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

合集下载

“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途径探析

“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途径探析

“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途径探析

一、以“双减”政策为统领,借助生活化素材开发、优化教学模式

为了使“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开展更为形象生动,且更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应以必要的生活化素材、资源、道具、实物等的利用为铺垫,通过对蕴含生活特质的媒介资源、生活素材等的挖掘来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在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具体真实的美术视域内体悟美术的内涵,体悟生活之价值,获得审美情趣的塑造,使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得到切实发挥,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提供助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撷取学习素材。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来自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欣赏之中不断学会创造美。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总喜欢那些新奇的事物。教师结合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充分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如“小小纸拖鞋”的教学中,让学生先观察拖鞋由几部分组成,都有哪些颜色,自己最喜欢的是何种式样和颜色的拖鞋。而在“小树快快长”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利用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树。用眼看,用手摸,了解树的结构,感受树皮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再继续发现树各个部分的特点,如树的外形、树叶的颜色等。在这一细致观察下,学生心中有“树”,利用废旧纸张通过卷一卷、折一折、插一插等做出自己喜欢的树。教师可要求学生上新课之前先翻翻美术书,看看和自

己生活有关的都有哪些内容,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良好习惯。如此,再加上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教授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自然、认识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从而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奠定基础,使学生眼中有美之形象,心中有美之留影,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地创造美。又如,在开展“可爱的小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昆虫总动员》,以及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诸多小虫子图画,并以美妙音乐为烘托,引导其观察不同昆虫的形象与活动,感受其可爱与美好。在立体化、多元化的生活化课堂引领中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进而实现对“双减”政策要求的深度践行。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生活是藝术的源泉,只有把美术教育孕育在生活中才能得以进步和升华,基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要非常重视美术与生活的联络,抓住学生的生活背景,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理论有机的串联起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富有活力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需要借助更多的详细事物、形象去激发这些想象力。所谓美术生活化,就是在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络生活学美术,把生活问题美术化,把美术问题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正确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络,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在体验中建立联络。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对课堂教育改革的一种建构,老师应将教学与生活严密联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一、开源建库,追寻生活之美

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我们都不难感悟到教育和生活是严密相连的。美术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精巧的图片和富有童趣的导语。这些优美的文字、赏析的范画,开启了学生的思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教材也留下了许多可以拓展和发挥的空间,让老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教学中,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让学生追寻生活的美丽、品味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例如:四季美术是个很广泛的主题,既是自然主题,也是社会主题。从自然主题来说,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随着四季气候的不同而形成了自然节奏的变化,这是自然对人类智慧与情感的恩赐,也是中外艺术家歌咏赞美的永久的主题。从社会主题来说,人和自然构成了一种关系,自然是人类的居所,人类是这个居所中的主人,而且,人类社会的开展和人类怎样对待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 引言

1.1 现状分析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传统技法的训练,缺乏与时代潮流和学生实际生活需求的结合,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艺术的真正理解和热爱。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中小学美术教学亟待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2 问题提出

中小学美术教学在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实践性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素养提升。如何让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加生活化,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体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倡生活美术教育,拓展学生美术素养,强化实践性教学,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总字数:205】

2. 正文

2.1 提倡生活美术教育

提倡生活美术教育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将

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艺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

术与生活的融合。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倡生活美术教育意味着不仅仅是教授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融的,生活就是美术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把课堂当作生活的缩影,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为美术教学注入鲜活的社会生活的时代气息,让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美术课堂才会充满新鲜生命的活力。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学二年级的《胡萝卜》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菜园里,仔细观察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尽情地观赏,大胆地去描绘。在教学《小树快快长》时,我利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带着学生观察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树的结构主要由树干和树冠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树皮,知道了有的树皮表面光滑,有的树皮表面粗糙。通过细心的观察,学生还发现树叶的颜色丰富多彩,树的外形形状各异,可以概括为近似的半圆形、三角形、扇形、椭圆形。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用纸做自己喜欢的树时,就游刃有余了。学生们渐渐地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二、创设生活情境,燃烧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生活化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身心参与,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

本篇论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研究背景,探讨如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通过调查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实践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来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缺少趣味性。如何使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

生活化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将所学的美术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美的感受,不仅寓教于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篇论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的实现方法

2.1 以生活为素材

生活是最直观的美术素材,基本经验是要把日常生活当做创作的材料。例如,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自由创作一张颜色明亮、事物具体的画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画自己喜爱的动物、自己的家人、周围的食物、衣服等等,从中发掘美的感受,理解美术中的构图技巧和空间感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使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

2.2 打破常规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繁重、单调。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应避免传统上以描、泼、毛笔为主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打破规矩、开拓发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例如剪纸、拼贴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名家作品来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把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使美术教学“生活化”。而生活化一般指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注重与生活的链接,并期待这种注重和联系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共成长的目标。美术课堂是学生实行美术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时间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实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为,规范行为。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以此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一、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是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编写遵循了“生活的逻辑,试图以学生的眼光看一世界,在内容上彰显“生活气息“,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这个变化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比方在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观察,寻找校园里印象深刻的景色。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对自然景物的感受。然后再展示校园全景式的风景照片,学生进一步欣赏体会,教师进而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式提炼景物,再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图像表达,学生会自觉地实行观察、感知、思考,理解图像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手绘图像的知识掌握是在自然、自愿的基础上获得的,并且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己,会有一种如梦方醒的兴奋。学生原有的模糊理解或错误判断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了矫正,所学知识也必将被自觉用于生活。正所谓:“课堂知识需回归生活经验,课堂理性要达成实践智慧,课堂情感需贯穿生活感悟。”

美术教学要生活化

美术教学要生活化

美术教学要生活化

美术教学要生活化

一、美术教学的特点

1.具有实践性

综合的美术课程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在调查、参与、探究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开放性

整合生活的美术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特殊需要,其教学目标具有开放性。整合生活的美术教学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具有开放性。

3.具有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注重于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整个课堂被教师垄断。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教师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把生活资源变成美术资源。

二、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活动设计

课堂中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和活动体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一文中提出:每门科学必须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等到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创造才能开始。

生活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设计,要有助于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生活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生活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发情境资源。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以《面具制作》为例,浅析生活情境是怎样创设的:以前在教《面具制作》一课时,我拿出精心制作的范作,让学生观察分析纸面具的结构、式样、制作步骤,没想到学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我查找问题根源,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创设生活情境方法导入。我出示若干不同类型面具,师生进行情景表演的游戏,拿到面具的学生要说处它的特点、类型与之有关的背景等。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生活情境的创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乐趣。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小学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技法与作品上,缺乏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关注和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艺术的需求。

倡导生活化教学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生活化教学强调将艺术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体验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本研究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与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通过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学的原理、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发展。通过本研究,旨在

深入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揭示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创造力和审美情感的影响,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向更为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也旨在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发展,提升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美术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生活化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

生活化美术教学研究与实践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而生活化美术教学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活化美术教学以生活为素材,以生活为载体,将抽象的美术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丽,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

一、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美术教学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与创造力。

二、生活化美术教学的特点

1.以生活为载体

2.强调创造性思维

3.注重情感教育

三、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实践

1.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美。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

在生活化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美的魅力。可以通过采集素材、拍摄照片、观察实物等方式,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价值。

3.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

生活化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还要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提供艺术素材和艺术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四、总结

生活化美术教学是一种以生活为素材、以生活为载体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实践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学生。

生活化美术与环境创设

生活化美术与环境创设

生活化美术与环境创设

保教管理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那么一系列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的展开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更为孩子创设了感知美的环境,同时也让日常教育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多方位、多元化地给予幼儿体验美和感知美的机会,让环境创设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环境形成了一种彰显生活化美术的特色。

首先,依托情景游戏,让孩子与环境进行“互动”。

开学初,我们开展了《毛毛虫》系列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来培养涂色能力和色彩感悟能力,第一次《毛毛虫穿衣服》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带动下给一个个圆纸片上填上了各种颜色,“拇指食指握握紧,一笔涂完再一笔。。。。”简单的口令让他们形象的理解和掌握了使用油画棒的技巧,而且订书机的使用也使原本固定不动的毛毛虫,变成了一条既好看又会动的毛毛虫,孩子们兴趣十足的摆弄着自己的毛毛虫,不仅让单调的涂色活动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毛毛虫动态形象的理解。

第二次我们又相继开展了《毛毛虫时装秀》,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似色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既巩固第一次的涂色活动,又增加了深层次的活动内容,最后我们还开展了《毛毛虫去郊游》:让一部分毛毛虫爬到了走廊外的“草地”上,形成了一个由集体创编而成的大型故事画,还让另一部分的毛毛虫爬进了益智区,通过区域活动让孩子分辨毛毛虫身上的各种颜色和数量,让它变身成为一种开发幼儿智力的教玩具,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成了环境的创设者。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作者:洪春燕

来源:《教育·教育实践》2024年第02期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显著的教学特点。美术作品与生活实景密切相关,它们实际上是画家用大脑将现实环境或情景进行抽象化的最终表现。在当前社会教育不断变革的大前提下,幼儿美术教师要顺应幼儿审美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的发展需求,通过幼儿生活教育来激发培养幼儿思维的智慧,促进幼儿内在审美思维素质的提升以及幼儿生活技能素养的自我加强。同时,幼儿美术教师应积极寻找与幼儿生活学习的有机连接点,体悟生命和心理反馈,促使二者自然融合,从而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的思维经验和实践能力通常处于启蒙阶段,就像一张白纸,教学则像一支彩色画笔,给予他们多种发展可能性。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幼儿阶段面临的各种教育实际问题,越来越重视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启蒙教育,并深入影响整个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美术对幼儿是十分有益的,可以初步引导他们对颜色和形式的感知,促进他们视觉神经的成长,逐步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意识;通过美术启蒙教育,幼儿可以自由表达内心所想。此外,美术还为幼儿提供了另一种相互沟通的途径。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书写文字和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通过绘画,幼儿可以用图画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因为相对于直接书写文字,绘画更简单易行。在推动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进程的探索中,要求教师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和表现方法,搭建起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充分利用幼儿能主动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机会,提高美育教学的效果和整体质量,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

基于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基于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基于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生活化视界的教学策略。本文从生活化视界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在这一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包括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机制建立以及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总结这些策略,我们认为生活化视界下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未来,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视界、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机制、师生互动、发展方向、重要性、深远影响。

1. 引言

1.1 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足够的创新和多样性。传统的美术课程注重技法的传授和作品的模仿,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了学习厌倦的现象。

小学美术教学过分注重成果,忽视了过程。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这导致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缺乏动力和自信心。

小学美术教学缺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缺乏真实性和生活性,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同感不足。

小学美术教育融入生活化教育的路径

小学美术教育融入生活化教育的路径

小学美术教育融入生活化教育的路径

摘要:小学美术是一门艺术教育课程,美术关乎情感,展现关乎情感交流。美术可以说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过去,艺术教学通常以涂鸦和绘画为基础。基于表面形式,盲目传授绘画技巧,缺乏内涵。随着教学课程的改革,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将绘画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灵感,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育;路径

好的课堂来自生活,而生活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课堂更强调生活,艺术来自生活。教师应激活课堂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之美,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效果,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学习。

一、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渗透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教学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受到熏陶。美术教师应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元素开发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目前,一些教师对生活教学法没有全面的了解。他们认为,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将影响学生潜能的开发。在这种理解中存在某些误解。生活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生活化教学的三个特点对小学美术创作至关重要。首先,生活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概念要求。教师使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开发教学内容,改善了师生关系,也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第三,生活导向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创造性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之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之研究 (2)

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之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孩子审美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一环。但是,教学生活化不足、教育内容生硬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常见问题。为此,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问题

1. 教学生活化不足

当前,很多小学美术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重点讲授知识,学生听、背、抄、练结合。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学生活化不足,且难以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欠佳。

2. 教育内容生硬

小学美术教育内容过于偏重固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缺乏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例如,教学往往只涉及基础画法、书法等,而忽视教育对象年龄、兴趣等特点,难度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

3. 教学娱乐化不足

教学过于依赖手写和4K屏幕,缺乏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等媒介展现,同时又视生活化教育为教学的附属品。这样,不仅学生难以全面接触美术知识,而且教学娱乐化不足,无法激励学生,失去了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目标。

二、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1. 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教师可用丰富的图形、色彩,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自身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下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化促进。

2. 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兴趣等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通过组织不同主题的美术展、课外绘画社团,设计有趣的游戏问答、活动学习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促进互动交流,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一、研究对象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美术教师以及教育机构。其中,中小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他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美术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需要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机构则是美术教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们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改革。

二、总体框架

美术生活化教学课题的总体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念引领:明确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即以生活为背景,以实践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生活化主题的选取、生活化材料的运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等。

3. 教学实践: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确立和实施,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教学实践的深入和拓展。

2. 难点: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如何选取适合的生活化主题和材料,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等。

四、主要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确立课题,进行课题前期的调查工作。

课题的确立是从课堂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美术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体现出了美术的情感性这一最重要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采用很多教学方法,如绘画演示法,评价激励策略等,为了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贴近生活,更能让生活艺术美走进学生的世界,开设本课题的研究能让美术教师更好的使用生活情境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在前期调查中发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学生美术表现能力上有所提高。在我国北方地区美术教育的媒介很少,学生有是只能通过课本学习美术知识,所以美术教师要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开拓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针对调查的结果,美术教师要利用和学生最贴近的生活为教学资源,在美术教学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发现美、体验美。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使课题组成员领会生活化情境的内容,明确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更新观念。首先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和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课题组成员学习生活化情境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身心参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走入美术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那么,如何使小学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呢?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研究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观察,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喜欢的东西盯住不放。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用双眼认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再加上课前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们也形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渐渐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为学生的创造、表现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其次,我尤其重视让学生留心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达到物尽其用。如在教学美术第二册时,学生们翻阅了课本后,就发现了这学期要注意搜集一些石子、瓶盖、包纸、纽扣、珠子、彩色塑料管,各种形状的纸盒、塑料袋、图钉、果冻盒、蛋壳,圈筒卫生纸的卷筒……为了激发学生的搜集兴趣,可以在班组中设置几个纸筒,让学生把平时搜集的可以进行分类,并定期展示,对表现积极的同学,可以鼓励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因学生找不到课堂上急需的材料而耽误教学进程,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搜集材料,来创造美好习惯与意识。

二、开展生活化的课内外相结合的美术教学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化是指来源于生活世界,回归于生活世界。情境,是指情景、境地,是在具体场合的情形、境界和情意。生活化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美术课上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身心参与,让学生有

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禽类、童话比较感兴趣,以游戏性活动学习方式为主。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却对未知的世界比较感兴趣,可以以探究性,结合实践的学习方式为主。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普遍提高。

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就是表现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连续,高度集中的过程,为了解决以往每周两节课分上,为现在的每周两节课连上,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我们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得以流畅的延续,孩子的创新思想也不至于被轻局打断,作业完成的质量从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每周一次来之易的美术课,课间,班里的学生的有继续完成作业,有的欣赏别人的作品,还有的在老师的身边谈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师匆忙收齐本班未完成作业,又急忙去发下一班待完成的作品的局面,使上课的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跟孩子的一起融入到创作的情境中去,大力加深了美术老师与学生的感情。

2、将美术创作与生活留言相结合。

孩子内心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向孩子心灵之路要靠倾听与交流。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使孩子们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这样宽松的氛围形成以后,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与每班30——40学生的时间比例,除去我们对学生的新授时间需要10——15分钟,剩下的时间如果平均给每个孩子的时间就更是寥寥无几;而孩子们想对我们交流的东西却很,如果我们视而不见、见而不听,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孩子没有了感受、没有了交流,甚至是不会交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学生作业形式进行了小改革——采用留言式美术作业,即在自己作品的周围附加文字,记录自己在创作作品时的感受或记载自己创作作品的经过。这样就给了每个孩子想对自己说、想对父母说、想对老师说、想对伙伴说的空间与时间。生动的画面,稚拙的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写照,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作业的表现形式自实施以来,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活跃了孩子们的表现兴趣与欲望,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的螺旋上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留言式美术作业将逐渐的散发出它非凡的魅力。

3、通过美术日记,再现生活情境,表达感受

孩子的绘画作品,大多反映孩子的生活,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有孩子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我在教学的同时,主动与学校的语文老师沟通,鼓励学生在完成日记的时候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描绘、记叙,主张让孩子们画美术日记。童眼看世界,美术来表达。记日记除了写,还可以画,图画同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而且比文字形式更有趣,更富有想象力,更具巧妙的表达力。通过整理自己的思维,选取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以美术的视角,用连环画的形式,再配以画龙点睛的文字,来表现事情的经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及时创作,表现生活

儿童的感受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心灵的反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认为应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动笔,及时创作,表现生活。学生们去生活中体验了美,表现了美,更培养了学生用美术的的基本技能学会了表现美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运用美术,美化生活

将美术应于生活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造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运用美术的生活环境。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校园艺术节的宣传画,布置节日中的教室,给班级出黑板报。设计班级中的学习园地,布置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把从美术课上的知识、技能运用在生活中,来美化生活,还可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

四、从生活中感悟美.寻找素材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更强调:“生活即教育。”因而可这样认为,充实生活素材就是充实教育素材,丰富课程资源。我们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本身应该熟悉生活,恰当选择最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典型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对现有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要为突出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我们可以叫他们从生活中去寻找美.感悟美.为创作寻找素材。如引导他们发现自然美,花是自然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红玫瑰、黄菊花、蓝杜鹃、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此外,树木、动物等等。带孩子去自然界,给他们讲解各种颜色及构成的画面,让他们发现和感悟到生活是如此的美。给予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