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ppt
• 逻辑规律与语文学习之思维
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
•
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
• 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 万里长城。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 又予以否定,就犯了“矛盾律”的错误。
色调 距离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
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 ,竹诗竹画极为盛行,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 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 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翃的 《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达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明 代的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竹墨》诗 说:“丁”。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逻辑与语文学习
提高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如: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
课堂知识梳理
• 读课文P86,完成练习册P84 页知识梳理
逻 一、概 念 二、命 题
辑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 概念与语文学习之病句
ab
全同关系 概 念 和 概 念 之 间 的 关 系
• 凡是母亲都是爱孩子的 • 其中一个女人是母亲 • 这个女人是爱孩子的(不舍得将孩子分成两半)
⑵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 文学作品构思的二难推理
• 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 临了二难:打死白骨精,会被师傅赶走; 不打白骨精,师傅会被吃掉。两种结果都 不是孙悟空愿意的。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逻辑和语文学习》ppt课件
全同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也叫从属关系
并列关系
ab
a b
a
b
a b
矛盾关系
a
b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反对关系
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 (3)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4)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句子不是一一对 应的。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 “小刚把暖瓶打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暖瓶被小刚打碎了” 三个句子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是同一个命题。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 同的命题,例如:“我喜欢杜鹃”,可以表达 “我喜欢杜鹃花” 和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杜鹃鸟” 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命题。
研究的内容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三、推
题 理
四、逻辑规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逻辑的角度看,概念揭示了某一事物或 现象的__________, 本质属性 我们凭借概念可以准确 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 开来。 (2)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 念所反映的对象的__________, 根本属性 外延则指概念 具体范围 。(以“商品”为 所反映的对象的__________ 例)
作家
姓王 的 姓刘 的 姓陈 的
音乐 家
美术 家
话剧 演员
诗人
工人
∨
× ×
×
∨ ×
×
× ∨
∨
× ×
×
∨ ×
并列关系
ab
a b
a
b
a b
矛盾关系
a
b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反对关系
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 (3)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4)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句子不是一一对 应的。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 “小刚把暖瓶打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暖瓶被小刚打碎了” 三个句子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是同一个命题。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 同的命题,例如:“我喜欢杜鹃”,可以表达 “我喜欢杜鹃花” 和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杜鹃鸟” 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命题。
研究的内容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三、推
题 理
四、逻辑规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逻辑的角度看,概念揭示了某一事物或 现象的__________, 本质属性 我们凭借概念可以准确 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 开来。 (2)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 念所反映的对象的__________, 根本属性 外延则指概念 具体范围 。(以“商品”为 所反映的对象的__________ 例)
作家
姓王 的 姓刘 的 姓陈 的
音乐 家
美术 家
话剧 演员
诗人
工人
∨
× ×
×
∨ ×
×
× ∨
∨
× ×
×
∨ ×
逻辑和语文学习(44张ppt)课件(共44张PPT)精品PPT课件
1、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 2、我们继续学习文件。 3、你准备坐飞机还是乘火车到上海? 4、从那以后,祥林嫂就不再提那件令人伤心的事了。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 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指出下列命题的错误。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例如:他是黄种人。他不是黄种人。不能同时都 是真命题。
• 排中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有一真。
•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 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违背了什 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2、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3、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没有下来过。 4、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5、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 就把它当做儿童文学发表吧。
• 李在道边而甜,必有人摘吃(大前提) •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无人摘吃(小前提) • 所以必苦李(结论)
⑵二难推理
•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 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 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 《皇帝的新装》: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
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
句。 例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理解
为
,也可以理解为
。
探究: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
• 所有人是动物。 (是) • 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是) • 请随手关门。(否) • 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是) • 地球 行星 (否) • 今天,他会不会来呢? (否)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 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指出下列命题的错误。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例如:他是黄种人。他不是黄种人。不能同时都 是真命题。
• 排中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有一真。
•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 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违背了什 么思维规律。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2、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3、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也没有下来过。 4、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5、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 就把它当做儿童文学发表吧。
• 李在道边而甜,必有人摘吃(大前提) •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无人摘吃(小前提) • 所以必苦李(结论)
⑵二难推理
•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 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 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 《皇帝的新装》: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
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
句。 例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可以理解
为
,也可以理解为
。
探究: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
• 所有人是动物。 (是) • 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是) • 请随手关门。(否) • 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是) • 地球 行星 (否) • 今天,他会不会来呢? (否)
《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课件
逻 辑 与 语 文 学 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
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
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 (英)
逻 辑 与 语 文 学 习
逻 辑 与 语 概 文 念 学 习
命 题
推 理
逻 辑
逻 辑 与 语 文 学 习
概 念
反映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内涵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
命题与语句
同一个语句可 表达不同命题
(在不同语境中)
丁先生正在照相。 他在门诊看病。
逻 辑 同一个命题可用 与 不同的语句表达 语 我把小猫送走了。 文 小猫被我送走了。 学 习
“预设义”或“隐含义”
某大副在《航海日志》中写道:
“船长今天没有酗酒。”言外之意:
船长在此次航行中经常酗
排中律
思考
探究
珠宝店有一颗钻石被盗,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 的一个,四人的供词如下: 甲:钻石不是我偷的,那天我在外地。 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 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讲真话,请问罪犯是谁?
答案:罪犯是甲。乙与丁的供词自相矛盾,根据“矛 盾律”,其中必定有一个“真”,有一个“假”,那 么甲和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供词 相反,因此,可知甲是罪犯。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梳理探究”
逻辑与语文学习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
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 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 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这个诘难就是——— • 上帝能造出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
什么是逻辑?
• 在现代汉语中,“逻 辑” 一词有不同的 含义。
• 我们所说的“逻辑” 一般指逻辑规律,即 关于思维情势结构最 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什么是概念?
•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反应了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
• 概念的作用:根据某一事物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这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 或现象区分开来。
逻辑知识点简表
• 概念
命题 推理 逻辑规律
• 定义 定义 定义 同一律
• 内涵和外延 多义句 三段论 矛盾律
• 划分与关系 潜台词 两难推理 排中律
课外延伸
•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 1.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 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
• 语句“玫瑰是植物” 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命题的特点
• 一般为陈说句, 而非疑问或祈使 句。
• 必须对某一事件
做出明确的判断。
命题与语句
• 逻辑中的命题与语言中的语句并非一 一对应。
• (1)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 • 如“快点走开!”就不是一个命题。 • (2)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 如“我把小猫送走了。”这个命题也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 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 如“笔记本”,本来是指用来 记录文字的纸制本子。随着电脑的 普及,它现在又可以用来指 “便携 式电脑”了。
什么是逻辑?
• 在现代汉语中,“逻 辑” 一词有不同的 含义。
• 我们所说的“逻辑” 一般指逻辑规律,即 关于思维情势结构最 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什么是概念?
•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 反应了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
• 概念的作用:根据某一事物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这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 或现象区分开来。
逻辑知识点简表
• 概念
命题 推理 逻辑规律
• 定义 定义 定义 同一律
• 内涵和外延 多义句 三段论 矛盾律
• 划分与关系 潜台词 两难推理 排中律
课外延伸
•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 1.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 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
• 语句“玫瑰是植物” 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命题的特点
• 一般为陈说句, 而非疑问或祈使 句。
• 必须对某一事件
做出明确的判断。
命题与语句
• 逻辑中的命题与语言中的语句并非一 一对应。
• (1)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 • 如“快点走开!”就不是一个命题。 • (2)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 如“我把小猫送走了。”这个命题也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 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 如“笔记本”,本来是指用来 记录文字的纸制本子。随着电脑的 普及,它现在又可以用来指 “便携 式电脑”了。
《逻辑和语文学习》PPT精品课件
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
逻辑与语文学习
提高思维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 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介词(关联词)的滥用、误 用” “否定不当”和科技文阅读试题中的“因果 颠倒”“已然未然”“偶然或然”等,则多数属 于逻辑命题与推理不当或不明确的问题。
• 科技文阅读试题想象推断等,常常可用逻辑规律 推理出需要的答案;而作文则需遵循同一律,做 到话题和主题始终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偏题 或离题的情况。
• 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对 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 的,必有一假。如“这座山从来没有人上 去过,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下来过.”
• 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 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有一真。
《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31张PPT)
学习提示
• 病句中的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歧 义”“指代不明”“自相矛盾”和科技文阅读试 题中所设置的干扰题项所出现的“偷换概 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 ”“绝对化 ” 等,多数属于逻辑概念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或不 明确所导致的问题。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 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 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 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 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 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 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 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 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 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逻辑与语文学习》PPT课件
是料事如神啊! 在语言环境和说话者的客观环境中,一个词语 所表达的概念必须是确定的。
求婚者运用排中律知识, 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
而赢得了爱情。
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 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 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
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 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 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 一般的规律。即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 过程。
逻 一、概 念 二、命 题
辑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一、概念:
1、定义: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 围的思维形式。 2、组成:内涵、外延
1.全同关系 如:“偷”与“窃”;“母亲”与“妈妈” 2.包含关系 如:“学校”与“中学”;“学生”与“中学生”
刺激性的事Hale Waihona Puke (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
定义过窄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放映
定义过宽
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 语表示。
“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 “父亲”的概念。
而“老子”“爹”“爸爸”“家 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 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如: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
“逻辑”一词原意指思想、理性、 规律、言辞等。在现代汉语中,“逻
求婚者运用排中律知识, 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
而赢得了爱情。
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 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 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请问肖像在哪个盒里?
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 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 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 一般的规律。即运用概 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 过程。
逻 一、概 念 二、命 题
辑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一、概念:
1、定义: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 围的思维形式。 2、组成:内涵、外延
1.全同关系 如:“偷”与“窃”;“母亲”与“妈妈” 2.包含关系 如:“学校”与“中学”;“学生”与“中学生”
刺激性的事Hale Waihona Puke (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
定义过窄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放映
定义过宽
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 语表示。
“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 “父亲”的概念。
而“老子”“爹”“爸爸”“家 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 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如:修改病句、仿写、科技文阅读、作文等
“逻辑”一词原意指思想、理性、 规律、言辞等。在现代汉语中,“逻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PPT (2)
逻辑知识点简表
• 概念
命题 推理 逻辑规律
• 定义 定义 定义 同一律
• 内涵和外延 多义句 三段论 矛盾律
• 划分与关系 潜台词 两难推理 排中律
课外延伸
•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 1.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 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 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 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 “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 在金盒里”。
• 预设义(隐含义)使简单的语句饱含 深意,传达出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因此 在阅读文章或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各种 言外之意。
什么是推理?
• 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 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
前提
结论
联项
常见的推理形式
• (1)三段论推理
• 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 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 间接推理。
可以表达成:“小猫被我送走了。”
• (3)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 这就是多义句。
• 如:“陈娟在桌子上写字”,可 以表示陈娟趴在桌子上往作业本上写 字,也可以表示陈娟把字写在桌子上 这样的句子表示了哪个命题,是由上 下文决定的。
语句的预设义(或隐含义)
• 语句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 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逻辑学上 叫“预设义”或“隐含义”。
01
读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
2.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
02
瞄准重要字词即可。比如在阅读“那么,有
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这句话时,
《逻辑和语文学习》PPT课件
逻辑和语文学习
听有 个一 残一个 暴个残的故暴国的王事国颁王 布, 了统 一治 条着 奇一 怪的个法奇令怪,的所国有家从。前这
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 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 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 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 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 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 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 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 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 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 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 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 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 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3)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 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说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 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 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4、理解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 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 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 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 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 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 理的逻辑常项。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
不确定。具体)。
例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 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 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 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 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 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 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 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 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 ……”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 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听有 个一 残一个 暴个残的故暴国的王事国颁王 布, 了统 一治 条着 奇一 怪的个法奇令怪,的所国有家从。前这
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 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 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 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 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 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 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真的绞 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 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 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 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 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 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 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3)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 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说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 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 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4、理解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 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 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 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 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 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 理的逻辑常项。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
不确定。具体)。
例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 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 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 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 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 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 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 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 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 ……”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 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逻辑和语文学习(公开课)PPT课件
象的本质属性 ,我们凭借概念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
物或现象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2、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的 根本属性 ,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具体范围 。
3、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主要有
“全同关系”,例如 教师、老师
;
“包含关系”,例如数学、高等数学 ;
“交叉关系”,例如青年、解放军官员 ;
匣 子
里?
❖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2021
答案
2021
分析
❖ A: 肖像不在金匣子中。 ❖ B: 肖像在金匣子中。 ❖ C: 肖像不在铅匣子中。 ❖ 条件:这三句话只有一句真话。
❖ A、B两句话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 根据条件,断定C为假,肖像在铅匣子中。
2021
作业 逻辑概念语病题训 练:
2021
(1)三段论推理
• 例如: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 ,
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③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2021
三段论推理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 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 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七岁的王戎所进行的推理是很 有道理的,请你用三段论展示其推理过程)
那人反问:“要我赔什么?” 售票员:“损害人民财产,难道不该赔吗?” 那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人民中的一员,人 民的财产中有我的一份,我那份不要啦,还赔什 么?”
2021
2021
逻
一概 念
二、命 题
辑 三、推 理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课件PPT (3)
3.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
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 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 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 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 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练习
推理
• 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
01
读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
2.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
02
瞄准重要字词即可。比如在阅读“那么,有
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这句话时,
只要抓住“有学识快速阅读”这两个关键
词语,就理解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3.组合式阅读,即群读。要想做到群读需要经过不
断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我们可以找一篇通俗易懂
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初中生要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这对 提高阅读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高效学习经验 阅读书籍有快有慢
初三学生刘某以737分的高分在7万名考生中 独占鳌头,成为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丢分最 少的人,其中四科都是满分,这样的好成绩让 人瞠目。尽管如此,刘峻琳似乎还不满 足:“再仔细数学其实也可以拿满分
刘峻琳同学的阅读习惯非常好,有快读有慢读, 既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没有落下重点。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法。这种方法 由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前苏联著名学者 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完善。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1.跃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的,
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
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 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 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 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 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 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我们所说的“逻 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 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 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 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 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 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练习
推理
• 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
01
读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
2.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
02
瞄准重要字词即可。比如在阅读“那么,有
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这句话时,
只要抓住“有学识快速阅读”这两个关键
词语,就理解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3.组合式阅读,即群读。要想做到群读需要经过不
断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我们可以找一篇通俗易懂
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
初中生要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这对 提高阅读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高效学习经验 阅读书籍有快有慢
初三学生刘某以737分的高分在7万名考生中 独占鳌头,成为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丢分最 少的人,其中四科都是满分,这样的好成绩让 人瞠目。尽管如此,刘峻琳似乎还不满 足:“再仔细数学其实也可以拿满分
刘峻琳同学的阅读习惯非常好,有快读有慢读, 既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没有落下重点。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法。这种方法 由美国教育学家比尔·科斯比和前苏联著名学者 奥库兹涅佐夫等人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完善。
快速阅读有三种表现方式
1.跃式阅读。读书时不要逐句逐段,而是跳跃式的,
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
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 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 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 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 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 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我们所说的“逻 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 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逻辑和语文学习(44张ppt)课件(共44张PPT)
⑷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 “向钱看”: 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 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 价钱低了行吗?”
这位姑娘犯了什么错误?
说说“意思”的意思
• 甲:“我来意思意思。”
• 乙:意思意思?你什么意思?
• 甲:我说:“没意思。”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 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 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 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比喻 不明说的言外之意或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 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 种暗含的意思。
唐朝诗人韩翃与爱姬柳氏有一段悲欢离 合的经历,其间曾有诗歌唱和。韩翃写了一首 题为《章台柳》的词给爱姬柳氏:“章台柳, 章台柳!夕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而柳氏读过这首词后,失 声痛哭,并写下一首题为《杨柳枝》的词作答: “杨柳枝,芬芳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 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从字面上看, 两首词都是写对杨柳的怀念,大家想一想两首 词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小男孩等了许久许久,见理发师毫无动静,就
很不耐烦地大叫起来:"理发师先生,您什么时候才 来给我刮胡子呀?"
理发师答道:"我在等你的胡子长出来呢!" 理发师使用的方法,就是破斥句子"潜台词"的虚假。 小孩走进理发店所说的那句话"理发师先生请给我刮 胡子",是一个祈使句,"潜台词"的意思是:"我长了 胡子并且要刮掉它。"理发师发现了小男孩"潜台词" 的虚假,并将计就计地揭露了这种虚假。这样一破 斥,就使语句露出了幽默。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 这就是多义句。
• 如: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 • 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 语前后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1.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 2.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 “张大爷”怎么会是“穷孩子”呢? 3.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
• ②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 • 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 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 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 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 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视频
写作中的运用 选词贴切和概念的明确性: 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表 现形式。词语运用得贴切、准确与否直接影 响着概念的表达是否明确的问题。例:
二.词语搭配恰当性
要避免用词的错误,不仅要了解每个词 的意义所表示的概念,还要注意词与词之 间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词语搭配不得当, 往往会造成判断表达的不准确,使人不明 其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例:
1.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 “良好”能跟主语“印象”搭配,但“深 厚”不行,应改为“深刻”。 2.他的病状一直没完全康复。 “病状”和“康复”配不拢,没有康复 的是“身体”不是“病状”。 3.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学生”不会成为“现象”,应改为 “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
ab
b a
a
b
a
b
a
b
全同 关系
包含 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做练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 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 ①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 • “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 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 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 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 • 又如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 法,一个字的有“亡”“故”“薨”;两个字的 有“断气”“长眠”“物化”;三个字的“回老 家”“上西天”“见阎王”;四个字的有“与世 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基督教有 “上天堂”“下地狱”;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 说成“去见马克思”。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 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应该了解几方面 的逻辑知识
• 1、概念 • 2、命题 • 3、推理 • 4、逻辑规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 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 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 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 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 意义的属性。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难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一、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 1、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 思考课后练习。 • 2、搜集各学科学过的概念或定义。 • 3、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 二、课堂分组探究(把学生分为小组,由学 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 1、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 2、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 问题。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 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 化的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 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 题的方法;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 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我们所说的“逻 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 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逻辑
和
语文学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 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 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 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班长工作很模范。
“模范”是名词,此处误用动词。“模范”可以 做定语,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级”等,但它 不是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因此“模范”应改为“积极”“认真”。
2.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
“一度”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一度”与 “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 “一度”用在动词之前。 应改为“一度做过”。
命题
•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 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是动 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
(1)我们看下列语句:①红豆生南国,②春来发几 枝?③愿君多采撷,④此物最相思!思考这些句子 哪些是命题?
这里的语句②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语句③是祈使句, 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语句④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 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无所谓真假,因此 它们不表达命题。语句①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 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它是一个 真的陈述句,语句①有所描述并且可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 题。
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
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 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 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 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 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
练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推理
• 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 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 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 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 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 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教学内容
•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必修4“梳理探究” 部分“逻辑与语文学习”,主要是引导学 生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 般知识,培养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学好 这一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重点与难点
•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感性 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 的一般知识是教学重点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外延伸
•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 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 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 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 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 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 “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 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 ⑵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 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 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 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逻辑规律
•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 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 中律。 •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 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 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新课导入
•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 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 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 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 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 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 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 好。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 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 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执法官不好 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 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 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华生与福尔摩斯第一次 见面福尔摩斯,说:“我看得出来,您到过阿 富汗。”令华生吃惊不已。 之后他分析说:这一位先生,具有医务工 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 显见他是个军医。他是刚从热带回来,因为 他脸色黝黑,但是,从他手腕的皮肤黑白分 明看来,这并不是他原来的肤色。他面容憔 悴,这就清楚地说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历尽 了艰苦。他左臂受过伤,现在动作品来还有 些僵硬不便。试问,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 地方历尽艰苦,并且臂部负过伤,这能在什 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什么是逻辑
•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 致有四种词义: • 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 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 • 第三,在扁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 和看问题的方法; • 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 方法的科学。 • 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 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等 • ⑴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 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 为结论的间接推理。这个定义注意三点: 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 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 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 两个判断组成。 • 例如: •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 , • 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