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胶接基础解析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胶接接头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因为它可以较好地实现力的传递和吸收,同时可以减少结构件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胶接接头的效果与材料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进行研究,以便改善胶接接头的性能。
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
具体地,我们将考虑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是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铝和钛合金,在胶接接头中的应用。
并通过计算和对比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如下:1.应力分布首先,我们研究了胶接接头中各部分的应力分布,其中包括胶层、基材和胶缝。
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出了三种材料在胶接接头中的应力分布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胶接接头中的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胶层和基材之间的过渡区域,而胶缝周围的应力分布相对较小。
此外,各种材料的应力分布也存在差异。
具体而言,钛合金的应力分布相对集中,铝的应力分布相对分散,而CFRP的应力分布则比较均匀。
2.弯矩因子其次,我们研究了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弯矩因子的影响。
弯矩因子是描述胶接接头受到弯曲载荷时的变形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出了三种材料在胶接接头中的弯矩因子值,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钛合金在胶接接头中的弯矩因子最小,而CFRP在胶接接头中的弯矩因子最大,这与这两种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有关。
具体而言,钛合金相对较硬,所以变形程度较小,而CFRP相对较柔软,所以变形程度较大。
铝的弯矩因子在两者之间,这与铝的特性介于钛合金和CFRP之间有关。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
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不同材料的强度、刚度和柔性等特性不同所造成的。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胶接接头,以便获得更好的效果。
胶粘剂基础知识
R'
R'
O
Si O Si n
CH CH2 +
R'
R'
CH3 CH3 CH3 Si O Si O Si
H
HH
CH3
CH3
CH3
Si
O Si O Si
CH2
CH2
斥力
50
30
10
范德华力
0
1
2
3
4
-10
氢键
-30
共价键
-50
-70 吸力
价键引力与距离的关系图
以上几种力的产生是具有条件的,即力场的范围 不超过1nm,作用力最强范围为0.3~ 0.5nm。故要 求粘接点密度高,润湿好。
产生最大作用力
r
的范围:3-5 Å
r (Å)
5
6
两相分子完全 接触 不可能
怎么办?
CH3 CH3
R
CH2 C
C CH2
R
C OC O
O R1 O R1
CH3
CH3
R
CH2 CH + C CH2
R
CO
CO
O R1
O R1
(4) RTV室温硫化硅橡胶
A. 湿气固化型 交联剂与空气中湿气反应生成活泼羟基,与低聚聚硅 氧烷的活泼羟基反应进行固化
CH3 CO
O
O
CH3 Si O C CH3 O
F
D — 实测胶接强度
E、F — 测试缺陷 引起的正负偏差
理论粘接力与实际粘接力关系示意图
物理影响因素:
• 糙度与表面形态
被粘材料表面洁净,粗糙度大,可增大粘接面积,提高机械粘接 力而增大粘接强度。
第五节 胶接
一、胶接概念
1. 概念
利用胶粘剂直接把被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利用胶粘剂 凝固后产生的粘附力来点
1. 特别适于异型、异质、薄壁、复杂、微小、硬脆或热敏 件连接 2. 接头应力分布均匀,基本无热影响区,残余应力和变形 3. 结构刚度好、重量轻,表面光滑,美观 4. 连接、密封、绝缘、防腐等多重功能 5. 工艺性好,成本低,节能
6. 接头强度不高,耐热性不高,易老化
主要用于铝合金钣金及蜂窝结构的连接
二、胶接剂
按来源分
(1)天然胶粘剂,为单一组分 (2)合成胶粘剂,由粘料、固化剂、增塑剂、填料组成
按成分性质分
(1)热固性胶粘剂 (2)热塑性胶粘剂 按基本用途分 (1)结构胶粘剂(强度高) (2)非结构胶粘剂(强度低) (3)特种胶粘剂(具特殊性能)
三、胶接工艺
定部位→表面处理→配胶→涂胶→固化→检验
四、胶接接头 接头基本形式是搭接;接头作用力有:剪切、拉伸、 剥离和不均匀扯离等,后两种破坏性大
(1)接头尽量承受剪切和拉伸力 (2)尽可能增加胶接面积 (3)采用混合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胶接原理及常用胶接剂简介页PPT文档
如何取得最大的接触面积
时间
胶需要时间流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度
高温可以减低胶的黏性 促进胶的流动性 促进胶对被粘物的浸润
压力
促进胶的流动性 促进胶对被粘物的浸润 避免气泡的产生
湿度
适当湿度可促进或减缓固化反应时间
初粘力与终粘力
初期粘性 无驻留时间
最终粘性 驻留时间 72h/70c
粘接面受外力的种类 粘结面受外力的种类
固化 通过化学反应使胶粘剂具有强度性质的过程 硬度 表示它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也就是后所材料对刚性物压入时的阻力,
它的大小反映出材料本身的软硬程度。 邵氏硬度,一般常用等级为 shore D 、A、 00,软硬程度依次递减,00级别一
般使用在凝胶类非常柔软的物体上,A级别类似橡胶带有弹性的软硬程度,D级 别描述坚硬的物体。具体硬度以数字表示,如80D、20D、60A、30 00等,同级 别下数值越大表示越硬。级别之间没有转换的公式,一般可以认为90A≈20D
测定方法:将标准规格的式样置于两电极之间,60秒的时间内,加500伏特的 电压并测量电阻,计算提及电阻率。 单位:ohm.cm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是指高分子材料开始从玻璃态(刚性)向
橡胶态(柔软)转变的温度。 特别是对于环氧这类固化后比较坚硬的胶体,在电子行业中,一旦超过Tg点 后,胶体的电性能会有所下降。
既粘接又密封 工效提高 施工方便
外观漂亮 无焊接变形 无突出物 无疤痕
胶粘剂定义
定义: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ashesive),是使物 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 间胶粘剂只占很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 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 粘接技术:是借助胶粘剂在固体表面上所产生的粘合力,将同 种或不同种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胶接接头是工程中常见的连接方式,通过使用胶粘剂将材料粘结在一起,可以实现高强度的连接。
胶接接头的性能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会影响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
研究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胶接接头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模拟胶接接头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
了解材料特性与胶接接头性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工程实践中胶接接头的设计和应用。
1.2 研究目的胶接接头是工程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其弯矩和应力分布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却鲜有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规律,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不同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寻找最优材料组合以获得最小的应力集中区域;2. 探讨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弯矩因子的影响机制,为提高接头的抗弯强度提供理论依据;3. 确定影响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关键参数,为工程实践中的胶接接头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指导。
本研究旨在深化对胶接接头力学行为的认识,为提高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胶接接头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而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还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胶接接头的特性胶接接头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通过胶水进行粘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胶接接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胶接接头可以连接不同种类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等,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第二,胶接接头可以实现无孔隙、无融合、无位移等优点,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第一章胶接的基本原理
液滴在水平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
习惯上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 º时定为润湿与否的分界点。 习惯上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 90º时定为润湿与否的分界点。 越小, θ>90º 为不润湿,θ<90º为润湿,接触角 越小,润湿性能越好。 > º 不润湿, < º 润湿,接触角θ越小 润湿性能越好。 Zisman将固体表面分为高能表面和低能表面。 将固体表面分为高能表面和低能表面。 将固体表面分为高能表面 凡表面能>200mN/m2为高能表面,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无机化合 / 高能表面,金属、 凡表面能 物的表面,都是高能表面 物的表面,都是高能表面. 表面能<100mN/m2为低能表面,有机化合物、聚合物和水都属低 / 低能表面,有机化合物、 表面能 能表面。 能表面。 高能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 胶黏剂的γLV ,容易铺展润湿;低能 容易铺展润湿; 高能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γc >胶黏剂的 临界表面张力 胶黏剂的 表面的γc 一般胶黏剂的γLV ,所以不易铺展润湿。 所以不易铺展润湿 不易铺展润湿。 表面的 < 一般胶黏剂的
胶黏剂在涂胶阶段应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胶黏剂在涂胶阶段应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其表面 流动性 张力应小于被粘物的表面张力。这意味着, 张力应小于被粘物的表面张力。这意味着,胶黏剂应当在 被粘物表面产生润湿, 自动铺展到被粘物表面上。 被粘物表面产生润湿,能自动铺展到被粘物表面上。 润湿 到被粘物表面上 当被粘物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和峰谷的粗糙表面形貌时, 当被粘物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和峰谷的粗糙表面形貌时, 能因胶黏剂的润湿和铺展, 填平峰谷的作用, 能因胶黏剂的润湿和铺展,起填平峰谷的作用,使两个被 的作用 粘物表面通过胶黏剂而大面积接触,并达到产生分子作用 粘物表面通过胶黏剂而大面积接触,并达到产生分子作用 大面积接触 以下的近程距离。 力的0.5 nm以下的近程距离。 以下的近程距离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都有哪些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都有哪些胶粘剂的主要性能都有哪些影响粘接强度的化学因素主要指分子的极性、分子量、分子形状(侧基多少及大小)、分子量分布、分子的结晶性、分子对环境的稳定性(转变温度和降解)以及胶粘剂和被粘体中其它组份性质PH值等。
1.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或聚合度)直接影响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而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对于聚合物决定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溶点Tm.。
所以聚合物无论是作为胶粘剂或者作为被粘体其分子量都影响着粘接强度。
一般说来,分子量和粘接强度的关系仅限于无支链线型聚合物的情况,包括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在分子量全范围内均发生胶粘剂的内聚破坏,这时,粘接强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分子量达到某一数值后则保持不变。
第二种类型由于分子量不同破坏部分亦不同。
这时,在小分子量范围内发生内聚破坏,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粘接强度增大;当分子量达到某一数值后胶粘剂的内聚力同粘附力相等,则发生混合破坏;当分子量再进一步增大时,则内聚力超过粘附力,浸润性不好,则发生界面破坏。
结果使胶粘剂为某一分子量时的粘接强度为最大值。
2.极性一般说来胶粘剂和被粘体分子的极性影响着粘接强度,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分子极性的增加就一定会提高粘接强度。
从极性的角度出发为了提高粘接强度,与其改变胶粘剂和被粘体全部分子的极性,还不如改变界面区表面的极性。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经等离子表面处理后,表面上产生了许多极性基团,如羟基、羰基或羧基等,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可粘接性。
3.侧链长链分子上的侧基是决定聚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从分子间作用力考虑,聚合物支链的影响是,当支链小时,增加支链长度,降低分子间作用力。
当支链达到一定长度后,开始结晶,增加支链长度,提高分子间作用力,这应当是降低或提高粘接强度的原因。
4.PH值对于某些胶粘剂,其PH值与胶粘剂的适用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影响到粘接强度和粘接寿命。
一般强酸、强碱,特别是当酸碱对粘接材料有很大影响时,对粘接常是有害的,尤其是多孔的木材、纸张等纤维类材更容易受影响。
11.第十一次课——复合材料连接+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原耿)
1I f v f m vm
1 f v f m (1 v f )
考虑到实际复合材料中存在孔隙、裂纹、损伤、缺陷、残余应 力、界面结合不完善以及纤维微观屈曲等因素,加入修正系数K1
1 K1[ f v f m (1 v f )]
对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K1取0.95-1
被胶接件拉伸 (或拉弯)破坏
被胶接件剥离破坏
胶层的剪切破坏
胶层剥离破坏
5.2 胶接连接设计
5.2.1胶接连接的破坏形式 除以上三种破坏形式之外,还会发生组合破坏,胶接 连接的破坏形式与以下因素有关: 连接形式 近邻胶层的纤维方向
载荷性质
连接几何参数
被胶接件 的厚度
5.2 胶接连接设计
5.2.1胶接连接的破坏形式
胶螺连接
胶铆连接
5.1 复合材料连接特点 混合连接的优缺点
优点:可提高抗剥离、抗冲击、抗疲劳和抗蠕变等性能; 缺点:存在孔应力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重量和成本 混合连接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使用,并且需要选用 韧性胶黏剂,提高紧固件与孔的配合精度,以使胶接变形 与机械连接变形相协调,避免剪切破坏。
4.3 单向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预测
4.3.4 组合模型的弹性常数
整个模型由中间增强层I和表面基体层II组成,由基体薄片和纤维薄 片组成的增强层在横向呈串联形式. 整个复合材料单层由 表面层和增强层以并 联形式组合而成,在 增强层内部横向的基 体薄片和纤维薄片为 串联形式。
表面层
增强层
表面层
4.3 单向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预测
4.3.4 组合模型的弹性常数
1 纵向弹性模量E1
E1 E f 1v f Em (1 v f )
胶粘剂-胶粘剂介绍--基础知识-业务1-350
可能选用价廉的、来源容易的、通用性强的胶粘剂。
5. 使用胶时应注意的问题
(1)粘接界面要清洗干净。彻底清除被粘接物表面上的水分、油污、 锈蚀和漆皮等附着物。
(2)胶层要匀薄。 (3)晾置时间要充分。对含有稀释剂的胶粘剂,胶接前一定要晾置,
丙烯酸树脂 结构胶 (Acrylic base) UV胶 (UV or Light curable)
聚氨酯胶 (Urethane) 环氧树脂胶 (Epoxy)硅胶 来自Silicone)优点
缺点
施胶方式
接著強度高 使用方便 接著速度快
高剪切力, 使用方 便, 單液, 耐化學 藥品
高強度, 耐衝擊性 佳, 抗剝離力, 速 度快
■常见的涂覆缺陷:拉丝(拖尾)、卫星胶点(飞溅)、胶点直 径不一致、漏点;
■粘接剂的附着(未固化)强度:也称湿强度,可用“SMD 粘 接剂的验收”的西门子 SN59651 标准测量;
■吸湿性:吸湿后的胶粘剂在固化时可能导致爆米花问题,从而 导致粘结强度下降、焊料桥接、元器件脱落等其他问题;
■固化速度:固化温度和速度与 DSC 结果有关,也有用户发现 达到完全固化强度的 90%对某些工艺就足够了;
使稀释剂充分挥发,否则在胶层内会产生气孔和疏松现象,影响胶 接强度。
(4)固化要完全。固化一般需要一定压力、温度和时间。加一定压力 有利于胶液的流动和湿润,保证胶层的均匀和致密,使气泡从胶层 中挤出。如热固化胶,温度是固化的主要条件,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 分子间的渗透和扩散,有助于气泡的逸出,温度越高,固化越快。 但温度过高会使胶粘剂发生分解,影响粘结强度。
用途 工业胶粘剂 ,可用作粘接、密封、涂覆等各种用途,常见于以下 领域: 电子元器件—— IC封装、PCB组装、计算机及零配件, PDA, 行动电话, 平板电脑, 数码相机, 扫瞄器、变压器, 鼠标 … 光电显示——如 LCD、LED、投影机 … 光通讯器件制造业—— 如 Lens、Pigtail、Filter、 TOSA/ROSA等有源、无源类光器件的组装 汽车制造—— 汽车零件组装 其它 —— 包括模具,玩具,家电,手工具,马达,卫浴,艺 术品,文具,设备,电话机等 …
胶 接
焊接与胶结成形
1.2 胶粘剂
1. 胶粘剂的形成
填料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在胶粘剂中加入一定量的各种不同填料 所加入的填料可使胶接件提高强度、增大硬度、提高耐热性、 降低热膨胀系数和收缩率、降低成本和增大粘度 通常使用的填料,有金属粉末、玻璃、石棉等
焊接与胶结成形
1.1 胶接基本原理
1. 胶接的原理
有关胶接机理认识,至今仍有机械结合、吸附、化学键、扩散、 静电、弱界面层等多种学说。
焊接与胶结成形
1.1 胶接基本原理
2. 胶接的特点
胶接是一种新型的连接工艺 胶接在室温下就能固化、实现连接 胶接接头为面际连接,应力分布均匀,大大提高了胶接件的疲劳 寿命 胶接接头比铆接、焊按接头,更为光滑、平整、质量较小
机械制造基础
焊接与胶结成形
❖ 胶接
1.1 胶接基本原理 1.2 胶粘剂 1.3 胶粘过程特征
焊接与胶结成形
1.1 胶接基本原理
1. 胶接的原理
胶接是指利用胶粘剂把两个胶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胶接接头的形成过程涉及胶粘剂对被胶粘物表面的浸润流散、 物理吸附、渗入基体中的凹坑、孔隙而形成钉、钩、锚等机械嵌合 力或形成共价键结合等复杂化学过程
焊接与胶结成形
1.3 胶粘过程特征
胶粘过程一般包括表面处理、涂胶、合拢、固化4个阶段 表面处理
对胶粘件的表面进行适当处理是形成理想胶接接头的重要条件 铬酸—硫酸侵蚀及铬酸阳极化、磷酸阳极化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焊接与胶结成形
1.3 胶粘过程特征
胶粘过程一般包括表面处理、涂胶、合拢、固化4个阶段 涂胶
为把胶粘剂均匀涂敷在待粘件表面,并使其充分润湿、扩散、流 变和渗透,可选用刷涂、喷涂、刮涂、滚涂、注入、热熔涂等多种 不同的方法
第四章 胶黏剂_1_胶黏剂基础及胶黏原理
精细化学工艺学主讲教师:张心亚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二O二一年三月第四章胶黏剂(粘合剂)一、概述1、胶黏剂的概念2、胶黏剂的应用特点3、胶黏剂的分类4、胶黏剂的配方组成5、胶黏剂的发展趋势二、胶接原理与粘接工艺三、代表性胶黏剂品种介绍第四章胶黏剂(粘合剂)0、引言工业发达国家人均消耗胶黏剂可达8-14kg。
第四章胶黏剂(粘合剂)0、引言包装用胶黏剂钢材胶黏剂木材胶黏剂4.1概述1、胶黏剂的概念一种具有优良粘合性能,能把相同或不相同的固体材料粘接在一起的媒介物质称为胶黏剂(adhesive),或叫黏合剂、粘合剂、粘结剂,俗称为胶。
胶黏剂是一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
1.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胶黏剂。
许多出土文物表明,5000年前我们祖先就会用粘土、淀粉和香松等天然产物做胶黏剂;4000千多年前就会用生漆做胶黏剂和涂料制造器具;3000年前的周朝已用动物胶作木船的填缝密封胶。
2、历史沿革4.1概述2. 两千年前的秦朝用糯米浆与石灰作砂浆粘合长城的基石,使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
4.1概述4.1概述秦俑博物馆中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的制造中,用了磷酸盐无机胶黏剂。
3. 公元前200年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4. 到上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
目前,与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产量比较,胶黏剂只占第五位,但年增长速度则居第一位。
4.1概述5. 目前,胶黏剂的应用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如据报导:国外在生产一辆汽车中要使用5~10kg 胶黏剂;一架波音飞机的粘接面积达到2400m 2;一架宇航飞机需要粘接30000块陶瓷片。
4.1概述内饰装配粘接:顶棚,车门内护板,地毯,挡风玻璃等。
4.1概述汽车结构件粘接:发动机中罩与前后加强梁,通常用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4.1概述4.1概述粘接使用的部件由原来机内装饰、非结构件、发展到结构件、受力件,甚至整个机体。
胶接基础知识
③极性胶粘剂与非极性材料粘接 以α-氰基丙烯酸 乙酯胶与聚苯乙烯粘接为例,虽然α-氰基丙烯酸 乙酯能溶解聚苯乙烯,产生分子间的扩散作用, 但是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很难互相渗透、 互相吸引,因此无法解释它们之间的粘接强度达 9.8×106Pa以上这个事实。配价键理论认为,在 聚苯乙烯分子链节中,由于苯环的存在,可以提 供π电子,同时由于它的影响,与苯环连接的碳 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就会降低。这样,苯环和-CN 分别与对方带σ电荷的氢原子形成配价键,而且 α-氰基丙烯酸乙酯能溶解聚苯乙烯也为形成配价 键创造了条件。
• 溶解度参数相近 • 扩散
对某些胶接制品的剪切强度不高,而 剥离强度很高的成功解释。
精品课件
2.1.4 化学键胶接理论
胶接作用主要是化学键力作用的结果;胶粘剂与被粘物分子间 产生化学反应而获得高强度的主价键结合,化学键包括离子键、 共价键和金属键,在胶接体系中主要是前二者。化学键力比分子 间力大得多
从粘接接头被破坏的情况来分析 胶粘剂与被粘表面间形成的薄弱表面层 对粘接强度影响很大,必须尽可能除去
配位键理论
由成键的两个原子中的一个原子 单独提供一个电子对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配价键
广义地讲,凡是电子供给体与电子接受体 相互精品结课件合形成的化学键,都称配价键。
★配位键理论要点 在粘接时,胶粘剂分子、链段以及基团会产生微布 朗运动。在运动中,当胶粘剂分子带电荷部分 (通常是带孤对电子或电子的基团,如— OH、—NH2、—CN、—COOH等)与被粘材 料(如金属离子、金属原子、缺电子链节等)带相 反电荷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5×10-10时,就会相 互作用形成配价键。由氢离子形成的氢键是特殊 的配价键。配价健有较大的结合能,很难破坏。
精品课件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
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有限元分析
胶接接头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其中胶粘剂被用于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固定在一起。
胶接接头的性能依赖于材料的特性以及胶接接头的设计和制备过程。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通过有限元分析来研究不同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
我们需要建立胶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胶接剂和被胶接的材料。
材料的特性,如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将被输入到模型中。
然后,我们通过施加外力来模拟胶接接头的受力情况。
这些外力可以是拉伸、剪切或弯曲。
在施加外力后,我们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计算胶接接头中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分布。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不同材料特性对胶接接头的影响。
我们可以改变胶粘剂的特性来观察其对胶接接头应力分布的影响。
我们可以改变胶粘剂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并观察应力分布的变化。
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可能会导致较高的应力集中,从而增加接头的失效风险。
我们还可以研究不同胶接接头设计和制备过程对它们的应力分布和弯矩因子的影响。
我们可以研究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胶接接头,以及不同的胶接剂固化时间和温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胶结
第五节胶接一、胶接的特点与应用胶接,也称粘接: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凝固等作用,使一层非金属的胶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内聚力,并对与其界面接触的材料产生粘附力,从而由这些胶体材料将两个物体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
胶接的主要特点是:(1)能连接材质、形状、厚度、大小等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特别适用于连接异型、异质、薄壁、复杂、微小、硬脆或热敏制件。
(2)接头应力分布均匀,避免了因焊接热影响区相变、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等对接头的不良影响。
(3)可以获得刚度好、重量轻的结构,且表面光滑,外表美观。
(4)具有连接、密封、绝缘、防腐、防潮、减振、隔热、衰减消声等多重功能,连接不同金属时,不产生电化学腐蚀。
(5)工艺性好,成本低,节约能源。
胶接的局限性:胶接接头的强度不够高,大多数胶粘剂耐热性不高,易老化,且对胶接接头的质量尚无可靠的检测方法。
应用:胶接是航空航天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连接方法,主要用于铝合金钣金及蜂窝结构的连接,除此以外,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建筑装潢、电子工业、轻纺、新材料、医疗、日常生活中,胶接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胶粘剂胶粘剂根据其来源不同,有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两大类。
其中天然胶粘剂组成较简单,多为单一组分;合成胶粘剂则较为复杂,是由多种组分配制而成的。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合成胶粘剂,其主要组分有:粘料,是起胶合作用的主要组分,主要是一些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固化剂,其作用是参与化学反应使胶粘剂固化;增塑剂,用以降低胶粘剂的脆性;填料,用以改善胶粘剂的使用性能(如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导电性等),一般不与其它组分起化学反应。
胶粘剂的分类方式还有以下几种:按胶粘剂成分性质分,见表3-13;按固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分为反应型、溶剂型、热熔型、压敏型等胶粘剂;按胶粘剂的基本用途分为结构胶粘剂、非结构胶粘剂和特种胶粘剂三大类。
结构胶粘剂强度高、耐久性好,可用于承受较大应力的场合;非结构胶粘剂用于非受力或次要受力部位;特种胶粘剂主要是满足特殊需要,如耐高温、超低温、导热、导电、导磁、水中胶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多数聚合物的分子相互作用,只存在色 散力的情况下,一般Z0 = 0.2 nm, Wa =10-5J/cm2,于是 σa ≈ 1500 MPa 如果分子相互作用力不仅是色散力,还有氢 键力,诱导力甚至化学键力的话,则值更要 大得多。即使如此,这一计算出来的理想胶 接胶接强度,也要比实际胶接强度大两个数 量级以上。
化学反应型胶黏剂则是在一定的温度(通常 是升温)下,通过内部产生聚合或缩聚反应而 固化。
1.4.2
粘度
粘度是表示液体内摩擦力大小的一个参数。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胶黏剂,在使用的时候, 均要保持较小的粘度,以利于润湿、铺展和 均匀地分布到被粘物表面;同时还要求胶黏 剂有较小的表面张力,才可能有较好的润湿 效果,自发地铺展于凹凸不平的基体表面上, 形成良好的分子接触。
在温度和压力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把两个已经胶 接起来的相,从平衡状态可逆地分开到无穷远,彼 此的分子不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的影响时,所消耗 的能即为粘合能,也就是胶接力。单位面积上所需 的胶接力,称为理想胶接强度,以σa表示:
16 Wa 1/ 2 Z0 9(3)
a
式中:Z0是两相达到平衡时的距离;Wa为胶接功。
判断润湿性可用接触角来衡量,这可用Young
(高斯)方程来表示:
SV = LV cos + SL
(1 )
式中,θ为接触角,也称为润湿角;γSV为固气界 面张力;γLV为液气界面张力;γSL为固液界面张 力。 此式应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才有意义。
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润湿:
(1)从接触角(润湿角)来判断
这就要求要选择能起良好润湿效果的胶黏剂。 同时,也要求被粘物表面事先要进行必要的 清洁和表面处理,达到最宜润湿与胶接的表 面状态。要尽量避免润湿不良的情况。
如果被粘物表面出现润湿不良的界面缺陷, 则在缺陷的周围就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局部受 力状态;此外,表面未润湿的微细孔穴,粘 接时未排尽或胶黏剂带入的空气泡,以及材 料局部的不均匀性,都可能引起润湿不良的 界面缺陷,这些都应尽量排除。
对高分子被粘物而言,这种扩散是相互进行的; 金属或无机物由于受结晶结构的约束,分子较 难运动,但胶黏剂在硬化前,分子可以扩散到 表面氧化层的微孔中去,达到分子的紧密接触, 最后仍能形成以次价力为主的或化学键的胶接 键。这就是胶接的基本过程。全过程的关键作 用是润湿、扩散和形成胶接键。
1.3.2 润湿
Wa = γLV(1 + cosθ)
此式称为Young-Dupre‘方程,θ越小,Wa越大。
(3)用铺展系数来判断润湿 铺展系数为: S =γSV - γSL -γLV 当S = 0,表示可能发生液体在固体表面上自 动铺展,即能润湿; S > 0,必然发生铺展,即润湿性好; S < 0,不能铺展,即不润湿。
1.3.4 形成胶接键
利用胶黏剂粘接被粘物,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具 有一定强度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胶接接头。润湿 和扩散是胶接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其质量直接 影响胶接键的强度。
胶黏剂润湿被粘物并发生扩散,在界面上两种 分子间产生相互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达到分 子作用半径的0.5nm以下时,会生成物理吸附 键,即次价键。如表面发生化学吸咐,则生成 化学键。
1.4 影 响 胶 接 作 用 的 因 素
1.4.1 胶黏剂的作用
绝大多数固体表面,从微观的尺度来看,是凹凸不 平的,将这样的表面迭合起来,只有很小的点面能 相互接触,大部分的表面都不能接触。因此分子的 总吸引力很小,很容易被分开。胶黏剂作用的目的 之一,就在于可将不规则的粗糙表面填补起来,使 两个接触不良的表面,通过胶黏剂产生高度的分子 接触,提高胶接强度。
1.1 概述 1.2 胶接接头 1.3 形成胶接的条件 1.4 影 响 胶 接 作 用 的 因 素 1.5 胶 接 理 论
1.1.1 胶粘剂
通过粘附作用,能使被胶合物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物质,就叫胶粘剂。粘附作用就是指要胶合的两个 面依靠物理和化学力胶合所产生的作用。
1.1 概述
1.1.2 木材胶合理论
被胶接材料通过胶黏剂进行连接的部位。 胶接接头的结构形式很多。从接头的使用功能、 受力情况出发,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2.1 胶接接头的基本形式
(1)搭接接头(lap
joint):
由两个被胶接部分的叠合, 胶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接头。
(2) 面接接头(surface joint)
两个被胶接物主表面胶接在一起 所形成的接头。
(1)分子量
液体的粘度是由于液体的分子之间受到运 动的影响而产生内摩擦阻力的表现。它除 了受溶液浓度的影响以外,主要受分子量 的影响:
[ ] K M
K、a为两个与体系有关的常数。
a
式中,[η]为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Mη为平均分子量;
(2)溶剂
一般来说,同一高分子在良溶剂中的黏度,要比在 不良溶剂中的高一些。
1.3.3 界面扩散
胶黏剂分子或分子链段与处于熔融或表面溶胀状态 的被粘聚合物表面接触时,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跨 越界面的扩散,界面会变成模糊的弥散状,两种分 子也可能产生互穿的缠绕。这时,虽然分子间只有 色散力的相互作用,也有可能达到相当高的胶接强度。
若胶黏剂与高分子材料被粘物的相容性不好,或润 湿性不良,则胶黏剂分子因受到斥力作用,链段不 可能发生深度扩散,只在浅层有少许扩散,这时界 面的轮廓显得分明。只靠分子色散力的吸引作用结 合的界面,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动,所以胶 接强度不会很高。
在开始施加胶黏剂的时候,胶黏剂应当具有 较好的流动性和润湿性,这样才能对固体表 面产生良好的润湿铺展,起到填充凹凸不平 表面的作用。然后,胶黏剂又应当能够向界 面扩散,并在恰当的时间发生固化或硬化, 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能经受较大的外力作 用。
不同的胶黏剂品种,有各种不同的固化或硬化方式。
溶剂型胶黏剂是通过溶剂的蒸发或扩散、渗 透而固化。 热熔型胶黏剂是通过降低温度而固化。
为形成良好的胶接,首先要求胶粘剂分子和被胶接 材分子充分接触。为此,一般要将被胶接体表面的 空气、或者水蒸气等气体排除,使胶粘剂液体和被 胶接材接触。即将气—固界面转换成液—固界面, 这种现象叫做润湿,其润湿能力叫做润湿性。 胶黏剂在涂胶阶段应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且其 表面张力应小于被粘物的表面张力。这意味着,胶 黏剂应当在被粘物表面产生润湿,能自动铺展到被 粘物表面上。 当被粘物表面存在凹凸不平和峰谷的粗糙表面形貌 时,能因胶黏剂的润湿和铺展,起填平峰谷的作用, 使两个被粘物表面通过胶黏剂而大面积接触,并达 到产生分子作用力的0.5 nm以下的近程距离。
临界表面张力γc较大的被粘物,选择比被粘物γc小 的胶黏剂比较容易,有较多的胶黏剂品种可供选择。 但γc 越小,则越不容易选择能有效润湿的胶黏剂。 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的γc只有19mN/m,很不 容易找到表面张力比这还小的胶黏剂,所以PTFE具 有难粘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将PTFE热喷涂于锅 面,就可以制成不粘锅。 要想粘接PTFE,只有利用钠-萘溶液进行化学处理 或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使表面改性,才能进 行粘接。
习惯上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 90°时 定为润湿与否的分界点。
θ>90°º 为不润湿,θ<90°º为润湿,接 触角θ越小,润湿性能越好。
(2) 由Dupre'胶接功的方程式V - γSL
(2)
式中Wa为胶接功,是表征胶接性能的热力学参数。
一般Wa值越大,胶接力也越大,润湿性越好。 因为γSV 、γLV 两种表面张力测试麻烦,将式( 1 ) 代入式( 2 )中得:
扩散理论通过渗透到被胶合物体内的胶粘剂与该物
化学键胶合理论(化学吸附) 电胶合理论
1.1.3 胶粘剂应具备的条件
(1)胶粘剂应具有适当的湿润性
湿润性是指固体对液体的亲和性;亲和性是 指液体在固体表面发生扩散、渗透的现象。 (2)胶粘剂的分子量 (3)胶粘剂的pH值
(4)胶粘剂的极性
1.2 胶接接头
当胶黏剂固化或硬化后,生成的胶接键即被固定下 来而保有强度。要获得高强度的胶接接头,首先必 要的条件是在界面处要能建立分子级的紧密接触, 分子的距离一般应小于0.5nm。否则界面作用力太 小,不能承受稍大的应力。
其次,胶黏剂与被粘物界面上,最好能通过分子 的扩散作用,形成分子间的缠结,这有利于提高 强度。为提高胶接强度,还必须掌握影响强度的一 系列因素,并加以控制。
由此可知,θ 值尽可能小,Wa 和S尽可能大,则胶 黏剂对被粘物的润湿性好,有利于提高胶接强度。
Zisman将固体表面分为高能表面和低能表面。 凡表面能>200mN/m2为高能表面,金属、 金属氧化物和无机化合物的表面,都是高能 表面;表面能<100mN/m2为低能表面,有 机化合物、聚合物和水都属低能表面。高能 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γc >胶黏剂的γLV ,容 易铺展润湿;低能表面的γc < 一般胶黏剂的 γLV ,所以不易铺展润湿。
(3) 对接接头(butt joint)
被胶接物的两个端面与被 胶接物主表面垂直。
(4) 角接接头(angle joint)
两被胶接物的主表面端部 形成一定角度的胶接接头。
1.2.2 接头胶层的受力情况
接头胶层在外力作用时,有四种受力情况。
(a)正拉
(b)剪切
(c)剥离
(d)劈开
①拉应力:外力与胶接面垂直,且均匀分布 于整个胶接面。
利用胶黏剂粘接金属,由于金属分子是以金属键紧 密结合起来的,分子的位置固定不变,而且金属分子 排列规整,有序性高,大多数能生成晶体构造,密度 大而结构致密,不但金属分子不能发生扩散作用,就 是胶黏剂的分子也不可能扩散到金属相里面去。所以, 胶黏剂粘接金属形成的界面是很清晰的。
若对金属表面进行改性,除去松散的氧化层、污染 层,并使之生成疏松多孔状表面,或增加表面的粗糙 度,会有利于胶黏剂分子的扩散、渗透或相互咬合, 有可能提高胶接强度。另外,选择强极性的或能与金 属表面产生化学键的胶黏剂,也能提高胶接强度。借 助偶联剂的作用,也是提高胶接强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