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猪分子育种技术

合集下载

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
发展
目前,世界猪育种正向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各国纷纷加强育种 研究,提高本国猪种的品质和竞争力;同时,跨国合作和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 。
世界猪育种技术发
02

常规育种技术
01
品种选育
以品种选育为基础,通过选择优 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后 代群体的整体性能。
杂交育种
02
03
群体改良
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重组, 通过杂交产生新的基因型,以获 得优良性状。
03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 成本
育种目标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 低成本,通过优化饲料转化率、提高 繁殖效率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与大数据应用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育种工作将更加智能化,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实现精准育种和智能化管理。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育种工作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培育低污染、高抗逆性的品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发展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对猪育种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通 过制定各种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来促进 育种工作的开展。
产业协同发展
猪育种工作不仅涉及到养殖业,还涉及到饲料、兽药 等相关产业,这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可以共同推 动育种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猪育种案例分
05

总结与展望
06
世界猪育种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总结
01
基因育种技术取得突 破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世 界猪育种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方 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够更精确地筛 选和改良品种。源自02多样化与适应性
世界各地的猪品种在育种过程中越来 越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适 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

猪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猪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猪 分子 育种 研 究进 展
刘 榜
( 华 中农 业 大 学 动 物科 技学院动 物 分 子 生 物学与 育 种 实 验 室 农 业 动 物 遗 传育种与 繁 殖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0 )


分子 育种主要 是

种利 用
DNA
水 平 上 的分 子标记 对 生

200 3

)
的 第 三 内含 子 中的
个进 化 保 守 的
Cp G
现 对 猪基 因组 研 究 进 展 择 方 法 进 行 介绍
1

可 以 利 用 的 QT N 及 标记辅 助 选
岛区域


3072
位 置 的 G A 突 变 导 致 了该 基 因 表 达 量 升 高 三

并 增加 了 猪 的 肌 肉 生 长速 度 和 心 脏 体 积 与 减 少 了 脂 肪 的
e m
e rss o n

R


2005
)



响 肌 肉生 长 的 Q T
N

上 述 4 个 Q T N 对 猪 日 增 重 与 肌 肉生 长

建立 了
EST
个 非标 准 化 的 c D N A 文 库
ro

提供 了大约
10 0 万
性 状 有较 大 影 响

均 可 作 为标 记 在 选 种 中 应 用
遗传改良
助手段


现阶段
DN A
标记辅 助 育种技 术仅 仅 是

种辅
主要 钙 离 子 释 放 通 道 突变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基因编辑技术简介 (2)1. 基因编辑技术的定义 (3)2.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 (4)三、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5)1. 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6)2. 改善猪的肉质品质 (7)3. 抗病性转基因猪的培育 (9)4. 生物安全性和福利性方面的考虑 (9)四、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11)1. 基因编辑技术的关键技术突破 (12)2. 基因编辑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案例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比较 (14)五、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发展趋势 (15)1. 技术优化和创新 (16)2. 跨学科合作的加强 (17)3. 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19)4. 道德和法律层面的挑战与对策 (20)六、结论 (22)一、内容概览本文档主要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概述当前猪分子育种的重要性,并介绍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将详细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研究成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并讨论其对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产业可能带来的变革。

文章还将强调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如何合理规范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确保其在猪分子育种中的可持续发展。

本概览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在猪分子育种中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的全面概述,为后续深入探讨和分析提供基础。

二、基因编辑技术简介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精确地添加、删除或替换等操作,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特性的改变和优化的技术手段。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简便的基因编辑工具,已经在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尤其在猪分子育种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的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

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的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

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的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猪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畜牧动物,繁殖与繁殖管理对于保障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猪的繁殖过程中,品种改良和遗传优化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中品种改良和遗传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品种改良1. 选择肉质优良的品种在猪的繁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获得肉质优良的猪。

这就需要选择肉质优良的品种进行繁殖。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肉猪品种主要有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

这些品种肉质特点明显,适合肉类生产。

2. 选育耐病抗病的品种除了肉质外,猪的健康状态也对繁殖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降低猪的疾病风险,可以选择耐病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繁殖。

例如,草原黑毛猪即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和抗病能力,适合在北方地区生产。

3. 遗传改良与杂交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遗传改良和杂交。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基因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可以逐渐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同时,进行不同品种的杂交,也可以获得更好的遗传优势,提高繁殖效益。

二、遗传优化1. 选择合适的家系在繁殖管理中,选择合适的家系是遗传优化的重要一环。

家系是指从同一祖先开始的亲缘关系群体,在家系内部可以进行合理的配对,以保证遗传品质的稳定传递。

2. 合理的基因组合通过合理的基因组合可以优化猪的遗传表现。

基因组合包括千人千面、配对配子的优良遗传基因,确保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平衡。

例如,通过合理的亲本选择,可以避免遗传缺陷和不良基因的传递。

3. 进行遗传测评遗传测评是优化猪的遗传潜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评各种遗传指标,可以了解猪的遗传特性和遗传潜力。

例如,生长速度、肉质指标和繁殖性能等都可以作为遗传测评的指标。

4.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也可以在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或胚胎移植技术等手段来优化繁殖过程。

此外,借助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猪种的遗传特性。

总结:猪的繁殖与繁殖管理中的品种改良与遗传优化是保障猪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应用分子育种技术选育可乐猪及保种开发利用

应用分子育种技术选育可乐猪及保种开发利用

229应用分子育种技术选育可乐猪及保种开发利用陈 荣 张义玲*(贵州省毕节市畜牧站,贵州毕节 551700)摘 要:可乐猪是国家级地方品种,是黔西北人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优良地方品种,既是黔西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保护黔西北畜禽品种的多样性和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可乐猪;育种;保种1 立项背景及意义目前相当部分群众饲养管理过于粗放,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仅达200g 左右,产仔数少,平均产仔数在6~7头左右,养殖经济效益较差,农户不愿养殖该品种。

另外,可乐猪虽然肉质优良,但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品种,而市场销售价格与其他猪肉价格基本相同,因而养殖利润低,农户不愿养殖该品种。

本项目采取常规育种为主结合可乐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可使育种的过程加快,且能对可乐猪的产肉量、产仔数等多个性状同时选育,加速和提高了选种选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因此开展可乐猪分子生物学育种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研究十分重要。

2 项目概况项目实施单位毕节市畜牧站(原毕节市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参加单位:毕节市种畜场(毕节金海湖新区种畜场)、贵州大学动科院、赫章县六曲仁达公司养猪场、纳雍康泰达公司黄毛猪场。

通过该项目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猪334头,推广商品仔猪830头,推广育肥猪5006头。

创产值1504.78万元,获纯利796.82万元,新增纯收益146.97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可乐猪提纯复壮及品系繁育体系研究:利用现有的可乐猪种质资源,以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MOET 育种方案,利用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及杂种优势的分子数量遗传预测学等新技术,培育出比现有可乐猪体重增加10%,外表特征同质化,遗传性状稳定的可乐猪种公猪20头,种母猪100头的核心群。

培育出比现有可乐猪产仔数提高1~2头的优秀种母猪核心群80头。

(2)可乐猪杂种优势高效利用研究:利用数量遗传学原理进行杂种优势及配合力测定,探索和应用分子遗传标记预测杂种优势及其持续利用的遗传机理,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利用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可乐猪杂种优势高效利用研究。

法系大白猪育种新技术

法系大白猪育种新技术

法系大白猪育种新技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华都种猪公司近3年来的采用的育种技术和取得的遗传进展。

对遗传评估、性能测定、外貌评定等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我公司本年度进行的DNA 标记辅助选择和杂交利用做了简单评述,以及这两项技术在以后生产中如何应用做了简单规划。

关键词: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外貌评定;标记辅助选择;杂交利用。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化的兴起,对优良种猪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且对种猪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公司在1999年直接从法国引入法系大白、长白种猪122头,采用开放核心群选育体系,利用现代育种新技术(遗传评估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对种猪进行遗传改良,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展,使法系原种猪在保持原有血缘的基础上,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而且在2001年开展杂交利用工作,推出了具有华都特色的优良杂优母猪――法系二元。

1性能测定性能测定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公司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要求,成立了选育小组,制定了《华都法系种猪性能测定操作规程》,按规程的要求对场内所有种猪进行性能测定。

1.1测定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性状、胴体性状。

其中繁殖性状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重、21日龄窝重;生长性状包括达100kg体重日龄、饲料转化率、30~100kg日增重;胴体性能包括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等。

1.2测定方法所有正常产仔的母猪全部进行繁殖性能测定。

到60日龄时每窝选2公3母称重进入测定舍,预饲一周后,体重达30kg左右正式开始测定。

体重达80~105kg时进行称重,同时用B超仪测定背膘和眼肌厚度,然后校正达100kg体重时的指标。

1.3测定环境每窝1公1母为单圈饲养测定,其它为小群。

饲喂采用自动喂料箱,自由采食,自动饮水。

测定舍采取机械通风,冬季采用暖风取暖。

1.4兽医卫生有完善的兽医卫生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主要疫病检测,本公司猪只健康状况良好,至今为止只注射猪瘟、口蹄疫两种疫苗。

猪育种新技术

猪育种新技术
有关猪的育种
C
B
A
全基因组选择
育种目标的变化
测定技术的变化
育种新技术
全基因组选择
什么叫全基因组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T.H,Meuwissen等提 出 了 一 种新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即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该方法假设覆盖全基因组上的高密度SNPs标记中至少有1个SNP与 QTL处于连锁不平衡关系,利用SNP估计每个QTL的效应,从而获得个 体 的 全 基 因 组 估 计 育 种 值 (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GEBV)。
对猪体进行一系列扫描之后,可以精确预测胴体的组成成分。与传统的超声波技术相比,用这种技术预测胴体肌肉、脂肪和骨骼产量的准确率分别可提高6.4%、5.6%和15.0%。
测定技术的变化
对于屠宰商和零售商来说,CT还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可以测出不同大分切部位(背脊部、后腿部、腹胁部和肩胛部)当中的肌肉产量。
01
02
03
全基因组选择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低遗传力性状、难以测量的性状、限性性状、生长后期测定的性状、屠宰性状和免疫力等,还可以在动物出生时或者胚胎期即可预测 GEBV,从而缩短世代间隔,大大提高遗传进展。
全基因组选择商业化应用在猪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A.M.Ramos等对商业品种杜洛克(34头)、皮特兰(23头)、长白猪(29头)、大白猪(36头)和野猪(36头)共5个品种的DNA分别混池,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鉴定出数十万个SNPs,并从中选择设计出PorcineSNP60 Beadchip。该SNP芯片共有64232个SNPs,检出率可达97.5%,SNP信息可靠。

猪的育种方案(可编辑)

猪的育种方案(可编辑)

猪的育种方案猪的育种目标过去与现在猪的育种目标未来具体如何制定育种目标育种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如何实施育种主要过程猪的配套系培育---华农温氏配套系I号猪培育●总体目标●是培育各具优秀特点的杂交配合力好的4个专门化品系充分重视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同时注重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改良肉质和提高适应性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51 1 体型外貌头清秀后躯较丰满体型中等高体长四肢健壮呈流线型体型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均匀皮毛全白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40g母猪79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5mm胴体瘦肉率大于62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以上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5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3kg 以上 HN161 1 体型外貌前后躯结实丰满头中等大双背明显四肢健壮中等高肢蹄粗壮结实毛色全白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50g母猪80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5mm 母猪165mm胴体瘦肉率大于62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以上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95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2kg以上终端公猪育种目标 HN212 1 体型外貌头中等大前后躯肌肉发达背宽皮毛浅棕色带黑斑额部中央有白斑腹平四肢粗壮群体均匀一致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达880g饲料转化率250以下达100 kg日龄150天以下 3 胴体性状胴体瘦肉率大于66 无纯合氟烷应激基因 4 繁殖性状公猪精神活泼性欲强精液品质好终端母猪育种目标 HN201 1 体型外貌头中等大皮毛全白前后躯结实肌肉紧凑四肢健壮有效乳头数不少于6 对排列均匀群体均匀一致 2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850 g饲料转化率255以下达100 kg日龄155天以下 3 胴体性状胴体瘦肉率62以上 4 繁殖性状初产母猪平均产总仔数10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45kg 经产母猪平均产总仔数1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达52kg 肉猪育成目标体型外貌头中等大体较长前后躯发达丰满腹微收四肢结实皮毛大多为白色少数带花斑群体均匀生长发育商品仔猪达16kg的日龄平均为49d以下商品肉猪达100 kg体重的日龄小于155d达100kg体重时的活体背膘155mm以下饲料转化率255以下胴体品质100 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4以上眼肌面积35cm2以上瘦肉率64以上后腿占32以上 PSE肉或DFD肉发生率01%以下配套系杂交生产模式曾祖代母系母本母系父本父系母本父系父本↓↓↓↓祖代 A B C D ♀HN161 ×♂HN151 ♀HN121×♂HN111 ↓↓父母代 AB ×CD ♀HN201 ♂HN212 ↓商品代ABCD 品系选育方法选育的技术路线是采用开放式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BLUP评估和现场综合评估来选育核心群然后进行合理的选配应用常规育种技术采用新设备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测定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母系ESR基因和父系HAL基因的检测和应用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优秀种猪基因逐步建立起瘦肉猪持续改良的良种繁育体系基础群的组建方案 1 首先普查全场各纯种猪的来源并逐个登记 2 HN111以法国皮特兰为主HN121以台湾省和美国杜洛克为主 HN151以丹麦美国长白猪及后裔测定选留者为主HN161以丹麦美国大白猪及后裔测定选留者为主各品种要求符合各自特征 3 入选公猪查清系谱并调查所配母猪的产仔情况及后代的生产性能如果后代有遗传缺陷则该公猪不能入选重视肢蹄和睾丸发育情况 4 调查入选母猪的繁殖记录成绩作为重要参考入选母猪应乳头发育良好无内陷乳头有效乳头6对以上无明显外形缺陷配种受胎正常 5 核心群的种公猪保证独立的血统血统可多至15个以上种母猪也应尽量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血缘关系入选的公母猪之间要求最好无血缘关系遗传评估和测定 11评估和测定的主要性状达100kg 体重日龄和30――100kg日增重达100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总产仔数TNB 21日龄窝重LW21 12评估和测定辅助性状肥育性状饲料转化率活体眼肌面积繁殖性状产活仔数繁殖间隔初产日龄产仔间隔胴体性状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体型性状有体长体高体型评分遗传评估数据记录系统见附件遗传评估模型生长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为 yijklm μihyssij likgilaijklm eijklm 其中i指第i个性状背膘厚和日增重yijklm为个体生长性能的观察值μi为总平均数hyssij为出生时场年季性别固定效应lik为窝随机效应gil为虚拟遗传组固定效应aijklm为个体的随机遗传效应eijklm为随机剩余效应母猪繁殖性能育种值估计模型为yijkl μihyspijljkaijklpijkleijkl 其中yijkl 为第i个性状的观察值总产仔数和21日龄窝重μi为总平均数hyspij为母猪产仔时场年季胎次固定效应ljk为母猪出生的窝效应aijkl为个体的随机遗传效应 pijkl为母猪永久环境效应eijkl 为随机剩余效应种猪选留和选配父系HN111和HN121以生产肥育性状为主选性状HN111注重应激和体型的选择HN121则注重体型选择母系HN151和HN161除主选日增重和瘦肉率外特别重视繁殖性状适当收腹和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根据专门化品系选育目标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后备种猪依据综合选择指数选留种猪选留和选配综合选择指数为I Y1×I1 Y2×I2 式中I1 I2和Y1Y2分别为生产性能指数繁殖性能指数和其经济加权值其中生产性能指数 I1 100 SD ×[ W1×EBVadg SDadg W2 × EBVfat SDfat] 繁殖性能指数 I2 100 SD×[ W1×EBVtnb SDtnb W2 × EBVlw21 SDlw21] 上式中SDSDadgSDfatSDtnb SDlw21 分别为总体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标准差W1W2W3W4分别为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经济加权值EBVadgEBVfatEBVtnbEBVlw21 分别为日增重背膘产总仔数和21日龄窝重的育种值种猪选留和选配对于有遗传缺陷和不符合品系特征的独立淘汰对于肌肉品质的选择主要监测猪群氟烷基因情况剔除群体中有害的氟烷基因对于体型明显缺陷的种猪严禁留作种用选配上在育种初期采用避免近交的随机配种各血缘公猪保障与配母猪在5头以上育种过程中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采用电脑选配和人工跟踪结合监控家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家系的纯繁比例种猪留种时要求注意公母家系或血缘结构之间的平衡核心群成年公猪淘汰更新标准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公猪因肢蹄病而影响配种或采精的公猪发生严重传染病的公猪发生普通疾病治疗两个疗程未康复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性情暴躁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配种问题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后备公猪性欲低配种能力差的公猪精液品质不合格五周四次精检法的公猪种用问题采用动态淘汰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体型评定为不合格的公猪核心群配种超过80胎的公猪或使用超过20年的成年公猪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或畸形率高的公猪不符品种特征外形偏离育种目标的公猪体况极差的公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因其它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核心群成年母猪淘汰更新标准疾病问题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母猪因肢蹄病久治未愈而影响配种或分娩的母猪发生严重传染病的母猪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而未恢复的母猪先天性骨盆狭窄经常难产的母猪好斗有伤人倾向的母猪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母猪配种问题超过8月龄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断奶后49天不发情的母猪配种后连续两次返情屡配不孕的母猪种用问题生长性能落后综合指数低于后备公猪的采用动态淘汰14连续两胎活产仔数窝均5头以下的青年母猪连续两胎或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6头以下的经产母猪有效乳头少于10个哺乳能力差母性不良的母猪连续两次累计三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的经产母猪核心群超过5胎的种母猪繁殖群超过7胎的种母猪体况极差的母猪例如过肥超过4分膘或过瘦低于2分膘因其他原因而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专门化品系选配方案 1 在控制近交的随机选配的前提下做好每个家系公猪的年度配种数量计划对优秀公猪要多配种育种技术员随时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 2 家系内适当筛选优秀的公母猪进行少量近交提纯 3 公猪站存栏公猪的家系及数量要足够每个家系至少2头可用公猪满足选配需要 4 在电脑选配的基础上做好各阶段的家系跟踪监控家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家系的纯繁比例如果某头公猪后代表现都很优秀有足够母猪供选配的情况下尽量多配种专门化品系选配方案 5 公猪方面做好核心群种猪特别是公猪的选择确定进入核心群及时跟踪公猪精检情况及时选好核心群后备公猪保证优秀后代能及时用上来分析母猪的血缘结构往往繁殖性能好生产性能优肢蹄粗壮体型佳的占优势比例与之相匹配的亲缘系数小的独立家系公猪需求也大选留后备公猪根据存栏公猪的血缘情况和选配需要以及各项指标比较综合考虑 6 母猪方面选留核心群后备母猪时不要过多选留某头公猪的后代注意母猪家系或血缘结构平衡及时更新核心群母猪性能评比状态保证母猪能被及时选上差的及时被更新确定纯繁母猪使用胎次被更新母猪或高胎龄母猪转扩繁扩繁母猪依据繁殖指数或者综合指数高低并结合纯繁量确定是否转纯繁专门化品系的选育进展 1家系选择演变和近交情况各品系选留淘态情况如下 HN121系原有44个家系相继淘汰36个家系还剩8个家系HN111系原有11个家系淘汰2个家系还剩余9个家系 HN151系原有31个家系淘汰了19个家系还剩12个家系 HN161系原有43个家系淘汰了33个家系剩10个家系各专门化品系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HN111为0068HN121为0107%HN151系的近交系数为0676%HN161为0274%生产性能变化趋势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母系的筛选与培育以现场观察为主选用育种素材指不同来源的纯种猪对照育种目标和后备种猪的表现来选择亲本是否合适作为核心群在确定纯系的基础上对作为母系的两个专门化品系HN151和HN 161 系进行正反杂交比较以确定杂交母本的最佳组合方式杂交母本HN201 为以HN151为父本HN161为母本而杂交母本HN202则反之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经测定比较分析HN201和 HN202组合二者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差异从体型来看HN201杂交种猪较为清秀体躯较长同时从肢蹄来看HN151系种猪不于HN161系种猪结实考虑种猪的利用率等宜选择HN161系作为母系母本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父系的筛选与培育本配套的父本资源为HN121系HN111系终端父本可考虑用纯系也可考虑用杂交公猪在试验杂交公猪时经过测定比较以HN111为父系父本HN121为父系母本的杂交HN212种公猪比其反交的杂交公猪体型较长收腹较好肌肉发达瘦肉率高后备猪选留率更高品系筛选配合力测定及配套系组装配合力测定和配套系组装在配套系组合上选择了以HN111和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为母本的三系配套以及以HN121为终端父本以HN201和HN202为母本的四系配套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三系配套组合HN301表现出很高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但是肉猪较易发生应激猪肉颜色偏白有4%左右的PSE猪肉同时料肉比相对较高而传统的HN302配套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偏低四系配套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同时HN401和HN402组合的肉猪在生长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表1 不同组合肉猪生长育肥性能测定结果平均数±标准误表2两种四系配套肉猪的胴体性能及肉质情况不同组合种猪的杂种优势率H%表 4 各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肉猪主要生产性能几个问题讨论 1关于育种目标专门化品系的优点是可以将育种目标分散以利于取得较快的遗传进展和培育各具特点的品系对于父系的重点是生长性状对于母系则要兼顾生长和繁殖性状育种目标重点是针对近期的市场需求兼顾长远单一品系主选的经济性状不宜在总目标中定得太多就广东省而言商品肉猪单位成本下的瘦肉产量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育种方案育种目标需要相对稳定品系特征也需要相对稳定对于品系的改造需要谨慎不应因为市场需要高瘦肉型猪而把所有品系的育种目标都转向高瘦肉率几个问题讨论2基础群的组建对于品系选育犹为关键较多的血统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产生优良后代的机会优秀性能的个体可以对提高群体水平做出更多的贡献单一品系基础群的个体选择以特征相似性能优良归类为宜也就是可以无需过多注重品系来源而强调优秀个体的利用如果作为一个新的育种场组建基础群也并非一定要直接到国外引种国内不少种猪场的部分种猪质量完全达到了目前我国去国外引种源的多数种猪场水平几个问题讨论 3关于多系配套和留种率养猪生产中主要有三系四系和五系杂交配套方式在我国还多采用三系配套三系配套操作简单而四系和五系配套相对制种成本高后者有更多的专门化品系易于分散育种目标取得更好的遗传进展能更多地综合专门化品系的优点即充分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互补效应和杂种优势人们担心较多品系配套的肉猪整齐度会降低实际上在生产是不存在问题的除肉猪毛色与三系配套有类似的分离比例外四系配套肉猪生长和体型的一致性更好杂交公猪完全可以用作终端父本几个问题讨论在配套系中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选育提高纯系的生产性能水平是最主要的提高品系的纯度可以获得较好的杂种优势和后代的整齐度本研究发现四系比三系配套的肉猪背膘厚和料肉有更高的杂种优势平均为59%和75 vs 19%和16保持较高选择压缩小核心群种猪的选留率是取得较快遗传进展的重要手段猪的育种费用大技术要求高没有大的群体是无法取得好的遗传进展根据笔者经验考虑到现场育种的实际情况核心群规模至少保持在300-400头以上才能较好开展选育尽量扩大测定规模核心群母猪年更新率在80-100%后备母猪留种率30%以下根据指数选择公猪留种率6%以下能取得了较大的遗传改进量几个问题讨论4关于选择方法以BLUP法为基础的遗传评估技术是现代种猪育种的基础它可以较准确地评估个体的遗传值为种猪选留提供依据从本专门化品系选育的遗传趋势与阶段性选择重点非常一致可以看到其选择的准确性现场选种环节非常重要往往能进入核心群的公猪不一定是指数最好的同时体型的选择一样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特别在父本品系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如趾蹄母性特征遗传缺陷等更是现场选种不可缺少的在多性状的选择上根据群体特点对主选性状有必要进行阶段性调整如在本配套系培育过程中由于HN151和HN161系在组建基础群之初繁殖性能较好而生长性能明显不足培育的重点是解决生长性能问题而到培育后期则做出调整几个问题讨论强调个体选择的同时重视家系选择的作用对于优秀个体如果结合家系分析则更便于掌握它在群体中的利用新的育种技术为猪的许多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了的机遇国外一些大的育种公司如PICMONSANTO等开发和利用的标记已多达10多种本项目中繁殖性状和抗性主基因的检测和利用正在群体的改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分子技术在育种中的利用并未普及经过多年研究期盼和质疑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成为当代遗传育种工作的现实需求几个问题讨论 5关于群体继代选育法世代重叠核心群闭锁和配合力测定等是群体继代选育法中大家关心较多的问题本项目中我们采用的是不强调继代不关心世代重叠核心群种猪采用动态淘汰以个体和家系的性能表现和种用价值确定个体在核心群的利用核心群的种猪谨慎开放辨证地使用开放和闭锁根据群体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引入外血育种过程是群体不整齐与整齐之间不断稳定和变化的过程一般而言在品系特征形成的初期需要闭锁给予基因固定的时间以充分了解品系特性然后再根据群体性状表现适度导入外血以增加群体的变异提高整体水平几个问题讨论配合力测定是筛选最优的杂交组合这一育种过程是必要的其所需费用高时间长从基础群的组建开始就要注意品系配合的问题配合力测定可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品种内品系间到品种间再到配套系的杂交效果并非所有的配合力测定需要作杂交组合试验实际上根据对品系特点的了解其大部分是在日常育种工作的观察中补充少量的验证过程就足够了对于肉猪组合效果的试验研究可以尽量做到目的性强减少配套组合的数量来降低试验成本选育进展 238 1318±010 1456±07 250 HN212-HN202 HN402 236 1319±010 1451±08 389 HN212-HN201 HN401 245 1452±009 1504±09 234 HN121-HN201 HN302 260 1392±011 1438±08 163 HN111-HN201 HN301 饲料转化率校正100kg背膘达100kg日龄样本量种猪组合配套 777 902 669 912 23 32 673 5367 322 176 751 HN402 798 911 684 103 24 34 670 5201 330 176 762 HN401 斜长直长 PH值失水率大理石纹肉色瘦肉率眼肌面积腿臀比例膘厚屠宰率配套组 -648 -765 -099 231 四系配套 HN402 -537 -739 -294 241 四系配套 HN401 -391 -287 -611 184 三系配套 HN302 058 -095 -1162 139 三系配套 HN301 39 -040 -331 -189 250 终端母本 HN202 47 -079 -464 -234 389 终端母本 HN201 -289 -570 -279 56 终端父本 HN212 总产仔数料肉比 100kg体重背膘 100kg体重日龄样本量类别系别 92852±354 134±012 - HN401 622±02 1110±003 88523±521 1440±004 母 HN201 91591±521 1308±014 公 HN212 91272±414 1329±006 公 5741±055 1087±008 84154±190 1488±003 母 HN161 89889±421 1371±006 公 5968±045 1075±007 83193±200 1531±003 母 HN151 91143±758 1345±011 公 82793±422 1501±007 母 HN121 85994±390 1244±005 公 81437±336 1345±005 母 HN111 21日龄窝重总仔数日增重 100kg背膘厚胎别品系几个问题讨论如何开展猪育种工作如何开展猪育种工作我国的猪肉产量FAO 猪的育种目标猪的育种目标猪的育种目标是改良猪种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是由市场和消费需求而决定的它强调了三点●育种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群实现●目标的制定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为基础●目标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制定目标组建基础群测定分析选留选配遗传评估调整育种方案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 HN111 系体型外貌前后躯特发达头型小腰背平阔腹平四肢有力毛色花白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00g母猪750g以上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40mm母猪150mm胴体瘦肉率大于68 4 群体氟烷应激基因频率控制在015以内 HN121 系体型外貌前后躯发达头中等大腰背平阔腹平四肢粗壮有力毛色以棕红为主 2 肥育性状30--100kg日增重公猪达820g 母猪780g 3 胴体性状100kg背膘公猪150mm母猪160mm胴体瘦肉率大于63 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专门化品系育种目标品系选育个体记录小数位 16 16 8 1 2 16 长度备注字符字符日期字符字符字符类型 NOTE DAM SIRE BDATE SEX BREED ID 名称备注母亲号父亲号出生日期性别品种个体号字段 Sheet3Sheet2Sheet1图表1猪肉总产量人均消费猪肉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Page猪肉总产量人均消费猪肉猪肉总产量万吨人均猪肉消费千克0000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0 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国外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猪的遗传改良.ppt

国外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猪的遗传改良.ppt

场的遗传均值
备用母猪的 遗传优势
品种均值
杂种优势
场的遗传 均值
0
7.0
0.25
7.00
1.08
8.08
1
7.0
0.25
7.13
1.08
8.21
2
7.0
0.25
7.19
1.08
8.27
3
7.0
0.25
7.22
1.08
8.30
4
7.0
0.25
7.23
1.08
8.31
5
7.0
0.25
7.24
1.08
8.32
年 份 平均日增重 饲料转换率 胴体瘦肉率
1950~1979 年 300~500g 4.0~4.5 38~50% 1980~1989 年 400~650g 3.5~4.0 50~60% 1990~2002 年 500~800g 3.0~3.5 58~64%
育种技术进展
更为科学的猪育种技术是80年代以后发展 起来的。主要表现在: 测定设备、技术的发展 利用计算机进行遗传评估(BLUP) 90年代逐步发展的分子技术
下面是第 11~15 年所能获得的利润。
年 育种场年初和年末水 平均水平 商品场水平 商品场利润
平(以经济为单位)
11 80~85
82.5
68.01
6801000
12 85~90
87.5
75.26
7526000
13 90~95
92.5
81.38
8138000
14 95~100
97.5
86.94
8694000
13.5
36.0

第四章 猪的育种-3

第四章 猪的育种-3

一般配合力:指某种群与其他种群杂交的后代均值,与所 有种群两两间杂交的后代均值之间的离差,其遗传基础
主要是基因的加性效应。
g i = μi — μ

g i为 i种群的一般配合力;
μi为i种群与其他种群杂交的后代均值; μ为所有种群间杂交的后代均值。
特殊配合力:等于两种群特定杂交组合的后代均值,减去 两种群一般配合力和所有种群间杂交的后代均值,其遗 传基础则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为选择反应

2、公式: R= h S RL = i
2
h
2 σP
/L
3、影响R的因素
(1)选择强度:i,与留种率有关
(2)性状表型值的标准差 :σP (3)遗传力:h
2
二、选择指数的制定
• 综合选择指数:选择猪群最迫切需要改 进的少数性状,按照性状的遗传力、表 型方差、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和经济重 要性等参数,应用选择指数设计的理论
免群体近交系数的过快增长,防止优良基因的丢失。

(五)选种方法
根据自身成绩结合同胞资料进行严格选种,选种的标准 和方法每一世代尽量保持一致。

(六)品系的保持和利用
增加公猪的头数,扩大规模。 多个品系综合,培育新的配套系。
二、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具备某方面
突出优点、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阶层 的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的品系称为专门
第四节 育种值估计
一、数量性状的选择原理
二、选择指数的制定
种猪选育只有基因加性效应才能确
实的遗传给后代,所以选者只有作用于 育种值才能收到实效,即只有根据育种
值进行选种,准确性高,效果才好。

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多属于数量性状。 表型值 计算性状的遗传参数 估计个体育种值

我国生猪数字化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猪数字化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3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2年39卷第11期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我国生猪饲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种资源占全球总数的1/3。

但我国商品猪90%以上来自国外品种。

近年来,我国依赖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自2014年起引种量已逐步减少,2019年后,由于非洲猪瘟对我国种猪体系的破坏,叠加猪价维持高位,2020年我国进口种猪量再创新高,突破2.2万头。

我国长期从国外大量引种,久而久之形成了“引种—制种—退化—再引种”的被动局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较大差距体现在育种的各个环节,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育种工作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不仅种猪质量退化,育种意识也受到冲击。

因此,从生猪产业长期发展需求来看,要使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需要彻底解决种猪育种的“卡脖子”问题,才能打赢种猪“翻身仗”。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养殖业的快速融合,一场生猪育种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1 我国生猪数字化育种现状1.1 国家层面的生猪数字化育种进展生猪数字化育种即将传统育种与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结合,管理种源,通过对祖代、父母代、种源我国生猪数字化育种现状、问题与对策王怀禹(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131)基金项目:南充市2021年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项目(南充地区部分猪场呼吸道疫病主要病源混合感染调查分析,编号:21YFZJ0121)作者简介:王怀禹(1968—),男,四川阆中人,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l :*******************数据进行收集、对比分析,优化、培育出优良品种,目前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现代化育种体系逐渐形成。

2019年,我国先后通过“中加瘦肉型猪项目”“农业部948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专项支持,逐步构建了中国引进品种选育需要的种猪性能测定、动物模型BLUP 选育技术体系。

智能化育种技术推广应用方案

智能化育种技术推广应用方案

智能化育种技术推广应用方案第一章智能化育种技术概述 (2)1.1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定义 (2)1.2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化育种技术原理 (4)2.1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4)2.2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核心算法 (4)2.3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应用领域 (4)第三章智能化育种技术研发流程 (5)3.1 需求分析 (5)3.2 算法研究与选择 (5)3.3 系统设计与开发 (6)3.4 系统测试与优化 (6)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数据预处理 (7)4.3 数据清洗与整合 (7)第五章模型训练与优化 (7)5.1 模型选择与构建 (7)5.1.1 模型选择原则 (8)5.1.2 模型构建过程 (8)5.2 模型训练与调整 (8)5.2.1 模型训练 (8)5.2.2 模型调整 (8)5.3 模型评估与优化 (9)5.3.1 模型评估 (9)5.3.2 模型优化 (9)第六章智能化育种技术应用案例 (9)6.1 智能化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9)6.1.1 应用背景 (9)6.1.2 应用案例 (9)6.2 智能化育种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10)6.2.1 应用背景 (10)6.2.2 应用案例 (10)6.3 智能化育种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10)6.3.1 应用背景 (10)6.3.2 应用案例 (10)第七章智能化育种技术系统集成 (11)7.1 系统架构设计 (11)7.1.1 总体架构 (11)7.1.2 数据层 (11)7.1.3 服务层 (11)7.1.4 应用层 (11)7.2 系统模块划分 (12)7.2.1 数据采集模块 (12)7.2.2 数据处理模块 (12)7.2.3 数据分析模块 (12)7.2.4 决策支持模块 (12)7.2.5 系统集成与调试 (12)7.2.5.1 系统集成 (12)7.2.5.2 系统调试 (13)第八章智能化育种技术标准与规范 (13)8.1 技术标准制定 (13)8.1.1 制定原则 (13)8.1.2 制定内容 (13)8.2 质量控制与评估 (13)8.2.1 质量控制 (14)8.2.2 质量评估 (14)8.3 安全性与合规性 (14)8.3.1 安全性 (14)8.3.2 合规性 (14)第九章智能化育种技术培训与推广 (14)9.1 培训计划制定 (14)9.1.1 培训对象 (14)9.1.2 培训目标 (15)9.1.3 培训内容 (15)9.1.4 培训时间与地点 (15)9.2 培训方式与内容 (15)9.2.1 培训方式 (15)9.2.2 培训内容 (15)9.3 推广策略与实施 (16)9.3.1 政策扶持 (16)9.3.2 技术支持 (16)9.3.3 宣传推广 (16)9.3.4 合作与交流 (16)第十章智能化育种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16)10.2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市场前景 (17)10.3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未来展望 (17)第一章智能化育种技术概述1.1 智能化育种技术的定义智能化育种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实现育种过程的高效、精确和智能化。

不同猪品种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不同猪品种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不同猪品种的育种目标与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种类之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对猪的品种改良和选育开始越来越重视。

不同的猪品种有着各自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下面将从这方面进行讨论。

一、大白猪的育种目标与方法大白猪是我国最主要的猪种之一,主要用于生产优质肉制品。

其育种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和促进繁殖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精细化选配:通过对母猪和公猪的基因进行合理组合,选择具有良好生产性能和遗传优势的个体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遗传水平。

2.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猪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和改造,以获取更好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点。

3. 环境调控:通过对饲养环境的科学管理和优化,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为猪的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其生产性能的提高。

二、杜洛克猪的育种目标与方法杜洛克猪是世界闻名的肉猪品种,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和出色的肉质特点。

其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和改善肉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常用的育种方法有:1. 纯系选育:杜洛克猪具有很高的纯系选育价值,通过对纯系杜洛克猪的选育和繁殖,可以保持或提高其优良的生产性能和遗传特点。

2. 杂交选育:将杜洛克猪与其他猪种进行杂交,通过协同优势的效应,提高生长速度和肉质特点。

3.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杜洛克猪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包括优化饲料提供、合理的饲喂方法和科学的饲养环境管理等。

三、荷兰土耳其猪的育种目标与方法荷兰土耳其猪是岛上最小饲养的猪之一,具有独特的外貌和较高的繁殖性能。

其育种目标主要是改善繁殖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和增加肉质品质。

常用的育种方法包括:1. 繁殖选择:选择具有良好繁殖能力和遗传背景的种猪,进行合理的配对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繁殖性能。

2. 疾病筛查:荷兰土耳其猪对某些疾病具有天然的抵抗力,通过对繁殖种猪的疾病筛查和优选,可以提高后代的抗病能力。

3. 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对荷兰土耳其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种猪育种管理 (13)

种猪育种管理 (13)
猪育种就是从遗传上来改良种猪和商品猪,形成新的品种(系),主要包括纯种(系)的选育提高,新品种(系)的育成,杂种优势的利用等,从而提高养猪业的产量和质量。在过去的30多年来,猪育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背膘厚,提高胴体瘦肉率,提高生长速度。现在降低背膘厚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二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为60%左右。遗传育种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除要求提高瘦肉生长率、饲料报酬外,更强调提高繁殖率和肌肉品质。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猪的选种由表型选择发展到育种值选择,再到基因型选择(即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诊断盒),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得性能测定的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猪育种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选种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提高。可以说,现代猪的育种已经不再是某一单项技术的应用,而是遗传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目前众猪场大都已经采用计算机管理种猪数据,但基本上停留在记录日常数据的水平上,没有利用已有的数据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也没有与选种选配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育种工作主要停留在制种、用种上面,还没有真正的育种。因此在现代化的种猪场开展有计划的育种工作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1. 4 基因诊断盒 从广义角度上讲,基因诊断盒技术也是标记辅助选择的一部分。基因诊断盒的应用可以说是当前猪标记辅助选择最成功的例子。如利用高温应激综合症(MHS)基因诊断盒检测猪的高温应激综合症,利用雌激素受体(ESR)基因诊断盒固定猪的高产仔数基因等。目前这些基因诊断盒都已逐步应用于猪的选育计划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猪遗传改良的效果。
关键词:猪育种;性能测定;基因诊断盒;生物技术;分子遗传育种
1 猪育种技术的发展
动物育种有关的遗传学理论大致经历了孟德尔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分子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即四代遗传学。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猪的育种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表型值选择→育种值选择→基因型选择的过程。

分子育种技术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育种技术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分子育种技术及其在猪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丁丽艳何宝国宋斌韩永胜李同豹丁昕颖李平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分子遗传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数量遗传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为动物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动物分子育种是直接在分子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进行选择,选种的准确性更高。

现综述动物分子育种及其在猪育种中应用进展,为猪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分子育种;基因;应用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1-0001-0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动物分子遗传学和动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突破性进展,动物育种技术已逐渐从群体水平进入分子水平,从传统育种方法向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方向发展。

随着动物分子育种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应用技术不断成熟,各种现代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动物(尤其是猪)育种进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 动物分子育种的概念动物分子育种即利用数量遗传学理论和分子诊断技术来改良动物品种的新型学科,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遗传学为依据,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家畜品种进行改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分子育种技术加快了动物育种速度,改良了动物品种。

由于分子育种是直接在分子水平上对性状基因进行选择,准确性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克服了传统育种方法的缺陷。

动物分子育种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因组育种,即在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型分析基础上,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动物数量性状基因进行直接选择,或者通过标记辅助导入有利基因或清除不利基因等,建立在基因组变异图谱基础上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达到更有效地改良动物的目的;二是转基因育种,即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某种动物的基因组上,达到改良重要生长性状或非常规育种性状,育成转基因动物新品种(系)的目的。

浅析猪的育种技术

浅析猪的育种技术

浅析猪的育种技术作者:余西宁王飞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8期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猪的育种技术发展经历了表型值选择到育种值选择的转变。

本文从猪的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和猪的育种技术类型等方面,浅析猪的育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以此期望能为我国的猪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育种值选择;繁殖育种;转基因;生物学目前,我国的猪育种工作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大范围使用的是传统的猪育种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猪育种技术所生产的猪类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研发更高效、精准的猪育种技术。

改良猪的品种,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猪育种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猪的育种技术有更高的要求,从养猪业的历史发展来看,表型性选择即传统的育种技术,实际上是挑选一些优秀的猪个体,成为下一代的繁殖种猪,进而导致猪的育种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生产缓慢、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随着数量遗传学理论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育种专家借助一定的统计学方法从中估算出猪育种真实遗传的部分即育种值,将猪育种由表型值选择发展并转化为育种值选择。

猪育种技术日渐成熟,通过建立猪基因信息数据库成为猪育种的主要遗传资源来源,通过标记和检测的先进分子生物技术,优化选择出最佳的育种方案。

从而降低了猪育种技术的应用难度和成本。

二、猪育种技术的应用1.猪的繁殖育种技术猪的繁殖育种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种猪的选择。

猪在出生5-12个月可以进行配种,从优秀的猪场挑选有完整育种资料的公猪,种公猪的体重要达到110公斤以上,生长结构基本定型,具有面颊紧凑、胸宽而深、前驱结实、中躯伸长、后躯丰满、性欲较强、睾丸发育正常的明显雄性特征的优质种公猪,切不能选择单睾、隐睾和阴囊疝症、包皮积尿等有缺陷的公猪。

而母猪的选择根据体型外貌进行挑选,颈部与头部清秀、上唇吻合良好、锅底肚型、整个身躯结构均匀、外阴发育正常、乳头数一般不少于7对、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性情温顺、母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猪育种技术也经历了表型选择→育种值选择→基因型选择的过程。

表型选择是依据性状表型值的高低进行选择,虽能获得一定进展,但速度慢,效果不稳定。

育种值选择是借助一定的统计学方法,将性状的表型值进行剖分,并从中估计出可以真实遗传的部分,即育种值,从而提高了选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尤其是动物模型BLUP方法使得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亲属的信息,预测出个体的育种值,是实际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基因型选择是通过确定性状所对应的基因型进行选种,即分子育种。

这种方法获得遗传进展的速度快,效果稳定。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分子育种主要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进行标记辅助选择,然后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进行转基因育种。

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检测影响猪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并进行QTL精细定位。

1影响猪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和QTL
1.1影响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
1.1.1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SR基因
1.1.2促卵泡素(FSH自亚基基因)
1.2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
1.2.1氟烷基因Hal
1.2.2RN基因
1.2.3抑激素基因
1.3已发现的其他QTL
2标记辅助选择
标记辅助选择就是利用DNA水平的选择来补充以表型值或育种值为基础的选择。

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对已知基因,通过测定其基因型进行选择,又叫基因辅助选择;其二,基因本身不知,但已知与之连锁的标记,可通过标记信息来间接选择与之连锁的基因。

由于标记辅助选择不受环境的影响,且无性别的限制,因而允许进行早期选种。

可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从而提高选种的效率和选种的准确性。

据此,可在QTL检测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标记的信息来辅助基因的导入,尤其是对于低遗传力的性状,如繁殖性状,有助于加快其遗传进展。

基因诊断盒技术,从广义上讲,也是标记辅助选择的一部分。

基因诊断盒的应用可以说是当前猪标记辅助选择最成功的例子,如利用高温应激综合症MHS 基因诊断盒检测猪的高温应激综合症,利用雌激素受体ESR基因诊断盒固定猪的高产仔数基因等。

3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又称基因打靶,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精细地定位修饰和改造基因DNA片段的技术。

它是在胚胎干细胞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位点专一性强,打靶后目的片段可以与染色体DNA共同稳定遗传
的特点。

3.1基因打靶在猪育种上的意义
用基因打靶的方式对猪的基因进行修饰和改造,可产生一些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如动物的myostatinMSTN基因,对肌纤维的形成具有负调控作用。

实验证明,双肌牛即是由于MSTN基因外显子3的个别碱基突变造成的。

若能在猪上敲除MSTN基因,将可产生骨骼肌明显增大的双肌品种,提高生产性能。

3.2基因打靶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相比,基因打靶技术所要求的动物数量大大减少。

从PPL公司的研究报告看,采用传统转基因技术每获得一个转基因羊后代,需要51.4只羊,而采用基因打靶技术,每获得1头转基因羊后代只需要20.8只羊。

并且采用基因打靶技术,可以对后代动物的性别预先进行控制。

基因敲除技术在调节和改进转基因动物的表达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显微注射法生产的转基因动物存在着随机整合,这种整合容易造成染色体沉默效应,抑制转基因的表达。

此外,处于或靠近插入位点的染色体序列也会产生这种沉默效应,如果在特定位点引入单拷贝的突变,即基因敲除,就可克服这种负效应。

4中国“超级猪”计划
中国“超级猪”生产性能目标:计划经过8~10年的改进,实现每头母猪年产瘦肉量1400kg,生产猪日增重1250g,每窝仔猪上市14头,饲料转化率2.6。

计划采取的分子育种措施:1利用猪高产仔数优良基因诊断盒,将高产仔数基因固定在中国“超级猪”品种中;2利用猪早期增重优良基因的DNA标记,提高中国“超级猪”父系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3利用猪双肌基因的DNA标记和“肥胖”基因的DNA标记增加中国“超级猪”的瘦肉率;4利用猪高温应激综合症MHS基因诊断盒,将中国“超级猪”的高温应激综合症基因加以控制;5利用猪基因组扫描技术预测最佳的杂种优势,选择最优配套组合。

5结束语
虽然分子育种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已发现的主基因有可能还存在不为人知的有害作用,但我们相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猪高密度基因图谱的构建,猪的分子育种必将使养猪业生产突飞猛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