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描写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及写作方法
片段一: 朗读《天净沙·秋思》,并找出 环境描写的词语或句子,讨论其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交代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烘托氛围;
(曹文轩《孤独之旅》节选)
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 2.渲染气氛,烘托氛围。 3.衬托人物情感。 4.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5.塑造人物形象。 6.揭示文章中心。
二、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 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 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 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环境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 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 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
(结尾)那一刻,看到纷飞的、美丽的桃花,看到它们幸福地 在枝头绽放生命,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课后作业:
仿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要求:一改马致远伤感之情,用 积极向上的景物表现自己的情感。
3.衬托人物情感;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 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 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 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曹文轩《孤独之旅》节选)
如何进行环境描写:
一、抓住景物特征。喜或悲; 二、调动多种感官。视、听、嗅、触等; 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四、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描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描写都有哪些方法
初中语文赏析句子,描写是对句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赏析句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句子进行描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结构,增强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进行初中语文赏析句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结构分析法对于一个句子,我们可以从其结构入手,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衔接关系等方面,揭示句子的内在组织规律。
通过分析主谓宾结构,可以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推断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分析修饰成分,可以发现句子中的描绘和衬托,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通过分析衔接关系,可以理解句子中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把握句子的逻辑脉络。
二、修辞分析法修辞是句子中常用的修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多种手法。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可以揭示句子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分析一个句子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形象和情感,增强对句子的感知和理解。
三、语言运用分析法句子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往往来自于语言的精准运用。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语言运用,可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细微含义和丰富内涵。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搭配、病句修正、成语运用等方面,可以揭示句子的表现力和特色,增强对句子的欣赏和鉴赏。
四、背景分析法句子的语境往往决定了句子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分析句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背景,可以理解句子的特色和内涵。
通过分析句子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可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增强对句子的共鸣和感悟。
以上是初中语文赏析句子的几种主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深入揭示句子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学习来说,赏析句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借鉴句子的经验和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尝试赏析句子,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开启对语文美的追求之旅。
初中语文常用写作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 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 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 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 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 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 达到的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 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爱莲说》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的高贵。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 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 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 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 、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反衬出海燕的勇敢。 《爱莲说》用牡丹来反衬莲的高洁。
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
铺 垫
铺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 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 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 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 蓄积酝酿气势。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 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 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 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 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 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 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 和这两件物件有联系。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 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 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 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群文阅读之写人类文章阅读
群文阅读之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习目标.能判断文字所使用描写方法1.能分析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导引:本册第二单元为人物类单元。
《藤野先生》里,鲁迅用简练的肖像描写刻画出了藤野先生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茨威格使用外貌描写展示了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
描写方法是我们在刻画人物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再通过几篇文章来更全面了解描写方法和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结合所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下面三段选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及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格式:(文中语句),这句话使用了(什么)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过程,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命运/性格/品质/精神/……(答题格式可根据需要作适当变动)《王几何》选段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
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
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胖人能走这么快?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
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 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乂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完整版)初中语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程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着一身坦胸露乳的黑布衣,手提一把九齿钉耙。
”是不是脑海里就会有一个憨态可掬的猪八戒的形象呢?“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毛脸雷公嘴”,我们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孙悟空。
这就是人物刻画的作用。
一、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初中语文知识:环境描写的类型和作用
环境描写的类型和作用一、环境描写相关知识1.含义: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2、分类(1)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二、例句链接: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作用: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渲染了欢乐的氛围,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环境描写烘托出了因为“我”的反悔而失去友谊后的伤心、难过和孤单的感情。
3、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
开篇点题。
交代时令,描绘了北京冬季肃杀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我”悲哀的心情。
为全文定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4、“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故事发展的时代背景环境描写作用总结: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背景等2、渲染某种气氛3、烘托人物形象、心情、处境等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5、明/暗示文章中心/暗示人物命运6、为后文做铺垫一、环境描写有两种类型:小说是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作者一定要将人物置于一定空间和场所之中去展示性格,这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描写,读者据此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生活的时代风貌、社会制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人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人物肖像画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
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梁实秋《我的国文先生》 请根据左边的文字描写,并发挥你的想象力,在右边空白处画出国文先生。
知识讲解一、常见题型1、某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联系上下文,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3、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二、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文学表达,它能让读者直观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外在特征。
人物描写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三点:1、塑造人物形象;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揭示文章主题。
外貌描写1、定义: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和外在形态的描写。
2、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生活状况往往指身份、地位、职业情况、贫富、处境等;身体状况主要指胖瘦强弱、健康情况。
其次,外貌描写还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初中语文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讲解 初三语文作文写作技巧(4篇)
初中语文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讲解初三语文作文写作技巧(4篇)初中语文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讲解初三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篇一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主要有对象、方法和用途上的区别。
写作手法是包含表现手法的,也包含了其他所有的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法和各种文学创作中所需要用到的手法。
比如文章所采用的是托物言志或者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当下的心境和想要传达的意图,或者采用衬托或对比的方法,来突出某种事物的形式,都可以叫做写作手法。
而表现手法大多用于文学创作当中,例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都可以看做是表现手法,用来批判某些事情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3、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来抒发情感。
4、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5、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初中语文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讲解初三语文作文写作技巧篇二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某某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某某特征。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4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表现方法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一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A、借景抒情: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B、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C、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D、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A、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19、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20、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22、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2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24、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二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语言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外貌肖像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作用: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A、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B、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一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画图表、类比、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更具体、更详细;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3、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功能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8、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9、画图表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10、配图:再说明具体物品时,为了让读者对物品有视觉上直观的感觉;配以具体图片,可以省去物品外观的具体描写;二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阅读的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或突出了……5.反复: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强调了……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通过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说明语段的作用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的××论点。
初中语文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整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初中语文阅读题写作手法等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常用表现(写作)手法:衬托、烘托、对比、类比、象征、反衬、比喻、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5 种)三、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排比4、夸张5、反复6、借代7、反问8、设问9、对比10、反语四、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二)、标题含义:(1)表层含义:(2)深层含义:(三)、文中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领下文;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四)、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段的作用:A、引起下文B、点明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段的作用:A、总结全文(卒章显志)B、揭示(点明)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另一种答法:A 内容上:a 写了…….内容;b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c 揭示(点明)……的主旨。
B 结构上:a 承上启下(文中段)b 与文题相照应c 与前文相照应(四)、文章.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例题: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
——拟人:运用拟人,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逼真)描写了……的情态(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排比:运用用排比,描写了……的情景,以明快的节奏,强烈的语势,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反问:运用反问,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初中语文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人物的描写通常是烘托其心理,表现其特点,刻画其形象等景物的描写通常是渲染氛围、表达感情,点明时间地点背景等场面的描写通常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等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也就是指外貌和神态描写。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总: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作用: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作用:如见其人,写景: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例如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着眼于它自身来看,主要是突出某时或某地环境(景物)的某种特点。
2.着眼于它与诗文中其它内容的关系来看,不外乎四种:⑴与写人的关系、⑵与叙事的关系、⑶与抒情的关系、⑷与说理的关系具体分析:⑴与人的关系: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引出人物/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
⑵与事的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某种氛围;象征某种社会现状等(手法);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结构);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结构)。
⑶与情的关系:渲染/营造某种气氛;以烘托/表现某种情绪;为抒发某种情感做铺垫(结构);反衬某种情感(手法)。
初中语文的所有手法
初中语文的所有手法.一.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现在可知的语文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包括拟人与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还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作用: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初中语文 刻画人物,五种描写方法如何使用
刻画人物,五种描写如何使用【探微寻径·写作导引】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四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如课文中对主人公的外貌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这近乎白描式的人物肖像描写将一个干练、精明的人物性格一下子鲜明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人物眼睛的刻画,使得那犀利有神,能洞察一切的敏锐眼睛十分清晰地印在读者的脑中,且利用“干瘦”与“特别精神”“特别明亮”这种反差的效果将人物的个性烘托了出来。
2.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如课文中老头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那种嫉恶如仇、胸有成竹的性格自然流露出来。
当小女孩表示怀疑时,他狠狠地说:“愿意看,明天来吧!”斩钉截铁地话语表达出了他的自信。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文章在写打鬼子过程中,主要写他利用娴熟的驾船技术,像“只一篙”“又是一篙”极为简练、轻巧地就将鬼子带入埋伏圈,“举起篙”“砸”干脆利落“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将鬼子一个个消灭。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传神地刻画出他对敌人的痛恨与他的英勇果敢。
4.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如“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X嘴说话?这老脸呀!”这一大段人物心理描写把老头子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恼、内疚、自责的心理表现了出来。
初中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5.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6.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7.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8.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9.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初中描写方法及作用教案
初中描写方法及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描写,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
二、教学内容1. 描写及描写的作用2. 常用的描写方法3. 描写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描写方法的掌握2. 描写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描写方法的灵活运用2. 如何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描写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描写,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常用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4.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描写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描写方法的恰当性。
3. 学生对描写练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目:相关描写方法专著、作文指导书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描写方法的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什么是描写,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常用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4.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描写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2. 找一篇作文,分析其中描写方法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思考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并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初中语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述的场景,同时也可以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家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主题。
首先,景物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通过详细、生动的描写,作家可以使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景色、气氛和细节。
景物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的具体和具象,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受作品中描绘的景物,这种真实感能够让读者更加投入到作品中,进一步增强阅读的乐趣。
同时,景物描写也可以体现作家的艺术技巧和审美意识,通过对景物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家的情感。
作家在描写景物时往往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通过选择特定的景物、用词和句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片绿草如茵的场景可以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一片荒凉的沙漠则会让人感到孤独和无望。
作家可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与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景物也可以成为作家情感的载体,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来展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通过环境氛围的表达来展示作品的主题。
不同的景物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烘托出作品中所希望展现的主题和意象。
例如,在一个破旧的小屋中所描绘的景物可以表达出贫困和困苦,而在一个繁华都市的街道所描绘的景物则可以表达出现代社会的冷漠和浮躁。
作家可以通过景物的描绘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在不经意间渗透主题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体会作品带给人们的启示。
综上所述,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同时,景物描写还可以表达作家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
文章的描写手法之一,与“侧面描写”相对。
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事件、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正面描写基本类型:正面描写人物:所谓正面描写人物,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正面描写物体:要调动多种感官的能动性,把这个物写的活灵活现活、栩栩如生。
正面描写景物:描写景,使人如亲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氛围,获得艺术享受,受到美的教育。
如在朱自清的名作《春》当中,在描写到春风的时候,作者调动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把春风的温暖轻柔舒畅的特点非常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练笔:刻画小强在赶大家去上课时的神态
刻画小强在抓住学生玩手机时的神态
刻画小强在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三法:
一、对有关环境的描写。
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
二、对有关人物的描写。
这是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
三、对他人言论的描写。
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描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情的意义。
练笔:通过一位同学的语言来写另一位同学的品行。
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年龄、地位、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育等,使读者闻声便知其人。
加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容貌,服饰,体型,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特征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按顺序描写:①先概括主要特征,再细写。
②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边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
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才能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心理描写是人物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
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
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的,渐渐的,我一口气能做30多个了……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举止、动作、行为进行描写,其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动作描写在刻画人物中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可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显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写好人物的动作,首先对动作的描绘要准确,其次要注意写得具体形象,要描绘细节。
一、要具体。
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空洞、抽象、笼统。
《凡卡》一课描写他给爷爷写信时的动作就非常具体:“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要抓住特征。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动作具有相应的特征。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台后,“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其中“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三、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是这样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透过这段文字,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刽子手攫取华老栓用辛劳积攒下来的洋钱时贪婪和凶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