气的流动,人类将没有水和风发电,无法使用电器„„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3、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见课本)第十二课太阳能热水器一、填空:1、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灶做饭)、(太阳能电池)、(白天看书)、晾晒衣物)、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六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3、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6、使用放大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1、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宇宙生命之谜笔记
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宇宙生命之谜》笔记1. 介绍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讨宇宙生命之谜这一主题。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让人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课题。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和神秘,宇宙中生命又是如此的奇妙和多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共同探寻宇宙与生命的奥秘。
2. 宇宙的无限浩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会发现宇宙是如此的辽阔无垠。
我们所在的地球只是宇宙中微小的一粒尘埃。
而宇宙中的恒星、星系、黑洞等等,都构成了宇宙的浩瀚景象。
我们可以想象,宇宙中就像是一个宏大的宇宙乐园,这其中隐藏着无数的谜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3.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探索和研究。
从地球上发现的化石到外星球上的微生物,这些都给了我们一些线索。
但是,关于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这依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一些学者认为生命可能源自于宇宙中的星尘,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生命可能是外星文明传播到地球上的。
无论答案是什么,生命的起源依然是一个富有挑战和想象力的领域。
4. 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宇宙中并不只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
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
太空中的环境对生命形式的影响会是怎样的?地外生命与地球生命是否有相似之处?这些问题都让人无限遐想。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充满着神秘和魅力的主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对宇宙和生命的好奇心,并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
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丰富和多样。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宇宙与生命。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宇宙生命之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宇宙的无限浩瀚到生命的起源,再到宇宙中的生命形式,这些都让我们对宇宙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以谦卑的心态去面对宇宙之谜,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在撰写本文时,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宇宙生命之谜”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这一主题。
我们多次提及了指定的主题文字,并在文章中包含了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理论。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对六年级科学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复习和巩固。
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方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特点是形状不易改变,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特点是形状可变,有一定的体积;气体的特点是形状和体积都可变。
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力和运动在力和运动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力的作用和影响。
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
我们还学习了运动的种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力的计量单位——牛顿,并学会了通过测量来判断物体是否发生运动。
3. 声音与光学习声音与光时,我们认识到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所引起的,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水和固体等介质进行的。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光的传播,并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到了声音和光的反射规律,并且认识到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4. 环境与生态环境与生态是我们六年级科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学习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了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资源,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5. 天体与地球在天体与地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太阳系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我们研究了地理现象,例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并了解了地球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现象。
6. 科学实验与观察在科学实验与观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培养了锐利的观察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六年级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K12教育文档)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微小世界)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文笔记重点内容(微小世界)一、放大镜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2.放大镜的镜片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3.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4.在13世纪,英国人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睛。
5.凸透镜的图。
6.放大镜的作用图表。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2.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4.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2.哪些是晶体?哪些不是晶体?3.几种常见晶体的图。
四、怎样放得更大1.荷兰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细胞。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制片步骤。
3.显微镜图。
4.洋葱表皮细胞图。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细胞作用的图表。
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一些细胞的图。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2.有关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的知识和图。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1.观察工具发展和观察视野拓展的关系流程图。
2.制作探索微小世界的资料。
(见作业)3.4.5.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重点知识整理笔记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K12学习】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11-20课)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课太阳与人类一、填空:太阳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地球传递能量,这些能量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式,或者以风能、水能、生物能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人们直接对太阳能应用的是太阳的光和热,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等。
大多数能源的能量都是太阳能通过而来,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是由于远古时期的生物储存了太阳能形成的,风能、水能是太阳的光和热促进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与水的循环而形成。
太阳对人类的各种影响是以的形式实现的。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于。
二、问答: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答: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与太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太阳的光和热而形成的各种能源正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于太阳,及时地球上正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也都是于远古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产生的光能和热能,这所有的正被人利用的各种能源其实都于太阳,正是人类拥有并利用了这些能源,所以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活动和发展。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太阳,植物不会生长,动物也无法生存,人类将无法获得食物,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促进水的循环与空气的流动,人类将没有水和风发电,无法使用电器……总之离开太阳人类将无法生存。
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及适当的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第十二课太阳能热水器一、填空:在生产生活中,很多方面都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如、、、、、、晾晒衣物)、阳光下进行生产生活等等。
2、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有、、、、、等几部分组成。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主要与、和有关。
要想热水器中的水热得快就应考虑选择的金属作材料、材料的颜色以为主、热水器的摆放以为佳。
另外还可以考虑集热管的要尽可能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笔记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一、常见工具钉锤、剪刀、螺丝刀、开瓶器、起钉锤、小刀、镊子、剥线钳。
二、连线任务工具作用油桶上车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清理路障斜面省力升旗杠杆省力三、解决问题1、取图钉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刀子或剪刀撬;2、去螺丝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3、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四、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五、什么叫简单机械?答: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铁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一、认识杠杆1、杠杆的定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的三个点: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二、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2、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3、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三、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就是: F 1 ×L1 = F 2 ×L2(仪器名称:杠杆尺)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阻力点这三个杠杆类,哪省力,哪个费力?二、杠杆的分类类型举例省力杠杆撬棍、起钉锤、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费力杠杆食品夹、镊子、钓鱼竿、铁锹、筷子、不省力不费力跷跷板、天平、订书器、定滑轮杠杆二、为什么有些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答:根据杠杆原理,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节省距离.如钓鱼竿、筷子、镊子等.如果这些工具不设计成费力杠杆,那使用起来就会更麻烦,会让手的移动距离很大,不方便。
三、小杆秤的研究1、认识杆秤:在杆秤上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秤砣虽小,能压千金”的道理?答:杆秤运用了杠杆的原理。
提绳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支点,秤盘挂钩所在相当于阻力点,秤砣位置相当于用力点。
所称物体的重力相当于阻力,秤砣的重力相当于动力。
杆秤的阻力臂是固定不变的。
秤砣距离提绳越远,动力臂就越长,杠杆就越省力,杆秤称量物体的重力就会越大。
如果秤杆无限长,那么杆秤就能称量出重力无限大的物体。
这就是“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3、提绳的位置对秤的最大称量有什么影响?答:提绳离挂钩越近,最大称重越大;提绳离挂钩越远,最大称重越小。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一、什么叫轮轴?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的作用: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省力。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轮越大,提起重物的绳子越长,相当于动力臂变长,所以更省力。
2、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原理: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四、生活中的轮轴方向盘、摇把、水龙头、扳手、辘轳、自行车把、螺丝刀、门把手、钥匙、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一、旗杆顶部的滑轮1、什么叫定滑轮?答: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3、应用:旗杆顶部的滑轮、晾衣架上的滑轮、钓鱼竿上的滑轮、窗帘上的滑轮、4、原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二、会移动的滑轮1、什么叫动滑轮?答: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作用: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应用:塔吊吊钩上的滑轮、4、原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三、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答: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使用定滑轮;需要省力时,使用动滑轮。
第六课滑轮组一、滑轮组1、定义: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应用:塔式起重机(塔吊)、汽车起重机、电梯中的滑轮组二、最简单的滑轮组(要求会画)三、什么样的滑轮组省力?答: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四、“游戏”中的现象及解释。
答:随着绳子圈数的增加,小个子付出的拉力越来越小。
说明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一、什么叫斜面答:这样斜搭的木板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
二、斜面的作用:省力三、不同坡度的斜面坡度越小省力越多,坡度越大省力越少。
四、斜面的应用盘山公路、螺丝钉、菜刀、斧子、公路引桥、滑梯、台阶、传送带五、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呢?答:应用斜面原理。
“S”型盘山公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减小,这样省力。
六、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验计划:1、提出的问题: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作用?2、我们的假设: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3、实验器材:一盒钩码、一个测力计、四块高低不同的木块、木板。
4、不变的条件:弹簧秤、木板、重物5、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6、实验步骤:1、用木板和木块组成四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2、用测力计分别沿着四个不同坡度的斜面提起一盒钩码,测出力的大小,记录下来。
3、分析比较所得数据,看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作用7、实验结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喜欢使用它。
二、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块。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三、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的应用四、练习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2、自行车是依靠人的力量前进的。
3、如果大齿轮是32,小齿轮是16,那么大齿轮转动一圈,小齿轮转动圈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一、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当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桥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1.桥梁的材料有关2.桥梁的长短有关3.桥梁的宽度有关4.桥梁的厚度有关三、宽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实验内容: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我们的猜测: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加实验器材:纸梁(卡纸2、4、8厘米宽各一张);相同大小垫圈若干个、直尺一根,支撑物两个改变的条件:纸的宽度(1倍宽,2倍宽,4倍宽)不变的条件:纸的材料、长度、厚度,纸架空的间距,纸的弯曲程度,单个垫圈的重量,放垫圈的位置等实验结论: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加2cm垫圈的个数代表抗弯曲的能力分别选用不同宽度的纸条10cm刚接触桌面为准四、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我们猜测:纸梁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
实验器材:相同宽度和厚度的纸梁若干根;胶水一瓶;相同大小垫圈若干个、直尺一根,支撑物两个相同条件:垫起纸梁高度不变;弯曲的标准不变;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纸梁宽度不变。
不同条件:纸梁厚度实验结论:纸梁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
五、横梁平放好,还是立着放好?答:横梁立着放好,因为立着放增加了横梁的厚度,而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把薄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二、瓦楞纸板1.什么叫瓦楞纸板?答: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板。
2. 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答: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的,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波浪形有很强的抗弯曲能力,同时又增加了厚度,几层纸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
三、实验结论:波浪形抗弯曲能力最强,薄板形抗弯曲能力最弱。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一、怎样使拱承载更大的重量?答:加固拱足,抵住拱的外推力。
二、拱形承载重量的秘密是什么?答: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三、解释西瓜皮拱为什么不挎呢?答:因为西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
西瓜皮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所以西瓜皮拱不会挎。
第四课找拱形一、拱形物体及建筑拱桥、窑洞、赵州桥、拱形隧道、埃菲尔铁塔、蔬菜大棚顶、贮油罐。
二、圆顶形和球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所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二、塑料饮料瓶的观察与记录四、生物体中的拱形1、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2、贝壳、鸟类的卵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意义?答:贝壳、鸟类的卵是球形或圆顶形,它们受力均匀,承载压力大,起保护作用。
第五课做框架一、什么是框架结构?答: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是既省材料又坚固。
二、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拉和推的作用。
(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样稳定。
)四、正方体框架:(既坚固又节省材料)共需根筷子。
其中,横杆根,竖杆根,斜杆根。
第六课建高塔一、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1、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答:瓶口向下最容易倒2、塑料瓶怎样放不容易倒?答:瓶口向上不容易倒。
3、怎样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答:瓶里装半瓶水或沙子,且瓶口向上最不容易倒。
二、框架结构铁塔不倒的秘密是什么?答:1、上小下大不容易倒2、上轻下重不容易倒3、地基越深越不容易倒4、框架结构是空心体,抗风能力强。
第七课桥的结构和形状一、桥类型1、拱桥:赵州桥2、直梁桥:3、钢框架梁桥:南京长江大桥4、钢索桥:悬索桥(江阴大桥、金门大桥)和斜拉桥二、两种拱桥的比较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轻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车和人的通行相同点不同点优点比三、钢索桥1、分类:悬索桥(江阴大桥、金门大桥)和斜拉桥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四、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
吊起桥面的主钢缆,每根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
钢缆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
五、让吊“桥”的绳子下垂多些和把绳子尽量拉平直,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答:绳子下垂多用力大;绳子拉平直用力小。
桥塔修建的很高是为了减轻钢索的拉力。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无)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N-N,S-S),异名磁极相互吸引(N-S)。
二、奥斯特实验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