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二

合集下载

[整理]单片机6个必做实验

[整理]单片机6个必做实验

第一部分软件实验实验一二进制到BCD码转换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数值转换算法2、基本了解数值的各种表达方法二、实验说明单片机中的数值有各种表达方式,这是单片机的基础。

掌握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是一种基本功。

我们将给定的一个二进制数,转换成二十进制(BCD)码。

将累加器A的值拆为三个BCD码,并存入RESULT开始的三个单元,例程A赋值#12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计算机,打开伟福仿真软件,进入仿真环境。

首先进行仿真器的设置,选择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

2、打开TH2.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打开数据窗口(DATA),点击暂停按钮,观察地址30H、31H、32H的数据变化,30H更新为01,31H更新为02,32H更新为03。

用键盘输入改变地址30H、31H、32H的值,点击复位按钮后,可再次运行程序,观察其实验效果。

修改源程序中给累加器A的赋值,重复实验,观察实验效果。

3、打开CPU窗口,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运行程序,观察CPU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可以看到程序执行的过程,加深对实验的了解。

四、流程图及源程序1.源程序RESULT EQU 30HORG 0000HLJMP STARTBINTOBCD:MOV B,#100DIV ABMOV RESULT,A ;除以100得百位数MOV A,BMOV B,#10DIV ABMOV RESULT+1,A ;余数除以10得十位数MOV RESULT+2,B ;余数为个位数RETSTART:MOV SP,#40HMOV A,#123CALL BINTOBCDLJMP $END2.流程图实验四程序跳转表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序的多分支结构2、掌握多分支结构程序的编程方法二、实验说明多分支结构是程序中常见的结构,在多分支结构的程序中,能够按调用号执行相应的功能,完成指定操作。

若给出调用号来调用子程序,一般用查表方法,查到子程序的地址,转到相应子程序。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实验目的1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 、掌握Proteus 软件与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设计要求1 、用Proteus 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 100个脉冲,则取反P1.0 口线状态,在P 1.0 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 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 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 200个脉冲, 则取反P1.0 口线状态,在P 1.0 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 初值的计 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1、利用定时器0,在P1.0 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 时器1,对P1.0 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 口线状态,在P 1.1 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tJI-JTTALlRSTIPO 1 Z^Cil POiPD 3/jfiD3 IPCLW/MH FD-5/^CB”血P2 O/jtS PNUMa P 2 .2/AJOPI F3JD/RKDP1 且1门池F1 2P1 .3P3^/|NT1 卩11 .4P3.4Z1D P1.5 P3 .5fT1 尸1P3.0AA/RP1I.7 P3.?/RD17三、电路原理图 18HQAT69C52P 2 .4/A12P2 5/A13 P2P2 .7XA1«5蝕丘2Q 37答:程序见程序清单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MAIN: MOV IE, #00H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LOOP: JNB TF1, LOOP CLR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C 语言程序:#in elude <reg52.h> sbit Y=P1A0; void mai n() {EA=0; ET1=0; TMOD=0x60;TH1=0x9C;计数数值初始化中断断 艙化!l[启动 =时器1 器一、r动 启N箱 * 1溢断清计数溢出标志—1 ~ P1.(口线取反TL 仁 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2、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 口线状态。

单片机实验 实验二 P 口输入 输出实验

单片机实验 实验二 P 口输入 输出实验

实验二 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Pl口的使用方法。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进一步熟悉星研Star16L仿真器系统的操作,和EL-Ⅱ型通用接口板实验电路结构,学习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实现单片机的虚拟仿真。

掌握虚拟仿真与实际系统仿真的有机衔接。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PC机、星研Star16L仿真器系统+仿真头PODPH51(DIP)、EL-Ⅱ型通用接口板实验电路,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1)P1口做输出口,经过74LS04反相器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选作)P1口既做输入又做输出,在P1.0~P1.3口接四个平推开关,通过开关的不同位置向P1.0~P1.3输入不同的状态,然后利用输入指令读取所设开关状态,为验证输入结果的正确与否,将它们输出到P1.4~P1.7,经过74LS04反相器驱动发光二极管。

四、实验结果1)循环点亮八只发光二极管。

取P1.0口接出第一个二极管,以此类推,第八个接P1.7口。

Proteus 仿真图①循环左移,即从第一个二极管开始点亮到第八个二极管实验程序:ORG 0000HSTART:MOV R2,#8MOV A,#01H ;先让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LOOP: MOV P1,A ;从P1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RL A ;循环左移(从第一个发光二极管开始一直往下一个二极管)DJNZ R2,LOOP ;判断移动是否超过8位,未超过则继续循环LJMP START ;循环发光DELAY:MOV R5,#5 ;延时0.5秒子程序DEL1: MOV R6,#200DEL2: MOV R7,#126DEL3: DJNZ R7,DEL3DJNZ R6,DEL2DJNZ R5,DEL1RETEND仿真结果:发光二极管从D1开始发光,依次往下到D8,然后循环这一过程。

实验结果:发光二极管从第一个开始发光,依次往左到第八个,然后循环这一过程。

单片机实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单片机实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二——指示灯/开关控制器一、实验目的学习汇编语言指令系统的编程与调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参照教材图达成实验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2、依据图的程序流程图编写汇编语言程序;3、利用 ISIS的汇编工具查找并修正程序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4、察看仿真结果,达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1、电路原理图P1 口读取开关状态的工作原理:经过 P1 的读引脚功能来实现,因为 P1 口内设上拉电阻,在开封闭合前读取高电平,经过三态门在输出高电平。

当开封闭合时,因为与地面相连,P1读取低电平,经过三态门在输出低电平。

P1 口输出工作原理:单片机履行写P1,#data 时,数据 data 经过内部总线送入锁存器储藏。

当数据为,则该位锁存器输出Q=1,则非 Q 为 0 ,场效应管截止,进而在引脚上输出高电平;反之,假如数据为0,则 Q=1,非 Q 为 0,场效应管导通,引脚上输出低电平。

P2 口控制 LED 灯的原理也是经过P2 口的输出原理实现的,程序不停把P1 的内容传达给 P2。

当给 P1 口赋初值 0 或开封闭合时,输出 0,P2 口读取 0,在引脚上输出低电平,由原理图中 LED的摆放方式知 LED灯低电平导通。

同应当给 P1 口赋初值 #FFH或开关断开时,输出 1,P2 口读取 1,在引脚上输出高电平, LED灯截止,灯灭。

图 1 实验原理电路图2、汇编源程序图 2 汇编源程序3、程序调试过程1.源文件创立与编译( 1)成立新的程序言件单击菜单栏“源代码”—“增加/ 删除源文件”选项,弹出“增加/ 移除源代码”对话框。

在“代码生成工具”下拉框内部选择“ASEM51”选项。

单击“新建”按钮,在适合文件目录下输入待成立程序的文件名(如 text ),核实文件种类为 *ASM 。

单击“翻开”按钮,回应创立新文件提示后,系统弹出确认对话框。

单击“确认”按钮,在菜单“源代码”下可看到近似“的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后可翻开一个空白的文本文件。

单片机实验2P1口转弯灯

单片机实验2P1口转弯灯

电子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题目:实验二P1口转弯灯实验硬件实验实验类别:【设计】班级:学号:姓名:评语:(1)电路连接调试:□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2)实验程序编写:□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3)数据测量分析:□准确□基本准确□不准确成绩:□A □B □C □D ,指导教师:批阅时间:年月日1、实验内容或题目题目:P1口转弯灯实验实验内容:通过51单片机的引脚,用开关控制LED灯。

2、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目的:(1)熟悉51单片机的引脚及功能;(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实验要求:P1.0 接开关5V,右转弯灯闪亮,P1.1接开关5V时左转弯灯闪亮,P1.0,P1.1同时接5V或接地时,转弯灯均不闪亮。

3、实验仪器(1)DJ-598K三合一单片机微机试验仪1块(2)PC微机1台4、实验程序框图(供参考)6、实验程序(实验程序清单作为附件放在最后)7、实验步骤P1.0 接K1,P1.1接K2,P1.4~P1.7接L1、L4、L7、L10,如实验接线图所示,连续运行本程序。

8、实验数据L1 L2 L3 L41 P1.0 接开关5V灭灭闪亮闪亮2 P1.1接开关5V时闪亮闪亮灭灭3 P1.0,P1.1同时接5V或接地灭灭灭灭<附件> 实验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PX00ORG 0C30HPX00: MOV P1,#0FFH ;初始化PX03: MOV A,P1MOV B,AANL A,#03HCJNE A,#01H,PX01 ;满足只是P1.0为高条件?JB 00H,PX04 ;闪烁标志位CLR P1.4CLR P1.5 ;开右灯SETB P1.6SETB P1.7 ;关左灯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SETB 00H ;置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4: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MOV R2,#20HL CALL DELY ;延时CLR 00H ;清标志位A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1: CJNE A,#02H,PX02 ;满足只是P1.1为高条件吗?JB 01H,PX05 ;判标志位SETB P1.4SETB P1.5 ;开左灯CLR P1.6CLR P1.7 ;关右灯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SETB 01H ;置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PX05: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CLR 01H ;清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2: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LJMP PX03 ;继续DELY: PUSH 02HDEL2: PUSH 02HDEL3: PUSH 02H ;延时DEL4: DJNZ R2,DEL4POP 02HDJNZ R2,DEL3POP 02HDJNZ R2,DEL2POP 02HDJNZ R2,DELYRETEND。

单片机定时器及外部中断实验报告

单片机定时器及外部中断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定时器及外部中断*名:**学号:*********班级:通信2班时间:2013.1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一、实验目的1、学习定时/计数器的应用;2、学习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3、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1)以P1口作为输出口,定时器实现1s定时,实现显示数的1s加1,外部中断0键盘外接BUTTON,实现对显示数快速加1的控制。

(2)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A2区的J61接口的P1.0~P1.6端口与D1区的J52接口相连。

把“单片机系统”A2区的INT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D1区的KEY1端口上;三、实验内容利用定时器中断控制1s的输出,使用外部中断0使得显示的数加1. 程序如下:#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delay(){uint x,y;for(x=100;x>0;x--)for(y=110;y>0;y--);}uchar m,flag;void main(){uchar a,b;TMOD=0x01;TH1=(65536-50000)/256;TL1=(65536-50000)%256;EX0=1; EX1=1; PX1=1; ET0=1; EA=1; 中断开启TR0=1;m=0; P1=0;while(1){while(flag==0); flag=0;if(m==100) m=0;m++;a=m/10;b=m+a*6;P1=b;}}void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0{uchar t;TH1=(65536-50000)/256;TL1=(65536-50000)%256;if(t<20) t++;else { flag=1; t=0; }}void exter0() interrupt 0 using 1{if(INT0==0) delay();if(INT0==0) flag=1;}void exter1() interrupt 2 using 2{if(INT1==0) delay();if(INT1==0) m=0;}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仿真电路中四、小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定时器中断实验,我对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建立在向同学请教的基础上。

单片机软件实验双字节BCD码加法

单片机软件实验双字节BCD码加法

实验二双字节BCD码(十进制数)加法一、实验目的熟悉8086汇编指令,学会使用星研集成环境软件,能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熟悉BCD 码,了解如何调用系统提供的子程序。

二、实验内容从键盘上输入4位被加数、加数,实现双字节BCD码(四位数)的加法,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熟悉使用断点、单步进入、单步、运行到光标处、修改PC指针、全速运行等各种调试手段;熟悉查看特殊功能寄存器、CS段、DS段存贮器的各种方法。

三、实验框图双字节BCD码加法程序框图四、实验步骤1、连线说明:2、在F4区的键盘上输入4位被加数、加数3、结果显示在F4区的数码管上五、程序清单.MODEL TINYEXTRN Display8:NEAR,GetBCDKey:NEAREXTRN F1:BYTE.STACK100.DATABUFFER DB8 DUP(?)augend DB 2 DUP(?);被加数addend DB 2 DUP(?);加数.CODE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ES,AXNOPMOV F1,0 ;先清除显示,再接收键输入START1:LEA DI,augendMOV CX,4 ;按键次数CALL GetBCDKey;得到双字节十进制数(被加数)MOV F1,1;接收到第一个键,才清除显示LEA DI,addendMOV CX,4 ;按键次数CALL GetBCDKey;得到双字节十进制数(加数)MOV AL,augendADD AL,addend;低位DAAXCHG AL,AHMOV AL,augend + 1ADC AL,addend + 1;高位DAAXCHG AL,AHMOV BL,0ADC BL,0 ;进位CLDLEA DI,BUFFER;存放显示结果CALL B1toB2;低位MOV AL,AHCALL B1toB2;高位MOV AL,BLSTOSBMOV AL,10H;最高三位消隐STOSBSTOSBSTOSBLEA SI,BUFFER+4MOV CX,4CALL BlackDisplay ;将高位0消隐LEA SI,BUFFERCALL Display8JMP START1;将一个字节压缩BCD码转换成二个字节非压缩BCD码B1toB2PROC NEARPUSH AXAND AL,0FHSTOSBPOP AXAND AL,0F0HROR AL,4STOSBRETB1toB2ENDPBlackDisplay PROC NEARSTDMOV DI,SIBlackDisplay1:LODSB ;将高位0消隐CMP AL,0JNZ ExitMOV AL,10HSTOSBLOOP BlackDisplay1Exit:CLDRETBlackDisplay ENDPEND START。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51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引言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微控制器芯片。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51单片机的实验研究,加深对该芯片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一:LED灯闪烁控制本实验通过编写程序,控制51单片机上的LED灯以特定的频率闪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51单片机的引脚布局,确定LED灯的连接方式。

然后,通过编写相应的汇编程序,控制引脚的电平变化,从而实现LED灯的闪烁。

三、实验二: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是一种常见的输出设备,通过控制引脚的输出来显示特定的数字。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实现通过51单片机控制数码管的显示。

通过对数码管的驱动原理和编程的学习,我们可以灵活地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内容和频率。

四、实验三:蜂鸣器发声蜂鸣器是一种常见的声音输出设备,通过控制引脚的输出来产生特定的声音。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实现通过51单片机控制蜂鸣器的发声。

通过学习蜂鸣器的驱动原理和编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频率和节奏的声音。

五、实验四:温湿度检测温湿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需求。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引入温湿度传感器,实现通过51单片机获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通过编写程序和读取传感器的数据,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温湿度,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反馈。

六、实验五:红外遥控红外遥控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引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实现通过51单片机进行红外遥控。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设置红外遥控的编码和解码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遥控操作。

七、实验六: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是51单片机中的重要模块,它可以实现定时和计数等功能。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学习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编程,实现通过51单片机进行定时和计数的应用。

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和设置定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和计数功能,满足各种需要。

八、实验七: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通信方式,通过串口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
总学时:64 教师:李志龙成绩: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uVision3编译软件,掌握C51编程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uVision3编译软件,了解软件结构与功能;
(2)完成实验3的语言编程;
(3)掌握在uVisoion3中进行C51程序开发的方法。

三.实验要求
提交实验报告并包括如下内容:电路原理图,软件流程分析,C51原程序仿真运行图及小结。

1.电路原理
2.绘制的原理图
3.汇编源程序
LED指示灯循环控制程序如下:
#include"reg51.h"
char led[]={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
unsigned int j=0;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p0 = 1;
delay(50)
while(1)
{
for(i=0;i<=7;i++)
{
P0<<=1;
delay(50);
}
for(i=7;i>=2;i--)
P0>>=1
}
}
}
4.仿真运行图
======
5.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uVision3编译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学习C51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学会在uVision3中进行C51程序录入、编译、和调试,理解Proteus与Keil联合的仿真原理,实现LED指示灯循环控制功能。

更好的将C语言和C51语言联系在了一起,学到的知识能准确的利用了出来,这次实验不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脑力的锻炼,经过这次实验,让我们对单片机这门课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