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毒理学课后作业及答案

毒理学课后作业及答案

1.什么是毒作用?什么是毒作用机制?答: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一、直接损伤作用:如强酸或强碱可直接造成细胞和皮肤粘膜的结构破坏,产生损伤作用。

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立体选择性作用: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效应。

三、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毒物可以多种方式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通过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以影响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例如,铁在血红蛋白中的化学性氧化作用,由于亚硝酸盐形成了高铁血红蛋白而不能有效地与氧结合。

五、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结合:毒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逆的,一种是不可逆的。

六、膜自由基损伤:①膜脂质过氧化损害。

②蛋白质的氧化损害。

③DNA的氧化损害。

七、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钙稳态是由质膜Ca2+转位酶和细胞内钙池系统共同操纵控制的。

细胞损害时,这一操纵过程紊乱可导致Ca2+内流增加,导致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大分子难以控制的破坏。

八、选择性细胞死亡:这种毒性作用是相当特异的。

九、体细胞非致死性遗传改变:毒物和DNA的共价结合也可以通过引发一系列变化而致癌。

十、影响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受细胞内外因素的调节,如果这一调控失衡,就会引起细胞增殖及死亡平衡障碍。

2.为什么要研究毒作用机制?答:1 )通过对毒作用机制的了解,可阐明描述毒性资料2)估计化学物所致有害作用的可能性3)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4)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5)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性毒性的农药3.阐明毒作用机制的意义?答:(1):为解释毒理学资料、评估外源化学物有害效应概率、设计开发危害程度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化学物等提供理论依据2)进一步认识机体生理和生化过程及疾病病理过程,找出早期诊断指标和发展新检测技术,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制定预防策略4.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有哪些?答:毒物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并最终引起毒作用的过程。

环境毒理学题库

环境毒理学题库

环境毒理学题库咱先来说说啥是环境毒理学,简单来讲,就是研究环境中那些有毒有害的东西对咱们生物,包括人、动物、植物啥的,产生的不好影响。

这门学问可重要啦,能帮咱们搞清楚怎么保护自己和大自然。

就比如说吧,我有次去一个小村子,那里有一条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

小时候我去那玩儿,水可干净了,能直接看到小鱼小虾在里头游来游去。

可后来再去,那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别说鱼虾了,连水草都不长。

一打听才知道,是旁边建了个工厂,天天往河里排污水。

这就是典型的环境毒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好啦,咱们正式进入环境毒理学的题库。

先来几道基础的单选题。

比如说:“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常见的环境毒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氧气D 塑料添加剂”答案当然是 C 啦,氧气可是咱们生存必需的,可不是毒物。

再看这道:“环境毒物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神经”这道题选 D,神经可不是毒物进入身体的常规途径哟。

接着是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环境毒物可能导致的生物效应?()A 基因突变B 器官损伤C 免疫功能下降D 行为异常”这几个选项可都是对的,环境毒物的危害那是方方面面的。

还有判断题。

“所有的化学物质在一定剂量下都有毒性。

()” 答案是错的,有些物质在正常使用剂量下是安全的。

来几道简答题考考大家。

比如说:“请简述环境毒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 这就得从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几个方面来回答啦。

还有“举例说明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这时候就可以像我开头提到的那条被污染的小河那样,讲讲具体的例子,比如某些地方因为农药残留,导致鸟儿数量减少;或者因为重金属污染,让土壤肥力下降,庄稼长不好。

论述题也不能少。

“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如何预防和治理环境毒物污染。

” 这就得综合各种方法,从源头控制,到过程监管,再到污染后的治理措施,都得详细说一说。

总之,环境毒理学这门学问,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这些题库里的题目,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环境毒理学的知识,以后也能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生态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态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态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年英国生物学家对桦尺蛾发生的工业黑化现象的报道是环境污染对动物种群影响的最早报道。

答案:18482.效应分析的详细程度和保守性取决于评价的()。

答案:等级3.HC5表示该浓度下受到影响物种不超过总物种数的(),或达到95%物种保护水平时的浓度。

答案:5%4.生物膜主要是由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和()构成。

答案:蛋白质5.脂溶性较高的化学物主要蓄积在()组织内。

答案:脂肪6.( )被视为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答案:8-羟基鸟嘌呤7.环境化学物对生物的致死效应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不包括()。

答案:环境的理化性质8.以下哪项不属于臭氧层破坏引发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答案: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9.下列农药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最大的是()。

答案:杀菌剂10.汞对鱼类的危害主要是通过()产生。

答案:甲基汞11.植物可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良好的植被可调节环境温度、减弱光辐射。

答案:光合作用12.()是由昆虫体内产生并释放到体外与同种个体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利用这种物质研发昆虫引诱剂和拒避剂用于害虫防治。

答案:昆虫信息素13.由于多氯联苯的持久性与亲脂性,在食物网中呈现出很高的()特征。

答案:生物富集14.不同重金属浓度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发现()浓度的重金属能刺激微生物生长而增加其生物量,()浓度会抑制微生物生长且降低其生物量。

答案:低,高15.一般来说,随着动物体重的增加,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积存量会()。

答案:增加16.生态毒理学模型使环境污染治理成为()的环境生态治理途径或工具。

答案:耗费低廉没有二次污染效果优良操作容易17.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答案:风险表征方法暴露-效应评估方法1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生态风险评价选择评价终点的标准()。

答案:生态学关联易感性实用性合适的尺度19.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主要有()。

环境毒理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多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进入机体时,表现为哪种类型的联合作用参考答案:相加作用2.根据毒作用发生部位,可将其分为参考答案:局部性毒作用_全身性毒作用3.在大剂量作用下表现出毒性的物质称为毒物。

参考答案:错误4.体内的______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在机体的蓄积地点,包括血浆蛋白、肝脏和肾脏、脂肪组织和骨骼组织。

参考答案:贮存库5.急性经口染毒,为保证给予的化学物剂量准确,多采用参考答案:灌胃染毒法6.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毒理学试验可分为参考答案:“三致”试验_蓄积毒性试验7.关于化学致癌作用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体细胞突变学说_癌基因学说_分化障碍学说8.以下哪种试验不能证明外源化学物具有致突变作用?参考答案:急性毒性试验9.20世纪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参考答案:化学物的致畸性10.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考答案:环境污染物11.I相反应不包括:参考答案:结合反应12.协同作用:M__M1+M2(选填=,>,<)参考答案:>13.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途径有参考答案:呼吸道吸收_注射_皮肤吸收_消化道吸收14.外源化学物通过主动转运透过生物膜的过程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错误15.外源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后,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小剂量称为参考答案:最小有作用剂量16.以下不属于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指标的是参考答案:性成熟及交配情况17.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对试验动物的年龄要求是参考答案:年幼初断奶动物18.下列关于物质蓄积,说法有误的是参考答案:能引起机体一定结构或功能的变化。

环境毒理学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决定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的最终分布的是()。

答案:化学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2.人喝酒“上脸”是因为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等现象。

由此可知,喝酒脸红的人可能缺乏()。

答案:乙醛脱氢酶3.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由于有机磷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后者与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型受体)和烟碱型胆碱能受体(N型受体)结合,引发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神经症状。

从毒性作用的机理来看,这属于()。

答案: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4.制定人接触该化学物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主要毒理学依据是()。

答案:慢性毒性试验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起着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在环境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

6.根据K区理论,下列哪种多环芳烃的致癌性最强?()答案:K区活泼,L区不活泼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PCBs是持久性污染物,如果其在环境中浓度被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其对人和动物的影响很小,因此应该控制PCBs的使用与排放,降低其在环境中的浓度。

8.下列哪种元素在除肺外的脏器中,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答案:铬9.()是毛细血管毒物答案:砷10.在建立纳米毒理学研究模型时,除剂量效应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对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影响。

答案:纳米特性如尺寸、表面性质等11.纳米材料产生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前提是其(),决定了它们导致系统毒性或机体损伤的程度。

答案:体内吸收12.水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反映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净化的程度。

答案:溶解氧13.下列属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的是()。

答案:环境中的塑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纳米塑料”,最终进入海洋中被海洋生物吸收有机氯农药在风的作用下在大气中扩散南极企鹅捕食鱼后吸收了鱼体内的DDT裸露的尾矿中的重金属在降水淋溶作用下进入河流14.下列属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的是()。

环境毒理学题库选择题及答案

环境毒理学题库选择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生物膜的方式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是肿瘤发生率,肿瘤多发性,肿瘤潜伏期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根据污染物来源可将土壤污染分为五类:水体污染性、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从环境毒理学的角度,把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c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D)A:氟B:铅C:锶D:Hg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C)A.心脏B.肾脏C.肝脏D.肠胃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A )A.铅B.铬C.锰D.铁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B)A:7天B:14天C:30天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物学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LOAEL即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阈值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某个靶器官组织或者某些高危人群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其它器官组织或者其他人群无害。

靶器官因为选择性毒性的存在,外源物质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不同,其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反应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指暴露于某外源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每日耐受摄入量不可避免的摄入机体的化学物(植物或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加工过程出现的有害物等)的含量。

主要针对有毒物质,非人为添加。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进入机体,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为毒物。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该反应不超过正常稳态,是可逆的。

效应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于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0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终毒物直接与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自由基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

化学物通过接受一个电子、丢失一个电子或共价键均裂而形成自由基。

填空题终毒物主要分为4类: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毒物的ADME过程分别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细胞功能障碍的发生遵循的先后顺序:细胞应激、细胞调节功能障碍、细胞稳态失调、细胞死亡体内自由基的常见来源:细胞正常生理过程产生、化学毒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产生。

许多外来化合物可通过各种不同途径产生自由基,但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

问答题简述吸收的主要途径及其吸收部位和决定因素。

答:经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其次是胃。

多数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是通过简单扩散。

外源化学物自身Pka和胃肠道的pH值起决定作用。

经呼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肺,气体和蒸气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

经皮肤吸收的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穿透阶段、吸收阶段。

不同部位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依次为:阴囊>腹部>额部>手指>足底。

请问亲电子剂的解毒方式有哪几种?试回答重金属离子(Ag+、Cd2+、Hg2+和CH3Hg+等)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解毒?答:亲电性毒物较为普遍的解毒方式是与亲核剂谷胱苷肽结合。

与亲核剂谷胱苷肽结合可以是自发的,也可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催化。

亲电子剂较为特殊的解毒机制是环氧化物和芳烃环氧化物被环氧化物水化酶催化分别生成二醇类及二氢二醇类化合物。

亲电子剂还有一些非常见解毒方式:由DL-黄递酶催化氢醌的双电子还原反应;醇脱氢酶催化α,β-不饱和醛还原成醇;醛脱氢酶催化α,β-不饱和醛氧化成酸;金属硫蛋白与有巯基反应活性的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亚铁离子可为铁蛋白结合解毒。

Ag+、Cd2+、Hg2+和CH3Hg+等金属离子易与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

环境毒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毒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毒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题:环境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

它包括了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布、转化、归宿以及对生物体的危害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第二题: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毒性机制1. 有机污染物:包括农药、工业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它们的毒性机制主要包括代谢损伤、致突变和致畸形等。

2. 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氨氮和硫化物等。

它们的毒性机制主要包括生物蓄积、离子干扰和氧化应激等。

3.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指核辐射和放射性核素。

它们的毒性机制主要包括DNA损伤、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等。

第三题:环境毒理学的评价方法1. 动物实验:通过对动物进行暴露实验,观察并记录毒物对动物的影响,包括生理指标、病理学变化和行为改变等。

2. 体外试验:采用细胞或组织等体外模型,通过体外实验评估毒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3. 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特定地区或人群的环境暴露情况与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评估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第四题:环境毒理学的应用1. 环境保护:通过评估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2. 食品安全:评估食品中的污染物,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 新药开发:通过环境毒理学评价,筛选和鉴定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新药物。

4. 危险废物处理:评估废物的毒性,制定合适的处理和处置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答案解析:第一题:环境毒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的简要描述。

第二题:环境污染物分类及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机制的说明。

第三题:环境毒理学的评价方法的简要介绍。

第四题:环境毒理学的应用领域的简要说明。

以上为环境毒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精华版王心如)

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精华版王心如)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 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 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D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 A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 A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 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1.毒物2.biomarker生物学标志3.medianlethaldose 半数致死剂量4.hypersensibility超敏反应5.hormesis毒性兴奋效应6.Zch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环境毒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西大学

环境毒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西大学

第一章测试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物,特别是环境化学性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A:对B:错答案:A2.生态毒理学与环境毒理学是同一个学科。

A:对B:错答案:B3.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二者各有不同的研究内容.A:对B:错答案:A4.环境毒理学也要研究环境化学物通过食物网浓缩和放大而危害人类健康的规律和预防措施。

A:错B:对答案:B5.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家禽B:家畜C:植物D:人类答案:D6.痛痛病是由于()对土壤污染引起的。

A:镉B:铬C:铜D:砷答案:A7.对于实验动物进行终生染毒的试验是()毒性试验。

A:急性B:慢性C:亚急性D:亚慢性答案:B8.生物性污染物如()。

A:生物毒素C:寄生虫D:细菌答案:ABCD9.环境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评定方法,包括()。

A:亚慢性毒性试验B:慢性毒性试验C:急性毒性试验D:亚急性毒性试验答案:ABCD10.环境毒理学体内毒性试验常用的实验动物如()。

A:蚯蚓B:大鼠C:小鼠D:家兔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进入体内的环境污染物在不同生物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而发生结构和性质改变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A:对B:错答案:A2.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统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第二相反应。

A:错B:对答案:A3.化学物伴随能量的消耗由低浓度处透过生物膜向高浓度处转运的过程称主动转运。

A:对B:错答案:A4.排泄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随汗液排出。

A:对B:错答案:B5.生物膜主要是由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和()构成。

A:脂肪酸链B:蛋白质C:亲水性孔道答案:B6.被动转运主要包括简单扩散和()。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特殊转运D:滤过作用答案:D7.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主要有血浆蛋白、肝和肾、脂肪组织和()。

A:皮肤B:骨骼组织C:胃D:血液答案:B8.如下哪种属于结合反应()。

A:乙酰结合B:葡萄糖醛酸结合C:谷胱甘肽结合D:硫酸结合答案:ABCD9.氧化反应中的羟化反应包括()。

智慧树答案环境毒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环境毒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内源化学物对机体的()答案:有害作用2.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动物实验分类可分为()答案: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3.毒理学体外实验常选用()答案: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第二章1.以下化合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是()。

答案:3,4-苯丙芘2.()是一切可溶性污染物污染环境的基本方式之一。

答案:溶解作用3.大气的()现象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作用。

答案:湍流4.风对污染物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冲淡稀释第三章1.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I相反应是指下列哪一种反应()。

答案:结合2.下列选项不属于I相反应的是()答案:结合反应3.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答案:肾脏4.下列关于毒物靶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外源化学物可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5.吸收的主要部位不包括()答案:肝第四章1.毒物仅引起个别受试对象死亡的最低剂量()。

答案:最小致死剂量(LD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答案:最大耐受剂量(LD0)3.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答案: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答案:LD05.LD50的概念是()答案: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第五章1.化学物的一般急性毒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

答案:雌雄多少都可以2.测定化学物LD50 时,常用的观察期限是()答案:14天3.经呼吸道静式染毒主要优点是()答案:三项都是4.根据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答案:静脉注射>经呼吸道>腹腔注射>经口>经皮5.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答案:灌胃第六章1.农药、食品、化妆品等化学物质进行毒理学评价时,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试验。

答案:急性第八章1.不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合物是()。

答案:镉2.重金属铅侵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部位。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

18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

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

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习题

环境毒理学习题

剂量:是指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的数量。

最小致死量(LD01)指在一群个体中仅引起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

低于此剂量即不能使个体死亡。

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慢性中毒指毒物在不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条件下,长期反复进入机体所引起的机体在生理、生化及病理学方面的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的中毒状态或疾病状态生物浓缩: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突变系动物:突变系是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遗传变异造成后代的某个性状或生物反应与亲本不同,具有某种特殊性状表型的各种遗传缺陷的品系。

封闭群动物即一个种群动物位于固定地点,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任何新种生物转运:水中污染物同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是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中毒(toxication)是指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根据中毒发生发展的快慢,可区分为急性中毒、亚慢(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危险度(risk)也称危险性或风险度,是指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引起机体某种不良效应发生的概率,即是指某种物质在具体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能性的定量估计实验动物:用于生物科学实验的动物的统称。

在品质上有一定要求,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品系:源出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具有特定基因型的动植物或微生物土壤自净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等自然作用,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直至消失的过程。

1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1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填空题对于化学品分类管理的世界性通用标准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问答题化学品危险性管理的总原则是什么?答:①危险性管理应遵循结构化方法原则;②在危险性管理决策中,保护人类健康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③危险性管理决策和实施应该是透明的;④危险度评定策略的确定应该作为危险性管理的特殊组成部分;⑤危险性管理应该通过维持危险性管理和危险度评定的功能独立性,来保证危险度评定过程的科学完整性;⑥危险性管理决策应该考虑到危险度评定结果的不确定性;⑦危险性管理在整个过程的各方面应保持与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组织之间进行透明的和相互的信息交流;⑧危险性管理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不断地参考危险性管理决策的评价和审议过程中产生的新资料。

简述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分阶段进行的意义,共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遵循分阶段试验的原则,是因为各毒理学试验之间是有关联的,某些试验是其他试验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对于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实验应予以优先安排,这样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试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下一阶段的试验。

①第一阶段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

主要是测定LD50、LC50或其近似值,为其他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参数,根据毒作用的性质、特点推测靶器官,并对受试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②第二阶段试验,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

本阶段的试验目的是了解受试物与机体多次暴露后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并研究受试物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③第三阶段试验,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学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是为了确定较长时间内重复暴露受试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性质、靶器官及可逆性,得到亚慢性暴露的LOAEL和NOAEL,预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并可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④第四阶段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目的是检测受试物与机体长期暴露所致的一般毒性作用,确定靶器官,获得慢性暴露的LOAEL和NOAEL,致癌试验检测受试物致癌作用。

在线网课知慧《环境毒理学(沈阳农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在线网课知慧《环境毒理学(沈阳农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注:仅客观题第一章单元测试第二章单元测试第三章单元测试第四章单元测试第五章单元测试第六章单元测试第七章单元测试第八章单元测试第九章单元测试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内源化学物对机体的()A.有害作用B.治疗作用C.有益作用D.营养作用2【单选题】(2分)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动物实验分类可分为()A.整体实验和体内实验B.组织实验和体内实验C.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D.细胞实验和体外实验3【单选题】(2分)毒理学体外实验常选用()A.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B.果蝇C.大鼠和小鼠D.鸟类1【单选题】(2分)以下化合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是()。

A.蒽B.3,4-苯丙芘C.苯D.萘2【单选题】(2分)()是一切可溶性污染物污染环境的基本方式之一。

A.溶解作用B.络合作用C.风化淋溶D.酸碱作用3【单选题】(2分)大气的()现象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作用。

A.湍流B.稳定C.逆温4【单选题】(2分)风对污染物的()作用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扩散。

A.沉降作用B.生物迁移C.冲淡稀释D.逆温作用1【单选题】(2分)化学毒物生物转化的II相反应是指下列哪一种反应()。

A.氧化B.结合C.还原D.水解2【单选题】(2分)下列选项不属于I相反应的是()A.水解反应B.氧化反应C.结合反应D.还原反应3【单选题】(2分)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肾脏B.肠道C.唾液D.汗液4【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毒物靶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源化学物可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B.外源化学物可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C.外源化学物可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D.外源化学物可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5【单选题】(2分)吸收的主要部位不包括()A.皮肤B.胃肠道C.呼吸道D.肝第四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分)。

毒理学基础人卫版习题答案

毒理学基础人卫版习题答案

毒理学基础人卫版习题答案毒理学基础是一门研究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和作用机理的学科。

它涉及到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了解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毒物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针对人卫版毒理学基础的习题进行解答。

1. 什么是毒物?毒物是指对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毒物可以分为天然毒物和人工合成毒物两类。

天然毒物包括植物毒素、动物毒液等,而人工合成毒物则包括农药、化学工业原料等。

2. 什么是毒性?毒性是指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

毒性可以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类。

急性毒性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的严重损害,而慢性毒性则是指毒物在长期暴露下对生物体产生的慢性损害。

3. 什么是毒理学?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效应和作用机理的学科。

它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毒物的毒性机制,评估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4. 毒物如何进入人体?毒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经口摄入、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收等。

其中,经口摄入是最常见的途径,人们通过饮食摄入含有毒物的食物或水,导致毒物进入体内。

5. 什么是毒物代谢?毒物代谢是指毒物在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转化过程。

毒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可能会转化成更活性的代谢产物,对生物体产生更强的毒性。

6. 毒物如何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毒物对生物体产生毒性的机制非常复杂。

一方面,毒物可以与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结合,干扰其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毒物还可以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甚至死亡。

7. 如何评估毒物的毒性?评估毒物的毒性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用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动物模型,评估毒物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和作用机制。

8. 如何防控毒物的危害?防控毒物的危害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加强对毒物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毒物不会大量进入环境和食品中。

其次,要提高公众的毒物意识,加强对毒物的了解和防范措施的宣传。

环境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环境毒理学_山西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化学物伴随能量的消耗由低浓度处透过生物膜向高浓度处转运的过程称()。

答案:主动转运2.进入机体后不需体内代谢活化,其原型就可与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作用而诱导细胞癌变的物质属于哪种致癌物?答案:直接致癌物3.2013年10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大气环境污染及其颗粒混合物确定为人类哪类致癌物质?答案:一类致癌物质4.水俣病是在日本水俣湾首度发生而得名,其是由于()的富集而引发。

答案:甲基汞5.工业粉尘粒子的沉降作用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答案:尘粒的颜色6.铅能够损害神经系统,其作用机理不包括以下哪项?答案:损害造血功能7.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亚急性和慢性暴露主要产生哪方面毒性效应?答案:生殖发育毒性8.按照辐射剂量率,辐射生物效应分为:答案: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9.造成不良建筑物综合征的重要诱因是()。

答案:霉菌10.在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已经投产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和人群健康损害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称为()。

答案: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11.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外源化学物是指:答案: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可以通过一定途径从环境进入人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2.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包括的反应类型有:答案:氧化反应水解反应还原反应结合反应13.环境化学物与生物体内靶分子结合的结果可导致:答案:与蛋白质形成抗原靶分子结构破坏靶分子功能损伤14.非毒物是指()。

答案:毒物与非毒物主要取决于化学物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大剂量作用下才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

在较小剂量下不能表现出毒性的物质。

15.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主要具有()。

答案:生殖发育毒性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16.工业环境常见的有毒金属包括()。

答案:铬铜汞17.多溴联苯醚暴露主要对机体健康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案:影响神经发育干扰甲状腺功能18.双酚A暴露主要影响机体的:答案:生殖系统神经行为19.液化石油气有麻醉作用,人的急性中毒表现有()。

环境毒理学课后部分答案

环境毒理学课后部分答案

第九章农药的环境毒理学1、为什么近年来开始停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一般不高,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脂类或其他有机溶媒中,化学性质稳定,在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降解缓慢,在人体内也有一定的累积,有较长的残留致毒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2、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有何关系?并阐述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作用机理。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多数有机磷农药属于磷酸脂类或硫代磷酸脂类,其通式为R1R2PXY,其中R1、R2碱基集团,X为氧或硫原子,Y为各种不同的酸性基团。

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和X、Y、R基团有关。

R为乙基毒性最大,X为氧原子时较硫原子毒性大,Y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

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作用机理:抑制胆碱酰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4、什么叫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的化学合成农药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生物如鸟类、青蛙、昆虫等对有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对作物虫害进行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使用其它真菌杀虫剂等。

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对环境污染小,风险很小(并不是说完全没有风险),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制作用的优点。

第八章金属的环境毒理学4、何谓金属硫蛋白?试述其结构与功能。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是由微生物和动植物产生的金属结合蛋白,富含半胱氨酸的短肽,对多种重金属有高度亲和性。

它是分子质量较低,半胱氨酸残基和金属含量极高的蛋白质。

与其结合的金属主要是镉、铜和锌,广泛地存在于从微生物到人类各种生物中,其结构高度保守。

MT一般是由60-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单链.肽链氨基端有一个乙酰化的甲硫氨酸,分子内半胱氨酸的数目和位置及碱性氨基酸残基都有一定的保守性。

不同MT中氨基酸顺序不同,但空间结构却相似,即MT整个分子呈哑铃形,由α和β两个大小相近的球形结构域组成,两个结构域通过第30,31位的Lys残基(铰链区)相连,MT铰链区的存在使2个结构域存在较大的柔性和可变性,从而使MT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于交换,为其调节体内金属离子的代谢提供了结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精力有限,加之本人学识有限,总结不够完善,还请见谅!
预祝各位同学考研成功! 湖南吉首大学资环学院—黄观石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直接用于现场检测,以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环 境样品的生物测试,收集空气、水和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样品进行生物测试,以了解环境是否 受污染。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高剂量的动物模型将逐渐向人体细胞或组织培养的研究模型方向发展,使毒理学可以更科 学地指示因果关系; ②模拟自然环境中多个环境污染物同时存在时的联合作用机制; ③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因素影响下, 相互反应形成的各种转化产物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④加强环境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研究; ⑤环境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同它们的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有密切关系,应深入研究,找出规 律,以便根据化学结构,作出毒性的评估,减少动物毒性试验,并为合成某些低毒化合物提 供依据; ⑥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将使毒理学研究水平更加深。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 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 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 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 18 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 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 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 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 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 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 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 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 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 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 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 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 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整体内实验(in vivo test): 急性毒性实验(acute toxicity test 指一次染毒或 24h 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subacute toxicity test 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 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认 为 1~3 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指 6 个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4、阐述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环境毒理学为什么要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对于阐明人类在环境中接触的是什
么污染物,以及接触的浓度、时间、途径、方式和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毒理学意义。 对于阐明人类或其他生物在环境中接触的污染物的真实世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与全球生态平衡都是十分重要的。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有何异同和联系? 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转化(transformation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 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主要受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排放浓度和排放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与污染源的排放量成正比,与平均风速和垂直混合高度成 反比。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往往是相互依赖和伴随进行的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 迁移为转化提供了环境条件,而转化又为迁移提供了新的理化特征等物质基础,两者既相互 区别,又相互联系。 3、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及其他物体之间是如何迁移和循环的?与人体健康 有什么联系?
气态污染物会吸附在空气颗粒物上或溶解在降水中再沉降到地面;水体中污染物会吸附 在悬浮的颗粒物上沉降到水底或流入江海;土壤中污染物通过土壤颗粒吸附、渗漏等作用累 积在土壤中或者流入地下水中。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生物体 内,沿食物链迁移,甚至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循环,从而对人类健康和整个生物圈构成 严重的危害。 4、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体中扩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引起人体的急、 慢性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