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下册-《嘉陵江上》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嘉陵江上》教案

《嘉陵江上》教案

嘉陵江上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听赏和学唱的活动中,了解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并能以历史、地理为线索,了解贺绿汀的主要音乐作品。

2、在听赏《嘉陵江上》的过程中,能听音乐跟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与内涵。

3、培养对革命音乐的敬仰与感情。

教学重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体验与表现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锣、鼓、钹。

教学导入
一、组织上课
学生听《牧童短笛》进教室,说一说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

二、介绍音乐家贺绿汀的生平
1、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故事。

学生看光盘了解。

2、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能不能说说他的音乐作品,学生回忆《森吉德玛》《牧童短笛》。

三、导入新课,听赏《嘉陵江上》。

(1)音乐背景介绍: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贺绿汀的生平,曾说过《在嘉陵江上》这首歌,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创编的?(1939年,贺绿汀创编的)贺绿汀在为歌词谱曲时,写了四、六稿都失败了,最后是从歌词朗诵入手才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歌词“哪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

”请学生找一找嘉陵江、长江的位置。

(前四句,抒发了对东北故乡无限怀念之情,揭示了“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2)听赏《嘉陵江上》。

(3)唱一唱。

师:我们欣赏了二首不同风格的作品,它们都带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无数革命音乐家
用这些音乐作品唱响了胜利的号角,带给我们希望与力量!同时同学们是祖国的明天,你们也要刻苦学习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来。

五、小结
教师总结下课!。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这首歌曲以嘉陵江为背景,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江上的热闹场景。

通过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喜悦。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嘉陵江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嘉陵江上》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增加学生对嘉陵江地区文化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2.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文字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

3.分组标志:便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嘉陵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提问学生对嘉陵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

2.呈现(5分钟)播放《嘉陵江上》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高音部分。

4.巩固(5分钟)各组轮流演唱全曲,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嘉陵江上》是一首古风民乐作品,作品分为开场、主题、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开场部分的演唱处理以慢板的方式开始,音乐的节奏缓慢、轻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像是河面上微风拂过的场景。

演唱者以柔和的嗓音唱出了一段古老的歌词,描绘了嘉
陵江的美景和人们生活的安宁。

主题部分是整首歌曲的亮点所在。

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演唱者
的嗓音也变得高亢有力,唱出了一段激情四溢的歌词,描绘了嘉陵江上激流勇进、浩荡壮
阔的景象。

演唱处理上,演唱者加入了一些呼喊和喧嚣的效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
着江水的奔腾和激情的洗礼。

高潮部分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音乐的节奏更加迅猛,气势更加宏大。

演唱者的嗓音发
出高亢有力的尖叫,唱出了一段慷慨激昂、壮志豪情的歌词。

演唱处理上,演唱者加入了
一些高音的技巧,使整个歌曲更富有张力和动感。

结尾部分音乐的节奏逐渐放缓,气氛也变得安静起来。

演唱者的嗓音也渐渐柔和下来,唱出了一段温情的歌词,表达了对嘉陵江和嘉陵江上的人们的深情祝福。

演唱处理上,演
唱者加入了一些轻柔的颤音和吟唱的效果,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好像是江水轻轻的拥抱,温暖的日落。

《嘉陵江上》是一首以嘉陵江为主题的古风民乐作品。

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完美结合,
描绘了嘉陵江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江水的赞美之情。

演唱处理上,通过不同的演唱技巧和
效果的运用,使整首歌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嘉陵江的壮
美与柔情。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歌曲《嘉陵江上》是中国音乐家刘文正创作的作品,歌曲以歌颂中国西南大地的嘉陵江为主题,描绘了江边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情景。

曲调优美,歌词朴实流畅,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作品特点以及演唱处理。

作品分析:1.歌曲内容:《嘉陵江上》的歌词描述了嘉陵江边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歌曲歌颂了江水清澈澄澄,山峦叠嶂,白鹭飞翔,渔舟悠悠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描绘了江边村舍、渔夫以及劳作的农民,展现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活画面。

整首歌曲通过描绘江边的风景和生活,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使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

2.曲调节奏:歌曲的曲调优美婉转,旋律清新动听。

整首歌曲采用了温柔的音乐编排,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歌曲的节奏轻快流畅,给人一种欣赏自然风光的愉悦感。

3.歌词表达:歌词朴实流畅,充满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情感。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将家乡的美景和人情融入到歌曲之中,使人们产生共鸣和共情。

演唱处理:1.情感表达:演唱《嘉陵江上》时,歌手需要用深沉、细腻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意境,将歌词中所描绘的家乡风光和情感真切地传达给听众。

2.音乐伴奏:在演唱时,音乐伴奏需要与歌手的表达相呼应,展现出悠扬的江水声、山风声,以及村舍间的悠扬和谐的氛围。

在音乐伴奏的处理上,可以运用原生态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或者使用合成音色来模拟这些自然声音,使乐曲更富有特色。

3.形象展现:在演唱处理上,歌手可以借助一些形象展现的手段,比如在舞台布景上可以用江水、山峦、村舍等元素作为背景,配合灯光的渲染,向观众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家乡风光图景,使听众在视听上都能够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

4.情感交流:演唱者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情感交流的手段,比如眼神交流、微笑、手势等,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

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

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摘要: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介绍和歌曲伴奏分析为基础,对歌曲进行演唱分析。

分析包括演唱歌曲时如何呼吸、如何获得理想的共鸣以及如何“字正腔圆”的演唱,在分析演唱技巧的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在舞台上演唱此曲。

把演唱与实践相结合,更全面的阐述分析歌曲《嘉陵江上》。

让演唱者在演唱此曲时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嘉陵江上;作品分析;演唱处理《嘉陵江上》是一首很著名的艺术歌曲,创作于一九三九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但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是音乐会的保留节目,可见这首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的。

本文拟从这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两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创作背景《嘉陵江上》首次刊载在一九三九年出版的《抗战歌声》第四集上,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受知识分子喜爱的艺术歌曲之一。

嘉陵江位于四川省东部,为长江上游的一个支流,与长江汇合在重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成为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流亡者也纷纷聚集在这里,当时作曲家贺绿汀也被迫离乡背景来到重庆,作曲家以嘉陵江为背景,选用这首歌词来抒发思乡之情,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也表达了许多流亡者的心声。

这悲壮的歌声曾激起流亡者奋起抗日的决心,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创作特征《嘉陵江上》从词创作到曲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词作者端木蒸良采用了句式长短不一的散文体新诗的风格,使其具有朗诵诗的特征;曲作者贺绿汀借鉴了西洋歌曲中宣叙调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融旋律与伴奏为一体,加上吉普赛音阶,以及简洁的伴奏,使歌曲壮美、高扬而健。

(一)朗诵诗般的歌词词作者端木憨良先生是著名的现代作家,一九三二年加人北平左翼作家联盟,积极投人抗日救亡写作。

《嘉陵江上》是作家采用句式长短不一的散文体新诗的风格写成的一首具叙事性和战斗性为一体的歌词,它具有朗诵诗的特征,表达了作家真挚的感情和决心抗战到底,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决心,表现了一代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它是以嘉陵江为题材的一首民族合唱作品,其和声部分的设计和表现极具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嘉陵江上》的和声进行分析,探索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我们来分析《嘉陵江上》的和声结构。

这首歌曲采用了传统的四声部合唱形式,包括高音、次高音、次低音和低音。

每个声部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声音层次。

高音和次高音部分承担了旋律主题的表达,而低音和次低音部分则负责增强和声的厚度和稳定性。

我们来分析《嘉陵江上》的和声特色。

这首歌曲的和声设计非常注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充分展现了嘉陵江畔的宏伟景色和浓厚的民俗风情。

在和声构思上,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大量的纯和弦,通过对主调和属调的运用,使得整个乐曲更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歌曲中还充分运用了模仿、反复和对位等手法,使得和声更加生动鲜活,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来分析《嘉陵江上》的和声表现方式。

在这首歌曲中,和声部分的表现方式非常多样,既有齐唱,又有分唱,既有对位,又有和声。

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使得歌曲更具变化,更有层次感。

而且,歌曲中的和声部分还充分融合了音乐与诗歌的特点,使得整体表现更加生动鲜活。

通过对旋律和和声的巧妙搭配,歌曲成功地展现了嘉陵江畔的美丽风光和浓厚的地方文化。

我们来总结一下《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这首歌曲以嘉陵江为题材,采用了传统的四声部合唱形式,并充分展现了其丰富多彩的和声特色。

通过对主调和属调的运用,以及模仿、反复和对位等手法的运用,歌曲成功地展现了嘉陵江畔的风景和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嘉陵江上》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艺术歌曲,其和声部分的设计和表现都极具精彩之处。

通过对其和声的分析,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歌曲,还能更好地欣赏和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厚艺术魅力。

相信在未来的演唱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的独特魅力,将其美妙的和声展现给观众。

《第二单元 中国音乐 三、中国近代音乐(1) 嘉陵江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

《第二单元 中国音乐 三、中国近代音乐(1) 嘉陵江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

《嘉陵江上》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中作者通过描述嘉陵江的景象,表达出心里的孤独、彷徨和寻求解放的心情。

2. 学会通过朗读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摩登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表达的情感。

2.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情感的升沉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用于展示诗歌内容及问题。

2. 准备音乐,用于配合朗读。

3. 选取几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示范朗读。

4. 提前安置学生预习诗歌,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嘉陵江上》的歌曲视频,请学生说说听到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是怎样的节奏、旋律。

(二)初读歌曲,了解背景1. 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唱,感受歌曲情绪。

2. 播放歌曲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感受歌曲情感表达。

3. 结合课前预习以及课本提示,说说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这首歌曲是抗战时期的歌曲,表达了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4. 通过对歌词的分析,了解这首歌曲是一首抒情的长调信天游。

其歌词的长篇叙事性和民歌的抒情性是一致的,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倾慕。

节奏自由舒展、升沉大,使得抒隋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吟诵唱词时,可体会其韵律和节奏。

(三)分段学习1. 学习第一部分歌词(1)注意附点四分音符和切分音节奏。

(2)通过跟唱、自由唱等方式感受旋律变化。

(3)集体演唱。

2. 学习第二部分歌词(1)体会大跳音程进行和切分节奏的运用。

(2)分析前后两段歌词在节奏、旋律方面的变化,从而感受信天游抒情的特点。

(3)分组朗诵并表演。

3. 学习第三部分歌词教师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特点,指导学生重点体会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了解信天游套曲结构特点。

(四)拓展延伸1. 欣赏《走西口的人儿回来了》片段,请学生分析两首歌曲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欣赏 女声独唱《映山红》片段 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 男声独唱《嘉陵江上》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欣赏 女声独唱《映山红》片段 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 男声独唱《嘉陵江上》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欣赏女声独唱《映山红》片段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男声独唱《嘉陵江上》片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女声独唱《映山红》片段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男声独唱《嘉陵江上》片段》这一课是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篇欣赏课。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红歌,又有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充满情感的男声独唱。

这些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他们在音乐欣赏方面还需要指导和培养。

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欣赏音乐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映山红》、《楼台会》、《嘉陵江上》这三首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欣赏音乐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欣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品,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觉得什么样的音乐算得上是美?”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学习状态。

2.教学内容展示:分别欣赏《映山红》、《楼台会》、《嘉陵江上》这三首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美。

3.作品分析:对每首作品进行详细分析,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1. 引言1.1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融合了民族元素的艺术歌曲,其和声表现了独特的音乐韵味和情感。

在这首歌曲中,和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整首曲子增添了层次感和情绪色彩。

首先在和声概述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嘉陵江上》采用了富有西南风情的和声进行编配,融入了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演奏,使得整首歌曲更具有民族特色。

而在和声类型方面,这首歌曲主要运用了和声音阶的叠加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和声结构。

在和声特点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嘉陵江上》的和声充满了变化和对位的处理,使得曲子更加富有动感和层次感。

而在和声运用方面,歌曲中采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和对位处理,使得整首曲子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对《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曲在和声方面的创作和运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为整首曲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情感。

2. 正文2.1 和声概述和声概述是对音乐中所使用的和弦或和声体系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和总结。

在艺术歌曲《嘉陵江上》中,和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和声概述可以从和声的构成、和声的功能、和声的演奏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和声的构成是指由不同音符构成的和弦在音乐中的排列和组合。

在《嘉陵江上》这首艺术歌曲中,和声的构成可能包括主和弦、副和弦、过渡和弦等。

这些和弦的组合和变化形成了整首歌曲的和声体系。

和声在音乐中的功能是指和声如何与旋律、节奏等其他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塑造音乐的整体效果。

在《嘉陵江上》中,和声可能通过与旋律的对位、与节奏的变化等手法,为歌曲增添情感层次和音乐张力。

和声的演奏方式也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嘉陵江上》中,和声可能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或声音特点来实现对和声的表现和处理,以达到音乐的整体和声效果。

2.2 和声类型和声类型是指在音乐中所运用的和声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音程构成和声的方式进行分类。

在艺术歌曲《嘉陵江上》中,和声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和声的根音类型:在《嘉陵江上》中,和声的根音类型主要以小三度和大六度为主。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嘉陵江上-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嘉陵江上-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课嘉陵江上-教案一. 教材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四川民歌,歌曲以嘉陵江为背景,描绘了江上美景和渔民的生活。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四川民歌的特色,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首歌曲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四川民歌的特色和民族音乐文化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了解民族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嘉陵江上》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四川民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演唱。

2.歌曲中的四川方言词汇,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并正确演唱。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地方特色和民族音乐文化。

3.互动教学: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视听结合:播放相关民族音乐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嘉陵江上》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相关民族音乐的视听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歌曲背景和地方特色。

4.准备音响设备,确保教学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四川民歌《嘉陵江上》,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地方特色。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旋律和节奏特点。

讲解歌曲中的四川方言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意义。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和声分析【摘要】本文将对艺术歌曲《嘉陵江上》进行和声分析。

在将介绍该歌曲的背景,并概述和声分析的重要性。

接着,在将从和声类型、和弦进行、声部运动、节奏和节拍以及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将总结《嘉陵江上》的和声特点,同时展望未来对于和声分析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将深入了解这首艺术歌曲的音乐结构和艺术特点,为深入欣赏和理解该曲目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艺术歌曲《嘉陵江上》、和声分析、背景、重要性、和声类型、和弦进行、声部运动、节奏、节拍、曲式结构、特点、未来研究、关键词。

1. 引言1.1 介绍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背景《嘉陵江上》是一首充满中国传统风情的艺术歌曲,歌词描绘了长江流域的风景和人们的生活。

这首歌曲的背景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嘉陵江,这条江河被誉为“川楚第一江”,流经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积淀。

歌曲以美丽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表达了对这条江河的热爱和敬仰,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嘉陵江上》的创作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人将江上的景色和人文风情写入诗歌、曲谱中,传颂至今。

这首歌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创新技巧,旋律优美动人,歌词深情绵长,展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表现力。

通过这首歌曲,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了解嘉陵江流域的独特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人性的温暖。

《嘉陵江上》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更是一首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1.2 概述和声分析的重要性和声分析在音乐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一首歌曲的结构和演奏方式,还能够揭示出作曲家所使用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通过和声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还可以揭示出其中隐藏的深层意义。

在音乐理论研究中,和声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音乐风格。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嘉陵江上》是一首经典的中国传统民歌,记录着嘉陵江畔的风景和人生百态。

该歌曲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穿透时空,流传至今。

这首歌曲的作品分析从曲式、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展开,分别探讨下面这四个方面:1.曲式的分析《嘉陵江上》采用了简单的三段式,第一段为主旋律,第二段为过渡,第三段再次回到主旋律。

该曲式简单易懂,使得这首歌曲更容易传唱和演奏。

在演唱处理方面,需要注意命题意图,将命题意图穿透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尽量将悲壮、激情和动人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2.旋律的分析《嘉陵江上》的旋律简单明了,音域范围不大,主要在中音区间内徘徊。

该歌曲的旋律曲调想象力丰富,既韵味深邃,又朗朗上口,轻松易学,容易吸收。

在演唱处理方面,需要注意音准、节奏、吐字、呼吸等细节问题,以保持高水平的演唱质量。

3.歌词的分析《嘉陵江上》的歌词精炼、简洁,仅有四句,表达了江上的景象和人生哲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首句“嘉陵江上,一片孤帆远影”,表达了江水辽阔,人在其中十分渺小的感觉。

二句“江上秋风,橘子洲头头白鹤”,通过描绘风景,表现人的遭遇。

三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雾里看花隔溪红”,正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感。

四句“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则营造了怀念之情和难舍之思。

在演唱处理方面,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在歌曲的情感层面更为突出,需要将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听众。

4.情感的分析《嘉陵江上》的情感非常的浪漫和激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爱情的难舍和离别。

在演唱处理方面,情感的表达比技巧更为重要,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

尽可能地传递自己对嘉陵江上的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使听众真正感受到歌曲演唱者的情感共鸣。

总之,《嘉陵江上》是中国民间音乐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其美丽旋律和感人的情感永远与中国文化不可分割。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嘉陵江上》是一首始于清代民歌、流传至今的传统民歌,该歌曲大致讲述的是嘉陵江边上一对情侣的悲欢离合。

该歌曲的歌词简单、朴实,但却充满着深情和思念。

因此,该歌曲不仅在西南地区广为传唱,在整个中华传统音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该歌曲的编曲及演唱处理上,大多数演唱者都会选择以古筝或琵琶为主奏乐器,伴以二胡、笛子、小提琴等传统民乐器,以展现出幽雅清新之感。

在节奏上,一般会选择慢板为主,通过弱强起伏的旋律,带出悠远深沉的江水之意,表达出歌词中的忧伤情感。

在演唱上,演唱者也有着自己的特别处理方法。

有的演唱者会通过音色的相互搭配,展现出歌曲中男女主角之间的深情厚爱,从而使歌曲更加动人。

而有的演唱者则会在演唱中加入一些细节,比如呼应、颤音等,以突显歌曲的情感表现力。

此外,还有些演唱者会将歌曲做出二重唱或群唱的形式,以表现出江水之感的宽广广阔之意。

总的来说,《嘉陵江上》凭借着深情而质朴的歌词,以及幽雅清新的旋律,成为了广受欢迎的中华传统音乐,并在演唱处理上有着多种不同但独具特色的处理方式。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征及艺术价值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征及艺术价值

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征及艺术价值1. 引言1.1 了解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背景《嘉陵江上》是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其背景故事悠久而动人。

歌曲名中的“嘉陵江”是指中国四川省流经成都市的一条江河,素有“蓉城母亲河”的美誉。

这条江河承载着成都人民的思念和情感,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创作诗歌和歌曲的灵感来源。

《嘉陵江上》一曲,以嘉陵江为背景,描述了江边美景与人们的生活,寄托了作者对家乡江边风景和故乡情感的美好祝愿。

歌曲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故乡情感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通过了解《嘉陵江上》的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体味到其中蕴含的家乡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歌曲不仅是一首美妙动人的音乐作品,更是一种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表达,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1.2 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艺术歌曲《嘉陵江上》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创作特征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歌曲内容、创作背景、音乐特点、词曲作者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揭示该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嘉陵江上》这首艺术歌曲,深入领略其中蕴涵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对该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本文能为对音乐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同时也为该歌曲的研究和传播作出贡献。

2. 正文2.1 歌曲内容和创作特征分析歌曲《嘉陵江上》是一首描写嘉陵江风景和人情的抒情歌曲,整首歌曲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在歌曲的创作中,音乐编曲上运用了传统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营造出一种淳朴、真挚的乡土氛围。

同时,歌曲的节奏感较强,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歌词方面,歌曲以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歌颂了嘉陵江边美丽的风景和勤劳善良的人民。

歌曲的主旋律清晰明快,情感真挚动人,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音乐嘉陵江上教案

音乐嘉陵江上教案

音乐嘉陵江上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嘉陵江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嘉陵江上;2. 学习嘉陵江上的曲调和基本节奏;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播放嘉陵江上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和节奏,并引发学生的兴趣;2. 学习曲调:教师逐步教授嘉陵江上的曲调,包括主旋律和伴奏部分;3. 学习基本节奏: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拍打嘉陵江上的基本节奏,强调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或声部,通过合作演奏整个曲目;5. 合奏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整体演奏的协调性;6. 表演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表演形式,如演奏乐器、合唱等;7. 欣赏讨论: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欣赏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8.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嘉陵江上的经验和收获,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教学步骤:1. 引入:播放嘉陵江上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和节奏;2. 学习曲调:逐步教授嘉陵江上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3. 学习基本节奏:教师示范基本节奏,学生跟随鼓掌或拍打节奏;4. 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或声部,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5. 合奏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6. 表演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表演形式;7. 欣赏讨论: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欣赏和讨论;8.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嘉陵江上的经验和收获,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教学资源:1. 嘉陵江上的音乐录音或视频;2. 乐器:如二胡、古筝、笛子等;3. 音乐教材或乐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2. 评估学生在合奏练习和表演中的表现;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卞澜浩江苏师范大学摘要:作曲家贺绿汀在1939年创作了《嘉陵江上》这首作品,由端木蕻良先生作词,这部作品所要传达的是作者思念那饱受战乱的故乡,是对那沦陷的土地所要收复的信念,体现出饱受战乱摧残的人民流离失所的思想情感。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整体的分析来理解作品的创作特点,并且通过音色、气息、情绪、速度这四个方面的运用对这部作品的演唱过程中的处理给予了分析。

关键词:《嘉陵江上》作品分析演唱处理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4-0043-02一、创作背景当时端木蕻良先生在创作的时候,故乡由于战乱已经陷落,加上残酷的战况使他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摧残,物质生活方面的贫穷也是难以想象的。

他每天晚上都要到嘉玲江畔去漫步,每当他看到奔流的嘉陵江,他都会想到他的家乡,想到饱受战乱的乡亲父老,想到那故乡的山山水水,早已被敌人损坏得破旧不堪。

那些为了生存而流离失所的父老乡亲们每天都在以泪洗面,所以他升起了对敌人的憎恨,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发自肺腑发说出了《嘉陵江上》。

这首作品的结构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表现的是作者对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故乡以及故乡那些流离失所的亲人们的思念,突出作者沉痛的心情;第二部分尤为突出对敌人的憎恨,体现出作者的慷慨激昂,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信心与勇气体现到了极致。

二、作品分析这部作品旋律浑厚、豪壮,作曲家运用了二段体模式,拥有很强的戏剧性。

这部作品的歌词所呈现的语言艺术特征是和这部作品的旋律线条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的痛苦与家破人亡的凄惨之情在脑海中回荡。

歌曲开头的钢琴伴奏有个很明显的八度的跨跳,下面紧跟着小二度、大二度的下行以及增四度与增二度的下行,紧接着有一个六度的跨越紧跟其后,犹如一个强而有力的音,没有休止的来呼吁那些流离失所的同胞们。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

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嘉陵江上》是一首由中国著名词人王国维所作,作曲家朱践耆谱曲的古典音乐作品。

这首歌曲以嘉陵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美好回忆。

作品的演唱处理,要求演唱者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绎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同时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从作品的音乐结构和曲调来看,《嘉陵江上》采用了古典音乐的形式,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富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和诗意。

整首歌曲以D小调为主调,由四段主题构成,每个主题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整体上,这首歌曲以轻快明朗的曲调贯穿始终,音乐旋律变化自如,起伏跌宕,富有情感。

从歌词内容来看,《嘉陵江上》的歌词深情而质朴,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词人对江水的描绘,以及对嘉陵江上种种风土人情的感慨,都寄托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歌曲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一种清新高远的感觉。

要想成功地演唱这首歌曲,演唱者首先要对歌词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思念之情。

演唱者要具备扎实的声乐功底和音乐修养,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演唱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传达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让听者在歌声中感受到词人的凄美之情。

在演唱处理上,演唱者可以适当调整歌曲的音域和音色,以便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旋律。

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装饰音或变化音,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演唱者的个性和风采。

演唱者还可以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更加动人心弦,让听者在歌声中感受到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演唱时,要注意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的脉络,做到旋律流畅,情感自然真挚,使听者在聆听歌曲时能够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听赏)《嘉陵江上》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听赏)《嘉陵江上》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听赏)《嘉陵江上》教案一. 教材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课。

歌曲以嘉陵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波光粼粼、美丽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共有四个乐句,旋律优美、抒情,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

但在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素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嘉陵江上》,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示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嘉陵江上》。

2.准备乐谱,方便学生演唱和阅读。

3.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歌曲《嘉陵江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以及歌曲中所描绘的景象。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含义,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分发乐谱,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老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直至熟练演唱歌曲。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如何通过歌声传递美好情感。

老师分享自己的演唱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情感。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听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听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嘉陵江上(听赏)》教案一. 教材分析《嘉陵江上》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课。

歌曲以嘉陵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奔腾、山岭起伏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21小节,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民间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特殊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把握音准和节奏,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嘉陵江的美丽风光,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演唱《嘉陵江上》,提高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感受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3.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视频。

2.音响设备。

3.三角板、拍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嘉陵江的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嘉陵江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1.分组演唱,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2.针对难点,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全体学生演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举行小型的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拓展(5分钟)介绍类似风格的民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所学歌曲,并进行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陵江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并能以历史、地理为线索,了解贺绿汀的主要音乐作品。

2、在听赏《嘉陵江上》的过程中,能听音乐跟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与内涵。

3、领悟音乐中的两类主要的织体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2、体验与表现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锣、鼓、钹。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学生听《牧童短笛》进教室,说一说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学生回答。

二、介绍音乐家贺绿汀的生平。

1、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故事。

学生看光盘了解。

2、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能不能说说他的音乐作品,学生回忆《森吉德玛》《牧童短笛》。

三、导入新课,听赏《嘉陵江上》。

(1)音乐背景介绍: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贺绿汀的生平,曾说过《在嘉陵江上》这首歌,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时候创编的?(1939年,贺绿汀创编的)贺绿汀在为歌词谱曲时,写了四、六稿都失败了,最后是从歌词朗诵入手才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歌词“哪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

”请学生找一找嘉陵江、长江的位置。

(前四句,抒发了对东北故乡无限怀念之情,揭示了“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2)听赏《嘉陵江上》。

(3)唱一唱。

师:我们欣赏了二首不同风格的作品,它们都带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无数革命音乐家用这些音乐作品唱响了胜利的号角,带给我们希望与力量!同时同学们是祖国的明天,你们也要刻苦学习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来。

四、小结。

教师总结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