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永清一中 王玉莎

地质作用: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一、地质作用

二、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

全球岩石圈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板块运动、边界类型与地貌

洋块与陆块聚合: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碰撞、挤压 (消亡边界)

陆块与陆块碰撞:高大的山脉

张裂: 裂谷 大洋中脊 (生长边界)

三、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

常见构造 背斜、向斜 地质作用

发生错动位移。

、地堑

意义

判断方法:

2、新老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裸露风化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地表侵蚀的产物作用

风化壳侵蚀——堆积地貌

3、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

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内力作用的挤压抬升隆起

4、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在我

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祁连 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 和三角洲分布。 五、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缓坡梯田 、修建水库、封山育林、填海造陆等。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一、地壳的变化地壳自形成以来,本身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二、地质作用

1. 概念: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三、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按照运动的方向,可以把地壳运动分为两类,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地区就会凹陷。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常常交替进行。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主次之分。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1. 地壳运动的类型

2.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

板块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为消亡型,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为生长型。板块张裂地区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板块挤压处(消亡边界)地区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的形成);二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和海沟。

四、地质构造与地貌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成一个粗略的轮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这一“粗毛胚”塑造出了更多的地表形态。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30 板块运动与地貌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2讲 课时30 板块运动与地貌
第(3)题 由材料可知,金矿的分布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在断裂处,容易发育河 流,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流 下切 侵蚀显著,切穿的岩层多,金矿出露的较多; 横断山区河谷多,河流数量多,金矿出露的范围广。
解题过程
第(4)题 注意设问是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山区出露的金矿石被风化、侵蚀进 入金沙江,然后在河水的搬运和磨蚀作用下,金矿石粉碎成金沙,最后随着河流流 速 减慢 ,搬运能力下降,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123456789
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太平洋板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广泛发育海山链(海 底山脉)或孤立海山(即图中洋底火山)。1963年,地质学家 约翰·威尔逊为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起源提出假说,认为 它们是在太平洋板块漂移时,由一个静止不动的火山活动 热点顺次形成的。如图为“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位 置及火山年龄分布图(1Ma:1百万年)”。完成3~4题。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1.大陆漂移学说
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 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二三亿年以前,地球 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 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 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 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 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 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2.特点: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 3.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②基本形式:⎩⎨⎧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

①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

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③影响: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3.作用特点

(1)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1.过程体现

(1)三大类岩石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

(2)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褶皱
岩层 形态
岩层新 老关系
早期地貌
后期地貌
实践意义
背斜
向上 拱起
中间老 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
山岭 主要为内力作用
岩石破碎,易被侵 蚀,而形成谷地
1、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2、隧洞良好选址 3、宜建采石场
向斜
向下 弯曲
①概念:强烈碰撞和 水平挤压 , 使 沉积岩 发生弯曲变形。
②岩层形态:背斜中间,岩层向 上拱起 , 向斜中间,岩层向 下凹陷 ,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新老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秦岭(华山)
黄土高原 渭河平原
汉中谷地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③实践意义:
a、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原因: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b、泉、湖分布地,河谷发育
原因: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 地表水汇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活动,对地表影响也较大。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与断层 构造地貌
构造 一般
特殊
工程意义
褶 背斜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隧道、储油
皱 向斜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储水
岩浆岩
重冷 融却 再凝 生固
来自百度文库岩浆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课堂小测
A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流水沉积——冲积扇
流水沉积——三角洲
A
流水侵蚀 (溶蚀,石灰岩,云贵高原)
B
冰川侵蚀 (高山、高纬)
3、板块间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较活跃的地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
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为大洋。
边界类型 地貌
生长边界
海洋、海岭 裂谷、断层
陆—陆 山脉、高原
消亡
边界
海岸山脉、
陆—洋 岛屿、海沟
举例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大西洋(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 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 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抬升)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 亚洲东部的岛屿及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抬升)

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十五讲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十五讲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解析版)

2024届高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十五讲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中口玉人

一、单选题

(2018·云南曲靖·曲靖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一般认为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图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

A.由中间向两侧B.由两侧向中间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

2.北半球夏季时,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域海水盐度()

A.偏高,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B.与夏威夷群岛一致,因为海域间存在盐分交换

C.偏低,因为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淡水注入多

D.无法确定

【答案】1.D 2.C

【解析】1.由材料可知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由图可知,西北方向岩石年龄最老,东南部岩石年龄最小,说明岩石形成后向西北方向运动,ABC错,D对。故选D。

2.北半球夏季,夏威夷群岛此时受夏威夷高压影响,炎热干燥,降水少,太平洋西岸此时受季风影响,为雨季,降水多,A错;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与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域距离远,海水交换对盐度产生的影响有限,B错;海水盐度太平洋西岸,淡水补给量大,河流注入海洋水量大,海水盐度低,C对,D错。故选C。

【点拨】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

第二章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教案

第二章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差异性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播放视频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

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地形多种多样,主要有崎

岖不平的山地、起伏各缓的丘陵、海拔较低的平原,

还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内部平坦四周陡峻的高

原,这些我们总称为是地球表面形态。那么这种形态

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指导阅读,出示表格:

地质作用分类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

内力作

用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

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问: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种学说是板块学说。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成表格。

自主学习

1、找出你所在板块的范围

2、分析你所在板块的主要地表形态特征[学生代表回答]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在一定时间内以不同方式发生的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的重要特征,它对地球的形态和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板块运动:地壳被分成了许多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深部的岩石圈上以不断移动、碰撞和分离的方式运动。板块运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造成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2. 热对流运动:地球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地球的热对流运动。热对流运动会引起岩石的熔融和上升,从而产生火山活动和地震。

3. 潮汐力:地球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的作用,潮汐力会产生地球的形变和运动。潮汐力可以引起地壳的微小差异,从而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地壳运动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构造的形成:地壳运动是地壳构造形成的重要原因。板

块运动和热对流运动导致地壳的变形和破裂,从而形成了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质构造。

2. 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板块运动引发了地震和火山

活动,破坏了地表的稳定性,造成了大量的灾害。

3. 地表地貌的形成:地壳运动对地表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山脉、河流、海岸线等地貌特征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结果。

总结起来,地壳运动的成因是由板块运动、热对流运动和潮汐

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地壳运动的作用主要包括地质构

造的形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地表地貌的形成。地壳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表形态形成之间的关系

简述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表形态形成之间的关系

简述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表形态

形成之间的关系

板块构造运动与地表形态形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层岩石构成的板块在地球内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板块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构造的形成,具体关系包括:

1.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形:

板块构造运动常常导致地壳的挤压、撞击和抬升,形成造山运动。这种运动会导致地表山脉的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的结果。

2.地震和地表裂隙:

板块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运动可能导致地震,使得地表产生裂隙、断裂和地震构造。

3.火山喷发:

板块构造运动还会导致地壳上的火山活动,如板块边缘的构造运动可能导致地幔物质上升,形成火山喷发,从而影响地表形态。

4.地形抬升和下沉:

板块构造运动会导致地区性地形的抬升或下沉,形成高原、盆地等地表形态。

5.地质构造形成:

板块构造运动还会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如断裂、褶皱、褶皱山等,这些地质构造直接影响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

板块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球上的山脉、平原、地震带、火山带等地质地貌都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一、陆地环境

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2

(1)地壳运动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注意: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

2) 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

3)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煤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2.2-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

2.2-地球表面形态(1)-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

c 8.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寻找地下水一般应选在甲处 B.钻探石油一般选在乙处 C.从生产安全考虑,修地下隧道应选 在甲处
c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题目。
9.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根据右地质剖面图,下列地点最不
c 适宜修建水利、建筑或交通工程的是
B
褶皱山系
东北平原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zxxk
喜马拉雅山
地球 表面 形态
2.2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 质
内力 表 作用 现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变质作用
板块 构造 学说

外力 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地表形态变化的能量来自哪里?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震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北雁荡山 富士山 夏威夷群岛 乞力马扎罗山
wz22.hanyuhui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长白山 天池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乞 力 马 扎 罗 山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韩国 济州岛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夏威夷 群岛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新西兰岛
六大板块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
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相撞
板块运动
张裂
大陆板块与 大陆板块相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 对地球面貌的影
形成裂谷或海洋 脉和巨大高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响

续表
板块运动
5. 雅康高速公路建设,面临安全、经济、生态、便捷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经济问 题的挑战,它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 )
A. 科技的进步
B. 交通需求的增加
C. 自然灾害减少
D. 当地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 交通等工程的建设,科学技术是保障性因素。题干中明确提出该段公路
建设面临困难多,技术难度大,所以最终修建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2.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板块相向运动,边界处发生碰撞或俯冲。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⑥ _______海__沟________,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两个大 陆板块相碰撞时,板块相互挤压并抬升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⑦_______裂__谷________、海洋。
三、公路选线的过关技巧
地理实践力
1. 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图中甲、丙两地区交通线路密度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 甲地大于丙地。甲地平坦开阔,丙地位于山地,山地地区的交通 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小。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平原、高原、山脉、丘陵和盆地是五种基本地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使地球表面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能量来自地球内力,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地震。二是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量的外力,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

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总是希望使地表趋于“崎岖”,而外力作用总是希望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内力作用中,板块运动对于全球宏观地形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板块运动塑造了地球宏观地形的格局。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许多的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还可以划分成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相当于是“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彼此之间相互运动,板块之间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关系,也就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或者板块之间“彼此分离”。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区域称为“消亡边界”,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陆地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则会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比如南亚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等;如果是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则会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众多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千岛群岛等岛弧,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等,这些地形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

板块相互彼此分离的区域称为“生长边界”,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陆地板块相互分离,则会形成巨大的裂谷,比如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裂谷继续张裂,

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草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峡谷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内力作用 地震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地质构造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分类
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地震
外力 作用
地球外部
(太阳能、 重力能)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
相对下降, 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地堑
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
断层面 断层线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EA
B
C D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D__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山__岭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___向__斜__槽__部__因__受__挤__压__,__不__易__被__侵__蚀_。 ((34))泰图山中的CD成两因处类宜型修与建图地中下_A_隧__道一的致是。D___,良好的
从形态 上看
向上 拱起
向下 弯曲
从岩层新老 关系上看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 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 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 蚀反而成山岭
断层:岩层受力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

地理学中的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

地理学中的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

地理学中的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

地质构造与板块运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变动和形成。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结构,而板块运动则是指地球板块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和相互作用。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理现象。

一、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构造地貌和构造地球物理。构造地貌是指地球表

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山脉、高原、盆地、河流等。构造地球物理则是指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这两种类型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地理特征。

二、地质构造的形成

地质构造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学作用和地壳运动。地球内部存在着地球

板块,它们不断地移动和相互作用,导致地球表面的变动。构造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动,例如山脉的形成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和隆升;盆地的形成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拉伸和下沉。构造地球物理的形成则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和岩石圈的运动,例如地壳的形成是由于岩石圈的上升和冷却;地幔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运动。

三、板块运动的类型

板块运动是地球板块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和相互作用。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运动和地震活动。边界运动是指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板块的碰撞、挤压、拉伸和滑动。内部运动是指板块内部的变动,包括板块的上升、下沉和隆升。地震活动是指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现象,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的结果。

四、板块运动的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板块运动是地球地貌变动和地

理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地球上的山脉、高原、盆地、河流等地貌特征都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其次,板块运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很大。板块运动会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衍。最后,板块运动还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世界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为

什么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比较下列四幅板块运动模式图,结合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西洋、日本群岛、马里亚纳海沟、冰岛、红海、地中海,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它们的成因。试完成下表: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对地表形态

举例

、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的论述,正确的是(

雅鲁藏布江附近是板块张裂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