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光的干涉

合集下载

第三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第三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杨振宇干涉:同频率、同振动方向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单色光波叠加,其合成光强在叠加 区域出现稳定的强弱分布现象。

干涉仪:让实际光波产生干涉的装置3-1 产生干涉的条件(相干条件)回顾:什么是干涉现象? 两个或多个光波在某区域叠加时,在叠加 区域内出现的各点强度稳定的强弱分布 现象。

思考:如图的两个独 立的普通光源,能 在观察屏上看到干 涉现象吗?观察屏3-1回顾:同频率、同振动方向两列光波在P 点的合强度I。

I = a + a + 2a1a2 cos δ2 1 2 2从干涉现象的定义出发,这一值应该不随 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δ = const因此,产生干涉的条件是:3-1相干条件: 光波的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 位相差恒定补充条件:必须使光 程差小于光波的波 列长度。

2 2I = a + a + 2a1a2 cos δ2 1再来解释为什么两独立光源不能产生干涉3-1分光束的方法 要严格满足干涉条件,必须将源于同一波 列光分成几束,然后再令其产生干涉。

3-13-13-2 杨氏干涉实验y S d S1 D x r1 r2 P(x,y,D) zS2分波前干涉,单色点光源S,d<<DI = a + a + 2a1a2 cos δ2 1 2 23-22 I = a12 + a2 + 2a1a2 cos δ → I = I1 + I 2 + 2 I1 I 2 cos δδ=I1=I2, 空气介质2πλn(r2 − r1 )2⎡π ⎤ (r2 − r1 ) → I = 4 I 0 cos ⎢ (r2 − r1 )⎥ I = 2 I 0 + 2 I 0 cos λ ⎣λ ⎦(r2 − r1 ) = mλ ...极大值 = 4 I 02πy S dx(r2 − r1 ) = (m + 1 / 2)λ ...极小值 = 0r1 r2 S1 DP(x,y,D) z如何确定屏幕上极大值、极小值的位置?S23-2r1 = ( x − d / 2) 2 + y 2 + D 2 r2 = ( x + d / 2) 2 + y 2 + D 22 xd r − r = 2 xd → r2 − r1 = r2 + r12 2 2 1Q D >> d xd 2 xd ≈ ∴ r2 + r1 Dy S dxr1 r2 S1 DP(x,y,D) zS23-2干涉级mλD x= d m = 0,±1,±2,...... (m+1 / 2)λD x= d3-2ee = λ / ω, 会聚角ω ≈ d / Dee3-2S1、S2连线垂直3-23-2对于屏幕任意放置的情况,要研究两点光源的等光程差在空间的轨 迹,然后再考虑屏幕与这些等光程差点相交的轨迹。

第三章 干涉

第三章  干涉

两波到达P点的相位差为:
2 1 2 ( n2 r2 n1r1 ) ( 01 02 ) 2 c c ( 2 c , n1 , n2 ) 1 2
( r2 r1 ) ( 01 02 )
1、相位差

2
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光矢量 E )平行、相
位差恒定。
3、波动的特征 “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动的重要特征。
四、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1、两简谐振动的合成
1 A t 1 ) 1 cos(
2 A2 cos( t 2 )
1 2 A cos( t )
'
dx r2 r1 d sin d tan D
考虑到移动方向相反
D x s R
例1:用白光做光源观察双缝干涉,缝间距为d,试 求能观察到的清晰可见光谱的级次。白光波长范围 390—750nm。
例2:一双缝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15mm,在1.0m处 测得第一级和第十级暗纹之间距离为36mm。试求所 用单色光的波长。
——分波阵面法
(3) 劳埃德镜
P'
P
s1
d
s2
M
L
d'
半波损失 :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 反射光相位突变π 。
三、干涉条纹的移动
零级条纹在P0 光源移动δs 条纹移动δx
R2 r2 R1 r 1
R1 R2 (r1 r2 )
傍轴, 小角度下:
R1 R2 d sin ' ds d tan R
n2 n

2
Q

2 L 2h n 2 n1 sin 2 i1

《物理光学》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物理光学》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d d ∆ = r2 − r1 = x + + y 2 + z 2 − x − + y 2 + z 2 2 2
2 2
2
2
消去根号,化简便得到等光程差面方程式 :
x2 ∆ 2
2

y2 + z2 d ∆ − 2 2
条纹对比度主要影响因子: 光源大小 非单色性 振幅比(光强比)
3.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1)光源的临界宽度 :可见度下降到零时光源的临界宽度。 假设光源只包含两个强度相等的发光点S和S’,S和S’在屏幕 E上各自产生一组条纹,两组条纹间距相等,但彼此有位移。
S ′S 2 − S ′S1 =
2 2
=1
将Δ=mλ代入
x2 mλ 2
2

y2 + z2 d mλ − 2 2
2 2
=1
等光程差面是一组以m为参数的回转双曲面族,x轴为回转轴 干涉条纹就是等光程差面与观察屏幕的交线。
结论:
干涉图样是由一系列平行等距的亮带和暗带组成。
1 e= ∝ W W
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较短的单色光,条纹较密, 波长较长的单色光,条纹较稀。
λ
§3.1.2 等光程差面和干涉条纹形状 在屏幕上观察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条件: d《D,且在Z轴附近观察 设光屏上任意点P的坐标为(x、y、z),则有:
d r1 = S1 P = x − + y 2 + z 2 2 d r2 = S 2 P = x + + y 2 + z 2 2
I0dx为宽度dx的S点元光源的强度,Δ为D点元光源发出的 两束相干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知识集结知识元光的干涉知识讲解一、光的干涉1.干涉现象两束光相遇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2.由干涉现象得出的结论光具有波的特性,光是一种波.3.相干条件要使两列光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两光源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还要满足相位差恒定.相邻条纹间距公式:二、杨氏双缝干涉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1)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

(2)双缝的作用: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3.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

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种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

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S1、S2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屏上的一点P到双缝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程差∆r=r2-r1。

(1)若满足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r=kλ(其中k=0,1,2,3,…),则出现亮条纹。

(2)若满足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其中k=0,1,2,3,…),则出现暗条纹。

5.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其中l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为双缝之间的距离。

三、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中相干光的获得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是由同一个实际的光源分解而成的,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恒定的相位差。

2.薄膜干涉的原理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时,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相应位置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于是出现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暗条纹。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

物理知识点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光波的波动性质及其产生的干涉现象。

本文将依据物理知识点,对光的干涉进行详细论述。

一、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互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案。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光源是相干光源,波长相同。

当光波经过不同路径传播后再次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产生增强或减弱的干涉效应。

二、双缝干涉1. 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双缝干涉实验一般采用光源、狭缝、透镜和屏幕等组成。

光源发出的光经狭缝后,形成一个光源光斑,通过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屏幕上。

2. 双缝干涉的光程差当光波通过两个缝隙后再次相遇时,其传播路径的长度差称为光程差。

光的干涉现象取决于光程差的大小。

3. 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双缝干涉的干涉图案呈现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称为干涉条纹。

该条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通过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干涉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由一束狭缝光源、双缝、透镜和幕板等组成。

2. 杨氏双缝干涉的干涉条纹杨氏干涉条纹呈现出一系列黑白相间的圆环或直线条纹。

根据实验条件和光波的干涉效应,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公式进行计算。

四、单缝干涉1. 单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单缝干涉实验通常采用单缝光源、单缝和屏幕等组成。

单缝光源发出的光波通过单缝后形成一个光斑,映射到屏幕上形成单缝干涉图样。

2. 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单缝干涉的干涉条纹呈现出明暗相间且中央最亮的中央极大和两侧较暗的暗条纹分布。

单缝干涉的干涉效应可由单缝干涉公式和级差条件加以说明。

五、干涉现象的应用光的干涉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干涉仪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原理设计的精密仪器,常用于光学测量、干涉剖析和光学检测等领域。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的传输技术。

光波经光纤传输时,可能会产生干涉现象,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需要进行干涉相关的优化和控制。

光的干涉-精品文档

光的干涉-精品文档

02
光的干涉条件
相干光条件
同一波源
01
干涉光必须来自同一波源,这样波源的相干性会影响干涉条纹
的质量。
频率相同
02
来自同一波源的光线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否则它们将无法产
生干涉。
相位差恒定
03
来自同一波源的光线必须具有恒定的相位差,这意味着它们的
振动方向必须相同。
干涉条纹条件
稳定的干涉条纹
为了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需要 确保光线经过的路程差是恒定的 ,这意味着需要使用稳定的实验 装置和精确的控制光源。
相间的干涉条纹。
应用
分振幅干涉在光学实验、光学测 量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测量光学表面的形状、光学元件
的精度等。
迈克尔逊干涉仪
01
定义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振幅干涉原理测量光学表面形状和光学元
件精度的干涉仪。
02 03
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将一束光波分成两束相干光波,分别经过反射镜后 再次相遇,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 推算出光学表面的形状和光学元件的精度。
光线的平行性
为了使干涉条纹更加明显,需要确 保光线具有平行性,这可以通过使 用聚焦透镜或高亮度的光源来实现 。
03
光的干涉类型
分波面干涉
定义
应用
分波面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 在空间某一点叠加时,形成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分波面干涉在光学实验、光学测量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光学表 面的形状、光学元件的精度等。
全息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
全息干涉实验是一种利用全息技术实现的干涉实验,通过 将一束光分成两束相干光波,然后在全息底片上记录它们 之间的干涉图样。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干涉项 I12 与两个光波的振动方向(A1, A2 ) 和位相有关。
5
I1 I 2 A1 A2 cos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1)频率相同, 1 2 0; (2)振动方向相同, A1 A2 A1 A2 (3)位相差恒定, 1 2 常数
注意:干涉的光强分布只与光程差 k (r1 k 2 ) 有关。
在两个光波叠加的区域形成稳定的光
强分布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The term Interferenc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wav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ensify or weaken each other.
2
observed visually, projected on a screen, or
recorded photoelectrically.
23
Interference fringes
Zeroth-order maximum
First-order minimum
First-order maximum
1)相干波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D
2)两相干波源之间的距离d 3)波长
14
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的关系
条纹间隔 e ,
e 1 。
白光条纹 0 白条纹 白条纹
15
x
二、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两点源形成的干涉场是空间分布的; 干涉条纹应是空间位置对点光源等光程差的轨迹。 =r2 r1 ( x d ) 2 y 2 D 2 ( x d ) 2 y 2 D 2 2 2
axial
24
§3-3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the visibility (contrast)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几何光学——光的干涉

几何光学——光的干涉

第三章光的干涉问答题1、试举一种看起来有明暗相间条纹但又不是干涉的自然现象;再举一个看起来没有明暗相间条纹的自然界中的干涉现象。

解:人眼透过两层叠在一起的窗纱去看明亮的背景,由于窗纱经纬丝纹的不规则性,将看到形状不规则的明暗相间条纹,它决不是干涉的结果。

照相物镜表面看起来是一片监色,并无明暗条纹,但它却是一种干涉现象。

2、如图3-1所示的双孔杨氏干涉装置,作如下单项变化,则屏幕上干涉条纹的情况有何改变?1)将双孔间距d变小。

2)将屏幕远离双孔屏。

3)将钠光灯改力氦氖激光。

4)将单孔S沿轴向向双孔屏靠近。

5)将整个装置浸入水中。

6)将单孔S沿横向向上作小位移。

7)将双孔屏沿横向向上作小位移。

8)将单孔变大。

9)将双孔中的一个孔的直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

图3-1解:1)条纹间距变宽,零级位置不变,可见度因干涉孔径角φ变小而变大了。

2)条纹变宽,零级位置不变,光强弱了。

3)条纹变宽,零级位置不变,黄条纹变成红条纹。

4)条纹间距不变,光照变强,但可见度因干涉孔径角φ变大而变小。

5)条纹间距降为原有的3/4,可见度因波长变短而变小。

6)整个条纹区向下移,干涉条纹间距和可见度均不变。

7)干涉条纹向上移,间距和可见度不变。

8)光强变大,可见度变小,零级位置不变,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9)孔2S 的面积是孔1S 的4倍,表明孔2S 在屏上形成振幅为4A 的光波,孔1S 则在屏上形成振幅为A 的光波。

屏上同位相位置处的最大光强()22254A A A I =+=大,是未加大孔2S 时的(25/4)倍;屏上反位相位置处的最小光强()2294A A A I =-=小,也不是原有的零。

可见度由原有的1下降为()()47.0925925=+-,干涉条纹间距和位置都不变。

3、用细铁丝围成一圆框,在肥皂水中蘸一下,然后使圆框平面处于竖直位置,在室内从反射的方向观察皂膜。

开始时看到一片均匀亮度,然后上部开始出现彩色横带,继而彩色横带逐渐向下延伸,遍布整个膜面,且上部下部彩色不同;然后看到彩带越来越宽,整个膜面呈现灰暗色,最后就破裂了、试解释之。

《大学物理教程》郭振平主编第三章光的干涉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教程》郭振平主编第三章光的干涉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答案

图3-2
如图3-2所示,设薄膜的厚度为 e ,折射率是 n ,薄膜周围介质的折射率是 n1 ,光射入
薄膜时的入射角是 i ,在薄膜中的折射角是 ,透镜 L 将a、b两束平行光会聚到位于透镜焦
平面的观察屏P上使它们相互叠加形成干涉。
当 n n1 时在反射光中要考虑半波损失,反射光中亮条纹和暗条纹分别对应
杨氏双缝干涉:
图3-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 3-1 所示,亮条纹和暗条纹中心分别为
x k D , k 0,1, 2,... :亮条纹中心 a
x 2k 1 D , k 1, 2, :暗条纹中心
2a 式中, a 为双缝间距; D 为双缝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 为光波的波长。
杨氏双缝干涉条件: a ≈ ; x << D 。
2e
n2
n12
sin 2
i
k
1 2
:亮条纹
2e n2 n12 sin2 i k :暗条纹 k 1, 2,3, 。
由此可以看出,对厚度均匀的薄膜,在 n 、 n1 、 n2 和 e 都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某一波长 而言,两反射光的光程差只取决于入射角。因此,以同一倾角入射的一切光线,其反射相干 光有相同的光程差,并产生同一干涉条纹。换句话说,同一条纹都是由来自同一倾角的入射 光形成的。这样的条纹称为等倾干涉条纹。
中央明纹相位差 0 ,光强 I0 4I1
P 点相位差 ,该点的光强度和中央明纹的光强度之比 4
I cos2 cos2 0.8536
I0
2
8
3-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两小孔的间距为 0.5 mm,光屏离小孔的距离为 50 cm。当
以折射率为 1.60 的透明薄片贴住小孔 S2 时,如图 3-5 所示,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 1cm, 试确定该薄片的厚度。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2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2

加强
根据具体 情况而定
1
2 L 3
( k 1, 2,L )
n2 n1
M1 M2
P
r
(2k 1) 2
减弱
n1
i
A
2
D
2
n2
n1
C
d
E 4 F 5
( k 0,1, 2, L )
B
透射光的光程差 t n2 BC CE n1 EF 2n2 d cos 2
明纹
暗纹
当光程差Δ满足条件 :
极大:
2nh

极小:
2nh

2
m
2
2m 1

2
对于楔形平板,厚度相同点的轨迹是一些平行于楔棱的
等距直线,所以,楔形平板所生的等厚条纹就是一些平
行于楔棱的等距条纹.
讨论
b
n1 n
1)棱边处 h =0, 对应着
n

h
2 半波损失的又一“例证”



2n2 h sin 2


2n1h sin 2
∴ 条纹丌等间隔,中心疏,边缘密
2 反 2h n2 n12 sin 2 1 / 2 k
③、条纹级次分布: h一定时
k 反 i1 rk
k , h一定, i1 rk
R 2º相邻两环的间隔为 r rk 1 rk k 1R kR 2 k
3º复色光入射, 彩色囿环, 4º透射光不之互补 5º 动态反应 连续增加薄膜的厚度,视 场中条纹缩入。反之,冒出。 0 1 2 345…….
L D D L N 2nb b 2n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洛埃镜
S1 d S2 M
E'
E
洛埃镜
此处为暗纹—半波损失
M为反射镜,S1为狭缝光源,它发出的光波一部分以接近于 为反射镜, 为狭缝光源, 为反射镜 90˚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经反射到达屏幕 上,另一部 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 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 经反射到达屏幕E上 分直接射到屏幕上。 可看作两个相干光源。 分直接射到屏幕上。S1和S2可看作两个相干光源。 处于位置 若光屏E处于位置 ,从光路上看,由S1和S2发出的光到达接 光屏 处于位置E',从光路上看, 触处的路程相等,该处应该出现明条纹。 触处的路程相等,该处应该出现明条纹。但实验结果这里出现 的是暗条纹,说明反射光在该处出现了大小为π的相位变化 的相位变化, 的是暗条纹,说明反射光在该处出现了大小为 的相位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 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
例题 4-4:
干涉现象应用于射电天文学: 干涉现象应用于射电天文学:将微波检测器安装在海平面上 h = 20m处。 处 当发射频率为ν= 60 MHz 的射电星从海面升起时,检测器收到来自星体和 当发射频率为 的射电星从海面升起时, 海面反射的电波干涉信号。求当第一个极大出现时, 海面反射的电波干涉信号。求当第一个极大出现时,射电星体相对于地平 线的仰角θ= 线的仰角 ?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是将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设法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是将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设法 同一点 一分为二” 然后再使这两部分光叠加起来, “一分为二”,然后再使这两部分光叠加起来,由于这两 部分光实际上都是来自同一发光原子 同一次发光, 同一发光原子的 部分光实际上都是来自同一发光原子的同一次发光,即每 一个光波列都分为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一个光波列都分为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 恒定的波列,因而这两部分光满足相干条件。 恒定的波列,因而这两部分光满足相干条件。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⑴使用单色光源(如:钠光灯、激光器等); 使用单色光源( 钠光灯、激光器等); ⑵将一个分子单次发出的光波分为两个部分: 将一个分子单次发出的光波分为两个部分: 分波面法 分振幅(强度) 分振幅(强度)法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
第22章
光的干涉
针孔的衍射
二、光的衍射现象的分类
单缝衍射
不同波长光的单缝衍射条纹照片
白光, a = 0.4 mm
方孔衍射
等厚干涉
双缝干涉
增透膜
网格衍射
一、光的本性
1、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
牛顿的微粒说: 光是由光源发出的微粒流。
惠更斯的波动说: 光是一种波动。
2、 光的电磁本性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夹角变小,条纹变宽, 条纹向右移动
解: P 点为七级明纹位置
r2 r1 7
插入云母后,P点为零级明纹
r2 r1 d nd 0
d r1
s1
r2
s2
P 0
7 dn 1
d 7 7 55001010 6.6 106 m
n 1 1.58 1
三 薄膜干涉
1 等倾干涉
一、倾斜入射*
光程差:
n2 ( AB BC ) n1 AD n1
: :
c : 2
(b c)
(a d
2
b) :a
x1 x2
0.495cm 10mm
4.95mm
明纹的位置 d sin k
2
s1
s 2*
a
Mb
d xk k
abc 2
K=3, K=4, K=5,
x3=5.05mm x4=7.07mm x5=9.09mm

第3章 光的干涉1

第3章 光的干涉1

nr
λ’
r λ

nr 这表明,光在介质中传播路程 r 和在真空中传播路程 nr 引起的相位差相同。 只从相位变化看问题:媒质中的行程 r ,折合到真空中 的长度是 n r。 光程:光在媒质中传播的波程与媒质折射率的乘积。
nr
光线穿过多种媒质时,其光程为:
r1 r2 n1 n2
ri ni
rn nn
/d 2 /d sin
x1
x2
k
x
七、讨论
1.条纹间距与各量之间的关系
a. x r1 S1 S d r2 D S2 P x
O
x
D
d
b. d x
x
P x
D
D
d
o
S
S1 d S2
r1
r2
O
I
d x
S
S1 d S2
r1
r2
D
P x
总结干涉问题分析的要点:
(1)搞清发生干涉的光束; (2)计算波程差(光程差); (3)搞清条纹特点: 形状、 位置、 级次分布、条纹移动等; (4)求出光强公式、画出光强曲线。
八. 其他分波面干涉实验
分波面法获得相干光
在同一波面上两个不同的部位发出的光 产生干涉的方法称为分波面法。
又如:菲涅耳双面镜、劳埃镜。
o
d
例3.在图示的双缝干涉 n1 r1 S1 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 d ( 折射率n1 =1.4 ) 覆盖缝 o S1 ,用同样的玻璃片 r2 (但折射率n2=1.7)覆 S2 n2 盖缝 S2 ,将使屏上原来 未放 玻璃时的中央明条纹所在处 o 变为第五 条明纹,设单色光波长 l = 480nm ,求玻璃 片的厚度d(可认为光线垂直穿过玻璃片)。

实验三光的干涉与衍射

实验三光的干涉与衍射

实验三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特性2.自选、自学、自做,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验证光的干涉与衍射特性并对各种现象进行正确解释【仪器用具】He-Ne激光器,扩束镜,接收屏,不同间距的双缝,双棱镜,迈克尔逊干涉仪,缝宽可调的单缝,单孔屏(多组),单丝,孔缝屏组件等【实验内容】(一)光的干涉现象二束相干光(或多束光)叠加在一起,能够引起光强的重新再分布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

这种干涉是光波的振幅叠加引起的,因而在干涉区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1、双缝干涉双缝干涉是由两个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在场区相干叠加而产生的现象。

我们用激光作为光源来照射双缝,在远处的接收屏上将看到一系列等间距、明暗相间的条纹。

当用间距不同的双缝时,屏幕上的条纹间距也会随之改变,并且两者的变化呈现出相反趋势。

下面我们给出理论上的解释。

假设双缝间隔为d ,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L(其光学结构如图1所示),则在接收屏上的光强分布为:,相位差,为光程差。

可以看出:(1)明条纹中心满足条件:(为明条纹干涉级次),即明条纹中心坐标为:,(=0,±1,±2,……)(2)暗条纹中心满足条件:,即,暗条纹中心坐标为:(,±1,±2,……)。

屏幕上相邻两个明条纹(或暗条纹)中心之间的线距离称为条纹间距,因而条纹间距为:。

由以上理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屏幕上的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与L成正比,与双孔间距成反比;②λ,L,d变化时,零级条纹中心位置不变。

2、双棱镜干涉双棱镜干涉原理类似于双缝,它采用通过双棱镜的折射成像来“产生”两个相干光源(其结构如图2所示)。

两像的间距为:d=2L1(n-1.0)α屏幕上的条纹间距为:,(L=L1+L2),n为双棱镜的折射率,α为双棱镜顶角,L1为光源到双棱镜的距离,L2为双棱镜到屏幕的距离。

可以看出双棱镜干涉在原理上与双缝干涉是一致的。

(关于细节的理论推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阅赵凯华编写的《光学》)。

光的干涉》教案-新人教选修

光的干涉》教案-新人教选修

光的干涉》教案-新人教选修第一章:光的干涉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理解干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1.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相干光源、相干介质、相干接收器干涉现象的原理:光波的叠加和相干性干涉现象的应用:干涉仪、干涉滤光片等1.3 教学方法:讲授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通过实验演示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干涉现象讲解干涉现象的原理,结合数学公式和图示进行解释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干涉现象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第二章:双缝干涉实验2.1 教学目标: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结果分析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2.2 教学内容: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双缝、光源、屏板、滤光片等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调整双缝间距、改变光源强度等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等间距、对称、中心亮条纹等2.3 教学方法:讲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进行讲解演示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图示和实验数据进行讲解第三章:单缝衍射实验3.1 教学目标:理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掌握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结果分析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3.2 教学内容: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单缝、光源、屏板、滤光片等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调整单缝宽度、改变光源强度等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非等间距、不对称、中心亮条纹等3.3 教学方法:讲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进行讲解演示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图示和实验数据进行讲解第四章:多缝干涉实验4.1 教学目标:理解多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掌握多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结果分析多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4.2 教学内容:多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多缝、光源、屏板、滤光片等多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调整多缝间距、改变光源强度等多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等间距、对称、中心亮条纹等4.3 教学方法:讲解多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装置,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进行讲解演示多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多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图示和实验数据进行讲解第五章: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领域掌握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领域:光学仪器、光电子技术、光学通信等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原理和技术:干涉仪、干涉滤光片、干涉条纹等5.3 教学方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领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原理和技术,结合图示和实物进行讲解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干涉滤光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六章: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6.1 教学目标:理解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掌握干涉条纹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学习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干涉现象6.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叠加原理、相干函数、干涉条纹的数学表达式干涉条纹的计算方法:条纹间距、条纹对比度等参数的计算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多缝干涉等6.3 教学方法:讲解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通过数学公式和图示进行解释学习干涉条纹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计算练习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干涉现象,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内在规律第七章:干涉现象的观测与测量7.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干涉现象进行观测与测量掌握干涉现象的观测工具和测量方法理解干涉现象在观测与测量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观测工具:光学显微镜、干涉望远镜等干涉现象的测量方法:干涉条纹的测量、干涉图的记录与分析干涉现象在观测与测量中的应用:长度测量、角度测量、折射率测量等7.3 教学方法:介绍干涉现象的观测工具和测量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示进行讲解学习干涉条纹的测量和干涉图的记录与分析,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了解干涉现象在观测与测量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第八章:干涉现象的科研与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应用领域掌握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8.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应用领域:光学干涉成像、干涉光谱、干涉计量等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干涉仪的设计与制作、干涉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干涉现象相关的科研项目8.3 教学方法:介绍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应用领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讲解干涉现象在科研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图示和实物进行讲解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干涉仪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第九章:光的干涉现象与环境9.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光的干涉现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9.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与环境的关系: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光的干涉现象的影响光的干涉现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干涉仪在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光的干涉现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干涉仪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第十章:光的干涉现象的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光的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0.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光子计算、光子集成电路、量子干涉等光的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光子芯片、量子计算机、光子传感器等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光的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解光的干涉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前沿科技进行讲解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干涉仪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干涉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掌握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三章光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钧第三章光

I
K级亮纹位置
条纹宽度
当k级亮纹与当k+1级亮纹连起来时,见不到条纹
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
两列波能发生干涉的最大波程差叫相干长度。
S
S1
S2
c1
c2
b1
b2
a1
a2
·
P
S1
S2
S
c1
c2
b1
b2
a1
a2
P
·
波列长度就是相干长度
只有同一波列分成的 两部分,经过不同的路 程再相遇时,才能 发生干涉。
1
解:
2
I=I1+I2
3
由光强公式
4
总光强为: 由于1 和2的频率不同,它们之间不相干。
3.5菲涅耳公式
n1
n2
i1
i’1
i2
Ap1
Ap2
A’p1
As1
A’s1
As2
图中s,p的方向为规定的正方向
S,p,和光线传播方向构成右螺旋
3.5 菲涅耳公式
n1
n2
i1
i’1
i2
Ap1
Ap2
光波
能流密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 单位面积的能量。
01
光强度I(平均能流密度)正比于电场强度振幅A 的平方。
02
通常:
03
3.光 强
3.2 波动的叠加性和相干条件

球面波(点光源) 柱面波(柱形光源) 平面波(光源在无穷远或经过透镜)
平面波公式:
光矢量
O 点的振动:
o
s
n
r
k
r
k
l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激光干涉
光的自聚焦、自引导。
光的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
讲述干涉装置和原理。
尘埃粒子干涉
动态相干与空间相干的本质区别。
莫尔斯干涉调制
利用调制器进行干涉测量的实例解释。
干涉模式
光程差干涉 弯曲水平面上的干涉环 薄膜干涉
牛顿环干涉 冷热空气层的干涉 该干涉的原理,双玻片干涉
光栅干涉 干涉过程的向量计算 干涉条纹的旋转
干涉仪器
牛顿环、菲涅耳衍射、光栅涉仪、弗劳恩霍弗干涉仪。
总结
1 同一光源引起的干涉
平行光管干涉、牛顿环干涉、艾里斑、双棱镜干涉。
2 两个光源引起的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双光束干涉、自转干涉。
3 应用与发展
干涉光谱学、干涉测量和成像、干涉激光雷达、以及灰度干涉。
交叠效应
平行光管干涉(由同 一光源引起)
研究平行光管的干涉图案与装 置。
双光束干涉(由两个 光源)
解释夫琅禾费衍射现象、夏普 利示波器和干涉仪。
激光干涉(单色相干 光)
描述激光测距、激光飞行时间、 激光干涉仪和激光成像。
应用和意义
干涉技术
干涉测量和成像、干涉光谱学、 干涉激光雷达和灰度干涉。
干涉图案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 钧,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理论和实验、相干性、模式、交叠效应和应用。
干涉理论介绍
1
波的叠加原理
相消干涉、相长干涉。
晶格干涉
2
布拉格方程和多晶体衍射。
3
光栅干涉
杨氏干涉、菲涅尔衍射、菲涅尔–柯西公 式。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
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非相干光
部分相干、完全非相干。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2

r2 r1
2


3.3.2 干涉图样
2 I A12 A2 2 A1 A2 cos 2 A1 A2 2 A1 A2 2
2 j
干涉相长
2 j 1 干涉相消
j 干涉相长(明纹) 1 j 2 干涉相消( 暗纹)
1 A1 A2 2 A1 A2 2 A1 A2 V 2 2 2 A1 A2 1 A1 A2 0 A1 A2
——验证了干涉条件之一 振幅相差不能太大 令
I 0 I1 I 2 A A
2 1
2 1 2 2
2 2
2 A1 A2 I A A 1 2 cos 2 A1 A2 I 0 1 V cos
由光强公式
1 I1 4 I10Cos , 2 2 2 I 2 4 I 20Cos 2
2
1
2
1 2 2 2
I I1 I 2
,
yd l
dy 2dy 4 I10Cos 4 I 20Cos l1 l2
2
3.5菲涅耳公式
As1 n1 n2 Ap1 A’s1 A’p1
400 430 450 500 570 600 630 760 nm



cyan
绿
green



purple blue
yellow orange red
可见光 4~7.6 × 1014Hz
ν——频率,表征发光机制的物理量 真空中, 介质中,
c 0

0
n

折射率的定义:

《光的干涉》课件

《光的干涉》课件
实验原理:当光波入射到薄膜表面时 ,反射光和透射光会发生干涉,形成
特定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
1. 制备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
2. 将光源对准薄膜,使光波入射到薄 膜表面。
3. 观察薄膜表面的干涉条纹,分析干 涉现象与薄膜厚度的关系。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不同波长的光的干 涉现象。 实验步骤
2. 将不同波长的光源依次对准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通过分束器将一束光分为两 束,分别经过反射镜后回到分束器,形成干涉。
1.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确保光路正确。
3. 观察不同波长光的干涉条纹,分析干涉现象与波长 的关系。
04
光的干涉的应用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干涉仪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长度、角度、折射率等物理量。干涉仪的精度极高,可以达到纳米级 别。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以波的形式传播, 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波动特征。
光的干涉是光波动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 们会相互叠加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当两列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形成新的波形。
在光的干涉中,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光程差决定了干涉加强或减弱的 位置。
多功能性
光学干涉技术将向多功能化发展,实现同时进行 多种参数的测量和多维度的信息获取。
光学干涉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光学干涉技术面临着测量精度、 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 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方法。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增加,光学干涉技术在科学研 究、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 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由公式 Δx=Dλ/a 即可求出双缝间距a。
• 解:根据分析:

Δx =(x5 -x-5)/10 =1×10-2 m
• 双缝间距:

a =Dλ/Δx =1.65 ×10-4 m
3.4 半波损失
• 劳埃德镜平面镜的干涉,相当于光源S1和它在平面镜中的虚 像S2发出的两束光的干涉,与杨氏双缝干涉类似。
3.2 光程和光程差
• 1.光程
• 在同样的时间内,光在不同的介质中走过的几何路程是不 同的。我们把某一介质的折射率 与光在该介质中走过的 几何路程 的乘积称为光程,用 L 表示,即

L nr
• 对于均匀介质有:

L c r ct
v
• 式中 t 表示光在介质中通过实际路程所需的时间。
3.2 光程和光程差
矢量 。 • 电场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的振动方向与光波传播方向
都是互相垂直的,这样的波称为横波。
光波的描述
• 光波中主要起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的是电场强度矢量 E, 所以将 E 称为光矢量。
• 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周期性往复变化,称为光振动。
• 光矢量与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v为光波传播的速度称为
• 在薄膜的界面处入射光可分为反射和折射两部分,折射部分 再经下界面的反射又从上界面射出。
• 由于这些光都是从同一列光分得的,所以满足相干的条件。 而且,这些光是将原入射光的能量(振幅)分为几部分得到 的,被称为分振幅干涉。
• 主要有两种薄膜干涉: • (1)薄膜厚度均匀在无限远处形成的等倾干涉条纹, • (2)厚度不均匀薄膜表面上的等厚干涉条纹。
• 当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和波长都相同的两列光波
在空间相遇叠加后,总光强为 I A2
A 为合振幅,它与原来的两列光波的振幅有关,
而且与它们的位相差 或光程差 有关。η 为比例系数。
3.1.2 光的相干叠加
• 讨论三种情况:
1)当两列光波同相时, 2k
• 对应光程差 L k
• 则合振幅有最大值为


(r2

h
nh)

r1

h(n
1)

r2

r1

h(n
1)

a D
x
中央亮条纹应满足 条件 0
即 h(n 1) a x 0 D
于是可得 x h(n 1)D 1.0102 m a
3.5 薄膜的等倾干涉
• 常见到在阳光的照射下,肥皂膜、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出色彩 缤纷的花纹,这是一种光波经薄膜两表面反射后相互叠加所 形成的干涉现象,称为薄膜干涉。
• 可以说,干涉是一列光波自己和自己的干涉。
2. 相干光的获得
• 可以有两种方法: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 分波阵面法是从同一波阵面上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部分,使它们继续传播互相叠加而发生干涉。 • 分振幅法是使一束入射光波在两种光学介质的分界
面处一部分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发生折射,然后使 反射波和折射波在继续传播中相遇而发生干涉。
1 sin2
• 干涉的条件是: • 1)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 • 2)两列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且振幅相接近; • 3)在交叠区域,两列光波的位相差恒定。 • 满足这些条件的光源或光波,称为相干光源或相
干光波。
2. 相干光的获得
• 普通光源发出的光是由光源中各个原子或分子发 出的许多列光波组成的,每一列光波持续的时间 不超过10-8 秒的数量级,每隔10-8 秒左右,就要 被另一列新的光波所代替,各列光波的振动方向、 频率和位相是随机变化的。
• 解: (1) 根据干涉条纹间距的表达式 x D
a
•得
ax 0.45103 1.2103
D

540 109
1.0m
3.4 半波损失

(2)
在S2
未被玻璃片遮盖时,光程差为


r2
r1

a D
x
中央亮条纹的中心应处于 x=0的地方。遮盖厚度为 h的玻璃片
后,透射光中没有半波损失,但是中央亮条纹的光程差变为
• 如果光程差 等于半波长 的 奇数倍, 两列光波到达 P点时的位相 相反,叠加后 互相减弱或抵消, 就出现暗条纹。
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通常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n 1
• 双缝间距 a 和P点离开O点的距离 x远远小于观察屏到双
缝距离 D,这时θ 角很小,近似有
a sin a tan ax
• O和 Q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光波波长 , • 相应的位相差为 2π。 • O 和 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半波长 , • 对应的位相差为 π。
光波的描述
• 代表光波的传播方向的射线,称为波射线,简称为波线。 • 波场中同一时刻 振动位相相同的点 的轨迹,称为波面。 • 某一时刻光源 最初的振动状态 传到的波面叫做 波前或波阵面。
L cT 0 2 2
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长
0 c n v
L n 2
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S1
L
S
S2
(a) 双缝干涉
P1 P0 P1
(b) 双缝干涉条纹
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如果两列光波到达屏上P点的光程差 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两列光波到达P点时的位相相同,叠加后互相加强,P点 就出现亮条纹;
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例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50 nm 的绿光照射,双 缝与屏的距离D=3m。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亮条 纹的间距为100mm,求双缝间的距离。
• 分析:双缝干涉在屏上形成的条纹是上下对称且等间隔的。 如果设两个亮条纹间隔为Δx,则由中央亮条纹两侧第五级亮
条纹间距 x5 -x-5 =10Δx 可求出 Δx。
•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分界面时,在反 射光中也没有半波损失。
3.4 半波损失
• 例3-1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间距为0.45mm,用 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照射。
• (1) 要使光屏E上条纹间距为1.2mm,光屏应离双缝多远?
• (2) 若用折射率为1.5、厚度为9.0m的薄玻璃片遮盖狭缝 S2 ,光屏上干涉条纹将发生什么变化?
光波的描述
• 任一时刻只有一个波前,而波面可以有任意多个。 • 按波面的形状,波可以分为平面波、球面波等。 •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恒与波面垂直,就是几何光学中
的光线。
• 光的亮度由光波的光强描述 I A2
• 光波也可以用波速和圆频率改写为

E

A
cos


t

r v

快慢,它们之间联系表现为
• 圆频率(角频率): 2 2
T
v
T
光波的描述

2
t T

r



0

称为位相,也称相位,简称相。
• 0 称为初位相,也叫初相。
• 从光源 O开始,随着 r 的增大,位相依次落后,每两点之间的 位相之差称为位相差。
教学基本要求
• 教学重点:光程和光程差;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教学难点:牛顿环
• 教学目的:
• 1.重点掌握光程和光程差及杨氏双缝干涉的 基本原理;
• 2.掌握半波损失条件、薄膜的等倾干涉和劈 尖的等厚干涉及相关计算;
• 3.了解牛顿环及其应用。
第 3 章 光的干涉
• 可见光是波长范围在390~760nm之间的电磁波。 • 在一定的条件下,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
2. 相干光的获得
• 两个普通光源或同一光源的两部分发出的两列光 波相互叠加时并不产生干涉现象。因而不是相干 光,称为非相干光。
• 两列非相干光叠加后的光强等于两列光波的光强 之和,即
I I1 I2
2. 相干光的获得
• 对于普通的光源,要想得到相干光,只有一种途径 ,就是设法将同一个原子或分子在同一时刻所发出 的一列光波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光波由于来自同 一列光波,所以有可能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 位相也可能满足干涉条件。
Amax A1 A2
k 0, 1, 2,
• 光强 I A2
也最大。
3.1.2 光的相干叠加
2)当两列光波反相时, 2k 1
• 对应光程差
L 2k 1
2
k 0, 1, 2,
则合振幅有最小值为
Amin A1 A2
• 光强也最小。
光波在介质中的波长 与位相差 相对应,
光波在介质中的波程差 与位相差 的关系为
r 2 rL vc
r 2
r v L c
v L 2 c
3.2 光程和光程差
• 2. 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 L c
vT
2 v

0 cT
3.1.2 光的相干叠加
• 3)当两列光波既不是同相,也不是反相时,合振 幅介于最大值 与最小值 之间,光强介于1)、2) 两种情况之间。
• 这样的振幅叠加称为相干叠加,它使两列光同时在 空间传播时,在相交叠的区域内某些地方光强始终 加强,而另一些
地方光强始终减弱, 这样的现象称为 光的干涉。
1. 光的相干条件
x

xk 1

xk

D a

干涉条纹是 等间距分布 的。
3.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 双缝干涉条纹具有如下特点: • (1) 以 k=0点( 中央亮条纹中心)对称排列的平行的明暗
相间的条纹;
• (2) 在 角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分布,与干涉级 k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