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1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完整word版)《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作家作品】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了解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

北洋军阀竭力鼓吹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

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

《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

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

”(《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揭示社会矛盾
《朝花夕拾》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压迫。作品中的一些故事反映了农民、小市民和知识分 子的苦难和困境,展现了社会不公和阶级分化的问题。
追求人性解放
《朝花夕拾》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的追求。作者通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呼唤人们摆 脱束缚,追求自由、平等人文关怀,具有很高的 传承价值,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文学风格
《朝花夕拾》的文学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表达力强,对于后 来的文学创作在语言运用上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思想启迪
《朝花夕拾》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启发了众多文学家和 读者的思考,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进步具有积极的影响。
抒情与写实相结合
在表达情感时,鲁迅既注重抒发内心感受,又注重描 绘现实场景,使作品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04
《朝花夕拾》的影响与评 价
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重要地位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被誉为中国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 位。
文学价值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 响了众多后来的文学家和读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忆与现实交织
作品以回忆为主线,穿插现实场景,形成时空交错 的叙事效果,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
细节描写生动
鲁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人物、 场景和事件,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作品的语言艺术
语言简练明快
鲁迅运用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和 思想,使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讽刺与幽默并存
鬼神与民间信仰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解析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解析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练习题一、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是温馨的回忆和理想的批判。

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添写《小引》《后记》,并改名为《朝花夕拾》,是了解与研究鲁迅早期生活、思想和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艺术文献。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每一篇都生动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
பைடு நூலகம்
《朝花夕拾》
(一)作品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 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 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上。一九 二七年七月,鲁迅编订,并添写《小引》 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 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 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 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 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 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成年之后回忆往事之意,鲁迅 是想从这些回忆中感受到心灵的闲静,感受情感的慰 藉。《旧事重提》。
2、《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3、《朝花夕拾》中第一篇作品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第几篇?
《狗•猫•鼠》 第六篇
4、说出书中其它几篇的篇名。
6 、《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 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A)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 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 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 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 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阿长与<山海经>》
记叙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性格;对她寻购赠 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举,充 满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 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优美的文字鲜活的形象------《朝花夕拾》导读一、导入: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

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有一天细细检点慢慢品味,就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朝花夕拾》。

今天,我们就随鲁迅先生的文笔,细细评点那朵朵开在鲁迅先生心头的“人物之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运用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三、美文例析: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部分,思考:寿镜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的分析。

师生共同分析:例: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寿镜吾先生是一个严厉、古板的人。

我从先生不高兴我问“怪哉”的故事情节中看出的。

学生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描写方法。

2、概括情节。

3、写作手法。

4、人物评价。

四、自主阅读:《朝花夕拾》作为叙事性散文的《朝花夕拾》,与鲁迅的小说一样,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言玩味中,我们已经拿到了解读人物的钥匙。

请同学们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习:1、你还喜欢《朝花夕拾》中其他哪个人物?2、请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请用以上方法,分组品读赏析:学法指导:1、用圈点批注法独立完成习题。

(整理预习成果。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

3、小组代表展示:(温馨提示:1、书面作答需书写迅速、字迹工整,内容简练、规范。

2、口头作答需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读析。

五、总结:鲁迅叙事散文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他意在叙事,志在写人,为中国现代散文画廊提供了无数动人的形象,今天我们已经与他们有了浅浅的交流。

而《朝花夕拾》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的自然恰当、天衣无缝;在叙事和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朝花夕拾》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常见考点+习题

初中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名著导读+常见考点+习题

01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琐记
●五猖会
●藤野先生
●无常
●范爱农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 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人物—
—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 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表现他们朴实、 善良、高尚的品格。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 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 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 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 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 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鲁迅笔下的人物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
的一位良师。他在生活中不修边幅、不拘小
藤 节,但治学严谨。他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
野 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
先 生
习,并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与当时日本 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
比。这些高尚的品质使鲁迅终身难以忘怀,
且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走近作者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 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 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琐记》 ◎《五猖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 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
鲁迅笔下的人物
寿 镜 吾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 龙应台
谢谢观看
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之百家点评
背景我知道
现代作家周作人: 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北京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关卡3: 方法要记牢
先读序言、后记和目录
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参考资料。
方法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法2
方法4
方法要记牢
做读书笔记
方法3
关卡4: 朝花夕拾妙
《朝花夕拾》妙
《朝花夕拾》时间表
走进名著
整体到局部:作者先整体对麻雀的身体进行观察,之后观察它的其他部位。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逐层深入阅读名著,理解作品思想。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何分析人物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作者知多少背景我知道方法要记牢朝花夕拾妙读书计划好
关卡1: 作者知多少
写景
《朝花夕拾》妙
写事
写情
写人
写理
诗情画意
各具神韵
以小见大
揭露讽刺
赞美怀念
《朝花夕拾》妙
写事如何做到以小见大?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研究:
关卡5: 读书计划好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自传体小说集,由30个短篇组成。

小说的主题是人民生活,讲述了鲁迅先生成长和亲历的社会风俗、人情冷暖、社会矛盾等问题。

本书是鲁迅先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于了解20
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朝花夕拾》部分名篇的导读。

1.《故乡》
《故乡》是《朝花夕拾》中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在故乡的生活和亲人的离去。

小说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困境和社会的变革。

2.《花之寓言》
《花之寓言》是一篇寓言小说,通过对花的生命之旅的描述,暗示了人类的寿命短暂,生命无常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是鲁迅先生“小说家”的代表作之一。

3.《阿长与珂朵莉》
《阿长与珂朵莉》是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与一个舞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阿长、珂朵莉及其它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了现代社会人性的复杂和冷漠。

4.《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位失意的酒客孔乙己如何在社会底层苦难生活中寻求自我尊严和尊重。

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5.《药》
《药》是一篇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父亲的幼子生病,在药价高昂的情况下,父亲决定盗窃药物。

小说通过这个故事,探讨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如何取舍和妥协的复杂心理和道德观念。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作品题目解析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晚上拾起早晨的花”,即“旧事重提”的意思。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拾》是 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 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而作的。
作品背景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 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 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 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 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五 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构成了《朝花夕拾》。
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1936 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同年10月病逝 上海。
了解作品
HELLO
你 岁
月好
作品介绍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 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 迅全集》第2卷。
HELLO
你 岁
月好
作者简介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 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 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 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 《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这部作品原名《旧事重提》,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以及他对家乡、亲友、师长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从家乡到南京、再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这些经历中,他见证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也经历了寻找光明、不畏艰险的历程。

同时,作品还表达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以及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

这部作品以记事为主,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

鲁迅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才华。

作品中的语言朴实、自然,却又不失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鲁迅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感受他对家乡、亲友、师长的深深怀念之情。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领略到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总之,《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品味。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

2、作品简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首次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是鲁迅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本书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与新的学堂是怎样,等等。

这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3、主要篇章(1)《狗·猫·鼠》——清算了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和祝愿。

(3)《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批评封建孝道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悲状况。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如果有人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信吗?我不信!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提问: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现在短暂的45分钟,那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略)2、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疑问。

著名的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赞颂过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同学们说说他是谁啊?——鲁迅。

(板书:鲁迅)3、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

”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

”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匕首,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锋利的尖刀。

提问:那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形容一下他吗?说明你的理由。

鲁迅是。

——学生回答:鲁迅是战士、落红、树、鬼……小结:有人称他为魔,有人称他为神,有人称他为狼,甚至有人称他为鬼,可是他就不是“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把鲁迅先生当作“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审视。

这节课我们就从“人”的角度,通过解读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来解读他的生命轨迹。

(板书:鲁迅与《朝花夕拾》)二、研读赏析: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师:同学们共同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哪些细节?学生回答: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课上偷描绣像……师:你觉得我们的童年和鲁迅有何异同?学生回答:我们有繁重的课业负担,有各种特长补习班,面临升学的压力……鲁迅先生虽然看上去一脸肃穆,但他拥有着温馨、美好、快乐的童年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式阅读(旁批)
最讨厌的是常 喜欢切切察察,向 人们低声絮说些什 么事。还竖起第二 个手指,在空中上 下摇动,或者点着 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 风波,不知怎的我 总疑心和这“切切 察察”有些关系。 阿长有切切察察的 毛病,因为是“背地 里说人长短”,所以 “低声”。“絮”字 也用得好,絮絮叨叨, 没完没了。 动作描写也细致精 确,“竖起第二个手 指”、 “上下摇动”、 “点着鼻尖”,准确 的写出了阿长这类喜 欢传闲话人的特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 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 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培根《谈读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动情处写感想,
困惑处善质疑, 共鸣处促联想, 精妙处会赏析, 空白处抓补白。
批注式阅读
符号批注: 波浪线 画在文采斐然、写作可借鉴的句子下面。 圈 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 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 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 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 分开号 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
《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 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 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在《莽原》半 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 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 拾》。 第一篇到第六篇主要写童心世界, 第七、八篇写青年时代面临的人生道路的 抉择,第九、十篇怀念师友,回顾了自己 走上文学道路的经历。 ——《一部旧中国的浓缩历史》
文字批注: 文字批注的形式通常有三种: 眉批,即批在书头上; 旁批,即批在句子旁; 尾批,即批在一段或一篇文章之后。(本章小结)
批注式阅读
最讨厌的是常喜 欢切切察察,向人们 低声絮说 些什么事。 还竖起 第二个手指, 在空中上下摇动,或 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 鼻尖。我的家里一有 些小风波,不知怎的 我总疑心和这“切切 察察”有些关系。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 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 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 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 乡的蛊惑。
——《朝花夕拾》小引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
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 的内容、层次、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语文特点、精 彩片段、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 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
《 诗 经 小 雅 鹿 鸣 》
我鼓我呦 有瑟有呦 旨鼓嘉鹿 酒琴宾鸣 ,,,, 以和鼓食 燕乐瑟野 乐且鼓之 嘉湛琴芩 宾。。。 之 心 。
我视我呦 有民有呦 旨不嘉鹿 酒恌宾鸣 ,,,, 嘉君德食 宾子音野 式是孔之 燕则昭蒿 以有。。 敖效 。。
人吹我呦 之笙有呦 好鼓嘉鹿 我簧宾鸣 ,,,, 示承鼓食 我筐瑟野 周是吹之 行将笙苹 。。。。
批注式阅读
动情处写感想 困惑处善质疑 共鸣处促联想 精妙处会赏析 空白处抓补白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畅所欲言
• 1、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 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 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8226;猫&8226;鼠》一文既有作者对 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 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 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 2、 善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 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 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 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