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共110页
学校“三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镇海区中心学校“三自”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三自”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指导思想:按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可以拓宽视野同时又能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课程,通过个别化、多元化的适性教育,培养孩子肯定自我,创造思考,不断自我超越的自觉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形成特长;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探究、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促进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更新;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构筑起中心学校丰富多元、特色精品、充满活力的课程文化。
二、课程核心词:自然自主自觉1.自然。
按照天性培养孩子,释放孩子潜在能量,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强调真实、孝顺、感恩;突出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
2.自主。
为孩子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自觉。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和社会。
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追求学生个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三、课程定位: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让学习更自然、更有效的发生让校园更生动、更有活力四、课程总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5.构建起有特色的区中心学校课程体系。
五、课程开发组织领导课程开发委员会主任:杨万勇副主任:毛媚华、徐英、方志军项目监理、开发、初审:岑红冕、潘霞虹、王燕敏、徐晓、周晔。
教材终审:毛媚华、徐英、陈萍、俞君方技术支持:吕炳群后勤保障:叶姚君职责:1.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检查与评估,协调各项目组的工作。
校本课程方案
为保证我校本课程建设的高效性、实用性,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校内合作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
为提高我校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建设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研究目标:1、总目标: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个性特长,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①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力。
②热爱学习,兴趣爱好广泛,至少学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③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质疑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④动手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满足自我认同感。
1.解决校本课程特色不足、缺乏实效的问题。
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实际优势,让校本课程更加科学丰富而富有活力,并形成体系。
2.将学校一切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必将带来学校贤良文化、教师思想、教学行为的变化,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名师团队,提高育人质量,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3.使学校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4.探索得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策略,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凭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开发资源:1、整合学校资源、社团资源、社会资源等,构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我校的硬软件优势及开设的活动资源,结合各学科学科特点和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相应的课题。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吴才薮
——校友、国学大师唐文治 ——校友、著名教育家顾明远
扬子江畔人才的摇篮
前言
在南菁中学逗留的短暂时光给我启迪,丰富了我的思想, 确定了我的价值取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此后的走向。…… 我在此获得了充足的精神食粮,支持我今后的长途跋涉;我在此得到 了优秀向导的指点,告诉我下一步怎么走。任何物质补给都是易耗品, 唯有精神食粮才具有永久的滋养力。在南菁中学学习的一年,相当于 生活中的一个原点,而我在这里受到的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我如何通过这个原点来划出我人生的轨迹。
“培养什么人?”:教育方针—素质教育— 育人目标—核心素养 具有内在一致性
核心素养(?) 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战略主
题(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
教育方针(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接班人和建 设者)
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和素质教育战略要求落在学校层 面的校本化表述。 核心素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阐 释。
夫以记室之要,宜须通才敏思,加性情勤密者。——《宋书· 孔顗传》
相对于专才(精英),通才更强调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在学识之外更敢于行动和实践。
广州荔湾区文伟中学培养“大气”之人
★ 欲成“大器”必先有“大气”(天下之贤人, 大器也《管子.小匡》)
★ 欲成“大气”之性必先有:
1、健康阳光之体;(身心、人格健康)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汇报提纲
• • • • • 建立新的学校课程观 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 搭建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课程结构 整体设计课程体系 找到适合有效的课程实施途径和载体
一、建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学校的关键领域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 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 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 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 心竞争力。
中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一、学校背景分析(一)学校的资源与优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复旦附中)创办于1950年,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劳动中学(1957年)、复旦大学预科(1958年)等阶段,1962年定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在上海市教委和复旦大学的双重领导下,建校60年来始终秉承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素以“教风民主严谨、学风踏实自主、学生基础厚实”闻名。
学校长期坚持推行素质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文化熏陶滋养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规律,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复旦附中继续确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筑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的目标。
(二)学生现状在上海的各高中学校同龄学生中,复旦附中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愿望以及发展潜力等诸方面都应该是最优秀的;从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科竞赛成绩,被海内外名校录取的人数和比例,以及自主管理、规划未来的能力和意识上,都说明我们有进一步创设校本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的学生基础。
但与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作纵向横向的比较,也会发现目前学生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思想上存在是非观念模糊、责任感缺失,素养上存在缺乏尊重、不善沟通与聆听、意志力薄弱,学习上存在有厌学、盲目或纯功利地学等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通病。
(三)教师队伍现状复旦附中拥有一批敬业爱生、专业博学、教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师。
在123名现职教师中,高级教师50余位,先后有13名教师获上海市特级教师荣誉称号,一批有影响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千篇,主编或参编专著、教参数百册,市级科研课题十多项。
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责任性强,知识面广,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论,善于启发学生,是复旦附中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建设多元课程体系,携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侧记
探路28启航【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建设多元课程体系,携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侧记文 | 张海燕 徐辉在黑龙江教育改革的热土上,一批批教育名家正在茁壮成长。
2018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市教育研究院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构建“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发展共同体”,通过发挥未来教育家型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共同体内成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
让共同体成为激活办学智慧、提炼教育思想、孵化教育名家的生长场,“张海燕校长发展共同体”应运而生。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长张海燕担任共同体的领衔专家,来自宾县、木兰县、尚志市、方正县、双城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道里区的十名校长为共同体成员。
学习共同体——校长们对课程建设的思考共同体领衔专家校长提出:“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自2000年起,在“愉快教育”思想引领下,她带领经纬小学开展了多元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共同体成立后,领衔专家校长结合自身学校的成功经验,带领校长们构建符合校情、生情、师情的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推动各校发展,带动校长们快速成长。
在学习研讨中,每位校长对课程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方正县实验小学校王亮校长认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
多元且富有特色的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能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并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在希勤乡学校李兆鑫校长和双城区第三小学校张春宇校长眼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的落实与成效,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和学校特色的打造。
木兰兆麟小学韩巍巍校长认为:一所具有发展实力的学校,要把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要根据学校精神文化打造有特色的丰富的课程体系,这样教育教学策略才会有突破,教师的课程理念才能不断更新。
永源中心校孙学恩作为一位老校长,认为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载体,他的学校正是依托乡村少年宫并结合农村地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挖掘教师的潜能,通过课程建设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ppt课件
3
什么是课程?
在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概念,目前尚存在着 诸多纷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 程与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
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 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活动。
图 北京潞河中学课程体系结构
11
案例: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
整合国家课程,分为四大类: ——健康与生活,包括:品生与品社、体育与
健康、心理健康等。 ——语言与阅读,包括:语文、英语等。 ——数学与科学,包括:数学、科学、综合实
践课程。 ——艺术与审美:音乐、美术、书法等。
12
(二)系统化
学校课程的结构类型: 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学习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必选、任选、
大课时 8:00-9:00 基础课时 9:10-9:45
星期一
语言与阅读 (语文) 数学与科技 (数学)
基础课时 9:50-10:40
升旗仪式课
基础课时 10:4511:20 基础课时 11:2512:00 午间活动 12:0013:30 大课时 13:3014:30 大课间 14:3015:10 大课时 15:1016:10
地方课程 整合 拓展 转变
校本课程
智慧之心
热爱学习 主动求知
健康之心
强身健体 阳光心态
审美之心
创新之心
社会之心
艺美怡情 才艺修身 善于思考 勇于探索 实践体验 厚德笃行
基础学科课 身心健康课 艺术审美课 创新思维课 实践体验课
课程相互包容 挖掘教育资源 家校有效合作
校长课程领导力下的学校办学特色构建
校长课程领导力下的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作者:***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4年第07期梁婉清,江门市蓬江区丰泰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小学英语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18-2023年),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江门市教育专家,江门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黄佩华,江门市陈白沙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18-2023年),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优秀学员,江门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持、参与课题研究13项,4项独立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梁又晖,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校长,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1—2023年),江门市教育专家,江门市第五批名校长培养项目“优秀学员”,江门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主持多个省级课题结题、获奖,公开发表论文25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注重持续优化。
”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诸多能力中的首要能力,是校长履职尽责的核心领导力,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根本目标。
本期通过对三位名校长进行访谈,呈现他们对校长课程领导力下的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深度思考。
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时代思考广东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出台,对中小学课程教学以及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9篇)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精选9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大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
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身心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身心健康,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并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与军事技能。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11.11•【字号】浙教基[2011]157号•【施行日期】2011.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浙教基〔2011〕157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推动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决定以创建课程特色为主要内容,开展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评估工作。
现将《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申报评估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工作要求(一)深刻认识实施《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开展以创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的目的,是要切实改变普通高中长期形成的“千校一面”、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的状况,积极推动育人模式的多样化,强化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加快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持续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切实明确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重点。
着力构建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弹性学时制度和评价制度,以课程特色彰显学校特色,彰显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二、申报必备条件(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有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办学发展规划,并取得明显成效。
(二)建有符合本校学生发展需要且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各类选修课程比例构成富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积极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学习的需要。
虚实结合、四位一体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化建设
文章编号:2095-6835(2022)18-0117-03虚实结合、四位一体的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化建设罗婷婷1,2,叶瑞辉1,余磊1(1.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16;2.安防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16)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实践环节,因此,实践教学是学生培养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实训、实践环节存在着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实施难、观摩难、在线难等问题。
针对传统实训存在的问题,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为例,提出在传统实训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层次化教学模式,实现实训、教学、培训和科普四位一体,虚实结合的课程体系化建设。
关键词:虚拟仿真;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虚实结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18.0331专业课程背景及现状1.1专业课程背景新科技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调整重塑,都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1]。
职业教育自身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发展实训、实践环节,而传统的实训、实践环节面临着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以及实施难、观摩难、在线难等实习中的困境。
且各课程传统实训室均是单独针对某一门课程建设的,课程之间较难实现共享实训室,导致建成后的实训室利用率不高。
如何在传统的实训、实践环节上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实训室多门课程共享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2-3]。
“智能化工程设计”“综合布线”“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入侵报警与出入口控制技术”作为安全防范技术专业4门专业核心课程,无论以后是从事技术支持岗位、智能化项目工程师还是网络工程师都离不开这4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这4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培养的安防专业人才能够从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等工作,能够胜任各类安防企业技术服务、安防设备调试、检修等相应岗位。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课件
特色课程体系面临的挑战
资源投入
01
建设特色课程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
学校的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课程平衡
02
在突出特色的同时,如何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的培养,避免课程体系的偏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队伍建设
03
特色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具备相应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如何
管理体制僵化
现有课程管理体系过于集权和刻板,缺乏灵活性 和创新性,不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
资源配置不足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一些学校缺乏开 发特色课程的资金、师资和设施条件,难以构建 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03
特色课程体系设计
设计原则与目标
原则一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 体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跨学科课程。打破学科界限,设计跨 学科课程,鼓励学生探索跨领域问题 ,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开 设拓展课程,如科技创新、艺术鉴赏 、社会实践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领 域。
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各类实践活动, 如实验、调研、志愿服务等,让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提高实践 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兴趣和潜能 ,特色课程体系能够提供更多元 、更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设 特色课程体系有助于形成学校的 办学特色和品牌,提高学校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背景与课程目标
学校背景
我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底蕴的学校,一直致力于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需 要建设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学生的需求 。
学校特色学校建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修订稿)一、指导思想:为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全国推行的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亲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根据我市教育局金坛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艺“2+1项目”工作推进会议精神,通过“2+1项目”工程的实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好课外文体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喜爱的体艺活动搭建一个平台,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实施原则:1、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教育为原则。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艺教育功能。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艺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张扬个性,发展特长;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4、师生同步发展原则: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广大学生完善人格、学有专长、技能发展的要求,并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共同参与项目,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2+1”项目,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
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工程。
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律,把体艺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设施装备、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第六讲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3.教材 3.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 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目录、正文、作业、 实验、图表、附录、索引、注释等。 大学教学一般要有辅助教材,它可分为三 类: (1)教科书之外的学术论著; (2)与教科书配套的习题集、思考题集等; (3)自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教学法参考 书等。
课程建设的准则和目标1必须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2有合适的教材3具有完整的教学资料4有科学的考核手段5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工作梯队5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工作梯队6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7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4
第六讲
高等学校的专业 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1)以系为主 (2)分析现状 (3)开展评估
关于学年制和学分制问题
1.学年制 大学的初建阶段,就实行学年制的分科教学制度。 近现代的欧洲一些国家,也仍然在采用。我国建国前 实行的是学分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才改为采用学 年制。 学年制是模式单一、要求统一的教学计划。 学年制的主要优点是整齐划一,便于管理,能保 证学生达到基本规格的要求,也便于国家对人才的计 划培养和统一分配。它的缺点是:划一要求缺乏弹性, 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从而不 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容易造成学生时间和 精力的浪费。
2.教学大纲(课程大纲) 2.教学大纲(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确定之后,每一门课程都应制定出教 学大纲,编出相应的教材。 教学大纲(或课程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 的形式,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 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说明、本文和附录三个 部分。 编制教学大纲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 思想性、启迪性和教学适应性。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 设,应集中体现在课程和教学之中。 把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 堂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 校工作的主线。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建设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 它根据附中的学校特色定位,适应 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高端的学生 发展的需要。它以科技和艺术的融 合为内容,体现课程的学术性与实 践性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分 科与综合的融合。是附中学生发展 的创造性要求。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三类课程的结构如下图:
•
•
•特色创造 •课程
•高 端
二、我们的思考
邓中翰现象、袁隆平的启发
•南师附中1949届校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语录:“大学毕 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致由力自于创在新、人才无培拘养的无学束校课。程”体系
建设
•目前,高中教育仍然存在着两个矛盾: 学生素质培养与升学竞争需要的矛盾; 教育发展需求与社会功利需求的矛盾。 归结为一点,就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 的矛盾。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体验性教与学通过教育戏剧项目教研组来推进。它覆
盖6门学科,着力开展以教育剧场为特色的人文学科实
践,有文学课本剧、外语情境剧、心理辅导剧、历史剧 、音乐剧、模拟法庭、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等。
•模拟法庭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演出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课程体系 建设
•南京师大附中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应当勇于面对矛 盾、解决矛盾。学校工作要用实践回答三个问题: •从社会角度,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百年名校如 何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更高需求? •从国家角度,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 强国的进程中,如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从个体角度,在知识社会中,如何应对学生个性化 发展的需要?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学校内涵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
学校的内涵发展不仅仅包括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更需要有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学校教育的发展。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特色课程体系的意义1. 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将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
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在同行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和信念。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色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特色课程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相关特色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的学科和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激发潜能。
3. 增强学校竞争力特色课程体系可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在当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学校如果能够有独特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更容易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资源。
学校也将更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声誉。
1. 寻找学校特色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要寻找学校的特色。
学校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包括人才、地域、文化、历史等方面。
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前,学校需要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和分析,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课程设置和开发。
2.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时,学校需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一致,否则无法发挥特色课程的作用。
学校应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遵循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3. 引进高水平师资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时,学校需要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4)1.1 编制目的 (5)1.2 编制依据 (5)1.3 实施原则 (6)二、课程建设目标 (7)2.1 总体目标 (8)2.2 分类目标 (10)2.3 具体指标 (10)三、课程体系构建 (11)3.1 基础课程体系 (12)3.1.1 语言文学类课程 (13)3.1.2 数学与科学类课程 (14)3.1.3 经济管理类课程 (15)3.1.4 工程技术类课程 (18)3.1.5 艺术体育类课程 (19)3.2 专业课程体系 (19)3.2.1 优势专业课程 (21)3.2.2 新兴专业课程 (22)3.2.3 外向型课程 (23)3.3 实践课程体系 (25)3.3.1 实践教学课程 (26)3.3.2 社会实践课程 (27)3.3.3 创新教育课程 (28)四、课程内容与教材建设 (29)4.1 教学内容设计 (31)4.1.1 知识点整合 (32)4.1.2 教学方法选择 (33)4.1.3 教学流程优化 (33)4.2 教材开发与选用 (34)4.2.1 自编教材 (35)4.2.2 高等院校教材 (36)4.2.3 国际合作教材 (37)4.3 教学资源整合 (38)4.3.1 校内资源 (38)4.3.2 校外资源 (40)五、课程实施与管理 (41)5.1 教学计划制定 (42)5.2 教学团队建设 (44)5.2.1 教师培训 (45)5.2.2 教师激励 (47)5.3 教学质量监控 (48)5.3.1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49)5.3.2 课外实践活动质量监控 (49)5.4 课程评价与反馈 (50)5.4.1 课程评价体系 (51)5.4.2 课程反馈机制 (52)六、课程资源保障 (53)6.1 校内资源保障 (54)6.1.1 校内实训基地 (55)6.1.2 校内图书馆资源 (56)6.1.3 校内教师资源 (59)6.2 校外资源保障 (60)6.2.1 校外实习基地 (61)6.2.2 校外专家资源 (62)6.2.3 校外合作资源 (63)七、课程改革与创新 (65)7.1 课程体系改革 (66)7.2 教学内容更新 (66)7.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68)7.4 课程评价方式改革 (69)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改革和学校课程建设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建设路小学课程规划总体方案一、愿景与使命1、基本情况中牟建设路小学位于中牟县荟萃路中段,占地47亩。
前身为中石油管道三公司子弟学校,期间经历两年和郑州市郑开学校联合办学,2015年8月正式归属中牟县教育体育局。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在职教师91人。
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年轻教师居多,充满朝气和活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办学愿景学校已初步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逐渐明晰“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健康是指学生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明礼指是明辨是非,知书达理;乐学是指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笃行是指勤于动手,乐于实践。
“厚德博学扎实灵动”的教师发展目标。
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生活花园学习乐园精神家园”,最终实现“办规范学校创特色名校”的建设梦。
3、学校使命学校使命是深挖学校课程资源,构建多彩的课程体系;发挥个性特长,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动的教学艺术,深入的科研能力,自觉的成长意识的教师团队。
学校一方面“强素质,重提升”,致力打造善教、乐教的智慧团队;另一方面“抓习惯,促养成”,着力培养好学、乐学的德行少年,努力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
二、目标与结构根据国家对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的课程总目标,如下图: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应当聚焦于“以人为本”。
中牟县建设路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让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宗旨,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围绕“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树立“乐实”课程观,“乐实”就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以一种快乐的心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把上课当作是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学生在学校是快乐开心的,在学校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
因此,学校以“构建多彩课堂,发展个性特长”为课程发展目标。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案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案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教育⽬标、⽀撑办学⾏为、促进学⽣全⾯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创建学校特⾊、提⾼教师专业化⽔平、提升学校管理的主要平台。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它反映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意志,同时⼜传承和发展着⼈类的科技⽂化,推进⼈类⽂明发展。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
始终把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特⾊发展作为学校⼯作的中⼼,精⼼设计开发课程,认真落实实施建设课程,不断反思完善学校课程,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发展。
只有形成具有⾃⼰学校特⾊的课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育⼈⽬标和办学价值。
⼀、学校课程实施的基础与条件1、学校背景分析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为本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才观、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坚持"基础加特⾊,实践加创新"的⼯作理念,以"绿⾊、和谐"校园⽂化建设为抓⼿,以"追求优秀卓越建设幸福校园"为愿景,以队伍建设打造、管理落实优化、智慧⽣成传递为内涵发展⼯作机制,围绕育⼈的核⼼⽬标,夯实德育、课程教学⼆个体系基础建设,落实基本规范,提⾼基本素养,全⼒保障学校各项⼯作⽬标的落实,持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激活学校队伍建设活⼒、学校发展活⼒。
2、学校课程与办学思想⽬标传承优良传统,培育并发展学校特⾊品牌,丰富学校内涵⽂化,梳理体制机制,建设优秀队伍,真正落实在基础管理、制度管理、⼈⽂管理等科学理念作⽤下的过程管理⽬标管理和全员管理,形成学校"'规范—⾃觉"的和谐管理⽂化,使学校师⽣能⾃尊⾃律⾃主⾃强,进⽽达到学校建设定位的⾼品位、⾼质量,有品牌,有内涵,努⼒实现"多元共⽣、绿⾊和谐、优秀卓越幸福校园"。
学校课程建设,以优化基础型课程、发展拓展型课程、完善研究型课程为策略⽬标,发展有特⾊的校本课程,形成在提倡学⽣⾃主学习的基础上,由基础课、拓展课引伸的研究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