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何其芳-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1.《何其芳秋天》的基本情节2.秋天的色彩特征3.何其芳秋天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 阅读《何其芳秋天》,理解秋天的色彩特征;2. 体会何其芳针对秋天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何其芳秋天的基本情节;2. 理解何其芳秋天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适当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教导学生理解文本;2. 一份简单的讨论话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表达;3. 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活动一:介绍《何其芳秋天》1. 分析文本:阅读文本,了解基本情节;2. 回答问题:问答环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何其芳秋天的问题;3. 合作探究:结对探究,两个学生一起讨论何其芳秋天的内涵;4. 总结收尾:总结归纳,与学生共同总结部分重点讨论点。
(二)活动二:展示秋天的色彩1. 了解秋天:欣赏视频,出示一些秋天的影像;2. 秋天传达:研究图片,给学生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3. 激发讨论:开展讨论,围绕秋天的色彩,引出学生的讨论;4. 加深印象:收尾反思,让学生就秋天的色彩进行深入的反思思考。
(三)活动三:体会何其芳秋天的意义1. 设置话题:讨论话题,出示一份有关何其芳秋天的讨论话题;2. 展开讨论:组内话题,分组形式,学生小组内细致讨论并畅所欲言;3. 情境体验: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何其芳针对秋天的深刻意义;4. 结果总结:结果总结,让学生根据自身讨论情况总结重在观点,找出结论。
六、教学评价1. 运用问答式的互动,结合图片,激发学生对《何其芳秋天》的理解;2. 根据讨论内容,引出何其芳秋天的意义;3. 针对话题,组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讨论;4. 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秋天的感受;5. 结果总结,让学生总结何其芳秋天的意义。
《秋天》教案
《秋天》教案《秋天》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秋天》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教案1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的跟着念出诗歌。
2.能用语言表述出对树叶外形的想象,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图片,若干小动物图片,小船,帽子,小伞图片,大树,树叶,小白纸若干,图钉。
活动过程:一、模仿小树叶飘落动作导入。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样了?(落下来了)小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请你们学一学。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欣赏学习诗歌。
出示图片,讲解诗歌内容。
师:今天请你们听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秋天》。
秋天来了,一片片的树叶落在地上(出示大树和落叶图片)提问: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请你们猜一猜!小蚂蚁(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图片)小老鼠(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图片)小刺猬(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伞!(出示小伞图片)秋天捡树叶,大家真开心。
提问:这首诗歌真好听,你听到了什么?请幼儿一起跟着朗读诗歌。
多种形式请幼儿集体念诗歌一遍。
三、尝试创编诗歌歌词。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捡树叶了?他们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小动物,教师将幼儿想象的事物用笔画出来,替换原来的歌词。
请幼儿将新的诗歌一起念一遍。
四、结束《秋天》教案2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2、认识三个偏旁,会认十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识三个平偏旁,会认十个生字。
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秋天》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秋天》。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何其芳及其作品《秋天》。
(2)学生齐读诗歌《秋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a. 诗歌《秋天》描绘了哪些景色?b.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和总结。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秋天》,分析其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秋天》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6.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背诵诗歌《秋天》。
7. 板书设计秋天(何其芳)主题:丰收、收获、美好情感:热爱、赞美、向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艺术特色: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教师提供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如《秋日》(辛弃疾)、《秋夜》(鲁迅)等,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秋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写作练习(1)学生以“秋天”为主题,进行自由写作,可以是一段话、一篇文章或者一首小诗。
(2)学生互相交流写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秋天课文教学教案
秋天课文教学教案〖课文解读〗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出身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的新诗。
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
于是较多徘徊在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
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的诗作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
难得这位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
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情境、风神、气韵。
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
《秋天》教案(通用9篇)
《秋天》教案〔通用9篇〕《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天气、颜色、味道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导入:走过清冷的冬季,踏过明媚的春季,度过炎热的夏季,秋姑娘穿着美丽的金色长裙轻盈的走来。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优雅的,阵阵凉风吹过,漫天树叶在林间飞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软的地毯,踩在上面非常舒适,这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
(配乐)1、赏秋景请欣赏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多彩的秋天。
2、欣赏秋姑娘伴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秋天悄悄的降临了!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秋天到了。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1、找秋天。
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列快乐而神奇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快乐吗?看,这列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小朋友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秋游歌曲)2、秋天的天气。
①、(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是那么的蓝,瞧,几朵白云舒适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题)②、秋天的天气与夏天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
(出示“秋天的天气”),那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的?生自由交流。
(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枯燥等特点)老师提醒:秋天的天气是早晚比拟凉,我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小心感冒!通过记录天气,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天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增减衣服,带好雨具了。
3、秋天的颜色。
①(音乐轻)师:秋姑娘穿着五彩的衣服,从田野里走来,从森林中走来,从草地上走来,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盛开。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秋天》的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了解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秋天》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3)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2)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运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5.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
(2)作者何其芳的生平介绍及创作背景资料。
(3)相关诗歌鉴赏的理论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秋天》。
(2)查阅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音韵。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提问:“秋天”这个季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印象和感受?2. 学习诗歌内容(1)学生自读诗歌《秋天》,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落叶”、“秋虫”、“田野”等。
(3)讨论诗歌的主题,提问:诗歌《秋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欣赏诗歌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欣赏诗歌的美。
何其芳《秋天》优质教学设计
何其芳《秋天》优质教学设计何其芳《秋天》优质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何其芳《秋天》优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教学方法】1、诵读法。
《秋天》绘写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用精辟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意味深长。
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三幅画面组合成的流动又整合的诗意氛围。
2、联想想像法。
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全诗以“秋”为线,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通过对意象及组合的想像联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比较阅读法。
将狄金森的《秋景》与课文就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的共同处比较鉴赏,使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指导诵读全诗,品析诗歌语言,感悟浸蕴着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洋溢着欢乐的季节)提及秋天,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
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是真诚、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
《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
《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说课稿(精选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天》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
前几篇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春》的语言美、《济南的冬天》的空灵美,《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因此学习这首诗,既可以巩固前几篇文章引领着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从而为学习其它现代诗歌铺平道路2、教学目标说明1)、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诵读改写来体会诗歌的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二、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城镇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秋天》所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与我们城市学生的生活很难贴近,但我所任教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好。
很多学生在图画音乐方面不仅有兴趣,而且还很有特长,因此我只需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这样必定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高涨,收到好的效果。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前面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朱自清的《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何其芳的《秋天》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后能诵。
2、把握诗歌内容,能说出诗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 ( 幻灯1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教师导语)秋天是个宁静的季节,忙了一夏的世界安静下来了;秋天是个幽怨的季节,客走他乡的游子纷纷做起了回乡梦;秋天还是个多情的季节,你没听说过“信誓旦旦,秋以为期吗”?秋天更是个严重的关头,沙场也要秋来才点兵!今天,我们坐在秋日里,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那么,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抽2个学生回答)1、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2、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赏图说诗)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幻灯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秋词(刘禹锡) (幻灯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呢?板书课题:(幻灯4)秋天何其芳二、作者介绍 ( 在幻灯4中打出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作品诗歌合集《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
三、朗读感知一读:读准字音。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学生评议后正音。
( 幻灯5 )丁丁zhēng 背篓bēi lǒu 肥硕féi shuò 栖息qī xī归泊bó 寂寥jì liáo 枯涸hé 清冽liè梦寐mèi 乌桕jiù 鳊鱼biān二读:读顺。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习秋天的常见植物和动物。
3.学习秋天的常见节日和习俗。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特点和变化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重要季节,它的特点是天气逐渐变凉,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逐渐增大,天空变得湛蓝,阳光变得柔和。
秋天的变化还表现在植物和动物身上,比如树叶变黄、变红、变褐色,落叶慢慢地飘落在地上,小鸟开始飞往南方过冬。
2. 秋天的常见植物和动物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很多植物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结出果实。
比如苹果、梨子、柿子、葡萄等等。
此外,秋天还有很多美丽的花卉,比如菊花、金盏花、月季等等。
在秋天,很多动物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松鼠开始忙碌地储存食物,蝴蝶开始飞向南方过冬。
3. 秋天的常见节日和习俗秋天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和习俗,比如中秋节、重阳节、万圣节等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赏菊花等等。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老年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等。
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人们会化妆、穿上奇装异服、挂上南瓜灯等等。
4. 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秋天的植物、动物和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让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让学生想象树叶在风中飘舞的样子。
让学生观察松鼠的行为,想象松鼠在储存食物的时候的样子。
5.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秋天的植物、动物和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演示法: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3.讨论法:通过讨论秋天的节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和习俗。
4.体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活动,比如采摘水果、登高赏菊等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秋天。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学教科书,一部优美的文学画卷,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同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也不宜对它分析得过细。
所以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由课文这一素材,我大胆地设计了半节课的拓展训练,我想体现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整体感知与深入探究的结合,从书本向生活,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尝过中秋的月饼,赏过重阳的菊花,我们又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
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四野飘香,爱它的霜色洁白,也爱它的叠翠流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设计说明】说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课内容。
二、感知课文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教案标题:《秋天》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欣赏何其芳的《秋天》。
2. 学习描述秋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何其芳的《秋天》诗歌文本。
2. 展示图片或实物,如秋天的树叶、果实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它有什么特点?它让你们想到了什么?阅读理解:1. 分发《秋天》的诗歌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一遍。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a.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有哪些描写秋天的词句?c. 你觉得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怎么样?为什么?d. 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词汇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诗歌中的词句,解释其中一些描述秋天的词汇,如"金黄"、"丰收"等。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他词汇,并尝试用这些词汇描述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创作活动:1.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根据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创作一段短文或诗歌。
2. 学生可以参考何其芳的《秋天》,但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分享和讨论: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美丽之处和它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
2. 学生可以在户外进行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秋天的主题活动,展示他们的作品和观察成果。
何其芳秋天教案
何其芳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诗歌《何其芳秋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魅力。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展示。
4. 培养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说话和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何其芳秋天》,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气氛和情绪。
然后教师可以问一些关于秋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诗歌《何其芳秋天》(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诗歌《何其芳秋天》,让学生先默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进行阅读指导,解读诗歌中的重难点词语和句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3. 欣赏和讨论(1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讨论。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
4. 小组合作创作(30分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者一个季节进行创作。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讨论和编写一首自己的诗歌,体现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创作。
5. 创作展示和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代表进行创作展示,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他们的诗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诗歌。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评价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
6. 总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拓展资料,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水平。
何其芳《秋天》教案
秋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积累生字词。
2.能力目标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方法手段】1.诵读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6分钟)1.三分钟自由演讲2.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很多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灵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寂寥的秋。
秋天,有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有深情的怀念。
今天,我们就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二.新课展开、重难点突破(用35分钟)1.预习检查①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生于重庆万县(现重庆万州)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
(展示作者简介)a正音(朗读时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多媒体展示:)丁丁zhēngzhēn g 肥硕shuò青鳊鱼biān归泊bó寥阔liáo 乌桕叶jiù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èib听录音欣赏何其芳的诗歌《秋天》。
(放朗读视频、注意节奏)②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
C、全班加以纠正(生读)a比朗读,我最棒!小组内展开朗读比赛,看谁最棒!班级内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最棒!b全班饱含感情齐读诗歌。
c比概括,我能行!(小组内展开讨论)《秋天》,全诗共分3节,诗人用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组合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充满了诗情画意。
同学们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给每一节拟上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
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2. 研读赏析①寻美点,我最准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天》说课稿《秋天》说课稿(通用1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感。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秋天》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创作的练习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秋天》的文本和相关的解析资料。
2. 准备诗歌创作的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秋天》,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第一印象和感受。
2. 文本解析(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解释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诗歌创作练习(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与秋天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2)学生在纸上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学习(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述秋天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2)学生分享对比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2. 秋天的习俗与活动(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分享不同地区的秋天习俗和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的秋天经历和感受。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秋天》的主题和修辞手法。
《秋天》教案4
《秋天》教案4第一篇:《秋天》教案4《秋天》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并尝试运用“栖息、清冽、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审美情操。
3、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联想及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发现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呢?请说明理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其实每一个季节都是美丽的。
每一个季节,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会来。
就像现在,秋天已经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你感受到了吗?如果你的感受还不够深切,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何其芳的《秋天》,来看看他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一种景致呢?二、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让学生先说,师补充】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曾在北大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毕业后担任过乡村师范教师,任中国艺术界联合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文学研究所所长。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他诗歌的特点是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后来的诗,面对现实,诗的风格走向朴实明朗。
这首诗选自他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写于20岁左右的大学时代。
/ 32、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并尝试运用。
丁丁幽谷肥硕栖息鳊鱼乌桕廖阔枯涸清冽梦寐2、师讲解诗歌的朗读。
要带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要注意停顿、重音,快慢和语气。
结合第一节师指导朗读。
之后让学生练习朗读,再组内交流,选出代表,进行朗读。
3、找学生朗读,师以鼓励为主,纠正不足。
4、听朗读录音,可轻声跟读,再齐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研读全诗,说出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说出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何其芳教案【教材分析】《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画面清静,悠远,朦胧。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淡远的诗化意境,培养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比较、鉴赏、评价诗歌。
【指导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美的情感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想象美的图景,体验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感受,最终达到培养美的情趣的目的。
【设计思路】一、诗情导入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
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是寂廖的秋。
秋天还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深情的怀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
(板书课题)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验美的情感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并谈谈自己读的方式。
4、诗中描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学生命名只要符合大致意思即可。
5、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总结: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硕,雾冷、露清、霜白,有秋虫低鸣,有蟋蟀弹琴,有溪水清冽,这样的秋天谁人不爱,这样的秋天谁不赞美。
三、欣赏美句,享受美境1、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朗读。
2、小组内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3、全班交流。
意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情感。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
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困惑?总结:诗人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秋写得富有神韵,富有活力。
秋似乎是一个清闲的农人在享受秋日的收获,似乎是一个悠闲的渔人正撒网归来,似乎是一个清洁纯的少女正凝神静思。
读此诗,身也变得轻灵,心也变得明净。
四、构思美图,表达美语1、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想像每一幅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用美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
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播放音乐与画面。
2、小组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内交流。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
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
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
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
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3、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畅快的想象融合了,我相信,同学们想象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就越能感受作者的心。
五、比较美文,培养美趣1、学生朗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
2、请你用学习《秋天》的方法,谈谈你将从哪些方面去品读这首诗。
3、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意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读诗。
总结:诗歌,常常用音乐般的语言,传达出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情感。
品诗,就应该懂得品味诗的音乐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这才真正掌握了读诗的方法。
六、挑战美诗,学写美诗1、你曾与秋有过亲密接触吗,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2、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优秀诗篇。
总结: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让我们走进这硕果飘香的季节,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吧。
秋天学习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导人新课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
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板书课题)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
(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
说说为什么喜欢。
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
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
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
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
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
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
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先找出优美的语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①写自己的秋天。
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
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