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艺术(七年级美术下册)

合集下载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冀美版七下第8课《中国古代的彩陶艺术》经典课件(40张)(共40张PPT)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 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 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 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 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1、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代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 器型: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 风格:朴实厚重 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 几何纹
彩陶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盛水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高 15.6厘米,长24.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 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一 般选用粘土,经过成型、入窑火烧而成。中国最早的陶器资料出现 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仰韶文化陶器 二、马家窑文化陶器 三、黑陶与白陶
一、仰韶文化陶器
★纹饰:人物纹;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

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给
人以 强烈的运动感.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盛水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出土,高14厘米,口径2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它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 当盆中注入清水,随着水 的荡漾,人就像在这种 佳境中起舞,视觉上充满 动感。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 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 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作为器 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这件作 品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 构图技巧。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陶器概论人类最早先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再进化为智人,最后才成为现代人。

这个过程用去了差不多几十万年。

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原始人类之所以能在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它们懂得了运用不断进化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来制造工具,懂得了过群落生活共同御敌,懂得了举一反三总结生存经验,于是,原始人类依靠采集果实和狩猎野兽来养活部落中的成员。

此时的人类也开始懂得了使用火来御寒和烧烤食物,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人类的旧石器时代。

随着我们祖先生存技能的日益发展,人类终于开始走出与狼共舞的山林,找到有山有水有平原的地方定居下来。

他们首先要建房子抵御寒冷和野兽。

为了让房屋更坚实耐用,早期的定居人类建造的是一种半地穴式的房屋,在室内挖一个火坑。

居住在这种房屋中的原始人类,主要的家庭生活都是围绕中央的火坑进行的。

而陶器作为蒸煮食物,盛水储粮的重要工具恐怕就会是这个小小房间中最主要的家当了。

那么,我们的祖先到底是怎么发明了陶器的呢?但是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按照学者们的猜测在篮子上涂满泥后放到火上烧,结果外面的编织物被烧掉了,而里面的泥巴却都开裂了,只是变成了一些硬块,根本无法成型。

那么,生活在混沌初开,还没有开始具备任何物理化学思维的原始先民,到底是因为什么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陶器的呢?这依然令许多人感到好奇。

当考古学家对人类8000年前的房屋遗迹进行研究时,发现房子中央的火坑侧壁上被掏出了一个小洞,里面还有一根未烧尽的炭棍,这给陶器的产生又提供了另外一种猜测。

在偶然的启发下,我们的祖先学会了运用火来制陶,他们在定居的家园中专门建起烧陶所用的窑,使制陶技术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有了日臻成熟的窑和烧陶的技术,远古先民按照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烧制出各种陶器。

这件形状奇特的器皿底部尖翘,并不能像我们通常所见的容器那样摆放,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几乎难以找到对应的物品,那么,它在7000年前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最早的陶制品都是作为实用器被烧制出来的,不论是用于取水的尖底瓶还是用于烹煮饮食的盆或钵,他们都与原始先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河北美术出版社(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现代陶艺

河北美术出版社(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下册: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常用的陶艺成型方法
*手捏法 *泥条法 *泥板法 *挖空法 *压模法 *拉坯法
手捏法
现代陶艺
1.了解现代陶艺制作的过程以及 基本成型和装饰的方法。 2.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征, 体会其丰富的表现力。 3.享受陶艺设计与制作活动中的创 作自由和乐趣。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现代陶艺作品欣赏
泥板法
陶艺制作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泥工刀
手动转盘
拉坯机
釉 料 色 板
喷釉壶
1.学习和了解陶艺制作的过程与 简单方法。 2.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尝试 制作一

现代陶艺(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

现代陶艺(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

05
现代陶艺的欣赏与评价
现代陶艺的审美标准
创新性
现代陶艺应具备独特的创意和 新颖的表现形式,能够打破传 统陶艺的束缚,展现时代特色。
技艺性
现代陶艺应注重技艺的运用和 创新,通过精湛的技艺展现作 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表现力
现代陶艺应具备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和表现力,能够充分表达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熟悉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每种工具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熟 悉这些可以帮助艺术家更有效地创作。
探索与创新
鼓励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材料和工具, 以推动现代陶艺的创新与发展。
03
现代陶艺的基本技法
拉坯成型
总结词
通过旋转轮盘,用手或辅助工具将泥料塑造成一定形状的过程。
详细描述
拉坯成型是现代陶艺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在旋转的轮盘上,艺术家通 过控制手部力度和技巧,将泥料塑造成各种器皿形状,如碗、盘、罐等。拉坯成 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制作出规整、流畅的器形,展现出简洁、大方的美感。
审美感受
评价作品给观众带来的审美感受,是 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如何提高现代陶艺的欣赏水平
了解历史和传统
关注当代艺术动态
深入了解陶艺的历史和传统,掌握基本的 知识和技能,为欣赏现代陶艺打下基础。
关注当代艺术动态,了解最新的艺术思潮 和创作趋势,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多角度欣赏
实践与体验
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包括创意、技艺、 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艺术价值。
02
现代陶艺的材料与工具
现代陶艺常用的材料
01
02
03
04
黏土
黏土是制作陶艺最主要的材料, 不同的黏土具有不同的可塑性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教案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教案
各抒己见,表达对不同类型陶艺的评价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历史,懂得陶与瓷之间的区别,运用问题引领学生讨论,培养学生鉴赏陶艺的能力
课堂小结
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的原始社会,宗教意识也没采取和人尖锐对立形式,所以彩陶艺术热烈、明朗,有童真的稚气。彩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基础
作业
课后巩固提升
课题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单元
学科
年级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
创设鉴赏陶瓷的教学情景,运用问题引领学生讨论,培养学生鉴赏陶艺的能力。
知识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历史,懂得陶与瓷之间的区别。
重点
初步感受古代陶艺的魅力。
难点
如何欣赏古代陶艺。
学法
合作探究
教法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各种材质器皿,请同学分辨出陶制器皿;讨论陶制器皿的材质特征,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齐声回答
通过不同材质的器皿接触,引入古代陶艺(兴趣给它们的花纹取个名字,好吗?(漩涡纹、席子纹、鱼网纹等)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彩陶装饰纹样。(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③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2.科学与艺术
①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小学美术《中国彩陶》教案

小学美术《中国彩陶》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国彩陶的基本概念。彩陶是一种古老的陶瓷艺术形式,通过在陶器表面绘制彩色图案来装饰。它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仰韶文化的鱼纹彩陶盆。这个案例展示了彩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其艺术价值。
-通过讲解彩陶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使学生了解彩陶的历史地位和文窑文化的螺旋纹彩陶瓶等。
(2)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工艺,如泥条盘筑、手工捏制等。
-通过现场演示和实操练习,使学生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工艺流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彩陶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中国彩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彩陶的制作工艺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在泥条盘筑和手工捏制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实操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工艺水平。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在分析彩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观点较为片面。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小学美术《中国彩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9现代陶艺 教案 (1)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9现代陶艺 教案  (1)

现代陶艺活动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陶艺制作的过程以及基本成型和装饰的方法。

2.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特征,体会其丰富的表现力。

3.享受陶艺设计与制作活动中的创作自由和乐趣。

教学重点:陶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手制成型及装饰法的实践。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对作品造型和捏塑手法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课件、陶艺作品数件,陶艺教材,陶泥及陶艺工具。

学情分析: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和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及文化特征。

现代陶艺正是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表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与审美情趣。

它强调抒发个人意念与情感的造型表现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讲,更接近现代艺术的表现特征,能很好的表达作者对自然、生命、生活、情感的理解与愿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七年级学生仍保留着对童年玩泥的快乐,而陶艺无疑会引发孩子们的情趣。

陶艺是一门综合性创作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经历观察、思考、操作、欣赏、再操作、再欣赏的过程,这样的反复过程中,能帮助孩子完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孩子的创作灵感,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尝试陶艺创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将设计概念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设计能力,培育他们基本创作力和审美能力。

发挥陶艺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陶艺的独特价值,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艺表现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以及了解中国陶艺发展史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现在老师跟你们聊一个话题,你们童年时期玩过什么好玩的游戏?(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入课题)(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言,木马,丢沙包,玩泥巴。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1学情分析学生历史课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彩陶、青铜艺术,但对其中的传统纹饰风格、美感了解不多,正因为了解不多,才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状况,学会通过欣赏评价、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艺术美的独特感受。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创设鉴赏古代彩陶的教学情景、问题讨论、比较分析等运引领学生学会从造型、纹样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艺术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了解和体会中国古代彩陶的艺术魅力,感悟中国古代彩陶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3重点难点重点:从造型、纹样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艺术魅力,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独特的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并进行彩陶设计。

4教学理念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绘制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彩陶纹样,了解古代彩陶文化内涵和风格,借此深入探讨彩陶纹样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并把彩陶纹样元素文化内涵应用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去。

5板书设计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欣赏彩陶船型壶:船网纹驾船捕鱼漩涡纹双耳罐:漩涡纹奔腾的河水鹳鸟叼鱼缸: 图腾部落的兼并人面鱼纹盆:鱼神宗教活动舞蹈纹盆:娱乐活动设计要求借鉴彩陶纹样进行小组创作设计彩陶,要求线条明快,笔法酣畅,要有主题名称。

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6.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欣赏图片,故事导入它从远古而来,每一个色块,每一根线条,都带有祖先生命的气息。

在这种器物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图案,它有一种名称叫彩陶。

陶器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造,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中国彩陶文化它主要包括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彩陶造型纹饰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案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案

《中国古代陶艺》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历史,懂得陶与瓷之间的区别。

2.创设鉴赏陶瓷的教学情景,运用问题引领学生讨论,培养学生鉴赏陶艺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瓷器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艺术发展概论的了解去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古代陶艺的魅力。

难点:如何欣赏古代陶艺。

第一课时材料准备(学生)对唐三彩图片资料的收集。

(教师)收集唐三彩的图片资料和有关《三彩马》的课件。

教学过程1.提供图片,初步欣赏。

(1)出示图片《三彩马》,提问:“同学们知道唐三彩吗?”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三彩罐》、《单彩壶》等,讨论唐三彩的定义。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

教师:想听听专家是怎样定义唐三彩的吗?唐三彩我国唐代的陶瓷雕塑制品。

其釉色丰富,分别呈翠、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而被称作“唐三彩”。

“三”是色彩多的意思。

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现在的“三彩”成了统称。

2.个例分析,引导细赏。

课件出示《三彩马》,教师先讲解釉色,然后将马的色彩隐去,用线条勾勒整体造型或者出现局部特写,再来看看其他时代的马匹造型,进行比较。

与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唐三彩马的造型比较肥硕,因为马的品种据说是西域进贡来的,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造型特点以静为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耳朵是贴着的,神态好像在听什么动静。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材,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画、书法和剪纸三个模块。

其中,中国画模块主要学习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画的基本功、中国画的构图和表现技法等;书法模块主要学习书法的基本知识、书法的基本笔画及构图要点、书法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正楷、行书和草书等书法字体的书写;剪纸模块主要学习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剪纸的基本技法以及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画、书法和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中国画的基本功,如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体的书写技巧;•掌握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书法常用字体的书写;•剪纸基本技法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中国画构图和表现技法的理解和运用;•书法的笔画书写要求;•剪纸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画中的线条运用。

通过展示一些中国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第二步: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功,包括线条的运用、水墨的运用等。

同时,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进行线条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对线条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线条的画法和运用。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线条技法画一幅简单的中国画作品,并注意线条的运用。

4.2 教学方法•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运用和水墨的运用。

•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提高线条的技法。

•评价法: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把握能力。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半坡类型彩陶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 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变 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鱼纹盆
彩绘船型壶
庙底沟类型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 型瓶。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无极县实验初级中学 张民强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是指在刀模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颜 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 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 的陶器。
彩陶作为艺术源头,既表现为它的艺术样式和开先河 的意义,许多艺术形式都可以追溯到与彩陶的渊源关系。 同时又变现为它所包含的艺术精神对于后来中国艺术精神 影响的意义。
中国彩陶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彩陶
半 坡 彩 陶
庙 底 沟 彩 陶
半 山 彩 陶
马 厂 彩 陶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 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 陕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分为半坡类型和庙底 沟类型。
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型基本沿 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 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 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共23张PPT)

冀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8.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共23张PPT)

彩陶舞蹈纹盆
彩陶舞蹈纹盆
具有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 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 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 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 纹,最上一道较粗,口 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每组两 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 宽线。舞蹈,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 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值得 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 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 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在这里,彩陶工 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 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 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一起欣赏一下 彩陶的魅力
船型壶
船型壶 设计以船为形,腹两面以褐黑色 彩绘出网纹,似反映当时人们驾 船撒网捕鱼的生活,是半坡类型 彩陶中的艺术珍品。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罐小口,圆腹,腹侧安双环耳,平底。胎呈 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 窄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 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 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二方连 续的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构图方式。
彩 陶 鹳 鸟 叼 鱼 缸
彩陶鹳鸟叼鱼缸 鹳鸟和鱼分别是原始社会两个部落 的图腾崇拜,它们代表两个氏族部 落的兼并;石斧象征的是权利。鹳 鸟和鱼面对石斧,寓意先民对劳动 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体现了中国 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也标志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 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源自彩 陶 人 面 鱼 纹 盆

彩陶艺术简史

彩陶艺术简史

《彩陶艺术简史》一、前言彩陶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彩陶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索,带您领略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之美。

二、彩陶的起源与发展彩陶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早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以陶器为主要载体的彩绘工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彩陶艺术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彩陶的艺术特点1. 多样的造型:彩陶作品的造型多种多样,既有动物、人物、花草等自然界的形象,也有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神人等形态,充分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2. 艳丽的色彩:彩陶作品的色彩斑斓、明快,运用红、黄、绿、蓝等鲜艳的颜料,烘托出一种欢快、生动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

3. 精湛的工艺:古代陶工们在制作彩陶作品时,常常采用刻、画、镂等多种工艺手法,使得作品既具有立体感,又有平面的绘画效果,技艺高超。

四、彩陶的代表作品1. 仰韶彩陶: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起源,其器型多样,纹饰独特,是中国彩陶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2. 商代彩陶:商代是中国彩陶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商代彩陶器多为陶罐、鼎、壶等实用器皿,装饰多以几何纹样和神话图案为主。

3. 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三彩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不仅在造型、纹饰上有所突破,而且釉色鲜艳,形象生动,成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

五、彩陶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彩陶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持续发展,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

同时,当代陶艺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将传统的彩陶工艺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充满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为彩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结语彩陶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课件资料

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课件资料
11/4/2018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
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 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 龙虎图,距今6000年左 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 的重视,被誉为“中华 第一龙”。1958年甘肃 甘谷县西坪出土的一件 彩陶瓶,上面描绘了一 条鱼龙的形象,可以说 是陶器上 最早的龙纹。
11/4/2018
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11/4/2018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代彩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状况。
2.能够感受古代彩陶艺术的艺术特征与审美
风格,并对其进行欣赏与评价。 3.能够体会与品位中国古代彩陶艺术的魅力,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11/4/2018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大 源头和三大体系。 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目 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遗 址都有陶瓷出土。
11/4/2018
动 物 纹 彩 陶 壶 希 腊 公 元 前 7 世 纪 末
11/4/2018
阿甲利斯与阿扎克斯战后休息 BC6世纪
双耳陶瓶局部 图
11/4/2018
红 绘 式 彩 陶 瓶 希 腊 公 元 前 5 世 纪
11/4/2018
各 种 造 型 的 彩 陶
11/4/2018
各 种 纹 样 的 彩 陶
女娲神话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
世神话。 两点暗示:
1. 2.
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 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
11/4/2018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 老的创世神话。天神女娲用黄 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 甚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 上,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 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 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 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 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 二是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 造陶器。生殖崇拜是原始彩陶 艺术的主要母体。中国历史博 物馆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马家 窑文化的《人形彩陶壶》,就 是以生殖崇拜作为装饰母题的 典型制品。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艺术
猎攻战纹壶 ❖ 青铜纹饰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饕餮纹,代表了重组变形法则。体现了自远古以来一直在神
话中进行的古人的构思方式。饕餮不仅反映了作为后来儒家 之礼的胚胎的殷周之礼的秩序整一,更多地包含着殷周就有、 又一直延存于中国文化中的权威意识和世俗意识。饕餮精神 也即龙的精神。 ②人兽共生
二、古代艺术主要门类简介
中国古代艺术
一、辉煌的远古艺术
❖ 18000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审美观念已经产生
❖ 8000年前出现的彩陶、岩画、玉器,可以算作中国艺术 的开始
❖ 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且分布地域广阔,,数量众多,成为一种最能体现中国 艺术和文化性格的东西
1.原始彩陶
❖ 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 文化
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字书写之 中,使其得以从写字之“技”升华为艺术之“道”。
2.律动的线条艺术 ❖ 书法是线的艺术,线条是书法最精纯的艺术语言。它是
从客体自然中抽象出来的节奏化了的有生命的意象,又 是主体书家内心情感活动的轨迹。书法线条有它独立的 美学性格。笔力、节奏和墨色是它的主要内容。 ❖ 笔力是从字的点划形态中体现出来的“力”的感受,是 判定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笔力雄健,才显示其美 妙,才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力透纸背”、“入木三 分”。 ❖ 线条有节奏的内在品格,要求“一波三折”,绵延有致, 如同音乐“一唱三叹”。宗白华:一幅字就是一曲音乐。 ❖ 墨色的变化使线条富于明暗层次,具有立体感,而这对 意境美的渲染表达十分重要。燥润不一,浓淡不同的墨 线在素绢白纸上伸延,可使人在强烈的黑白反差和虚实 对比中品味到或雄浑或秀媚的艺术境界。 ❖ 线条对空间的分割则产生结构的章法,进一步扩展和加 强了线条的表现力。如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学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学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美术)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感受我们祖先在遥远年代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体验我们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彩陶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分析彩陶艺术形式法则的应用。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彩陶欣赏图片、彩陶范例作品、彩陶知识视频等。

学生:画笔、颜料、调色盘、黏土或彩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介绍彩陶艺术的有关知识。

1、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2、彩陶的定义:指一种在质地细腻的器物上绘有红、黑、白等颜色图案的陶器。

3、产生的时间: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多年)河流域一带。

4、划时代意义:是造型艺术的出发点和人类自觉审美意识到来的标志,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二、欣赏彩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1、彩陶的艺术美。

(1)造型美:千姿百态、样式多样。

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

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

(2)色彩美:红、白、黑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

(3)纹饰美:①内容丰富: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等。

②手法多样:有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体现了“抽象美”。

③形式法则:体现了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之美。

2、彩陶的科学美。

(1)巧妙的造型:腹部膨大,增大容量,体现了实用性;陶罐有肩、小口、长颈便于运水、储水;陶盆无肩、无颈、大口便于饮食、炊食;三足器设计更稳定、坚实,便于烧火。

(2)颜料的发明:使用赭石作红色,赤矿铁和氧化锰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3)合理的装饰部位:多在腹部以上,便于席地而坐,从俯视角度去观赏它,体现了尽善尽美的追求。

三、作业: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古代彩陶艺术之美。

四、小结:中国古代彩陶的艺术美与科学美的完美结合。

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艺术》课件 冀美版

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中国古代艺术彩陶艺术》课件 冀美版

彩陶艺术历史价值
许多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类
型众多,造型、纹饰丰富多彩,突出体现了实用与 美观的完美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我国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的原始社会,宗教意识也 没采取和人尖锐对立形式,所以彩陶艺术热烈、明 朗,有童真的稚气。彩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 艺术的审美基础。
弧边三角纹,代表作有青海大通山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 陶盆等
马厂类型:器形与半山基本相同,流行变体人形等纹样。
彩绘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 型,高15.6厘米, 长24.厘米,陕西 宝鸡北首岭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藏。
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 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 生活有关。
彩陶蛙纹瓮
新石器时代 马厂类型 青海柳湾出土 高52厘米,口径19厘米,青海省彩 陶中心藏。 泥质红陶。大口,短直颈,深鼓腹, 双耳。灰白色陶衣。暗红彩,颈部 斜平行线纹,两耳上部饰蛙纹,两 侧为变体“卍”字形纹,其端点勾 勒回纹。蛙纹作风比较特殊,与 “卍”字形纹间作,仅此一例。
彩陶瓮
出土于甘肃省广河地巴坪。 储藏器 马家窑 半山类型 高35厘米,口径17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颈短腹鼓,浑圆饱满,瓮 口内例为弧线纹,外侧是 齿形纹饰,俯视时,黑色 的菱形格子纹组成了向四 周放射的纹样。穿耳而过 的一圈波纹,犹如涟漪, 造型优美,别具一格。
彩陶鹳鸟石斧瓮
庙底沟类型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 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鹳鸟和鱼分别是原始社会两个部 落的图腾崇拜,它们代表两个氏 族部落的兼并;石斧象征的是权 利。鹳鸟和鱼面对石斧,寓意先 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

中国原始陶器——彩陶

中国原始陶器——彩陶

中国原始陶器——彩陶在世界所有文明的早期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一个陶器的时代,最早的中华文明也是如此。

在中国早期陶器艺术中,最精彩的就是起源于六七千年以前的彩陶艺术,其中以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几乎遍步于华北各地区,而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遗存的以橙红色或棕红色绘有深红或黑色花纹的彩陶最惹人注目,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称。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图案,是在陶器未烧之前画上去的,烧后彩纹固定在陶器的表面不易脱落,彩绘以黑色为主,兼用红色。

有的地区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衬底,以使彩绘花纹更加鲜明。

彩陶的主要纹饰有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

这些图案多装饰在细泥陶钵、碗、盆和罐的口、腹部,而在器物的下部或往里收缩的部分是不施彩的,这种设计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新石器时代家居条件还相当原始,通常席地而坐或者蹲着,所以彩陶纹饰的部位大都在人们平视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再往下因为看不到,也就没有装饰了。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彩陶颜料的成分,经光谱分析表明:赭红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黑彩中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铁和锰。

白彩中除含少量的铁以外,基本没有着色剂。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有学者推断赭红彩料可能是赭石,黑色彩料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至于白色彩料可能是一种配入溶剂的瓷土。

陶器的造型既讲究实用又讲究美观,其外形线条流畅、均匀,加上丰富多彩的纹饰,显得优美而充满艺术感。

陶器的种类较多,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其中以小口尖底瓶最为突出。

这些陶器往往由于年代的早晚或地域的差别,在器形和纹饰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据研究,彩陶的成型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捏制法这是最早的手工制陶方法,也是最简便、最容易的方法。

这种方式比较粗糙,成型不规则,但方便灵活,因此常被用于制作小型陶塑,而在制作日常器皿时较少使用。

泥片贴筑法和捏制法一样,也是一种较早使用的手工制陶方法,是用粘湿的泥片在一个类似内模的陶垫外面,一块一块地敷贴成一个陶器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5/2013
彩陶的象形图案
彩陶的象形图案 多种多样,最基本的 主题是生殖主题。有 大量的鱼、蛙、 植物 果实、花朵的描绘 对人类的象征意 义。

8/15/2013
特殊图案

坡 出 土 的 人 面 鱼 纹 盆
8/15/2013
特殊图案

在青海 大通上孙家 寨出土的马 家窑类型的 拉手人纹彩 陶盆 。
8/15/2013

陶从它产生的最初开始 就兼有日用和神器的双重性 能。龙凤图腾是原始先民神 圣崇拜观念的产物。湖南省 高庙文化遗址发现了740 0年前原始人类的祭祀遗址, 并且出土了大量与宗教祭祀、 巫术有关的艺术神器。其中 有一块白陶罐残片,上面戳 印着似凤凰的鸟形图案,高 庙遗址出土的凤鸟陶片,是 陶作为祭祀神器的最早的考 古学证据。
8/15/2013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陶器,是由粘土或以 粘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 烧制而成的制品的命名,瓷器则是用瓷土(高岭土) 烧制的制品的命名。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凡 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采 用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 陶瓷。我们把人类烧制陶瓷的工艺流程总称为陶瓷 艺术(简称为陶艺)。陶瓷艺术处在不断的继承和 发展的变化之中。 由于陶土的宜取宜塑,当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 之后,陶器就成了人类最日常、最普遍的工艺制作。 从大约一万年前直到今天陶瓷一直没有退出人类日 常生活的场景。 陶瓷体现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8/15/2013
龙山遗迹 陶罐 龙山遗迹 陶瓮
龙山遗迹 陶豆
8/15/2013
陶 山东日照出土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出土 龙山遗迹 陶碗
陶器的用途
多说情况下,日常生活用 但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 合埋葬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 原始人对再生的向往。

8/15/2013
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 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陶器可称 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 出现彩陶。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新石器时代陶器从总体 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北亚 和东北亚日本也出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向北非尼罗河流域和欧洲东南 部传播。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新石器时期陶文化。欧 洲南部、东部的地区也出现了陶文化。 总之,新时期时代,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在世界 范围内被发现,体现了人类文化的某种普适性。

二是彩陶图案的结构特点与中国美学的
基本法则相合
8/15/2013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 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
8/15/2013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 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
8/15/2013
女娲神话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 两点暗示:
8/15/2013
猪纹黑陶长圆形钵
龙山黑陶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 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色陶器为 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 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 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 型见长。黑陶的造型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还出现了鬲 (Li)、豆、杯、鼎、等品种。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董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 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 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 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8/15/2013
8/15/2013
动 物 纹 彩 陶 壶 希 腊 公 元 前 7 世 纪 末
8/15/2013
阿甲利斯与阿扎克斯战后休息 BC6世纪
双耳陶瓶局部图
8/15/2013
红 绘 式 彩 陶 瓶 希 腊 公 元 前5 世 纪
8/15/2013
各 种 造 型 的 彩 陶
8/15/2013
各 种 纹 样 的 彩 陶
面与魚形的组合是的代表性纹饰。常见的器形有平底钵,直口尖底 瓶、卷沿浅腹圈底(或小平底)盆。
网船形彩陶壶 陕西宝鸡出土
人面魚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出土
8/15/2013
底陶瓶 陕西临潼出土
几何纹彩陶盆
庙底沟型彩陶:是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彩陶。
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 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 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 纹和植物纹等。
8/15/2013

1989年考古工作者 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 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 塑的龙虎图,距今6000 年左右,引起国内外学 术界的重视,被誉为 “中华第一龙”。1958 年甘肃甘谷县西坪出土 的一件彩陶瓶,上面描 绘了一条鱼龙的形象, 可以说是陶器上 最早的 龙纹。
8/15/2013

8/15/2013

《人形彩陶壶》高33.4厘米
这件彩陶壶采用彩绘和贴塑相结合的手法 塑造了一个全裸的人体。 壶身腹部两耳上方 绘两大圆圈纹,其间填以网纹,前后又施有 蛙纹(蛙纹隐寓生殖主题)。正面中部蛙纹 略去,在空档处贴塑彩绘人体像。 人体正面 全裸,头部贴塑在壶颈上,躯体上堆塑了肚 脐和双乳,乳头特意用黑彩描绘。女性生殖 器官用雕塑完成,象一个突出的符号放在腹 部,也是陶壶的正中位臵。 这件制品很可能 与母神崇拜有关,表达了先民祈求繁衍生殖 的强烈观念。而陶容器(如壶)形态上也接 近孕妇隆起的腹部,陶壶上贴塑人形,更揭 示了陶壶的象征性。这件《 人形彩陶壶》是 赋予日用器皿以神圣观念 的经典作品。 1982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 的石砌圆形祭台基址中,同时发现了好几个 陶质塑像。陶塑人像都有隆起的腹部和肥硕 的臀部,有明显的孕妇特征。这类陶塑当是 祈求生育、繁殖的母神崇拜物。
1975年出土于庄浪县 韩店乡西面源头的齐家文 化《龙纹镂空响铃陶罐》, 肩部阴线刻划蛇形龙纹缠 绕其间,龙为蛇首,细长 身、卷尾,龙身刻箭矢状 鳞纹。为齐家文化陶器中 以蛇形为其主体的龙纹雏 形,学者们则称为“蛇龙 变化”。罐内隔开为上下 两层,上层可盛水,下层 内臵陶丸两只,晃动摇响, 龙吟细细。
8/15/2013
陶器的做法
原始陶器
使用粘土作原料,用手盘筑捏制或用捏制或用轮制而成 陶坯,然后用火烧成的器皿。
彩陶
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 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型的彩陶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 色图案。
8/15/2013
制陶的悠久历史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
8/15/2013
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2.炊器,有罐、鼎、鬲等;
3.饮器,杯、角、觚(gu)等; 4. 食器,有碗、钵盘等 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
等。
8/15/2013
中国彩陶的两大特点

一是彩陶图案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中
国文化观念的演进同步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
8/15/2013
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 大源头和三大体系。 两大源头:一是中国,二是西亚。从 目前考古材料看,世界各地大多数新石器 遗址都有陶瓷出土。
它们都经历了从土陶、彩陶、黑陶或 红陶,向釉陶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人类 物质和精神同步发展的“陶器时代”。
8/15/2013
鸭形彩陶壶 青海民和出土 谷纹方格彩陶壶 甘肃景泰出土 人形纹彩陶罐 青海乐都出土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永昌出土
旋纹双耳彩瓶 甘肃永靖出土
束腰彩陶罐 甘肃永登出土 带盖菱形纹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8/15/2013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出土
漩涡纹尖底瓶 甘肃陇西出土
双联彩陶罐 青海民和出土 波折纹有流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庙底沟型
彩陶钵 山西垣曲出土
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
8/15/2013
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
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 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 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 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 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大汶口文化
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 大汶口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 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 、江苏北部、河南东部等地.有泥 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 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 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 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 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 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八角星形彩陶豆 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 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 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 花叶等。
8/15/2013
陶器图案的几大类型(一)
半坡类型的彩陶
以西安半坡、临时漳姜寨、宝鸡北首岭为代表 底式平底钵、平底盆、彭腹罐、细颈瓶等施彩
花纹绘在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位臵
8/15/2013
彩陶艺术历史价值
彩陶产生在没有阶级压迫的原始社会, 宗教意识也没采取和人尖锐对立形式,所以 彩陶艺术热烈、明朗,有童真的稚气。彩陶 艺术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艺术的 审美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