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消化系统
家畜解剖课件05-消化系统

相连,该韧带为十二指肠与空肠 的分界标志。
2、空 肠
小肠中最长的一段,系膜长,盘曲多,在腹腔 内活动范围大。
牛
猪
马
3、回肠
较短,肠管平直,管壁较厚; 回肠通入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 回肠与盲肠底之间有回盲韧带,作为回肠和空肠的分界
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有腺部大, 分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
(三)马胃的特点
单室混合型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 胃的左端膨大形成胃盲囊 胃的右端较细形成幽门窦 胃的无腺部较大
第四节 肠
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盲肠 结肠 直肠
一、小肠
1、十二指肠:起于幽门,后接空肠,全长约1米
3. 瓣胃:
形态位置:呈两侧稍扁的圆形,位于右季肋部,与
第7~11肋间隙相对 出入口:入口—网瓣口,出口—瓣皱口 瓣胃沟
瓣胃黏膜特点:瓣叶,百叶
4. 皱胃(真胃)
(1)形态:呈前 大后小的葫芦形。
(2)分部:
胃底部—前段,粗大 幽门部—后段,细
(3)位置:右季肋部 和剑状软骨部。
(4)入口:瓣皱口 出口:幽门
最大的腺体,具有 分解、合成、贮存营养 物质和解毒以及分泌胆 汁等作用。
在胎儿时期,肝是 造血器官。
一、位置和形态
家畜的肝大部分都位于右季肋部,红褐色,分为: 两面:壁面凸,与膈和腹壁相邻;脏面凹,与胃、
肠和胰腺接触。 肝门: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和肝管出入 肝的部位 两缘:背侧缘厚、腹侧缘薄。 分叶:大体上分为左叶、中叶和右叶。
三、 肝管
无胆囊的动物马、鹿和骆驼,肝管和胰管一起开口 于十二指肠,有胆囊的动物胆囊的胆囊管与肝管合 并在一起称为总胆管,与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人体解剖学 第四章消化系统

第三篇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物质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和利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同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
其中,消化系统摄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摄取氧、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产生并排出尿液;脉管系统则起到运送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等加强。
由于有这些结构保证,人体运动得以正常进行。
第四章消化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胃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2.掌握小肠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3.了解大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和功能;4.掌握肝的形态、位置、结构、体表投影和功能;5.了解胰的形态、位置和功能;6.了解口腔的构成、牙的形态与结构、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部位。
7.了解咽的位置及各部的交通、食管的位置和形态;8.了解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图4-1)。
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管道又称下消化道,习惯上人们将食管至肛门的部分称为胃肠道。
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即摄取和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粪便)。
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二、消化管的结构消化管属内脏器官中的中空性器官(见本节附:内脏),各部分的内径和机能各不相同,但除口腔以外的消化管管壁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以横切的小肠管壁为例,可见其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织膜和外膜等四层结构组成(图4-2):图4-1 消化系统模式图图4-2 肠壁的一般构造模式图1、粘膜层为最内层,包括粘膜上皮、粘膜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
内科学ppt_word版 之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1)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李瑾p372★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 reflux esophagitis)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组织的损害。
有相当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炎症表现,又称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发病年龄和性别:40~60岁为高发年龄,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无差异;反流性食管炎:男性多于女性(2~3:1)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1)抗反流屏障食管胃交接的解剖结构—LESLES: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高压带10-30mmHgLES压力下降—反流:结构破坏、激素、食物、药物、腹内压升高、胃内压升高(2)食管清除作用:食管蠕动(容量清除)、唾液中和(3)食管粘膜屏障:上皮屏障、后上皮屏障一过性LES松弛(transit LES relaxation TLESR)、TLESR 、His角学说、双括约肌学说2、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胆汁和胰液增加LESP的因素:胃肠激素、神经因素、食物、药物降低LESP的因素:胃肠激素、神经因素、食物、其他二、病理1、RE病变主要位于食管下段,范围约10cm左右2、内镜下表现:水肿、潮红、糜烂、溃疡、增厚转白、瘢痕狭窄3、组织学改变: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层增生;粘膜固有层乳头向上腔面延长;糜烂和溃疡;固有层内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胃食管连接处以上出现Barrett食管改变三、临床表现1、食管症状•典型症状烧心、反酸•非典型症状胸痛,疼痛常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是可为剧烈刺痛,伴有放射痛,酷似心绞痛。
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2、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和哮喘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及贫血等•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癌前病变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RE洛杉矶分级A: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mm,但无融合C: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食管周径的75%D:黏膜破损有融合,大于食管周径的75%2、24小时食管pH监测:重要手段,特异性高生理性反流:24小时反流<50次;食管内pH <4.0的总时间<1小时。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掌握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病种。
3.护理评估:(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和粘膜、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检查。
难点: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身体评估。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3.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具体内容】1.恶心呕吐:(1)病因。
(2)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3)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补充中枢性呕吐与胃源性呕吐的区别2.腹痛:(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
3.腹泻:(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灼热感、畏食或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简介概念和病因。
难点:腹痛的病因及特点。
重点: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二节胃炎二、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2.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及治疗要点3.理解本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4.掌握纤维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临床分类与病因:B型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A型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可确诊。
内科学消化系统第七版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属常见病。
在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在恶性肿瘤病死率排名中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近年大肠癌、胰腺癌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近年来可能由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方法的普及而致复发率降低等原因,就诊人数有所减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在我国一直相当普遍。
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硬化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而近年在我国亦渐见增多。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
以往在我国并未引起重视的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胃肠病,近年来已引起我国消化病学界的高度重视。
炎症性肠病以往属西方国家常见病,在我国少见,而近年来在我国报道不断增加。
近年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常见慢性肝病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尽管影像学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病史、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依然十分重要,在全面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影像学及有关特殊检查,以求既能尽快作出正确的诊断,又能减少各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并节省医疗资源。
(一)病史与症状病史采集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少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症状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乃至作出临床诊断;也有不少疾病虽有明显症状却不伴有明显体征。
病史采集要掌握消化系统疾病问诊的要领,务求细致,因为不少症状发生在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中,但同一症状在不同疾病往往有其不同的特点,腹痛便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针对主要症状,要尽可能了解其诱因、起病情况、发病经过(急性还是慢性、间歇还是持续等)、用药的反应等,要详细了解其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加剧和缓解的规律,以及所伴随的其他症状等。
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经济状况、精神状态、饮食及生活习惯、烟酒嗜好、接触史以及家族史等对诊断亦有相当意义。
消化系统习题

消化系统习题第四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系统大体结构【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上消化道2.下消化道3.咽峡4.十二指肠大乳头5.十二指肠悬肌6.回盲瓣7.齿状线 8.肝门 9.肝胰壶腹 10.麦氏点 11.腹膜 12.腹膜腔 13.小网膜14.肝十二指肠韧带 15.大网膜 16.直肠子宫陷凹答案1.临床上把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称为消化道。
2.临床上把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3.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4. 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的粘膜上,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5. 连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是临床上确定空肠起端的标志。
6. 是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的两个半月形的皱襞,有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
7. 是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的环形线,是区别内、外痔的标志。
8.肝门是指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肝管等出入肝的门户。
9.肝胰壶腹是由胆总管末端与胰管末端汇合形成的膨大部。
10. 麦氏点是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当阑尾发炎时,此处可在压痛。
11.是衬于腹盆壁内面和覆于腹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分为壁腹膜和脏腹膜。
12.腹膜脏、壁两层相移行所围成的间隙叫腹膜腔。
13.是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腹膜结构。
它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一部分。
14.是小网膜的游离右缘,内含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和胆总管等重要结构。
15.是从胃大弯向下悬垂并反折向上附于横结肠的四层腹膜结构。
16.是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的腹膜间隙,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位。
二、填空题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部(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两部分。
3. 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双侧收缩使舌向(前)伸。
4. 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乳牙)牙,共有(20)个,第2组牙称(恒牙)牙,共有( 32 )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第4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
• 消化管:口、咽、食管、胃、 小肠(12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 肠、肛管)。(上消化管:口 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下消化 管:空肠以下的消化管) • 消化腺:三大唾液腺(腮腺、 颌下腺、舌下腺)、肝、胰及 小消化腺。 • 功能:消化收纳食物,吸收营 养,排除残渣。呼吸、发音、 语言
1.口腔内结构: 有牙、舌等器官,并 有唾液腺的开口。
第二节 消化管 二、口腔
2.口腔境界: 前:前壁唇借口裂与外界通 后:后经咽峡通咽 两侧:两侧壁颊 上壁:上壁为腭 下壁:下壁为由软组织组成 的口腔底。
第二节 消化管 二、口腔
3.口腔分部: 口腔前庭、固有口腔 以上、下牙弓为界分口 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上 下牙咬合急救时,从第 三磨牙后方插管。
许多细小的指状突起,由上皮和固有 层形成。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乳糜 管
3.肠腺:柱状细胞(分泌 多种消化酶)、杯状细胞 、潘氏细胞、内分泌细胞 4.淋巴组织:固有层内, 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 滤泡。
七、大肠
结肠袋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长约1.5米,在右髂窝内起自回肠, 全程形似方框,围绕空回肠周围。分为盲肠、阑尾、结肠、
ⅠⅡⅢⅣⅤ
二、口腔 (四)牙
3.牙的萌出: 乳牙共20个, 6个月萌出,3岁出齐。 恒牙共32个, 6岁左右更换,13岁出齐。 智齿在18岁左右萌出;
混合牙列 (6-13岁)
二、口腔 (四)牙
4.牙周组织 • 牙周膜(牙根与牙
槽骨之间的致密CT)
• 牙槽骨(牙根周围
骨质)
• 牙龈(]是包被牙颈
并与牙槽骨的骨膜紧密 相连的口腔粘膜。)
• • • • • • • • •
执业药师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多项选择题)1.下述属于氢氧化铝制剂使用禁忌证的是A.正在服用强心苷的患者B.肾衰竭患者C.早产儿及婴幼儿D.阑尾炎等急腹症患者E.高镁血症患者答案:B,C,D2.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适应证包括A.胃及十二指肠溃疡B.胃食管反流病C.卓-艾综合征D.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E.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Hp根除治疗答案:A,B,C,D,E3.服用消化酶时应注意A.与抗菌药物、吸附剂合用时应间隔2~3hB.禁止同时服用酸、碱性较强的食物或药物C.服用胰酶时不可嚼碎,以免导致严重的口腔溃疡D.宜餐前或餐时服用E.宜餐后使用答案:A,B,C,D4.多潘立酮与下列哪些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A.伏立康唑B.克拉霉素C.胺碘酮D.奥美拉唑E.泮托拉唑答案:A,B,C5.微生态制剂的作用特点包括A.抑制肠内有害菌,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B.维持正常肠蠕动,缓解便秘C.可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D.具有屏障作用、营养作用E.只可用于腹泻,对便秘无效答案:A,B,C,D6.抗消化性溃疡药硫糖铝与胶体碱式枸橼酸铋的共同特点是A.黏膜保护药B.抗酸药可干扰两者作用C.促进黏液分泌D.均为抗酸药E.均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答案:A,B,C7.三硅酸镁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抗酸作用较弱而慢,但持久B.有便秘作用C.可与氢氧化铝组成复方制剂D.有导泻作用E.在胃内生成胶状二氧化硅,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答案:A,C,D,E8.氢氧化铝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抗酸作用较强,但缓慢B.可引起便秘C.作用后产生氯化铝有收敛、止血作用D.可与硫糖铝同用E.可影响四环素、地高辛、异烟肼等药物的吸收答案:A,B,C,E9.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的止吐药是A.甲氧氯普胺B.多潘立酮C.昂丹司琼D.西沙必利E.氯丙嗪答案:A,B,D10.丙谷胺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B.可竞争性拮抗胃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C.对胃黏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D.可用于消化性溃疡E.可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答案:A,B,C,D,E11.关于泻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临床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B.对习惯性便秘必须用盐类泻药治疗C.如有中枢呼吸抑制,排除肠内毒物应选用硫酸镁D.老人、妊娠或月经期妇女不宜使用作用剧烈的泻药E.对年老体弱者宜采用润滑性泻药答案:A,D,E12.法莫替丁的作用特点有A.作用较西咪替丁强B.阻断组胺H2 受体C.选择性阻断M1 受体D.不抑制肝药酶E.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答案:A,B,D,E13.下述促动力药中,属于5-HT4 受体激动剂的是A.甲氧氯普胺B.多潘立酮C.伊托必利D.莫沙必利E.西沙必利答案:D,E14.患者,女性,58岁,间断上腹隐痛2年,伴反酸、胃灼热。
第四章消化系统--人体结构学

第四章消化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牙的一般结构与牙式,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食管的位置、分部和狭窄,胃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微细结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小肠壁的微细结构、特点,肝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
2.理解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口腔的分部,各器官的主要形态结构,小肠、大肠的位置、结构,胆囊与输胆管道,胰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
3.了解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口腔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开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腹膜形成的结构。
二、内容概要消化系统组成概述胸、腹部标志线消化管壁的一般微细结构口腔:唇、腭、舌、牙、唾液腺消口腔、咽和食管咽:鼻咽、口咽、喉咽食管化胃的形态和分部胃胃的位置与毗邻系胃壁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统小肠空肠和回肠小肠粘膜的形态和结构特点肝和胰:位置形态、微细结构、胆道等盲肠阑尾大肠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管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腹膜腹膜与脏器的位置关系腹膜形成的结构:韧带、系膜、网膜和陷凹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上下消化道2.咽峡3.肝门管区4.咽淋巴环5.小肠绒毛6.腹膜腔7.齿状线8.麦氏点9.窦周间隙10.肝胰壶腹.(二)填空题1.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2.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由内向为、、和四层。
3.牙由、和构成。
4.腮腺导管开口于。
5.牙周组织包括、和。
6.能感受味觉的舌乳头是和,能感受一般感觉功能的舌乳头是。
7.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和相通。
8.咽从上至下分为部部和部。
9.食管有三处狭窄,第一处在,距切牙约cm,第二处在,距切牙约cm,第三处在,距切牙约cm。
10.食管粘膜的上皮是,粘膜下层有腺。
11.胃可分为、、和四部。
12.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壁细胞分为和。
13.十二指肠分为、、和四部分。
肝胰腹壶斜穿十二指肠的后内侧壁,开口于。
14.小肠可分为三段即、和。
15.小肠腺有细胞细胞和细胞。
16.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是被固定。
内科护理学_基础知识-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基础知识-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A11、①某病人因经常有餐后上腹痛,经确诊为胃溃疡,近3天来大便呈黑色,原因是A、溃疡出血B、服铁剂C、吃菠菜D、痔出血E、直肠炎2、①某人于夜宴时暴饮暴食,酒醉后突然胃区剧烈疼痛,恶心,呕吐。
急诊入观察室。
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引发本病的原因是A、大肠杆菌B、免疫反应C、结核杆菌D、幽门螺杆菌E、自体消化3、①某肝硬化病人就医时医师嘱其进食时细嚼慢咽,不吃硬、粗糙、多纤维食物。
但病人某日参加夜宴后突然大量呕血,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其出血原因是A、胃急性糜烂B、胃应激性溃疡C、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D、食管破裂E、慢性胃炎4、①肝硬化大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A、失血量多导致休克B、失血后引起脑卒中C、失血造成脑组织缺氧D、失血量大,干扰脑代谢E、肠道积血,产氨增多5、①在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为A、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B、手术创伤C、胆道疾病D、流行性腮腺炎E、高钙血症6、①肝硬化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A、功能性肾衰竭B、营养吸收障碍C、上消化道大量出血D、脾功能亢进E、凝血因子合成减少7、①在我国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是A、肿瘤B、门静脉血栓形成C、肝硬化D、门静脉炎E、门静脉主干先天畸形8、①下列哪项肯定是原发性肝癌的促进因素A、大量饮酒B、乙型肝炎病毒C、亚硝胺类化学物质D、肝硬化E、饮用水污染9、①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A、阻断H+-K+-ATP酶B、拮抗H2受体C、中和胃酸D、加速胃排空E、延缓胃排空10、①下列哪项不是胃肠黏膜的损害因素A、非甾体类药物B、吸烟C、过度精神紧张D、刺激性饮食E、前列腺素11、①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A、阻断H+-K+-ATP酶B、拮抗H2受体C、中和胃酸D、加速胃排空E、延缓胃排空12、①排出黑便的疾病一般为A、痔B、直肠癌C、痢疾D、上消化道出血E、直肠炎13、①消化性溃疡与何种病原菌有关A、衣原体B、肺炎球菌C、病毒D、支原体E、幽门螺杆菌14、①长期饮酒致肝硬化的机理是A、引起门静脉扩张B、直接损伤肝细胞C、减少蛋白吸收D、收缩肝内血管E、阻碍胆汁流动二、A21、①某患者,男,32岁,近日经常排黑便,估计其出血量约为A、3~5mlB、10mlC、60mlD、500mlE、1000ml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少量出血时可表现为黑便,因此本例患者应首先考虑为溃疡出血。
解剖学 第四章 消化系统[单选题]
![解剖学 第四章 消化系统[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481ec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单选题]单项选择,时长30分钟1. 内脏 [单选题]A.包括消化、呼吸和泌尿3个系统B.全部位于胸、腹腔内C.各系统都借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正确答案)D.心是内脏器官E.脾也是内脏器官2. 不属于内脏的系统是 [单选题]A.泌尿系统B.脉管系统(正确答案)C.生殖系统D.呼吸系统E.消化系统3. 属中空性器官的是 [单选题]A.肾、输尿管、膀胱B.气管、肺C.胃、肝D.盲肠、阑尾、胰E.输卵管、子宫(正确答案)4. 属实质性器官的是 [单选题]A.肝、胰(正确答案)B.主支气管、肺C.肾、输尿管D.前列腺、输精管E.卵巢、子宫5. 有“门”的器官是 [单选题]A.横结肠B.肾(正确答案)C.输卵管D.气管E.胃6. 上消化道不包括 [单选题]A.口腔B.十二指肠C.空肠(正确答案)D.胃E.食管7. 下消化道不包括 [单选题]A.盲肠B.十二指肠(正确答案)C.回肠D.结肠E.直肠8. 对口腔的描述中,错者为 [单选题]A.向前经口裂通外界B.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C.口腔二侧为颊D.口底由黏膜、肌和皮肤组成E.当上、下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互不相通(正确答案) 9. 腭 [单选题]A.前1/3为硬腭B.软腭由横纹肌和黏膜构成(正确答案)C.软腭又称腭帆D.自腭帆向两侧的弓形皱襞,前方一对称腭咽弓E.腭垂位于腭咽弓与腭舌弓之间10. 舌 [单选题]A.为肌性器官,表面被覆黏膜B.界沟之后为舌根,占舌的后1/3C.舌扁桃体位于舌根部的黏膜内D.丝状乳头不含味蕾E.以上全对(正确答案)11. 舌肌 [单选题]A.为舌外肌,受舌咽神经支配B.属于舌骨下肌群C.一侧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正确答案)D.一侧收缩,舌尖偏向同侧E.受舌下神经支配,为舌内肌12. 牙 [单选题]A.可分牙冠和牙根两部B.牙腔内有牙髓(正确答案)C.牙完全由牙本质构成D.乳牙和恒牙均有前磨牙E.牙冠和牙根的表面均覆有釉质13. ┼表示5 [单选题]A.右下颌第2前磨牙(正确答案)B.左下颌第2前磨牙C.右下颌第2乳磨牙D.左下颌第2乳磨牙E.左下颌第2磨牙14. ┼Ⅲ表示 [单选题]A.右上颌尖牙B.左上颌尖牙C.右上颌乳尖牙D.左上颌乳尖牙(正确答案)E.左上颌第1前磨牙15. 大唾液腺 [单选题]A.最大的一对为腮腺,腮腺管开口于舌下襞B.最小的一对为下颌下腺C.舌下腺小管也开口于舌下阜D.3对大唾液腺均有导管开口于舌下阜E.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处(正确答案)16. 咽 [单选题]A.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正确答案)B.鼻咽有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处C.口咽经咽鼓管咽口,借咽鼓管通中耳鼓室D.喉咽向下移行于喉腔E.咽隐窝为喉口两侧的深凹17. 食管 [单选题]A.成人的食管长约 40cmB.食管的第1狭窄距中切牙约 25cmC.食管的第2狭窄在其与左支气管交叉处(正确答案) D.食管按行程可分3段,其腹段最长E.食管的第3狭窄位于其与贲门相接处18. 胃 [单选题]A.中等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B.幽门窦又称幽门部C.胃底位于胃的最低部D.幽门管位于幽门窦的右侧部(正确答案)E.角切迹位于胃大弯的最低处19. 小肠 [单选题]A.又称系膜小肠B.分空肠和回肠2部C.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正确答案) D.空肠黏膜有集合淋巴滤泡E.回肠黏膜环状襞高而密20. 十二指肠 [单选题]A.呈 C 形包绕胰体B.上部又称球部C.降部前外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D.降部于第1~3腰椎的右侧及右肾内侧缘前面下降(正确答案) E.水平部续空肠21. 大肠 [单选题]A.各部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B.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正确答案)C.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3 部D.直肠的会阴曲凸向后E.阑尾的末端连于盲肠22. 不属于肛管的结构是 [单选题]A.肛窦B.肛柱C.肛瓣D.齿状线E.直肠横襞(正确答案)23. 肝 [单选题]A.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B.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正确答案)C.上面凹凸不平,可分4叶D.前下缘(即下缘前部)钝圆E.肝静脉由肝门出肝24. 胆囊 [单选题]A.为分泌胆汁的器官B.位于肝的胆囊窝内(正确答案)C.后端圆钝为胆囊底D.胆囊管和肝左、右管合成胆总管E.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锁骨中线与肋弓相交处25. 胰 [单选题]A.兼有内、外两分泌部,分泌物全由胰管输送B.在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正确答案) C.位于胃的前方D.可分头、颈、体、尾 4 部E.胰管与肝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6. 位于咽上壁后部的是 [单选题]A.舌扁桃体B.咽扁桃体(正确答案)C.梨状隐窝D.腭扁桃体E.咽隐窝27. 位于扁桃体窝的是 [单选题]A.舌扁桃体B.咽扁桃体C.梨状隐窝D.腭扁桃体(正确答案)E.咽隐窝28. 位于舌根部黏膜内的是 [单选题] A.舌扁桃体(正确答案)B.咽扁桃体C.梨状隐窝D.腭扁桃体E.咽隐窝29. 位于喉口两侧的是 [单选题] A.舌扁桃体B.咽扁桃体C.梨状隐窝(正确答案)D.腭扁桃体E.咽隐窝30. 胆总管和胰管开口 [单选题] A.十二指肠上部(球部)B.十二指肠升部C.十二指肠降部(正确答案)D.十二指肠水平部E.十二指肠空肠曲31.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 [单选题] A.十二指肠上部(球部)(正确答案)B.十二指肠升部C.十二指肠降部D.十二指肠水平部E.十二指肠空肠曲32. 十二指肠悬肌附于 [单选题] A.十二指肠上部(球部)B.十二指肠升部C.十二指肠降部D.十二指肠水平部E.十二指肠空肠曲(正确答案) 33. 肠系膜上血管的后方为 [单选题] A.十二指肠上部(球部)B.十二指肠升部C.十二指肠降部D.十二指肠水平部(正确答案) E.十二指肠空肠曲34. 肝右侧纵沟后部是 [单选题] A.肝圆韧带裂B.静脉韧带裂C.胆囊窝D.腔静脉沟(正确答案)E.肝门静脉35. 肝左侧纵沟前部是 [单选题]A.肝圆韧带裂(正确答案)B.静脉韧带裂C.胆囊窝D.腔静脉沟E.肝门静脉36. 肝左侧纵沟后部是 [单选题]A.肝圆韧带裂B.静脉韧带裂(正确答案)C.胆囊窝D.腔静脉沟E.肝门静脉37. 肝右侧纵沟前部是 [单选题]A.肝圆韧带裂B.静脉韧带裂C.胆囊窝(正确答案)D.腔静脉沟E.肝门静脉38. 直肠穿过盆膈开口于肛门的一段管道称 [单选题] A.肛梳B.肛管(正确答案)C.肛柱D.齿状线E.白线39. 肛门内括约肌于肛门外括约肌之间的环形线称 [单选题]A.肛梳B.肛管C.肛柱D.齿状线E.白线(正确答案)40. 肛管内的纵形黏膜皱壁称 [单选题]A.肛梳B.肛管C.肛柱(正确答案)D.齿状线E.白线41. 肛管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称 [单选题] A.肛梳B.肛管C.肛柱D.齿状线(正确答案)E.白线42. 肛门内括约肌紧缩形成的环状带称 [单选题] A.肛梳(正确答案)B.肛管C.肛柱D.齿状线E.白线43. 不属于内脏的器官是 [单选题]A.十二指肠B.肝C.肺D.脾(正确答案)E.膀胱44. 不属于内脏的系统是 [单选题] A.内分泌系统(正确答案)B.生殖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E.泌尿系统45. 不属于实质性器官的是A.肝B.胰C.肺D.肾E.膀胱(正确答案)46. 不属胸壁标志线的是 [单选题] A.肩胛线B.锁骨中线C.腹股沟韧带垂线(正确答案) D.前、后正中线47. 属腹下部分区的是 [单选题]A.左、右季肋区B.左、右腹外侧区(腰区)C.左、右腹股沟区(髂区)(正确答案) D.脐区48. 属腹上部分区的是 [单选题] A.左、右腹外侧区B.左、右季肋区(正确答案)C.脐区D.耻区49. 不属于上消化道的器官有 [单选题] A.咽B.食管C.十二指肠D.回肠(正确答案)50. 不属于下消化道的器官有 [单选题] A.回肠B.十二指肠(正确答案)C.阑尾D.结肠E.直肠51. 不含味蕾的结构有 [单选题]A.轮廓乳头B.叶状乳头C.丝状乳头(正确答案)D.菌状乳头52. 3对大的口腔腺(唾腋腺)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腮腺为最大的一对B.舌下腺为最小的一对C.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内面的下颌下腺凹处D.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前磨牙的颊黏膜处(正确答案)E.舌下腺大管常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53. 咽,错误的是 [单选题]A.位于颈椎前方B.上固着于颅底(或上起颅底)C.下于第 6 颈椎体下缘平面移行于气管(正确答案)D.口咽部向前经咽峡通口腔54. 食管,错误的是 [单选题]A.按其行程可分颈、胸、腹3段B.上端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续咽C.第1个狭窄在食管起始处D.第2个狭窄距中切牙约 25cmE.第3个狭窄位于其与胃相接处(正确答案)55. 胃,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属于上消化道B.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正确答案) C.入口附近称贲门部D.胃的中间部分称胃体E.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幽门管56. 小肠,错误的是 [单选题]A.可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等部(正确答案) B.空肠和回肠又称系膜小肠C.十二指肠球黏膜面光滑无环状襞D.空、回肠黏膜均有孤立淋巴滤泡57. 大肠,错误的是 [单选题]A.结肠和盲肠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B.盲肠位于右髂窝,为大肠的起始部C.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D.结肠均为腹膜内位器官(正确答案)E.直肠骶曲凸向后方58. 肛管,错误的是 [单选题]A.上续直肠,末端终于肛门B.内面有纵行的黏膜皱襞,称肛柱C,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D,齿状线下方,宽约 1cm 微凸的环形带为痔环E,肛门括约肌为随意肌(正确答案)59. 肝,错误的是 [单选题]A.上面与膈相触,由镰状韧带分为左、右2叶B.脏面有近似 H 形的沟C.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D.出入肝门的结构有肝动、静脉和肝管(正确答案)E.前下缘(下缘前部)锐利60. 肝 [单选题]A.主要(或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正确答案)B.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4肋C.出入肝门的结构中有肝静脉D.方叶位于肝门之后E.前下缘(或下缘前部)钝圆61. 肝外胆道,不包括 [单选题]A.胆囊B.肝左管和肝右管C.胰管(正确答案)D.肝总管E.胆总管62. 胰,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在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胰液由胰管排泄C.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D.位于第1、2腰椎水平横贴于腹后壁E.胰管与肝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正确答案)63. 梨状隐窝位于 [单选题] *A.咽鼓管咽口的后方B.口咽部后壁C.喉咽部后壁D.喉口的两侧与咽侧壁之间(正确答案)64. 咽隐窝位于 [单选题] *A.咽鼓管圆枕与咽后壁之间(正确答案)B.口咽部后壁C.喉咽部后壁D.喉口的两侧与咽后壁之间65. 65.下列关于口腔的描述错误的是。
04-1内脏--消化系统

胃与食管相接处是胃的入 口,称贲门,与小肠相接处是 胃的出口,称幽门。胃的中部 称胃体,左上方突出部称胃底, 右侧的凹入部称胃小弯,左侧 的突出部称胃大弯。
胃壁的肌织膜是由外纵、 中环、内斜3层平滑肌组成的, 环层在幽门处特别发达,形 成幽门括约肌,具有闭锁功 能。
胃粘膜内有主细胞、壁细胞、副细胞。 主细胞可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后则形成有 消化能力的胃蛋白酶。 壁细胞可分泌胃盐酸,胃盐酸除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外,并有杀 菌功能。 副细胞则分泌粘液,以保护胃粘膜,使之不受胃蛋白酶及盐酸 的影响。
六、大肠
大肠位于腹腔内,是消化管的末 段,全长1.5米左右,分布于 空肠和回肠的周围。
(一)大肠的位置与分段
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 其中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 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1盲肠:
位于右髂窝内, 长约6-8厘米,是大 肠与回肠相接处的 一段盲端部分,与 回肠套叠相接形成 回盲瓣。其开口部 称回盲口,下方有 阑尾的开口。阑尾 具有免疫功能。
(五)肝外胆道系统
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 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容量40~ 70毫升,有贮存、浓缩和输出胆汁及调节胆 道压力的作用。
1胆囊:
2输胆管道:肝细胞分沁的胆汁,经胆囊管贮入胆 囊。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向下形成胆总管, 胆汁从肝细胞泌出输送到十二指肠。
二、胰
(一)胰的位置与外形 胰位于胃的后方, 贴近腹后壁。胰分为 胰头、胰体和胰尾三
部分,胰尾贴近脾脏,
胰头接十二指肠。
(二)胰的构造和功能
胰属于实质性器官,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其实质部分 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1外分泌部:
家畜解剖生理 第四章 消化系统

2 肠系膜:是指连系于肠管和体壁之间的 双层腹膜褶。
第四节 猪的胃、肠、肝、胰
一、猪胃的位置、形态和黏膜面特点
猪胃的形态:1、横向的——由左向右,贲门在左, 幽门在右;2、弯曲的囊袋状,贲门和幽门较高, 中间较低;
猪的小肠、 大肠:
结肠圆锥
猪的肝、胰
猪肝壁面(前面)
猪肝脏面(后面)
猪胰:
瘤胃黏膜的形态:
网胃黏膜的形态:呈多边形网格状皱褶
瓣胃的位置:
第九胸椎水平
肺
肝
瘤网 褶
瓣胃黏膜:具有100 多片板状的叶片。
皱胃黏膜:形成12片左右螺旋形黏膜皱褶,湿润 而光滑。
贲门腺 区
胃底腺 区
幽门腺 区
二、肠:分为小肠和大肠 1、小肠:为细长的消化管,前端起于幽门, 后端止于盲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 肠三段。牛的小肠全部位于腹腔右侧,总长 度约40m,直径5-6cm。
空肠系膜
黏膜
管状器官的壁 一般分为四层: 即黏膜、黏膜 下层、肌层、
黏膜下层
肌层 浆膜
外膜。
2、实质性器官 呈团块状,没有明显的腔, 也无壁。实质性器官由间质和实质构成,实 质是执行其功能的主要结构,而间质则是对 实质起保护、营养、支持的成分。间质常形 成器官的被膜和小梁。如肺、肝、肾、胰、 卵巢等。 实质性器官常具有门,是神经、血管、 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齿釉质
齿龈
齿质 齿骨质
齿髓腔
牛切齿的年龄变化
出生时
5岁
一月龄
7岁
2年8个月
10岁
3.5岁
11-12岁
臼齿:
6、唾液腺,也称口腔腺。分为散在的壁内腺和大 的壁外腺 壁内腺:腺体分散,局限于粘膜层和黏膜下层 内。开口众多,仅在显镜下可辩。壁外腺:也称大 唾液腺。三大涶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家畜解剖生理 第四章 消化系统

切齿:
门齿
内中间 齿
外中间 齿颈 齿根
齿根尖
磨灭面
舌面
唇面
齿的构造:由三种齿物质构成,分别为齿釉质、齿 质和齿骨质。 齿龈:是指附着于齿颈周围的齿槽突上的黏膜,正 常时呈粉红色,无黏膜下层,对齿有保护作用。
猪胃的形态:1、横向的——由左向右,贲门在左, 幽门在右;2、弯曲的囊袋状,贲门和幽门较高, 中间较低;
猪的小肠、 大肠:
结肠圆锥
猪的肝、胰
猪肝壁面(前面)
猪肝脏面(后面)
猪胰:
犬肠: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管状器官的壁 一般分为四层: 即黏膜、黏膜 下层、肌层、 外膜。
空肠系膜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浆膜
2、实质性器官 呈团块状,没有明显的腔, 也无壁。实质性器官由间质和实质构成,实 质是执行其功能的主要结构,而间质则是对 实质起保护、营养、支持的成分。间质常形 成器官的被膜和小梁。如肺、肝、肾、胰、 卵巢等。
结肠:是大肠的主要部分,也是最长的部 分。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升结 肠是结肠的主要部分,弯曲于结肠盘中,可 分为结肠近袢,结肠旋袢和结肠远袢。
直肠:位于降结肠后方,首盆腔内,长约 40cm。
牛的大肠
三、肝和胰:是体内最重要的两大消化腺。
1、肝: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机体重 要的物质合成,代谢和转运器官,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
1、网膜:是指连系于胃和其它消化器官之间的 双层腹膜褶,分为大网膜和小网膜,大网膜起于 瘤胃,抵止于十二指肠和皱胃;小网膜起于皱胃, 抵止于肝,二者围成网膜囊。网膜内含网状的脂 肪,俗称花油。
第四章 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

3.消化管、消化腺
4.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5.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6.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幽门
7.盲肠、结肠、直肠、肛管
8.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C 2.D 3.D 4.B 5.C 6.AB 7.BC 8.BD 9.ABCD 10.BCD 11.ACD 12.BCD
6.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构成。( )
7.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
四.名词解析
1.内脏
2.肝门
3.肝外胆道系统
五.问答题
1、试论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第四章 消化系统习题答案一.填空题
1.胸腔,腹腔,盆腔,管道,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内脏是指主要位于( )、( )、和( )内,并有( )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同的器官。它包括( )、( )、( )和 ( )四大系统。
2.(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合称为内脏。
3.消化系统包括( )和( )。
4.消化管包括( )、( )、( )、( )、( )和( )等器官。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四、名词解释
1.主要指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并有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2.位于肝膈面中间的横沟处,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3.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胆汁出肝后,经肝外胆道系统运输至十二指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具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以及内分泌功能。 2.3.1 胃的形态 2.3.2 胃的分部 2.3.3 胃的分型
2.3.4 胃的位置与比邻关系
2.3.5 胃粘膜的组织结构
2.3.1 胃的形态 胃在完全空虚时呈管状,高度充盈时呈球囊状。 –两个口:
• 入口(贲门):与食管相连,位于T11水平
胰管开口
水平部:肠系膜上动脉在此通过 升部:在L2左侧移行为空肠。
2.4.2
空肠与回肠
位于腹腔中下部,借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空、 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淋巴组织丰富。
空肠 回肠
• 近2/5
• 远3/5
• 左腰区、脐区
• 管径较粗 • 管壁较厚 • 血管较多 • 孤立淋巴结
• 右腹股沟区、脐区、盆腔
各种内脏器官构成。
内脏器官的类型
• 中空性器官 有管腔,管壁分层,由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和肌组织构成。
• 实质性器官 无明显管、腔、囊,外包被结缔 组织被膜,由实质和间质构成, 实质为执行功能的成分,间质为
结缔组织,起营养支持作用。
腹部分区
四分法
通过脐部作水平和矢状面
右上腹
左上腹
右下腹
左下腹
九分法
粘膜
粘膜下层
小肠绒毛
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层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
淋巴管、神经、平滑肌
小肠腺
小肠表面积的三级放大结构
小肠单层柱状上皮
表面有大量微绒毛
小肠三级放大结构
微绒毛 小肠绒毛 环形皱襞
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大约
600倍,达200m2
2.5
大肠 large intestin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4 胃的位置与比邻关系
胃的位置
大部分(3/4)在左季肋区,小部
分(1/4)在腹上区,前壁中部位 于剑突下,是临床进行胃触诊的部 位。胃的贲门固定,平对T11左侧, 幽门平对L1右侧
胃的比邻关系
前壁:右侧被肝左叶覆盖,左侧被膈和左肋弓覆盖,前壁中 间与腹前壁相贴。 后壁:与胰和左肾相邻。
人体解剖学
Human Anatom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ology , UESTC Email: xiayang@/教师社区 夏阳老师主页
第四章 消 化 系 统
digestive system
内脏 viscera
包括消化、呼吸、泌 尿、生殖系统,位于 胸、腹、盆腔内。由
一、消化管(digestive duct)
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1.1 粘膜层 1.2 粘膜下层 1.3 肌层
1.4 外膜
1.1 粘膜层 tunica
mucosa
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和结构变化最大的部位, 表面光滑湿润,有利于食物的运输和消化吸收
上
皮:不同部位上皮的类型不同
固有层:结缔组织,富含血管、神
癌的好发部位
2.3.3 胃的分型
角型胃:位置较高,居横位,角切迹不明显,胃下缘在脐以上,
多见于小儿及矮胖体型者。
钩型胃:胃体较垂直,胃下缘约与髂嵴水平线同高,角切迹较 明显。多见于适中体形,是胃常见的类型。
长型胃:胃底、胃体几乎垂直,胃下缘低于髂嵴水平,整个胃
在中线左侧,此型多见于瘦长体形者。
升结肠:长约15cm,在右髂窝起
于盲肠,沿腹后壁右侧上升至肝
下方,形成结肠右曲。
横结肠:长约50cm,向左至脾 降结肠:长约20cm,沿腹后壁左 侧下行至左髂窝。 乙状结肠:长约50cm,下降至盆 腔,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哇!
终 于 结 束 了 。 。 。
• 出口(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位于L1水平
–两个壁
• 前壁:朝向前上方 • 后壁:朝向后下方
–两个缘
• 下缘(胃大弯):可达脐平面 • 上缘(胃小弯):朝向右上方
2.3.2
胃的分部
贲门部
胃 底:贲门向左上方
的突出部分
胃 体:胃中间的部分 幽门部
幽门管:靠近幽门呈管状 幽门窦:幽门管左侧的膨大部分,是胃溃疡和胃
• 管径较细 • 管壁较薄 • 血管较少 • 集合淋巴结
什么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 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 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人对伤寒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
2.4.3 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环形皱襞
2.5.1 盲肠 caecum
大肠起始部,长6~8cm,
位于右髂窝内,上连升结 肠,左接回肠,下端为盲端。
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处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襞,叫回盲 瓣,具有括约肌作用,可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
度,并防止盲肠内容物反流。
在回肠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
2.5.2
阑尾
多位于右髂窝内,附着于
消化管末段,长约1.5m,起 自右髂窝,止于肛门。围绕
空、回肠的周围。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 肠和肛管。 功能:吸收水分、Vit、无 机盐,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排出体外。
结肠与盲肠的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3条):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 结肠袋:结肠带短于肠管长度,使肠管皱缩。 肠脂垂:脂肪组织
– 牙龈
• 牙组织
–牙 质 –构成牙的大部分,淡黄色,硬 度大于牙骨质,次于牙釉质。 – 牙釉质 –覆盖于牙冠部的牙质外面,是 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正常呈 淡黄色,为牙质的颜色。 – 牙骨质 –包在牙根和牙颈的牙质外面的 骨组织, 是牙钙化组织中硬度 最小的。 –牙 髓 –位于牙腔内的结缔组织、血管、 神经。
2.2 食道 esophagus
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管最窄 的部分。上端在C6颈椎下缘续咽,平 11胸椎向下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与胃连 接。后邻脊柱,前与气管相贴,全长 约25cm。
第一狭窄:C6椎体下缘 第二狭窄:T4、T5之间 第三狭窄:膈肌的食管裂孔
2.3 胃 stomach
盲肠,形如蚯蚓,长约7-
9 cm,尖端为游离盲端, 移动度大。根部固定。
阑尾腔小,排空欠佳,并 富含淋巴组织,易形成阑 尾炎。
•
体表投影
MacBurney点(麦氏点):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 线的中外1/3交点处
2.5.3
结肠 colon 位于盲肠与直肠之间,呈“M”形,包绕 空、回肠,长约1.3m。管径逐渐变细。
2.3.5 胃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分泌黏液
固有层—— 胃腺
上皮凹陷形成的长管 状腺,开口在胃小凹 壁细胞 ——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 ——胃蛋白酶原
黏液
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黏 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在 上皮表面形成0.25~0.5mm 的黏液凝层,起润滑保护作 用。
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的非泌酸性细胞分泌HCO3-,并向胃腔内弥散,与H+ 中和,在黏液层中形成pH梯度,从而保护胃粘膜免 受H+破坏并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纤维膜 fibrosa: 结缔组织 浆膜 serosa: 结缔组织+间皮
2、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2.1 口腔 oral cavity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壁为上、 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前 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下 壁为口腔底,由软组织和舌组成
咽峡 口腔与咽的分界,由腭垂、两 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
2.4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小肠长约5~7m ,上端起自胃 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
部分。
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并具有一些内分泌功能。
2.4.1 十二指肠 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约25cm,呈C形包绕 胰头。接受胃液、胰液和胆汁。
上部:在L1右侧起于幽门,行向右 侧,在胆囊下方移行为降部。好发 溃疡。 降部:在L1~L3右侧下行,在L3下 缘向左移行为水平部。有胆总管和
通过肋弓最低点和髂结 节作二水平面,通过腹 股沟韧带中点作矢状面
右季肋区
腹上区
左季肋区
右外侧区 右髂区
脐区 腹下区
左外侧区 左髂区
• 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 直肠等) • 消化腺 大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 壁的小腺体 • 功能 摄取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 性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 出食物残渣。
经、淋巴管、小消化腺、淋巴
组织、平滑肌。
粘膜肌:平滑肌,收缩有利于腺的 分泌、血液运行及物质吸收。
1.2 粘膜下层 tunica submucosa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神经丛及小消化腺。
1.3 肌层 tunica muscularis 两端为骨骼肌,中段为平滑肌,排列为内环、外 纵两层。肌层收缩,形成消化管的蠕动。 1.4 外膜 tunica adventitia
2.1.1 舌 tongue
形态 以“V”形界沟为界,前2/3为舌体,后1/3为舌根。
表面 结构 内部
粘膜,舌乳头
舌肌(骨骼肌)
功能:协助咀嚼、吞咽、发音和感受味觉。
2.1.2
牙
乳牙 6月-3岁,20个
恒牙 6岁~14岁,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