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年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一年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大学将赋予你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记得是谁说的了,这句话也一直鞭策我在大学的道路上慢慢前行。他让我对大学一直怀着十分敬畏的心,俯下身来,真正思考我今后的路。就和15级的新生一样,刚进大学的时候有着好多好多的疑问,好多好多的不适应,一路走来,现在身为大二的我,也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帮助大一新生更好的在大学生活,或者说总结我在大学一年的经历,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此在2016年2月份的这个寒假,我选择了“高校一年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这一项目,也在这个项目中学到了许多。因为假期身边的大一新生比较少,于是便采取了问卷星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加以与部分15级新生面对面的交流,借助网上的部分资料以及部分大二学长学姐的经验总结的方式,完成此次调查报告。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值得我们思考。
在前言中已经提到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大体方向和方法,我们首先对出现此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综合部分高校一年级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把问题分类,总结,最终在网络、商议、归纳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完成此社会实践。高校学一年级学生大学生活出现适应性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高中单一的生活方式与大学比较开放自由的学习风气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学生因为高中甚至小学初中养成的习惯,到了大学便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同学从小就是在老师的管教下学习成长的,在大学学校中,面临三百人同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对一两个人单独照顾,再比如某些同学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自己洗过衣服,在生活上不能完全独立,突然到了大学宿舍要和舍友一起生活,
难免会有些难为情和不适应。这些问题在大学校园里是非常常见的,也成为了众多高校一年级学生走进大学的第一个难题。其实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发现,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不无道理的。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在这里也是一样,高校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的认识不够,没有直接经验,在学长学姐或者老师或者其他途径不能得到间接经验,只能自己一步一步实践体验时,自然会没把握,进而感到不适应。在我的角度,作为学长学姐,能帮助高校一年级学生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把面临的问题归纳整理,经过讨论总结后(也便是这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结果),把意见分享给高校一年级学生,当然这肯定不会代替实践,这些历练也必须亲自经历,他们通过积累间接经验,从而在后来实践的过程中,减少迷惑和胆怯,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首先在问题的收集方面,我们采取了调查问卷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高校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问题已经在很早就有调查问卷等其他形式的数据统计,于是我们在百度文库上收集到了几份不错的调查问卷,并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最终形成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它包括了解笔者的基本信息(1~2题),对学校的满意情况(3~4题),产生不适应的因素(5~7题),如何解决面对的问题(8~10题),打算如何度过大学生活(11~18题),是否真正适应了大学生活(19~20题)等六方面的问题,基本上覆盖了学生基本都会接触的几种问题(具体的调查问卷附全文最后)。因为假期的缘故,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一年级学生对于大学适应问题。一方面填写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不能完全确认填写人员的随机性,不能较好的反映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不
排除有部分学生消极怠工,填写的情况可能不属实,这两方面都可能使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参加调查问卷的一共195人次,具体的数据形式将附在文章的最后。首先解释一下问卷星,问卷星属于一个帮助网上自主调查问卷的一个网站,我在2016年2月17日16时30分投放问卷,并雨2016年2月18日16时30分结束问卷,有效问卷195人次。
现在就调查问卷的内容与调查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前两个题,了解笔者的信息,男生65人,女生130人,有百分之33.33的人数为男生,百分之66.67为女生。百分之15.38来自省内,百分之84.62来之省内,但一般来说,对于同一所学校,省内的学生数量大于省外学生数量,由于网上调查问卷的随机性,因此也出现了这样的结果。第三四题,对于学校的满意情况与对专业的满意情况比例大致相似,与自己想象的有些差距的占绝大部分,大致为百分之57,符合自己想象的占百分之27左右,比自己想象的好的占百分之8左右,十分不满意的比例最小,占百分之6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多多少少出现一些问题,可能在当时选择大学时,受到亲戚朋友、老师、家长的影响,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没有经过一定的实地考察和问一些比较权威真实的老师学长学姐等,部分信息受他人影响,考察不准确。也反映了在准大一新生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时候,引导和政策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此也希望学校或者相关教育单位能够出台一个更加权威有效地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政策。
第五六七题,产生不适应的因素,百分之83.59的同学都是靠自身调整后基本适应,一开始就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适应的同学比例大致相同,占百分之8左右。对于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因素,大学特殊的人际关系占最大比例,大学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氛围、饮食、生活习惯差异,都大概占百分之50,文化、习俗等社会环境因素、气候等自然因素差异占百分之30左右,只有百分之5.64的人没有不适应。在人际关系方面,缺少知心朋友,宿舍问题、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
高两方面均占百分之55.38,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高、语言环境不同,沟通存在困难、恋爱问题的比例占少数,没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人数仅占百分之14.36。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经过一段时间就适应大学生活,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式更快地让学生适应。根据数据,更让高校一年级同学头疼的是大学特殊的人际关系,毕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一些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发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类问题,我们希望学校能够加设一些课程,更快地了解身边的同学,提供更好地途径实现上下级同学的相互交流。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环境、文化习俗等都需要学生自己经历适应,大部分问题还是在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问题。
第八九十题,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大部分同学与舍友相处关系和谐,占百分之41.54,有百分之35.38的同学与舍友关系一般,少数同学与舍友相处比较差。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同级同学相互沟通解决,这也包括以前高中初中同学以及现在班级的同学等等,他们相较于其他人来说,更加易于沟通。找学长学姐解决,或者自己解决的比例相近,大概占百分之25。找老师解决问题的同学只占少数,也间接说明了在长期以往的学习生涯中,老师与同学的交流较少,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和分歧,将来也需要辅导员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创建更好的环境。也不出意外,当高校一年级学生遇到烦心事时,更多的是与以前的朋友聊,占百分之37.95,与大学中新朋友与父母交流的比例均占百分之20左右,也说明了现代教育体系下,与彼此良好的交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十一到第十八题,在打算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方面,百分之66.67的人更喜欢自由开放式学习氛围,高中式紧张高效的氛围与制度严格管理的学习氛围之占少部分。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依然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占总数的百分之72.31,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不是很重要,只要勉强过了就好,这也反映出了当代大课教育的一些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