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合集下载

【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古文翻译不再难

1.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2.……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等十五种: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怎么对付(处置,安顿)……”,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小编带来的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

文言固定结构常见的有表疑问的、表反问的、表测度的、表感叹的和表判断的等五种。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

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常常组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表示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称之为固定结构。现就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固定结构例说如下:

1.不亦乎;表示反问,用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看法,可译成;不也是吗,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很愉快吗?

(《<论语>十则》)

2.“有……者”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可译成“有个……的人”,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人。”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子到了黔地。

(《黔之驴》)

3.“何所……”表示疑问,可译成“……的是什么”,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问女儿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思念的是什么。

(《木兰诗》)

4.“如……何”表示反问,可泽成“把……怎么样”,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匠,如太行、王屋何?”凭您的力量,连像魁父这样的.小丘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愚公移山》)

5。“何……之有”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可译成“有什么……呢”,例如:“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 6.“为……所”表示被动,可译成“被”,例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活板》) 7.“……何如”表示询问,可译成“如何,怎么样”,例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捕蛇者说》)

8.“非……则”表选择,可译成“不是……就是……”,例如:

文言文固定结构

文言文固定结构

文言文固定结构

1、得无……乎(耶)?恐怕(莫非、该不会)……吧得无异乎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得以能够人皆得以隶使之

3、而已罢了如是而已

4、何如怎么样,怎样今日之事何如

5、何为为什么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做什么、干什么客何为者

什么是何为“护官符”

6、何以……根据(凭)什么王曰:“何以知之?”

为什么何以伐为

7、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大啼

8、奈何怎么办未辞也,为之奈何

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9、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0、是故所以,因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11、是以所以,因此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12、孰与与……相比,哪个……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吾孰与徐公美

13、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则齐国其庶几乎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14、若夫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译为“至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15、无乃……乎(欤)恐怕……吧?求,无乃尔是过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16、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17、以故所以,因此士以故归之

18、以是所以,因此又尝败韩全义,以是兵骄无所惮

19、何其(表感叹)多么……啊何其哀也

20、庸……乎、宁……乎、顾……乎(邪、哉)、(独)……乎(邪、哉)、岂……乎(哉)

全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怎么……呢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独畏廉将军哉?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高考必备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高考必备
文言文常见地固定结构
句式
标志——译法
例句
一、表示疑问:
.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八、连词
.诚……则……:如果……那么(就)……
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否则:如果不……就……、不然地话……就……
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何所:“所……地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及例句分析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及例句分析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及例句分析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高考语文之文言文固定结构

高考语文之文言文固定结构

1、①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 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 耳。 ”上曰:“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人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 安可诬一世之人!” ①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 1分), (封德彝)很长时间没有举荐有才能的人。 ②君子使用人才如同(人们)使用器物一样, 各取(他们的)长处(1分) 。古代达到大治 的帝王,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用人才吗? (1 分 )(你)正应该忧虑自己不能了解(人才), 怎么能够诬毁全天下的人呢? ( 1分)
14、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 事);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 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 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 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 躲避的。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 志不在小。《鸿门宴》 译文:如今入了关,没有掠夺任何财物,也没 有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
四、表揣度
•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 反问) •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 • ②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 表反问) •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记》) •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 《师悦》其可怪也欤? • ④庶几……欤?(或许……吧?) • 例: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句式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4.不亦……乎:不是……吗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归纳篇1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1、无以,由动词“无”和介词“以”组成,可译为(“没有用来……”“无法……”。)【例如】顾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的”。)

【例如】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②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

【例如】①何以言之?(《赤壁之战》);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如】故患有所不必也。(《鱼我所欲也》)

5、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如】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6、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如徐州不定,将军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7、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8、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升序》)

9、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麽样、怎么办”。)

【例如】①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④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军之志,若何?(《殽之战》)

10、如……何,译为(“对……怎麽办”。)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3、定语后臵 (1)“之……者”或“而……者” ——及其变形。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 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 石”) ②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臵。“缙绅而能不 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 上面所说的“定语后臵”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 以后臵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臵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 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 说成“穴之蛇鳝者”。 (2)数量词定语后臵。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臵,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臵,与现代汉语相 反。例如: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 人”均后臵,以此突出定语。 (3)“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 (“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臵)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见固定结构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见固定结构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见固定结构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常见固定结构

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吗?)

⑧……非……欤?(……不是……吗?)

⑨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③惟…耳!(只……罢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②得无(微)……乎?(该不……吧?))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六,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

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这样却;但是。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一、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

看看背吧,但其实不一定要背,多看看自然记住了。

1、虽然:“虽然这样”或“即使这样”。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然而:“(虽然)这样,可是(却)”。

例: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4、1)于是:“于……此”,“在这件事上”、“在这时”、“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2)于是:连词(一个词),表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同。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1)可以:可以凭借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可以:能够、应该。与现代汉语同。

学不可以已。

6、无以:“没有用来……的”、“无法”,根据句意灵活翻译。

有以:“有用来……的”。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是故(是以、以是、以故四个固定结构意义相同):“因此”。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所以:“用来……的”或“……的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1)以为:把……作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以为:认为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10、若夫:“至于”、“像那”、“要说那”,用在一段话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11、且夫:“再说”,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的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12、无所:“没有……的(人或物)”有所:“有……的(人或物)”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13、所谓:“所说的”。

14、相与:“一起”、“彼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一、表示疑问

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所……的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

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8.何……哉(也):怎么能……呢

①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9.何……为:为什么要……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

①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11.如之何……: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14.不亦……乎: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非……欤:……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16.宁……耶: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7.顾……哉: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18.独……耶(乎):难道……吗

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三、表示感叹

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0.直……耳:只不过……罢了

①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

①呼一何怒!《石壕吏》

23.亦……哉: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四、表示揣度

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27.其……欤?(兼表反问)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8.……庶几……欤:……或许……吧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表示选择

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1.其……其……也?: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六、表设问:

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七、表陈述语气

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

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

①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37.比及:等到……的时候

①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六、被动句

38、见……于……:被

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39、为……所……:被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七、宾语前置

40“唯……是……

①命是从。

41……何……之有

八、晋何厌之有?《左传》

八、连词

42.诚……则……:如果……那么(就)……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①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①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5.向使:假如,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