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59a5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f.png)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https://img.taocdn.com/s3/m/2286aef52af90242a995e564.png)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提高学习汉语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我能力;3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等。
大纲制定:就是要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
教学大纲的分类:结果式、过程式3.学科建设体系(1)定义:所谓学科建设体系,包括有关学科理论的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科发展和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它由学科理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和学科发展建设四个部分组成。
(2)基本内容:①学科理论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赖以形成的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和建设所应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②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理论,是学科存在的标志,它能全面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全面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
③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应用和体现,也即综合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教学中的某一实际问题。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大纲研制、学科课程设计等。
④学科发展和建设:是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作为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进修培训、教学管理研究等。
2.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60年代提出交际能力理论。
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1)偏误分析定义: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2.偏误的来源:a.母语的负迁移。
b.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泛化”c.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d.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7252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b.png)
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案设计一、第一章:中国概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立起对中国整体的认识。
2. 教学内容: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资料播放等方式,结合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教学活动:(1)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
(2)讲解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情况,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3)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进行互动问答。
(4)讲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二、第二章:中国社会习俗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礼仪规范、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 教学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礼仪规范、婚丧嫁娶、服饰习俗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资料播放等方式,结合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教学活动:(1)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讲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进行互动问答。
(3)介绍中国的礼仪规范和婚丧嫁娶习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讲解中国的服饰习俗,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三、第三章:中国艺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欣赏中国的艺术之美。
2. 教学内容: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等艺术形式。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资料播放等方式,结合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教学活动:(1)介绍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展示相关作品和视频资料。
(2)讲解中国的音乐和舞蹈艺术,进行互动问答。
(3)介绍中国的戏曲艺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讲解中国的建筑艺术,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建筑活动。
四、第四章:中国历史名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名人,包括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学习他们的成就和精神。
对外汉语期末教学总结
![对外汉语期末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84cd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0.png)
对外汉语期末教学总结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每一阶段的教学前,都需要先制定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真实情景的模拟,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授课外读物和让学生写作文等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通过教授中国的文化知识和习俗,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在和中国人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总结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语言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处于激发学生语言运用的环境中,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则强调以交际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真实交际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本学期,我主要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课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教学。
通过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拓宽他们的词汇应用范围。
教学中,我注重词汇的整合教学,将同一主题的词汇进行搭配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2. 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通过实例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训练和练习巩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应用。
3. 口语教学。
口语是学习汉语的重要部分,也是可以直接应用的一部分。
通过情景教学和交际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进行对话和口语练习,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d3bd7c9b8f67c1cfad6b8f7.png)
三、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从文化的性质看,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而 语言是人类潜在的能力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触发 而获得的一套系统知识和技能。 (2)从语言的性质看,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也 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在社会运用中也具有刚性 和柔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或 变异。 (3)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内容是通过语言来显示和操 作的。语言和其他文化内容还存在着互动关系。
知识文化:国情、历史、地理、思
想、文学艺术等。 交际文化:与语言运用和理解有密 切联系的文化。
2、文化的性质
第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文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第三,文化具有传承性。 第四,文化具有民族性。 第五,文化的刚性与柔性。 第六,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二)文化教学
1、文化教学的定义 以文化知识为内容进行的教学。可以是专门 开设的文化课教学,其中的教学内容是成 体系、完整的;也可以是服务于语言教学 而进行的,专门针对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 文化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追求文化知识的 系统性。
1、口语教学的过程
第一,展示和理解教学目标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其次,刺激学生对过去学习的记忆。 再次,呈现需学习的话语材料。 第二,练习和运用的过程。 第三,反馈和评估的过程。 第四,保持和迁移的过程。 所谓保持是指如何保留和维持对所学知识及其应用 的记忆。 所谓迁移是使所学的口头表达内容和方式向类似的 (真实的)话语环境转换。 保持和迁移的关系体现为:迁移的水平越高,保持 的程度就会越好。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吕必松指出教学内容应该包 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在这 些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文化内容,如果缺乏必要 的文化知识,必然影响语言能力的获得,必然导 致言语交际活动不顺利,甚至失败。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析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8798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0.png)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析【摘要】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分别从教学特点、挑战、方法、资源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和启示将在结论部分进行讨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机构更好地开展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龄儿童的学习需求,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特点、挑战、方法、资源、评估、未来发展、启示。
1. 引言1.1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探析的目的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这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促进学龄儿童在汉语国家的交流、理解和融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空间。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还包括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促进中外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还在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文化意识,促进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教育。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帮助学龄儿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升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
1.2 学龄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学龄儿童是外语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对语言的接受性也更强。
对外汉语教学在学龄儿童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龄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强,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更快地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形成正确的语言思维方式。
学龄儿童的兴趣广泛,他们对汉语教学更加积极主动,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动力和耐心。
学龄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龄儿童是外语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的汉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5761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7.png)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引言外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及其重要性。
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系统的学习框架,使他们能够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通过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内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和拼音系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是掌握正确的拼音系统。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拼音音节、声母和韵母,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和测试。
词汇和句型学习词汇和句型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提供相应的词汇表和句子练习。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学习汉语的关键。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汉语语法规则,并提供相应的讲解、练习和测试。
通过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学生可以正确地构建和理解汉语句子。
听、说、读、写技能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训练和评估。
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化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学生需要了解的汉语文化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重要性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规范教学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评估学习效果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79f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c.png)
讲解如何进行句型的转换,包括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肯定与 否定的转换等,并举例说明不同转换方式的特点和用法。
语法实践应用指导
情景对话
设计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实践和应用所 学的语法知识。
写作练习
设计写作练习,包括段落写作和短文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实践和 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口语表达
设计口语表达任务,包括口头报告、演讲、讨论等,让学生在口语 表达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05
CATALOGUE
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介绍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
01
介绍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如三皇五帝、
儒家思想等。
传统文化价值观
02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
针对容易混淆的发音,进行对比练习 ,加深对正确发音的印象。
语音实践应用场景
日常会话
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语 音实践,如购物、问路、打电话
等。
朗读练习
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
的准确表达。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不同情 境下的语音应用,提高语音运用
01
02
03
04
联想记忆法
将新词汇与已知词汇联系起来 ,形成记忆网络。
语境记忆法
将词汇放入句子或短文中,通 过上下文理解记忆。
反复复习法
多次重复复习,加深记忆印象 。
实践应用法
在实际交流或写作中运用词汇 ,加深记忆和理解。
词汇运用技巧指导
搭配使用
掌握常用搭配和短语,正确使 用词汇。
语境选择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e8e8d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9.png)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语言教育活动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于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领域的教育实践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目的
教学对象:初学者(外国人)
教学目的:能够听说基本汉语。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为了达到明确的教材目的,教授最常用的还是语音和会话两部分。
3、教学方法
三段式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即先通过教授汉语发音和基本语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汉语语言系统和表达方式,然后通过简单的句子组织、日常生活对话的练习,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汉语交流。
最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中文阅读与写作练习。
4、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包括幻灯片、多媒体、模拟对话等。
通过这些手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要素,并可以通过实际对话情境的模拟,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5、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评估的方式可以是语音测试、会话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多地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获得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进步。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01d23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b.png)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够流利、准确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听力目标:使学习者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和口语表达,如问候、询问路线、购物和用餐等基本场景。
学习者应能够理解慢速、清晰的口语,并能较好地理解各种语调和语境。
2. 口语目标:使学习者能够用汉语进行日常对话和交流,能够自我介绍、描述人物和地点、讨论兴趣爱好等。
学习者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组织句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3. 阅读目标:使学习者能够阅读简单的汉语文章、短文和公告等,如日常生活中的指南、广告和新闻报道。
学习者应能够理解有关生活常识、文化习俗和社会事务的基本信息,并能够获取并整理相关信息。
4. 写作目标:使学习者能够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书面表达,如填写表格、写日记、发邮件等。
学习者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能够正确运用基本的句式、词汇和标点符号。
5. 文化目标:使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习俗和社会概况,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者应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礼仪习惯等,并能够在交流中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6. 思维目标: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者应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辩论和讨论,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7. 学习策略目标: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使其能够高效地学习汉语。
学习者应能够制定学习计划、运用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他们在汉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d9a015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a.png)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As a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clear teaching goal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When setting teaching objectives for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verse needs and backgrounds of learners. One 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help learners acquire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hinese. This includes developing proficiency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as well as gain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作为一名中文教师,为外语学习者建立清晰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在制定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时,考虑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背景是很重要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有效沟通的能力。
这包括发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learners to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real-life context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role plays, discussions, and group projects that simulate authentic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By engaging in these activities, learners can apply their language knowledge in a meaningful way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hinese.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着重提供学习者在现实情境下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
对外汉语教案 (2)
![对外汉语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753c84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5.png)
对外汉语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对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汉语教学计划。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教案内容包括基础汉语知识、日常生活应用、中级汉语会话和高级汉语阅读等。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2.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基础汉语知识:–汉字与笔画:学习基本汉字并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
–拼音与声调:学习汉语拼音和声调的发音规则。
–词汇与句型:学习日常生活常用词汇和基本句型的用法。
2.日常生活应用:–问候与介绍:学习如何问候和介绍自己。
–数字与时间:学习基本数字和表达时间的方法。
–购物与餐饮:学习购物和餐饮用语。
–交通与旅行:学习交通方式和旅行相关词汇。
3.中级汉语会话:–电话与预约:学习如何进行电话沟通和预约。
–约会与聚会:学习如何安排约会和聚会。
–旅游与观光:学习如何进行旅游和观光。
4.高级汉语阅读:–文化与历史: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知识。
–文学与传统:学习中国文学作品和传统节日。
–社会与经济:学习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并进行实际应用练习。
2.归纳与演绎法:通过分析语言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结构。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度。
2.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试评估:定期进行口头和笔试考试,评估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如《标准教程》、《速成汉语》等。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目标和计划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目标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634b8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4.png)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目标和计划
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掌握汉字是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探讨,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
一、汉字基础认知
汉字基础认知是汉字教学的第一步,包括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读音等方面的知识。
在初学阶段,应重点教授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构成要素,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汉字书写规范
正确的书写规范是汉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汉字的书写规范,包括笔画的顺序、书写姿势、占格等方面。
学生应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汉字实际应用
汉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字进行交流。
因
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汉字实际应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用法,提高汉字学习的效果。
四、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解汉字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和认同感。
五、汉字与语音结合
汉字与语音是汉语的两大要素,两者相互关联。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汉字与语音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发音和音调,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六、汉字与词汇关联
汉字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汉字与词汇关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时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对外汉语课程设计理念
![对外汉语课程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666ab6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d.png)
对外汉语课程设计理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规则和汉字书写规则;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流利地进行汉语口语交流,具备一定的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汉语文化的认同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汉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汉语文化介绍。
具体来说,将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系统地讲解汉语词汇、语法规则和汉字书写规则,同时结合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还将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背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系统地讲解汉语知识和技能;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法用于进行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将提供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进行评估。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兴趣爱好。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fb35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向非汉语母语者传授汉语语言及其文化知识的教学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间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学习汉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拓展个人职业发展机会: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重要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可以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促进国际友谊:通过学习汉语,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促进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汉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中国人沟通和交流。
促进文化传承: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还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十分重要,可以为学习者的个人发
展和国际友谊的促进提供积极的贡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c6f40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7.png)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二、课程目标:1.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团队协作效能。
三、教学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概念与理论(200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2.对外汉语教学原理与方法(800字):-对外汉语听说教学方法;-对外汉语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3.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800字):-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与使用;-教学评价与反馈。
4.对外汉语教学实践(200字):-学生教案设计与实施;-分组合作与互助学习;-教学反思与提升。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期末项目(40%):学生需设计一堂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并进行实际教学演示。
六、教材参考:1.《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朱小曼,吴树战著)2.《对外汉语教程教学设计》(白岩著)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谷长厚著)七、其他要求:1.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2.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项目;3.学生需认真准备期末项目,并按要求进行实际教学演示;4.学生需遵守教学纪律,尊重他人观点,保持课堂秩序。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325ec6c7cd184254b353591.png)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Th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一、课程目的、任务:本课程主要讲授外国(欧美)文学史及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名家名作、思潮流派有一个清晰和基本掌握。
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外国文学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中外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广博,但课时极其有限,考虑到我国外国文学教研现状,重点仍放在欧美文学,对亚非文学只作简略的知识性介绍。
教学内容涉及中国之外的欧美各国文学发展史,通过重要作品分析加深对文学流派、思潮的理解。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时间为经,以思潮或重点作家及“经典”作品为“纬”,在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发展概貌的基础上,分析评述各文学主潮时期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或某一时代精品),针对本专业的特点,授课时兼顾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在方法上,穿插不同观点的争鸣、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安排研究课题并分组展示,课余时间进行影视观摩。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陈建华主编:《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德国文学史》余匡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督教哲学》尹大贻四川人民出版社《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朱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平时成绩占40%,采用课堂作业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六、讲授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世界文学发展整体脉络及特性第二节二希传统第二章古代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希腊文学第三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第三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但丁《神曲》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意大利文学、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第三节英国文学第四节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评析第五章十七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古典主义文学第三节莫里哀及其作品评析第六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德国文学第三节歌德及其作品评述第七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英国文学第三节俄国文学第四节法国文学,雨果及作品评析第八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英国文学,狄更斯及作品评析第三节俄国文学第四节法国文学,巴尔扎克及作品评析第五节女性作家及作品评析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美国文学第三节法国文学,萨特及作品评析课程名称:中国民俗学(Chinese Foiklore)一、教学目的、任务:熟悉民俗学科在国际人文学科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民俗为内涵的民间传承性生活文化在中国国民现实生活的影响和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 基础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 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9eb7fd04a1b0717fd5dd73.png)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时间:120分钟)考试说明1.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笔试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此试题为基础理论测试,内容涵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理论。
2.试题包括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和论述五类题型,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全部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并保持字迹清晰。
5.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听从主考的指挥。
一、填空(25分,每空1分。
)1.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___________”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
2.20世纪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层面的应用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阶段出现的“_______________”教学原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3.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___________、话语能力和___________。
4.对外汉语教学范围内的文化教学内容包括___________、基本的中国国情和___________。
5.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听说法强调以___________为主要训练方式。
6.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语言原则,称为___________。
7.第二语言习得有一个自身的进展轨迹,是按其___________所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教师无法完全控制学习者对输入语言的内化过程。
8.克拉申认为通过___________获得的语言不能用来自然地表达思想,在交际中流利地运用第二语言只能靠___________。
9.幼儿在没有足够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这段时间被称为___________。
10.学习策略大体上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1.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和目的语社团的热爱而引起的学习动机是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e5b1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f.png)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一、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和书写汉语。
3. 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二、教学原则
1. 以语言使用为目的,以实际交际为核心,以活动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手段,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情景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注重语境的运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汉语,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 注重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6963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e.png)
03
教材选择与使用
教材评估与选择
01 评估教材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评 估教材的难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02 对比不同教材
对比不同教材的优缺点,综合考虑教材的内容、 结构、语言难度以及教学方法等因素,选择最适 合学生的教材。
03 教材的更新与修订
关注教材的更新和修订情况,选择最新版本的教 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04
教学评估与反馈
学生评估
语言知识掌握
评估学生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 程度。
文化理解
评估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程度。
语言技能运用
评估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运 用能力。
学习态度与习惯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及自主 学习能力。
教师评估
01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 纲完成教学目标。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03
组织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话题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
际能力,促进合作学习。
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02
03
学生语音问题
针对语音不准的问题,加 强语音训练和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多听多模仿。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语音教学
总结词
注重发音、语调、节奏的训练
详细描述
语音教学是综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纠正学生的发音,培养正确的语调 和节奏感。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演示、纠正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汉语 发音。
词汇教学
总结词
注重词汇的积累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础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总则,体现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针对教与学提出的一条根本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三、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
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从理论到实践的阶段)、运用阶段。
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
1、备课与写教案
2、课堂组织管理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
(1)排斥心理障碍,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驾驭课堂。
(教师成为全课堂注意的中心)(3)稳定课堂秩序。
(最经常发生又难于解决的问题是迟到和缺课。
)
3、教师的语言
(1)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
(2)特点:一慢,语速放慢,增加停顿;二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三详细化,输入更多信息包括多余信息,采用重复、释义、迂回的办法,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者理
解,成为可理解的输入。
(3)教师语言应注意
不论语音、词汇、语法或汉字,都应该准确、规范,不允许有错。
教师的语言有朗读、讲解、对话、指令和提问。
语速应该正常或接近正常,避免夸张。
选词用句浅显易懂,随学生程度增加难度和词汇的多样化。
有意识地重现已学过的句型和词汇。
尽量使用目的语与学生沟通。
克服口头禅或过多重复、啰嗦等不良语言习惯。
4、教师的提问
5、板书
六、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
语法教学是中心,汉字教学最难
七、语言测试的作用
1、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2、评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
3、是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4、推广母语教学,扩大母语影响。
八、标准化语言测试的过程四个步骤:设计命题、考试实施、阅卷评分和统计分析。
九、测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是测试的两大评析标准。
两者关系密切。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信度高并不意味着效度一定高;效度不高,信度告也没有意义。
十、HSK: “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门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试题依据《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设计。
1984年研制,1985年完成第一套卷,1993年正式成为我国国家标准化考试,目前是世界上最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
十一、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1958年的《汉语教科书》(邓懿等编写)
十二、本学科最早的一片论文:1953年的《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周祖谟)
十三、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
十四、对外汉语学科开始于1950年,确立于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