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之七

合集下载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2、搜集并阅读有关作者和云南歌会的资料。

3、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理解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4、朗读课文,了解云南的风俗人情。

感受美好的民风民俗。

5、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因民歌而显示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

教学重点:本文描绘了三个场面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

教学难点:研读第一个场面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集《》、论著《》。

2、朗读两遍课文,查字典解决字词障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譬()喻糯()米蹲踞()()忌讳()酬和()箍()桶熹()微3、低声跟读。

感受那美好的民风民俗。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呢?4、自主阅读思考:(1)文中写了几种形式的歌会?(2)请用“场地﹢形式”的句式概括文中描写的几个歌会场景。

(3)根据提示,在文中勾画出三个场景中所唱方式、歌者的表现及所唱内容。

场景方式歌者的表现内容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3段,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这4个问题。

1、第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文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的“多”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文章2、3段关于人物的刻画有何特点?比较阅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提示:刻画人物或以写实为主,描写人物的面目神态,或以写虚为主,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哪些民俗?三、即时训练请你仔细观察你所熟悉的一个人,也试着用细腻真实的语言刻画一下他(她)的形象。

字数在200字左右。

四、点评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用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民歌而显示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云南的歌会»导学案【学习目的】1.了解云南的歌会不同场所歌会的特征。

2.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局面描写的描写方法。

3.朗诵、揣摩、品味文章言语。

4.感受作者笔下美妙的生活,培育热爱民俗文明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重点:在朗诵、品味言语的进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明及民族风情,培育先生热爱民族文明的情感。

2.难点:体会三种场所唱歌的不同场景,欣赏写法上的差异。

【学法导航】一、预习自测1.云南知多少:3.反省预习(1)读准以下字音迤西( ) 譬喻( ) 糯米( ) 蹲踞( ) 忌讳( )酬和( )铁箍( )熹微( )请在下面写一遍、力图工整、规范、美观:(2)了解以下词语酬和引经据典扶摇直上别开生面假定无其事龙吟凤哕即物起兴(3)仔细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二、全体感知速读课文,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画了几种场所中唱歌的情形?你能用复杂的言语概括每个局面各有什么特点吗?三、研读赏析1.说说«云南的歌会»中你最喜欢的场景?谈谈你的理由。

2.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哪一种?为什么?A.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左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开朗生动,休息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翠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B.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左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开朗生动,休息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枣子脸,满口糯米牙,穿了身衣裤,腰间围个布围裙,脚下穿双鞋,辫发盘在头上。

3.作者为什么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风景?4.〝金满斗会〞给人的感受如何?结合课文做详细剖析。

5.赏读完三个歌唱局面,让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个表格,以更好的体会各个局面共同的作风。

内容特点写作重点四、拓展迁移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度,很多的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方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域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找出一两个,写在下面。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之七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之七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学习过程课前延伸云南民歌:“云南是一个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歌会: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走近作者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苗族,湖南凤凰人。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课内探究㈠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 )忌讳( ) 酬( )和( ) 铁箍( ) 熹( )微2.根据意思写词语。

忌怕而隐避。

()形容直往上升。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快活的样子。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3.作者描绘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

㈡合作探究(教师寄语: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1.作者描写的三个场面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快速默读全文,完成下表。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温馨提示:从修辞、内容、词句的优美以及动词的准确使用入手分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惠济六中赵盼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初识歌会特色。

2、赏读课文,赏析云南歌会的艺术魅力。

3、思读课文,品悟歌会的精神内涵。

课前助学: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沈从文民族应是汉族,但他本人更热爱苗族,他的作品有许多关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学习过程:情景导入重点字词:蹲踞()酬和()譬喻()忌讳()熹微()淳朴()即物起兴()龙吟风哕()问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问题2:假如你们是一个拍摄小组,你们准备拍摄那幅画面?(学习方法:精读课文,圈画描写这些人物的词句,结合预学的批注,评点他(她)们各自体现出怎样的生命状态。

)(一)年轻妇女:第2段:“(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从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怕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红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第3段:(她)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要求:在空格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表达你的惊讶,赏读感受其生命状态。

(二)赶马女孩:第4段:“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唱什么,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三)传歌老人第5段: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云南歌会三种形式的特点。

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3.了解云南的民风民俗,培养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了解云南歌会的特色;学习环境描写在本文的作用;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等6部中长篇小说,2.文体、背景介绍该文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

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

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3.字音、字形、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

pì喻()chún朴()dūn踞()即物起xìng()jìhuì()chòu和()xī微()龙吟凤huì()2).给加点字注音迤()西蹲踞()譬()喻荆()条糯()米土坎()矗()起气氛()3).解释下列词语。

淳朴:酬和:譬喻:。

熹微:忌讳:扶摇而上:别开生面:悠游自在:引经据典:若无其事:(二)初读感知1.理结构默读,思考:作者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回答)2.赏歌会:赏读三个歌唱场面,完成表格。

内容特点写作重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唱歌的环境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3.朗读课文,你喜欢文中哪些语句?请用波浪线标记,并稍作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文章语言,感受文中流露出来的乡土气息。

2.深入体会和感受文章质朴的语言美。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饱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柞.木(zuò) 迤.(yǐ)西譬.(pì)喻糯.(nuò)米铁箍.(ɡū) 阉.鸡(yān)蹲.(dūn)踞忌讳.(huì) 矗.(chù)龙吟凤哕.(huì)(2)词义譬喻:打比方。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立论的依据。

忌讳:因风俗习惯和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2020060618050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20200606180503)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学习目标:1、 整体把握文章框架,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和特点2、 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片段。

学习重难点:1、 把握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和特点2、 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3、 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云南民歌简介: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 舞,他们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歌唱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 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以歌唱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 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歌声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究所研究员。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

他一生共出版了《石 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代表作 有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特别是巨著《中国古 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 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 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

三、扫除字词障碍:1、给划线字词注音:迤西() 蹲踞( 譬喻() 糯米( 阉鸡()箍桶( 2、解释下面的词语:蹲踞:譬喻: 熟习: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龙吟凤啰 四、阅读课文,小组探究完成下面的问题:文中描写了在云南的哪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根据课文内容和表中的 提示填写下表: ) 沟凹( ) 酬和( ) 熹微( ) 龙吟凤哕( ) 花茸茸( ) 酬和:熹微: 淳朴:第二课时五、深入探究:1、再次阅读课文,画出你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注意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云南的歌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感知文章内容,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3、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感受民歌之美,感受民间文化气息。

发现生活中的美,迸发对民歌、对生活的热爱。

4、识记本文的生字词。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激励学生关注民歌之美,感受美好生活。

【学法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并概括出三个场面。

然后细读课文,比较三个场面的侧重点的不同。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忌讳.( ) 酬.(. )和铁箍.( ) 熹.( )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譬喻:忌讳:扶摇而上:别开生面:酬和:悠游自在:若无其事:熹微:知识链接: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的故乡,凤凰县也因他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

【合作探究】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

(用四字短语回答)2、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赏歌会(1)、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2)、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感知文章内容,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学习重难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合作探究】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

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后练习】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呦。

《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共3篇

《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共3篇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共3篇《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1《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云南是我国的一个美丽的省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云南的歌会。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要探究云南歌会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同时还要通过一些音乐作品来了解云南歌会在音乐艺术方面的表现。

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一、云南歌会的历史云南歌会是一种传统的云南文化形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涉及的音乐样式包括云南民歌、各种地方戏曲、梆子等。

云南歌会享有“云南第一民间文化”和“云南古老音乐传统”等美誉。

尤其是现代谣曲《露骨花》、《金山上的玫瑰》等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名。

二、云南歌会的特点云南歌会的特点是多样性,因为云南是一个民族比较多的地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表现方式,这些文化和艺术这个通过歌曲来表达。

因此,云南歌会所运用的歌曲种类繁多,歌曲的内容和形式多样,旋律优美,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三、云南歌会的意义云南歌会是云南省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开发价值。

一方面,通过云南歌会,我们可以了解云南省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云南歌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渠道,可以促进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四、音乐作品分析1.《定好亲》《定好亲》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云南民歌,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歌曲的歌词简单明了,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唱腔悠扬动感。

歌曲是代表了云南歌会的典型特征。

2.《悲欢泪》《悲欢泪》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的云南歌曲,在歌词和旋律方面都非常有特色。

它传达了云南人民的情感和文化。

歌曲的编曲也很有特色,充满了云南民族音乐的特征。

以上是我的关于《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的文章,在了解了云南歌会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之后,我们深入分析了两首典型的云南歌曲。

相信这一次课程对同学们了解云南省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有所帮助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深入了解了云南歌会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了解了云南省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16.《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16.《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幻灯片19)《云南十八怪》图集
图片与背景音乐《蝴蝶泉边》一起出现。
有人说,民俗是民族心底的声音,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今天,读读沈从文,我们也要说,请珍惜这来自民族心底的声音。让我们灿烂微笑,大声放歌。在天地间,找回那个生动鲜活的真我!
注: 课下发放阅读资料《多情的云南》
2、(幻灯片16)文字: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云南风光;图片:泸沽幽兰、东川红土、丽江古、香格里拉
(幻灯片17)文字:淳朴而勤劳的人们——云南风情;图片:劳动场面,对歌场面,跳舞场面
(幻灯片18)文字:民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一种文化符号——更多民俗;图片:黎族插花节、白族三道茶、泼水节、舞狮、安塞腰鼓、庆元宵、赛龙舟。
3.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
1、教师引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民俗的思索却才刚刚开始。我国的民俗丰富多彩,是一本更为厚重的文化大书,这本书的内涵,需要我们时常用一颗敬重的心来静静感悟。最后,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在图片与图片的交叠中,重温云南这篇诗意土壤上的明媚与湛蓝,再次感受那民俗中纯朴自然的生命气息。
导学案设 计
题 目
《云南的歌会》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 者
邵国利
年 级
八年
学科
语文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05-14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20200606180639)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20200606180639)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学习目标:1、 赏析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重点、难点)2、 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一、 重点字词迤()西譬()喻 酬()和 柞()木 铁箍()熹()微 即物起兴() 龙吟凤啰()二、 课前质疑沈从文着力描写云南歌会中的哪些人呢?三. 文本研读文本 精研导学1、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 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径髭地打了个吆 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埋 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 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提示:从哪些角度逬行了描写,运用 了哪些词语,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或者怎样的生命状态. 轻松快乐”拉看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 边解口渴去了。

人生命状态年轻妇女赶马女孩传歌老人精读课文,现岀怎样的生命状态。

画描写人物的词句,结合预习的批注,评点他(她)们各自体3、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 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 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 —种淳朴本色美。

4、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 几个大半年开满翹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 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 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全 而成的;—面就听各种理呼朋唤侣,和身边 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看各种本地悦耳好 听的山歌。

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 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膛看个油 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 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梵看翅膀琼地飞去。

这种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 复叫个不停。

最有意思的是金,时常从面前 不远草丛中起飞,—面扶摇盘旋而上,—面不 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毡去,仿佛要一直毡透 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 思相互应和.直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 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 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看垒 5、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 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 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 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云南的歌会》 导学案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教师寄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爱我中华》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赏析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品味精彩的语言。

3、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

重难点:重点: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难点: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忌讳( ) 酬( )和铁箍( ) 熹( )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若无其事:悠闲自在:即物起兴:哑口无言:熹微: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沈从文”。

4、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二、课上学习(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突破重难点1. 精读课文,理解探究(1)感知歌会: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

(用四字短语回答)(2)细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3)欣赏歌会: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哪些地方?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认识。

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沈从文《边城》)(2)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学案
(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难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云南民歌:“云南是一个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歌会: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苗族,湖南凤凰人。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课内探究
㈠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 )
忌讳( ) 酬( )和( ) 铁箍( ) 熹( )微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忌怕而隐避。

()
形容直往上升。

()
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
快活的样子。

()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
3.作者描绘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请你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一下它们的内容。

㈡合作探究(教师寄语: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
1.作者描写的三个场面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快速默读全文,完成下表。

示:从修辞、内容、词句的优美以及动词的准确使用入手分析。


以“我最喜欢场面,这

”的对话方式,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㈢精讲点拨(教师寄语:勇往直前,展示自我。


1.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

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2.比较阅读: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⑵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沈从文《边城》)
㈣巩固检测(教师寄语:当堂的知识当堂掌握,我轻松,我快乐!)
1.《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 ,作者是现
代、。

本文描绘
了、、三个歌会场面。

这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写、、,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2.文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不同方式”一句中“多”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3.下列是流传民间的问答式灯歌,一般是青年男女互相对唱,以求自娱。

你能根据例词,充分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发挥想象,将后面的歌词补充完整吗?
例: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弯在水中边?什么弯弯长街卖?什么弯弯弯在姐面前?
彩虹弯弯弯上天,船儿弯弯弯在水中边,梳子弯弯长街卖,眉毛弯弯弯在姐面前。

什么团团团上天?什么团团团在水中边?什么团团长街卖?什么团团团在姐面前?
能力提升(教师寄语:学为我用,提升自我。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另一种动物开头,写一句话。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布置作业
1.必做题:通过电视或者其他途径去观看演唱会,然后比较今天在《云南的歌会》三个不同场合中听到的民歌演唱,说说这两种歌会有什么不同。

2.选做题: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