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档案载体的演变
外国档案事业管理
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一、外国档案事业概述分两种:一种是以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构为指挥中心,形成包括国家档案馆、文件中心、档案教育、档案学术机构的国家档案专业系统,另一种是无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中心,其档案事业仅仅以国家档案馆、文件中心、档案教育、档案学术机构组成的档案专业系统。
有中心的代表:美国、法国、俄罗斯没中心的代表:英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津巴布韦法国是近代意义档案事业的开拓者1884至今是以法国国家档案局为全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中心——业务指挥中心1987.12.5 日本第一部档案法《档案馆法》1838.8.4 英国第一部档案法《英国公共档案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档案事业从1950年起便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以国家:即以国这档案与文件局(1984年,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升格为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为联邦政府的档案事业行政管理中心——业务指导中心,以国爱档案馆及其分馆、文件中心、总统图书馆为主体,包括档案学术团体在内的联邦档案专业系统。
二、处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当今世界存在有两种带来管理体制:一种是集中式的,另一种是分散式的集中式的除中国外有三种类型:俄罗斯型、法国和罗马尼亚型、斯堪的纳维亚型。
斯堪的纳维亚型由政府把档案事业的领导权授予国家总档案馆,使其具有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的双重职能。
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可分为美国型、英国型和瑞士型。
三:外国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目前存在两种归口管理形式,分别是:直接隶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当局中,是政府的直属机关,局长由政府首脑任命,除中国外,有美国、俄罗斯、越南、阿尔及利亚等;隶属于政府的某个部,是部直属局。
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各国的档案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可分为:层次型、单一型、兼职型和局部型(地区型)等4种层次型:俄罗斯单一型: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越南、蒙古、阿尔及利亚等兼职型: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局部型:美国二、外国档案馆外国古代档案馆库从世界范围看,大体有过7种类型的档案馆:封建庄园档案馆、都会档案馆、城市档案馆、国王档案馆、社团档案馆、殖民地档案馆和机关档案馆。
外国档案事业史整理
外国档案事业史整理第一章奴隶社会时期(BC3500-AD476)第一节档案的产生一、档案的起源和发现1.档案起源的时间:奴隶社会2.档案的起源地点:古代东方3.理论:文字的产生、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起源的两个必备条件。
二、档案的类型1.从载体角度划分:①石刻档案②泥板档案③纸草档案④棕榈叶档案⑤羊皮纸档案⑥蜡板档案2.从内容角度划分:①宗教档案②皇权王位档案③经济档案④军事和外交档案⑤法典档案⑥科学文化档案三、中外“档案”一词的源起1.时间:明末清初;BC7世纪2.出处:1638年《清太宗皇帝实录》,1707年《柳边纪略》;希腊文APXEIóV3.含义:单义词;多义词4.特点:与装具有关;表示重要5.档案观:重存;重用第二节档案机构的出现一、古代埃及(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年)1.法老档案库;2.宰相档案库;3.神庙档案库。
二、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38年)1.神庙档案库;2.王宫档案库;3.王国档案图书馆;4.私人档案库。
三、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公元前146年)1.王宫档案库;2.城邦档案库;3.王国档案图书馆。
四、古代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1.预言书档案库;2.贵族档案库;3.平民档案库;4.国家档案库;5.皇帝档案库。
第三节档案法规和档案教育的起源一、档案法规1.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规章①用印制度:埃勃拉、亚述②泥板保密制度:“信封泥板”③副本制度:古巴比伦④分类和编目规定:亚述2.古代希腊的档案规章①分类制度②用印制度3.古代罗马的档案规章①工作人员的分工规定②档案的防伪规定③档案的集中管理规定二、档案教育的萌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古代东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第二章封建社会时期档案工作的初步发展(AD476-1789)第一节档案载体材料的第一次变革一、中国造纸技术的发明和传播(原因、标志)1.造纸技术的发明:中国在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造纸技术的外传:分两个方向:向东传至高丽、日本;向西传至新疆、撒马尔罕,由阿拉伯传至埃及、欧洲、美洲、大洋洲二、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产生的影响1.对档案自身的影响:①推动档案的载体材料趋向统一②导致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加2.对档案工作的影响:①档案工作中开始产生了一些新的管理环节(鉴定、统计、保护)②档案工作中一些原有的管理环节的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收集、整理、检索)3.对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和档案学理论的影响:①推动了档案机构类型的进一步丰富②推动了档案人员的专职化③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的萌芽第二节档案机构的丰富一、封建社会初期的档案机构①庄园档案馆②教会档案馆。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
外国档案管理思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外国档案1.有关档案起源于何时的观点有哪些?1.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起源的观点(1)认为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以原始记事文法形成的记录,如结绳、刻契、编贝、结珠等等就是档案;(2)认为是在国家出现之前的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发明了文字并用之记录社会活动,保存下来的文字记录就是档案;(3)认为进入奴隶社会才开始有了档案,因为文字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起源的两个必备条件,只有当国家出现后需要用文书作为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时,才产生了档案。
2.外国档案界大多认为:档案起源于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
古代东方是对古代亚洲、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是一个兼有地理和历史含义的概念。
3.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在这些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出现的文字主要包括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两大体系,它们都是由象形符号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4.罗塞达石碑:最早的档案主要是通过考古方式发现的。
其中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及其碑文的成功破译促进了考古活动在埃及的开展。
2.古代档案(载体、内容)包括哪些类型?1.从载体角度划分为六种类型: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棕榈叶档案、羊皮档案、蜡板档案。
(1)石刻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岩石(包括石块、石板和石柱)上的档案。
如:古代埃及的巴勒莫石刻。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曲。
梅腾自传。
(2)泥板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档案,主要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
泥板档案的使用时间长,范围广。
使用时间大约延续了3000年,使用范围从两河流域扩展到非洲的埃及、欧洲的希腊等地。
世界各国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泥板档案已有一百多万块,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散存在各国的博物馆并以出土地点命名。
如:拉伽什泥板、西帕尔泥板、哈图萨什泥板、埃勃拉泥板等。
(3)纸草档案:这是一种以纸草为制作材料的档案。
纸草纸质地柔软,吸水性好,表面平滑,易于书写,既可展平存放,也可卷成卷轴保存,有些卷轴是由若干张纸草粘结而成的,有的长达数十米。
外国档案管理学
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重大发现
外国档案管理学
三、外文“档案”的词源 据考证,外文“档案”一词最早源自
古希腊文αρχειου。希腊文字是在借鉴腓尼 基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外国档案管理学
第二节 外国档案载体形态和 类型的演变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由于社 会生活日新月异,档案的形态、类型和名称 不断地发生变化。考察档案形态和类型的演 变,了解档案载体的变革和门类的丰富性, 对科学管理档案具有重要意义。
外国档案管理学
(三)纸草档案
这是一种以纸草为载体的档案。纸草 (papyrus)是古埃及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原料来自生长在尼罗河畔沼泽地带的水生 植物———莎草。
外国档案管理学
(四)羊皮纸档案
这是一种以加工过的兽皮作为载体的 档案。因最早是用羊皮加工而成,故名为 羊皮纸(parchment),但其原料不仅仅限 于羊皮,还包括小牛皮。外国Leabharlann 案管理学(二)近现代档案的分类
1.从所有权角度划分———公共档案与私人 档案
2.从形成领域角度划分———综合管理性档 案与专业(专门)性档案
3.从载体角度划分———传统性(纸质)档 案与非传统性(新型)档案
外国档案管理学
第三节 外国档案的定义和价值
一、档案的定义 (一)19世纪中期至末期提出的档案定义 1.德国的档案定义 2.荷兰的档案定义
外国档案管理学
二、档案的价值
¡ (一)政权武器 ¡ (二)历史记录和文化遗产 ¡ (三)社会记忆
外国档案管理学
【思考题】
1.简述外国档案起源的时间和地点。 2.简述纸张出现之前的古代档案。 3.简述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及其影响。 4.简述新型档案的含义。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档案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同之处。
首先介绍了中文档案发展的历程,包括传统与现代档案管理的演变;其次分析了外文档案发展的历程,重点对西方国家档案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然后对中外档案发展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档案管理标准、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接着分析了影响档案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技术进步等。
最后探讨了档案发展的趋势,展望了未来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结论部分进行了对中外档案发展的总结,并提出了未来档案管理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外档案发展的差异与共同点,为未来档案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档案、发展、比较分析、历程、影响因素、趋势、总结、展望、建议、中文、外文、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是一项有关中外各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中外档案管理制度的异同、档案工作的特点以及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中外档案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为我国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比较中外档案的发展情况,可以促进档案学术交流和档案管理经验的互相学习,推动世界档案事业的共同进步。
本文将从中文档案发展历程、外文档案发展历程、中外档案发展比较、档案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档案发展的趋势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从而全面比较中外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完善我国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中文档案发展历程中国的档案学在古代便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系统地研究档案学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嘉庆年间。
当时,学者董作儒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档案博物馆——"藁城档案馆",并出版了《藁城志》。
此后,中国的档案学逐渐发展壮大,各地先后成立了许多档案馆和档案学研究机构。
国外档案载体演变情况
国外档案载体演变情况1国内档案载体的发展演变1.1契刻档案现在已知道的最早的档案记录载体是甲骨。
甲骨主要就是龟甲腹板和牛的肩胛骨,也包括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等。
刻有文字的甲骨是迷信鬼神的殷人在占卜过程中留下来的档案材料。
其中有对于所卜事情的叙述,有占卜结果的记录,并有事后对是否应验的补录信息。
(1)甲骨档案中国古代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原始记录。
甲骨档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
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的占卜活动中,人们用刀将文字等信息刻在足够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以此来记录重要信息。
档案内容丰富,多是反映王室占卜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活动。
甲骨档案是商代留给后人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它的材料之特殊、年代之久远、数量之多使得它在档案历史上有着绝无仅有的地位。
但是到周代以后,由于占卜文化逐渐淡化以及龟甲兽骨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所以甲骨档案慢慢地被其他方式所取代。
甲骨档案材料制成特殊,年代久远,数量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其内容广涉当时社会阶级与国家状况、农业生产、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年代久远。
商代留给我们的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就是这种甲骨档案,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该种档案制成材料之特殊,年代之远,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看也是绝无仅有的。
(2)石刻档案以石为载体的书史铭文。
曾广泛产生于古代东方各奴隶制国家。
大凡记功颂德、颁布宪令、誓盟立约以及一切重大事件,都要刻石述事,昭示未来。
中国收存年代最早的石刻档案是石鼓文,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后的记功刻录。
此外,大量的墓志也是中国古代石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坚硬的利器产生,人们可以在以石为质地的档案载体上刻写文字,这样就形成了石刻档案。
先秦时期,已出现以石材作为记事材料。
到秦代,石刻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不仅形式扩大,数量增多,而且内容也得到了发展,此后,历代把石刻作为发布政策、记载国家大事的最好传世材料。
国外档案载体演变情况(最新整理)
外国档案载体演变情况泥板档案,古代刻写在粘土板上的文书。
是西亚地区古代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波斯和亚述等的遗物。
它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奴隶制国家的活动,内容涉及广泛,有法典和法规、外交条约 (如赫梯国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缔结的和约)、外贸协定、商业契据、人口调查材料、土地与财产转让文件、财务与税收文件,还有城市平面图等。
17世纪曾在伊朗设拉子附近发现波斯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王宫遗留下来的泥板档案,19世纪40年代以来,苏美尔城邦拉格什、赫梯古王国都城哈图沙什和埃勃拉王宫等遗址都发掘出大量泥板档案。
纸草档案,古代用纸草纸制作的文书。
长的达105英尺,短的只有4英寸,长的以卷轴形式保存,又称纸草卷。
纸草是古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原料来自生长在尼罗河畔沼泽地带的水生植物莎草。
纸草纸比岩石、泥板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
纸草档案最早于1752年发现于意大利,已发现的纸草档案包括房地产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
蜡板档案,在古罗马时期,罗马人记录文字除了用卷轴外,还会用蜡板,顾名思义,就是涂有蜡的木板。
罗马人在日常生活和行政方面常使用这种书写工具。
用蜡板作书写材料是古罗马人的发明。
公元4 世纪前蜡板文献在地中海一带广泛流行。
蜡板通常以木板或象牙板制成,四周有隆起的边,中间涂以黑色的蜡,文字是用铁笔或其他尖笔刻写在蜡层上的。
在每块木板一侧的上下两角钻上小孔,用绳索将许多木板串连在一起,其最前和最后两块板上不涂蜡,这样便成为一部"书"。
早在公元前8 世纪,亚述人就已经使用蜡板书写板。
由于蜡板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同一块蜡板可以反复使用,所以蜡板的使用非常广泛,僧侣、商人、文人、教师和学生都用它来记事、记帐、作草稿、演算、备课和作笔记等。
但蜡板上的字迹易受摩擦而模糊,难以保存长久,加上因受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限制而很难把文字写得工整,有时不易辨认,所以蜡板文献到4 世纪后便被易于折叠的羊皮文献所取代。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外档案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古代、现代档案发展与西方古代、现代档案发展的异同之处。
中国古代档案发展注重保存政治文书和历史事件记录,西方古代档案发展则更强调纪录保存和知识传承。
在现代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起档案管理制度,而西方国家早在近代就构建了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
结合档案管理制度比较,可以发现中外档案管理在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通过对中外档案发展的特点比较、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启示,可以为中外档案事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中外档案发展、比较分析、古代档案、现代档案、档案管理制度、特点对比、启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录和见证,对于保留历史真实、传承文化遗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外档案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特点、发展模式和制度变革。
在中国古代,档案起源于商代的铭文,秦汉时期实行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唐宋时期更加系统完善。
而在西方古代,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各种形式的档案记录,中世纪的修道院是重要的档案中心。
在中国现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现代档案管理体系,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而西方现代,则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发展趋势,强调档案的电子化、互联网化管理。
通过比较分析中外档案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档案管理理念、技术手段、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这不仅有助于各国之间的经验借鉴和交流互通,也为我国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展望未来,中外档案发展将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档案事业的繁荣发展。
2. 正文2.1 中国古代档案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档案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的档案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文献上。
在古代,档案主要以文字记录为主,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都是重要的档案载体。
外国档案事业史复习题
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档案馆库的性质和特点(J)1、性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出现的诸多类型的档案馆库,可统称为古代档案馆库。
尽管类型多样,但是总体性质基本相同,都是为所有者专有并只为所有者服务的保管机构。
它被牢牢的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
2、特点(受性质所决定):(1)附属性。
古代档案馆库都只是依附于特定所有者的内部机构,往往作为政府和宗教的附庸而存在,没有独立性,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2)封闭型。
古代档案馆库均不向社会公众开放,只有所有者或经所有者特许的人或机关才能利用馆藏档案。
(3)世袭性或连续性。
古代档案馆库可以世代相传,可以遵照法规或遗嘱继承,也可以按照帝位或爵位相传。
(4)馆藏对象的混合性。
古代档案馆库保存的不仅有档案,还包括图书、贵重实物或其他物品,大多是一种混合性的收藏机构。
(5)门类单一性。
古代档案馆库都只属于档案保管机构,没有出现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教育机构等其他门类的档案机构。
(6)分散性。
古代档案库大多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没有纵向的隶属关系或横向业务关系。
二、档案理论萌芽的条件(J)1、中国造纸术的传入使得欧洲国家普遍适用上了纸,原来载体五花八门的档案逐渐被纸一统天下,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了档案人员、机构和管理活动增多等一系列后果,使档案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为档案学理论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2、档案机构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类型的丰富,而且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大、馆藏数量不断增多。
欧洲各国出现了档案集中保管的趋势,不少国家国王档案馆都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且馆藏成分开始转向为单一的档案文件,不再包括图书和其他实物。
档案馆与图书馆逐步分离,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部门。
3、档案管理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巨大进展,表现在整理和分类开始出现理论原则的萌芽,编目从简单走向比较完备,保管从分散日趋相对集中,鉴定从无到有,利用则是从封闭逐步向开发过度等等。
国外档案载体及其演变过程第四组
《档案管理》第四组:朱娟孙敏庄翠萍王文蕾国外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一种又一种档案载体类型,有些载体类型在档案载体类型发展史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人们继承、发扬,成为档案载体类型进化激流中的沉淀物,被保留了下来;而有些载体类型则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档案载体类型发展的进程中,被淘汰出去。
档案载体类型发展的这种继承与淘汰规律揭示了档案载体类型发展既不是新的对旧的全部继承,也不是新的对旧的全部淘汰,而是一个渐进的、有选择的过程。
在纸张出现之前的国外档案有:石刻档案、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纸档案、棕榈叶档案、蜡板档案、金属档案、桦树皮档案、木简档案等。
下面简要回顾这些璀璨的档案载体的演变。
(一)石刻档案流传下来的石刻档案以巴勒莫石刻、梅腾自传、《汉莫拉比法典》、罗塞达石碑、墨西哥石碑最为著名。
其中,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罗塞塔石碑是最早的石刻档案,制作于公元前196年。
(二)泥板档案这是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档案,主要出现在两河流域。
由于两河流域的土质黏性较强,当地居民苏美尔(Sumer)人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将黏土用水调制成泥板,然后在湿软状态下的泥板上刻写文字,每一笔画都是一端粗而深另一端细而浅,装如木楔,楔形文字由此得名。
从已经出土的100多万块泥版档案来看,主要形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地,在埃及、赫梯、波斯以及希腊的克里特岛也有发现,最早的使用于公元前30世纪,最后一件泥版档案是在公元前75年——公元前60年制成的,延续了约2000年。
当时已有司书制作泥版:先用粘土制作成一定尺寸和一定厚度的泥版,用削尖的棍棒把文字刻印在半干的泥版上,然后经过焙烧或晒干,使之耐久。
(三)纸草档案这是一种以纸草为载体的档案,纸草(Papyrus)是古埃及发明的一种书写材料。
原料来自生长在尼罗河畔沼泽地带的水生植物——莎草(香附子)。
纸草纸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才停止使用。
档案演变
棕榈简介
棕榈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 棕榈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 乔木,径成圆柱形,没有分支, 乔木,径成圆柱形,没有分支,叶 子大并有长叶柄,花为黄色。 子大并有长叶柄,花为黄色。
棕榈图片
组员:王丽丽、戴雪、葛霞、 组员:王丽丽、戴雪、葛霞、 李珊珊、 李珊珊、刘肖乐
外国档案的演变
外国档案发展史
泥板档案 纸草档案 羊皮档案 蜡版档案 棕榈档案
泥板档案
古代西亚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 文书。最初为苏美尔人采用, 内容包括各种经济文件、文学 作品、法律条文和宗教典籍等。 为研究两河流域及西亚地区的 重要史料。其文字因笔画一头 粗一头细,状如楔子,故被后 人称为楔形文字。作为档案保 存的泥板在末端刻有该文书的 关键词或主题词,以便分类保 管。泥板文书一直被使用到大 约公元一世纪才逐渐淘汰。
羊皮纸介绍
• 羊皮纸:羊皮纸一词来自于希 腊文化时期文化中心之地--帕 珈马,今土耳其一代。 • 羊皮纸的出现:埃及托勒密王 朝为了阻碍帕珈马在文化上与 其竞争,严禁向帕珈马输出埃 及的莎草纸,于是帕珈马人发 明了羊皮纸。 • 优点:比莎草纸更加适用,两 面都可书写。 • 缺点:价格昂贵,制作耗时耗 工。
棕榈档案
棕榈档案是一种以棕榈叶作为书写材料的 档案,7世纪中国造纸技术传入之前,印度以桦树 皮和棕榈树叶为书写记事材料。当时讨论政治事 务的会议和佛教徒的会议都有办事员作记录,这 些记录就成了当时的档案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在 《大唐西域记》中记述:南印度恭建那补罗国“城 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 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至于记言书 事,各有司存。史诰总称,谓尼罗蔽荼,善恶具举, 灾祥备著。”说明了印度古代所用书写材料和存 档制度。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四版)教学课件第9章
第一节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
(二)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对档案工作而言,新型档案的出现意味着各管理环节都增加了复杂性和相当 的难度,使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由于新型档案与纸质档案存在不同特点 ,在 其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和提供利用等诸多环
第一,在收集上的难题是,新型档案应当由综合性档案馆接收还是应建立专 门档案馆进行收集。 第二,在整理上的难题是,新型档案是否都有实体整理的必要,整理原则是 否仍然遵循来源原则,新型档案特别是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信息与载体的可分 离性特点使有的档案学者提出了 “逻辑整理”的新概念,还有的学者一度认 为电子文 件的整理无须遵循来源原则。 第三,在保管上的难题是,新型档案如何解决保管的长久性和安全性问题。 第四,在鉴定上的难题是,怎样制定新型档案的鉴定标准。 第五,在提供利用上的难题是,怎样解决新型档案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以上难题的存在,无疑增大了新型档案的管理难度。
第一节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
第一节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
一、档案载体第二次变革的表现——新型档案的出现 二、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一节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
封建社会时期纸张的发明引发了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结果使得五花八门 的档案载体最终被纸质载体一统天下。现当代时期又发生了档案载体的第二 次变 革,标志就是新型档案的出现。与第一次变革恰好相反,第二次变革打 破了纸质 载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再次进入档案载体多元化的新时期。
第一节 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
一、档案载体第二次变革的表现——新型档案的出现 (一)新型档案的含义及类型 新型档案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是指除传统纸质载 体以外的各种制成材料的档 案,包括照片档案、影片档案、录音磁带档案、缩微胶片档案、计算机磁带、磁 盘和光盘档案等。单就新型载体的出现时间来看,可以往前推到近代。
外国档案事业史课件第三章
03
封建社会末期的档案机构
(一)机关档案馆 机关档案馆是国家机器强化和部门分工细化的产物。随着君主政体的加
强,原有国家机关的职能一方面得以扩大,另一方面部门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为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独立机关。如在英国,度支局从皇家咨议院独立出来,成 为专门掌管财政收支的机关。从16世纪开始,各国一些大的行政主管机关开始 设立档案馆,如西班牙外交部设立的档案馆是最早的一个,后来法国海军部 (1659年)、外交部(1671年)和陆军部(1701年)也都设立了档案馆。机关档案 馆属于部门性档案馆,主要职责是保管本机关或本部门的档案,为本机关服务 。
到10世纪之时,阿拉伯国家开始普遍用纸,并将造纸技术进一步西传到北 非的埃及(900年)和欧洲。
12世纪中期(1150年),西班牙开设了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到14世纪欧洲 已普遍使用纸张。
17世纪末期(1690年),造纸术传入美洲。 最后直到19世纪中期(1868年)才传入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在造纸术的西传过程中,各国根据本国条件对造纸术继续加以改进,因此 造纸术得以不断完善。
(二)教会档案馆 教会档案馆是伴随基督教会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备而产生的。 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组织体系,每个城市设一个主教
管区,每个主教管区下辖几个修道院。各级教会组织为了保管在各种活动中形 成的大量档案文件,相应设立了档案馆。教皇档案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教皇档案馆负责保存教皇的命令、信件和账目,以及与教皇特权和恩赐有 关的文件。从13世纪起,教皇档案馆发展成为一种馆藏国际化的档案机构。在 教皇档案馆之下,主教档案馆和修道院档案馆分别保管本辖区内形成的档案。
目录
CONTENTS
1/档案载体的第一 次变革
2/档案机构的丰富
1-第一章外国档案[71页]
第一节外国档案的萌生与词源
一、档案的起源
古代东方大约是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初,因青铜器 的使用和农灌溉的发展,跨入阶级社会,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它 们是最早的文明古国。随着国家的形成,为了管理农业、组织商 业活动和应付战争等多种需要,国家开始要求集中管理权,并要 求有文字记录作为内部行政管理和对外交往的工具。而这一时期, 古代东方已经出现了文字,主要包括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两大体 系。它们都是由象形符号演变和发展而来。
1.巴勒莫石刻 2.梅腾自传 3.《汉谟拉比法典》 4.罗塞达石碑 5.墨西哥石碑
第二节外国档案载体形态和类型的演变
一、纸张使用之前的古代档案
(一)石刻档案
这是一种刻写在泥板上的档案,主要出现在两河流域。由于 两河流域的土质黏性较强,当地居民苏美尔(Sumer)人从公元 前3000年左右开始将黏土用水调匀制成泥板,然后在湿软状态下 的泥板上刻写文字,每一笔画都是一端粗而深另一端细而浅,状 如木楔,楔形文字由此得名。苏美尔人根据文件的保存期限进行 不同处理,短期保存的放在太阳下晒干,长期保存的就用火焙干 。
又如,考古人员1961年在罗马尼亚境内发掘出温查文明的塔 尔塔里遗址,从中发现了三块刻有图形的泥板,图形近似于两河 流域苏美尔的早期象形文字。但有学者认为,从时间及地理位置 看,这三块泥板的图形,似乎不可能受苏美尔的影响,有可能是 当地产生的。
上述考古活动发掘出来的大量档案记录了古代东方各奴隶制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东方是人类 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产生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地方。
实践证明国外档案学者面对新型档案的挑战或者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观点或者对现有档案学理论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和修三档案载体第二次变革的重大影响第二节外国档案载体形态和类型的演变四档案类型的演变古代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档案的类型划分具有不同标准前文已从载体角度评述了古代档案的类型
第九章外国档案利用
第三节 外国档案利用理论
一、档案开放原则
档案开放原则是近代法国档案工作改革 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档案利用从封闭转变为 开放,档案利用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社会 大众的权利。
二、档案限制利用
(一)档案限制利用的含义和必要性 国外档案界对档案限制利用作出了术语界
定。国际档案理事会最新修订的《档案术语 词典》把“限制利用”(restricted access) 的含义规定为“通过规定利用日期或总体上 拒绝利用的一般或特定条例,对查阅文件/档 案、个人文件或特定类型信息作出的限制”。
6.简述外国档案限制利用的类型。 7.简述档案休闲利用观。 8.简述档案利用服务的含义和对象。 9.综述现当代外国档案利用的总体特点。 10.综述封闭期制度。 11.综述外国档案利用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12.综述外国档案利用服务的形式。
第二节 外国档案利用的现实做法 及总体特点
一、代表性国家档案利用的现实做法
(一)英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四)德国 (五)意大利
(六)西班牙 (七)北欧各国 (八)美国 (九)加拿大 (十)拉美诸国 (十一)日本 (十二)韩国 (十三)非洲诸国 (十四)澳大利亚
二、外国档案利用的总体特点
(三)近代时期:档案利用的重大变革
1.档案开放原则的提出 2.档案开放原则的实施和传播 3.档案开放原则的意义和影响
(四)现当代时期:档案利用趋于成熟和完善
现当代时期档案利用进入成熟和完善 时期,各国在推行开放原则的过程中逐步 实行了限制利用的做法并确立了其理论依 据,对利用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进行了理论 概括,树立了利用服务的思想并不断完善 服务形式。
(二)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核 心而开展的一项主动性服务。美国称情报 服务,俄罗斯称主动报道,英国称开发性 服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年代:公元前13世纪 地区:古代两河流域 记载内容:作为书写材料,肖像画
古罗马的艺术
埃及的法尤姆出土的蜡板肖像画 苏联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
形成:这是一种以棕榈叶作为书写材料的档 案。棕榈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常 绿乔木 地区:以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南亚诸国 记载内容:日常事务 与重要文件 ,
Hale Waihona Puke 1975年,考古学者在现今叙利亚境内发掘了 距今4400年前的古代埃勃拉王国的王宫档案 库
另一个古老的王宫档案库是在两河流域(幼 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北部的古城废墟中 发掘出的原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王宫 的档案库。
形成年代:1752年发现于意大利 地区:尼罗河下游 记载内容:已发现的纸草档案包括房地产 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 信、古典著作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 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
形成年代:公元前2世纪 地区:小亚细亚的帕加马 特点:结构紧密,防油性强,防水,防透 气,弹性较好,该纸经过羊皮化,具有高 强度及一定的耐折度。 记载内容:重要法典航海地图,藏宝图等
美国的第一部宪法、独立宣言、人权法案均 用羊皮书写以显示其重要性。 “西奈山抄本”(Codex Sinaiticus)--现存最古 老的完整版羊皮纸《圣经》
第八组:
·
棕 榈 档 案
蜡 板 档 案
羊 皮 档 案
纸 草 档 案
泥 板 档 案
外 国 档 案 载 体 的 演 变
形成年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形成地区:古代世界的埃及、两河流域、波斯、 赫梯、希腊等地区 记载内容:有法典和法规、外交条约 (如赫梯 国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 世缔结的和约)、外贸协定、商业契据、人口 调查材料、土地与财产转让文件、财务与税 收文件,还有城市平面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