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允之的介绍
王允其实是英雄
王允其实是英雄王允之死历来都被认为是咎由自取:他骄傲武断,不顾众议杀蔡邕:他不懂得变通,逼反李催、郭汜;他控制不住错综复杂的局面,致使乱军进逼天子,最后只得从城楼上跳下。
其实不然。
王允起初并没有杀死蔡邕的意图。
他听说有人在哭董卓,便命人抓来,一看是朝野都敬重的蔡邕,于是就痛斥了他一番。
胆小的蔡邕生怕王允一怒之下杀了他,赶忙请求免死,希望能够“黠首刖足”“续成汉史”,来将功赎罪。
蔡邕想学司马迁,王允不能接受,于是不顾众人的请求,缢死了蔡邕。
其实,王允杀蔡邕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他“执笔于幼主左右”,因为当时朝政混乱,如果蔡邕像司马迁那样忠实地记录下那一段历史,必然会令幼小的天子遭到诽谤和诬蔑,还会使他们这些大臣蒙受批评和指责!由此看来,王允缢杀蔡邕,是在维护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也是在倡导儒家的“为尊者讳”传统,维护皇帝的尊严。
骄傲武断、一意孤行只是他给后人留下的错觉。
不赦李、郭等人的原因很明显,表面上“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削夺他们的兵权,给其以惩罚也是必要的。
而事实上,李、郭作乱的真正目的和董卓是一样的,“杀天子谋大事”的倾向十分明显。
青少年时就被誉为有“王佐之才”的王允对此不可能没有察觉。
所以,大赦天下却不赦李、郭。
遗憾的是,东汉这棵大树已经腐朽,在乱臣贼子卷起的狂风巨浪面前,不堪一击。
当时,外城已破,贼兵已入城,守将多战死,李、郭二人陈兵内廷之外,情况十分危急,侍臣们只好请天子登上宣平门与李、郭二人对话,盼望着能够用天子之威来止住叛乱。
面对天子,李、郭二人说:“只要杀了王允,我们就退兵。
”王允见形势危急,便慷慨辞君,从容地自城楼上跳下,被李、郭二人手起刀落,砍倒在地。
有人认为,王允即便不走也可以誓死抵抗,不必白白赴死。
但当时情况危急,看似优势在天子,实际上占上风的是手握重兵的臣下。
一旦谈崩,李、郭二人就会督军猛攻,混战之中必然危及皇帝性命,弄不好就会玉石俱焚。
事实上,王允对于自己必死的结局是有清醒认识的,他也抱定了必死的信念。
三国故事之王允的故事
三国故事之王允的故事司徒王允,用自己对朝廷的赤诚和一身正气赢得了董卓。
不过在这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王允嫁女这一年,司徒王允在野地里救起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就收养在家里当干女儿,起名貂蝉。
王允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常向貂蝉讲起天下大事。
貂蝉才知道那时候朝中有个奸贼董卓,擅权祸国,残害忠良,她顿起忧国忧民之心。
王允一见这样,心里很高兴。
他想了一个计策:要把那绝色的貂蝉先许配给董卓的义子吕布,再把她送给董卓,从而借吕布之手,杀掉董卓。
可是说也奇怪,不知怎么一来,貂蝉的容貌忽然减色,竟成了一个不好看的姑娘。
王允眼看自己的连环计难以实现,心里很难过,从此,整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神医华佗到王府做客,向王允问起除奸之事。
王允叹息道:“唉,可惜目前已挑不出可以担当这个大任的女子了!”华佗惊讶道:“貂蝉貌可倾城,又深明大义,你已在她身上费了一番心机,不是正好么?”王允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叹息道:“唉,不行啦!你不知道,貂蝉的容貌说变就变,如今已无法使董贼动心!”华佗去看了貂蝉,对王允说:“我可以助一臂之力。
”华佗离开王允家,十天后背来一只药箱,他把王允带进书房,从箱子里取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美人头!王允不知出了什么事,惊得脸色都变了。
华佗说:“这是我从西王母处取来的‘西施头’。
”王允战战兢兢地问道:“要‘西施头’何用?”华佗微笑不答,却熬了一碗麻沸汤,让王允端给貂蝉喝了。
貂蝉喝下这碗药,昏昏沉沉倒在床上。
华佗拿出一把神刀,对准貂蝉的脖子就要下手,王允吓得魂都飞了,叫道:“住手!你……你这是干什么?”华佗说:“司徒不要惊慌,请看我的换头术!”说完,只见刀光一闪,“西施头”早已换在貂蝉的颈上。
然后华佗燃起千年灵芝、万年龟甲熏烤。
整整七天七夜,貂蝉没有脉息,像死了一般。
到了第八天,貂蝉的鹅蛋脸上才有了血色,白里透红,红里透白,王允吊在嗓门眼上的心方才落下。
他正要仔细看看,只见貂蝉张开樱桃小口,打了个哈欠,长睫毛扑闪扑闪地,水汪汪的大眼睛睁开了!王允又惊又喜,叫道:“仙术,仙术,真是个再生的西施呵!”十天以后,貂蝉就能和常人一样活动了,王允把铲除董卓的计谋第一次告诉了她。
王允
三年春,连雨六十余日,允与士孙瑞、杨瓒登 台请霁,复结前谋。瑞曰: “自岁末以来,太阳不 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 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发者胜。几不可后,公 其图之。”允然其言,乃潜结卓将吕布,使为内应。 会卓入贺,吕布因刺杀之。 论曰: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若王允之推董 卓而引其权,伺其间而敝其罪,当此之时,天下悬 解矣。而终不以猜忤为衅者,知其本于忠义之诚也。 故推卓不为失正,分权不为苟冒,伺间不为狙诈。 及其谋济意从,则归成于正也。
王允
《三国演义》 中有关王允的情节
第八回 第九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横征暴敛
睚眦必报
不易之论
移风易俗
襄王即位,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 无计可施 形容尚小
南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允见卓祸毒方深,篡逆已兆,密与司隶校尉黄 琬、尚书郑公业等谋共诛之。乃上护羌校尉杨瓒行 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 关道,以讨袁术为名,实欲分路征卓,而后拔天子 还洛阳。卓疑而留之,允乃引内瑞为仆射,瓒为尚 书。 二年,卓还长安,录入关之功,封允为温侯, 食邑五千户。固让不受。士孙瑞说允曰:“夫执谦 守约,存乎其时。公与董太师并位俱封,而独崇高 节,岂和光之道邪?”允纳其言,乃受二千户。
才傲物 蔺相如固止之 倒悬之急 丞相蚡薨,安国行丞相事。 夜雪初霁 随风潜入夜 会天大雨 因击沛公于坐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是时,宦者横暴, 睚眦触死。允惧不免,乃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 留间。及帝崩,乃奔丧京师。时,大将军何进欲诛 宦官,召允与谋事,请为从事中郎,转河南尹。献 帝即位,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 初平元年,代杨彪为司徒,守尚书令如故。及 董卓迁都关中,允悉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要者 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又集汉朝旧事所当 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时董卓 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允矫情屈意, 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 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
三国诗词《王允之死》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王允之死》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王允之死》原文及赏析【导语】:王允运机筹①,奸臣董卓休②。
才不抵志王子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才不抵志王子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王允王子师是三国出现之前士人阶层的最后代表人物,他也为抵制武人夺权,推动士人阶层上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
由于《三国志》里没有王允的传记,他的传记在《后汉书》里,在那里他的作为大体上和《三国演义》里面一样,有些小的差别,这里主要按照《三国演义》的情节来聊聊王允这个人。
《三国演义》里王允最出彩的一段情节就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用一个美人貂蝉挑拨了吕布和董卓。
前面他把貂蝉先送给吕布,然后又送给董卓,这倒没什么。
关键是这之后,他明着劝架,暗着一步一步挑唆这爷俩反目成仇,这个语言是有艺术性的。
从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开始,董卓发现吕布对自己这位爱姬的企图不是一般的大,就带着貂蝉到郿坞居住,没带着吕布去,吕布只能目送着董卓带着貂蝉远去,王允抓住这一瞬即逝的见缝插针的好机会,先跟吕布装糊涂,那意思不知道董卓自己要了貂蝉了,吕布把事一说,各位您看王允这话厉害啊,按照毛宗岗先生的评点,这一番话转了三转。
先是说:“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那意思,董太师怎么能这样呢。
然后带着吕布回家,又跟吕布说:“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
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就是告诉吕布,咱俩成了大家嘴里的笑料了。
然后又转了一下,“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我就这样了,没本事,让人家笑话就笑话了,将军你怎么也能受这个气呢?本来吕布就有火,让王允这一敲打,那还不窜了。
吕布就说:“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王允目的达到了,但他还不能打蛇随棍上,因为毕竟董卓和吕布关系在那儿了,吕布一句气话,不能完全当真,过早暴露目标,有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王允压了一句,“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
”这一句话也是测验自己上一句的效果,要是吕布只是说气话,那吕布听完这句话也就不再往下说了,只会气哼哼地喝酒,那就是没挑唆成。
结果吕布来一句:“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这下没跑了,就是真起了杀心了。
故事:王允之装醉脱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王允之装醉脱险
导语:东晋时代,有个孩子名叫王允之,为人机灵,很善于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名叫王敦。
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为人
东晋时代,有个孩子名叫王允之,为人机灵,很善于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名叫王敦。
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为人残暴凶狠,被人称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有一次,他为了强迫客人喝酒,竟接连杀死了几个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难以夹菜下咽。
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饭饱后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后,王敦给一个下属唤醒。
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谈:“喂,我叫你准备的兵马和武器怎样了?”“将军大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好,好极了。
你计划几时动手包围王宫?”“必须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晓此事,格杀勿论!”王敦同那心腹越谈越兴奋,以至忘记了帐子里还有一个小孩在睡觉。
其实,王允之早已醒了,他们关于谋反的谈话内容他全都听见了。
他觉得自己处在险境之中,情急生智,便用手指往喉咙里死命地深抠,立时将隔夜的酒饭呕吐了一床。
接着,又闭起眼睛,装着熟睡的样子,微微打起鼾来。
王敦跟下属谈了好久的话,忽然想起自己背后的床上还睡着王允之,大为惊恐,赶忙奔去,掀开帐子查看。
不看也罢,一看不禁释然大笑,捂着鼻孔,自言自语地说:“简直像头醉酒的小死猪!难闻死了,难闻死了。
”原来,满床呕吐物发出一阵阵酸臭之味,王允之兀自埋在污秽里酣睡哩。
王允之运用自己应变的智慧,逃过了杀人魔王杀人灭口的灾祸。
王允形象分析
1. 引言王允,作为《三国演义》中一位除董贼安汉室,但又因“错估形势,高估自己,低估敌人”的政治误断导致命丧黄泉并加剧汉室衰微、三国纷乱,在三国故事发展的情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关键人物,然而由于罗贯中先生的小说关于王允的着墨甚少,因而后世学者对小说中王允的研究甚少,系统的研究王允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
查阅这些现存的文献发现,研究王允形象的作者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李国文、陈海燕、殷小芳、胡娜、王莹雪、彭匈、于涛等人为代表,文献内容主要以批判王允为主,较少甚至没有歌颂王允的所作所为,另一派以康德文、王俊楚、郝虹、钟林斌、刘森、毕岸等人为代表,文章重点在于歌颂王允。
两派观点恰好是两个极端,都未能真正从客观角度全面系统地来分析王允的形象,未能真正总结出王允的形象,因而本文借助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来介绍分析王允的形象并简单对比正史中的王允,分析两者有何异同。
对《三国演义》中王允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文献资料以及对原著的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分析出王允在小说中真正的形象。
通过深入阅读《三国演义》,参照阅读《三国志》《后汉书》等并结合优秀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有关王允人物形象的资料有用信息,通过查阅文献及其他资料进行反复筛选需要的信息点来分析出王允的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完善国内外《三国演义》研究资料中关于王允的资料,找出王允成功及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总结,从而使人们汲取其成功的经验并反思其失败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做到扬长避短,真正实现趋利避害,同时借由对比史实中的王允形象,再现史实中的王允形象。
2. 王允在小说中的形象在罗贯中先生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王允作为大汉王朝的司徒,位列三公,以铲除国贼、匡扶汉室为己任,足智多谋,巧设连环计智杀国贼董卓后,执掌朝廷权柄,然而正当其意气风发之时,却在诛董之后举措失当,进退失据,让天下臣民大失所望,最终导致董贼余部攻陷长安,不仅使自己身首异处,更使在黄巾之乱、董贼专权后趋于衰微的汉王室威信一落千丈,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汉室中兴的黄粱美梦荡然无存、灰飞烟灭,自己不折不扣地成为压垮汉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汉书王允传的知识点总结
后汉书王允传的知识点总结后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东汉末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王允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后汉书中有专门的传记记录。
以下将从王允的生平、政治事业、性格特点、影响等多个方面对后汉书王允传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一、生平王允,字子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
出生于汉桓帝时期,其先祖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王禁,家族世代为官。
王允自幼聪慧好学,深得父母的宠爱。
年轻时,他勤奋好学,广泛涉猎经史,尤其擅长诗文,因此广结人脉,名声远播。
后来,王允考取功名,进入官场。
他在政治上一直以清正廉明著称,深得朝廷和民众的尊重和爱戴。
二、政治事业1. 丞相之职王允曾在东汉末年历任多个重要官职,其中最为显赫的是他担任丞相之职。
当时,东汉朝廷内乱,宦官当权,朝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王允担任丞相之后,秉持忠臣正直的立场,竭力为朝廷排除奸佞之徒,整肃政风,重振朝纲,尽力维护社会稳定。
他提倡宽仁政策,深得人心。
2. 三国时期王允在东汉末期曾多次施展智谋,在当时政治剧变的环境下,他不断与其他势力周旋,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在董卓专政时期,王允起用吕布协助诛杀董卓,解除国家危机;后期,曹操打败袁术的叛乱,王允更是帮助曹操从中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奠定了他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地位。
3. 立嗣之事王允在东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决策是立嗣,当时皇帝献帝年幼,王允亲自起草便宜行事,经反复斟酌,决定立刘协为嗣。
这一决策对于稳定朝纲、保护朝廷权威意义重大。
三、性格特点1. 忠臣义士王允以忠臣正直著称,他一生秉持忠义,勤勉励志,不为利禄所动,坚持原则不阿。
他在官场上品行端正,与当时丑恶的政治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深受人民爱戴。
2. 深谋远虑王允在政治斗争中总是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分辨大是大非,因而在斗争中屡次取得成功。
3. 宽仁政策王允在丞相之职上提倡宽仁政策,关心民生,力图减轻人民的疾苦,深得广大人民的爱戴。
王允简介_王允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王允王允计除董卓董卓看到反对他的那批刺史、太守,各有各的打算,没有什么可怕,就在长安自称太师,要汉献帝尊称他是“尚父”。
他还把他的弟弟、侄儿都封为将军、校尉,连他的刚生下的娃娃也封为侯。
为了寻欢作乐,他在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地方,建筑了一个城堡,称作郿坞。
他把城墙修得又高又厚,把从百姓那里搜刮得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都贮藏在那里,单是粮食,足足够三十年吃的。
郿坞筑成之后,董卓十分得意地对人说:“大事成了,天下就是我的;即使不,我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度晚年,谁也别想打进来。
” 董卓在洛阳的时候,就杀了一批官员;到了长安以后,更加专横跋扈。
文武官员说话一不小心,触犯了他,就丢了脑袋。
一些大臣怕保不住自己性命,都暗暗地想除掉这个坏蛋。
董卓手下有一个心腹,名叫吕布,是一个出名的勇士。
吕布的力气特别大,射箭骑马的武艺,十分高强。
他本来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
董卓进洛阳的时候,丁原正带兵驻守洛阳。
董卓派人用大批财物去拉拢吕布,要吕布杀死丁原。
吕布被董卓收买,背叛了丁原,投靠董卓。
董卓把吕布收作干儿子,叫吕布随身保护他。
他走到哪里,吕布就跟到哪儿。
人们害怕吕布的勇猛,就不好对董卓下手。
司徒王允决心除掉董卓。
他知道要除掉董卓,先要拉拢他身边的吕布。
他就常常请吕布到他家里,一起喝酒聊天。
日子久了,吕布觉得王允待他好,也就把他跟董卓的关系谈了出来。
原来,吕布跟董卓虽说是父子关系,但是董卓性格暴躁,稍不如他的意,就向吕布发火。
有一次,吕布说话顶撞了他,董卓竟将身边的戟扔了过去。
幸亏吕布眼快手快,把身子一侧,躲过了飞来的戟,没有被刺著。
后来,吕布向董卓赔了礼,董卓也表示宽恕他。
但是,吕布心里很不痛快。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允。
王允听了挺高兴,就把自己想杀董卓的打算也告诉了吕布,并且说:“董卓是国贼,我们想为民除害,您能不能帮助我们,做个内应?” 吕布听到真要杀董卓,倒有点犹豫起来,说:“我是他的干儿子,儿子怎么能杀父亲呢?” 王允摇摇头说:“唉,将军真糊涂,您姓吕,他姓董,本来不是骨肉至亲,再说,他向您掷戟的时候,还有一点父子的感情吗?” 吕布听了,觉得王允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跟王允一起干。
论王允之——琅琊王氏家族危机中的支柱
论王允之——琅琊王氏家族危机中的支柱黄伟【期刊名称】《《牡丹江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28)009【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东晋; 琅琊王氏; 王允之; 地位; 支柱【作者】黄伟【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7琅琊王氏家族作为中古时期的第一等士族,前后延续700年之久,实所罕见。
《梁书》卷三三《王筠传》中记载沈约评骘王氏家族之语:“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1]487此语,足见琅琊王氏家族其时之兴盛。
东晋一朝,琅琊王氏家族势力更是在王敦、王导的运作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术界的前贤时彦对王氏家族及其主要成员的研究已经创获颇丰,①但由于王氏家族英杰辈出,王敦、王导等人又光芒太甚,王允之少有不虞之誉。
目前学术界专门研究王允之的文章并不多见,笔者不揣鄙陋,略陈愚见,试论述王允之在琅琊王氏家族危机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希冀可以重新认识其时王氏家族所面临的危机、世家大族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东晋初期看似平静政局下的潜流所在。
一、醉酒污面堪成大器王允之,字深猷,王舒之子,王敦、王导是他的从伯。
其时王氏子弟依借家族之势,平流进取即可位居公卿,故并不热衷富贵险中求的军功之途。
到了王允之这一代军事人才严重匮乏,王允之是当时家族中为数不多拥有军事能力的人,作为王氏家族后辈中的佼佼者,王允之也因此被王氏家族的顶梁柱王敦和王导分外看重。
据《晋书》卷七十六《王允之传》记载:“总角,从伯敦谓为似己,恒以自随,出则同舆,入则共寝。
”[2]2001王敦认为王氏家族他作为家族接班人来培养的意思,可见王敦对王允之器重之深。
此外,王导对王允之,也同样分外重视,王允之的父亲王舒去世后,晋廷封王允之为义兴太守,而王允之却以守孝为名拒之,子侄中唯有王允之最为像他,所以时时让他跟随左右,出则同车,睡则同寝,王敦从家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其目的肯定是想通过言传身教,让王允之有所增益,王敦无子,大有将不上任。
历史趣谈:王允意欲铲除董卓使用的连环计成功了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王允意欲铲除董卓使用的连环计成功了吗
导语:貂蝉,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关于其人,史料上并无记载,而是大多存在于小说、戏剧中。
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大臣,他在与历史上著名权臣
貂蝉,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关于其人,史料上并无记载,而是大多存在于小说、戏剧中。
王允是东汉末年的大臣,他在与历史上著名权臣董卓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世人称颂。
貂蝉其实是王允铲除董卓计划中的重要人员。
史料中有记载董卓的义子吕布与其爱妾私通,内心害怕被发现、报复,这也是吕布后来答应与王允合作杀害董卓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不少人都认为这里的爱妾就是貂蝉的原型。
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貂蝉是王允养在府中的歌姬,容貌倾城,才艺双绝。
王允将她当做女儿来养,更确切地说,貂蝉也是王允手中的一枚棋子。
父女的情分,能让貂蝉对他更加忠心,绝不背叛。
红颜身处乱世,命运多不能为自己所掌握。
王允之于貂蝉,到底还是利用的成分多一些。
在东汉被董卓所操纵后,貂蝉表示愿意为此而分忧,王允从而定下计谋,用貂蝉来离间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
王允私底下将貂蝉许给吕布,之后又故意将她献给董卓。
嫁给董卓之后,貂蝉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使得吕布对董卓的不满日渐加深,最终被王允说服,共同铲除董卓。
历史上,貂蝉到底存不存在,我们不得而知。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死后,貂蝉的结局也没有再被继续写出来,但这个女子深明大义的形象还是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允是忠臣吗
生活常识分享。
王允——精选推荐
王允王允(137年-192年),字⼦师,东汉末年⼤⾂。
王允出⾝官宦世家。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
⾝为地⽅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被迫在此为官,从⽽密谋刺杀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铲除董卓公元191年(初平⼆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五千户。
王允想拒绝,⼠孙瑞对他说:“在⼤事没成功之前,不能有丝毫破绽,您与董卓加官进爵,朝廷百官都瞻仰您的崇⾼品节,何乐⽽不为呢?不要因意⽓⽽误了⼤事啁!”王允⼀听有道理,便受命听封。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春天,天下遭受严重的⾃然灾害,连续下了两个多⽉的⾬。
王允和⼠孙瑞、杨瓒等⼈借登台祭祀乞神降⾬之机,紧急商议谋杀董卓的⾏动⽅案。
⼠孙瑞严肃地对他们说:“⾃从去年岁末以来,太阳阴晦不照,阴⾬连绵不断,这种暗⽆天⽇的⽇⼦应该有个尽头。
现在我们时机已基本成熟,如果不把握天机,先发制⼈,恐怕以后后患⽆穷啊!请你们认真考虑考虑。
”王允很赞同⼠孙瑞的意见,决定伺机尽早⾏动,以图董卓。
可是,董卓⽖⽛密布,戒备森严,⽽且他本⼈⼒⼤⽆⽐,凶残毒辣,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旦失⼿,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王允提议,可以安插内应,⾥应外合,杀他个措⼿不及。
王允获悉董卓与他的⼼腹吕布之间存在很深的⽭盾,便秘密召见吕布。
正好吕布也有反董卓之意。
于是,王允便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全部告诉吕布,并委他作内应。
起初,吕布碍于⾃⼰是董卓的义⼦,不便在内部亲⾃下⼿。
王允对吕布说:“你姓吕,奸贼姓董,⽗⼦只是名义上的,并⾮⾻⾁亲情,况且董卓现在已是众叛亲离,你难道还认贼作⽗吗?你当他为⽗亲,平时他待你是⼉⼦吗?”吕布与董卓爱妾私通,怕董卓发现报复,于是便答应下来。
这年四⽉,正当王允等⼈准备采取⾏动的时候,正逢天⼦⼤病初愈。
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龙体安康。
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带领⼗多名⼼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
王司徒个人简历
王司徒个人简历王司徒个人简历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据《后汉书》)。
东汉末年大臣。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
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壮年时任豫州刺史。
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
身为地方官勤政爱民,由于朝廷腐败而被迫在此为官,从而密谋刺杀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但是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6岁。
人物经历望族世家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
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
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东汉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
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泛阅经传。
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
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
他崇慕卫青、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
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到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由于出生上层士族世家,平日除了习文练武之外,王允也经常跟随父辈们出入官场,结交许多世家名士。
而且,王允更愿意与下层人民接触,因为这样更能接近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经验。
一时之间,少年王允不仅在同辈中间脱颖而出,而且在整个山西也已经小有名气。
秉公为官19岁那年,王允被推举为郡吏。
任职不久,便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足智多谋王允作文
足智多谋王允作文King Yuan of the Wei Kingdom, also known as Yuan Shao, was a shrewd and resourceful ruler wh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王允乃魏国之君主,又名袁绍,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统治者,在东汉晚期的中国政治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Renowned for his strategic prowess and diplomatic skills, King Yuan was able to navigate the complex web of alliances and rivalries among the various warlords of the era. 以他的战略才能和外交技巧而闻名,王允能够穿梭于当时各路诸侯之间复杂的联盟和对抗关系之中。
One of King Yuan's most famous feats was his successful manipulation of the powerful warlord Cao Cao, whom he initially supported before turning against him in a bid to secure his own power. 王允最著名的壮举之一是成功地操纵强大的诸侯曹操,他起初支持曹操,后来又对他采取敌对态度,以谋求自己的权力。
Despite his cunning and political acumen, King Yuan's downfall came at the hands of Cao Cao, who outmaneuvered him and ultimatelybrought about his demise. 尽管王允足智多谋、政治精明,但最终败给了曹操,被曹操出其不意地击败,并最终身败名裂。
王允的历史评价
王允的历史评价郭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何进、袁隗、杨赐:“夫内视反听,则忠臣谒诚;宽贤矜能,则义士厉节。
是以孝文纳冯唐之说,晋悼宥魏绛之罪。
允以特选受命,诛逆抚顺,曾未期月,州境澄清。
方欲列其庸勋,请加爵赏,而以奉事不当,当肆大戮。
责轻罚重,有亏众望。
臣等备位宰相,不敢寝默。
诚以允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
”马日磾:“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
灭纪废典,其能久乎!”《后汉书·王允传》:“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
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引其权,伺其间而敝其罪,当此之时,天下悬解矣。
而终不以猜忤为衅者,知其本于忠义之诚也。
故推卓不为失正,分权不为苟冒,伺间不为狙诈。
及其谋济意从,则归成于正也。
”“子师图难,晦心倾节。
功全元丑,身残余孽。
时有隆夷,事亦工拙。
”吕祖谦:“苟得为之,孔孟之所屑为也。
王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
”陈普:“事成一让一矜功,一吉分明对一凶。
青琐门前招不去,相期犹不负林宗。
”宋贤:“屈膝家妓为汉君,宣平楼下毁奸臣。
可怜定国安邦志,血污锋芒哭万民。
”钟敬伯:“王司徒身为社稷计,生除国贼,死纤国难,忠义激烈,可谓生为汉臣,死为汉鬼者矣。
”李光地:“自古守节秉义,而才不足以济者,岂少乎,汉李固、王允,晋周顗、王导之徒是也。
”钱大昭:“自王允有一岁不可再赦之议,且欲尽诛凉州人,于是李傕等遂蚁聚蜂屯,至于败坏不可收拾。
卒之允既诛死,汉遂以亡。
故吾谓汉室之亡,不亡于贾诩,而亡于王允之一言也。
允虽有诛卓之功,实为汉室之一大罪人矣。
”《三国演义》:“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王允除掉董卓后,大赦天下,百姓称快,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樊稠张济上表求赦。
王允不准。
四人在贾诩的建议下,以为董太师报仇为名,起西州大军二十五万。
兵犯长安。
不数日攻破长安。
吕布战败出走。
朝廷大臣死于国难者数十人。
天子登宣平楼安抚。
四人要求必杀王允。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王允千里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王允千里
出处 陈鸿《长恨歌传》:
方士至玉真太妃院,致上皇意,玉妃因自 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 界,且结后缘」。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 王允千里 课件模板
பைடு நூலகம்
国文·小学·典故:王允千里
相关人物: 王允。
国文·小学·典故:王允千里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六《王允传》: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 冠盖。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 交」。唐·李贤注引《史记》:「田光谓 燕太子丹曰:『臣闻骥壮盛之时,一日千 里;至其老也,驽马先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王允之的介绍
王允之(303-342):汉族,字深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会之孙,王舒之子,丞相王导的堂侄。
仕东晋,为钱塘令、领司盐都尉、宣城内史、建武将军、西中郎将、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会稽内史,封番禺县侯。
死时,年仅40岁,谥号为忠。
2家族世系
王仁——王融——王览——王会——王舒——王允之、王宴之
3史籍记载
《晋书·列传·第四十六》:
允之字深猷。
总角,从伯敦谓为似己,恒以自随,出则同舆,入则共寝。
敦尝夜饮,允之辞醉先卧。
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已醒,悉闻其言,虑敦或疑己,便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
凤既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吐中,以为大醉,不复疑之。
时父舒始拜廷尉,允之求还定省,敦许之。
至都,以敦、凤谋议事白舒,舒即与导俱启明帝。
舒为荆州,允之随在西府。
及敦平,帝欲令允之仕,舒请曰:「臣子尚少,不乐早官。
」帝许随舒之会稽。
及苏峻反,允之讨贼有功,封番禺县侯,邑千六百户,除建武将军、钱唐令,领司盐都尉。
舒卒,去职。
既葬,除义兴太守,以忧哀不拜,从伯导与其书曰:「太保、安丰侯以孝闻天下,不得辞司隶;和长舆海内名士,不免作中书令。
吾群从死亡略尽,子弟零落,遇汝如亲,如其不尔,吾复何言!」允之固不肯就。
咸和末,除宣城内史、监扬州江西四郡事、建武将军,镇于湖。
咸康中,进号西中郎将、假节。
寻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
莅政甚有威惠。
时王恬服阕,除豫章郡。
允之闻之惊愕,以为恬丞相子,应被优遇,不可出为远郡,乃求自解州,欲与庾冰言之。
冰闻甚愧,即以恬为吴郡,而以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
未到,卒,年四十。
谥曰忠。
王允之字深猷。
在儿童时就被其堂伯父王敦认为像自己一样,聪慧机警,十分喜爱,于是常常跟着王敦出入。
太宁元年(323年),王敦有一晚与党众饮酒,王允之也在席但先因酒醉躺下休息。
及后王敦与钱凤在席间商讨攻打建康篡位的事,王允之在当时已醒来,故此听到全部对话内容。
王允之随后便因怕王敦怀疑自己听到机密,于是便呕吐大作,弄得衣服和面部都是吐物,自己则仍倒在原地。
钱凤走后,王敦来察看,见如此景况亦不怀疑王允之听到机密了。
但不久王允之就以父亲新拜廷尉为由要求去建康见父亲,王敦准许。
王允之到建康后就将王敦图谋告诉父亲,王舒于是与王导一同报告晋明帝,让晋明帝早作准备。
最终协助晋明帝在次年平定王敦之乱。
王敦之乱后,晋明帝打算授官给王允之,但王舒以王允之还年轻不愿仕官为由请求明帝,王允之于是一直跟随父亲。
咸和元年(326年),是苏峻之乱爆发前一年,王导认为苏峻将会被庾亮逼反,于是以王舒出任会稽内史作外援。
后苏峻果然叛乱,并于咸和三年(328年)攻陷建康。
王舒在当年于会稽举义兵,并以王允之行扬烈将军,领兵讨伐苏峻军。
后讨伐义军盟主荆州刺史陶侃表王允之为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
咸和四年(329年),王允之追击败逃的苏峻将领韩晃并大败对方,不久苏峻之乱就被平定。
王允之因功封番禺县侯。
后王允之任建武将军、钱唐县令,领司盐都尉。
咸和九年(334年)任宣城内史、监扬州江西四郡事,镇于湖。
咸康年间升为西中郎将、假节。
后迁任南中郎将、江州刺史。
王允之在政甚有声威和惠泽。
咸康八年(342年)豫州刺史庾怿送酒给王允之意图毒杀他。
王允之觉得奇怪,先给一头狗喝下,犬只不久却死去,王允之于是密报晋成帝,令晋成帝大怒。
事发后次月庾怿自杀。
同年王允之向中书监庾冰求解江州刺史,授予堂兄弟王恬,在庾冰的影响下,王允之于当年转拜卫将军、会稽内史。
但王允之未上任就逝世,享年四十岁谥号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